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思想史(全三冊)(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思想史(全三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  價:NT$ 1008 元
優惠價:8787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中國思想史(套裝共3卷)》為《中國思想史》第二版。全書以個人的觀察角度與理解視野,對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進行歷史的研究與描述。該書不僅關心古代中國精英與經典思想的發展,而且分析這些思想得以形成與確立的知識來源和終極依據,也描述產生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以及中國思想世界的最終確立和逐漸瓦解的過程。作者改變了過去作為教科書的思想史以人為中心的章節模式,引徵豐富的古代文獻,也參考現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與敘述從上古以來到十九世紀的中國人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及其連續性歷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說明今天中國的思想傳統是如何從古代到現代被逐漸建構起來的。論者評此書“突破了以往描述觀念的歷史嬗變的思想史寫法,試圖從知識、思想與信仰三者的經緯交錯中、從精英與世俗之間觀念的互動中揭示中國文明構成及發展的複雜底蘊”。

作者簡介

葛兆光

1950年生於上海,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本科及研究生畢業,曾歷任江蘇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及東亞的宗教、思想和文學史。曾應邀任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臺灣大學、日本關西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獲選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第一屆Princeton Globar Scholar,並於2010-2012年任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教授。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1986)、《道教與中國文化》(1987)、《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10世紀》(1995;增訂本,2008)、《中國思想史》兩卷本(1998,2001)、《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2003)、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2005)、《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2011)等。

名人/編輯推薦

《思想史》雖然也寫了精英和經典的歷史,但作者用濃彩描繪的,則是“一般思想史”。這就使得這部書,不僅在方法上,而且在視野上,也具有著全新的面貌……它以嶄新的角度展示給人們的,是大家不那麼熟悉的思想世界,更廣泛、更深入地體現出研究的新意。
——李學勤

葛兆光的《思想史》,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翔實,視角獨特,觀點新穎,研究紮實,十分難能可貴。
——邢賁思

葛兆光的這部思想史掌握的資料相當豐富。我們的思想史、學術史的撰寫是非常貧乏的,過去也有人談到重寫文學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新寫的文學史或思想史都可以稱為“重寫”……我想今天會上所說的“重寫”,大概是指這部思想史在思想觀念上要建立一種和過去不同的方法、觀念和系統,要有一些新的發展或突破。
——王元化

這本書的特色在於它有整體性的思考,又有不少精闢的具體見解。學術史表明,有的時候,有人忽然闖進一個陌生的領域,倒是會發現一些那個領域呆了很久的人沒有發現的問題。我讀兆光這本書,便常有這樣的感覺。
兆光是位認真的學者,在學風上很嚴謹。他的這部思想史,我認為他取得了幾點前人不具備的成就。即使書中若干可議的部分,我也很佩服他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去探討。
——朱維錚

原來我們講的思想史太窄,葛兆光現在把思想史拓寬了,至少已經拓寬到他所講的信仰、知識結構。有人說這種寫法外國早就有,我說他是創新,學術評價要鼓勵這樣的創新。不是說吸取了國際上的成果,或是受了什麼啟發,就不算創新。至少到目前為止,在有沒有人系統地貫徹這樣的思想,來寫思想史,那應該說還沒有。那麼這一點就很了不起。
——葛劍雄

葛著《思想史》的基本意義即是讓我們知道原來思想史也可以這樣寫法,也可以這樣研究……將思想做成歷史的歷史並不長,已出版的思想史的數量並不多,另寫與再寫的空間還很大。我想葛著的主要學術意義即在此,而不在於像某些人那樣,以為自己的著作已達到“一書行而百書費”的水平。而且,即使是如同葛著的這種一般意義上的思想史也有被再寫的可能,這才是學術發展的正常道路。
——周振鶴

目次

**《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

小引思想史的寫作

思想史的意味——中國哲學史的形成——從謝無量、胡適、馮友蘭到任繼愈——對“哲學”和“哲學史”的疑問——哲學史真的適合敘述古代中國思想世界麼——思想史的中心和邊界在哪裡——思想史究竟如何寫?

第一節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歷史

關於中國思想史敘述與解釋的習慣——對“經典話語系統”中的思想史寫法的三個疑問——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思想史的基盤或底線:長時段——文獻資料範圍的拓展與使用方法——重寫思想史的前景與困境

第二節知識史與思想史

學術與思想:近年來學界的一個爭論話題— —思想史的知識源頭與背景:以數術史與經學史為例——知識的變動與思想的變動之間——知識影響思想的一些歷史例證——對歷史的體驗和理解——關於這一想法的來歷

第三節“道”或“終極依據”

科林伍德的比喻和馬王堆帛畫的聯想——探尋知識、思想和信仰的歷史源頭處——天經地義:天不變道亦不變——天人合一:不僅僅是環境保護或親近自然的口號——天崩地裂:終極依據的坍塌以及思想史的變局——處處碰 它:朱熹直覺中領悟到的終極依據

第四節連續性:思路、章節及其他

思想史、《思想史》以及《思想史》的三種寫法——歷史的連續性與福柯的疑問——連續性追尋的三種思路——教科書模式與章節的割裂——思想史連續性的三種類型——對於一個思想命題的不斷解釋——脫魅或理性的排斥,斷裂中的連續——對外來思想的回應中重新發掘和解釋思想傳統中的資源——個人性寫作與重寫思想史的想法

