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生活中必須關注的66個健康話題(簡體書)
滿額折

生活中必須關注的66個健康話題(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  價:NT$ 150 元
優惠價:87131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生活中必須關注的66個健康話題》選擇了人們在生活中必須關注的66個健康話題作為介紹對象。這66個健康話題,內容大致上包括五部分:民以食為天,吃要講科學;治病不如防病;認識癌癥,預防癌癥:醫學應以促進人的健康為目標;煙酒油鹽與健康。它們不僅記述了這些年來,作者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治病不如防病,而針對如今多發的慢性疾病,預防之策主要在于摒棄不良的生活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記述對一些疾病現象、生活事物、醫學成果等的進一步理解,希望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這些文字既算不上對醫學深入的探討,也缺少對健康的哲理分析。不過,要算是醫學知識的普及或是對健康理念的推廣,大概還是可以的。

作者簡介

楊秉輝,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內科及全科醫學工作近50年,曾因肝癌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及其他多項獎勵。

業余從事鋼筆風景寫生近30年.曾出版《楊秉輝風景速寫》及《楊秉輝風景寫生畫》畫集,在上海美術館、昆山侯北人美術館等舉行個人畫展及參加“跳躍的旋律”七人鋼筆畫聯展,巡展于江浙五城市。鋼筆寫生畫《維多利亞港》、《上海世博會瑞士館》分別獲全國第三屆、第四屆鋼筆畫展銀獎、銅獎。

名人/編輯推薦

《生活中必須關注的66個健康話題》吃點東西無需擔心酸堿,幽門螺桿菌感染要不要治療,誰說得了“乙肝”難長壽?應正確理解“癌癥是慢性病”?最好的醫生還是醫生……66個健康話題,題題振聾發聵!
中央文明辦、衛生部“相約健康社區行”首席專家楊秉輝教授將告訴您,生活中必須關注的66個健康話題。
“民以食為天,吃要講科學”,預防與生活行為相關的疾病。“治病不如防病”,讓“投入”“產出”比最大化。“認識癌癥,預防癌癥”,正確理解“癌癥只是慢性病”。“醫學應以促進人的健康為目標”,這才是醫學的真諦。“煙酒油鹽與健康”,個個密切相關、不可小覷。

自20世紀60年代初大學畢業以來,我一直供職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雖然在科室行政劃分上曾先後分屬于內科教研室、肝癌研究所、全科醫學科,但基本上一直是干著內科醫生的活。在大學附屬醫院工作的醫生還負擔有教學與醫學研究的任務,但工作的主體仍是臨床醫療。在我的執業生涯中,還有近20年的時間擔任過中山醫院的副院長、院長,在頭緒紛繁的管理工作的同時,出于當初學習醫學“治病救人”的初衷,我仍然堅持醫療工作,從未間斷。可以說,我做了一輩子的臨床醫生。
做了一輩子的臨床醫生,感悟當然是有的。年輕的時候,面對患者復雜多變的病情,大多感到知識的明顯不足;人到中年,-般的醫療業務雖然熟練了,但更多的體會是醫學的博大精深。然而,無論是感到自己的明顯不足還是體會到醫學的博大精深,都只是泛泛的認識,缺少些深入的思考。近年來,我已人到老年,醫療工作的壓力自然是減輕了,在診療之余還有些時間,幸好腦子還好使,就把以前學的、現在還在學的一些知識,結合臨床的實際,作了一些思考,并且把想到的寫了下來。大多是有感而發,并無系統,隨手寫來,算是給讀者一些生活中的健康提醒吧!
近些年來,因為主編了兩本醫學科普雜志,也常需要寫點醫學科普短文,以作補白之用。亦常應一些報刊之約,寫點與健康相關的話題。幾年下來倒也積累了不少。近來得暇,又進行一番整理,去粗取精、去蕪存菁。醫學發展迅速,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深,幾年前所著之中,有些觀點可能已顯陳舊,有些提法或不全面,現都予以訂正或補充,文字或不華麗,內容則力求準確。
這66個健康話題,內容大致上包括五部分:民以食為天,吃要講科學;治病不如防病;認識癌癥,預防癌癥:醫學應以促進人的健康為目標;煙酒油鹽與健康。它們不僅記述了這些年來,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治病不如防病,而針對如今多發的慢性疾病,預防之策主要在于摒棄不良的生活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記述對一些疾病現象、生活事物、醫學成果等的進一步理解,希望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這些文字既算不上對醫學深入的探討,也缺少對健康的哲理分析。不過,要算是醫學知識的普及或是對健康理念的推廣,大概還是可以的。
愿此小書對諸位讀者有益,更祈諸位專家多予指正。
楊秉輝
2010年10月

