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所稱的「六大管理元素」為:目標與價值前提、環境認知與事實前提、決策與行動、創價流程、能力與知識、有形與無形資源等,不僅是各級管理者面對組織內外時,必須整合的標的,而且在完成管理任務的過程中,也是重要的整合工具。
作者依據此六大管理元素建構了管理矩陣,也將管理理論中,經典而核心的概念,歸納至此六大管理元素中,為讀者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與例示。本書不僅有助於讀者全面瞭解當前的重要管理思想,讀者也可以運用管理矩陣的架構與思維模式,對未來各種可能出現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進行精準而深入的解析、驗證、學習,並將它們整合至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
作者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講座教授,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副主任、企業管理系系主任、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以及副校長等。 司徒教授致力於管理教育近四十年,以個案教學結合理論與實務,備受產學各界推崇。曾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1998)、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學會院士」(2001)等。
其著作亦曾多次獲頒經濟部中小企業金書獎。 重要著作包括:《策略管理新論》(台北:智勝文化,2001、2005);《管理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2005、2013);《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1999);《為管理定位》(台北:天下雜誌,1998);《管理挑戰新世紀》(台北:天下雜誌,2000);《策略管理個案集2001》(編)(智勝文化,2000);《策略管理案例解析》(台北:智勝文化,2003);《打造未來領導人──管理教育與大學發展》(台北:天下雜誌,2004);《整合的智慧》(台北:天下雜誌,2006);《整合的實踐》(台北:天下雜誌,2006)。
名人/編輯推薦
王正一(桂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王振堂(宏碁公司董事長)
宋文琪(台北101董事長)
李錫華(前明碁公司總經理)
汪林祥(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苗豐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黃河明(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
葉國筌(精技電腦公司董事長)
蘇慶陽(前匯豐汽車公司董事長)
序
序言
本書初版距今已經八年。在這八年間,經過無數次公開講解、提問討論、案例分析,讓我(以及曾經深入閱讀、思考與操作過的使用者)更加深信本書所介紹的管理矩陣是十分實用的思維架構與編碼系統。「目、環、決、流、能、資」這「六大管理元素」也是管理理論與觀念極佳的分類體系,不僅周延而互斥,而且它們彼此間的各種相互關聯,也可以用來描述絕大部分管理實務現象。此一編碼系統當然無法創造理論,但肯定可以深入解析各種管理理論背後的邏輯以及理論形成中,對各項因果關係的認知。
本書第三章及第十四章已列舉了許多管理矩陣可以應用的實例,這幾年的實際操作不僅使此一編碼系統的運用更加成熟,同時在思考討論任何管理議題時也可以使用此一圖像思考工具來澄清思路、整合觀點、擴大考慮層面。