第五節無畫處皆是畫

思想史為何不願意敘述平庸的時代?敘述的形式、觀念和心情——“空白”的背後,其實寫滿了未發表的文字——傳統的思想史寫法:思想史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思想史不是點鬼簿和光榮榜——無處即有,思想史不僅要寫那些“變異”和“凸顯”,而且要寫那些“綿延”和“蟄伏”——盛唐缺席的例子——思想史是在建構“道統”麼?——思想史:究竟是思想還是歷史——思想的平庸時代是否具有被思想史書寫的意義——它應當被省略麼:“文革”時代只有一種思想——平庸背後有深刻的內容:洞察力和批評力的消失,難道不是思想史應當討論的歷史現象麼——盛唐、明代、清代到“文革”時代的幾個例子——兩種歷史時間——如果思想史還屬於歷史,那麼它不能無視“空白”,因為這裡可能有過去的眼光忽略的東西——重新敘述的力不從心——可以在“空白”處描述出思想史的三種情況——需要對過去思想史不常涉及的畛域和文獻進行打撈和爬梳,更要用另一種觀察歷史的立場、視角和眼光

第六節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

思想史和哲學史真的是“發展史”嗎?——歷史過程和歷史書寫中的“減法”(subtraction)——若干例子——葛蘭言(Marcel Granet)在頰谷之會中看到的疑問——物官和博物傳統的消失說明了什麼——道教史中消失的塗炭齋和過度儀——失落的歷史的被“發現”——文明推進與被野蠻化的風俗——“加法”和“減法”並不對立反而是一個歷史的兩面

第七節歷史記憶、思想資源與重新詮釋

“影響”:思想史家無意中凸顯了“施與”卻忽略了“接受”—— “影響”是否能夠重新浮現,成為新的思想資源,與當下的處境有關——思想史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思想資源、歷史記憶和重新詮釋、再度重構——翻譯或者格義:回應外來新知時的本土資源——歷史記憶壓抑的幾種方式——歷史記憶的兩種不同取向——回溯本原,以向回看的方式進行文化認同——斬草除根,以發掘歷史記憶的方式來反省自身傳統——保守與激進:兩種取向的糾纏——協調兩種不同研究思路的衝突—— “衝擊—回應”與“在中國發現歷史”——外在因素與內在理路之間——舊中有新、新中有舊——朱熹的比喻——從張大春《將軍碑》說到歷史記憶

第八節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歷史資料的變化——思想史為何資料範圍沒有變化——近年來考古發現的刺激——作為思想史的資料(一)曆書——作為思想史的資料(二)則例與輿服誌等——作為思想史的資料(三)檔案——作為思想史的資料(四)類書、蒙書、手冊——作為思想史的資料(五)小說話本唱詞——過去的思想史為何不能使用這些資料——重新檢討思想史應當怎麼寫,寫什麼?

第九節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考古與文物

從甲骨文、敦煌文書、流沙墜簡說到最近的考古發現——考古發現的意義:古書的再發現、走出疑古思潮的籠罩以及其他——思想史寫法的變化擴大了考古發現在思想史中的使用——注重知識背景的考掘和一般思想的敘述——碑刻、書畫、信札、日記、公文、書籍等等也可以作為分析文本進入思想史的視野——圖形的考古與文物資料如何進入思想史的研究視野?——以作為思想史資料的地圖為例——邊界不定的思想史:與其他歷史的關係

第十節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

左圖右書的傳統——圖像中的“格套”恰恰成為思想史“象徵”——圖像資料與文字文獻的差異所在:構圖、變形、位置、設色——道教壇場和幕:宗教儀式的空間佈局與懸掛圖像——職貢圖等:異域人物圖像中的變異與想像——《人身圖說》和《五嶽真形圖》:圖像翻刻、臨摹、轉寫、抄襲過程中觀念影響所導致的變化——圖像研究可以給思想史增添新視野

第十一節從“六經皆史”到“史皆文也”:作為思想史研究資源的後現代歷史學

《懷柔遠人的爭論》與1999年的中國歷史學界——歷史只是語言的敘述?從“六經皆史”到“史皆文也”——海登·懷特的觀點——“敘述”一詞中歷史與文學的界限的消失——凸顯與遮蔽:以思想史敘述中的王通與周敦頤為例——在書寫與敘述中區分真偽的意義何在?對過去中國歷史學中一個原則的重新考慮——發掘各種真偽“敘述”背後的支持觀念系統及其歷時性變化——在歷史書寫中進行知識與思想的考古發掘——權力與敘述:寫法中的思想史——詹京斯關於歷史書寫中的“權力”的論述:對歷史敘述中的普遍性共識的質疑——顧頡剛與古史辨:“層層積累的偽史”說——疑古思想中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歷史性思想的差異——後現代歷史學是否能夠確立一個最後的限度?——“指向真實”:歷史敘述的邊界和維度

後記

**《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第一編

引言遙遠的古代

第一節重構上古思想世界:傳統文獻、現代理論以及考古發現

大同世界:天下、領袖、村落——回溯式的想像——把時間距離轉化為空間差異:人類學家關於“人類出於同源”的普遍主義觀念——神秘力量、分類秩序、技術權威— —我的三個疑問——過去對考古資料的一般理解——對生命來源的好奇、死後世界的敬畏、美感的追求與用符號表達記錄與交流——良渚玉琮、濮陽龍虎、凌家灘玉龜玉版的思想史意義

