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偉大的電影(2020版):美國第一影評人,百部經典電影觀影指南(簡體書)
滿額折

偉大的電影(2020版):美國第一影評人,百部經典電影觀影指南(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92 元
定  價:NT$ 552 元
優惠價:87480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00部偉大電影的卓絕評論,來自全美最負盛名、最可信賴的影評人羅杰·伊伯特。他所評述的影片,在他看來真正呈現出電影的偉大。
在過去數年中,羅杰·伊伯特每隔一周都為一部“偉大的電影”撰寫評論,給予新鮮而熱忱的褒揚。《偉大的電影》一書精選了其中的10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評論和鑒賞的提煉,是熱愛、分析和歷史的糅合,它們讓讀者以嶄新的目光和重燃的熱情回味(或者說先睹為快)所評述的影片。伊伯特的影評廣泛覆蓋各種類型片、各個時代和各個國家,從電影藝術史上至高無上的經典作品到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娛樂作品。在文章中,羅杰·伊伯特成功地將學者淵博深刻的電影知識、純美學的判斷力與明白曉暢的鑒賞文字融為一體,再配以現代藝術博物館電影部負責人瑪麗·科里斯精選的珍貴劇照,使《偉大的電影》成為所有電影愛好者與觀眾的珍寶庫、無可匹敵的觀影指南。

作者簡介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1942—)

生於伊利諾伊州厄巴納(Urbana),在伊利諾伊大學、開普敦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主修英語,於1967年成為《芝加哥太陽時報》( ChicagoSun-Times)影評人,1975年成為第一位因寫影評獲普利策藝術評論獎的作者。同年,他開始與GeneSiskel長期合作,在電視上主持電影評論類節目“Siskel &Ebert”。1999年Siskel辭世後,他改與Richard Roeper合作,節目亦更名為“Ebert &Roeper”。自1969年起,伊伯特一直擔任芝加哥大學“Fine ArtsProgram”的電影課講師,同時任伊利諾伊大學電影與媒體學兼職教授。其間,他獲得科羅拉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三十餘載,他每年都在該大學的世界事務會議(Conferenceon World Affairs)上逐鏡分析一部電影。1999年,伊伯特在伊利諾伊大學創立“滄海遺珠電影節”(OverlookedFilms Festival),專門推介被忽略的佳片,每年都吸引許多觀眾和影人參與。
羅傑·伊伯特的影評每年都會結集成Roger Ebert's MovieYearbook,此外,他還出版了十餘部著作。目前,他與愛妻Chaz Hammelsmith Ebert(律師)生活在芝加哥。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第一影評人——《偉大的電影》作者羅杰·伊伯特是全美最富盛名、最可信賴的影評人, 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普利策獎(The Pulitzer Prize, 1975)的影評家。他的影評長年來被廣泛引用,并印在許多DVD的封面,作為對購買者的指引。
100張珍貴高清劇照——為《偉大的電影》提供劇照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電影劇照資料館擁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劇照收藏,包括約四百萬張劇照,涵蓋了所有的主要國家、導演、演員、影片及年代。由于拍攝時一絲不茍,印刷用的纖維紙基又十分堅韌,那些來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或四十年代的照片至今仍然完好如初,在閱讀《偉大的電影》時,無論你是否熟悉文中提到的影片,你都會通過劇照感受到影片的視覺及情感內涵。
絕對經典的觀影指南——人生苦短,你還有多少時間浪費在沒完沒了的爛片上?按照羅杰?伊伯特的推薦看電影,至少不會再有失望和浪費時間的感覺,相反,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經歷因看過了那些精彩故事而延長了三倍。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些電影,《偉大的電影》絕對是值得信賴的影片推介目錄,如果你已經看過這些電影,羅杰?伊伯特的文字則會帶你重溫觀影時的感動與震撼,告訴你影片中為人所忽視的細節和內涵。

