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新譯後漢書(一)~(十)(精)(十冊不分售)
滿額折

新譯後漢書(一)~(十)(精)(十冊不分售)

定  價:NT$ 5900 元
優惠價:8550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5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50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17553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今本《後漢書》共一百二十卷,包括作者南朝宋人范曄所撰的「本紀」十卷和「列傳」八十卷,以及後人補入晉人司馬彪所撰的「志」三十卷,系統記述了東漢一百九十四年的歷史,是後人研究東漢史事的主要依據。它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范曄參考諸多當時有關東漢歷史的著作,以敏銳的史鑑和深厚的修史功力,取長補短,去偽存真,在舊有體例上有所創新,並提出「正一代得失」的著史主張,而成一家之書。唐代劉知幾評論說:「范曄之刪後漢也,簡而且周,疏而不漏,蓋云備矣。」本書由十數位學識俱富的歷史學者共同注譯,以南宋紹興年間刻本為底本,以明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和王先謙《集解》本等為校本,參考近人研究成果,詳為校勘注譯,是今人閱讀與研究《後漢書》最佳之讀本。

作者簡介

魏連科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導 讀

主要為范曄所撰的《後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另一部歷史名著。全書共一百二十卷,包括范曄所作的「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以及後人所補的「志」三十卷(司馬彪撰)。它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是廿四史之一。《後漢書》 系統地記述了東漢一百九十四年的歷史,是我們研究東漢史事的主要資料來源。

一、范曄的生平

《後漢書》作者范曄,字蔚宗,南朝宋順陽郡順陽縣(今河南淅川縣,一說為內鄉縣)人。生於晉安帝隆安二年(西元三九八年),至宋文帝元嘉二年(西元四四五年)以圖謀推翻文帝劉義隆擁立劉義康為帝而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范曄是在其母親如廁時所生,生下來額頭被磚所傷,故小名為磚頭。范曄的家庭是當時典型的世宦書香世家。他的高祖范晷,仕晉為雍州刺史,加左將軍;曾祖范汪,仕晉為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進爵武興縣侯;祖父范寧,仕晉為豫章太守;父范泰,初為太學博士,仕至度支尚書,遷大司馬左長史,右衛將軍,官至三公。劉裕建宋,因范泰幫劉裕篡晉有功,為劉宋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范曄受家庭的薰陶,自然以讀書入仕為事。范曄少年聰明,「少好學,博涉經史,善為文章,能隸書,曉音律」(《宋書‧范曄傳》),而多才多藝。

范曄曾三度在彭城王劉義康手下任事,頗受劉義康器重,故被提拔為尚書吏部郎。但在劉義康之母去世,舉喪期間,范曄在王府酣飲,且聽哀樂曲為樂。劉義康大怒,將范曄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遭貶,在仕途上是一挫折,但在成就他一生的事業上卻起了催化作用。仕途不得志,於是范曄「廣集學徒,窮覽舊籍,刪煩補略」(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以成一家之作。後來,范曄又任始興王劉浚的後軍長史,領下邳太守,元嘉二十一年(西元四四四年),范曄又任太子詹事,次年即被殺。

范曄多才多藝,又撰著一代史書,是其歷史貢獻,值得充分肯定。但他的人品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可以說是不忠不孝、行同禽獸。他臣事文帝劉義隆,卻助劉義康謀逆,當然是不忠。至於其不孝之行,這裡引《南史‧范泰傳》之范曄附傳二則史料,即可見一斑:「樂器服玩並皆珍麗,妓妾亦盛飾。母住止單陋,唯有二廚盛樵薪。弟子冬無被,叔父單布衣。」「兄暠為宜都太守,嫡母隨暠在官亡,報之以疾,曄不時奔赴。及行,又攜妓妾自隨。」擁妓妾而自享,不管生母的死活。更有甚者,范曄淫亂成性,且有亂倫的獸行,「曄素有閨庭議論,朝野所知,故門胄雖華,而國家不與姻」,「人作犬豕相遇」。故而對於范曄的被處死,難怪獄官會說:「亦何足惜。」人品如此卑劣,在中國歷代史學家中,恐怕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現象,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二、《後漢書》之編纂取材

范曄生活的年代距後漢之亡已二百餘年,其間出現了眾多關於後漢的史著,為范曄修纂《後漢書》,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據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述略》所述,約有十八家:
班固、盧植等《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三卷。
謝承《後漢書》一百三十卷。
薛瑩《後漢書》一百卷。
司馬彪《續漢書》八十三卷。
華嶠《後漢書》(一稱《漢後書》)九十七卷。
謝沈《後漢書》一百二十二卷。
張瑩《後漢南記》五十八卷。
袁山松《後漢書》一百零一卷。
袁宏《後漢紀》三十卷。
張璠《後漢紀》三十卷。
袁曄《獻帝春秋》十卷。
劉芳《漢靈獻二帝記》六卷。
樂資《山陽公載記》十卷。
王粲《漢末英雄記》十卷。
侯瑾《漢皇德記》三十卷、《漢獻帝起居注》五卷。
劉義慶《後漢書》五十八卷。
孔衍《後漢尚書》六卷、《後漢春秋》六卷。
張溫《後漢尚書》十四卷。

若「史不足徵」,難以成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史料過多,多有重複,且其中不免互相矛盾、詳略不一,這也是對史家的嚴峻考驗。范曄以其敏銳的史鑑和深厚的修史功力,以班固、盧植的《東觀漢記》和華嶠的《後漢書》為藍本,對眾書所載史料,選擇考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長補短,以成一家之書。唐代劉知幾評道:「范曄博采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史通‧書事》)還說:「范曄之刪後漢也,簡而且周,疏而不漏,蓋云備矣。」(《史通‧補注》)正因為如此,范書淘汰了之前的眾家後漢史著,范書之後的蕭子顯《後漢書》一百卷、王韶《後漢林》二百卷,亦皆不傳。流傳下來的只有范書和袁宏的《後漢紀》。而《後漢紀》是編年體史書,內容較簡略,所以我們研究東漢一代的歷史,范曄的《後漢書》是主要依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范曄修撰《後漢書》時也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的做法,在人物傳記中收錄傳主的短篇論著。如〈崔寔傳〉中收錄其〈政論〉一篇,〈桓譚傳〉收錄其〈陳時政〉一疏,〈馮衍傳〉收錄其《說廉丹》一書和《說鮑宣》一書,〈王符傳〉收錄其《潛夫論》五篇,〈仲長統傳〉收錄其〈樂志論〉及《昌言》中二篇,〈張衡傳〉收錄其〈客問〉一篇、〈上疏陳事〉一篇、〈請禁圖讖〉一篇,〈蔡邕傳〉收錄其〈釋海〉一篇、〈條陳所宜行者七事〉一疏。這些論著都是研究東漢歷史的重要資料,若無《後漢書》中加以收錄,這些文章恐怕就失傳了。

