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滿額折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四版)

定  價:NT$ 465 元
優惠價:7534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1670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一部哲學史,雖然是「史」,但也必然涉及「哲學」。當一位學人寫哲學史的時候,他不僅要敘述事實,而且要解釋理論。敘述事實是史學的工作,解釋理論則必須有確定的理論基礎與解析方法。而這種基礎與方法就是寫哲學史的必要條件;不能滿足這些條件則寫出來的是「史」,但不算是「哲學史」。──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是當今哲學泰斗勞思光在中國哲學方面最重要的著作。透過其獨特的「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千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在您的眼前。本冊主要是提到漢代宇宙論中心之哲學思想、魏晉玄學及中國佛教哲學。其中每一章節,皆有深入淺出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
 

作者簡介

勞思光(1927~2012)
經歷:
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華梵大學等校
榮譽:
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2000)
行政院文化獎(2001)
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
第六屆教育部國家講座計畫主持人(2002-2005)
第四十六屆教育部學術獎(2002)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04)
第十屆教育部國家講座計畫主持人(2006-2009)

 

導言:總論中國哲學之中期----附論漢唐文化問題(節錄)

壹 釋「中期」之意義

本書第一卷論述先秦時期之古代中國思想。此時期即可稱為中國哲學思想之「初期」。本卷則論述由兩漢至隋唐之哲學思想;此時期即稱為「中期」;至於宋代至明清則為「晚期」,屬本書第三卷。

中國哲學史成立較晚,不似西方哲學史所採分期標準,大抵有成例可循;於是,哲學史作者只能依一定理據,自提分期之標準。就多年來已刊行之中國哲學史著作而論,馮友蘭氏之書,獨以「子學」及「經學」為區分,於是中國哲學史只劃為兩個時代。其理據不過以「開創」與「發揚」對分而已。如此分期,似嫌過簡;且對於中國佛教思想之特性,漢宋儒學之不同,皆全無照顧,未為妥善。胡適之氏雖首倡中國哲學史之研究,然其書僅有上卷,續文未成,因此其分期標準如何,殊難測知。此外,如范壽康所刊印之講義,則純以朝代為區分標準,嚴格言之,非分期之法。此外,又有依學派而劃分者,即將中國哲學思想分為「先秦諸子」、「兩漢儒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等。

此似較為妥善。然魏晉玄學與早期之中國佛教思想同時,而中國之佛教思想,亦不始於隋唐;畢竟哲學史之分期,與學說之分派不能全同;蓋分期不能不重視時間意義,同時之學派只能歸於同一時期也。因此,本書雖在論述學派思想時亦採用類似之劃分,然另提三期之標準。

此一劃分之理據,在於此三時期中國之哲學思想基本情況不同。就初期而論,此時期乃中國哲學思想之「發生期」。各家思想承古文化傳統,兼受當時歷史因素之影響,紛紛出現。就地區而言,有南北古文化傳統之異,於是儒學興於北,道家興於南,就社會而言,則墨子之說,針對下層民眾之需求;韓非之說,純謀統治者之利益。其間變化分合及理論得失,皆在第一卷中論之。

中期包括兩漢至於唐代。此時期中,一面有古學失傳之問題。偽書迭出,讖緯風行;儒道之言,皆喪失本來面目。另一面又有外來思想侵入之問題。佛教各宗教義先後傳來;中國哲學思想,一時皆受其支配。此時期可稱為中國哲學之「衰亂期」,亦即本卷論述之對象也。

至於宋代以後,則儒學力圖重振,一面抗拒佛教之影響,一面擺脫漢儒傳統之糾纏,遂有宋明之新儒學出現,然此一思潮至清代而大衰。中國哲學思想又呈僵化之象。故「晚期」乃一由振興而轉入僵化之時代。此中演變甚為繁曲,未易以簡語形容之。本書亦直稱為「晚期」而已。

以上略說三時期中之中國哲學思想之大致情況,其特點甚為凸顯,則本書所用之分期理據可明,而所謂「中期」之意義亦可知矣。

以下當先對本期中國哲學思想之演變歷程作一概述,然後再附論漢唐文化問題以作補充,而結束此導言。

貳 本期中國哲學之演變歷程

自兩漢至隋唐,其間各種哲學問題之起伏變化,頗為複雜;本卷各章當分別析論之。但此一時期作為整體而言,又有「衰亂期」之特色;其所以如此,則與此時期中哲學思想之大趨向有關。本節概述中國哲學思想在「中期」階段之演變過程,目的即在於對此種大趨向作一說明,而不涉及特殊哲學問題之討論。

戰國末年,法家之說通過秦政權而實現。於是,在政治上,有秦帝國之統一局面;在哲學思想上,先秦諸家爭鳴之局亦告結束。秦之施政以防止舊勢力復活為主,故極力破壞已有之文化傳統,以求鞏固自身之統治。此中實無正面理想可言。然以鞏固政權為最高目的,亦正是韓非思想之特色;則秦政權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原則,實不待辯也。

