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對症按摩消病痛
滿額折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對症按摩消病痛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8個健康大穴+300幅精美插圖詳解
花錢吃藥,不如按對長壽穴
對症按摩+藥膳食療 防病兼治病

●特效按摩
從頭到腳穴位按摩,手到病除不求醫
●穴位養生
通經絡、順氣血,圖文對照,速查速效

第1步
穴位反射區按摩
療效:★★★★★

第2步
臉部臟腑對應要穴按摩
療效:★★★

第3步
足部反射區按摩
療效:★★★★

第4步
對症食療
療效:★★★★

110種常見病按摩速效處方
病症詳解+精確取穴+按摩步驟+對症食療

隨手祛病養生,健康自我管理
●病症詳解 簡易文字、詳盡描述,家人共讀、自我體檢
●精確取穴 標準取穴技巧,輕鬆找到健康大穴
●按摩步驟 詳細按摩步驟流程,按圖索驥,疾病一掃光
●對症食療 家常食材,巧妙搭配,輔助按摩,食療養生

五臟養生穴位速查表
首選1 極泉穴(養心大穴)
位置:腋部正中央,位於動脈搏動處。
主治病症:長期按壓可以治療心肌炎、心絞痛等病症。

首選2 太白穴(健脾大穴)
位置:足內側緣,位於大腳趾後下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病症:長期按壓,可治療各種脾虛。

首選3 迎香穴(護肺大穴)
位置:臉部,鼻翼旁開約1公分皺紋處。
主治病症:長期按壓可以清潤肺氣。

首選4 復溜穴(補腎大穴)
位置:小腿裡側,在腳踝內側中央上方2指寬處。
主治病症:長期按壓,對腰痛有極佳療效。

首選5 膻中穴(疏肝大穴)
位置:位於胸部,兩乳連線的中點。
主治病症:長期按壓具有調氣降逆、寬胸利膈的作用。

本書特色

「按摩療法」是中醫一種特有療法,簡單、實用且效果顯著。本書針對110種常見病,提出具體的按摩治療步驟,圖文並茂,解讀詳細,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本書針對性、可操作性強,也介紹按摩基本常識和理論知識,使讀者對「按摩療法」的認識,更有系統、更完整。

「28個對症按摩特效穴」彩頁
●疏肝4大特效穴
●和胃4大特效穴
●潤腸4大特效穴
●補腎4大特效穴
●護肺4大特效穴
●養心4大特效穴
●健脾4大特效穴

目次

【序言】傳說中的速效按摩療法
如何使用本書
按摩養生36特效穴

第一章 按摩的基礎知識
1 按摩術及其作用原理
2 按摩的基本手法
3 按摩的適應症及禁忌症
4 正確的對症按摩姿勢
5 按摩潤滑劑的選用
6 隨手可得的按摩工具
7 方便購得的按摩工具

第二章 保護臟腑的28個健康大穴
8 極泉穴 養心大穴1
9 神門穴 養心大穴2
10 少府穴 養心大穴3
11 少衝穴 養心大穴4
12 太白穴 健脾大穴1
13 公孫穴 健脾大穴2
14 周榮穴 健脾大穴3
15 府舍穴 健脾大穴4
16 足三里穴 和胃大穴1
17 內關穴 和胃大穴2
18 天樞穴 和胃大穴3
19 上脘穴 和胃大穴4
20 大橫穴 潤腸大穴1
21 神闕穴 潤腸大穴2
22 小海穴 潤腸大穴3
23 滑肉門穴 潤腸大穴4
24 魚際穴 護肺大穴1
25 中府穴 護肺大穴2
26 扶突穴 護肺大穴3
27 迎香穴 護肺大穴4
28 復溜穴 補腎大穴1
29 中極穴 補腎大穴2
30 關元穴 補腎大穴3
31 命門穴 補腎大穴4
32 太衝穴 疏肝大穴1
33 膻中穴 疏肝大穴2
34 章門穴 疏肝大穴3
35 期門穴 疏肝大穴4

第三章 舒緩壓力的按摩療法
36 眼睛疲勞
37 眼睛癢
38 眼睛充血
39 耳鳴
40 流鼻涕、鼻塞
41 臉部浮腫
42 肌膚乾燥
43 打噴嚏、咳嗽
44 口臭
45 頸部僵硬
46 小腿抽筋
47 腳麻
48 腳底冰冷
49 腳拇趾側彎
50 失眠
51 頭暈目眩
52 心悸
53 心情煩躁
54 酒醉、宿醉
55 暈車
56 腹脹
57 食慾不振

第四章 慢性病的按摩治療
58 慢性胃炎
59 咽喉炎
60 慢性腰肌勞損
61 慢性腹瀉
62 慢性支氣管炎
63 關節炎
64 頸椎病
65 慢性腰肌痛

第五章 內科疾病的按摩治療
66 咳嗽
67 胃痛
68 呃逆(打嗝)
69 結腸炎
70 胃下垂
71 便祕
72 胃腸脹氣
73 支氣管哮喘
74 冠心病
75 甲狀腺功能亢進
76 高血壓
77 消化性潰瘍
78 糖尿病
79 肥胖症
80 癲癇
81 半身不遂
82 神經衰弱

第六章 外科疾病的按摩治療
83 五十肩
84 膽結石
82 乳腺增生
86 腳跟痛
87 胰臟炎
88 網球肘
78 岔氣
90 腕關節挫傷
91 膝關節損傷
92 踝關節扭傷
93 閃挫腰痛
94 落枕
95 痔瘡

第七章 五官疾病的按摩治療
96 近視眼
97 鼻炎
98 耳鳴
99 眼瞼下垂
100 牙痛
101 顏面神經麻痺

第八章 婦科&男科疾病的按摩治療
102 帶下病
103 婦女更年期症候群
104 經痛
105 閉經
106 功能性子宮出血
107 月經失調
108 產後子宮縮痛
109 產後腰腿痛
110 妊娠嘔吐
111 產後缺乳
112 遺精
113 陽萎
114 早洩
115 攝護腺炎
116 性慾低下

第九章 小兒疾病的按摩治療
117 小兒腹瀉
118 小兒夜啼
119 小兒疳積
120 小兒咳嗽
121 小兒遺尿
122 小兒發燒
123 小兒痢疾
124 小兒食積