第二節卜辭中所見的殷人觀念系統

神秘力量的秩序化——祖靈崇拜觀念及其與世俗權力系統的匹配——祭祀與占卜儀式中所表現的知識系統的整合——思想世界中的三種基本知識

第三節周代殘存文獻與銅器銘文中所見的思想演進

殷周的連續性——“帝”的崇拜與神鬼觀念之延續——血脈與親情及祖靈之保佑與子孫之綿延——宗廟祭祀:對秩序的確認——祝、卜、史、宗以及儀式中的知識系統與思 觀念

第四節作為思想史的漢字

漢字象形與中國思維的具體感性——漢字歸類與中國思維的分類原則——漢字句法與中國思維的邏輯特徵——怎麼想與想什麼

第五節後世思想史的背景:儀式、象徵與數字化的世界秩序

絕地天通:“巫”、“史”、“祝”、“宗”與文明——宇宙秩序:作為觀念及其在殷周儀式中的體現— —儀式:作為秩序的象徵性表現及其合理性來源——象徵:對人間秩序的傳遞、暗示與規範意味——數字:世界及其秩序的神秘化——思想史將向何處延伸?

第二編

引言所謂“軸心時代”

第一節春秋戰國時代的一般知識與思想

一般知識水準與思想狀況——曆算之學與星占之學——以龜策預言吉凶的知識——儀式的主持與意義的解釋——對稱、和諧及交互關聯的世界:宇宙、社會與人類的一體化——陰陽與五行——思想變化的三種徵兆

第二節“士”的崛起與思想變異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士的崛起:原屬王官的知識階層下移與原為下層士人的上升——思想與權力的分離以及思想與技術的分離——權威知識的失效與思想者的懷疑和思考——思想變化的三種取向——禮儀中製度與意義的剝離——理性依據與價值來源的重新確立——歷史作為依據

第三節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Ⅰ):儒

“儒”的來源——從儀式中追尋“禮”的意味——從象徵中發展出“名”的思想——推尋禮儀的來源與確立“仁”的價值——孔子之後儒者的發展:兩個不同的思想取向

第四節思想傳統 延續與更新(Ⅱ):墨

墨學的來源——墨家對儒家的四方面批評——現世的實用思考——變動時代中的兩種趨向: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墨家後學:墨分為三和兩種取向——墨家學說瓦解的內在根源

第五節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Ⅲ):道

道者:並非後人想像中的一個流派——前期道者的各種取向與思路——黃帝之學:宇宙、天象之理的推衍和運用——宋鈃、尹文一系,彭蒙、田駢、慎到一系——楊朱一系的意義——老子及其時代——天道、世道與人道——兩種可能滋生的內在理路

第六節戰國時代的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識:方術及其思想史意味

神秘思想與技術在精英與經典思想中的隱退——大小傳統的理論及其在古代中國思想史中運用時的修正——天地人:戰國方術、數術知識背後的觀念系統和神鬼譜系背後的意義架構——宇宙:和諧、對稱和整齊的整體,陰陽、四季、五行、八方、十二時等基本要素,天地人鬼的對應關係——作為思想史的知識背景:三類精英思想取自一般知識的思想實例

第七節百家爭鳴與三種話題(Ⅰ):宇宙時空

戰國時期對宇宙時空的興趣與追問——天與地的觀測、揣摩、玄想與體驗——宇宙起源理論的哲理化:天道與一、陰陽、四時、萬物的秩序——宇宙結構理論的系統化:大九州的空間與五行循環的時間——最終依據:天道與人道或哲理與道德的分別

第八節百家爭鳴與三種話題(Ⅱ):社會秩序

重建秩序的依據——孟子:從性善論證秩序的建立——墨 及商鞅的思考——荀子:從思想學說到意識形態——韓非的法制主義——歷史的回溯與虛幻的理想世界:關於道家的烏托邦——道法轉換:兩極的相通

第九節百家爭鳴與三種話題(Ⅲ):個人存在

社會中的個人及其存在價值——生命的永恆——兩種思路:保全自然的觀念與養氣煉形的技術——儒者對個人存在的思索——莊子的思考:人與天一也——無待的自由境界——自然與自在的人——超越價值標準:齊萬物一死生——通向自由境界之路

第十節語言與世界:戰國時代的名辯之學

語言與世界:作為表達工具的語言與作為研究對象的語言——孔、墨、老:對語言的不同態度與立場——語言世界與現象世界的分離:辯者惠施與公孫龍的“合同異”、“離堅白”——理性主義的語言觀念:墨辯的“名實耦,合也”——超越語言:莊子及其後人對“ ”的體驗——用語言調節及強迫:儒家的社會關懷與文化保守及其變異——名辯之學的消亡

第三編

引言百家爭鳴的尾聲與中國思想世界的形成

第一節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背景與一般思想水平

從馬王堆帛書帛畫說到考古發現中重現的秦漢普遍知識背景——傳世文獻記載中的一般信仰——帛畫與畫像磚中的三個世界——銅鏡銘文中所見之漢人觀念——關於生命、幸福、子孫——天下、海內、四夷:民族國家的確認——秦漢一般思想的總結

