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戲看人間:李漁傳(簡體書)
滿額折

戲看人間:李漁傳(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  價:NT$ 234 元
優惠價:8720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李漁(1611-1680),中國清初杰出的喜劇作家,同時也是戲曲理論家、小說家、散文家、詩人、園林藝術家、日常生活美學家、編輯家、出版家、養生家和史論家……可謂名副其實的藝術多面手和學術雜家;一生窮愁卻風流倜儻,賣賦糊口,奮斗拼搏,著作等身,譽滿青史,其《笠翁十種曲》和《閑情偶寄》等自問世以來暢銷數百年,至今不衰;自17世紀起他的作品即傳到日本,并流布英美各國,成為世界性的文化名人。本書作者廣泛地搜集和占有歷史資料,文字暢達文雅,真實地記述了李漁坎坷而光輝的生命歷程。

作者簡介

杜書瀛,男,1938年生,山東省寧津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學術著作《文學原理——創作論》《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價值美學》《李漁美學思想研究》《<閑情偶寄>注評》,散文集《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說文解藝》,翻譯作品《滑稽與笑的問題》(普羅普著)等。

名人/編輯推薦

李漁,一位勇于背離傳統科舉賣賦為生的孤獨文人、一位妙筆生花戲說人間的喜劇大仙,一位疲于打假苦心經營的出版家,一位意趣高妙的園林建筑藝術家,一位風流好色卻情深意重的魅力男,一位深諳日常生活美學的養生達人,一位著作等身卻死無葬資的逝者……本傳依據翔實的歷史資料,以敘事夾議的手法,縱向描寫了李漁坎坷、豐富而獨特的一生;同時對其作品的內容與寫作背景進行賞析,橫向展現了其所處時代的文化與社會風貌。是一本兼具可讀性與學術性的傳記佳作。

