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水滸好漢不喝水
滿額折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何無酒不成《水滸》?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然是一個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可是,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

本書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奇妙的水滸世界。很不幸,出現在水滸傳裡的尋常女性,幾乎沒有一人得到善終,因此,本書得出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當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時,隨之而來的,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或許宋江的接受招安,確實有其不可告人苦衷。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本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一切只為了完成聚義。

讀完本書之後,再回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而是鮮活的,甚至我們還吃得到與阮氏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

作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華聲報》及《西華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罪惡的代價》、《隱私不保的年代》、《昭和史》、《自然的建築》、《隈研吾》、《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一般人研究和閱讀《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本書作者讀水滸,看到的則是「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本書作者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從《水滸傳》中的酒「角」談起

嵇若昕(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華岡博物館館長)

《水滸傳》第十回中描述豹子頭林沖雪夜上梁山前,曾在山下酒店叫酒吃,酒保問他要打多少酒,他說:「先拿兩角酒來。」
「角」是金錢單位嗎?「兩角」是指買兩角錢的酒嗎?為了這個問題,數年前老同學林錚顗為了撰寫這本有關《水滸傳》中「酒」的文稿,在email中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大學同窗正風行利用網路的群組(group)互通訊息,我遂在「班版」中回答。可是若要徹底明白,必需從三千年前的商代銅器談起。當時透過網路在雲端稍稍答覆後,實在沒辦法說清楚,就開玩笑地對老同學說:如果想徹底了然,來旁聽我的課吧!

從物質文明的歷史言,林林總總的商代酒器細節非三言兩語能述說清晰,老同學久未再坐於課堂,所以玩笑話說完,也就忘了。誰知在緊接著的學期開學前,他積極打探旁聽的可能,結果研究所特別通融,讓他免費旁聽。記得那門課在每星期下午四點半至六點半,常常超時下課,這位旁聽生比正式選課生還用功,每次搭公車,轉捷運,從臺北市東邊到新莊上課,不但從沒缺課,也從未遲到,如此持續一整學年,精神實在可佩。

多年來我都在大學中的研究所講授有關中國藝術史、器物學的課程,尤其後者,依據質材講述銅器、陶瓷、玉器、漆器、文具、雕刻、琺瑯器等發展史,雖然是分開講述,最後希望聽講者能融會貫通。例如談商代銅器時,能知道當時陶瓷、漆器的使用情形;漢代雖然仍使用銅器,但是當時的陶瓷與漆器藝術卻高於銅器等等。當八千年器物發展史了然於胸時,再去閱讀章回小說,當更能體會其中的物質文明。

其實在影視藝術蓬勃發展的今天,進行歷史故事的拍攝時,主要工作人員若能掌握當時的物質文明,也不會出現三國周瑜手中執拿著銅觥暢快喝酒的場景(「三國演義」連續劇中曾出現的畫面),因為銅觥僅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而且考古發掘或傳世實物中都發現有些銅觥附有舀酒的勺。此外,考古發現的某些銅觥腹內還有一道隔,可以盛貯不同的酒類。因此,在禮樂制度強固的商周時代,銅器大多用作禮器,銅觥只能是盛酒器,不會是飲酒器,它的使用時間也無法下及千年後的三國時代。以三國時代的社會情狀言,周瑜手中不可能執拿著沈重的銅觥飲酒,僅能是陶瓷或漆器,而以漆器比較合乎時代風尚與他的身分。

言歸正傳,故事背景發生在北宋晚期的《水滸傳》,梁山好漢買酒為何以「角」稱之。其實這時的「角」需念做「爵」較恰當,因為它與商周銅爵關係密切。它僅流行在商代後期(殷墟期),西周初期偶見其蹤。在科學考古發掘中發現,墓葬中若出土銅角與銅觚(飲酒器)組合時,就不曾出土銅爵,而出土爵與觚組合的墓葬中,則不會出土銅角,可見銅角是銅爵的代用品。

銅爵是目前所知出現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在屬於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已見其蹤。商代銅爵盛行,是當時青銅禮器組合中最基本的器物,西周以後比較少見,至西周中期時幾乎不再使用。長期以來都認為銅爵是飲酒器,二十世紀的歷史電影或電視劇中,常常看到飾演君主的演員雙手舉著道具爵,或祭祀,或啜飲,近年來經過學者的研究,雖然不排除銅爵兼做飲酒器,但是認為它的溫酒功能可能更大。