第二節哲理的綜合: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

戰國末年的綜合趨向:莊子、荀子、韓非的學術批評與《尸子》、《鶡冠子》、《呂氏春秋》的思想融合——《呂氏春秋》對各種思想的規範與兼併——天道:自然法則的優先意味——十二紀中的天道世道與人道——秦漢之間黃老之學的不同趨向——《淮南子》中的“道”:置於天地人之上——貫穿自然、社會與人的思路——秦漢之間黃老之學的批評傾向與離心 向——邊緣化與世俗化:歷史的命運

第三節國家意識形態的確立:從《春秋繁露》到《白虎通》

儒者的實用傾向與策略:定漢儀、撰《王制》、設明堂——經學傳承系統的延續與宇宙支持系統的建立——《春秋繁露》中的根本依據:宇宙秩序和歷史經驗——《春秋繁露》中的“人”:善惡兩端的人性——凸顯君主的意義和儒學的意識形態化——德與刑:教育與管理及循吏與酷吏——“天人感應”背後的心情:對君主的製約與對權力的超越——鹽鐵會議與石渠閣會議——光武帝、明帝與章帝時代的思想史——《白虎通》對宇宙秩序、人間秩序的簡約化數字化表述——思想一致的時代

第四節經與緯:一般知識與精英思想的互動及其結果

重新理解與評論緯學——關於緯學起源的說法——緯學的數術知識背景(一):望氣、占星、推歷、物驗等等——緯學的數術知識背景(二):天文與地理——提升知識的文化品格:術士對數術理論化與知識系統化的努力——知識階層對數術知識的引用:儒士中的神秘化與政治化風氣——互動:獲得宇宙支持系統和獲得經典支持系統——總結:儒家思想中宇宙觀念與實用規範的建立及經典解釋系統的確立

第四編

引言異域之風

第一節漢晉之間:固有思想與學術的演變

知識階層的邊緣狀態與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一致——思想與權力的緊張中捍衛真理與人格的理想主義——博學的風氣與思想取徑的拓寬——從群體自覺到個體超越——作為標誌與象徵,公元166年的思想世界

第二節玄意幽遠:三世紀思想史的轉折

二三世紀之交思想與學術風氣的轉化— “性與天道”,儒家話題的終點成為玄學話題的起點——從陰陽五行到有無——言與意——自然的追求——正始十年到景元四年——思想史注意的現象——知識結構與思想習慣的變化——玄學思路的變化——玄學的遊戲傾向與文學取向

第三節清整道教:關於道教思想、知識與技術的宗教化過程

關於道教形成的兩種思路——道教形成之前來自巫祝史宗的知識與技術——淫祀與妖妄,來自政治與文化方面的批評——經典化過程: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與對理性主義思想的屈服——約束機制:確立嚴格的戒律與整齊的規範——象徵系統:依據古代中國天地宇宙論的整合——道典建設:建立普遍與公開傳播的經典文本基礎——俗世化過程:確認道教在世俗生活中的意義——與道家的分離——生命、幸福、道德:道教社會價值觀念的明確——末世論:宗 的誘惑

第四節佛教東傳及其思想史意義

佛祖西來?——早期一般思想世界中的佛教影響——寫本、造像、懺法中所見的宗教意識及其在中國社會中的變化——四世紀初期佛教在上層的傳播——格義與合本子注——中國語境中的佛教思想:心無、本無、即色以及其他

第五節佛教東傳及其思想史意義(續)

四世紀中葉到五世紀上半葉的佛教——從四個象徵性現像中看中國思想世界的變化——“空”的意蘊以及表達的思路——人性到佛性及其背後的依據——善不受報與頓悟說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理”的興味以及佛教在中國士大夫階層中的發展路向

第六節佛教征服中國?

佛教的滲透:融合與衝突——沙門不敬王者:宗教團體是否能夠與世俗國家利益共處並擁有獨立存在的可能?——關於孝的問題:宗教信仰是否可以優先於社會的倫理信條和道德規範擁有絕對的地位?——夷夏之爭:宗教理想是否可以消泯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擁有普遍的意義?——在中國語境中:佛教立場的挪移以及對傳統的遷就——疑經與偽經、數術中的外來因子、教相判釋——經典的翻譯、選擇與炮製——通道:週武帝的政策及其像徵意味——征服還是轉化?

第七節目錄、類書和經典注疏中所見七世紀中國知識與思想世界的輪廓

目錄、類書及經典注疏作為史料在思想史中的使用——《隋書·經籍志》中所見的知識與思想的增長與變化——分類與陳列:《藝文類聚》中的分類次序與價值等級,附說《無上秘要》與《法苑珠林》——《五經正義》:經典是知識與思想的淵藪

主要徵引書目

後記

**《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

第一編

引言權力·教育與思想世界

“奉天承運”與王朝合法性及合理性的獲得途徑——唐代初期的文化策略——“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真正實現——統一的國家有了統一的思想與文化——考試的意義:作為背誦與記憶的知識——承平的時代與平庸的思想——社會生活風氣的影響——整個思想世界沒有療救的藥方