第十章 女性必學的美容要穴
125 雀斑
126 痤瘡
127 臉部細紋
128 黑眼圈
129 頭髮乾枯
130 黑斑
131 眼袋
132 酒糟鼻
133 白髮
134 脫髮

第十一章 按出好身材的減肥穴
135 秀氣小臉
136 細尖下巴
137 光滑頸部
138 美麗香肩
139 豐滿胸部
140 緊實腹部
141 迷人翹臀
142 健美小腿

【附錄】常用骨度分寸定位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按摩的基礎知識

按摩的基本手法
徒手、靈巧精湛的按摩手法,是許多新問世的頂尖按摩機無法完全取代的。全面瞭解按摩的各種手法並靈活掌握相關技巧,可以幫助實現更佳的按摩療效。本節將簡要介紹14種常見的按摩手法,大家可根據情況具體靈活應用。

●推法
以指、掌、拳或肘部著力於身體體表一定穴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或弧形推動的方法,稱為「推法」。推法可在人體各部位使用,具有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舒筋理肌、消積導滯、解痙鎮痛、調和營衛等作用。推法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皮膚,施力要平穩,速度要緩慢均勻。

●拿法
用大拇指與食指、中指或大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用力,呈鉗形,持續而有節奏地提捏或捏揉肌膚,稱為「拿法」。包括3指拿、4指拿、5指拿3種。拿法刺激性較強,多作用於較厚的肌肉筋腱,具有祛風散寒、通經活絡、行氣開竅、解痙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

●按法
將手指、手掌置於體表之上,先輕後重,逐漸用力向下壓某個部位或穴位,稱為「按法」,又稱「壓法」。按法具有寧心安神、鎮靜止痛、開閉通塞、放鬆肌肉、矯正畸形等作用。根據施按部位不同,一般有指按法、掌按法及肘按法3種。指按法適用於全身各部俞穴,掌按法常用於背腰、下肢,肘按法常用於背腰、臀部、大腿等肌肉豐厚部位。

●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體特定部位,做逆時針或順時針的環形摩動,或直線來回摩動,稱為「摩法」。動作輕柔緩和,常用於胸腹、脅肋部操作,具有理氣和中、行氣和血、消積導滯、祛瘀消腫、健脾和胃、宣肺排濁等作用。

●捏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對合用力,均勻地捏拿皮肉,稱為「捏法」。捏法常用於頭頸、項背、腰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消積化瘀、調理脾胃等作用。

●揉法
用手掌大魚際或掌根、全掌、手指螺紋面,著力於體表做迴旋揉動,稱為「揉法」。輕柔緩和,刺激性小,適用全身各部位,能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緩解痙攣。常與按法結合使用。

●搓法
用雙手掌面夾住肢體,或用單手、雙手掌面著力於施術部位,做交替搓動或來回搓動,叫作「搓法」。

●點法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間關節部著力,持續點壓刺激患者的某些穴位,稱為「點法」。點法作用面積小,刺激大,用於全身穴位,具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開通閉塞、調理臟腑等作用。

●拍法
以手指、手掌為著力部位,附著於體表一定部位,進行平穩而有節奏的拍打動作,稱為「拍法」。拍法主要作用於肩背、腰臀及下肢部,治療四肢麻木、半身不遂、肌肉萎縮、風濕性疼痛、局部反應遲鈍、肌肉痙攣等病症,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解除痙攣等作用。

●擊法
用拳背、掌根、掌側小魚際、指尖捶擊身體一定部位或穴位,稱為「擊法」。此法分為指擊法、拳擊法和掌擊法3種。指擊法多用於頭部,拳擊法多用於腰背部,小魚際擊法多用於腰背、下肢,掌擊法多用於腰臀下肢。本法具有舒筋通絡、調和氣血、提神解疲等作用。

●掐法
用拇指指尖著力,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膚的方法,稱為「掐法」,又稱「切法」、「抓法」。本法常用於人中或十宣等肢端較敏銳的穴位,具有開竅醒腦、回陽救逆、調和陰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等作用。

●扳法
雙手反向或向同一方向用力扳動肢體,使受術的關節在正常活動範圍內被動達到極限,稱為「扳法」。此法常與其他手法配合,應用於頸、腰等全身關節,具有矯正錯位、鬆解粘連、通利關節、舒筋活絡等作用。

●搖法
用雙手分別握住患者關節,在關節的生理活動範圍內,使關節做前後屈伸、左右屈伸或環轉搖晃等被動動作,叫作「搖法」。搖法適用於頸、肩、腰及四肢關節,具有潤滑關節、鬆解粘連、整復錯位等作用。

●擦法
用手指或手掌著力於一定部位,做前後左右直線來回摩擦,使患者體表產生一定熱度,叫作「擦法」。擦法可用於身體各部位,具有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消腫止痛、健脾和胃、溫陽散寒等作用。擦法操作時可塗抹潤滑油,操作後不宜在該處再進行其他手法,以免皮膚損傷。

按摩的適應症及禁忌症
結合無數的臨床經驗,在繼承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上,按摩已經發展成一門越來越先進和系統的理療手法。在廣泛用於日常保健的同時,更作為一種有效的醫療手段,用於多種常見疾病的治療及輔助治療。不過,雖然按摩治療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臨床上也是有一些禁忌。本節將對相關知識進行介紹。

●小叮嚀
1 在脫衣按摩的情況下,有些受術者有可能睡著,應拿條毛巾覆蓋身體,注意室溫以防著涼。迎風處最好不要按摩。
2 按摩前抽菸將會影響按摩療效。
3 不要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按摩。
4 按摩過程中,如果因為用力過猛或動作不當,引起頭暈、心慌、噁心、面色蒼白甚至冒冷汗、虛脫等不良症狀時,應立即掐按患者的人中或十宣、內關等穴位進行急救,或讓患者喝熱茶、糖水來緩解不適。

