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文房四譜(簡體書)
滿額折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文房四譜(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  價:NT$ 252 元
優惠價:8721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文房四譜》是“中華生活經典”系列之一。
《文房四譜》宋代蘇易簡撰。成書於北宋雍熙三年年九月,作者時為翰林學士。全書共五卷,筆譜二卷,其余各一卷,附筆格、水滴器。書前有徐鉉序,末有自序。此書分別探討和記載了筆、硯、紙、墨產生的根源、制造的工藝、流傳的故事以及詩詞賦文,為有關文房四寶的權威之作。援引類書及唐五代以前舊籍,廣搜博彩。其體例仿《藝文類聚》,分門隸事,後附詩文。古代專舉一器一物輯成一譜自此開始。

作者簡介

蘇易簡,字太簡,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入。其父蘇協曾中後蜀進士,入宋後曾歷任州縣官。蘇易簡出身于這樣一個文官家庭,自幼“聰悟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贍”。
其創作的這本《文房四譜》分別探討和記載了筆、硯、紙、墨產生的根源、制造的工藝、流傳的故事以及詩詞賦文,為有關文房四寶的權威之作。

名人/編輯推薦

☉現代社會的快速節奏和生活壓力使人們身心疲倦而無從釋放重負,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即使同樣有時代困境與生活壓力的挑戰,往往也能從容淡泊,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一杯茶、一盅酒、一頓飯,也能品出高雅,彈琴弈棋、寫字作畫、種花藝草,也能悟到生命的本質。
“中華生活經典”叢書遴選反映中國古代生活的經典,約請各方專家註釋、翻譯,並結合歷史和現代生活加以點評,讓現代人在品尚古代中國人優雅生活的同時,領悟到生活的真諦……