例如,在深入研究「組織創新」、「組織慣性」、「權力衝突」這些學術議題時,發現所有的理論回顧及實務訪談結果,竟然都能落入管理矩陣的七十二欄中,無一例外。可見複雜的理論,只要讀者能試著將它套入管理矩陣,或用管理矩陣的語法結構去解讀這些理論,就能深化對此一理論的理解,並可以與其他相關理論快速進行整合累積。
甚至也有碩士論文以長篇幅的方式,運用管理矩陣的方法詳細分析「韋小寶」、「課長島耕作」、「胡雪巖」等小說或漫畫中的人物在故事中的種種作為,以及思維與行動上,「陰陽兩面的目標與價值前提」、「上下階層的流程互動」、「任務環境中無形資源對各級人員環境認知的影響」等現象與道理。這些都足以證明管理矩陣分析的確能大幅深化我們對管理現象的觀察與詮釋,並使參與分析者擁有共同的架構與溝通語言,大幅提高思想交流的效率。
此次修訂,除了在編排方面力求提高版面美觀與清爽程度之外,在內容或文字方面也進行了數百項修訂或補充,使本書的論述更為完整合理。
自序
寫在《管理學的新世界》出版之前
「管理」的重要性不待多言,世界愈來愈多元開放,組織所面對的問題也愈來愈複雜,管理能力對於組織的成效與發展,扮演著日益關鍵的角色。全球的企業、非營利組織,乃至於政府機構,無不求才若渴,希望能網羅和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管理人才。而管理能力的高下,也高度影響了個人事業前程的發展。
作者投入一整年的寫作時間,終於完成了這本《管理學的新世界》。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發展一完整的觀念架構,將管理的基本道理平實而有系統地闡釋清楚,期能對讀者的管理能力有所增益,或至少建議一些提升管理知能的有效途徑。
本書之寫作,係基於一些背景與想法,想藉由這一篇自序來說明。同時也必須在此表達對許多人的感謝。
管理學在教學上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管理」(management)應該是管理教育的核心,然而在學校教育中,「管理學」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大多數「管理學」課本的內容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組織行為,例如:領導、激勵與溝通;一部分是策略與環境;一部分是組織設計。各部分在論述上自成一格,分別摘錄整理相關的理論或實務。其內容往往與「組織行為」、「策略管理」等更深入的課程,有高度的重疊。因此許多負責「管理學」的教師,對前後課程間的分工,以及「管理學」的定位,常常產生一些困惑。上焉者設法經由個案教學或專案實習的方式,讓學生自行體會「管理」的意義,下焉者則索性取消這門課程,或僅列為選修,例如:台灣有些MBA或EMBA學程中,已無「管理學」(或「組織理論與管理」、「企業組織與管理」等)這門課,核心課程中只剩下財務、行銷、組織行為、策略管理、數量方法、管理會計以及法律等科目。
此一趨勢反映出多數管理學者的認知中,「管理學」似無獨立存在的價值。然而,「管理」本身在實務界其實極為重要,各級人員普遍感到提升管理知能的迫切性,而管理教育卻不能有效予以回應。其主要原因,或許正是因為缺乏合用的課本或專書。因為現有課本中的組織行為、策略、組織設計等,並不等同於「管理」,而只是管理工作延伸出來的一環。學習者若未能掌握管理的核心,只是片段研習各個議題中的各種學說與理論,則對管理知能的提升終究有限。
本書以「整合」為主軸來闡釋管理的意義,舉凡策略、結構、管理制度、決策、執行、溝通、激勵、談判等重要的管理議題,皆被「整合」到此一觀念體系之下,並希望讀者可以藉由此一整合的觀念體系,掌握管理工作的本質。無論其本身在組織中所居職級之高低,皆可針對本身的管理工作思考可以改進的方向。各章論述之後,所列的「管理工作的自我檢核」單元,即試圖協助讀者將各章中的觀念具體地「操作化」,對本身的管理工作產生直接的檢視、反省與提升的作用。
本書試圖整合分歧的知識體系
本書作者在過去三十幾年間,從不同的知識體系,深淺不一地接觸到不同的管理學知識,其各自內容皆十分豐富,但彼此間似乎並無明顯的連結,代表了尚有可以整合的潛在空間。