目次

民以食為天,吃要講科學
1.“病從口入”有新解/2
2.飯還是要吃的/5
3.吃點東西無需擔心酸堿/10
4.“節約基因”有功也有過/12
5.幽門螺桿菌不怕胃酸/15
6.真該感謝沃倫和馬歇爾/18
7.應當改革共餐制/21
8.分餐制既避免浪費,又有益于健康/23
9.家中分餐,宜老益少/25
10.幽門螺桿菌感染要不要治療/27

治病不如防病
11.銘記布倫伯格先生的貢獻/32
12.澳大利亞抗原、HAA與“兩對半”/36
13.不說“大三陽”和“小三陽”了/39
14.誰說得了“乙肝”難長壽/42
15.乙肝宮內感染,準父母應重視/45
16.糖尿病豈止尿中有糖/47
17.惡心、嘔吐并非都是胃病/50
18.得了膽囊炎、膽結石,吃點油的東西試試/52
19.提防“經濟艙綜合征”/54
20.謹慎用藥,呵護肝臟/57
21.人類在不斷戰勝傳染病/60
22.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高懸/64
23.感冒輸液的四大危害/67
24.客觀看待化驗結果/69
25.正確對待手術風險/72
26.三分治療,七分護理/74
27.警惕無疾之病/77
28.無疾之病常悄然而至/80
29.重在早期發現/82
30.貴在堅持治療/85
31.“生”、“育”和“性”/87
32.從眼鏡到冠狀動脈支架/90
33.從種瓜得瓜到人造器官/94

認識癌癥,預防癌癥
34.癌是怎么一回事/100
35.癌癥其實是可以治療的/103
36.癌癥也有可能治愈/106
37.換個角度看癌癥/108
38.從行李的標簽說起/110
39.要吸煙還是要健康,任君選擇/113
40.應高度關注“癌情”的變化/116
41.有一部分堡壘可能最先突破/118
42.應正確理解“癌癥是慢性病”/120
43.少發易治,戰勝癌癥之路/123
44.肝癌病因有新解/127
45.一個肝癌預防的新話題/130

醫學應以促進人的健康為目標
46.“非典”留下的思考/134
47.牙齒健康“8020”/137
48.請愛護你的肝/139
49.保健領域里的“量”和“效”/142
50.免疫力未必都要提高/144
51.盛夏嚴冬老人更要當心/146
52.也說地球只有一個/149
53.維多利亞宣言,健康之基石/152
54.醫學之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健康/155
55.從治愈醫學到照顧醫學/158
56.最好的醫生還是醫生/161
57.全科醫學,一門新型的臨床醫學/163
58.全科醫生,你家的朋友/166
59.健康檢查應該查健康/169
60.醫學授人健康,何必強調中西/171

煙酒油鹽與健康
61.吸煙史話/176
62.小城帕羅恩的紀念碑/179
63.飲茶的文化與保健作用/182
64.油之功過論/186
65.楊白勞的悲翩與鹽/190
66.白糖并不賽砒霜/193

