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  價:NT$ 312 元
優惠價: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最終成果。作者皆為該室長期從事民族史研究、具有精深造詣的學者。作者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基於長期交流與交融而形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聯合共同體,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維繫整個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一種內在力量。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自強不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脈相承、綿延連續,是由於中華民族自身有一種強大而堅韌的凝聚力,書稿揭示這種凝聚力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分析形成的原因和歷史內涵。認為中華民族凝聚力是如下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地理因素、經濟因素、傳統文化因素、共同的心理狀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以及團結禦侮、共同抵抗外來侵略等。由八章組成,分別是:中華民族的居住環境與多源多流;各民族的經濟交流;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融;各民族遷徙雜居,相互融合;歷代民族政策的作用;主體民族的歷史作用;大一統思想和中華整體觀念的形成;各族人民在反帝鬥爭中形成更加團結。本書堅持歷史唯物史觀,依據豐富史料,闡述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突出。

名人/編輯推薦

《鳳凰文庫?歷史研究系列: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次

前言
第一章中華各族的居住環境與多源多流
第一節中華地域
一、半封閉型地理環境
二、黃河、長江流域——中華大地的腹心
第二節中華民族的多源多流
一、漢民族的多源多流
二、諸少數民族的多源多流
第二章各民族的經濟交流,相互促進,彼此依存
第一節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的民族形成不同的經濟類型
一、我國古代游牧民族的形成與分布
二、我國古代農業民族的形成和農業區域的分布格局
三、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經濟結構及彼此相互需求
第二節先秦時期中原華夏族與周邊民族的經濟交往
一、堯舜時期及夏商周中原華夏族與周邊各族的經濟交流
二、春秋戰國時期各族的經濟交流
第三節秦漢統一把各族經濟交流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一、秦朝的統一為各族經濟交流創造有利條件
二、兩漢時期把各族經濟交流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第四節魏晉南北朝分裂時期各族經濟相互依存
一、三國兩晉時期各族的經濟交流
二、南北朝時期各族的經濟交流
第五節隋唐時期各族經濟交流的大發展
一、隋唐時期中原與東北及北方各族的經濟交流
二、唐代中原與西域諸族的經濟交流
三、隋唐時期中原與南方及西南各族的經濟交流
第六節宋遼金對峙時期各族經濟交往不斷
一、北宋與遼、西夏對峙時期各族經濟相互依存
二、南宋與金分立時期各族經濟交往不斷
三、兩宋時期回鶻、吐蕃及其他周邊民族與內地的經濟交流
第七節元明清時期各族經濟交流空前繁榮
一、元代各族經濟交流
二、明代各族經濟交流
三、清代各族經濟交流
第三章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融
第一節中華遠古人類及其文化
第二節先秦時期各民族的文化交融
一、華夏民族的形成
二、華夏文化與四夷文化的混融
第三節秦漢時期大一統文化格局的形成
一、秦漢大統一與漢族的形成
二、新儒學的建立與漢文化的傳播
三、漢族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吸收
四、佛教傳人與道教創建
第四節魏晉南北朝時期漢胡文化交匯
一、北方少數民族的內遷及“漢化”
二、漢族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吸收
三、“三教同源說”與儒、釋、道相互融會
第五節盛極一時的隋唐中華文化
一、中原漢文化對少數民族的影響
二、隋唐漢族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吸納
三、各少數民族之間文化上的相互影響
四、唐代“三教共弘”的發展大勢
第六節宋遼夏金元時期文化的沖突與融會
一、中原漢文化的播散
二、少數民族文化對漢文化的補益
三、宋遼夏金元時期的儒釋道
第七節明清時期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一、少數民族對漢族傳統文化的吸收
二、明清時期宗教文化的流變
第四章各民族遷徙雜居,相互融合
第一節先秦各族的遷徙與融合
一、三苗西北徙和西戎內遷后的變化
二、周人、秦人由戎狄認同華夏
三、東夷、北狄的華化
第二節匈奴、鮮卑等族的大遷徙與大融合
一、匈奴的遷徙與消失
二、烏桓南下、西遷及去向
三、鮮卑西遷、南下及演變
四、氐、羌西遷、東徙、南下及去向
五、百越的遷徙與流向
六、柔然的遷徙與解體
第三節回紇、女真諸族的遷徙和流向
一、突厥族的遷徙與解體
二、回紇、沙陀的遷徙及演變
三、吐谷渾、黨項的遷徙與流向
四、高句驪、渤海人的遷徙與消失
五、契丹族的遷徙與去向
六、遼金時期女真人的遷徙及與漢等族的融合
第四節蒙古、回、滿諸族的遷徙與變化
一、蒙古族的遷徙及元明清時期的分布
二、回族的遷徙與分布
三、滿族的遷徙與分布變化
第五節漢族遷居周邊地區和融入諸少數民族
一、漢人被俘掠至周邊地區
二、避亂世、天災或反叛等逃入少數民族境內的漢
三、駐防、實邊、流放周邊地區的漢人
四、戰斗中降沒少數民族中的漢人
第五章歷代民族政策日臻完善
第一節民族政策的實質和兩重性
一、階級關系和民族觀決定民族政策的性質
二、民族政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三、“中華民族”的整體思想是民族政策的精髓
第二節增進國家統一的羈縻州制
一、羈縻州制的形成和演變
二、羈縻州的特征
三、改善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的開明政策
第三節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土司制度
一、元代土官制維護了大一統局面
二、完善于明代的土司制度
三、改土歸流使土司轄區納入國家統一發展軌道
第四節有利于民族交流和發展的和親政策
一、和親是歷朝民族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和親增進國家的統一和民族間的交流
第六章主體民族的歷史作用
第一節主體民族的來源
一、主體民族先世——華夏族起源
二、夏族的興衰
三、華夏族的興盛
第二節華夏族的聚合與主體民族漢族的形成
一、華夏族的分裂與統一
二、漢民族的形成
第三節漢民族的發展
一、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漢族
二、宋遼金元明清時期的漢族
第四節漢民族成為中華各民族的凝聚核心
一、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穩定的共同地域
二、強大的國家政權和發達的社會制度
三、人口眾多,經濟先進
四、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第五節漢民族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一、在開發祖國邊疆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
二、在國家分裂時期起穩定作用
三、對周邊兄弟民族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四、在反對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斗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
第七章大一統思想和中華整體觀念的形成
第八章各族人民在反帝斗爭中形成血肉相連的關系
后記