第一種知識體系是管理學的教科書。世界上已有不少被廣泛使用的管理學教科書,寫作結構已相當成熟,內容也不斷隨時代而更新。但可惜的是,有如前述,這些內容似乎更著重於組織行為或策略、組織設計等專題方面的理論介紹與研究成果呈現,而與實際的管理工作始終存在一段距離。
第二種知識體系是組織理論的經典名著。過去數十年,在組織理論的領域中,有許多經典名著對組織的運作以及管理工作的內容,都曾分別提出極為精闢的見解。一般人閱讀經典的困難在於:這些經典因其原創性,在觀念的表達上,往往稍嫌零散甚至艱澀。
第三種知識體系是新興的學術研究成果。管理學觀念的全面進步,有賴眾多學者不斷進行研究,但由於每一項研究成果只追求單點突破,在面對複雜實務問題時,難免掛一漏萬,或令人不易掌握其實際應用的方法與價值。
第四種知識體系是實務界或管理顧問對實務經驗的報導或歸納,其內涵主要為先進國家的管理實務。這些作品可以使讀者涉獵許多實務上的創意,也有相當高的應用價值,其缺點是故事或案例雖然極具說服力,但背後的道理卻往往未能與前述幾種知識體系相互銜接,而且各家所建議的做法,其實各有其適用範圍,讀者卻不易自行從其中發掘或掌握原則,因而難以靈活運用。
第五種知識體系是作者從事個案教學的經驗。在台灣這一充滿變化與競爭的經營環境下,本土企業家與高階經理人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累積了極為豐富而獨特的管理經驗與智慧,這些經驗與智慧不易外顯為具體的知識,即使經由公開演講或訪問,也未必能展現其精髓,只有經由深入的個案研討,才能激盪或引導出智慧的火花。二十餘年來,作者有幸長期與高階管理人員互動研討,甚有收穫。然而這些內容並無系統性,若不經由整理,納入完整的思想架構,亦不易轉述傳承。
以上這些知識體系,主題皆針對「管理」,各有其獨特的價值,然而彼此間似乎關連不大。本書的努力方向即是致力於這些知識體系間的整合。
管理學術研究的專精化與學派觀點的分歧
由於管理問題無所不在,因此,可以從許多不同的學科領域來觀察分析管理的現象與課題。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這些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社會科學,挾其強大的觀念工具與研究能量,紛紛投入管理學的研究。而年輕的管理學者,也不得不依附於某一個學派之下,方可充分掌握其既有體系內的知識內容與研究脈絡。
此一發展的結果是:各個學派皆有其獨到而深入的見解,然而習慣從事嚴謹學術研究的學者們,通常由於一門深入,而無法或無暇去吸收或欣賞其他學派的觀點。換言之,學術研究使得管理理論日益專精,也日益「分化」,需要有人將這些進行一些「整合」。
本書的論點不屬於任何學派,但是卻努力博採各家之長,即是基於以上的認識。
本書企圖整合各方的知識
本書認為管理最重要的本質是「整合」,而本書的寫作也在試圖「整合」各方面的管理知識與思想。作者的整合功力當然尚有太多可以改進的空間,但以開放的態度來吸納各方的論述與觀點,則是一貫努力的方向。
易言之,本書希望能整合管理學中的各個議題(例如:策略、領導、激勵等)、整合過去的經典與近代的研究、整合理論觀點與實務經驗,並盡可能吸納各個學派的學術研究精華。而六大管理元素的「陰陽表裡」,也是將東方的思想模式與西方的管理架構相結合的嘗試。
本書原創的觀念與架構
本書有幾項與過去各種「管理學」書籍不同的觀點,也提出了一個整合性的觀念架構,皆有某些程度的原創性,茲簡單介紹如下(詳見導讀):
第一是將管理的核心本質界定為「整合」,並以「整合」的觀念來解析各種管理行為,甚至策略、組織等等,且進而利用「整合」來詮釋行銷、財務、人事等功能領域在組織中的作用與角色。經由此一分析,即可將各種管理活動的意義,納入一完整而互有關聯的思想體系中。
第二是提出「六大管理元素」,將它們視為整合的標的,也是整合的工具。不同的經典、不同的學派、不同的研究,曾分別對這些觀念提出深入的論述,但本書將它們整理分類成為相當「周延且互斥」的管理元素,不僅可以依各元素來介紹有關學理與觀念,而且也將它們發展成為管理矩陣的構面,用來描述與解析更多的觀念。
第三是將整合對象分為六大層級,並以「對局」的觀點來觀察「整合」與「被整合」。提醒大家「人人都是整合者」,人人也都是別人整合棋局中的潛在整合對象。