三、《後漢書》之編纂特色

范曄撰著《後漢書》,也繼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採用紀傳體,計劃撰寫十紀、十志、八十列傳。范曄本人完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十志則請謝儼撰寫。謝儼尚未完成,范曄即被殺,謝儼亦受牽連被殺,所撰十志的文稿亦散佚。

關於范曄計劃所撰之十志,他在〈獄中與諸甥姪書〉中說:「欲遍作諸志,前書所有者,悉令備。」明確表示,《前漢書》所有的志,他的《後漢書》中都會設置。班固《漢書》中的十志為:律曆、禮樂、刑法、食貨、郊祀、天文、五行、溝洫、藝文,而范曄在《後漢書》的紀傳中曾提及自己的志書撰寫情況,如〈后妃紀〉稱:「僚品秩事,在〈百官志〉。」〈東平王蒼傳〉云:「(蒼)乃與公卿共議定南北郊冠冕車服制度,及光武廟登歌八佾舞數,語在〈禮樂〉、〈輿服〉志。」〈蔡邕傳〉云:「使中常侍曹節、王甫就問災異及消改變故所宜施行。邕悉心以對,事在〈五行〉、〈天文〉志。」以上三處涉及〈百官志〉、〈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這表明,以上五志似乎已經脫稿。對照班固《漢書》各志,應該還有〈律曆〉、〈刑法〉、〈食貨〉、〈地理〉、〈溝洫〉、〈藝文〉等五志,但具體志目就不得而知了。

現行《後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晉人司馬彪《續漢書》中之志,南朝梁劉昭注《後漢書》時取來補作范書之志。

范曄對自己的《後漢書》的質量相當自負,他在〈獄中與諸甥姪書〉中說:既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無例,不可甲乙辨。「後贊」於理近無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贍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約其詞句。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嘗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又欲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意復未果。「贊」自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含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此書行,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為舉其大略耳,諸細意甚多。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後漢書》的自序。關於這段文字,有數事可以討論。

第一,關於志,因范書之志已散佚,不可深論。上文只是推測其志目的大概。

第二,紀傳體史書體例的創新。如「本紀」部分,本來是記述皇帝事跡的,范曄卻將后妃也列入本紀。當然,《史記》和《漢書》也將呂后列為本紀,但只是呂后一人而已,是實事求是的。呂后在惠帝死後,太子年幼而臨朝稱制,實是一代帝王,《史記》、《漢書》將其列入本紀,是合適的。《後漢書》將后妃列入本紀,亦有其道理。皇后與外戚專權,是東漢政局突出的特點,因皇帝多短命,皇后專權就自然而然,不可避免。正如清人何焯所說:「東京皇后,竇、鄧、閻、梁、竇、何,臨朝者六,其間殤帝、北鄉侯、帝、質帝皆未嘗親政,鄧后既立安帝,復臨朝者十六年,遂終身稱制。作〈皇后紀〉為得其實,雖後人所不必效,然范氏自合史家之變,未可議也。」(《義門讀書記‧後漢書》)除后妃外,外家的其他人物,則列入〈外戚傳〉。這樣安排,眉目更清楚。

范曄還在《後漢書》裡創立了七個新的類傳:黨錮、宦者、文苑、獨行、逸民、方術、列女。范曄之所以創立這些類傳,並非故意標新立異,而是根據東漢社會的現實需要。東漢宦官為禍之烈,是空前的。宦官專權,引起正直知識分子反對,宦官則以「黨人」之罪,兩次大規模迫害「黨人」,形成歷史上著名的「黨錮」之禍。所以設立黨錮、宦者兩個類傳,從正反兩方面反映這種歷史現象。在正史中為婦女立傳,是范曄的首創,在封建禮教盛行的社會,婦女沒有社會地位,范曄首倡〈列女傳〉,是有積極意義的。可惜的是,後世有的史書改「列女」為「烈女」,半字之差,便成為專門歌頌「誓死不嫁二夫」的貞節烈女了。比之范曄,無疑是開歷史的倒車。自西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世上重經術而輕詞章,傳儒林而文苑缺如。實際上兩漢時期文學已經有相當的發展,范曄立文苑傳,正是看到了這種發展趨勢。漢、魏文學的繁榮,即是最好的印證。關於為方術立傳,劉知幾說它:「言唯迂誕,事多詭越,可謂美玉之瑕,白珪之玷,惜哉。」(《史通‧書事》)
對這種批評,我們還需要具體分析。東漢統治者迷信讖緯,因而各種術數發展起來,禨祥、巫祝、神仙之說,也應之而盛,歪門邪道甚是風行。范曄立〈方術傳〉,也是反映了這樣的現實,無可厚非。范曄是主張無鬼論的,但在傳中記述了許多荒誕不經之事,且描寫得活靈活現,像真有其事,這就與他絕無佛鬼的主張相矛盾。從這裡可以看出,范曄的無鬼論是模糊的、不徹底的。

第三,范曄提出了「正一代得失」的光輝論點,他所以要編寫《後漢書》,是為了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供當世以及後世所借鑑。他的這一主 張比之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班固的「窮人理,該萬方」的思想更向前發展了一步,這是應該充分肯定的。而體現這一主張,主要是傳中的序、論、贊來論述的。比如卷二十二的後論中說: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筭,固將有以焉爾。……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運,皆武人屈起。亦有鬻繒屠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勢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葅戮,不其然乎!……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雖寇、鄧之高勳,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橈情則違廢禁典,選德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群心難塞,並列則其敝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即以事相權。故高秩厚禮,允荅元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建武之世,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于後。