第一節盛世的平庸:八世紀上半葉的知識與思想狀況

經歷了思想與秩序的雙重危機之後——八世紀初的中國官方重建思想與秩序傳統的願望:開元禮、曆法、封禪與祭孔——失去了洞察力與診斷力的知識與思想世界——知識的教條與簡化——教育與考試中的導向——類書、禮儀範本和書信範文背後的思想史意味——思想趨向裝飾與表面:從貴族的知識獨占到士民的文化普及——禮法為基礎的生活模式和傳統觀念的崩潰——思想的非學術化與文學化——信仰邊界的模糊和 混亂——道教與佛教入侵思想世界——一個像徵:唐玄宗頒布《御注孝經》、《御注道德經》和《御注金剛經》——失去批評能力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儒家學說— —宇宙空間的象徵不再能支持社會秩序的合法性——歷史敘述不再能解釋權力的合理性——禮法不再能約束道德和收拾心靈——盛唐:失去批評力的思想如何自處?

第二節理論興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上)

八世紀中葉以後的佛教狀況——比“宗”和“派”更重要的:律師、法師與禪師的分野——回顧歷史:八世紀之前——唯識學:八識、三性、三能變、五位百法以及轉識成智——華嚴學:“六相圓融”、“四法界”、“十玄門”和“五教十宗”——理論興趣的衰退與感悟體驗的凸顯——貴族社會的瓦解與純粹理論興趣的失落——中心地域的戰亂與都市大寺院講壇的衰落——宗教對社會的意義的自省與宗教對實際生活的進入——是否傷害了古代中國人對抽象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哲理語言的創造能力?——元和五年(810)朝廷停止官方譯經事業的象徵意義——在“佛法”和“道”之間的選擇:禪師的崛起

第三節禪宗的勝利與佛教的失敗: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中)

在佛教各種思路中,南宗禪的凸顯——八至九世紀禪宗的崛起和勝利——當時禪門的實際狀況:北宗、荷澤、牛頭、天台和洪州的並峙——普寂、義福之後的北宗——神會門下的荷澤宗——慧忠、玄素以及佛窟遺則、徑山法欽為首的牛頭宗——八、九世紀中的天台一系——洪州馬祖道一系的風靡南北——西堂智藏、章敬懷暉和興善惟寬的意義——洪州一系在九世紀以後逐漸取得主流地位——九世紀的二十年代中國佛教地圖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禪思想向自然和適意的人生哲理方面轉化——人性與佛性的關係如何?——修行的方式如何?——趨近了佛性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從印度佛教到中國禪宗的轉化——淡出了中國思想與信仰的主流世界

第四節語言與意義: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下)

九至十世紀的禪門興衰——語言學轉向:生活中的日常語言取代經典中的書面語言,扭曲的藝術語言取代自然的日常語言——佛教中傳統的語言形式:轉讀唱導與章句注疏——禪門對語言文字的態度與策略:從工具到意義本身——不落空的活句:自相矛盾、有意誤讀、答非所問——參公案:刻舟求劍的危險——禪問答成為藝術語言,再次瓦解了宗教的嚴肅性與理論的深刻性——大中年間以後:九世紀末至十世紀初的禪宗與佛教的走向

第五節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紀之間思想史的再認識

八世紀末到九世紀唐王朝的艱難時期:內憂與外患——國家權威的失墜與思想秩序的混亂——《平淮西碑》:韓愈一流士人對於強大的國家與權力的呼籲——對國家政治權威的訴求與對思想秩序的訴求——離經叛道的傾向與各種知識、思想及信仰的活躍——佛教的入侵——被喚起的民族感情與歷史傳統——發掘歷史資源,重建主流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普遍性權威——“道”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人性的發掘——經典文本的證明:《大學》與《中庸》的再詮釋——虛構的思想歷史的系譜:孟子的意義——極端理想主義的思路: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潛伏著的極端主義:一統與優先背後——抵制與批評:來自現實主義思路的——作為一種思想史的可能性而存在的資源:八九世紀之間的激進的理想主義思路及其歷史命運

第六節會昌滅佛與九世 的道教

日僧圓仁所見到的九世紀武宗滅佛事件——茅山上清系的鼎盛以及可疑的系譜——九世紀前後道教的地域分佈和派別存在:南嶽系的崛起——武宗時代當紅道士的出身——李德裕的態度的象徵性及士人的取向:來自主流意識形態的壓力——隋唐道教史中四個重要現像中顯示的趨向:理論興趣、《本際經》、上清系與道教撰述——來自佛教的刺激與壓力:辯論與融合——來自道教自身的調整:法位階梯的象徵性——道教的分化:以後的趨向

第二編

引言理學誕生前夜的中國

北宋的現實:合法性危機——郊祀、封禪以及皇帝神化系譜的建立——從“杯酒釋兵權”說起——恢復與重建知識、思想及信仰世界的有效性——“普遍皇權”的確立與鞏固——“人不同心”以及思想同一性的消失——在普遍的價值混亂的情況下,重新建立思想世界,並用它籠罩和指導社會生活——知識階層的批評資源與權力:擁有普遍適用性的、超越一切自然與社會存在的知識與思想——“天下”與“太平”、“道”與“理”、“心”與“性”——中唐的資源:真理系譜,經典系統,語言文體以及關於人性的思路——“道學、政術為二事”: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