截至今日為止,尚未在可信的商周銅器上發現自名為「爵」的禮器,至於這類扁體或圓體,口部一端有長流,一端呈尖葉形的尾,一側有鋬(通常可右手執拿),下有三足,在流與器體口部交接處有一或二柱,被取名為「爵」的銅器,是宋代金石學者所訂;他們還將器形基本與爵相同,但是口部兩端皆呈尖葉形,並且口沿無柱的銅器,另外訂名為「角」。當然,今人也無法在商周銅器中發現自名為「角」的器皿。

宋人好古、尊古,禮制方面往往上稱三代,宋徽宗也曾下旨仿製商周銅禮器與銅樂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即珍藏著當時鑄造的政和鼎、蕤賓鐘與夷則鐘。「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影響所及,以北宋末期為故事背景的《水滸傳》也出現採用商周銅酒器器名「角」的情形。但是將銅爵、銅角都視為酒杯,僅容量不同的論點,卻是東漢鄭玄為《禮記‧禮器》中的一句:「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做注時提出的,他說:「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至於宋人訂名為「角」的銅器是否就是漢代大儒鄭玄所指稱的「角」,實有待商榷。《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包含門生羅貫中都是元明間人,去宋不遠,他們在小說中描述主人翁買酒時口中喚出「兩角酒」的「角」,或應是當時賣酒的單位,與東漢鄭玄的「四升曰角」或許有關,但是與宋代以來所指稱的商周銅「角」的關係或應較遠。

雖然如此,老同學林錚顗為了《水滸好漢不喝水》這本書,確實下了番功夫蒐羅相關資料,費了不少時光進行分析與歸納。書中除了談梁山泊好漢與酒的關係,也分析他們的職業,更討論他們的行事。討論了酒、財、義,怎能不論色?《水滸傳》一書雖然多論男性,然也不能免俗的描繪了幾位女性,林錚顗當然也要談談書中的女性。經過排比,他得出不少梁山好漢落草為寇都與女人有關的結論!
為了瞭解「兩角酒」的「角」是什麼意思,老同學因此旁聽了一年的中國器物學課程,至於其他問題,他更是翻閱群籍,務求徹底瞭解。《水滸好漢不喝水》是一本札記性書籍,是作者熟讀《水滸傳》後,旁徵博引地進一步依據當時的社會習俗或制度,來講述這一百零八條好漢的行為,除了能讓讀者更瞭解人物的言行外,更能領略千年以前的社會生活。除此之外,《水滸好漢不喝水》尚能有益於平日的談助,可增進親情與友情,不亦快哉!

前言

沒有家學,記憶力不好,寫字又慢,也沒有想像力,注定不是舞文弄墨的料子。少年時期讀水滸,只記住了好漢的名字和綽號;青年時期讀水滸,知道如何欣賞描述武松打虎的精彩處;中年時期讀水滸,卻讀出了水滸好漢不喝水。應該是學歷史的緣故,雖然讀過許多古典小說,但最後還是回歸到《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章回小說之上。就自己所讀過的古典小說來說,《水滸傳》應該是最為生活化的,說不定也是最容易拍成電影的一本書吧。

或許是個性不良,也許是性喜標新立異,別人讀《三國演義》,會去考證版本、研究寫作技巧、分析謀略;我讀《三國》,卻想證明諸葛亮與馬謖是同性戀,或以實際數據否定草船借箭的可能性,或證明赤兔馬的壽命過長……等;同樣地,別人研究《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我讀水滸故事的時候,不知怎麼搞得,眼睛總是看到「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或許平常就喜歡讀雜書,以致於讓我產生不少的連結或聯想吧,再經過簡單的查證工作,竟然也能讀出趣味來,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我愛看料理節目,看過油花分佈均勻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對我便有了意義;我涉獵過佛書,「和尚喝素酒」的說法,會抓住我的視線;我讀過纏足的歷史,自然會注意潘金蓮的小腳……諸如此類,並非眼睛真有什麼特別啊!光學歷史,而不學習其他的社會科學的話,在研究歷史應該會稍微吃虧一些,或許是因為少了一個觀察的角度吧。

為何無酒不成《水滸》?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是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地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不過,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會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其次,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誰的酒量好?和尚可以喝酒嗎?