西漢初年,劉邦誅殺功臣之事,引起光武帝的深思,皇權與當政功臣的矛盾,即使是蕭何、樊噲、韓信、彭越這樣的功臣,也成為皇權的犧牲品。光武帝採取寵以厚爵,不使任實職的辦法,既加強皇權,又可保全功臣。至於朝廷事務,則以非功臣之吏員充任,皇帝可對任事之臣課職責咎,導之以政,齊之以刑。這樣,可避免功臣遭誅殺的悲劇,又不會大權旁落。范曄看到光武帝這種用人之術,並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是眼光獨具的。這就是「一代得失」之得。以後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君權與功臣之間的矛盾,在封建專制制度下,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的,所以也就不斷上演功臣被誅的慘劇。

東漢宦官為禍之烈,是空前的,鑑於此,范曄特設〈宦者傳〉。此傳的前敘,可視為一篇宦官小史,後論則是對形成宦官專權的教訓總結。自周至東漢,范曄追蹤宦官權力發展的歷史,宦官從單純在內庭服務,逐漸干預朝政,到東漢時,已是「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廷永巷之職,閨牖房闥之任也」。作威作福,肆無忌憚,「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意,則參夷五宗」,「凡稱善士,莫不離被災毒」,使「忠賢所以智屈,社稷故其為墟」。

宦官為何能逐漸干政專權呢?范曄認為,君主利用宦官,「推情未鑒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漸染朝事,頗識典物,故少主憑謹舊之庸,女君資出內之命,顧訪無猜憚之心,恩狎有可悅之色」,加之「或敏才給對,飾巧亂實」,「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視聽」。宦官日夜在君主之側,服侍唯謹,加之巧言令色,以偽亂實;比之外廷正直之臣讜言直諫,更易迷惑人主,宦官干政專權就自然而然的了。這正是范曄「正一代得失」之「失」。

總的來看,范曄的史論,筆勢縱放,議論風生,時時閃耀進步思想的火花,且文詞典雅,妙筆生花。范曄的議論,「貴德義,抑勢力,進處士,黜奸雄,論儒學則深美康成,哀黨錮則推崇李杜,宰相多無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見采,而推尊獨行。」(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范蔚宗以謀反伏誅》)這一評價是中肯的。

《後漢書》中的傳序、傳論,不少篇寫得相當精彩,但每卷皆有論,則容易平庸。而且論後又加贊,顯得疊床架屋。劉知幾批評它:「夫每卷立論,其煩已多,而嗣以贊,為黷彌甚。亦猶如文士製碑,序終而續以『銘曰』;釋氏演法,義盡而宣以『偈言』。苟撰史若斯,難以議夫簡要者矣。」(《史通‧論贊》)雖然范曄對自己的贊非常自負,稱之為「傑思」、「無一字空設」,但大多贊語是「論」的重複或概括,且文詞簡得近乎空洞,故不為讀史者所重。

四、《後漢書》之流傳版本

《後漢書》是未完稿,「志」的成稿也已散失,雖然劉昭將司馬彪《續漢書》中的「志」移補過來,但司馬彪的「志」只有〈律曆〉、〈禮儀〉、〈祭祀〉、〈天文〉、〈五行〉、〈郡國〉、〈百官〉、〈輿服〉等八「志」,對比班固的《漢書》,顯然缺少反映一代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食貨志〉,這實在是一大缺憾。又無〈藝文志〉,遂使東漢一代的著述難見全豹。
《後漢書》行世之後,不斷有人為范書作注。最早的是南朝梁劉昭為其作注(包括司馬彪《續漢書》的八志)。到了唐代,章懷太子李賢集中多名文人學士為《後漢書》作較詳細的注釋。由於李注全面詳細,糾正前人的錯誤,彌補缺漏,因而成為最好的注本,一直流傳至今。清代學者惠棟作《後漢書補注》,貢獻較大。王先謙繼之作《後漢書集解》,是集古今對《後漢書》注解的大成,最有參考價值。由於司馬彪的志不夠全面,清代的錢大昕作《補後漢書藝文志》,侯康作《補後漢書藝文志》。宋代熊方作《補後漢書年表》,其他如清人褚以敦、錢大昭、萬斯同等,都有補表之作。
這次對《後漢書》作注譯,採用的底本是南宋紹興年間刻本。如有疑義,則以明汲古閣本和清武英殿本以及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近人研究成果來校定。

五、本書注譯過程

本書的整理,我們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題解。在每卷之首。以簡略的文字,概括介紹該卷的主要內容,以使讀者在閱讀前有一個總體把握。
二、章旨。鑒於史文較長,依文義酌分為幾個大段落,各大段落後用「章旨」概括其內容,以使讀者掌握段落大意。
三、研析。在每卷之後,對該卷中所記述的主要史實、人物、精彩的議論,逐一進行分析,以啟發讀者對歷史事實作深入的思考,達到讀史知世的目的。
四、注釋。這是本書最為用力的部分。準確的注釋,是幫助讀者正確讀懂史文的關鍵。譯文準確與否,也以注釋為基礎。注釋的項目,約有以下六個方面:
1.人名。本書有傳的人物,簡略敘其事跡,並指明詳見本書某卷:本書無傳的後漢人物,則參考他書記載予以簡介,以助讀者知人論世;史文所涉及的前代人物,簡介其事跡,並指明詳見某書某卷某傳。
2.地名。古代地名其及轄區不斷變化,古地名與今地名雖然名同,但具體位置、治所、轄區,各代不同,故對後漢的地名,註明今在某省某縣,資料較詳者,可注出在今某鄉某鎮。政區名則指出其治所今地,或指明其轄區的大致範圍。
3.官名。一代有一代的官制,官名相同,不同時代,其職掌和職權不盡相同。故對後漢時的官名,注明其品級職掌,以及前後期的變化。對於前代的官名,則按前代的制度注明其職守。
4.名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代的一些事物,不斷被淘汰,致使後世人不知其為何事何物,有什麼功用。對此,我們參考眾書,對這些事物加以注明,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史文。
5.制度。一代有一代的典章制度,如職官制度、禮儀制度、政治制度、軍事制度等,不明制度,就不可能準確地理解史文,故對涉及後漢及前代的各種制度,則簡明扼要地予以介紹。
6.疏通難解的語句,解釋冷僻的字。史文中所用典故,注明其出處、意義。
五、今譯。按照信、達、雅的標準要求譯文,首先要做到「信」、「達」,我們要求注譯者以規範的現代漢語忠實、準確、順暢地譯出原文。
在此基礎上,努力使譯文雅訓一些。原則上採用直譯的方法,但有些篇章和段落,實在難以直譯,只好採用意譯的方法,盡量完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之義。

