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嗩吶吹奏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吹奏嗩吶的基礎。良好的吹奏方法不僅有利於演奏技巧的正常發揮,自如地抒發樂曲感情,對身體健康亦頗有裨益。
吹奏嗩吶時的呼吸和人體的自然呼吸雖在機體活動的部位完全相同,但呼吸功能、特點、方式和要求卻各不一樣。
人體的自然呼吸,是人體與外界空間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間對人體有益的氧,以利機體的正常活動,維持其生命。呼(排)出體內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碳,以利身體健康。人體的自然呼吸,是一種下意識的本能活動,吸氣和呼氣的時間大致相等,有一定的節律性,吸氣主動,而呼氣則屬被動行為。在正常情況下,呼吸動態較為徐緩、從容,無需大的肺活量,呼吸時空氣的進出口主要是鼻腔。
吹嗩吶時的呼吸,主要目的在於“吹”,即通過人體呼(吹)出氣流去作用嗩吶成聲。吸入空氣量的多少,決定吹奏的時間長短;吸氣時間快慢,影響音符時值的準確;呼氣的大小、緩急或暫停,可以做到樂曲的抑、揚、頓、挫,表現出豐富的音樂感情。因此,吹奏過程中的呼吸活動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有意識的技巧性行為。其主要特點和要求有如下幾個方面:
1.嗩吶成聲需要一定的呼氣流量和呼氣壓力,因此,年紀太小或身體狀況不允許吹奏的人是不宜吹奏的。即使身體壯實的人,也不宜在過餓過飽時、劇烈活動後以及高山缺氧的地方吹奏。
2.及時指不提前、不靠後。提前會影響前一音的時值,靠後會拖拉節奏。快速是要求在較短的瞬間完成吸氣,做到時值、節奏兩不誤。適量指吸入的空氣大致符合所吹樂句(長、短、強、弱、高、低)的耗氣需要。吸氣過多,會因用不完而感到胸悶憋氣;吸氣不足,又無力完成整句吹奏。不適量的吸氣不僅難于持久吹奏,也有礙樂曲的情趣抒發和身體健康。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如,過長的樂句;樂句間的緊密連接;無明顯句逗特徵的華彩樂段——可視具體情況採用“搶氣”或“循環換氣法”予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