第二輯書目(6種):《宅經》、《酒經》、《文房四譜》、《牡丹譜》、《園冶》、《印典》

書寫是人類表達思想、傳播知識、銘記歷史所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書寫工具的紙墨筆硯也由此在人類文明的歷程中占據了獨特的地位。四者的歷史由來已久,考古發現證明.生活于黃河流域的先民們在新石器時期就已制作并使用了原始的筆、墨、硯;至于紙張,更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兩漢就已被運用于書寫和記錄。而且在古代中國這一“文”的傳統占據絕對性優勢的文明中,紙墨筆硯不僅是實用性的工具,更是具有藝術鑒賞價值的清賞之物。古人常說“筆墨精良,人生一樂”,這話雖近玩物,但不喪志。在我想來,文房器具之于詩文義理,應是扶輪大雅,相得益彰的。
無論工具性的需要,還是精神性的欣賞,都要求紙墨筆硯日趨精良,在這一需求下,尋波討源、記載軼事、品評賞鑒的譜錄類作品也應運而生(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著作大量產生于宋代)。其中有些單述其一,如唐積《歙州硯譜》、米芾《硯史》、佚名《硯譜》、佚名《歙硯說》、高似孫《硯箋》、晁說之《墨經》等等;也有綜述四者的總錄,如蘇易簡《文房四譜》、鄭清之《文房四友除授集》等,其中又以蘇易簡《文房四譜》為最早。
蘇易簡,字太簡,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入。其父蘇協曾中後蜀進士,入宋後曾歷任州縣官。蘇易簡出身于這樣一個文官家庭,自幼“聰悟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贍”。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蘇易簡中進士,時年二十二歲。此次考試,太宗親自臨軒,蘇易簡文思如泉,三千余言立筆而就,太宗閱卷極為欣賞,欽定蘇易簡為狀元。太平興國八年(983),蘇易簡以右拾遺知制誥。雍熙二年(985),知貢舉。翌年,任翰林學士。淳化二年(991),遷中書舍人,充承旨。後累遷至參知政事,後以禮部侍郎出知鄧州、陳州,至道二年(996)卒,享年三十九。
蘇易簡以狀元入仕,長于文辭,《宋史》說他“雅善筆札,尤善談笑,旁通釋典”,頗得太宗賞識。他在主持科舉考試時,曾有托庇親朋的嫌疑,太宗也末深究。蘇易簡生性嗜酒,太宗曾“戒約深切,且草書《勸酒》二章以賜,令對其母讀之”,對他愛護有加。此後蘇易簡入值時不再飲酒,但私下仍暢飲,長期酗酒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導致他未及中壽而卒。對此,太宗頗感惋惜,對群臣說:“易簡果以酒死,可惜也。”
除《文房四譜》外,蘇易簡還著有《續翰林志》二卷(為續唐李肇《翰林志》而作)、《文集》二十卷,以上兩書并見載于《宋史》,但現已不傳。此外,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類書類還著錄有《文選雙字類要》三卷,《四庫全書總目》亦著錄此書,入存目,稱“編取《文選》中藻麗之語,分類纂輯”,不過這書荒陋得很,只是將“其中語出經史,偶為漢以來詞賦采用者,即以采用之篇,注為出典”,以至于四庫館臣疑心它是宋初入托名蘇易簡的科場用書。總之,以上各書現已湮沒無聞,唯有《文房四譜》傳世,且以第一部系統論述紙墨筆硯源流、制作、軼事的譜錄類著作而聞名。
之所以說《文房四譜》系統,首先在于它將紙墨筆硯作為整體統加論述,具體安排是卷一、卷二為筆譜,卷三為硯譜,卷四為紙譜,卷五為墨譜。雖不能說“文房四寶”這一名詞由此書而生,但它確有《文房四寶譜》的別稱。《四庫全書總目》據《歙硯說》洪邁跋“既揭蘇氏《文房四譜》于四寶堂”一語,認為“由是而俗呼四寶,因添入書名”。其實由“四寶堂”這一室名齋號,可知宋人已將紙墨筆硯視為整體,而統稱為“文房四寶”了。
