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科技史研究:第十二屆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科技史研究:第十二屆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文集(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  價:NT$ 1188 元
優惠價:87103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Theproceedingscontainmorethan30contributiomadebyresearchehomeandabroadat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HistoryofScienceinChina(ICHSC).Discussedarethefollowingtopics:①Cross-culturaltra-missionandcomparativestudiesinscienceandtechnology;②StudiesinancientChineseliteratureconcerningscience,technologyandmedicine;③Traditionaltechnologyandnon-materialheritagesintheworld.Anumberoffieldsarecov-ered,e.g.thehistoryofscience,technology,medicine,agricultureandtradi-tionaltechnology.Theresearchpepectivesincludehistory,culture,philoso-phy,sociology,anthropology,archeology,andecology.·

名人/編輯推薦

廖育群主編的《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科技史研究(第十二屆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文集)(英文版)(精)》圍繞“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中國科技史研究”的主題,就“科技的跨文化傳播與比較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醫學典籍研究”、“世界傳統工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議題進行探討。

目次

Preface
Standing Firm at Thirty: in Celebration to the 30th Annive ary of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Conference Address
History of Sci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 th Century
Configuratio Ve us Equatio : A Notational Difference
Zhu Shijie's Method of "Four Unknow " as I piration for Wu Wen-Tsun
The Combin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Music——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the Calculation of Pitch in Ancient China and Greece
Pythagoreanism in Edo--From ARAI Hakuseki to SAKUMA Shozan
Algorithm and Principles of Division of Fractio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al Sources of Lvlv Zuanyao
On Delisle's Correspondence to and from China Through the Archives of the Pads Observatory
The Tra mission of Western Astrolabe in Late Medieval China
Theories of Solar Motion in Chongzhen Lishu, Yuzhi Lixiang Kaocheng and Lixiang Kaocheng Houbian
The Vacancy of Error Ideas abou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E.Diaz and the Influence of Tianwenlue on the Chinese Astronomy
An New Exploratio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Alchemy
The Making of Quanti Xinlun
The Jesuit Joao de Loureiro ( 1717-1791 ) and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China
The Feuds of the Medical Sects in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vestigation on Traditional Spinning Wheels and Looms in Ze Zhou Region
Titles and Classificatio of the Ancient Artisa in Dunhuang
Guo Songtao and the Western Telegram Civiliz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urved-Beam Plough in China
Study on Indigenous Sugar-making Technology in Naman Tun of Daxin County
British Iron and Steel Technology's Tra fer in Early Modem East Asia: The Case of Qingxi Iron Works, China and Kamaishi Iron Works, Japan
How the Government Deal with the Drought from 989 AD to 992 A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echnologized Science: 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 vs.Epistemological Engines