前言

李笠翁何許人?清代初期家喻戶曉的大戲劇家、今人譽之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也。他活著的時候常常被稱為“怪物”、“異人”,以其行為不合時俗而作品標怪立異也。
李笠翁生在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名漁,笠翁是他的號。他雖主要以喜劇噪世,卻同時也是戲曲理論家、小說家、散文家、詩人、園林藝術家、日常生活美學家、編輯家、出版家、養生家和史論家……可謂名副其實的藝術多面手和學術雜家;但他雜而能專,專而能精。
他出生在一個藥商家庭,生活于明清變革之際,飽受戰亂之苦而在時世煎熬之下掙扎著闖蕩出一個有聲有色的人生。自四十歲左右,由于各種機緣,李笠翁在杭州開始了他“賣賦糊口”的職業寫作生涯,創作傳奇(即當時的戲曲,主要是喜劇)、小說和詩文等,成為中國古代最早的職業作家之一。五十歲左右移家南京,繼續寫作,并且開辦“芥子園”書社——集編輯、出版、銷售于一身,還組織家庭戲班演出。其間,他數度以著名戲劇家、作家身份遍游祖國東西南北,廣泛結交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為生計而奔忙不息。約六十七歲,以“首丘之念”而歸杭州西湖邊上的層園,仍筆耕不止。康熙十九年庚申陰歷正月十三日,于負債累累、窮愁潦倒之中去世,由其好友錢塘縣令梁冶湄捐資辦理后事,享年六十九歲。但直至停止呼吸前一兩個月,還在操筆為《芥子園畫譜》和毛綸(號聲山,毛宗崗之父)批本《三國志演義》等書撰寫序言。
李笠翁一輩子以寫作維生,而寫作也即他的生命。
也許是由于天性,也許是商人家庭的某種影響,也許是被不安定的時代不安定的生活所熔鑄,也許是所有這些因素綜合發生作用,賦予了李笠翁一顆不安定的躍蕩的靈魂和過分活泛卻又堅忍不拔、熟悉傳統而又“自我作古”(頗類似于近代西方盧梭、托克維爾等人所謂“自我統治”,即個體不服從他人的意志)的性格。他一生不斷流轉四方,遷徙居所,像一個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牧民,挑選“水草豐盛”之地就食。他從不滿足現狀,總是不守常規,違反時俗,不斷追求新異,想人所不敢想,道人所未曾道,醒人、駭人、雷人。他的傳奇和小說總是語破天驚,能“救得人活,又笑得人死”(杜濬《無聲戲》第一回眉批)。
李笠翁所創作的喜劇讓人們一直笑到現在,他的許多劇目今天還在以昆曲形式或改編為京劇和其他劇種而反復上演。而且李笠翁早就走出國門,十七世紀起他的作品就流布于日本,“德川時代之人,茍言及中國戲曲,無不立舉湖上笠翁者”(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之后的二三百年,笠翁作品又被譯成各種文字越過重洋,遠達法蘭西、英吉利、德意志、意大利、俄羅斯和美利堅等國。他已經成為世界性的作家。
李笠翁“賣賦糊口”的職業創作之路,在十七世紀的中華帝國茫茫黑夜之中,透露出一絲未來季節的曙光。他是嚴寒里奇跡般飛出來的一只未來季節的燕子。他是專制體制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的精神異己者。他是市場經濟自然萌生期在精神領域長出的一根幼苗,不管它多么稚嫩脆弱而且渾身沾滿帝國專制體制下的精神痕跡,卻代表了一種未來事物的萌芽。他的道路是超前的道路——幾乎超前了三四百年,直到二十世紀,中國的職業作家才在種種壓制之下開始成批出現;直到二十一世紀,中國市場經濟下的職業寫作道路才逐漸成為許多作家不得不走的道路。
雖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李笠翁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甚至毀譽參半,但是經過歷史的沙淘和沉淀,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他的確是一位大家;而且,在他生活的時代,他也實在不合流俗——他是一個敢于挑戰世俗觀念,不唯書、不信邪的名副其實的“怪物”。
讀者諸君,如果你有興趣,是否樂于同本書作者一起,走進這位大家和“怪物”的生活世界,窺探他的艱辛和浪漫,眼淚和歡笑,看看他究竟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呢?
后記:
后記
承擔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叢書 《李漁傳》的寫作任務,不但在我的“計劃”之外,而且在我的“意料”之外。2013年初春,在老友西來兄熱情推薦之下,偶然間走到該叢書之中——我對人戲稱是心甘情愿受西來“裹挾”,懵懵懂懂卻十分愉快“上山”的。進了山門,看到各路大仙云集,隊伍相當壯觀。我乃此界小巫,頗有“自慚形穢”之感,覺得這碗飯不好吃。
我之所以被選中寫《李漁傳》,大概是一些人誤認為我是李漁研究專家。其實,我只是“半個”研究李漁的人而已。一九七九年受老師蔡儀先生之命,為他主編的《美學論叢》寫了兩篇有關李漁戲劇美學的文章,接著又寫成《論李漁的戲劇美學》一書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印行。從此作為“副業”,幾十年間斷斷續續涉筆李漁,出版過《李漁美學思想研究》、《李漁美學心解》,校注、評點過《閑情偶寄》和《窺詞管見》,注釋過《憐香伴》傳奇,而我的“主業”,始終是文藝學、美學、中國古典美學,偶爾寫點兒散文之類。由此可知,我的李漁研究很不“專業”,說我是李漁研究專家實在夸張;恰切說我于李漁研究,不但是“半個”,而且是“業余”。