其次,此書的一大特點是編排有序而統一。四譜基本都分為“敘事”、“造”、“雜說”、“辭賦”四部分《(筆譜》多出“筆勢”一節)。“敘事”重在考述源流,先考察訓詁,然後羅列歷代相關記載。“造”偏重工藝制作,時有大段細致的工藝流程記述。“雜說”則重趣味性,多為歷代名人與文房四寶的奇聞異事。“辭賦”則羅列歷代歌詠紙墨筆硯的詩賦。以上讀者均可于正文中□按,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對于此書先羅列事跡、再附以詩文的體式,《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參考自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但在譜錄類著作中則可謂開創先聲,且有垂范後世的效果:“詢書兼羅眾目,其專奉一器一物,輯成一譜,而用歐陽氏之例者,則始自易簡。後來《硯箋》、《蟹錄》,皆沿用成規,則謂自易簡軔法可也。”蘇易簡撰寫《文房四譜》時是否刻意“用歐陽氏之例”,現已無從考出。但《四庫全書總目》的這番話,卻向我們提示了譜錄類著作與類書的關聯性、近似性。譜錄類著作的基本方式不外乎尋檢諸書,摘錄條目,編排成文,不能不說與類書以物隸事的編纂方式相當近似。
《文房四譜》自不例外,蘇易簡在後序中自述其編撰方式為“檢尋前志,并耳目所及、交知所載者,集成此譜”,而且如點評所指出的那樣,本書的不少條目轉引自《初學記》、《藝文類聚》。不過與後世譜錄徒事抄撮、轉相稗販不同,蘇易簡生活的北宋初年,舊籍保存較多,而且在寫作時有“閱書秘府”的便利.因此《文房四譜》保存了很多他書不經見的材料。蘇易簡之所以能“閱書秘府”,則與他參與《文苑英華》的編纂有關。《文苑英華》是“宋初四大書”之一,太平興國七年(982),太宗詔令李防、徐鉉等十七人編纂.後因多人轉任他職,而增補入蘇易簡、范皋等人,全書于雍熙四年(987)編成。而《文房四譜》蘇氏後序署日期為“雍熙紀號之三載九月日”,《四譜》的寫定應該就在此時;換言之,《文房四譜》寫作于蘇易簡參修《文苑英華》期問,從某種意義而言,可以說是《文苑英華》編修過程中的副產品之一。此外,四大書中的另兩部——《太平廣記》與《太平御覽》也于太平興國年間相繼成書。所以,以上三大書編纂時參考的大量書籍,蘇易簡都有條件披覽尋檢,《文房四譜》抄錄的材料自然也就會有未經三大書采掇而後世散佚者。因此,此書不僅是介紹文房器具的開山之作,同時在古籍輯佚上也有參考價值。後世輯佚學者留意搜討,時有獲見,如魯迅輯晉裴啟《語林》(見魯迅《古小說鉤沉》),就采入卷一《筆譜》“晉蔡洪赴洛中”條;又如呂友仁《(陳留耆舊傳>輯補》,采卷五《墨譜》“王邯剛猛”條,而此條不見于他書。
最後談一談《文房四譜》的版本情況及本次整理的體例。
《文房四譜》撰成之後,北宋時是否曾刊行,現_不得而知。《□硯說》洪邁跋稱“景伯兄……既揭蘇氏《文房四譜》于四寶堂”,景伯是洪邁兄長洪適的字,其《盤洲集》中又有《蘇易簡<文房四譜>跋》,可知此書有南宋洪適刻本,但是本今已不傳。明嘉靖年間,龍山童氏刻過一個巾箱本,系四卷本,與通行本不同.目前僅存一部,收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明萬歷年間,胡文煥《格致叢書》也刻過一次,同樣是四卷本,內容不全。道光十一年(1831),六安晁氏以木活字排印此書,收入《學海類編》。光緒七年(1881),陸心源又將此書刊入《十萬卷樓叢書》。此外,《文房四譜》還有多個抄本傳世。其中最著名的是錢謙益藏本,此本從錢氏絳云樓流入錢曾述古堂,再入周錫瓚香巖書屋,大藏書家黃丕烈曾借此本與趙清常本、吳翌鳳本合校,黃丕烈校本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其他較有名的抄本,則有何夢華藏鶴夢山房舊抄本、汪氏振綺堂抄本、常熟瞿氏恬裕齋抄本、黃廷鑒抄校本。
本次整理以《學海類編》本為底本,校以上海圖書館藏清黃廷鑒抄校本。黃廷鑒系清代中期文獻學家,長期館于張海鵬、張金吾叔侄家,張氏所刊《太平御覽》及《學津討原》等叢書,多半由黃氏勘定。黃廷鑒對《文房四譜》用力極深,讎校再三,此本系據清何夢華藏鶴夢山房舊抄本及汪氏振綺堂抄本合校,允稱精善。限于本叢書體例要求,所有訛誤脫衍均徑改,不出校記。又因本叢書篇幅限制,本次整理刪去了各譜的“辭賦”部分及其他部分的一些條目,此點尤請讀者留意。此外,《文房四譜》多有一事重出互見之處,對于這類條目也一概刪除。
筆者學殖淺陋,且于文房清賞之道素未究心,粗疏舛謬,實所難免,敬請讀者教正。辛卵年四月初八日,石祥謹志。