A Shift in Interest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11th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Science Among Vietnamese Minorities: Preliminary Results
Fi t Steps of Russian-Chinese Scientific Cooperation Contacts : Pyotr Kozlov's Visit to Beijing in 1925
Negative Effects of Patent 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Pe 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Modem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

書摘/試閱

Standing Firm at Thirty: in Celebration to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 Dun
三十而立
――祝賀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倡
劉鈍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今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的而立之年。30年前的10月6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史工作者247名,聚集北京,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學會”)。那天的開幕式是一個高規格的學術集會,作為一只腳還在門檻外的1978級科學史專業研究生,我有幸窺見了當時的盛況。錢三強、茅以升、李昌、于光遠、錢臨照等科技界的重要人物親臨致辭;夏鼐、白壽彝等文史巨擘到場祝賀,時任中國史學會執行主席的周谷城與國內眾多學術單位發來了賀電。這種熱鬧景象今日已難再現,它是在那個特殊年代里中國科學界、學術界對科學技術史這門學科在制度建設方面顯示高度關注的象征。
會議期間,與會者采取自愿申請的方式,每人填表一張,交入會費一元,經主席團審批通過,就構成了學會的第一批會員。
10年前,在慶祝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成立20周年之際,時任學會理事長之一的席澤
宗先生寫過一篇紀念文章[1];5年之后,當時的學會秘書長韓健平等也發表了一文,對有關進展作了補充[2]。今天,我受學會領導和第12屆中國科學史國際會議組織者的委托,與在座的各位一道,回顧學會30年的光榮歷史,分享它的成長歷程。因為有上述兩篇文章可供參閱,最近5年來的學會工作將是我報告的重點。
1.學會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是由中國科技史工作者自愿組織起來,依法登記的全國性、學術性的非政府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屬的一級團體會員。它也是國際科學技術史學會的49個國家(或地區)會員之一,是中國科學史家在國際科學史界的正式代表。
學會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三至四年召開一次。自1980年成立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共召開過8次代表大會,先后在1980(北京)、1983(西安)、1986(北京)、1989(北京)、1994(北京)、2000(北京)、2004(哈爾濱)、2008(上海)等年份召開。
學會的首屆理事長為錢臨照,其后有柯俊(2屆)、盧嘉錫、席澤宗/路甬祥(倆人共同承擔兩屆)、劉鈍、廖育群。可以說,2004年以前擔任理事長的都是著名的科學家或中國科學界的領導。
學會的日常工作由常務理事會與秘書處主持,自成立以來秘書處及辦公室一直掛靠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先后擔任秘書長的有李佩珊、黃煒、范楚玉、周嘉華、王渝生、蘇榮譽、韓健平,現任秘書長魯大龍。他們是學會的總勤務。讓我們對這些同事,以及所有擔任過學會領導工作的老科學家、老前輩表示衷心的感謝。
學會的會員主要來自全國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包括教師、研究人員和在讀的研究生,也有一些熱心科學史事業的業余研究者。現有注冊會員1100人。下設16個專業委員
會和2個研究分會,即:
數學史專業委員會
物理學史專業委員會
天文學史專業委員會
化學史專業委員會
地學史專業委員會
生物學史專業委員會
醫學史專業委員會
農學史專業委員
技術史專業委員會
金屬史專業委員會
建筑史專業委員會
綜合史專業委員會
少數民族科技史專業委員會
咨詢工作委員會
地方科技史志專業委員會
科技史教育專業委員會
計時儀器史研究分會
傳統工藝研究分會
2.組織高質量的學術會議
自成立之日起,學會就將舉辦學術會議當作主要工作來抓。早期經費困難,每年仍然舉辦學術會議達七八次之多。一些會議因其富有成效的組織形式和特殊的主題關注,在學術界一直獲得好評。例如,全國青年科學技術史學術研討會旨在為全國范圍內從事科學史研究與教學機構的青年學者和研究生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經過多年的運作,該會議已經積累了一些很好的經驗。會議在全國范圍內征集論文,組織專家初選,推薦大會報告;每場報告均有專家負責點評,并進行現場互動;又成立青年優秀論文獎評選委員會,嚴格遵照相關規則對所有的報告打分,再經專家討論后決定獎項。學子們報告選題豐富、準備充分,專家點評鞭辟入里,異彩紛呈,會場互動氣氛活躍。目前,全國青年科學技術史學術研討會已經成為業內青年學子們自我展現和成長的最佳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學會成立30年來,共召開學術會議近200次。其中,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國際會議、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全國數學史學術研討會、中國地學史學術研討會、中國技術史學術研討會、中國天文學史研討會、全國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等,均已形成系列,正在向品牌學術會議的目標邁進。