第一節洛陽與汴梁: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

十一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洛陽與汴梁——“道統”與“政統”的分離——印刷術、知識傳播,以及以道德、知識與思想互相認同的士人階層的膨脹——言論環境、自由議論與政治意識形態的鬆動——國家管理與私人生活之間,介於皇權與個人之間的階層的形成——中唐到北宋變革思潮中的政治集權主義取向— —洛陽士大夫表達的另一種聲音——以“災異說”制約皇權的傳統失去了效用——重新建構可以超越一切的終極依據,以及通釋社會、自然與人類的“真理”——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熙寧元豐之間,洛陽成了士大夫聚集的中心——溫和的文化保守主義與高調的道德理想主義立場——學風與時尚:對經典文本的不斷追問,尋求根本的解釋——“理一分殊”——“格物窮理”——“窮理盡性”——關於終極真理的闡述和關於人性本 的論證——“性”與“理”,何以證明自身有絕對的“真”與“善”的取向?——自然領域與社會領域之間難以理清的糾纏關係如何解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十一世紀六七十年代,“道學”或“理學”的位置:“如壁上行”的理想主義——思想的歧異背後可能有更深刻的社會背景——邊緣的、民間的,象徵著士大夫階層的理想主義思潮——汴樑與洛陽之間:“政統”與“道統”、“師”與“吏”、政治重心與文化重心的分離

第二節理學的延續:朱陸之辯及其周邊

從淳熙二年的鵝湖之會說起——建炎以來的理學處境:從紹興六年的陳公輔事件到慶元元年的“黨禁”——南宋理學的狀況——朱熹的思想史意義——《伊洛淵源錄》與《近思錄》:確立所謂“道統”——《四書集注》:重新凸顯“經典”,並指示理解的新途徑——《朱子家禮》及其他:具體化和世俗化的努力與進入民眾的生活世界——朱熹關於心性天理的思想學說:心、性、理、情——宇宙本原、社會秩序、人的心性的統一詮釋——陸九淵的挑戰及其思考:將理學推向極端的取向——兩種學問:尊德性與道問學——士紳階層以文化權力對抗政治權力,以超越思想抵抗世俗取向的、富於創造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學說——理學進入官方的意識形態,成為士人考試的內容,並成為通行觀念進入了生活領域——構建和確立了以後幾百年間文化的主流和基調 —南宋末年理學的複興及其意識形態化

第三節國家與士紳雙重支持下的文明擴張:宋代中國生活倫理同一性的確立

淫祠與巫風:十一世紀中葉夏竦的上疏——禁淫祠與興學校——文明傳播的加速度:宗族的重建與士大夫階層的影響、印刷術的傳播、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溝通——理學的意義——兩宋禁毀淫祀、淫祠的官方行為與士紳行為——祠祀名單的變動——法律對淫祀淫祠、巫覡活動、宗教聚會等等的嚴格限定——“一道德同風俗”:文明推進的例證——殺人祭鬼的禁絕——婦女身體的禁忌——異端信仰與異族文明的拒斥——社會秩序的清理與建立——文明擴張中國家即皇權的作用與士紳階層的意義——宋代士紳階層的膨脹——教育,以及宗譜、家禮、鄉約、族規:理學的世俗化及其意義——理學:沒有鬼神的宇宙——皇權所象徵的國家、士 所代表的社會以及民眾三者在文明擴張中的互動關係——唐宋文明之間差異的一個例子

——結論:近世中國生活倫理同一性的確立

第四節從元到明: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一般狀況

俗化之厄:歐陽守道和沈仲固對理學的激烈批評——把真理的思索變成背誦文本——蒙元皇權對於漢族文明的態度及其意義——對新朝的認同與民族主義的退潮:從趙復到郝經、許衡、劉因——許衡的意義——“真儒之道見於吏治”——明初皇權與儒學:從明太祖到明成祖——主流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平庸和圓熟——生活的同一性瓦解而思想的同一性依然存在:話語的分裂——重新整理思想世界?元代陸學的命運與明代陸學的動向——王陽明的出現

第五節再起波瀾:王學的崛起及其意義

王陽明學說開始的勢頭並不順利——嘉靖年間的情況——嘉靖以後民間社會的空間、市民生活的多樣化、倫理同一性的約束鬆弛——城市、商業、交通以及印刷技術和造紙技術的發達與知識傳播——超出官方意識形態允許的邊界——講學的風氣——萬曆十二年詔令王陽明、陳獻章從祀孔廟——程朱理學的要義:把世俗的情慾與純然的天理分開——王學是在程朱之學已經籠罩的語境中發生的:對理學的修正— —“心即理”——“心外無性”、“心外無理”——歷史的輪迴:七至八世紀中國禪宗取代印度佛教的歷史回顧——拆除障蔽的途徑:致良知——對《大學》與《中庸》的重新詮釋——“知行合一”的意義——重新書寫“道統”與接續“血脈”——“無善 無惡”與“有善有惡”:“慎獨”與“戒懼”以及道德自覺的意義——“有善無惡”:心靈的絕對化與自然的合理化——對王學的批評以及新學說的風靡——江右王門:錢德洪、羅洪先、鄒守益、聶雙江等人的主張:“真是陽明之的傳也”——王畿、王艮以及顏鈞、何心隱、羅汝芳、李贄等人的取向——對內在破壞力的警覺與萬曆三十年的情況——對王學的補救之一:高攀龍、顧憲成等人的批判——對王學的補救之二:劉宗周的慎獨與監督——王學衝擊下的晚明:思想多元與思想危機——政治意識形態的壓力與內憂外患的影響——思想史的曲折