-----------------

 一本值得你一遍又一遍閱讀的好書。

非常好的電影並非俯拾皆是……如果你想巡視電影這門藝術在它第一個世紀裡的里程碑作品,那麼請從本書開始吧。
——羅傑·伊伯特
這是一本絕妙的書,以對電影滿腔的熱情和最敏銳、最人性、最清晰的態度鑑賞了一系列最偉大的影片。我讀這本書時充滿了喜悅和啟迪,而且忍不住想再看許多影片,因為我曾錯失了羅傑的所見。
——保羅·泰魯(Paul Theroux,美國著名作家)

我們生活在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盒子裡,電影則是盒子上的窗口。電影允許我們進入他人的精神世界——這不僅意味著融入銀幕上的角色(儘管這也很重要),也意味著用另一個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弗朗索瓦?特呂弗曾說,站在一個電影放映廳的前端,轉過身去看著觀眾沉醉在光影中的面孔,此情此景對一個導演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如果電影還不錯,觀眾們的臉上就是一副魂不守舍的表情。在這短暫的一刻,他們游離於另一個時空,為別人的喜怒哀樂而感動。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最能喚起我們對另一種經驗的感同身受,而好的電影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然而,真正的好電影並不多。有些週末場的影片還算湊合,至少能讓我們消遣兩個小時,影評人(包括我自己)也會根據這些片子的娛樂價值對其加以品評。我們花錢買票就圖個樂子,這類影片通常也能讓我們樂一樂,但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收穫可言了。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好萊塢已經進入一味追求市場效益的階段,而全球電影界又被好萊塢機制所統治,所生產的影片專以糊弄低端口味的觀眾為目標。2001年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上,西恩?潘對觀眾說:“要是一部片子裡表達了三個觀點,那就算壞了規矩,這片子也就沒人看了。”而本書所介紹的影片每一部都表達了至少三個觀點。這一百部影片不一定就是電影史上最了不起的一百部,因為真正的傑作是無法排行歸類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佳片榜單都是愚蠢之舉。但是不妨這麼說:如果你想縱覽電影誕生後第一個世紀內的里程碑之作,那麼請以本書作為起點。我最初開始撰寫這些影評時,好萊塢的新片質量正在不斷下降(現在降得更低了),而大批年輕的電影愛好者又對電影史知之甚少。自1968年以來,每年春天我都會參加在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多分校舉辦的世界事務大會,並在會議期間主持為期一周的電影研討會,每期觀摩一部電影。與會者坐在黑暗中,利用暫停-播放功能細細觀看影片,有時甚至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研究。最初我們放的是十六毫米膠片,後來有了VCD和DVD,放片子容易多了。在場所有的人都積極參與討論,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景:屏幕上的影片定格在某一幅畫面,黑暗中充滿了民主的氣氛。最初幾年我放的主要是經典老片,例如《公民凱恩》、《第三個人》、《甜蜜的生活》、《將軍號》、《美人計》、《假面》、《生之欲》、《出租車司機》等等。這些年來,隨著電影協會紛紛衰亡、家庭影院逐漸興起,學生們對昔日的經典越來越不感興趣。有一年,我提議看《迷魂記》,他們卻一個勁兒地求我放《搏擊會》(FightClub, 1999)。結果是這兩部片子我們都看了。我承認《搏擊會》技術高明,無數影迷寄給我的電子郵件也讓我知道影片給他們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然而我仍然難以贊同這部片子。花了一周的時間細看《搏擊會》之後,我對其拍攝技巧更加欣賞,對其思想內容卻更加不屑了。這部電影主題鬆散,缺乏智力上的統一,但這個缺點並沒有影響整部影片所獲得的好評,因為在眼下這個時代,觀眾已經深陷音響效果和動作效果的包圍之中,電影鏡頭越來越短、聲音卻越來越大,特殊效果搶了主題和表演的風頭,甚至取代了後者的地位。今天的觀眾正在逐漸失去進入電影敘事弧(NarrativeArc)的能力,他們還有那個耐心等待《第三個人》中哈利?萊姆的出場嗎?