注譯古籍,繁難瑣碎,要求作者具備堅實的文史功底。由於種種原因,古籍整理成果往往不被重視,甚至認為它不是科研成果,故而使這項工作成為壯夫不為而弱者又不能為的工作,因而處於尷尬的境地。實際上,整理好一部古籍,並非輕而易舉之事,它要求整理者既要有深厚的學養,又具備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淡泊名利、甘於坐冷板凳。在這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時代,能甘心於此,實在難得。

二○○三年春,好友吳樹平先生引薦我為三民書局主編注譯《後漢書》,我鑑於以上所說的情況,加之自己的學力有限,猶豫再三,最後還是答應了。誰知這一腳陷進去,竟然花費了十年工夫。人邁入老年,能有幾個十年!

《後漢書》部頭大、涉及面廣,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很難完成,困難在於尋找合適的注譯者,我熟悉的朋友,不是身體不好就是有其他項目,難以承擔。有的為了老朋友的面子,少量承擔一些。所幸的是,在組織這一任務的過程中,結識了不少有能力、有水平,且甘心於此的學者,如張文質先生、王明信先生、趙芳遠先生,這三位先生都年近八十,另外還有年富力強的楊寄林先生、辛戰軍先生,還有我的同事孫繼民先生、楊倩描先生及其夫人徐立群女士、魏建震先生、馬春香女士、韋占彬先生、聶樹鋒先生等。他們既承擔了大量的注譯任務,又從各個方面給予熱心的幫助,在此均表感謝。

另外,史書中的天文、律曆等志,屬專門之學,是史家的短板。因此,三民書局編輯部特請古天文學家陳久金先生承擔本書天文、律曆志的注譯,在此衷心致謝。

由於本書成於眾手,注譯內容難免參差不齊,部分注譯稿經過反覆修改,才能達到出版要求。不容諱言,也有少數注譯稿不合要求,即使修改,也難有大的提升,為全書質量計,只好放棄,另請他人補作。

十年辛苦不尋常。本書各篇的注譯者,都付出認真努力,主編者也盡其能力加以修改潤飾,特別是三民書局編輯部的諸位先生,認真細緻地審讀注譯稿,不厭其煩地核對引書引文,提出不少寶貴意見,使本書質量有不小的提升。儘管如此,由於我們水平的局限,書中可能還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敬祈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正。

魏連科 謹識

目次

目 次
新譯後漢書
新譯後漢書 目次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導 讀

第一冊

卷一上 光武帝紀第一上 一
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五五
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一二三
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一七七
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二四三
和帝 二四三 
殤帝 三○八 
卷五 孝安帝紀第五 三一七
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三九七
順帝 三九七 
沖帝 四四六 
質帝 四四八 
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四六一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 五一七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五七一

第二冊

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 六一一
光武郭皇后 六二○ 
光烈陰皇后 六二六 
明德馬皇后 六三一 
賈貴人 六四五 
章德竇皇后 六四五 
和帝陰皇后 六四九 
和熹鄧皇后 六五一 
卷十下 皇后紀第十下 六七七
安思閻皇后 六七七 
順烈梁皇后 六八三 
虞美人 六八八 
陳夫人 六八八 
孝崇匽皇后 六九○ 
桓帝懿獻梁皇后 六九二 
桓帝鄧皇后 六九五 
桓思竇皇后 六九七 
孝仁董皇后 六九九 
靈帝宋皇后 七○一 
靈思何皇后 七○四 
獻帝伏皇后 七一一 
獻穆曹皇后 七一五 
附皇女 七一九 
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 七三一
劉玄 七三一 
劉盆子 七五一 
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七七三
王昌 七七三 
劉永 七八○ 
龐萌 七八六 
張步 七九○ 
王閎 七九五 
李憲 七九七 
彭寵 七九九 
盧芳 八○八 
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八一九
隗囂 八一九 
公孫述 八五一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八七三
齊武王縯 八七三 
子北海靖王興 八八五 
趙孝王良 八九○ 
城陽恭王祉 八九二 
泗水王歙 八九七 
安成孝侯賜 八九九 
成武孝侯順 九○二 
順陽懷侯嘉 九○四 
卷十五 李王鄧來列傳第五 九○九
李通 九○九 
王常 九二○ 
鄧晨 九二八 
來歙 九三三 
曾孫歷 九四四 
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 九五五
鄧禹 九五五 
子訓 九七五 
孫騭 九八二 
寇恂 九九六 
曾孫榮 一○一○ 
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 一○二一
馮異 一○二一 
岑彭 一○四六 
賈復 一一六四 
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一○七七
吳漢 一○七七 
蓋延 一○九八 
陳俊 一一○四 
臧宮 一一○八 
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一一二一
耿弇 一一二一 
弟國 一一四五 
國子秉 一一四七 
秉弟夔 一一五三 
國弟子恭 一一五六 
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 一一六九
銚期 一一六九 
王霸 一一七五 
祭遵 一一八四 
從弟肜 一一九四 
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一二○五
任光 一二○五 
子隗 一二○七 
李忠 一二一三 
萬脩 一二一七 
邳彤 一二一八 
劉植 一二二三 
耿純 一二二五 