第三編

引言從“天下”到“萬國”: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的背景

古代中國與異域的交往歷史:從古代到十九世紀——文明的中心與邊緣發生變化——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之間:世界與中國——十六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的國際處境:兩種反應和兩種策略——醫學與天學:日本與中國對於西學接受與回應的微妙差異——近代中國對於世界的心理失衡——1895年以後的自信心崩潰——十六世紀以後:重新調整思想史的焦距與背景

第一節天崩地裂(上):當中國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學

明清兩代對於西洋新知的兩種反應:倫理政治之學與天文曆算之學——化“異”為“同”:對思想的移位(shift)、稀釋(dilute)和溶解(dissolve)——“另為一家”:西洋天文地理知識對傳統中國知識世界的瓦解——天圓地方:古人對以北極為中心軸而運行的視覺天象的觀察、體驗、推測和衍繹——從利瑪竇以來傳入中國的西洋天學 識:地球“員而不方之理”——明末七千部西書被傳教士傳入中國:知識世界的變化——“天崩地裂”:對稱的並不對稱,和諧的也並不和諧— —傳教士的記載和中國人的反應——夷夏之辯:以《聖朝破邪集》為例——顛倒乾坤:天地時空知識的思想史意義——什麼是“理”、什麼是“一”:體用道器之間——面對西學的兩種思路:把西學納入中國傳統思想之中進行重新解說,或者把西學從中國思想世界中清理出去——中西、體用、道器之間真的可以說合就合,說補就補嗎?——不得已的緊張心情:天崩地裂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國所繪世界地圖中的“天下”、“中國”、“四夷”

1584年利瑪竇刻印了《山海輿地全圖》——大地的空間格局,中心與邊緣的位置安排,地域大小的圖形描述並不僅是地理學問題——古代中國的“中國”觀:以所認知的地域、以自身為圓心、以自己的視野為半徑的“世界空間”——大小、上下、方位、比例:地圖其實也是一種敘述——古代中國地圖繪製的歷史——文明的世界像:天下、中國與四夷——一個錯過的機會:佛教的世界圖像和《佛祖統紀》中三幅地圖的思想史意義——利瑪竇地圖之後——迅速接受了多種文明共存的新世界圖像的明代士人——類書:《月令廣義》、《方輿勝略》、《三才圖會》、《性理筆乘集要》以及《圖書編》中的世界圖像——反對的聲音——接受新世界圖像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之一:鄒衍的學說與《山海經》、《神異經》的想像——接受新世界圖像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之 二:老莊和佛教的思路和想像——接受新世界圖像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之三:陸王之學中的“東海西海,心同理同”——古代中國的世界圖像並未一下子崩潰

第三節考據學的興起: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末知識與思想世界的狀況

考據學在清代的意義——公共話語與私人話語的分裂:另類知識話語的產生——歷史追溯——晚明思想世界的多元狀況——明清之際的思想轉型:一個簡單的民族主義思路——遺民情結與“華夷之分”思想在清初的普遍性——這種民族主義思想的漏洞——雍正的批判:《大義覺迷錄》——時間的流逝與民族主義情緒的淡漠——“聖學”薪火相傳的責任與士人的反省——清代皇權與主流意識形態壟斷真理的三種策略——《名教罪人》的象徵意義——“公”與“私”:對於真理權力的濫用與對於真理話語的逃避——空間的壓縮與立場的喪失——處於“失語”狀態的知識界——公、私兩種領域之間尋找一種知識話語的表達空間:考據學的知識表達——另類“公共空間”——清初所謂“行己有恥”與“博學於文”的提倡——“尊德性”與“道問學”的互相 位——用確鑿和經典的文本為真理依據——漸漸失去深刻性的考據學——後設的或被建構的:漢宋對立或義理與考據的對立——再次指出主流意識形態與普遍思想的延續性和籠罩性:考據學並不是主流思想

第四節重建知識世界的嘗試:十八、十九世紀之際考據學的轉向

通常被整體地描述的“乾嘉之學”在乾隆與嘉慶時代取向相當不同——十九世紀初考據學表現出的“現代性”的意味——清代中葉考據學通過關鍵字詞的考證對主流政治意識形態進行迂迴的挑戰——戴震的思路:把思想的依據回溯到古代經典,把經典意義的根據落實到字詞,把字詞的意義經過歷史語言學的確定——仍然沒有超越“理”與“情”的二元對立——古代中國思想史上反復出現的話題——阮元、凌廷堪、焦循的考據學方法與變化的思路:“共識”、“規則”與兼容“善”、“惡”——以禮代理——清代學人可能從西學中感受到了挑戰,在清代中期可能已經出現回應——在傳統原則之外另尋普遍適用的“通例”—— “數”中求“理”——天文曆算之學的意義及其在儒家知識系統中的重要性——接納西洋之學:“東海西海,心同理同”——汪 、李銳、凌廷堪和焦循——重新詮釋“一以貫之”的“一”?——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考據學家對傳統的質疑——看似傳統的音韻訓詁文字之學(語言學)和天文曆算之學(數學)的新意味——關於1799年的意義