在波爾多大學以及其他高校和學生們交流時,我發現不少大師的名字已經無人知曉了。甚至連電影專業的學生都沒有看過布努埃爾、布列鬆或小津安二郎的任何一部影片。他們頂多看過約翰?福特或是比利?懷爾德的一兩部片子,知道六七部希區柯克的經典之作,會向《公民凱恩》屈膝致敬,對星戰系列爛熟於心,有時還會來上這麼一句:“我不喜歡黑白片。”這句話顯示出他們無可救藥的庸俗。本書列出的一百部影片中有六十部都是黑白片,另有三部既用了黑白膠片又用了彩色膠片。如果你想了解電影的歷史、想真正愛上電影,就一定要了解為什麼黑白電影的效果不但不比彩色電影差,而且可以比彩色電影更加豐富。
我逐漸發現,對於許多電影愛好者乃至最狂熱的電影愛好者而言,早期經典電影仍然是一片尚未開發的領域。作為一家日報的影評人,我不想一輩子只把眼光放在當代影壇。1997年我拜訪了當時在《芝加哥太陽日報》擔任編輯的奈傑爾?韋德(NigelWade),向他提出開設一個雙週專欄,以較長的篇幅回顧過去的經典老片。他表示了支持。作為一個編輯而言這是很難得的,因為絕大多數美國電影期刊都把重點放在名人花絮、票房紀錄等迎合底層需求的欄目上。從此以後,我每隔一周就會重溫一部老片,而讀者的反應令人鼓舞。我收到過資深電影愛好者寄來的信件和電子郵件,與其他影評人展開過辯論;一位大學校董事會成員和一位來自麥迪遜市的少年都向我發誓要看遍我列出的每一部影片;圖書館媒體項目則以折扣價向大眾提供這些電影的DVD影碟。
與當代大片相比,經典老片很難受到注意,這與電影協會紛紛衰亡有直接關係。在家庭影院興起之前,所有的高校、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和社區中心都設有電影協會,這些協會常常放映優秀的16毫米膠片電影,而且收費相當低廉。我就是在伊利諾伊大學的兩個電影俱樂部裡獲得了最初的啟蒙,在那裡我看到了許多原本不會主動去看的片子。就在大學的教室裡,我第一次觀看了《生之欲》、《四百下》、《馬耳他之鷹》和《搖擺樂時代》,當時我對這些影片的背景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門票僅售二十五美分,而且看完之後大家會聚在學生會裡,一邊喝咖啡一邊談論剛剛看過的片子。
從理論上來說,家庭影院的興起應該給熱愛經典影片的人帶來了福音。的確,本書中列出的名作幾乎都有不同版本的影碟,大多數人也都必須通過這種途徑才能看到這些影片。但當你走進自家附近的音像連鎖店時卻會發現,門口的展覽架上力推的總是最新的好萊塢票房大片,你必須在角落的陰影裡徘徊許久才能找到“外國影片”或是“經典影片”一欄,而且其內容往往少得可憐。獨立音像店和網絡運營平台(例如netflix.com、facets.org等)提供的影片種類較多,但一般的影迷能找到這些地方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斯坦利?考夫曼(StanleyKauffmann)發明了一個新詞彙——“電影的一代”(the filmgeneration),專指一批對電影十分狂熱的年輕影迷。我本人就是那一代人中的一個,我可以作證,我曾經在普通影院門口排隊等候觀看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和戈達爾的《週末》(Weekend,1967),這些影片在那個年代大受歡迎,場場爆滿。而在今天,就連最流行的外國譯製片在國內也得不到影片發行壟斷行業的青睞,主流電影專門瞄準男性青少年這塊市場,能讓影院門口排起長隊的只有好萊塢最新的拿手好戲——用A級片的預算拍出的B級片。
本書列出的電影中有許多部我都看過十幾遍,其中有四十七部我曾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研究過;但著手寫作每一篇影評之前,我仍然要將影片重新看一遍,因為這才是我最重要的目的。我不由得想起了英國影評人德里克?馬爾科姆(DerekMalcolm)也曾經選出一批類似的經典影片,他說他選片的唯一標準就是一想到以後再也看不到這些片子就感到無法忍受。在將零散刊行的影評編纂成書之前,我對它們進行了修訂、擴充,在必要的地方做了改動,例如添加了對《現代啟示錄》新出的加長版的討論。截止到本書出版之前,我已經寫了一百五十餘篇影評,這本書裡只選了一百篇。我的雙週專欄仍然在刊載。
通過修訂自己多年來的影評,我逐漸意識到編寫這部書是一項多麼美妙的任務,因為它讓我回憶起了觀看每一部電影的情景。我記得某年一月一個寒冷的夜晚,我在倫敦搭地鐵到漢普斯特區的人人影院看《苦雨戀春風》。在夏威夷電影節上,我和研究日本電影的資深專家唐納德?里奇(DonaldRichie)一起把小津安二郎的《浮草》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過了一遍。在弗吉尼亞美國電影節,我和《憤怒的公牛》的剪輯師特爾瑪?修恩梅克(ThelmaSchoonmaker)一起分析了該片(最了解一部電影的人就是這部電影的剪輯師)。在漂流電影節上,我和攝影師哈斯克爾?韋克斯勒(HaskellWexler)共同觀看了《卡薩布蘭卡》。在特柳賴德電影節的年度巡遊期間,我和彼得?