第四是設計「管理矩陣」,做為每位管理者檢視本身管理工作的工具,以及用於終身累積管理知識與經驗的觀念架構。而管理矩陣中的「編碼系統」,也可以進一步發展成描述管理觀念與現象的「語法結構」。
第五是提出「陰陽表裡」的觀念,使六大管理元素及管理矩陣的內容更為豐富,也為許多西方學理未曾深入探討的實務現象與課題,做出解釋。而本書也試圖從陰陽的角度來解釋「個人」與「組織」的相對關係。
其他重要觀念尚有:以「整合平台」的觀念來分析正式組織、組織外的網絡,以及組織內的派系。在組織設計上,則以「軸線」的方式來分析組織設計的原理,並指出「軸線」中流通與傳達的是「六大管理元素」,而組織設計的用意則在協助基層成員順利地進行創價活動,亦即為基層的創價成員提供及時、正確而有效的「六大管理元素」。
此外,本書特別強調:組織中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分擔一部分管理與整合的工作,若大家都能積極主動地負起一部分整合的責任,則組織的運作必然更為順暢。因而本書預期的潛在讀者,並不限於高階主管,而是基層幹部以上所有可以從事整合工作的人。基於同樣的道理,組織中所謂「授權」與「分權」,其標的其實即是「整合」的權責,誰負責更多的整合工作,誰的權力,以及所能發揮的作用就愈大。
總而言之,本書所呈現的整體架構,與傳統的管理學也大不相同。本書書名為「管理學的新世界」,一方面也是因為內容及架構皆有其原創性之故。
本書定位
本書強調觀念架構的建立,著重於讀者在管理工作上的實用價值,而未對一般的基本觀念或名詞,進行學術性的嚴謹定義與介紹。因此對初次接觸管理學的年輕學生,本書似乎應是「第二本」管理學,換言之,本書並非初階入門的教科書。而對略具實務經驗甚至是社團經驗者,則可以從閱讀本書中快速產生共鳴,使過去的經驗在本書的架構中有系統地被喚起、整理、及活化,並達到心領神會的效果。
熟悉初階管理學的人,若對管理學的實用價值有更深一層的興趣,則本書可提供極佳的架構,協助讀者掌握管理學中更深層的思想與內涵,或提供進行個案分析時的切入角度。
事實上,本書的主要價值應在於思想架構的建立以及分析方法的強化。管理實務的做法變化萬千,管理學術的研究日新月異,然而只要擁有完整的架構與良好的方法,則無論未來實務與理論如何創新變化,我們都能很快地掌握其中的精髓,並將它們不斷地累積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
本書作者的學習歷程
作者從大學部,到碩士、博士,算是經過相當完整的學校管理教育,尤其博士教育中特別強調經典文獻的閱讀及思想方面的啟發,對日後的教學與寫作極有幫助。而且在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由於幾乎完全運用互動式的個案研討進行教學,因此有機會(或有必要)不斷聆聽、整合各方的觀點與意見,不同班級甚至不同屆別的學生或學員,針對同一議題,也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看法。使作者每次課後,也不得不再三回憶、思考討論的內容,並試圖將之整合在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
在過去近三十年中,作者曾指導過一百餘篇的碩士論文,六、七十篇的博士論文,因而有機會與這些優秀的年輕人進行深入的互動與思想交流,其中博士論文所參考的學理通常較為專精新穎,對作者的想法更有多方的衝擊。然而,各種學理之間、學理與實務之間、各種實務做法之間,既有互相呼應之處,也常存在著各種差異,因此,不得不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觀念架構來整合它們。十年前所發展出來的「策略矩陣」,以及本書的「管理矩陣」,都是作者在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觀念洪流」時,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整合架構。
以上是本書作者學習管理以及累積知識、形成架構的途徑。
此外,在學生時代,作者因深受西北大學師長的影響,接受了兩項信念,而這兩項信念對作者的寫作產生了極大的作用。