這里值得提一下兩個相關的系列國際會議,它們的源頭是1982年在比利時召開的一次中國科學史會議。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成立不久,開始與國際科學史同行恢復往來,國內外都有人提出應該組織一次關于中國科學史的國際會議。按照何丙郁先生的說法:1978年他在北京飯店的一個座談會上,提及自1956年竺可楨、李儼等人出席意大利第8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以來,中國內地學者20多年來在國際舞臺上幾乎不見蹤影,他也多次聽到李約瑟對此表示遺憾。在場諸人莫不附和,并提議由何丙郁先生在海外謀劃。不久何丙郁先生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計劃任內第一件大事就是舉辦中國科學史的國際會議。不過此時比利時的李倍始(Ulrich Libbrecht)已經籌到一筆專門的經費,遂建議他在魯汶大學召開,是為第一屆。當時有七八位中國學者獲得邀請與會,在20世紀80年代初是相當引人注目的。何丙郁先生遂于次年在香港組織了第二屆會議。出席會議的30人中,有14位來自中國內地,以考古學家夏鼐和科學史家席澤宗居首[3]。至此,被冠以“中國科學史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ty of Science in China,ICHSC)的國際學術活動開始向系列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前六屆ICHSC的時間和地點如下:
1st ICHSC 1982 魯汶
2nd ICHSC 1983 香港
3rd ICHSC 1984 北京
4th ICHSC 1986 悉尼
5th ICHSC 1988 圣迭戈(美國)
6th ICHSC 1990 劍橋(英國)
劍橋會議的召開適逢李約瑟博士九十華誕。為老博士祝壽的同時,一些學者發起成立
了一個新的學術組織國際東亞科學技術醫學史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Technology,and Medicine,ISHEASTM), 并決定延續先前的序列而將會名改為“國際東亞科學史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與此同時,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則決定繼續舉辦ICHSC系列,同時鼓勵其會員參加另一系列的活動。于是出現了兩個系列并存的情況,即
7th ICHSC 1994 深圳 7th ICHSEA 1993 京都
8th ICHSC 1998 柏林8th ICHSEA 1996 漢城
9th ICHSC 2001 香港9th ICHSEA 1999 新加坡
10th ICHSC 2004 哈爾濱10th ICHSEA 2002 上海
11th ICHSC 2007 南寧11th ICHSEA 2005 慕尼黑
12th ICHSC 2010 北京12th ICHSEA 2008 巴爾的摩
13th ICHSC 2012① 13th ICHSEA 2011 合肥
3.推動科學技術史教育在中國的發展
科技史教育近年來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三所高校創建了與科學技術史相關的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業大學、西北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華大學等眾多高校建立了一批科學史及其相關學科的研究與教學中心。科技史課程開始大規模進入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中。近年來,學會將科技史教育作為工作的一個重點,積極推動科學技術史教育在中國的發展。
2007年8月,學會主辦了“首屆全國科技史教學研討會”。該次研討會將科技史專業課程設置與研究生培養,以及科技史課程與大學素質教育作為兩大主題。會議對于深化國內一線科技史教育工作者的認識、推進科技史教育的發展、提升科技史學科的地位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些專業委員會在推進科技史教學研究方面,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數學史專業委員會于2005年5月和2007年4月召開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研討會,體現了專科史在高等院校相關專業中得到重視的現實。
2007年底,學會正式成立了科技史教學專業委員會,標志著學會將促進科技史教學的發展當成自己的一項長期任務。
4.創建學會網站,優化和拓展學會的服務方式
在學會成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期里,管理和服務工作都有賴于傳統的書面作業方式。
進入21世紀后,網絡信息技術在社會管理和服務領域中的應用日漸成熟,也為學會的發展帶來刺激和機遇。2004年10月,學會正式開通了官方網站。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的150余家學會中,本學會是最早建立網站的學會之一。
網站的建立,優化了學會的管理方式。例如,過去學會每年都需編輯印發通訊等,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重要的學界消息報告給會員。但是這種方式時效性不強,會員不能即時監督學會的工作,也無法了解學界的最新情況。現在,可以隨時將學界資訊、工作動態、有關通知和信息,方便及時地上網,促進了會員及社會相關人士對學會工作的了解和監督。
網絡信息技術的引入,拓展了學會的服務模式。會員數據庫的建設,實現了會員對信息的分享。會員可以通過進入特定的會員社區訪問數據庫,了解同行的情況,并與各地志同道合的科技史工作者建立廣泛的聯系等。
在網站建設方面,一些專業委員會也走在了前列。例如技術史專業委員會、數學史專業委員會和少數民族科技史專業委員會等,都建立了自己獨立的網站或網頁,在加強專業委員會自身建設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5.推行事務公開,提高社會公信力
學會開展各項事業,都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參與;反之,只有信任學會,社會力量才可能關注其發展。因此,學會的一個工作目標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社會公信力,從而贏得社會各方的信任和贊譽。社團提高社會公信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讓公眾知曉學會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而獲得他們對學會工作的理解與認同。為此,我們在工作中積極推行學會事務公開,公布學會所組織的活動目標、運作方式及經費使用等情況,在公眾中樹立服務社會的學會形象。