博格達諾維奇(PeterBogdanovich)一起在新伊麗莎白女王號郵輪上欣賞了《公民凱恩》。我參加了《2001:太空漫遊》的全球首映式,後來在伊利諾伊大學主辦“不受好評的優秀電影”電影節時又在大銀幕上觀看了該片70毫米膠片的版本。2001年的戛納電影節放映了《現代啟示錄》,影院條件堪稱世界一流。密歇根州三橡樹村的威克斯影院則以牆壁為幕布,用投影儀放映《戰艦波將金號》,觀眾坐在折疊椅上,而來自本頓港的“混凝土”樂隊則在一旁演奏他們自己創作的配樂。在“不受好評的優秀電影”電影節上我也看過《諾斯費拉圖》,由來自麻省坎布里奇市的“合金”樂隊配樂。我記得有一回去洛杉磯拜訪脾氣乖戾卻又深受朋友們喜愛的電影收藏家大衛?布萊德利(DavidBradley),在他家客廳裡看了16毫米膠片的初版《長眠不醒》,如今故人已去,只餘回憶。我在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露天看過《城市之光》,影片結束之後卓別林親自走上陽台向人群揮手;儘管這部影片我看過無數遍,那次經歷卻是最愉快的一次。我第一次看《天堂之門》是應芝加哥千面多媒體中心的米洛斯?斯塔里克之邀,當時他說有部片子一定要給我看看,卻又不肯告訴我影片的內容。這部神秘的鉅作多年以來一直遭到冷落,因為人們對關於寵物墓地的紀錄片不感興趣。
看過許許多多好電影之後,你就能逐漸體會到導演的意圖,分辨出不同的風格。你會發現有些電影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有些則是集體之作。有些電影旨在突出明星,例如馬克斯兄弟的喜劇、阿斯泰爾與羅傑斯的歌舞片;有些電影則嫻熟地駕馭了類型片,從力求超越劍俠片模式的《星球大戰》到試圖匿身於黑色電影之列的《繞道》均屬此類。大多數好電影都旨在表現某種風格、體現某種情調或反映其創作者所構建的某種意象。一位電影導演會在某一點上觸發你的想像力,激起你對其他作品的渴望。電影看多了,不知不覺就會把導演們當成老朋友,對他們的好惡瞭如指掌:布努埃爾對人性的厚顏無恥最感興趣,斯科塞斯關注宗教罪惡感的無底深淵,黑澤明歌頌身處於充滿敵意的大環境下的個體,懷爾德往往震驚於人們為了追求快樂而做出的舉動,基頓表現的是人的意志如何挑戰物理條件的限制,而希區柯克創造的影像猶如罪人的夢魘。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最終都會抵達小津安二郎的視界,從而領會到電影的本質並非運動,而是運動與靜止之間的抉擇。

目次

導言
靜與動
譯後記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太空漫游
The 400 Blows, 1959 四百下
8 1/2, 1963 八部半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1973 阿基爾,上帝的憤怒
Ali, Fear Eats the Soul, 1974 恐懼吞噬靈魂
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
The Apartment, 1960 公寓春光
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
The Apu Trilogy 阿普三部曲
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戰艦波將金號
Beauty and the Beast, 1946 美女與野獸
Belle de Jour, 1967 白日美人
The Bicycle Thief, 1948 偷自行車的人
The Big Sleep, 1946 長眠不醒
Blow-Up, 1966 放大
Body Heat, 1981 體熱
Bonnie and Clyde, 1967 邦妮與克萊德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科學怪人的新娘
Broken Blossoms, 1919 凋謝的花朵
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
Chinatown, 1971 唐人街
Citizen Kane, 1941 公民凱恩
City Lights, 1931 城市之光
Days of Heaven, 1978 天堂之日
The Decalogue, 1988 十誡
Detour, 1945 繞道
Do the Right Thing, 1989 為所應為
Double Indemnity, 1944 雙重賠償
Dracula, 1931 吸血鬼德古拉
Dr. Strangelove, 1964 奇愛博士
Duck Soup, 1933 鴨湯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E.T.外星人
The Exterminating Angel, 1962 毀滅天使
Fargo, 1996 冰血暴
Floating Weeds, 1959 浮草