第三冊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一二三九
朱祐 一二三九
景丹 一二四四
王梁 一二四八
杜茂 一二五一
馬成 一二五五
劉隆 一二五八
傅俊 一二六二
堅鐔 一二六四
馬武 一二六六
卷二十三 竇融列傳第十三 一二八一
竇融 一二八一
弟子固 一三○六
曾孫憲 一三一一
玄孫章 一三二七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一三三一
馬援 一三三一
子廖 一三七一
子防 一三七二
兄子嚴 一三七四
族孫棱 一三七七 
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一三九一
卓茂 一三九一 
魯恭 一三九八 
弟丕 一四一三 
魏霸 一四一八 
劉寬 一四二○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一四二五
伏湛 一四二五 
子隆 一四三四 
侯霸 一四三九 
宋弘 一四四四 
族孫漢 一四四六 
蔡茂 一四五一 
郭賀 一四五二 
馮勤 一四五五 
趙憙 一四五九 
牟融 一四六七 
韋彪 一四六九 
族子義 一四七五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 一四八一
宣秉 一四八一 
張湛 一四八四 
王丹 一四八七 
王良 一四九二 
杜林 一四九六 
郭丹 一五○七 
吳良 一五一三 
承宮 一五一六 
鄭均 一五一九 
趙典 一五二二 
卷二十八上 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上 一五三三
桓譚 一五三四 
馮衍 一五四七 
卷二十八下 馮衍傳第十八下 一五七三
馮衍 一五七三 
子豹 一五九七 
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 一六○三
申屠剛 一六○三 
鮑永 一六一四 
子昱 一六二三 
郅惲 一六二八 
子壽 一六四三 
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 一六五一
蘇竟 一六五二 
楊厚 一六六六 
卷三十下 郎顗襄楷列傳第二十下 一六七四
郎顗 一六七四 
襄楷 一七二七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一七四九
郭伋 一七四九 
杜詩 一七五五 
孔奮 一七六二 
張堪 一七六六 
廉范 一七六九 
王堂 一七七七 
蘇章 一七八○ 
族孫不韋 一七八二 
羊續 一七八八 
賈琮 一七九二 
陸康 一七九四 
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 一八○三
樊宏 一八○三 
子鯈 一八○九 
族曾孫準 一八一五 
陰識 一八二四 
弟興 一八二七 
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一八三五
朱浮 一八三五 
馮魴 一八五三 
虞延 一八六○ 
鄭弘 一八六七 
周章 一八七一 

第四冊

卷三十四 梁統列傳第二十四 一八七九
梁統 一八八○ 
子松 一八八九 
子竦 一八九○ 
曾孫商 一八九八 
玄孫冀 一九○四 
卷三十五 張曹鄭列傳第二十五 一九二七
張純 一九二八 
子奮 一九四一 
曹褒 一九四七 
鄭玄 一九五九 
卷三十六 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 一九八三
鄭興 一九八三 
子眾 一九九八 
范升 二○○四 
陳元 二○一二 
賈逵 二○二二 
張霸 二○三三 
子楷 二○三七 
楷子陵 二○三九 
陵弟玄 二○四○ 
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二○四七
桓榮 二○四八 
子郁 二○五六 
郁子焉 二○六一 
焉孫典 二○六三 
郁孫鸞 二○六五 
鸞子曄 二○六六 
郁曾孫彬 二○六八 
丁鴻 二○七二 
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二○八七
張宗 二○八七 
法雄 二○九一 
滕撫 二○九四 
馮緄 二○九七 
度尚 二一○六 
楊琁 二一一三 
卷三十九 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 二一一九
劉平 二一二四 
王望 二一二六 
王扶 二一二六 
趙孝 二一三○ 
淳于恭 二一三三 
江革 二一三五 
劉般 二一三八 
子愷 二一四三 
周磐 二一五二 
趙咨 二一五六 
卷四十上 班彪列傳第三十上自東都主人以下分為下卷 二一六九
班彪 二一六九 
子固 二一八三 
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 二二二七
子固 二二二七 
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二二九九
第五倫 二二九九 
曾孫種 二三一九 
鍾離意 二三二五 
宋均 二三三五 
族子意 二三四二 
寒朗 二三四八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二三五七
東海恭王彊 二三五七 
沛獻王輔 二三六七 
楚王英 二三七○ 
濟南安王康 二三七六 
東平憲王蒼 二三八一 
子任城孝王尚 二四○二 
阜陵質王延 二四○四 
廣陵思王荊 二四○八 
臨淮懷公衡 二四一三 
中山簡王焉 二四一三 
琅邪孝王京 二四一六 
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二四二一
朱暉 二四二一 
孫穆 二四三○ 
樂恢 二四五三 
何敞 二四五八 
卷四十四 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 二四七五
鄧彪 二四七六 
張禹 二四七八 
徐防 二四八五 
張敏 二四九○ 
胡廣 二四九四 

第五冊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二五一一
袁安 二五一二 
子京 二五二四 
子敞 二五二八 
玄孫閎 二五三一 
張酺 二五三七 
韓棱 二五四七 
周榮 二五五一 
孫景 二五五三 
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二五五九
郭躬 二五六○ 
弟子鎮 二五六四 
陳寵 二五七○ 
子忠 二五八四 
卷四十七 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二六○九
班超 二六一○ 
子勇 二六三九 
梁慬 二六四九 
何熙 二六五一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二六五九
楊終 二六六○ 
李法 二六六九 
翟酺 二六七○ 
應奉 二六八○ 
子劭 二六八四 
霍諝 二六九七 
爰延 二七○二 
徐璆 二七○八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三十九 二七一五
王充 二七一五 
王符 二七一八 
仲長統 二七四四 
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二七八一
千乘哀王建 二七八二 
陳敬王羨 二七八二 
彭城靖王恭 二七八八 
樂成靖王黨 二七九○ 
下邳惠王衍 二七九四 
梁節王暢 二七九五 
淮陽頃王? 二八○○ 
濟陰悼王長 二八○二 
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二八○五
李恂 二八○五 
陳禪 二八○九 
龐參 二八一四 
陳龜 二八二六 
橋玄 二八三一 
卷五十二 崔駰列傳第四十二 二八四一
崔駰 二八四一 
子瑗 二八七六 
孫寔 二八七八 
卷五十三 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四十三 二九○三
周燮 二九○七 
黃憲 二九一一 
徐? 二九一三 
姜肱 二九一八 
申屠蟠 二九二一 
卷五十四 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二九三一
楊震 二九三一 
子秉 二九四八 
孫賜 二九五二 
曾孫彪 二九五七 
玄孫脩 二九五九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傳第四十五 二九八七
千乘貞王伉 二九八八 
平春悼王全 二九九二 
清河孝王慶 二九九二 
濟北惠王壽 三○○七 
河閒孝王開 三○一○ 
城陽懷王淑 三○一二 
廣宗殤王萬歲 三○一二 
平原懷王勝和帝子 三○一二 
卷五十六 張王种陳列傳第四十六 三○一九
張? 三○一九 
子綱 三○二○ 
王龔 三○三○ 
子暢 三○三二 
种暠 三○四二 
子岱 三○四四 
子拂 三○四五 
拂子劭 三○四五 
陳球 三○五三 
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三○六七
杜根 三○六七 
欒巴 三○七二 
劉陶 三○七六 
李雲 三○九四 
劉瑜 三○九九 
謝弼 三一○七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三一一五
虞詡 三一一五 
傅燮 三一三二 
蓋勳 三一四三 
臧洪 三一五三 