信念之一是:相聚在課堂上,應盡量投入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互動與討論,單向的「講課」應以課前閱讀來替代。教師對某一主題若有較完整的想法,應書之於文字,讓學生事前研讀後再來課堂討論,如此則教師的思想表達將更慎重而精確,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更深入而完整。基於此一信念,作者多年來始終運用個案教學的方法,鮮少從事單向的講授,而近年來則致力於寫作,希望學生能以閱讀來替代聽講,同時也用以彌補講授之不足。
信念之二是:寫作不應過於強調「別人曾講過什麼」,而應以更多的篇幅陳述「我自己的想法是什麼」。換言之,努力形成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見解,比轉述他人的論點更重要。作者的著作,一向秉持此一原則,本書亦然。本書觀點無法周延,疏漏錯誤也在所難免,但卻是作者自己現階段對「管理」的認識與想法,在此毫無保留地呈現,與讀者進行交流,也敦請各方先進指正,做為作者未來再進步的依循。而讀者若對其他學者的論述與意見有興趣,可以參考的書籍很多,無須在此重複引述。
為了表示對重要觀念來源及原作者的敬意與肯定,本書在導讀內仍然盡量將本書中重要觀念的「學術根源」做一交代與說明,以供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讀者參考。
感謝
本書之成,必須感謝許多人。
過去三十餘年來師長的教誨、學生的討論與問難,是作者形成管理學觀念架構的原動力。
許多政大企研所的校友經常不吝分享他們寶貴的管理經驗,例如:葉國筌、鄭欽明、胡秋江、王祺、江誠榮、邱頂陽、雷輝等都是我常請教的對象。此外,校友中還有許多「整合大師」,雖然未必使用「整合」這一名詞,卻都經常告訴我許多經營事業及建立網絡的「整合」秘訣。本書中許多實例運用,其實都是他們的親身經驗所歸納出來的精華。
在作者構思本書架構期間,政大企研所博士班學生湯寶裳首先指出「整合」做為研究主題的潛在價值,企業家班校友葉佳紋首先指出「經營管理就是整合」的觀念,這些對本書的寫作方向,都有極大的啟發。
本書寫作之前,曾向政大企研所博士班校友進行口頭報告,吸收了許多見解;而在完成初稿之後,又請博士班在校生、碩士班四十一屆學生、企業家班廿四屆學員等,分別詳細閱讀,提出了不少修正意見。此外,政大企管系副教授林淑姬亦對本書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並投入許多時間就內容與文字進行修訂與潤飾。
對以上各位,本書作者都表示高度的感謝。
也必須感謝王正一、王振堂、宋文琪、汪林祥、李錫華、苗豐強、宣明智、黃河明、葉國筌、蘇慶陽等企業領袖推薦本書,讓更多讀者能相信本書的價值。
更要感謝啟蒙恩師許士軍教授的賜序。許老師本身在管理學方面的造詣極深,所著《管理學》一書引領華人管理思想數十年,能得到他的肯定,作者深感榮幸之至。
目次
序 邁向「整合化」與「科學化」的管理 許士軍
自序 寫在《管理學的新世界》出版之前 司徒達賢
導讀 管理學的新世界
第 1 章 管理工作的本質與本書特色
第 2 章 六大管理元素與整合對象及工具
第 3 章 管理矩陣
第 4 章 管理元素之陰陽表裡
第 5 章 創價流程
第 6 章 有形及無形資源
第 7 章 能力與知識
第 8 章 決策與行動
第 9 章 目標與價值前提
第 10 章 環境認知與事實前提
第 11 章 整合
第 12 章 正式組織
第 13 章 組織設計
第 14 章 管理矩陣在管理議題上的應用
參考書目
重要名詞索引
書摘/試閱
整合的實現必須經由決策與行動
本書第一章即開宗明義指出,管理工作的核心本質是「整合」,然而不論整合如何進行,都必須經由管理者的決策與行動,方能真正發生作用。「決策與行動」即是與管理本質有關的第二大類元素。
A 君蒐集商情、篩選產品線、整合各方目標,以及爭取資源舉辦盛大的記者會,這些都是他的決策與行動;B 君在創業過程中,提出經營構想、找到各種資源、針對各方參與者設計誘因制度、發掘客戶、設計產銷流程等,也都是決策與行動的具體表現。