Gates of Heaven, 1978 天堂之門
The General, 1926 將軍號
The Godfather, 1972 教父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亂世佳人
Grand Illusion, 1937 大幻影
Greed, 1924 貪婪
A Hard Day's Night, 1964 一夜狂歡
Hoop Dreams, 1994 籃球夢
Ikiru, 1952 生之欲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好人生
JFK, 1991 刺殺肯尼迪
La Dolce Vita, 1960 甜蜜的生活
The Lady Eve, 1941 淑女伊芙
Last Year at Marienbad, 1961 去年在馬里安巴
L' Atalante, 1934 亞特蘭大號
L' Avventura, 1960 奇遇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勞倫斯
Le Samourai, 1967 獨行殺手
M, 1931 M就是兇手
The Maltese Falcon, 1941 馬耳他之鷹
Manhattan, 1979 曼哈頓
McCabe & Mrs. Miller, 1971 麥凱比與米勒夫人
Metropolis, 1926 大都會
Mr. Hulot' s Holiday, 1953 于洛先生的假期
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 俠骨柔情
My Life to Live, 1962 隨心所欲
Nashville, 1975 納什維爾
Network, 1976 電視臺風云
The Night of the Hunter, 1955 獵人之夜
Nosferatu, 1922 諾斯費拉圖
Notorious, 1946 美人計
On the Waterfront, 1954 碼頭風云
Pandora's Box, 1928 潘多拉的魔盒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1928 聖女貞德的受難
Peeping Tom, 1960 偷窺狂
Persona, 1966 假面
Pickpocket, 1959 扒手
Pinocchio, 1940 木偶奇遇記
Psycho, 1960 驚魂記
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說
Raging Bull, 1980 憤怒的公牛
Red River, 1948 紅河
Schindler' 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The Seven Samurai, 1954 七武士
The Seventh Seal, 1957 第七封印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 沉默的羔羊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雨中曲
Some Like It Hot, 1959 熱情似火
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
Sunset Blvd., 1950 日落大道
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成功的滋味
Swing Time, 1936 搖擺樂時代
Taxi Driver, 1976 出租車司機
The Third Man, 1949 第三個人
Trouble in Paradise, 1932 天堂里的煩惱
Un Chien Andalou, 1929 一條安達魯狗
The “Up” Documentaries 《成長》系列紀錄片
Vertigo, 1958 迷魂記
The Wild Bunch, 1969 日落黃沙
Wings of Desire, 1987 柏林蒼穹下
The Wizard of OZ, 1939 綠野仙蹤
Woman in the Dunes, 1964 砂之女
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1974 醉酒的女人
Written on the Wind, 1956 苦雨戀春風

書摘/試閱

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太空漫游》的天才之處不在于其豐富,而在于其簡潔:沒有一個鏡頭是僅僅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而拍攝的,只有對自己的才華懷有無限信心的藝術家才敢于創作這樣精煉的作品。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將每一個場景簡化到極致,只留下精華;每一個場景駐留在銀幕上的時間都足以令我們充分思考,并將其永遠納入我們的想象之中。科幻影片中很少有像《2001》那樣,不求令我們驚悚,而是要激起我們的驚嘆。