《水滸傳》如同寶藏,如同鑽石,研究者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挖掘或切入,或研究版本、或考證地理、或分析人物……,本書卻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話說出現在水滸傳裡的尋常女性,很不幸,幾乎沒有一人得以善終,豹子頭林沖的妻子,自縊而死,病關索楊雄的老婆,遭楊雄剖腹挖心而死,以此,本書得出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然而壞女人潘金蓮,可以被雇主嫁掉嗎?好女人林沖之妻,可以被林沖休棄嗎?這些問題,在書中都可找到滿意的解答。

在好漢落草之前,原本各自擁有形形色色的職業(如果強盜也算的話),養活自己不成問題,可是,一旦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山寨愈來愈興旺時,隨之而來的,卻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經過研究,宋江的接受招安,除了想漂白自己以外,確實有不可告人的苦衷。

固然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還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而這一切只為了完成聚義罷了。好漢衝著宋江而聚嘯梁山水泊,卻也因為宋江而接受政府招安。也許服從宋江的領導,本身就是一種滿足,至於將來被宋江帶領至何處,並不重要吧。

讀完本書之後,再回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平面的,而是活的、立體的,甚至我們可以點和好漢一樣多的酒,我們還能吃得到與阮氏三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

目次

推薦序:從《水滸傳》中的酒「角」談起──嵇若昕(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華岡博物館館長)
前言
酒之卷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先打四角酒來
和尚VS行者
和尚喝素酒
釀造酒?蒸餾酒?
三碗不過岡
酒菜酒菜喝酒配菜
花糕也似好肥肉
羊肉、豬肉、馬肉
食人肉
無酒不成書

色之卷
林沖之妻──美麗的錯誤
金翠蓮、閻婆惜──典當自己的女人
潘金蓮──身心受創的女人
潘巧雲──心肝五臟掛在松樹上的女人
一丈青扈三娘──牛糞上的鮮花
盧賈氏──遭割腹剜心、凌遲處死的女人

財之卷
梁山好漢的職業
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五十兩盤纏
十兩買得一鐵牛
好漢也順手牽羊
打家劫舍、坐地分贓
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
管營五兩,差撥也五兩
前金五兩金子,後謝金子五兩
兼做貸款與租賃業務的佛寺

氣之卷
這也義氣,那也義氣
義氣與仗義
陷弟兄於不義
這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
大哥的條件
聚義
結義
排座次的原則
義氣之外

書摘/試閱

酒之卷

梁山好漢對於酒肉有種特殊的熱情【1】。
然而您可曾注意到好漢怎麼叫酒,好漢喝什麼酒,哪個好漢的酒量最好,好漢的下酒菜有哪些,花糕也似的好肥肉是什麼肉,和尚可否喝酒,真有「三碗不過崗」這種酒……等,還有一些我們在歷史課堂上老師不教或不知道的東西。
讓我們轉個身、換個角度,重讀水滸吧。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花和尚魯智深在前往開封大相國寺的路上,想到瓦官寺弄點吃的。沒想到東西還沒吃到,反倒先和假和尚、假道士崔道成和丘小乙惡鬥二、三十回合,弄得飢腸轆轆,渾身無力,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還好在路上巧遇九紋龍史進,吃了他的乾肉燒餅。吃飽後,魯智深又有了力氣,兩人回到瓦官寺殺了崔、丘二人。顯然打鬥是一件非常消耗卡路里的事情,明明魯智深才吃過乾肉和燒餅,兩人又去廚房,看到魚和酒肉,打水生火,把這些都煮熟,飽餐一頓。
血濺鴛鴦樓的武松,在連續殺掉蔣門神、張團練、張都監三人之後,看見桌子上有酒有肉,便拿起酒鍾子一飲而盡。連續喝了三、四鍾,然後從死屍身上割下一片衣襟,蘸著血,在白粉牆上寫下八個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這一次只喝酒,沒吃肉。
後來武松夜走蜈蚣嶺,殺了王道士之後,逃出魔掌的張太公女兒問武松說:「師父,你要喫酒肉嗎?」武松說:「有就拿來請我。」武松這個時候已經在菜園子張清、母夜叉孫二娘夫婦的打扮下,成了冒牌行者,所以張太公女兒叫他一聲「師父」。根據書上的說法,武行者隨婦人進到尼姑庵,看見小窗邊桌子上擺著酒肉。武行者要了個大碗吃了一回。

在《水滸傳》裡,不管是酒還是肉,它的動詞通通用「喫」這個字,不像現在固體食物用「吃」,液體食物用「喝」,所以無法知道武松到底吃肉了沒,但可以肯定他喝了酒,否則要來大碗做什麼呢?我懷疑,除了補充消耗掉的熱量之外,喝酒吃東西是否也可以消除殺人之後的緊張感呢?