第二章 保護臟腑的28個健康大穴
極泉穴 養心大穴

●命名
極,水之高而有源者;泉,心主血脈,如水之流。穴當心經之最高極點處,故名「極泉」。

●主治
1 各種心臟病、心脅脹痛。
2 長期按壓此穴,對臂肘冷寒、肩關節炎、肋間神經痛、心肌炎、心絞痛、黃疸、腋臭、息病等病症,會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效。

●精確取穴
腋窩正中,腋動脈搏動處即是。

●取穴技巧及按摩
正坐,手平伸,舉掌向上,屈肘,掌心向著自己頭部,以另隻手中指按腋窩正中凹陷處。

太白穴 健脾大穴
●命名
太,大的意思;白,肺的顏色,氣也;「太白」的意思就是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此處穴位的物質是從大都穴傳來的天部水濕雲氣,到達此處穴位後,受長夏熱燥氣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層次化為金性之氣,所以稱「太白穴」。

●主治
1 經常按摩、捶打此處穴位,能夠治療各種脾虛,如嗜睡乏力、困倦、食慾不振、語聲低微等。
2 還可以治療腸鳴、腹脹、腹瀉、胃痛、便祕等脾胃病症。

●精確取穴
足內側緣,腳拇趾本節(第1蹠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即是。
●取穴技巧及按摩
正坐,把腳抬起,放置另一大腿上,以另一側手的大拇指按腳的內側緣,靠近腳拇趾的凹陷處。

足三里穴 和胃大穴
●命名
主治腹部上、中、下三部位之症,故名「三里」,又因它位於下肢,為了和手三里區別,因此稱「足三里」。其二,里,居也,穴在膝下3寸(太素,楊上善注:一寸一里也),脛骨外側而居,故名。其三,日本人代田文志所作的《針灸真髓》認為:三里治脾、胃、腎有效,故名。

●主治
1 此穴能夠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主治一切胃病。
2 對於急慢性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胃痙攣、食慾不振,以及急慢性腸炎、便祕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精確取穴
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即是。
●取穴技巧及按摩
正坐,屈膝90度,手心對髕骨(左手對左腿,右手對右腿),手指朝向下,無名指指端處即是該穴。

大橫穴 潤腸大穴
●命名
平線為橫,謂旁側也,本穴平臍,在肚臍之兩旁側,古之養生家謂「臍下為橫津」。橫津者,即腹內橫通之徑路也,相當於現代生理學的橫行結腸,故名「大橫」。

●主治
1 本穴主治大腸疾病,尤其對習慣性便祕、腹脹、腹瀉、小腹寒痛、腸寄生蟲等病症,有很好的調理功效。
2 長期按壓此穴,對多汗、四肢痙攣、肚腹肥胖等症,也有很好的調理與保健效能。

●精確取穴
人體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處即是。
●取穴技巧及按摩
正坐或仰臥,右手5指併攏,手指朝下,將拇指放於肚臍處,則小指邊緣與肚臍所對應的位置即是。再依此法找出左邊穴位。

魚際穴 護肺大穴
●命名
魚際穴位於大拇指後內側赤白肉際,隆起如魚形的肥肉之中,因此穴位在該塊隆起的邊際凹陷處,故名「魚際」。

●主治
1 按摩此穴,可以調理肺氣、清熱瀉火、止咳平喘、解表宣肺。
2 長期按壓此穴,對於頭痛、眩暈、神經性心悸亢進症、胃出血、咽喉炎、咳嗽、汗不出、腹痛、風寒、腦充血、腦貧血等病症,會有很好的調理保健效能。

●精確取穴
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即是。
●取穴技巧及按摩
以一手手掌輕握另手手背,彎曲大拇指,以指甲尖垂直下按第1掌骨側中點的肉際處即是。

復溜穴 補腎大穴
●命名
復是返還的意思;溜,通作流。本穴位居照海之次,是足腎經脈氣所行之經穴,足腎經之脈,至照海而歸聚為海,並注輸生發為陰維脈,至本穴復返而溜行,故名「復溜」。

●主治
1 本穴能調腎氣、清濕熱,主治腎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尿道感染、白帶過多。
2常按揉此穴,對於腹脹、泄瀉、水腫、盜汗、熱汗不出、腳氣、腰痛等,都會有很好的保健調理功能。

●精確取穴
復溜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腳踝內側中央上2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谿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取穴技巧及按摩
正坐、垂足,將一腿抬起,蹺放另一腿膝蓋上。再以另隻手輕握,4指放腳背,大拇指指腹所壓之處即是。

太衝穴 疏肝大穴
●命名
肝也,其原氣出於太衝,本穴為肝經之原穴。太,大也;衝者通道也。喻本穴為肝經大的通道所在,亦即原氣所居之處,故以此為名。

●主治
1 本穴有清肝息風、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頭痛、眩暈、高血壓、失眠。
2 長期按壓此穴,對月經失調、乳腺炎、脅痛、胃痛、腹痛、經痛、外陰痛、便祕等病症,會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效。

●精確取穴
該穴位於人體腳背部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取穴技巧及按摩
正坐,垂足,屈左膝,抬腳置座椅上,臀前,舉左手,手掌朝下置於腳背,彎曲中指,中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

第三章 舒緩壓力的按摩療法

眼睛疲勞
●病症概述
眼睛疲勞時,不僅疼痛,而且視物模糊不清,還會引起頭痛、頭重、肩膀僵硬等症狀。調節性眼睛疲勞、肌肉性眼睛疲勞可能導致近視、散光,或左右眼度數不同的老花眼等。

●病理病因
長時間用眼,注意力長時間過度集中而眨眼次數少,角膜表面乾燥,使角膜受到刺激。現代人長時間注視電腦螢幕而沒有適當放鬆和調節,容易導致一些眼部疾病。用眼過度,在強光、弱光等環境下長時間看書,配戴度數不符的眼鏡,都有可能導致眼睛疲勞。

●健康叮嚀
減少光反射,避免強光,電腦螢光幕的亮度要適當。眼睛要適度休息,通常連續用眼1小時,就要休息5~10分鐘。在車上不要看電視或看書。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睛明穴
雙眼內眼角上方約0.1寸凹陷處。
瞳子髎穴
外眼角外側,在眼眶骨外緣凹陷中。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睛明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5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瞳子髎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3分鐘
按摩力道:★★