在如此政權下,學術思想之衰落,勢所必然。秦火劫後,講學挾書之禁,人所熟知。及至秦漢之際,咸陽被焚;官府藏書,亦遭毀壞。於是,漢興之時,先秦學統大致已絕。新學統更無由突然建立。中國之學術思想遂進入一大混亂時代,而中國哲學之衰落亦於此時開始。

此種衰落乃一大趨勢;就不同階段著眼,則每一階段中又各有特色可說。

先就漢代而論,漢代哲學思想之衰亂,有兩大特徵。其一為「混淆」,其二為「偽作」。

漢初,高祖呂后皆不解學術思想;而其時世亂未止,亦無發展學術思想之良好環境。文帝以後,天下粗安;政府廣置博士,以治經學。自表面言之,似是一學術昌盛之局面。然揆其實,則各經師之學,已大失孔孟本旨。蓋戰國以來,古文化傳統早有交流混合之勢。秦漢之際,古學既漸失傳,思想之混亂尤甚。南方道家之形上旨趣,燕齊五行迂怪之說,甚至苗蠻神話,原始信仰等等,皆滲入儒學。以致兩漢期間,支配儒生思想者,非孔孟心性之義,而為混合各種玄虛荒誕因素之宇宙論。等而下之,更有讖緯妖言,流行一時。觀董仲舒之倡「天人相應」,盛談符瑞災異,以及夏侯氏據《尚書‧洪範》以作預言,可知其大略矣。

思想混雜之結果,使中國哲學思想退入「宇宙論中心之哲學」之幼稚階段。另一面「偽作」叢出,又益使先秦思想真義不傳。漢代初期,以書簡流傳絕少,漢廷乃徵求遺書。因之,遂有造偽書以上獻之惡劣風氣。其中影響最大者,乃取某種文件資料,偽託為聖哲之著作。如《爾雅》託於周公,《易‧十翼》託於孔子,《禮記》中〈大學〉一篇託於曾子,〈中庸〉一篇託於子思,皆其最著者也。此類文件所偽託之作者,皆儒家最具權威地位之聖賢人物,於是俗儒樂道其書,學者亦尊信成習。其影響直至唐宋而不改。而孔孟心性之義,成德之學,反為此一套偽作文件所掩。此中國哲學史一大關目,固不僅為中期之大事也。

由於漢代儒者,以言儒學為名,而以倡混雜之思想為實,所據經籍,又常真偽不分,故心性成德之學大衰。至東漢時,中國心靈已極度空虛。印度佛教入侵,中國思想界遂無抗拒之力。

與漢代相比,南北朝及隋唐時代中國哲學思想之衰落,則以受外來思想支配為特徵。然自東漢末年至於魏晉,又別有談玄之風。此即所謂「魏晉清談」或「玄學」。此種玄學或玄談,既與漢代經生之傳統思想不同,又與外來之佛教思想迥異。其流行在魏末晉初最盛,至南北朝而漸衰。其立說則表面以老莊為依歸,實則先與儒學相混,後乃轉為佛教徒所利用。本身固是一最雜亂之思想傳統,其所以興起,實作為中國哲學衰落之副產物而已。

顧此副產物亦有其歷史意義,即代表某種「過渡期」是也。兩漢思想之粗陋,不能引導哲學思考之進展,亦不能滿足價值意識之要求;然終非受外來思想支配者。南北朝以降,以佛教理論為主之思辯,遠較兩漢之說為精;但基本上受此印度傳來之思想支配。而魏晉玄談則欲補兩漢思想之闕失而未得其道,但仍能不依託外來思想或理論,故恰代表一「過渡期」。

魏晉玄談涉及老莊之詮釋,《易經》之論述,以及才性問題之探討等。大致言之,理論成就甚少。其主要人物之言論皆在後章另有析論。此處但點明其歷史意義,以清眉目。

晉室南渡,所謂「南北朝」時代即開始。而佛教支配中國思想之形勢亦逐漸形成。佛教雖在兩漢間已逐漸傳入中國,其初固未能影響中國哲學思想。至東漢末年,國人猶以佛教與禱祀之事並論;所謂「浮屠」之教,蓋視為神仙方術一流,未嘗深究其教義及理論。三國西晉,譯經稍多;始漸有理論研究之傾向。南北朝時期,道安、鳩摩羅什等人先後興起,影響所及,遂使佛教教義講論日盛,流傳日廣,終成為哲學思想之主流。此趨勢至中國佛教三宗於隋唐間先後成立時,遂達高峰。而自秦漢以來,中國哲學思想之衰落,至此亦可謂告一段落。本書所涉之「中期」階段,即以隋唐時代為終點,蓋衰亂後之重振,已屬「晚期」之事矣。