也許是,但也不盡然。比方說,智多星吳用為了打劫生辰綱而來找阮氏三雄幫忙的時候,阮家三兄弟招待吳用,一切就是十斤(一斤等於五九六•八二公克)牛肉和一桶酒,這是第一輪。後來吳用回請他們,又沽了一甕酒,買了二十斤牛肉,外加一對大雞,然後到立地太歲阮小二家繼續大吃大喝。就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氣氛中,短命二郎阮小五說出了對「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這種強人生活,無盡的豔羨和嚮往【2】。這一次好漢們並沒有打鬥殺人,只是招待客人而已,結果還是大酒大肉。看樣子,好漢對酒肉真的有股強烈的熱情。

根據《水滸拾趣》一書統計,《水滸傳》寫到「酒」的地方,就有一百一十二個,點明名稱的肉食描寫,有一百零三個地方。無怪乎有人說《水滸》是一本用酒浸得濕淋淋的小說【3】。為什麼《水滸傳》裡會出現這麼多的酒和肉呢?

有人認為,大量的飲酒吃肉,並不純粹是現實的描寫,它其實是在表現一種夢想,一種社會底層份子對於物質豐盈,能盡情享受口腹之樂的人生夢想【4】。我認為,這些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隨時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強人,原本對形而上的東西、對琴棋書畫就不感興趣,所以能夠使他們直接感到滿足的、感到快樂的,不外乎吃喝聊天罷了。就像今天,不論在電影、電視裡,或者在現實世界裡,我們所見到的或聽到的黑道人物不也經常在路邊攤、餐廳、酒家、卡拉OK裡吃吃喝喝嗎?

江湖好漢或黑道份子,往往也藉著酒肉來襯托他們的豪氣。印象中,不論刺客、俠客、壯士、好漢,似乎都離不開酒肉。先秦時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荊軻,喜愛喝酒,經常和好友高漸離一起喝酒,敲瓦罐唱歌;隋朝末年,「風塵三俠」之一的虯髯客,第一次和李靖、紅拂女見面時,劈頭就問「有酒嗎?」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楚漢相爭之時的猛將樊噲(本以屠狗為業):

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從百餘騎因項伯面見項羽,謝無有閉關事。……時獨沛公與張良得入坐,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項羽目之,問為誰。張良曰:「沛公參乘樊噲。」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肩。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項羽欣賞樊噲是位壯士,所以賜給他酒一杯和一塊豬肩膀。樊噲先把酒一飲而盡,沒過多久又把豬肩膀給全吃了。不愧是太史公,寥寥數筆,就把樊噲的壯士豪情,完全表現出來了。
或許荊軻、樊噲、虯髯客等人的事蹟在民間不斷流傳,那些自以為好漢的人,便群起效尤,久而久之就變成理所當然的事,甚至進一步形成一種風格。就像許多藝術家,留長髮,蓄鬍鬚,穿怪異服裝,恐怕也是出自同一心理吧。

先打四角酒來

《水滸》是一本用酒浸得濕淋淋的小說,而且梁山好漢對於酒肉有種特殊的熱情。即使到了現代,身為男人而滴酒不沾,總是讓人感覺少了那麼一點豪氣。身為梁山好漢,若不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又豈能稱得上好漢?那麼,當好漢上酒館或酒店時,他們是怎麼叫酒點菜的呢?