書摘/試閱



北魏后期,隨著高車(敕勒)族與中原的關系日益密切,高車音樂也傳人內地,北魏宮廷宴飲時,常有敕勒歌舞助興。千載流傳的《敕勒歌》,雖然只有27個字,但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樂府詩集》引沈健《樂府廣題》云:“其歌本鮮卑語,易為齊言,故其長短不齊。”歌作者斛律金本敕勒斛律部人,此歌既吟詠漠南陰山下敕勒川的景物,斛律金又為敕勒人,故此歌當為敕勒語,后來先后被譯為鮮卑語與漢語(即“齊言”)。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民歌,不僅表現出古代敕勒民族的藝術天賦,而且也說明了當時北方各個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與影響。
在北方游牧民族“胡樂”盛行的同時,西域各國的樂舞也紛紛傳人中原內地。尤其是龜茲樂舞,其歡快明朗的旋律,在中原地區不脛而走,迅速流傳,成為文化大交流的主潮。龜茲樂內傳的過程大致是:后涼呂光一度攻占龜茲,將龜茲樂隊遷至涼州。北魏統一北中國后將龜茲樂隊遷至晉北平城。孝文帝遷都洛陽后,龜茲樂也隨之傳人中原地區。除龜茲樂外,傳人內地的還有疏勒樂、高昌樂、悅般樂等西域音樂。史載北魏通西域后,得疏勒樂與安國樂;西魏通西域后,高昌樂傳人長安。北周武帝宇文邕娶突厥可汗女為皇后,突厥可汗將龜茲樂、疏勒樂、康國樂、悅般樂等樂舞隊作為陪嫁送至長安。西域的音樂、舞蹈在北朝極為盛行,許多漢族士人樂此不疲,例如北魏末年的著名學者魏收,就“好聲樂,善胡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