若以南北朝與唐代相較,則大同之中又有小異。蓋佛教乘中國心性論之衰而得佔據中國思想之主壇,由於其教義強點之得發揮;然佛教雖能立「主體性」,因而能建立獨特之心性理論,其說又別有一限制。當佛教在中國流行既久,此種限制遂日漸顯出,於是,其教義之弱點亦不可掩。結果導生唐代反佛教之思潮。此又是唐代哲學思想之一小潮流,為南北朝所無者也。

此所謂佛教教義之限制或弱點,簡言之,即其「否定世界」之精神方向。佛教教義之能透顯「主體自由」,固無可疑,然其「自由」,僅屬一種「靜斂」之自由;故對世界取捨離態度。自小乘諸說至大乘之真常教義,雖似步步建立不捨眾生之說,然彼岸為覺,此岸為迷;此中界限絕無可除之理。世界為無明所生,眾生為業識所縛;一切說法修持,總以渡往彼岸為究竟宗旨。「不捨眾生」只就渡化而言,非謂此岸本身有何價值也。此義就佛教內部而言,亦不引生理論矛盾;然面對文化生活而言,則其為一大否定,則無可辯。蓋世界之「有」,本身既視為一迷妄活動之結果,則此世界中之眾生,唯一大事即離迷妄之此岸而歸向彼岸;在此世界中絕無可實現之價值。於是,佛教徒面對此世界,除念念求捨離外,只能隨世法而方便應付,不能亦不願在此世界中有任何建立。所謂「否定世界」,即取此義。

佛教發展至隋唐,已佔據中國思想界之主壇;而其影響所及,遂使人對現前世界一切問題均不重視。而就文化生活一面看,制度風氣等等文化問題,均無人以嚴肅態度探求。進而言之,佛教勢力本身在此世界中之存在(不論其教義所指向之境界如何),亦轉而引生種種社會問題。此種情況至唐中葉後而益顯。於是「否定世界」之精神方向或態度,本身遂成為一種病源(此「病」自指文化生活中之病言);關心此類問題者,遂不能不由反對此種「否定世界」之態度,進而反佛教矣。

唐末思想界已有韓愈、李翱等人先後排佛教,其流風至北宋而大盛。日後宋儒之反佛教,大抵皆以「否定世界」一點為抨擊對象。此固與佛教教義本身之限制有關,非偶然之事也。

宋儒之學說,屬於本書第三卷範圍,不在中期思想之列。然佛教發展之結果,使此種趨勢醞釀日熟,則在本卷析論佛教教義時已露端倪。而此一思想趨勢,因起於唐代,故順及之。

總觀本期中國哲學思想之演變歷程,其大致脈絡亦甚明顯。最初有漢代儒道思想之變質變形,其後內有清談之興起,外有佛教之入侵;最後,佛教佔一時優勢,而其教義之限制亦喚起自然應有之抗拒思潮。而中國哲學之衰亂期亦至此為極。迨宋儒興起,中國哲學重振其活力,則已非本期之範圍。

演變歷程既如上述。以下,當附論漢唐文化之某種特色,以作補充。

目次

導言:總論中國哲學之中期附論漢唐文化問題
壹 釋「中期」之意義
貳 本期中國哲學之演變歷程
參 漢唐文化對士人心態之影響
第一章 漢代哲學
壹 漢代哲學之外緣觀察
貳 漢代哲學之內在解析
參 漢儒之沒落
一、心性論問題之分裂
二、陰陽五行說與漢儒之關係
肆 道家思想之肢解
一、「超越我」之形軀化道教
二、文化否定論之孤立化放誕之風
三、「守柔」與「無為」之技術化黃老之術
伍 董仲舒與「天人相應」之觀念
陸 《禮記》之思想
一、《禮記》一書之特色
二、〈大學〉與〈學記〉
三、〈中庸〉之時代及其理論
四、〈樂記〉之理論
柒 《易傳》之思想
一、《易傳》與卦爻辭違異
二、《易傳》乃雜輯而成
三、《易傳》中之特殊論點
四、《易傳》理論之評論
捌 《淮南子》、揚雄與王充
一、《淮南子》
二、揚雄之思想
三、王充之思想
玖 結 語
第二章 魏晉玄學
壹 玄學之根源及分派
一、玄學與儒道之關係
二、才性派之特色
三、名理派之特色
貳 「才性」之說
參 「名理」之說
一、何 晏
二、王 弼
三、向秀與郭象
第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
壹 總 說
貳 印度佛教教義述要
一、原始教義
二、大乘教義
參 佛教在中國之流傳及講論
一、初期之概況
二、北中國之佛教
三、南中國之佛教
附記:本時期之重要佛教史著作
肆 中國佛教之三宗
一、天台宗
二、華嚴宗
三、禪 宗
附記:關於禪宗之重要著作
伍 返歸印度之佛教思想運動
一、《唯識三十論》要旨
二、玄奘及法相宗
後 記
書目略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348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