就拿史進來說吧。在他離開少華山後,想去找師父王進謀個差事,卻因為走錯路而到渭州,在茶館認識了當時還擔任提轄的魯達。雖然水滸的好漢不喝水,但偶爾也喝茶,只不過光喝茶,魯達認為不成敬意,所以兩人還是決定喝酒去。兩人在前往酒館的途中,剛好碰見史進的武術開手師傅李忠,於是三個人來到州橋下那間門前挑出望竿、掛著酒旗的潘家酒樓。三人進入酒樓,找了一個房間坐下。酒保打了招呼,便說:「提轄官人,今天要打多少酒?」魯達說:「先打四角酒來。」

魯智深的酒量很大,可是三個好漢只叫了四角酒,或許這只是第一輪,所以魯智深說「先打四角酒來」,而後若要追加還可以再追加。當時的人有燙酒再喝的習慣,而且魯智深三人喝酒的時間在九月半,如果一次叫太多酒,可能容易冷掉吧。且先不管這些,假如三人叫了四角酒,那麼一人獨飲的時候,會叫幾角酒呢?
每個人喝酒多寡,因為時間、氣候、心情而不同。比方說,苦命的林沖,遭受冤獄,被發配滄州,險些被害死,又差點被燒死,逼不得已帶著小旋風柴進的推薦信,準備上梁山落草,可想而知,他當時的心情一定惡劣到極點。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林沖來到梁山好漢朱貴掌理的酒店。林沖坐定後,酒保問說:「客官,打多少酒?」林沖說:「先拿兩角酒來。」酒保拿了個桶兒打兩角酒,拿來放在桌子上。林沖又問:「有什麼東西可以下酒?」酒保說:「我們有生熟牛肉、肥鵝、嫩雞。」林沖說:「先切兩斤熟牛肉來吧。」過不了多久,酒保擺下一大盤牛肉,幾樣蔬菜,放個大碗,一面篩酒。【5】由此看來,林沖的心情確實沈重,胃口不是很好的樣子。

再舉兩個吃霸王餐的例子。青面獸楊志被騙走生辰綱的禮物之後,離開黃泥崗,往南走了半個夜晚,當晚就在林子裡休息。第二天早上又走了二十餘里,路過一家酒店,飢火中燒,便走進了那家酒店。竈邊一個婦人問說:「客官,您不打火做飯嗎?」楊志說:「先拿兩角酒來喫,並且借點米來做飯。……」【6】其實楊志身上並沒帶錢,準備吃霸王餐,所以心虛,不敢一次叫太多東西。

在梁山好漢裡面,林沖、楊志的酒量不知道屬於哪一級,但也許比黑旋風李逵差一點,像第六十六回〈宋江賞馬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寫道:「正走之間,看見路旁一個鄉村酒店,李逵便入去裡面坐下,連打了三角酒、二斤肉喫了,起身便走。」李逵叫了三角酒、兩斤肉,儘管這一頓是霸王餐,但以李逵火雜雜的個性,應該不會讓自己挨餓,說不定這就是他平時點菜叫酒的份量吧。

既然好漢獨自一人時,叫兩角酒或三角酒,三個好漢叫四角酒,那麼,四個好漢可能會叫幾角酒?
事情是這樣的,智多星吳用為了邀請阮氏三雄一同劫取生辰綱而來找三兄弟。四個人聚齊之後,便一起到水亭下荷花蕩內一家酒店,叫酒保打一桶酒來。店小二把四隻大盞子擺開,鋪下四雙筷子,放了四盤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其次,如果四個好漢叫一桶酒,當兩位梁山好漢和另兩位非好漢──魯智深、林沖、董超、薛霸──一起用餐時,他們「喚酒保買五七斤肉,打兩角酒來喫,回些麵來打餅。」【7】想必是因為魯智深要與林沖別離,同時又有兩個公人在場,實在沒啥心情喝酒,所以才叫兩角酒吧。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知道了一個好漢叫兩角或三角酒,三個好漢叫四角酒,四個好漢叫一桶酒,不過把這些當作參考即可,畢竟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

除了以上這些,我們還學到了在歷史課堂上學不到,或者老師不教,或者老師不會,或者老師不關心的幾件事:(一)酒店挑著望竿,掛著酒旗;(二)招呼客人的叫酒保;(三)賣酒,以角或桶為單位;(四)喝酒先燙過;(五)喝酒的時候,好漢用大碗或大盞子;(六)喝酒時,有蔬菜配酒,而且水滸好漢偏愛吃牛肉。

古代人飲酒的地方很多,在家、在酒樓、在妓院、在客棧、在郊外露天,但是最常見的還是酒肆、酒樓。古時候的人把規模比較小、條件比較簡陋的酒店、酒館、酒家,叫做「酒肆」,而把水準稍高一些的叫做「酒樓」。酒肆、酒樓外面高高懸掛的「酒」字招牌,便是所謂的「酒旗」,又叫做「幌子」、「望子」、「酒望」、「招子」,有時候為了掩人耳目,甚至只綁根掃把來替代。酒店裡的服務員,多為男性,古代多叫他們「酒保」。酒保們大多都和藹可親,服務殷勤,招待周到,而且別具慧心。【8】
 角