目次

前言

筆譜
一 之敘事
二 之造
三 之筆勢
四 之雜說
硯譜
一 之敘事
二 之造
三 之雜說
紙譜
一 之敘事
二 之造
三 之雜說
墨譜
一 之敘事
二 之造
三 之雜說
附錄
後序
黃廷鑒跋

書摘/試閱

【譯文】
以前祖氏一族本是易定人,唐堯時的墨官。現在的墨上面一定會標以祖氏的名姓。大致來說,產于易水的墨最好,好墨一定是用鹿角膠煎成膏狀調合而成的,因此祖氏的名聲天下知名。如今太行、濟源、王屋等地也出產好墨,有的圓如規,這是墨的古制。也有用栝樹煙制成的墨,最為粗劣。又有人說:上黨地方的松心制墨特別好,凝聚在煙囪尖端的更是上品。
【點評】
易州、定州在唐宋時期往往合稱,著名的定窯瓷器就有署“易定”款識的。此外,易州、上黨地區還是唐代著名的墨產地。宋人晁說之《墨經》稱:“唐則易州、潞州之上黨松心,尤先見貴。”可以說,當時易州、定州、潞州是北方重要的制墨中心。
此外,在燒制松煙時,粗重者停留在煙道前端,上等的輕煙則在末端,這就是“突之末者為上”的意思。至于鑒別松煙的要點,“凡以手試之而入人紋理難洗者良”,“以物試之自然有光成片者良”,強調的一是輕而細,二是潤澤有光。
江南黟、歙之地有李廷□墨,尤佳。廷□本易水人,其父超,唐末流離渡江,睹歙中可居,造墨,故有名焉。今有人得而藏于家者,亦不下五六十年。蓋膠敗而墨調也,其堅如玉,其紋如犀,寫逾數十幅,不耗一二分也。
【譯文】
江南黟、歙一帶出產李廷□墨,品質極好。李□□本是易水人,其父李超在唐代末年流浪避難,來到江南,發現歙州一帶可以安居,造墨,于是就在那里有了名氣。如今有人得到李廷□墨而收藏在家中的,也有不下五六十年的時間了。墨中的膠質已經變質但墨質調和,堅硬得如玉石一般,墨的紋理如同犀角,寫幾十張紙,也不耗費_二分。
【點評】
李廷□墨是南唐宮廷的御用品,品質極佳,在歷史上聲名顯赫,宋代著名書法家蔡襄曾說:“廷□墨為天下第一品。”李氏本姓奚,廷硅之祖奚鼎是唐代的制墨名手,其父奚超為躲避唐末北方的戰亂,流亡至宣州、歙州一帶,當地的松林品質很好,與易州不相上下,遂在此安居制墨。因為墨質優良,“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所以深得南唐後主李煜的喜愛。作為表彰,李煜賜以國姓,由此李超、李廷□父子之名更加響亮。李氏家族世代相傳,據宋人晁說之《墨經》,廷硅之弟廷寬、廷□之子承浩、廷寬之子承晏、承晏之子文用、文用之子惟處、惟一、惟益、仲宣,都從事制墨業。
南唐滅亡後,其宮廷中收儲的李墨被運往北宋首都開封,起初不知珍惜,甚至以李墨為油漆粉刷宮廷建筑,真是焚琴煮鶴。到了仁宗時:李墨已非常稀少,用于賞賜群臣,得者無不欣喜。至北宋末期的徽宗宣和年間,李墨已稀如星鳳,連皇宮大內也無“成挺者”,當時遂有“黃金可得,李墨難求”的說法。
墨或堅裂者至佳。凡收貯,宜以紗囊盛,懸于透風處佳。
【譯文】
堅硬開裂的墨最好。凡是收藏貯存墨,最好用紗囊盛墨,懸掛在透風之處。
【點評】
古人論墨,推崇質地堅硬者,而墨的堅硬程度與時間長短相關,所以古人尤其推崇故墨。宋人晁說之《墨經》稱:“墨取十年以上強如石者,蓋其愈久愈堅。且白物久,斯變墨,況其本黑之物?煤久而黑,黑而紫,膠久而固,固而乃發光彩。此古墨所以重于世。”至于收儲墨,晁說之則提出:“大凡養新墨,納輕器中,懸風處,每丸以紙封之。惡濕氣相薄,不可臥放,臥放多曲。”
造朱墨法:上好朱砂細研飛過,好朱紅亦可。以□皮水煮膠清?,浸一七日,傾去膠清。于日色中漸漸曬之,干濕得所,和如墨挺。于朱硯中研之,以書碑石。亦須二月、九月造之。
【注釋】
?膠清:指已制成顏料或染料、色澤比較純凈的膠質。
【譯文】
制作朱墨的方法是:將上好的朱砂細細研磨,漂去粗屑,用好的朱紅也可以。用□皮水煮膠清,浸泡七天後,倒掉膠清。在陽光下慢慢晾曬,直至它干濕適度,將其和成墨挺的形狀。在朱硯中研磨朱墨,用來書寫碑石。朱墨也要在二月、九月制造。
【點評】
“飛”是制墨的工序之一,指將礦物藥末或顏料研成粉末,浸在水中,以漂去浮在水面上的粗屑。此外,朱砂在古代不僅是術士們煉制“仙丹”的重要原料,同時也是顏料的重要來源。朱砂制成的顏料品質優良,最大的優點是遇水不化。
造麻子墨法:以大麻子油沃糯米半碗強,碎剪燈心堆于上,燃為燈。置一地坑中,用一瓦缽微穿透其底,覆其焰上,取煙煤重研過。以石器中煎煮皂莢膏,并研過者、糯米膏,入龍腦、麝香、秦皮末和之,搗三千杵。溲為挺,置蔭室中俟干。書于紙上,向日若金字也。秦皮,陶隱居云:“俗謂之樊□皮?。以水漬和墨,書色不脫,故造墨方多用之。”
【注釋】
?樊□:樹名,長綠喬木。
【譯文】
制作麻子墨的方法是:用大麻子油浸泡大半碗糯米,將燈心剪碎堆在上面,然後點燃為燈。將其放置在地坑中,用一個瓦缽微穿透其底,覆蓋在燈焰上,然後取煙煤反復研磨。在石器中煎煮皂莢膏,將研磨過的煙煤、糯米膏,再加入龍腦、麝香、秦皮末,和在一起,搗三千杵。將其調和成挺,放在陰暗的房間中慢慢陰干。用這種墨在紙上寫字,朝著陽光的方向看,如同金字一般。至于秦皮,陶弘景說:“俗稱為樊概皮。用樊□皮水浸漬和墨,字跡不會褪色脫落,因此造墨的工匠大多使用樊□皮。”P249-25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