常務理事會在會員代表大會閉幕期間負責領導學會的日常工作,制定規章和一些事務的暫行辦法等。學會辦公室即時將常務理事會的決議在網站上發布,讓社會各方面了解學會的工作動態。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資助的項目日漸增多,學會總是在第一時間向全體會員群發郵件,通知學會項目申報組織事宜,歡迎各方踴躍申報。最近4年來,學會辦公室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西民族學院和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先后在學會組織的項目申報中獲得資助。
學會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會費、學會申請的項目經費、掛靠單位的資助,以及相關科研教學單位對一些會議的資助等。雖然這些經費的額度大小不等,但學會都有義務和責任在合法的情況下使用好這些經費。為了便于社會監督,辦公室建立了年報制度,不僅公布每年的主要工作,而且在年報中設有專門的部分,用來匯報當年度的經費使用情況。
6.出版學術刊物
學會與掛靠單位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共同主辦了兩個科技史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自然科學史研究》創刊于1982年。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刊登中國古代科技史方面的論文為主,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近年來,刊物在繼續發表學科史的考證研究論文的同時,較注意鼓勵多學科多視角的綜合性研究,倡導科學社會史、科學思想史,以及世界科技史和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方面的廣闊題材,密切關注國際科學史界、科學界和人文社會科學界的新問題、新方法和新理論,增加“研究討論”、“書評”以及“學術信息”的分量,同時組建了一個由國際知名科學史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并邀請數位當今活躍在科學史前沿的年富力強的海外學者擔任編委。
《中國科技史料》創刊于1980年,從1988年起交由學會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合辦。它側重介紹清末以來的科學與工程技術方面的史料,特別是各個領域杰出科學家的著述、傳記、回憶錄、創業史和治學方法等;同時,它也發表一些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有影響的外國科學家的生平及工作的介紹性文章。這些史料對于研究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面臨散佚失傳的問題,《中國科技史料》在搶救和整理這些文獻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4]。
《中國科技史料》2005年更名《中國科技史雜志》。新的辦刊方針強調在搜集、搶救和整理史料的同時,加強對史料分析的解釋工作,發表科學技術史領域的研究論文、綜述評論、珍貴史料、學術信息、書評、教學研究等,主張以多元的視角開展科學技術史的研究,以展示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社會文化特征,并以此推動與加強中國的科學技術史學科建設。
在長期的辦刊過程中,《自然科學史研究》和《中國科技史雜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又不斷進行一些調整,使得這兩本學術刊物一直保持很高的學術水準。兩本刊物連續入選中文核心期刊,并多次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優秀學術期刊。
7.加強與臺灣地區同行的交流
1980年,學會在成立之初就為臺灣地區同行保留了兩個理事名額。1982年,時任學會常務理事的席澤宗先生,在《中國科技史料》上發表了《臺灣省的我國科技史研究》,向臺灣地區同行發出了希望開展兩岸同行合作交流的信號。席先生在文中寫道:“我們歡迎臺灣的科學史工作者到大陸來參觀訪問和進行學術交流,并進行研究課題合作,為提高我國的科學史研究水平而共同努力。”此文在臺灣地區同行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從1985年起,兩岸同行即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的國際會議上頻頻會面。1991年,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主編的《中國科學史通訊》出版,開始全面報道內地科學史界的學術資訊[5]。
1994年,借到臺灣地區訪問的機會,我們同臺灣地區同行就參加學會事宜達成了共識:學會理事會為臺灣地區學者留出三個名額,其中一名為常務理事。由此,在學會里形成了與臺灣地區同行交流的友好局面,十余年來雙邊學術往來不斷。這是兩岸關系不斷改善的結果,也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結果。
8.走向世界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史界一直不斷進行著同國際同行交流的努力,即使在相當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下。1956年,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等5人參加了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召開的第8屆國際科學史大會;在會上,中國被接納為國際科學史學會(現更名為國際科學技術史學會)的國家成員。后因臺灣問題和“文化大革命”,我們一度中斷了同該組織的聯系。
在學會成立后的第一次常務理事會上,大家就重返國際科學史組織及出席其重大活動一案進行了討論。1981年,席澤宗等8人參加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召開的第16屆國際科學史大會。第二屆理事會成立后,柯俊理事長積極推動此事。1985年8月,在美國伯克利舉行的第17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以國家成員的身份加入了國際科學史學會,李佩珊當選該組織理事,成為該組織建立以來首位進入理事會的女性學者。其后柯俊、陳美東和筆者本人等也先后被選進該組織領導機構,目前筆者擔任著主席一職。
自1981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均組團出席國際科學史大會。2005年7月,學會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在北京成功主辦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