第五節西洋新知的進入: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知識世界的變遷

西書背後的知識系統以及它與傳統中國在宇宙觀念上的潛在衝突——奇器的原理、知識和技術擁有自足的知識系統——要改變古代中國知識系統需要有三個觀念支點——接受關於知識的新地圖——確認另一種文明從“體”到“用”的合理性——承認普遍性真理的存在而這一真理不一定在中國——明清時期西洋知識“進入”中國觀念世界的兩個邊界:西學中源與實用技術——“知識世界”的膨脹,在中國常常是隨著“地理世界”的擴張而來的——世界的擴大和中國的縮小使中國思考和接受多元文明區域的存在這一新觀念——歷史觀念的變化:古代中國關於一線單傳的文明觀念的崩壞和轉型——作為基礎的空間與時間、世界觀和歷史觀的改變——近代中國的自我認識史與關於“世界”和“亞洲”的觀念變遷——“現代性的入侵”(inbreak of the modernity)關於倫理、政治和製度優越意識的消退——“富強”等於“文明”——關於整體知識的傳統觀念開始出現裂縫:小學與格致——十九世紀下半葉後的知識增長——介紹西學的書籍和報刊增多——中國人走向世界目驗世界文明——西洋新知越來越多地進入了中國傳統的知識世界:數學、天文曆法、地球之學、地殼和大氣、關於“人”身體的知識、各種機器——格致書院的考試題——傳統的知識系統的更新從教育制度開始——為應對變局追求實效而仿效西洋知識教育的方式——學科分類的轉換與知識史思想史的巨變

第六節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一):經學

古代中國的經典和經學的責任——經典和經學的任何變化,其意義都超出了單純知識史的範疇——今文經學的崛起:兩種趨向——乾嘉以來考據學風的趨向,從追求“真理”(gospel)轉向追求“真實”(reality)——追求真實性使經學開放它的詮釋邊界——以《堯典》與《禹貢》為例:天文地理之學——十九世紀下半葉傳統經學的傷害——在追求確鑿性的名義下不斷引入新知,把經典當做歷史文獻,把經學變成史學——傳統的經學向現代學科體制中的文學、史學和哲學轉化與分化——段复昌的嘆息:經學的邊緣化

第七節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二):諸子之學

十九世紀下半期的中國思想世界:知識與經驗還在傳統的軌道上依照慣性滑行——從天子到文人,從鄉紳到百姓——在震驚之後應對失據——拒絕還是接受?——發掘歷史記憶與知識資源:在過去主流的思想學術話語之外尋找其他的中國古典來充當理解和詮釋的資源——諸子學的再發現——知識史的背景:乾嘉以來知識興趣的擴張——思想史的背景:乾嘉之間思想立場的挪移——十九世紀中葉以前諸子學仍然在歷史文獻學與歷史語言學的範圍中——刺激諸子學復興的契機是晚清中國知識階層對自身處境的感受和認識的轉變——面對危機——富強之學:農學與兵學為例——諸子的象徵性譬喻、寓言是似是而非的對應新知的資源——諸子學的真正復興要到十九世紀晚期乃至二十世紀以後——1895年光緒皇帝在保和殿策試天下貢士時的試題及其像徵意義——知識中心與邊緣的互相轉化

第八節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三):佛學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佛教作為應對資源——十九世紀下半葉佛教的基本狀況——在西洋新知面前本來來自印度的佛教成了中國的傳統資源——晚清佛學的興趣滋長— —晚清好佛學的人幾乎都是趨新之士——關於格義的歷史記憶——以佛學格西洋科學之義——天算、格致、化學、質學、光學、聲學、醫學、農學、工學、礦學,佛教包括無遺——以佛學格西洋哲學之義:從譚嗣同、文廷式、章太炎、宋恕到梁漱溟——從日本的刺激中接受到的佛教消息——誤讀日本近代化的動力——民族主義的思路:確立民族國家與發起民眾信心——中國佛教振興作為中國社會變革的一個藥方——晚清佛學復興的啟示和意義:發掘傳統思想資源以理解西學——佛學熱情的消退

第九節1895年的中國:思想史上的象徵意義

1895年:憂鬱激憤的心情和恥辱無奈的感覺——不 可並提的東洋和西洋——幾位保守官員的建議:徐致祥、馮煦、馬丕瑤——在普遍的心情之下“自強”成了中國人的共識——西洋人的奇特態度:鼓勵變法— —什麼是“積弊”?——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現——兩種觀念成了人們思考的基礎,普遍的世界主義觀念和個別的民族主義觀念——“在傳統中變”(change within the tradition)到“在傳統外變”(change beyond the tradition)——向西轉的大趨勢:以宋育仁、唐才常特別是康有為為例,以開會為例——傳播方式的變化——借道東洋學西洋:日本書的翻譯——在普遍向西轉的大勢背後隱藏了相當深的民族主義取向——傳統能否延續的四個因素:共同地域、共同信仰、共同語言與共同歷史記憶——在追求富強的世界取向裡麵包含的民族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對“西方”的愛恨交加的感情與反傳統的民族主義——中國思想界後來在“救亡”和“啟蒙”、“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激進主義”和“保守主義”之間的緊張——1895年的象徵意義

徵引書目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