產品經理 C 君請研發單位修改規格、從潛在客戶蒐集商情、說服零組件供應商影響公司高層等;D 君擬定舞展計畫、爭取各組組長承諾、推動名師邀請、向校方爭取資源、設計舞展流程等,也都屬於決策與行動。
主動發掘行動機會並付諸實行
事實上,「決策」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這點早為人所熟知,不必再強調。但值得注意的是,從這幾個案例中看到,幾乎所有的決策,都是主動出擊,而不是上級交辦的。而且在此一職位上,究竟有哪些決策可以做,每個決策各有多少備選方案等,也都是建立在當事人的主動構思與創意之上。
另一個共同特色是:在決策之後,他們幾乎都有具體的行動來配合,而且資訊的蒐集、人員的溝通與說服,無不親自為之。雖然這些樣本未必有代表性,但頗合乎管理者是「劍及履及之行動派」的一般印象。
有形與無形資源
與管理有關的第三大類元素是「有形與無形資源」。
無形資源的掌握與運用
在企業經營或任何組織的運作上,有形資源當然不可或缺。然而在這些案例中,似乎更重視創造與運用無形資源。兩種型態的資源交互為用,是整合的重要作為。無形資源中的信任、信用、聲譽、形象、關係等,皆不可忽視。在缺乏有形資源的創業時期,十分依賴這些無形資源,而組織若希望成長或獲得更多方面的協助,過去所建立的這些無形資源也是獲取有形資源的關鍵。
A 君任職的公司擁有良好的聲望與地位,對 A 君前往拜訪客戶高層很有幫助,這些屬於公司的聲望地位,是一種無形資源;後來組織間因互動而產生的互信,對雙方而言都是無形資源。
B 君在創業時,過去所累積的產業人際關係以及過去老東家對他的信任,都是他所擁有的無形資源;而自己的儲蓄、他人的投資、海外歸國技術專家的專利等,則是有形資源。
D 君的舞蹈社案例中,學務處、總務處所能提供的大部分是有形資源,例如場地及經費補助;社員所交的會費、募款所得的金錢,也都是有形資源。而校外舞蹈名師的參與,對學校當局可以發生作用,對社員也造成吸引力,因此他們的參與,對舞蹈社或社長 D 君而言,可算是一種無形資源。歷年該校舞蹈社如果都能辦得很成功,也將會為社團創造一些無形資源,這些無形資源對繼任的社長來說,無論在募款或爭取名師指導上,都能發揮正面的作用。
有形資源是資源分配與成果分配的主要標的
在商業活動中,有形資源的獲得是極為基本的。在一切產銷活動之後,從客戶收到的貨款或營業收入,是最需要關心的有形資源,也代表了經營的成果。這些營業收入反映了組織在創價流程中所創造的「市場價值」,有了這些「有形資源」的流入,組織才擁有對各方資源投入者進行成果分配的籌碼。
能力與知識
與管理本質有關的第四大類元素是「能力與知識」。
專業知能與管理知能
能力與知識又可再分為兩大類,一是專業的能力與知識,二是管理方面的能力與知識。
B 君的創業夥伴,除了帶進來一些屬於有形資源的專利,當然也帶來不少技術上先進的知能,而從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挖角而來的技術專家,所擁有或所能貢獻的,也都是專業方面的能力與知識。
產品經理 C 君公司裡的研發人員能夠修改客戶要求的規格,而不減低原有設計的功能,所仰仗者也是專業或技術方面的知能。如果這一方面的知能從缺或不足,C 君的產品經理角色也不易有所發揮。
D 君為舞蹈社邀請的指導老師,所指導的也是「舞技」或「編舞」等方面的專業,他們在這方面的專業造詣(當然還有指導的熱忱),對舞展品質水準以及社員的參與認同都具有關鍵作用。
至於管理方面的知能,則更不必多言。所有管理工作的成敗,當然與管理知能息息相關,幾個成功案例中,這些管理者在整合、溝通、決策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也促使其所負責的創價流程得以順利推動。
兩種知能相輔相成
總而言之,專業知能與管理知能是相輔相成的,有了管理知能的配合,專業知能才得以發揮;專業知能到達一定水準以上,管理工作才可能展現成果。
在具有某些特性的機構中,某些職位在制定管理決策時必須以專業知能為基礎,因此在這些情況下,專業或技術方面的知能,也是擔任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內容節錄自第二章,其他精采內容,請見本書)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