頸部僵硬
●病症概述
長時間低頭工作的人,常常會覺得肌肉負擔沉重而變得僵硬。長期處於這種姿勢,會導致軟組織的勞損和椎間盤的損傷,脖子有痠脹感,嚴重者還會引起放射狀疼痛和頭暈、嘔吐等症狀。

●病理病因
姿勢不良是造成頸部痠痛僵硬的最常見原因,尤其是以長期坐姿不良為主。坐姿不良主要的表現是駝背、頭頸向前伸,這樣頸部後方肌肉必須額外負擔以支撐前伸頭部的重量,以避免頭部往下垂。這樣,時間一久,頸部就可能出現痠痛僵硬。

●健康叮嚀
行走和坐著時要抬頭挺胸,盡量維持上半身直立,避免彎腰駝背。需要長時間抬頭或低頭的人,經常做一些放鬆肌肉、伸展關節的動作,以減輕頸椎壓力。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頸部
風池穴
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上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頸部
按摩手法:搖法
按摩時間:1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風池穴
按摩手法:點拿
按摩時間:5分鐘
按摩力道:★★★

失眠
●病症概述
失眠又稱為「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等,是指經常不能正常睡眠的一種病症。常伴隨白天精神狀況不佳、反應遲鈍、疲倦乏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

●病理病因
任何身體的不適症狀均會導致失眠;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睡前喝濃茶、咖啡,抽菸等也會造成失眠;因某個事件特別興奮或憂慮,則會導致偶發性失眠。

●健康叮嚀
床的硬度和枕頭的高度應適中;生活有規律,定時休息,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不喝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為宜。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內關穴
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腕屈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
三陰交穴
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即是。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內關穴
按摩手法:掐法
按摩時間:2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三陰交穴
按摩手法:按揉
按摩時間:4分鐘
按摩力道:★★★

頭暈目眩
●病症概述
「回轉性眩暈」主要症狀為天旋地轉;「誘發性眩暈」通常發生在突然將頭後仰,或坐著站起時;「浮動性眩暈」則會使人好像踩在棉花上;「動搖性眩暈」會讓病人如臨地震,出現上下動搖的眩暈感。

●病理病因
頭暈目眩是腦神經失調的一種表現。如果只是偶然發生,那可能是因熬夜、用腦過度或室內空氣太悶,造成腦部缺氧。但若是反覆發生,則要懷疑是不是由貧血、低血糖、直立性低血壓、高血壓、顱內壓降低、神經衰弱、午睡姿勢不當、鼻炎、貧血、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健康叮嚀
急性頭暈目眩發作的病人,應靜臥、紓解緊張情緒;忌飲酒、咖啡這類刺激亢奮性的物品;補充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如檸檬、葡萄、奇異果等。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頭部
絲竹空穴
人體臉部,眉梢凹陷處。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頭部
按摩手法:抓捏
按摩時間:5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絲竹空穴
按摩手法:揉法
按摩時間:3分鐘
按摩力道:★★

第四章 慢性病的按摩治療
慢性胃炎
●病症概述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屬中醫學「胃脘痛」、「痞滿」、「吞酸」、「嘈雜」(胃脘感覺不適感)、「納呆」等範疇。臨床上通常表現出以下幾個症狀:上腹部悶脹疼痛、頻繁打飽嗝、泛酸、食慾減退、消瘦、腹瀉等症。

●病理病因
慢性胃炎是由於長期受到傷害性刺激、反覆損傷、飲食無規律、情緒不佳等因素,引起的一種胃黏膜發作性病變。急性胃炎、刺激性食物和藥物、十二指腸液的逆流等,都可能導致慢性胃炎。中醫認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情志不遂,飲食失調,勞逸不均,導致肝氣鬱結,脾失健運,胃脘失和,胃氣升降失常,胃絡失養,日久中氣虧虛引發。

●食療保健
醋香木瓜薑湯
材料:生薑5克,木瓜100克,醋少許。
作法和吃法:木瓜洗淨切塊,生薑洗淨切片,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醋和水,用小火燉至木瓜熟即可。

韭菜子燉豬肚
材料:韭菜子9克,豬肚1個。
作法和吃法:豬肚洗淨,將韭菜子放入肚內。豬肚放入碗中,加調味料,蒸到爛熟即可。可佐餐食用。
黨參鱔魚湯
材料:鱔魚200克,黨參20克,紅棗10克,佛手5克。
作法和吃法:把全部材料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喝湯吃肉,可佐餐用。

●健康叮嚀
1 避免食用堅硬、粗糙、纖維過多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亦須避免食用過酸、過辣、過鹹、過熱以及香味過濃的食物。
2 飯菜要軟爛,含纖維多的食物不宜太多。
3 烹調方法盡量選用蒸、煮、燉、燴等,少用煎炸等方法。
4 少量多餐,每日可安排4餐或5餐。

慢性腹瀉
●病症概述
慢性腹瀉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甚至帶黏凍膿血,持續2個月以上。小腸病變引起的腹瀉是臍周不適,會於飯後或便前加劇,大便量多,色淺;結腸病變引起的腹瀉是腹部兩側或下腹不適,便後緩解,排便次數多且急,糞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

●病理病因
根據病理生理學可分為高滲性腹瀉、吸收障礙性腹瀉、分泌性腹瀉、運動性腹瀉。慢性細菌性疾病、腸結核、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腫瘤、小腸吸收不良、消化不良、腸蠕動紊亂等,都可能導致慢性腹瀉;中醫認為腹瀉為濕熱侵體,內犯寒氣致脾胃受損,或因情志不調,命門火衰(指腎陽衰微的病理現象)傷及腸胃所致。

●食療保健
芡實粥
材料:芡實粉5克,白米25克,白糖適量。
作法:將白米煮熟,加入芡實粉烹煮片刻,用白糖調味,即可食用。
栗子粥
材料:栗子15個,白米60克。
作法:在栗子和白米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小火煮成粥即可。
山藥羊肉粥
材料:半斤羊肉,1斤鮮山藥。
作法和吃法:將羊肉和山藥加水同煮爛,再加適量清水,放入半斤糯米煮粥。每日早、晚各溫服1次。