在酒店或酒館裡,水滸好漢叫酒的時候,多數是幾角幾角地叫,不過這可不是隨便喊喊的。在清光緒年間發行的《七俠五義》一書中,談到小俠艾虎一頓飯喝三角酒;由金城武、甄子丹合演的電影《武俠》,故事背景設定在民國初年,一開始的那兩個土匪到小酒館吃飯,如果沒有記錯,他們也叫了三角酒,不過裝酒的卻是瓶子。根據宋人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記載,京城有家叫做「遇仙正店」的上等名酒店,它賣的銀瓶酒七十二銅錢一角,而產於汾州的羊羔酒則八十一銅錢一角【9】。由此看來,角是一種計量單位,可是它容量有多大呢?

角,本來指的是酒器(如圖)。青銅製,形狀像爵,但沒有柱子,前後兩尾沿口端斜出像個角,帶有蓋子。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禮記‧酒器》說:「凡觴一升曰爵,……四升曰角。」【10】觴,是指酒杯,也就是說能夠裝一升酒的杯子稱為爵,四升的叫做角。角,有四隻腳,應該是用來溫酒的。
根據今人的研究,周朝的一升僅合今天的一百九十三點七毫升左右,東漢時代稍大一點約一百九十八點一毫升,南北朝時期度量衡制度混亂,約合今天的三百到六百毫升不等。唐代一升約合現在的五百九十四毫升,宋代更大,約六百六十四毫升。【11】(參見附表)

由於缺乏商朝的資料,暫時以周朝的容量替代,即使未必百分之百準確,但至少周朝距離商朝最近,況且同樣是一升,時代愈晚,容量變得愈大,所以採取周朝的毫升數做為標準,顯然比較接近事實。
周朝的一升為一百九十三點七毫升,這樣就可以計算出一角酒有七百七十五毫升,因此,四角酒便是三千一百毫升,若以台灣菸酒公賣局製造的六百毫升裝紹興酒來換算,等於五點二瓶。換句話說,三個好漢叫五瓶紹興酒來喝,其實也滿合理的。

其次,前面提到過的汾州羊羔酒一角賣八十一文,假如按照宋代的一升等於六百六十四毫升來計算,那麼一角就等於二千六百五十六毫升,幾乎等於四瓶半的紹興酒。如果真是這樣,那羊羔酒未免也太便宜,哪裡稱得上什麼名酒?因此,一角酒約七百七十五毫升是合理的。

雖然好漢以幾角幾角的方式叫酒,但是總要有個容器來裝,而瓶子正是其中一種。宋酒的一大特點是,瓶裝酒相當普遍。一直到唐代為止,沽酒往往使用升斗之類,而北宋時代則大量使用酒瓶。瓶裝酒大致從一升至三升不等(此時的一升是六百六十四毫升)。宋太宗時,因酒質低劣,皇帝下詔將兩浙「湖州萬三千三百四十酒瓶,衢州萬七千二百八十三瓶」銷毀。宋真宗末年,「杭州酒務每歲賣酒一百萬瓶,每瓶官價六十八文」。宋神宗時,「每年宮觀道場設醮」,使用大量皇室「法酒」,因而需要「收購空瓶」。【12】或許是因為回收空瓶,比生產來得快,成本也低,所以這與環保觀念還扯不上關係。

有關瓶裝酒,其實散見於《水滸傳》中。像第六回:「……喚酒保分付,叫取兩瓶上色好酒,希奇果子按酒。」、「眾潑皮商量,湊些錢物,買了十瓶酒,牽了一個豬,來請智深。」第九回:「……取三四瓶好酒來。客到時,果品酒饌,只顧將來,不必要問。」第四十二回:「……今晚煮三二十斤肉,將十數瓶酒,把肉大塊切了,卻把些蒙汗藥拌在裡面……」以及第四十四回:「前日一個施主家傳此法,做了三五石米,明日送幾瓶來與令婿喫。」都曾經提及用瓶子裝酒的事情,只是讀《水滸傳》的時候,人們很少去注意它罷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