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滿額折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中藥外用常識(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7.8 元
定  價:NT$ 107 元
優惠價:879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藥外用常識》介紹了適于外用的中藥,中藥外用的若干方式(藥枕、藥浴、藥敷、藥貼等)、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作者(雙福)為中醫專家。講述了外用中藥是指以外用為主,以局部涂搽、敷貼、熏洗、點眼、吹喉、滴鼻為主要應用形式的一類中藥。其中有些藥物也可內服。外用藥具有解毒消腫、化腐排膿、生肌斂瘡、殺蟲止癢、止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癰疽瘡癤、疥癬、外傷、燒傷、蟲蛇咬傷以及五官科疾患。

名人/編輯推薦

《中藥外用常識》由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一章常見外用中藥
一、二畫及三畫
丁香
川烏
川芎
川椒
三棱
大黃
大血藤
二、四畫
烏藥
五味子
五倍子
元胡
木芙蓉
天麻
三、五畫
艾葉
甘菊
石膏
白菊花根
白芍
白芷
白及
白附子
四、六畫
決明子
防風
冰片
當歸
芒硝
肉桂
血竭
紅花
五、七畫
杜仲
雞血藤
靈磁石
靈香草
沉香
蘆薈
皂莢
吳茱萸
羌活
六、八畫
細辛
爐甘石
青黛
明礬
乳香
七、九畫
草烏
珍珠
茯苓
八、十畫
莪術
凌霄花
秦皮
海螵蛸
蠶沙
九、十一畫
黃連
黃柏
十、十二畫及十二畫以上
葛根
滑石
紫草
蒲公英
蒲黃
蜂蜜
硼砂
薄荷
檀香
第二章中藥常用外用方法
一、藥浴療法
1.藥浴療法的歷史
2.藥浴療法的常用器具
3.藥浴療法的輔助用品
4.藥浴療法特點
5.藥浴療法機理
6.藥浴療法的種類
7.藥浴療法注意事項
二、熏蒸療法
1.中藥熏蒸的歷史
2.中藥熏蒸的特點
3.中藥熏蒸的原理
4.中藥熏蒸的適應范圍
5.中藥熏蒸的注意事項
6.中藥熏蒸的禁忌癥
三、敷貼療法
1.敷貼療法的歷史
2.敷貼療法的特點
3.敷貼療法的作用機理
4.敷貼療法的常用方法
5.敷貼療法注意事項
四、藥枕療法
1.藥枕療法的歷史
2.藥枕療法的特點
3.藥枕療法的原理
4.藥枕使用注意事項
5.藥枕療法常見異常反應
及處理辦法
五、其他療法
1.吹鼻法
2.塞鼻法
3.嚏鼻法
4.滴鼻法
5.藥兜法
6.含漱法
7.坐藥法
第三章中藥臨床外用治療
一、內科常見病外治
1.感冒
2.咳嗽
3.哮喘
4.胃痛
5.腹痛
6.嘔吐
7.腹瀉
8.便秘
9.頭痛
10.眩暈
11.虛汗
12.失眠
13.中暑
二、外科常見病外治
1.癤、癰
2.丹毒
3.痔瘡
4.脫肛
5.疝氣
6.乳腺炎
7.前列腺炎
三、骨傷科常見病外治
1.落枕
2.頸椎病
3.腰腿疼痛
4.腰肌勞損
5.足跟骨刺
6.急性腰扭傷
7.踝關節扭傷
8.肩關節周圍炎
9.腰椎間盤突出癥
四、五官科常見病外治
1.耳脹、耳閉
2.中耳炎
3.角膜炎
4.麥粒腫
5.過敏性鼻炎
6.鼻竇炎
7.口臭
五、婦科常見病外治
1.月經不調
2.痛經
3.閉經
4.帶下病
5.產后缺乳
6.陰道炎
7.外陰瘙癢
8.更年期綜合征
9.妊娠惡阻
六、兒科常見病外治
1.小兒感冒
2.小兒泄瀉
3.小兒驚風
4.小兒疳積
5.小兒厭食
6.小兒夜啼
7.小兒流涎
8.小兒濕疹
9.小兒鵝口瘡
10.小兒便秘
11.小兒口瘡
12.水痘
13.小兒哮喘
14.嘔吐
七、男科常見病外治
1.遺精
2.陽痿
八、美白除皺的中藥外用
1.美白
2.除皺

書摘/試閱



石膏
(別名)細石、細理石、軟石膏、寒水石、白虎、玉大石、冰石。
(性味)甘,辛,大寒;無毒。
(歸經)肺經、胃經。
(功效主治)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克先煎;或入丸、散。外用:煅研撒或調敷。
(注意)脾胃虛寒及血虛、陰虛發熱者忌服。臼菊花根
(別名)長生。
(來源)菊科植物菊的根。
(性味)苦,寒。
(歸經)肺經、心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治療腫、喉疔、喉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克;或搗汁飲。外用:搗敷。
白芍
(別名)杭芍、毫芍、川芍。
(性味)苦,酸,涼。
(歸經)肝經、脾經。
(功效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2克;或入丸、散。
大劑量可用15~30克。
(注意)患虛寒之證不宜單獨應用;反藜蘆。
白芷
(別名)芷、芳香、苻蘺、澤芬、畹、白苣、香白芷。
(性味)辛,溫。
(歸經)肺經、脾經、胃經。
(功效主治)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治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陰虛血熱者忌服;嘔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陰虛火熾血熱所致者勿用。癰疽已潰,宜漸減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3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