該片的驚人效果有相當一部分要歸功于配樂。庫布里克起初聘請了阿歷克斯·諾思(Alex North)為電影創作配樂,但在影片剪輯過程中他用一批古典樂錄音作為臨時音軌,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于是他最終決定采用這批錄音。這一決定具有重大的意義。盡管諾思的作品(收錄在一張單碟中)不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配樂,但并不適合《2001》這部影片,因為它犯了一切配樂的通病,即試圖強調影片的情節,給予觀眾情感暗示。庫布里克所選擇的古典音樂則獨立于情節而存在,這些樂曲本身就是絕世之作,它們給視覺影像帶來一種莊嚴肅穆、超凡脫俗的氛圍,從而提升了整部影片的層次。
以下面兩段音樂為例:當宇宙飛船和空間站對接時,響起了約翰·施特勞斯的華爾茲舞曲《藍色多瑙河》。音樂演奏得極為緩慢,而銀幕上的動作也極為緩慢。顯然,空間對接這一過程需要極度的謹慎,如今我們已經通過現實中的經驗認識到了這一點。其他導演可能會認為這種“太空芭蕾”節奏太慢,因此采用激昂的背景音樂來加快節奏,但那樣便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而庫布里克的作品將我們帶到茫茫太空之中,讓我們近距離注視空間對接的過程。我們對背景音樂很熟悉,知道旋律必將如此這般展開,因此會感到宇宙飛船仿佛特意放慢了動作來配合華爾茲舞曲的節拍。此外,背景音樂所創造的崇高氛圍也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對接過程的偉大意義。
再來看庫布里克對理查德·施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經典運用。該曲的靈感來自尼采的作品,風格莊嚴冷靜、令人敬畏,開篇五個大膽的音符表現了人類升入眾神領域的情景。在電影中,這首樂曲和人類意志對宇宙的初次探索結合在一起;而影片結尾的星孩標志著人類的探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此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旋律再次響起。古典音樂一旦和通俗娛樂形式相結合,往往會失去其嚴肅性,例如我們一聽到《威廉·退爾》序曲就會想到《游俠傳奇》,但在庫布里克的電影中,古典樂曲和影像結合之後卻得到了提升,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我有幸參與了《2001:太空漫游》1968年在洛杉磯潘太及斯劇院舉行的首映式。當時觀眾們都對這部影片懷有極大的期待,現場氣氛難以描述。大家都知道,庫布里克為這部影片默默工作了好幾年,與他合作的包括小說原作者阿瑟·C. 克拉克(Arthur C. Clarke)、電影特效專家道格拉斯·特朗布爾(Douglas Trumbull)以及其他專業顧問,他們針對片中未來世界的具體細節為他提供建議,上至太空站的設計下至公司的商業標志,無不經過精心設計。由于庫布里克害怕乘坐飛機,而截止日期又迫在眉睫,他從英國搭乘伊麗莎白皇後號郵輪渡海,在船上剪輯影片,隨後又乘火車橫跨了大半個美國,同時繼續進行剪輯。如今這部影片終于姍姍而來,怎能不令人激動?
我不能說《2001》的首映是一場災難,因為許多堅持到影片結尾的觀眾都意識到他們觀看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然而,不是每一位觀眾都堅持到了最後。洛克·赫德森一邊沿著過道往外走一邊抱怨:“誰能告訴我這片子到底在講什么?”中途離場的不止他一個,此外還有許多人對這部影片的慢節奏很不耐煩(首映之後庫布里克立刻剪掉了17分鐘左右,包括一個分離艙內的鏡頭,因為這個鏡頭與另一個鏡頭基本相同)。這部電影的敘事方式清晰明了,也不提供簡單而富有娛樂性的暗示,盡管這是多數觀眾所期待的。在片尾的一組鏡頭中,太空飛行員莫名其妙地出現在木星附近的一間臥室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好萊塢立刻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庫布里克這回玩過了頭,他對特效和場景過于執迷,拍出來的根本就不是一部電影。
庫布里克實際上是通過影像從哲學的層面上宣告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之前已有許多人通過文字、音樂或禱文作出了同樣的宣告。一部優秀的傳統科幻小說或許會讓我們通過娛樂的方式間接體驗到其哲學內涵,但庫布里克的作品喚起我們的主動思考,他要求我們像哲學家一樣與現實拉開距離,再加以思索。