第六冊

卷五十九 張衡列傳第四十九 三一七一
卷六十上 馬融列傳第五十上 三二二五
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三二五三
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 三三○五
左雄 三三○五 
周舉 三三二四 
子勰 三三三○ 
黃瓊 三三四三 
孫琬 三三四九 
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三三七一
荀淑 三三七一 
子爽 三三七五 
孫悅 三三九一 
韓韶 三四○一 
鍾皓 三四○三 
陳寔 三四○五 
子紀 三四一二 
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三四一九
李固 三四一九 
子燮 三四五四 
杜喬 三四五九 
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三四七一
吳祐 三四七一 
延篤 三四七九 
史弼 三四八九 
盧植 三四九八 
趙岐 三五一三 
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三五二七
皇甫規 三五二八 
張奐 三五四九 
段熲 三五六四 
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三五八七
陳蕃 三五八七 
王允 三六一七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三六三七
劉淑 三六五二 
李膺 三六五三 
杜密 三六六六 
劉祐 三六六八 
魏朗 三六七二 
夏馥 三六七四 
宗慈 三六七六 
巴肅 三六七六 
范滂 三六七七 
尹勳 三六八五 
蔡衍 三六八六 
羊陟 三六八八 
張儉 三六八九 
岑晊 三六九三 
陳翔 三六九六 
孔昱 三六九六 
苑康 三六九八 
檀敷 三六九八 
劉儒 三六九八 
賈彪 三七○○ 
何顒 三七○三 
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 三七○七
郭太 三七○七 
符融 三七二○ 
許劭 三七二三 
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三七二九
竇武 三七二九 
何進 三七四七 
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三七六九
鄭太 三七六九 
孔融 三七七七 
荀彧 三八○八 

第七冊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21686d⊕列傳第六十一 三八三一
皇甫嵩 三八三一 
朱? 三八四九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三八六五
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三九二三
劉虞 三九二三 
公孫瓚 三九三五 
陶謙 三九五三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三九六一
袁紹 三九六二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四○一○
紹子譚 四○一○ 
劉表 四○二六 
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四○四一
劉焉 四○四一 
袁術 四○五三 
呂布 四○六四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四○八三
衛颯 四○八八 
任延 四○九一 
王景 四○九七 
秦彭 四一○三 
王渙 四一○六 
許荊 四一一一 
孟嘗 四一一三 
第五訪 四一一八 
劉矩 四一一九 
劉寵 四一二二 
仇覽 四一二五 
童恢 四一二八 
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四一三三
董宣 四一三六 
樊曄 四一四○ 
李章 四一四三 
周紆 四一四五 
黃昌 四一五○ 
陽球 四一五三 
王吉 四一六二 
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四一六九
鄭眾 四一七九 
蔡倫 四一八○ 
孫程 四一八二 
曹騰 四一九二 
單超 四一九四 
侯覽 四一九九 
曹節 四二○二 
呂強 四二○九 
張讓 四二二一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 四二三三
劉昆 四二四四 
洼丹 四二四五 
任安 四二四六 
楊政 四二四六 
張興 四二四七 
戴憑 四二四七 
孫期 四二四八 
歐陽歙 四二五七 
牟長 四二五八 
宋登 四二五九 
張馴 四二五九 
尹敏 四二五九 
周防 四二六○ 
孔僖 四二六一 
楊倫 四二六三 
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四二七九
高詡 四二七九 
包咸 四二七九 
魏應 四二八○ 
伏恭 四二八一 
任末 四二八一 
景鸞 四二八二 
薛漢 四二八二 
杜撫 四二八二 
召馴 四二八二 
楊仁 四二八三 
趙曄 四二八四 
衛宏 四二八四 
董鈞 四二九三 
丁恭 四二九五 
周澤 四二九六 
鍾興 四二九七 
甄宇 四二九八 
樓望 四二九八 
程曾 四二九八 
張玄 四二九八 
李育 四二九九 
何休 四三○○ 
服虔 四三○○ 
潁容 四三○○ 
謝該 四三○一 
許慎 四三一三 
蔡玄 四三一三 
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 四三二一
杜篤 四三二一 
王隆 四三四五 
夏恭 四三四六 
傅毅 四三四八 
黃香 四三五四 
劉毅 四三六○ 
李尤 四三六○ 
蘇順 四三六二 
劉珍 四三六三 
葛龔 四三六四 
王逸 四三六五 
崔琦 四三六七 
邊韶 四三七四 
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 四三七七
張升 四三七七 
趙壹 四三八○ 
劉梁 四三九三 
邊讓 四四○一 
酈炎 四四一四 
侯瑾 四四一七 
高彪 四四一八 
張超 四四二三 
禰衡 四四二四 