●健康叮嚀
1 發病初期,飲食應以營養又不會加重胃腸道病變部位的損傷為原則,一般宜選擇清淡流質飲食,如濃米湯、清淡果汁和麵湯等。
2 緩解期排便次數減少後,可進食少油的肉湯、牛奶、豆漿、蛋花湯、蔬菜汁等流質食物。以後逐漸進食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質食物。
3 恢復期腹瀉完全停止時,食物應以細、軟、爛、少渣、易消化為宜。每天都應吃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

第五章 內科疾病的按摩治療
支氣管哮喘
●病症概述
哮喘,是因支氣管痙攣所引起,是一種很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呼吸急促、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呼氣性呼吸困難反覆發作,發作時不能平躺,發作將止時咳出白色泡沫痰。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

●病理病因
遺傳因素是哮喘的一個重要病因。環境因素在誘發哮喘發病中也占了重要因素。相關的誘發因素較多,包括吸入性過敏原,如塵螨、花粉、黴菌、動物毛屑等,各種非特異性吸入物如二氧化硫、油漆、氨氣等;感染因素如病毒、細菌、支原體(黴漿菌),或衣原體等引起的呼吸系統感染;食物性過敏原,如魚、蝦、蟹等。

●食療保健
肉絲炒菠菜
材料:瘦豬肉150克,菠菜300克,小蝦15克,醋、香油、醬油各適量。
作法:將菠菜用滾水汆燙後撈出,加入冷開水中過涼;瘦豬肉切絲;小蝦用溫水泡發。熱油鍋,加入肉絲、菠菜、小蝦煸炒,再加少許醬油、醋、香油拌炒均勻即可。

杜仲五味子炒羊腰花
材料:杜仲15克,五味子6克,羊腰500克,清水1000c.c.,蔥、薑各適量。
作法:將杜仲、五味子放入鍋中,一同煎煮40分鐘。去掉浮渣,熬成稠液。羊腰切成小塊的腰花,用芡汁裹勻。燒熱油鍋,先放入腰花爆炒,熟嫩後,再加入蔥、薑等調味料略炒即可。

●健康叮嚀
1 室內要避免潮濕、陰暗,減少黴菌的滋生;盡量避免種植一些會開花的植物,在春季等花粉飄揚的高峰季節,宜關閉門窗。
2 室內不要餵養各種寵物,因為皮毛、皮屑、分泌物及排泄物,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而導致哮喘發作。
3 在哮喘發作時,還應少吃脹氣或難消化的食物,如豆類、番薯等,以避免腹脹壓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難。

高血壓
●病症概述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一般臨床症狀為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多伴隨有暈眩、頭痛、頭脹、耳鳴、心慌、手指發麻、面紅、煩躁、失眠等症狀,臨床治療為服用各種降壓藥物,但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影響治療效果。

●病理病因
中醫認為高血壓是由肝腎陰陽失調所引起。西醫認為是由於神經中樞調節血壓功能失調所引起。臨床上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肥胖型常伴隨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也較常伴隨有高血壓,因此將兩者稱為「同源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損,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壓。體重超重、飲食中高鹽、過度飲酒和抽菸、社會心理因素等,都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

●食療保健
山楂降壓湯
材料:山楂15克,豬瘦肉200克,橄欖油30c.c.,薑5克,蔥10克,雞湯1000c.c.。
作法:瘦豬肉切片;薑切片;蔥切段。熱油鍋,燒至六分熟時,加入薑、蔥爆香,再加入雞湯,燒滾後放入豬肉、山楂、鹽,用小火燉50分鐘即可。

芹菜炒香菇
材料:芹菜400克,香菇(水發)50克,醋、太白粉、醬油、橄欖油各適量。
作法:芹菜用鹽拌勻;香菇切片;醋、太白粉加水調成汁備用。熱油鍋,加入芹菜快炒後,再加入香菇片迅速炒勻,最後加入醬油,淋入芡汁速炒起鍋即可。

●健康叮嚀
1 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節,以低鹽、低脂肪為宜,並避免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
2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刺激。應早睡早起,不宜在臨睡前活動過多,或看刺激性的影視節目。
3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因為寒冷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易使血壓升高。病人如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需立即送醫治療。

糖尿病
●病症概述
糖尿病是胰島功能減退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連串代謝紊亂症候群。典型病例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消瘦等症狀,即「三多一少」症狀。重症患者會出現肺結核、高血壓、腎及視網膜微血管的病變等。

●病理病因
胰島在胰臟內,可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作用是促進糖代謝。當胰島素分泌過少時,人體的糖代謝速度變慢,就會發生糖尿病,使血糖上升,尿中含糖。中醫稱為「消渴症」。按病情輕重可分為上消(肺消)、中消(胃消)、下消(腎消)。多因火熱耗津,或陰火上蒸肺胃,導致腎虛、肺燥、胃熱,終致本病。

●食療保健
香韭茶
材料:韭菜100克。
作法和服法:韭菜洗淨後切小段,加水1000c.c.,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15分鐘,濾渣即可。每天喝3次,連喝1週。

豆漿粥
材料:白米50克,豆漿500c.c.。
作法:先煮白米,加豆漿,至米熟後熬成粥,調味食用。
禁忌: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冠心病者,糖尿病、腎病、腎衰患者不宜服用。

銀耳粥
材料:白木耳5~10克,白米100克,紅棗3顆。
作法:先浸泡白木耳備用;將白米、紅棗煮粥,快熟時加入白木耳。
禁忌:適用於糖尿病血管病變者,黑木耳有破血(通經化瘀)作用,糖尿病孕婦慎用。

●健康叮嚀
1 按摩穴位前,最好配合腹肌拿揉 5遍,小腿內側按揉 5分鐘,腰背部按揉 5分鐘,效果更好。按摩可加強胰臟功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2 應限制米飯、油脂的攝取,忌食糖類。飲食應以適量米、麵、雜糧為主,搭配蔬菜、豆類、瘦肉和雞蛋等。
3 戒菸酒、濃茶和咖啡等。保持心情舒暢,心態平和。建立有規律的生活起居習慣。