而且,在寫作李漁研究文章時我還曾犯過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一九八三年第六期《文史哲》發表的拙文《李漁生平思想概觀》,依據朋友在蒲松齡故居發現手抄李漁詞稿并蒲松齡在蘇北寶應縣做幕僚時曾有戲班為知縣孫惠祝壽等資料,未經認真考證即推斷那戲班即李漁家班、李漁和蒲松齡有過一次接觸,此后誤導學術界和文藝界多年。一些李漁研究的學術論文,特別是收入《李漁全集》的《李漁年譜》,還有多部李漁傳記,均依此說;連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描寫李漁生平的話劇《風月無邊》,開始即李漁、蒲松齡相見;二○一一年為紀念李漁四百周年誕辰而演出的文藝晚會,一上來就是大段李漁與蒲松齡友誼的戲,我坐在臺下,看得臉上火辣辣的。我乃罪之魁、禍之首也。我已在許多場合做過檢討,今特再正式予以糾正:依照現有歷史資料,并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李漁與蒲松齡曾經會面或有過其他直接交往;相反,他們二人相見的機會幾乎沒有(我的朋友黃強教授以及另外一些專家已經做了認真考證)。借此機會,我誠懇向學術界謝罪。
我作為李漁研究者雖是“半個”,但寫作《李漁傳》卻是“全心”。當我正式接受了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叢書《李漁傳》的寫作委托之后,深感這是一件于中國文化事業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因此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怠慢。于是從二○一二年初春起,我便擱下了手頭正在進行中的一部書的寫作以及所有其他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李漁傳》的創作中來。我的不算太小的寫字臺上,撤去了看似雜亂而實則有序的其他書籍,全部換成有關李漁的資料——它們像兩座小山高高地堆在我寫字臺兩邊,中間留了一條“峽谷”安置筆記本電腦,我就在那“峽谷”中敲擊電腦鍵盤。從那時起,我猶如鬼魂附身,腦子里每時每刻總有一個李笠翁在飄動,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時而在空中與我說話,時而在睡夢中把我叫醒……使我像著了“魔”似的魂牽夢繞、寢食不安 (直到現在其“陰魂”依然沒有散去)。半夜睡不著,忽然想到一個細節,怕忘了,趕緊開燈記下來。夏天到美國探親(這是原本計劃好、預訂了機票的),也沒法甩掉這個“魔”。女婿習慣于夜間在客廳工作,到凌晨三點他關燈休息;而我則習慣于大清早干活,于是三點左右,他關燈不久,我即開燈,接他的“夜班”,打開筆記本電腦寫我的《李漁傳》。為了查閱資料,女婿驅車載著全家從懷俄明州到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那是我在美國度過的一個“與魔共舞”的夏天!李笠翁攪得我沒法陪外孫和外孫女踏踏實實玩耍,享受含飴弄孫之樂。
我寫《李漁傳》遵循了叢書編委會給它的兩個基本規定:一是真實性(不能虛構,但可有合理想象),一是文學性(要有可讀性,有文采)。我認為這是撰寫傳記文學的根本原則和正確的指導思想。準此,《李漁傳》須是一部嚴肅的具有真實性和可讀性的歷史文化名人的文學傳記,應該真實性和文學性并重,而真實性是它的基礎。因此在創作中我所努力追求的理想狀態是,所寫內容都真實可靠,有根有據,有文獻可查——我想讓它經得起歷史檢驗,而且經得起專業人士的查證;在真實性基礎上,講求文學性、可讀性。我企望它能夠雅俗共賞:既要讓盡量多的一般讀者看懂和喜歡,為他們呈現出一個具有一顆不安定的靈魂,永不滿足現狀,總是標新立異、獨出心裁、開拓創新,勇于挑戰成見,愛做翻案文章,慣于自我作古,任憑千難萬險也不低頭、不退縮、不認輸,窮愁半世卻積極樂觀,風流倜儻而才思敏捷的李笠翁,創造出一個立體的活生生的文學形象;也要讓文化品位較高(甚至專業)的人士所欣賞,吸收李漁研究的最新成果,糾正以往某些疏漏和錯誤,寫出我心目中一個真實可信而有血有肉的戲劇家、小說家、美學家李笠翁,具有學術價值。只是由于本人能力和才識所限,可能還達不到這個目標,但是,“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從接受《李漁傳》的寫作委托到現在,我一共寫了四稿。其間,心無他騖而集中進行傳記創作的時間,不過一年半左右,但是,其實我是用了幾十年有關李漁的幾乎全部積蓄的。我實地考察過李笠翁老家浙江蘭溪和金華,沿蘭江北上循李漁當年從故鄉赴省城鄉試路線到富春江,輾轉到了李漁走上“賣賦糊口”之路、創作傳奇和小說達十年之久,并且晚年又選作歸宿之地的杭州;我走訪了李漁出生地江蘇如皋,找尋當年李漁家藥鋪究竟開在什么地方,還到如皋城外傳說李漁讀書的老鸛樓故地,發思古之幽情;我又探尋了李漁在他的生命輝煌期生活了十六七年的南京翼圣堂和芥子園遺址,以及李漁水路出游的母港燕子磯碼頭……在寫作中,我除了依照叢書編委會專家(學術組的劉彥君研究員和文學組的賀紹俊教授)提出的寶貴而中肯的審讀意見,進行了兩次大幅度修改之外,還得到了許多李漁研究專家和朋友的熱情幫助,如揚州大學黃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沈新林教授、李漁裔孫李彩標研究館員、南通大學錢健教授、杭州師范大學張維昭博士、如皋水繪園康愛華女士,近在我身邊的黎湘萍研究員、陳定家研究員、范希春研究員及夫人……以及李漁研究會、蘭溪市委宣傳部、如皋市委宣傳部,還有南京市、蘭溪市、如皋市的許多朋友。尤其是黃強和李彩標二位先生,他們可謂是我的寫作顧問,我不但吸收了他們的許多高見和研究成果,而且寫作中遇到什么疑問和難題,隨時向他們請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謝意。
我還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陳曉帆女士。她是一位認真負責、辛勤敬業、善解人意的編輯。尤其使我感動者,她善于與作者溝通,尊重并給予作者以充分的理解,珍惜作者的勞動。我們進行了愉快而坦誠的合作。
我深知自己的“活兒”遠非完美、精細,懇請廣大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2013年7月5日于北京安華橋寓所