書摘/試閱

1.“病從口入”有新解
“病從口入”是人們耳熟能詳之詞。在傳染病流行之時,許多傳染病不是經呼吸道傳播便是經消化道傳染;即使在平時,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就會拉肚子,也已成常識。所以,總結出一句“病從口入”來,以警世人,確實簡潔明了。
隨著傳染病被控制,環境衛生改善,以往曾經嚴重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傷寒、霍亂等經口傳染的傳染病的發病率已經大幅下降,食物中毒甚至蛔蟲癥也已很少發生。然而,許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則取而代之,開始“流行”起來。心腦血管病、癌癥成了人們健康的主要殺手,糖尿病、肥胖癥、脂肪肝面廣量大。醫院門庭若市,醫生夜以繼日,患者苦不堪言。痛定思痛,查查原因,發現現在的許多疾病竟然都是與生活行為相關,而生活行為之中又以吃為最重要。
人不能不吃東西,吃是人的本能,嬰兒出世不用教他,便會吸吮媽媽的乳汁。豈止是人,所有哺乳動物皆是如此,若是不會吸吮,恐怕便“長不大”、便被淘汰。
人應該怎么吃?對于這個問題,幾千年來人們并沒有認真研究過,因為在漫長的農耕社會里,生產力有限,能夠提供給人們的食品并不豐富,對于許多人來說,有吃的,就已經很好了,所謂“饑不擇食”嘛。當然,也有吃到“朱門酒肉臭”的,也有提到“膏粱厚味,反傷脾胃”,或是“腦滿腸肥,百病叢生”的。但是,那終究是極少數人的事,并未引起人們過多的關注。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食品極大地豐富起來,盡管在這個世界上仍有部分地區的人民,食不果腹、瘦骨嶙峋地等待著聯合國救濟總署派送的面粉,但也有不少地區至少部分人飲食已經過量。飲食過量又缺少體力活動,“收入大于支出”,由食物轉化的能量大大過剩;過剩的能量便轉化為脂肪,在人體內積存起來,于是形成肥胖。
“胖就胖點吧”,我們中國人歷來并不太反感肥胖。因為幾千年來能夠胖起來的人,都是能夠多吃少動的人,即所謂“有福之人”,所以便把肥胖稱為“福相”。但是,如果胖到連路也走不動、樓也上不了,那就是病了,這病就是肥胖癥。肥胖癥也許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路走不動可以乘汽車,樓上不了可以用電梯。問題是人胖了就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壓,血脂也不正常了。血脂不正常就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是指血液流動時對血管的壓力大,高血壓病影響的也是血管。糖尿病呢?有人直言糖尿病就是血管病,它損傷了眼部的血管,導致視網膜發生病變;它影響了下肢的血管,足便壞疽;影響到心臟和腦的血管,便威脅人的生命。所以,肥胖成了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當然,脂肪代謝紊亂還有利于形成脂肪肝、膽結石和大腸癌,甚至連乳腺癌也多見于肥胖的婦女。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很可能與高脂肪飲食有關。肥胖導致體重增加,還是腰椎病、膝關節病乃至扁平足、跟骨骨刺的原因,因為體重大,這些承重的骨骼受不了了嘛。
說到吃,也還不只是吃得發胖帶來一系列毛病的事。以前我國人民進食不新鮮的蔬菜多,這些不新鮮的蔬菜多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可以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我國的食管癌、胃癌的發病率甚高。東南沿海一帶氣候溫暖潮濕,糧食容易霉變,真菌之中有一種叫做黃曲霉的,它的毒素能引發肝癌。在一些溝水、塘水中,有藻類物質生長,有些藻類物質的毒素也是致癌、促癌物質,長年飲用這種不潔水的人,肝癌發生率高。我國南方鼻咽癌的發病率高,認為是與多吃咸魚和魚露有關。總而言之,癌癥的病因與生活行為相關的十居其八,而生活行為之中,吃又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鹽吃得太多對健康的影響很大,一是增加了高血壓,二是增加了胃病,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癌都與此有關。
當然,“吃”還包括吃藥,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毒性,用藥不當也能致病。口服雌激素原是為了減輕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不料卻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用龍膽瀉肝丸減肥,卻減出了腎臟病。“是藥三分毒”,還真得當心。
吸煙,上海話叫做“吃香煙”。當然,不是把香煙像吃飯一樣吞進肚子里去,但煙霧是經口吸人的。吸煙是引起許多癌癥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已經十分明確,甚至有人估計全世界男人的癌癥大約2/5與吸煙(或被動吸煙,即處在吸煙環境中,也吸人了煙霧)有關,婦女的癌癥也有1/3與吸煙或是被動吸煙有關。吸煙不但與許多癌癥有關,還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即吸煙本身就可以引發冠心病。吸煙的人與不吸煙的人相比,發生冠心病的危險要高10倍。吸煙還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等。“老慢支”、肺氣腫等被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我國60%~70%是因吸煙而引起的。吸煙還會影響婦女的內分泌功能、男性精子的活力,影響生育能力。煙是經口吸人的,與吸煙相關的病,也可屬于“病從口人”的范疇了。
所以,今日之社會,經濟發展,環境衛生改善,“病從口人”已經不僅是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問題了。大量的被俗稱為“富貴病”的病,其實也絕大多數是“病從口入”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