第八冊

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四四三九
譙玄 四四四一 
李業 四四四六 
劉茂 四四五○ 
溫序 四四五四 
彭脩 四四五六 
索盧放 四四五九 
周嘉 四四六○ 
范式 四四六三 
李善 四四六八 
王忳 四四七○ 
張武 四四七三 
陸續 四四七四 
戴封 四四七七 
李充 四四七九 
繆肜 四四八二 
陳重 四四八四 
雷義 四四八六 
范冉 四四八七 
戴就 四四九三 
趙苞 四四九五 
向栩 四四九七 
諒輔 四四九九 
劉翊 四五○一 
王烈 四五○三 
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 四五○九
任文公 四五一九 
郭憲 四五二二 
許楊 四五二五 
高獲 四五二七 
王喬 四五二九 
謝夷吾 四五三一 
楊由 四五三八 
李南 四五四○ 
李郃 四五四二 
段翳 四五四七 
廖扶 四五四八 
折像 四五五○ 
樊英 四五五二 
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四五六一
唐檀 四五六一 
公沙穆 四五六三 
許曼 四五六六 
趙彥 四五六八 
樊志張 四五六九 
單颺 四五七一 
韓說 四五七二 
董扶 四五七三 
郭玉 四五七五 
華陀 四五七七 
徐登 四五八七 
費長房 四五八九 
薊子訓 四五九四 
劉根 四五九七 
左慈 四五九八 
計子勳 四六○一 
上成公 四六○一 
解奴辜 四六○二 
甘始 四六○三 
王真 四六○五 
王和平 四六○六 
卷八十三 逸民列傳第七十三 四六○九
野王二老 四六一四 
向長 四六一六 
逢萌 四六一七 
周黨 四六二○ 
王霸 四六二三 
嚴光 四六二四 
井丹 四六二六 
梁鴻 四六二八 
高鳳 四六三五 
臺佟 四六三七 
韓康 四六三八 
矯慎 四六三九 
戴良 四六四二 
法真 四六四五 
漢陰老父 四六四七 
陳留老父 四六四八 
龐公 四六五○ 
卷八十四 列女傳第七十四 四六五五
鮑宣妻 四六五七 
王霸妻 四六五九 
姜詩妻 四六六○ 
周郁妻 四六六二 
曹世叔妻 四六六三 
樂羊子妻 四六七七 
程文矩妻 四六七九 
孝女曹娥 四六八一 
許升妻 四六八二 
袁隗妻 四六八三 
龐淯母 四六八五 
劉長卿妻 四六八六 
皇甫規妻 四六八八 
陰瑜妻 四六九○ 
盛道妻 四六九二 
孝女叔先雄 四六九三 
董祀妻 四六九四 
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四七○五
夫餘 四七一四 
挹婁 四七一八 
高句驪 四七一九 
東沃沮 四七二六 
濊 四七二八 
三韓 四七三一 
倭 四七三五 
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四七四三
南蠻 四七四三 
巴郡南郡蠻 四七七○ 
板楯蠻夷 四七七三 
西南夷 四七七八 
夜郎 四七八○ 
滇 四七八二 
哀牢 四七八六 
邛都 四七九三 
莋都 四七九七 
冉駹 四八○五 
白馬氐 四八○七 
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 四八一五
羌無弋爰? 四八三二 
滇良 四八三九 
東號子麻奴 四八五八 
湟中月氏胡 四八八六 
卷八十八 西域傳第七十八 四八九五
拘彌 四九一○ 
于窴 四九一二 
西夜 四九一五 
子合 四九一六 
德若 四九一六 
條支 四九一七 
安息 四九一八 
大秦 四九二○ 
大月氏 四九二四 
高附 四九二六 
天竺 四九二六 
東離 四九二八 
栗弋 四九二八 
嚴 四九二九 
奄蔡 四九二九 
莎車 四九三○ 
疏勒 四九三八 
焉耆 四九四○ 
蒲類 四九四一 
移支 四九四二 
東且彌 四九四二 
車師 四九四三 
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四九五七
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五○二一
烏桓 五○二二 
鮮卑 五○三八 

第九冊

志第一 律曆上 五○六三
律準 五○七○ 
候氣 五○九一 
志第二 律曆中 五○九三
賈逵論曆 五一○○ 
永元論曆 五一○九 
延光論曆 五一一三 
漢安論曆 五一一七 
熹平論曆 五一二一 
論月食 五一二七 
志第三 律曆下 五一三七
曆法 五一三七 
志第四 禮儀上 五一九九
合朔 五二○○ 
立春 五二○二 
五供 五二○三 
上陵 五二○三 
冠 五二○六 
夕牲 五二○七 
耕 五二○八 
高禖 五二○九 
養老 五二○九 
先蠶 五二一二 
祓禊 五二一二 
志第五 禮儀中 五二一三
立夏 五二一三 
請雨 五二一四 
拜皇太子 五二一五 
拜王公 五二一五 
桃印 五二一七 
黃郊 五二一九 
立秋 五二一九 
貙劉 五二一九 
案戶 五二二一 
祠星 五二二一 
立冬 五二二二 
冬至 五二二二 
臘 五二二七 
大儺 五二二七 
土牛 五二三○ 
遣衛士 五二三○ 
朝會 五二三一 
志第六 禮儀下 五二三三
大喪 五二三四 
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 五二五一 
志第七 祭祀上 五二五七
光武即位告天 五二五九 
郊 五二六○ 
封禪 五二六五 
志第八 祭祀中 五二八一
北郊 五二八一 
明堂 五二八三 
辟雍 五二八三 
靈臺 五二八三 
迎氣 五二八四 
增祀 五二八七 
六宗 五二八九 
老子 五二九一 
志第九 祭祀下 五二九三
宗廟 五二九三 
社稷 五三○七 
靈星 五三○九 
先農 五三一一 
迎春 五三一一 
志第十 天文上 五三一七
王莽三 五三二一 
光武十二 五三二五 
志第十一 天文中 五三三三
明十二 五三三三 
章五 五三三九 
和三十三 五三四○ 
殤一 五三四八 
安四十六 五三四八 
順二十三 五三五五 
質三 五三六一 
志第十二 天文下 五三六三
桓三十八 五三六三 
靈二十 五三六九 
獻九 五三七六 
隕石 五三七八 