目次

001 前言

第一部
從如皋到蘭溪:科舉夢及其幻滅
005 第一章/聰穎兒童?另類青年
020 第二章/五經童子
034 第三章/鄉試:追求與受挫
049 第四章/戰亂
064 第五章/鄉居

第二部
走杭州:踏上“賣賦糊口”之路
079 第六章/尋找人生新起點
091 第七章/從《李氏五種》到《笠翁十種曲》
141 第八章/從《無聲戲》到《十二樓》
001 前言

第一部
從如皋到蘭溪:科舉夢及其幻滅
005 第一章/聰穎兒童?另類青年
020 第二章/五經童子
034 第三章/鄉試:追求與受挫
049 第四章/戰亂
064 第五章/鄉居

第二部
走杭州:踏上“賣賦糊口”之路
079 第六章/尋找人生新起點
091 第七章/從《李氏五種》到《笠翁十種曲》
141 第八章/從《無聲戲》到《十二樓》
174 第九章/成功的暢銷書作家及其面臨的困境

第三部
到南京:生命在奔波中輝煌
195 第十章/從翼圣堂到芥子園
234 第十一章/“一生多半在車船”
262 第十二章/李家班與生死戀
290 第十三章/《閑情偶寄》
337 第十四章/《一家言》

第四部
晚歸西湖:生命不息,筆耕不止
361 第十五章/一個打不垮的老人
373 第十六章/寫作,直到最后一息

387 附錄一/李漁年表
399 附錄二/參考文獻
401 后記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第一節 “漁雖浙籍,生于雉皋”