第六章 外科疾病的按摩治療
五十肩
●病症概述
五十肩又稱「肩周炎」,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會惡化為持續性疼痛,症狀並會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夜不能眠,不能向患側側臥,肩關節可能會有大面積壓痛感,並向頸部及肘部蔓延,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縮。

●病理病因
肩關節的活動量減少,尤其是上肢長期靠在身旁,垂於體側,被認為是最主要的誘發因素。肩關節本身變性的疾病,也很可能造成五十肩。最常見導致五十肩的軟組織退化性疾病,是肌腱炎和腱鞘炎,其次是撞擊症候群和肩峰下損傷。多數五十肩患者從事手工作業,伏案久坐等具有不良姿勢的職業,而駝背明顯者更容易罹患五十肩。

●食療保健
川烏薑香粥
材料:川烏5克,白米50克,薑少許,蜂蜜適量。
作法和服法:把川烏洗淨備用。白米加水煮粥,粥快成時加入川烏,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後加入薑,稍涼後加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每日1劑,趁熱服用。

枸杞紅棗黨參湯
材料:黨參20克,枸杞、紅棗各12克,白糖適量(或鹽,依個人口味調整)。
作法:將黨參洗淨切段,再將紅棗、枸杞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鐘後再撈出。將所有的材料放入砂鍋中,然後放入適量的清水,一起煮沸。煮沸後改用小火再煮10分鐘左右。將黨參挑出,喝湯,吃枸杞、紅棗。

●健康叮嚀
1 按摩穴位前,對患側肩關節前部及外側進行自上而下掌揉3分鐘,再對患側上臂的肌肉揉捏2分鐘,按摩效果會更好。處於急性期的患者進行按摩時,手法要輕柔。對於慢性期患者按摩力道可稍重,但也不宜過猛。
2 患者平時應適當打太極拳,或做甩手等增強肩關節的運動。注意保暖,睡覺時應穿內衣,肩部不要露在被子外面,避免肩部受寒著涼加重病情。

膽結石
●病症概述
膽結石的發病症狀為上腹疼痛,並蔓延到肩和背部,且會出現低燒、噁心、嘔吐、寒顫、大汗淋漓甚至伴隨黃疸等症狀。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發冷、發熱、黃疸反覆發作的病史。併發症多且較嚴重,較常見的有化膿性肝膽管炎、肝膿腫、膽道出血等。

●病理病因
膽囊結石中大部分屬於膽固醇結石,膽固醇結石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肝細胞合成的膽汁中,膽固醇處於過度飽和狀態,以及膽汁中的蛋白質促膽固醇晶體成核作用,另外則應歸因於膽囊運動功能損傷,它們共同作用,致使膽汁淤滯,誘發膽結石形成。

●食療保健
荸薺海蜇湯
材料:荸薺30克,海蜇絲50克。
作法:將荸薺洗淨,去皮,切塊;海蜇絲洗淨。將荸薺、海蜇絲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煎湯即可飲用。

洋蔥燉乳鴿
材料:乳鴿500克,洋蔥250克,薑、白糖各5克,醬油10克,鹽適量。
作法:乳鴿洗淨切成小塊,洋蔥洗淨切成角狀;鍋中加油燒熱,放入洋蔥爆炒至出味。加入乳鴿,加高湯用小火燉20分鐘,放入白糖等調味料至入味後,起鍋即可食用。

●健康叮嚀
1 飲食注意葷素搭配,避免過食肥甘厚味。尤其是晚上,應避免進食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的食物。
2 宜多吃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蓮藕、魚肉、兔肉、雞肉、新鮮豆類等。
3 宜用煮、蒸、燴、炒、拌、汆、燉的烹調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調方法。膽囊炎、糖尿病、腎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積極治療,防止誘發膽結石。

第七章 五官疾病的按摩治療
牙痛
●病症概述
主要臨床症狀為牙齒疼痛、咀嚼困難、遇冷熱酸甜疼痛會加重。風熱牙痛呈陣發性,遇風發作,牙齦紅腫;胃火牙痛時牙齦紅腫較為嚴重,可能出膿滲血,口氣臭,大便祕結;虛火牙痛時牙齒隱隱作痛,牙齦略微紅腫,久則牙肉萎縮,牙齒浮動。

●病理病因
無論是牙齒或牙周的疾病都可能導致牙痛。風火、胃火、肝火、虛火、齲齒或過敏都可能造成牙痛。中醫認為,牙痛為風熱邪毒滯留脈絡,或腎火循經上炎,或腎陰不足,虛火上擾而致。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體及牙齦是風熱牙痛;胃火上蒸,又愛吃辛辣,引動胃火循經上蒸牙床是胃火牙痛;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牙失濡養是虛火牙痛。

●食療保健
雪梨豌豆炒百合
材料:雪梨、豌豆(豌豆莢)各200克,南瓜150克,檸檬半顆,橄欖油50克,百合1個,鹽5克,太白粉少許。
作法:雪梨削皮切塊,豌豆、鮮百合掰開洗淨,南瓜切薄片,檸檬擠汁。雪梨、豌豆、百合、南瓜汆燙後撈出,熱油鍋,放入材料、調味料快炒1~2秒。用太白粉水勾芡即可。

補骨脂紅棗粥
材料:補骨脂20克,紅棗6顆,糯米100克。
作法和吃法:補骨脂用水煎15分鐘,濾汁備用。糯米中加入藥汁、紅棗,煮成粥即可食用。趁熱分2次服用。

●健康叮嚀
1 注意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各刷牙1次。常用淡鹽水漱口,吃完東西後必漱口,漱口水要反覆在口中鼓動,以減少病菌滋生。
2 南瓜、西瓜、荸薺、芹菜、蘿蔔等屬於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可以多吃。還可以多食用橄欖、無花果、草莓、百合、石榴、冬瓜、空心菜、金銀花、西洋參等。不要食用爆米花、炒花生、荔枝、羊肉、鵝肉、白酒等上火食物。
3 保持大便通暢,否則糞毒上攻也會導致牙痛。

第八章 婦科&男科疾病的按摩治療
經痛
●病症概述
經痛是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的現象。「原發性經痛」指生殖器官並沒有明顯的異常而出現經痛的現象。「繼發性經痛」則是由於生殖器官的病變導致的經痛,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炎、腫瘤等。