第十冊

志第十三 五行一 五三八一
貌不恭 五三八四 
淫雨 五三八七 
服妖 五三九一 
雞禍 五三九八 
青眚 五三九九 
屋自壞 五四○○ 
訛言 五四○五 
旱 五四○六 
謠 五四一一 
狼食人 五四二一 
志第十四 五行二 五四二五
災火 五四二七 
草妖 五四三九 
羽蟲孽 五四四三 
羊禍 五四四六 
志第十五 五行三 五四四九
大水 五四五一 
水變色 五四五三 
大寒 五四六一 
雹 五四六二 
冬雷 五四六五 
山鳴 五四六九 
魚孽 五四六九 
蝗 五四七○ 
志第十六 五行四 五四七七
地震 五四七九 
山崩 五四九三 
地陷 五四九三 
大風拔樹 五五○一 
螟 五五○五 
牛疫 五五○七 
志第十七 五行五 五五一一
射妖 五五一三 
龍蛇孽 五五一四 
馬禍 五五一七 
人痾 五五一九 
人化 五五二三 
死復生 五五二四 
疫 五五二六 
投蜺 五五二八 
志第十八 五行六 五五三三
日蝕 五五三四 
日抱 五五五八 
日赤無光 五五五八 
日黃珥 五五五九 
日中黑 五五五九 
虹貫日 五五五九 
月蝕非其月 五五六一 
志第十九 郡國一 五五六五
河南 五五六七 
河內 五五七三 
河東 五五七六 
弘農 五五八○ 
京兆 五五八二 
馮翊 五五八四 
扶風 五五八六 
右司隸 
志第二十 郡國二 五五八九
潁川 五五九○ 
汝南 五五九二 
梁國 五五九六 
沛國 五五九八 
陳國 五六○○ 
魯國 五六○二 
右豫州
魏郡 五六○三 
鉅鹿 五六○五 
常山 五六○六 
中山 五六○八 
安平 五六一○ 
河閒 五六一二 
清河 五六一三 
趙國 五六一四 
勃海 五六一五 
右冀州 
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 五六一七
陳留 五六一七 
東郡 五六二○ 
東平 五六二三 
任城 五六二四 
泰山 五六二五 
濟北 五六二七 
山陽 五六二八 
濟陰 五六二九 
右兗州
東海 五六三二 
琅邪 五六三三 
彭城 五六三五 
廣陵 五六三六 
下邳 五六三七 
右徐州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五六四一
濟南 五六四二 
平原 五六四三 
樂安 五六四五 
北海 五六四六 
東萊 五六四八 
齊國 五六四九 
右青州
南陽 五六五一 
南郡 五六五五 
江夏 五六五六 
零陵 五六五八 
桂陽 五六五九 
武陵 五六六○ 
長沙 五六六一 
右荊州
九江 五六六二 
丹陽 五六六四 
廬江 五六六五 
會稽 五六六七 
吳郡 五六六八 
豫章 五六七○ 
右揚州 
志第二十三 郡國五 五六七三
漢中 五六七四 
巴郡 五六七五 
廣漢 五六七六 
蜀郡 五六七八 
犍為 五六七八 
牂牁 五六八○ 
越巂 五六八一 
益州 五六八二 
永昌 五六八三 
廣漢屬國 五六八四 
蜀郡屬國 五六八五 
犍為屬國 五六八六 
右益州
隴西 五六八七 
漢陽 五六八八 
武都 五六九○ 
金城 五六九一 
安定 五六九一 
北地 五六九二 
武威 五六九三 
張掖 五六九四 
酒泉 五六九五 
敦煌 五六九六 
張掖屬國 五六九七 
張掖居延屬國 五六九七 
右涼州
上黨 五六九八 
太原 五六九九 
上郡 五七○一 
西河 五七○二 
五原 五七○三 
雲中 五七○四 
定襄 五七○五 
鴈門 五七○五 
朔方 五七○六 
右并州
涿郡 五七○七 
廣陽 五七○八 
代郡 五七○九 
上谷 五七一○ 
漁陽 五七一○ 
右北平 五七一一 
遼西 五七一二 
遼東 五七一二 
玄菟 五七一三 
樂浪 五七一四 
遼東屬國 五七一五 
右幽州
南海 五七一六 
蒼梧 五七一七 
鬱林 五七一八 
合浦 五七一九 
交趾 五七一九 
九真 五七二○ 
日南 五七二一 
右交州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五七二五
太傅 五七二九 
太尉 五七三○ 
司徒 五七三一 
司空 五七三二 
將軍 五七三五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 五七四三
太常 五七四三 
光祿勳 五七五○ 
衛尉 五七五六 
太僕 五七五九 
廷尉 五七六一 
大鴻臚 五七六一 
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 五七六五
宗正 五七六五 
大司農 五七六六 
少府 五七六八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 五七八一
執金吾 五七八一 
太子太傅 五七八二 
大長秋 五七八三 
太子少傅 五七八六 
將作大匠 五七八八 
城門校尉 五七八九 
北軍中候 五七九○ 
司隸校尉 五七九二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五七九七
州郡 五七九七 
縣鄉 五八○二 
亭里 五八○三 
匈奴中郎將 五八○五 
烏桓校尉 五八○五 
護羌校尉 五八○五 
王國 五八○六 
宋衛國 五八○九 
列侯 五八○九 
關內侯 五八一○ 
四夷國 五八一二 
百官奉 五八一二 
志第二十九 輿服上 五八一七
玉輅 五八二七 
乘輿 五八二八 
金根 五八二八 
安車 五八二八 
立車 五八二八 
耕車 五八三○ 
戎車 五八三一 
獵車 五八三二 
軿車 五八三二 
青蓋車 五八三三 
綠車 五八三三 
皁蓋車 五八三四 
夫人安車 五八三五 
大駕 五八三六 
法駕 五八三七 
小駕 五八三九 
輕車 五八四○ 
大使車 五八四一 
小使車 五八四二 
載車 五八四三 
導從卒 五八四三 
車馬飾 五八四六 
志第三十 輿服下 五八四九
冕冠 五八五四 
長冠 五八五六 
委貌冠 五八五七 
皮弁冠 五八五七 
爵弁冠 五八五八 
通天冠 五八五九 
遠遊冠 五八六○ 
高山冠 五八六○ 
進賢冠 五八六一 
法冠 五八六一 
武冠 五八六二 
建華冠 五八六四 
方山冠 五八六四 
巧士冠 五八六五 
卻非冠 五八六五 
卻敵冠 五八六六 
樊噲冠 五八六六 
術氏冠 五八六七 
鶡冠 五八六七 
幘 五八六九 
佩 五八七一 
刀 五八七三 
印 五八七四 
黃赤綬 五八七五 
赤綬 五八七五 
綠綬 五八七六 
紫綬 五八七六 
青綬 五八七七 
黑綬 五八七八 
黃綬 五八七八 
青紺綸 五八七八 
后夫人服 五八七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5015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