中國人自古就慣于尋根索源,特別是對自己的祖宗血脈,總要刨根問底兒,正本清源。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尤其如此。兩千多年前的大詩人屈原《離騷》第一句話就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把自己的根兒追溯到古帝“高陽”(即黃帝之孫“顓頊”)那里,并以此而倍覺榮耀。幾千年來,這形成了一種傳統,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無形中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譬如,中國人相識、交朋友,一般情況下先通姓名,緊接著就會問:“府上哪里?”“府上”者,就涉及家族來源、籍貫、出生地。那么,讀者諸君閱讀這本《李笠翁傳》,初識傳主李漁——李笠翁,自然想知道他“府上”(籍貫)哪里,出生何地。
通常一個人的籍貫和出生地是同一的,而我們的傳主李笠翁,籍貫和出生地卻是兩個地方。他在成為一個著名作家之后出游楚地時,曾寫給荊州太守李雨商一封信,里面白紙黑字確鑿無疑地說:“漁雖浙籍,生于雉皋。”①即老家是浙江,出生在雉皋。
李笠翁籍貫的確是浙江。他的老家在金華城西五十里外蘭溪縣下李村,瀫水西鄙,龍門山下,一個盛產佛手、風景優美的地方。他家乃世代平民。查他們老李家《龍門李氏宗譜》:其遠祖李炭在唐代從福建汀州長汀遷居浙江壽昌(今屬建德市);李炭的二十四世孫李頌(字可大、號南岡居士,人們尊稱萬三公),于宋理宗寶祐三年乙卯(1255)從壽昌搬來蘭溪龍門山下,即今之下李村,是為龍門李家始祖。從萬三公到李笠翁,已經是第十四代了。我們也曾仔細尋找《龍門李氏宗譜》中有無光耀門庭的記載,結果所獲甚微。人們發現,始祖萬三公,是作為一位有能耐的客商在此扎根繁衍的,而商賈在那個重農抑商的時代,雖能聚集一定的財富,卻總是被人低視一等。此外,祖上無人有過顯赫功名,也無人做過高官。只是到近幾世,李笠翁的一個名叫李體忠的同房叔祖還算有些經歷:《年譜》說這位叔祖萬歷二十八年和萬歷四十三年準歲貢鄉試兩登副榜,初任鄜州判官,陛升潼關衛參軍——這算是他們龍門李家所得最高功名和最大官職了;然而同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相比,他的官階也不過七品上下,區區芝麻官而已,猶如今天的科長、處長,多如牛毛;從血統上講,李笠翁離這位叔祖家似乎比較近,但僅沾了個同族之光。再從《龍門李氏宗譜》搜尋,還發現一個遠房叔祖名叫李廷佐,《宗譜》記載他治《易經》,例貢入監,任北京南城副兵馬;再還有一兩個縣學生員和府學生員;再后來,就是李笠翁這樣在院試中被提學大人親自點為“院案首”,在全金華上上下下獲得相當大的榮耀。還有,在李笠翁晚年或者身后,他有兩個兒子中過秀才,但從未做過官。
李笠翁所說的“雉皋”,也就是如皋②,明清時代江蘇北部、長江三角洲內一個商業相當發達的小城,這才是他的出生地。而且李笠翁從出生到青少年時代,雖然也回過幾趟金華府蘭溪縣下李村老屋小住,而在如皋卻生活了二十來年,連說話也操著蘇北腔——他后來寫的小說和傳奇作品中的語言,也常常使用蘇北方言。
為什么一個祖籍浙江的人會出生在距老家有千里之遙的異地呢?要說清楚,得費些口舌。
翻檢史籍,我們知道,原來浙江金華一帶在歷史上向有外出“壯游”和經商的風氣。明代有一位著名地理學家,名叫王士性①,他曾各地為官,深入考察風俗民情,在他晚年所著《廣志繹》卷四中這樣描述浙江民風:紹興、金華二郡,人們大多壯游在外,如山陰、會稽、余姚人口繁多,本地房屋田地,大半不足以供養,于是那些心眼兒活泛、靈巧敏捷者進入都城找個差事度日,自九卿高官至閑曹細局無非越地之人,次等的做買賣,成為商賈,因此都門西南一隅,山陰、會稽、余姚三邑人的居所鱗次櫛比。東陽、義烏、永康、武義萬山之中,其人桀驁不馴、鷙悍飛揚,不樂于田間勞作,島夷倭寇亂后,此地人多以白衣之身而至橫玉掛印、做官為宦,次者亦立致千金之富,所以九塞、五嶺滿地浙兵,島夷倭寇亦感到害怕。這里所說的金華郡,東陽、義烏、永康、武義萬山之中,就是李笠翁的家鄉一帶;人們大多壯游在外,經商做買賣,是那里的風氣。而且龍門李家的始祖萬三公就是個商人,從那時起,這個家族就有經商傳統。《龍門李氏宗譜》明確說:“本族外出商賈者多,故流寓于外者幾三之二。”其中很多在江蘇長江三角洲地區例如如皋、泰州、揚州等地經商乃至定居。李笠翁的父親李如松就是一個從蘭溪來如皋做藥材生意的商人,而他的伯父李如椿則是如皋有名的“冠帶醫生”。何謂“冠帶醫生”?就是被官方認定、具有正式行醫資格、醫術高明的醫生。他首先是給官員看病,給顯貴看病,給有錢有勢的人看病;其次,有余暇當然也給一般人看病,給農、工、士、商看病。李如椿、李如松兄弟,一個是有名望的醫生,一個是會賺錢的藥材商人,在如皋小城彼此照應,相得益彰,小有家產,日子過得還算富裕、愜意。