●病理病因
經痛經常是由於氣滯、血瘀、寒凝造成的。中醫認為經痛時,邪氣內伏或精血素虧,更值經期前後子宮的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子宮失於濡養,故使經痛發作。子宮頸管狹窄導致月經外流受阻,也會引起經痛;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發育不佳,容易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經痛;子宮內膜異位也會影響 經血通暢而導致經痛。

●食療保健
田七佛手燉雞
材料:雞肉150克,田七15克,佛手10克,紅棗5顆。
作法:選鮮嫩雞肉,洗淨,切塊;田七、佛手洗淨;紅棗去核,洗淨備用。把全部材料放入燉鍋中,加適量開水,加蓋隔水用小火燉煮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肉桂粥
材料:肉桂3克,白米100克,紅糖適量。
作法:將肉桂用清水洗淨備用;白米也用清水淘洗乾淨。在白米中加適量水,煮沸後再加入肉桂及紅糖,一同煮為粥後即可食用。

●健康叮嚀
1 先用逆時針摩法按摩小腹,再進行穴位按摩,治療效果更好。
2 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酒、咖啡、茶、可樂、巧克力等。
3 經期避免感染風寒,忌冒雨涉水。
4 注意調節情緒,消除恐懼焦慮等情緒。
5 生理期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和過重的體力勞動。

陽萎
●病症概述
陽萎是指在未到性功能衰退時期,男子在有性慾需求時,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或雖然有勃起,也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足夠時間的性交。陰莖完全不能勃起叫「完全性陽萎」,陰莖雖能勃起但其硬度不夠稱「不完全性陽萎」,從發育開始後就發生陽萎者稱「原發性陽萎」。

●病理病因
功能性原因為慢性病、體質衰弱或過度疲勞引起的身體衰弱或神經衰弱。害怕懷孕、性交環境不良、夫婦感情冷淡或自慰過多,而擔心性功能有問題等精神因素,也會造成陽萎。器質性陽萎的原因是內分泌失調、血液循環不良和神經障礙等因素引起。

●食療保健
羊肉粥
材料:新鮮羊肉150~200克,白米適量。
作法和吃法:羊肉與白米一同煮粥。可佐餐食用。溫熱食,適於在秋、冬季節服用。
功效:益氣血,補虛損,暖脾胃,治陽萎。
龜肉魚鰾湯
材料:龜肉150克,魚鰾30克,鹽適量。
作法:先將龜肉洗乾淨,切成小塊;魚鰾洗去腥味,切碎。將龜肉、魚鰾同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燒滾後,用小火慢燉,待肉熟後,加入鹽調味即可。

●健康叮嚀
1 長期房事過度,是導致陽萎的原因之一,所以要適當節制性慾。
2 精神性陽萎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充滿自卑感。因此,要改善不良情緒或自卑懦弱的性格,正確認識性。
3 應選擇具有補腎填精作用的食物,或選擇具有溫補腎陽、溫熱的食物。勿食生冷性寒的食物;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 注意飲食均衡,攝取足量的鈣、磷及維生素A、C、E等食物。

第九章 小兒疾病的按摩治療
小兒發燒
●病症概述
症狀表現為體溫異常升高,額頭、手足心均會發燙。另外還常伴隨面赤唇紅、煩躁不安、食慾減退、大便乾燥惡臭,或咳嗽流涕、鼻塞、打噴嚏、形體消瘦、盜汗、自汗等症狀。

●病理病因
由感冒引起的小兒發燒最常見,這是因為小兒免疫力不足,對環境冷熱變化適應比較慢,很容易使小兒感染風寒。此外,氣溫過高、衣服過厚、喝水太少、流汗腹瀉等導致的水分嚴重流失,室內空氣流通性差都會引起小兒發燒。一些疾病如風濕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性疾病、惡性腫瘤等,也會引起小兒發燒。

●健康叮嚀
應多喝水,臥床休息;病後注意營養,避免氣血虧損;平時對幼兒要加強照顧,避風邪,防外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空氣有利於散熱。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大椎穴
人體的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風門穴
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大椎穴
按摩手法:按揉
按摩時間:2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風門穴
按摩手法:按揉
按摩時間:2分鐘
按摩力道:★★★

第十章 女性必學的美容要穴
痤瘡

●病症概述
痤瘡俗稱「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見的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面疱為明顯擴大毛細孔中的黑點,擠出後形如小蟲,頂端發黑。好發於臉部,尤其是前額、雙頰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

●病理病因
青春期體內荷爾蒙分泌旺盛,雄性激素增加,皮脂腺分泌增多,皮脂透過毛囊口排出到皮膚表面,與空氣中的灰塵混合後堵塞於毛囊口,使增多的油脂和廢物無法及時排除,感染細菌而形成痤瘡。青春痘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內分泌失調、便祕、皮膚不乾淨、毛囊堵塞、服用荷爾蒙藥劑、情緒、壓力等因素。巧克力、油炸類、奶油、熏烤類等食物食用過多,會造成內分泌失衡,變成更嚴重的青春痘。

●食療保健
蒜香白芨鯉魚湯
材料:鯉魚1條(約350克),大蒜10克,白芨15克。
作法和吃法:將魚去鱗、鰓及內臟,切成段。鯉魚與大蒜、白芨一同煮湯,待魚肉熟後即可。每日1劑,連吃數天。
山楂大黃綠豆湯
材料:綠豆150克,水6碗,生大黃1錢,山楂6錢,車前子、黃耆各3錢,紅糖適量。
作法:藥材洗淨,瀝水,綠豆泡發。山楂、車前子、生大黃、黃耆加水煮開,再轉小火熬20分鐘,濾取藥汁。藥汁加泡好綠豆,放入電鍋煮爛,再加適量紅糖即可。

●健康叮嚀
1 常用溫水清洗臉部,不宜用太過鹼性的肥皂。洗臉時徹底清潔,特別是油性皮膚的人,以中性肥皂(pH5.5)清洗2次;但中性肥皂請勿清洗次數過多,以免皮膚過於乾澀而脫皮。
2 勿食煎炸炒爆、香燥助火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3 不要用手擠壓患處,以防引起感染或癒後留下疤痕。
4 避免使用含油脂較多的化妝品。