《2001》可以分為幾個樂章。在第一樂章中,史前猿人在神秘的黑色巨石面前學會了如何將骨頭當做武器,從而發明了最早的工具。黑色巨石顯然出自智能生物之手,在我看來,是它那人為的光滑表面和筆直的棱角激發了猿人的靈感,讓它意識到自然之物可以通過智慧加以塑造。
骨頭被拋向空中,變成了一艘太空船,有人將這個鏡頭稱為電影史上最大的閃前(flash-forward)。隨後,我們看到威廉·西爾維斯特(William Sylvester)飾演的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趕赴月球和空間站。這一部分故意違反敘事原則,庫布里克不用令人喘不過氣的大段對話來向我們表明博士的任務,反而著力展示航行中的細枝末節,例如船艙的設計、具體的艙內服務、無重力狀態等。
隨後便出現了太空對接的一幕,在華爾茲的伴奏下,連那些不耐煩的觀眾也安靜了下來,估計是因為視覺效果實在令人震撼。在空間站內,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商品品牌,看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參與的神秘會議,也看到了可視電話、無重力廁所等噱頭。
月球上的場景與一年之後人類首次登月的實況錄像同樣逼真。這一幕呼應影片開頭:正如史前人猿一樣,人類遇到了一塊神秘巨石,并得出了相似的結論——這塊巨石一定是人工的產物。第一塊巨石促使猿人發明了最初的工具,第二塊巨石則促使人類采用了有史以來最復雜的工具,即“發現號”太空船。人類與船載電腦“哈爾9000”共同駕駛太空船駛向宇宙深處。
“發現號”上的生活顯得漫長而平靜,宇航員們每天的例行公事便是鍛煉身體、檢查航行狀態、和“哈爾”下象棋。直到他們開始懷疑哈爾的程序出了錯,我們才漸漸感到一絲懸念。哈爾的程序設定使它堅信“這個任務事關重大,不能容許你們破壞”,而宇航員所面臨的困難就是如何避開哈爾的注意力,由此產生了本片的經典鏡頭之一:人類宇航員躲進一個分離艙內進行密談,但哈爾根據他們嘴唇的動作“讀”出了談話的內容。這一幕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庫布里克把握住了分寸,既表明了哈爾已經洞悉人類的計劃,又不過分強調。他相信觀眾的智力足以理解他所要表達的意思。
著名的“星門”(star gate)出現在影片後半段,在這一幕中,宇航員戴夫·鮑曼(凱爾·達利[Keir Dullea]飾)經歷了一場聲與光的旅行。根據現在的知識,我們不妨認為他穿越了一個“蟲洞”,抵達了另一地點或另一維度。這一神秘終點在片中并未得到解釋,我們只看到戴夫在一間舒適的臥室里安靜地用餐、打盹、漸漸老去,想來動物園里的動物在人類為它打造的熟悉環境里過的就是這種日子。隨後便出現了“星孩”(Star Child)。
巨石、星門和神秘臥室必然是另一種智能生命所留下的,但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指明這一種族的來龍去脈。《2001》的研究者們認為庫布里克和克拉克嘗試過創造外星人的形象,由于無法令人信服最終放棄了。這一論點是否屬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外星種族以“留白”的形式出現遠比實際登場更為有效。與一切看得見摸得著的表現形式相比,這種無形的存在更能激起我們的強烈反應。
《2001:太空漫游》在許多方面接近于默片。絕大多數對白都可以用字幕卡來處理,許多對話僅僅是為了表現人們說話的動作而安排的,其內容并不重要(例如空間站內的會議)。諷刺的是,片中最富有感情的對話場景恰恰是哈爾乞求戴夫饒了它的“性命”并唱起“雛菊”的一幕。
《2001》的效果主要來自影像和音樂。這是一部充滿哲思的影片,它并不迎合我們,而是盡力啟發我們、拓展我們的視野。《2001》誕生以來已經過了三十年,片中所有重要的細節卻毫不過時。盡管電腦時代的特效更加五光十色,但特朗布爾的設計仍能令觀眾完全信服,與一些新片中的復雜特效相比,《2001》的特效甚至更逼真,更像紀錄片的片段而不是虛構故事中的元素。
只有少數電影能達到崇高的境界,并像音樂、禱文或壯麗的風景一樣震撼我們的頭腦、激發我們的想象力,令我們茫然自失。大多數電影僅僅講述片中人物如何克服驚天動地或滑稽可笑的困難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而《2001:太空漫游》所講述的并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種探索,一種需求。它既不用特定的情節轉折點(plot point)來引人注目,也不求我們與戴夫·鮑曼或其他角色產生共鳴。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當我們學會思考時,我們才成了真正的人。我們的頭腦賦予我們工具,讓我們有能力理解自身及自身所處的環境。現在,我們應當進一步認識到我們并非生活在一顆孤獨的星球上,而是居住在群星之間,我們并非無知肉塊,而是智慧的生物。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