明萬歷三十九年辛亥(1611)農歷八月,差幾天就到中秋節了,李如松家傳出喜訊:他的第二個兒子降生了。據《龍門李氏宗譜》記載,這個孩子生日是農歷八月初七①,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他就是后來改名李漁字笠鴻號笠翁的大戲劇家、大作家——當然這都發生在三十多年以后。
特別有趣的是,也是在如皋,也是在萬歷三十九年,還出生過另一位名人冒辟疆(名襄),他的生日比李笠翁早了差不多一百天,是農歷四月二十七日。當年冒家可比李家風光多了,世代官宦,有權有勢,擁有一座名聞四海的豪華園林——水繪園。冒辟疆也不比李笠翁名氣小,他工詩能文,著述甚多,是明末復社成員,與桐城方密之(名以智)、宜興陳定生(名貞慧)、商丘侯朝宗(名方域),并稱“四公子”,明清易代,誓不為官,富有民族氣節,毛澤東曾有一段話稱贊他:“所謂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氣節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較著重實際的,清兵入關后,他就隱居山林,不事清朝,全節而終。”②而且冒辟疆與秦淮名妓董小宛之間曲折凄美的愛情故事,幾乎盡人傳誦。冒辟疆也與李笠翁一樣癡迷戲曲,擁有家庭戲班。奇怪的是,這兩位同年、同地出生,有著共同愛好,又都是著名作家,而且有差不多一二十年的時間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卻并無交往。冒辟疆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十三歲時去世,比李笠翁多活了十四年。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有著共同的朋友:錢牧齋、吳梅村、龔芝麓、余澹心、尤展成、陳維崧……令人不解的是,無論李笠翁、冒辟疆兩人的著作,還是他們兩人共同朋友的著作,以及當時其他人的任何著作,卻從中找不見片言只語記載冒、李二人交往活動。我們現在也許只能從他們之間的家庭出身、文化環境等的巨大差異找原因了:一家是商人,一家是官宦,地位過分懸殊;李笠翁家當年在如皋的藥店,與冒辟疆家水繪園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李笠翁家這個藥店雖然離冒辟疆家的水繪園只有一二里地,然而水繪園的一堵墻把他們隔開,兩種文化環境,兩種生活方式,兩種家庭教育……等級森嚴,界限分明,墻里墻外兩重天。后來,他們的生活和作品風格,一雅一俗,又有天壤之別,相交也難。
由此更可見出李笠翁家的確是平民。
平民藥商李如松一生有三個兒子,長名茂,次名仙侶,季名皓。老大李茂,老實本分,自幼隨父學做生意,繼承父業,死后葬于如皋①。老三李皓,無明確記載,不知所終,可能早年夭折。而唯獨老二李仙侶從小聰明伶俐,有“神童”之稱,招得家里上上下下,包括他的伯父李如椿,寵愛有加。全家人都說,這是塊讀書的料,指望他將來攻取功名,光宗耀祖。仙侶后來在署名李漁——李笠翁的許多著作中,還頗為得意地回憶兒時情況,說:“我在孩童時就識字,少年時就能作文成篇,對于詩書六藝等各種文章,雖然未能精窮其意義,但都粗淺涉獵過一遍。”②在他的傳奇《比目魚》中,也曾借男主角譚楚玉之口自喻:“襁褓識之無,曾噪神童之譽;髫齡游泮水,便騰國瑞之名。”③他的朋友黃鶴山農④為其《玉搔頭》作序時,說他“髫歲即著神韻之稱,于詩賦古文罔不優贍,每一振筆,漓漇(lí xǐ)風雨,倏忽千言”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