臉部細紋
●病症概述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細胞組織功能開始下降,細胞的新陳代謝速度降低,失去彈性逐漸鬆弛、失去緊實度。臉部多少會出現由疏到密、由淺到深的紋路,淺的稱為「細紋」,深的稱「皺紋」。主要是出現在額頭的魚尾紋和微笑紋上。

●病理病因
皮膚長期或時常曝曬在紫外線下,易造成脫水或萎縮。外出時不注意擦防曬霜或是乳液,尤其是眼睛周圍,最容易長細紋和老化。另外,長期處於壓力的環境中,會導致皮膚加速損傷。尤其是電腦族、夜貓族,過度使用眼睛,造成浮腫、黑眼圈、皮膚鬆弛,繼而促使了細紋的出現。

●食療保健
香芹紅蘿蔔鳳梨汁
材料:鳳梨120克,檸檬半個,蜂蜜適量,紅蘿蔔300克,西芹30克。
作法:先將鳳梨洗淨、去皮,切塊;檸檬切片;紅蘿蔔洗淨,切塊;西芹洗淨,切段。將除了蜂蜜以外的所有材料,放入榨汁機中榨汁;最後將果汁倒入杯中,加入蜂蜜攪勻即可。
橙香酪梨檸檬汁
材料:酪梨300克,柳橙、檸檬各1個。
作法:將酪梨洗淨,去皮與籽,切成小塊;柳橙洗淨,去皮;檸檬切片。把酪梨、柳橙、檸檬放入榨汁機中,加適量水,攪打均勻即可。

●健康叮嚀
1 保持心情愉快,心境樂觀。
2 均衡的飲食是減少細紋產生的法寶,尤其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 A、 B群、C,以及蛋白質的食物。
3 微笑時不必太用力,有許多得近視的人容易瞇著眼睛,導致年紀輕輕就出現皺紋。
4 每次在清潔肌膚後塗上滋潤霜,並持續每週做1次臉部保養。

黑斑
●病症概述
黑斑又稱「蝴蝶斑」,常見於罹患色素沉澱性皮膚病的中年女性臉上。主要為黃褐色或深褐色斑點,常對稱於顏面顴部及頰部而呈蝴蝶形,也會蔓延至前額、鼻、口或頰部。

●病理病因
妊娠期或是長期使用避孕藥物的女性,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膚黑色素細胞,致使黑色素增加。肝臟的代謝功能較差的患者,因為內分泌失調,會形成黑色素沉澱。有些食物含汞、銅、銀等重金屬,多吃都會形成黑斑。

●健康叮嚀
多吃天然食物,尤其是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例如檸檬、柳橙、橘子、葡萄、奇異果等可以淡化斑點,減少自由基對肌膚的傷害。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承泣穴
臉部,瞳孔直下,眼球與眼眶下緣之間。
四白穴
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承泣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1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四白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1分鐘
按摩力道:★★

第十一章 按出好身材的減肥穴
豐滿胸部
●病症概述
胸部「偉大」是許多女性的夢想,不管任何祕方,都要以不傷害身體為前提。胸部保健按摩能刺激雌激素分泌,促進乳腺發育、肌肉發達,減少乳房周圍的脂肪堆積。

●病理病因
除了身體老化,正常女性乳房較小的原因是發育時所吸收的營養不足,青春發育期比正常人晚、荷爾蒙分泌不正常、缺乏按摩刺激。睡眠時盡量不要趴著,以免阻礙胸部的發育。側睡比較容易豐胸,想要豐胸的人可以經常側睡,不過睡壓在下方的胸部會比較小,可時常更換側睡方向。

●健康叮嚀
月經後11~13天是豐胸黃金期,發育期盡量多補充含有較高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如豆漿、木瓜、蛋奶類食物等。選擇穿著舒適的內衣,過小的內衣會讓胸部發育受到阻礙。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天池穴
乳頭外側1寸,當第4肋間隙中。
乳根穴
人體胸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處。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天池穴
按摩手法:按揉
按摩時間:20次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乳根穴
按摩手法:按揉
按摩時間:20次
按摩力道:★★★

緊實腹部
●病症概述
邁入中年之後,許多女性都是「大腹便便」、「鬆弛下垂」,因而淪為「小腹婆」,猛一彎腰發現肚子出現游泳圈,感覺體重增加,走路比以前容易疲勞,每次稍微運動一下就感到疲累不堪。

●病理病因
「大腹便便」、「啤酒肚」、「小腹婆」,都是腹部過於臃腫,不但影響身材的美觀,日常行動也會感到比較疲憊,最可怕的是容易引發許多疾病。按摩是消除腹部多餘脂肪的最好方法,可以讓鬆弛的腹部變得緊實。

●健康叮嚀
「4多、5少、2定」:多吃纖維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多按摩;少糖、少油、少鹽、少辣、少炸;定時、定量;洗澡前做20個仰臥起坐,可以幫助瘦身。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
天樞穴
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處。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中脘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2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天樞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2分鐘
按摩力道:★★★

迷人翹臀
●病症概述
臀部可分為下垂型、適中型、上翹型。其中適中型與上翹型都表示臀部較高,屬於健美型。健美的臀部,大小適中,臀位屬於適中型和上翹型。而體積瘦小或肥大,臀位下垂都屬不健美。

●病理病因
性感的臀部,當然應該要緊實、富有彈性、曲線漂亮、不要太大,才能展現迷人的自信風采。許多上班族因為長坐辦公桌,缺乏運動,導致骨盆漸漸變大,屁股贅肉增加,缺乏彈性,最後只剩下兩大塊的脂肪,呈現鬆垮、扁平等情況。

●健康叮嚀
減少高熱量、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的攝取,才能早日擺脫「大屁股」的困擾。按摩時,患者需將全身放鬆,盡量不要出力,才能發揮指壓的按摩療效。

●對症按摩
精確取穴
臀部
承扶穴
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處。
按摩步驟
按摩部位:臀部
按摩手法:橫擦
按摩時間:2分鐘
按摩力道:★★★

按摩部位:承扶穴
按摩手法:指壓
按摩時間:1分鐘
按摩力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