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千秋詞主:李煜傳(簡體書)
滿額折

千秋詞主:李煜傳(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8728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李煜,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唐末代國君,史稱李后主,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詞人,他創作的許多詞句流傳至今。而其中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似乎闡述了李煜一代后主的興衰榮辱。他一心潛沒于詩詞文學的深海,卻不喜關心朝政和國家大事,對于身為一個皇家的他,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李煜本人的這種價值取向及性格特征,決定了他人生的悲劇。
本書在盡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礎上,認真吸納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編年為經,以史實為緯,輔以文學手法,把筆力集中在李煜人性糾結處的真性情上。全書架構大氣,史實清晰,人物性格凸顯,故事好看。

作者簡介

郭啟宏,男,1940年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編劇兼北京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導師,曾任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北京戲劇家協會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話劇“中國文人三部曲”《李白》《天之驕子》《知己》,昆曲《南唐遺事》《司馬相如》,合集《郭啟宏文集》(戲劇編),長篇小說《白玉霜之死》《潮人》等,還出版有文論集、詩集、散文集等。

名人/編輯推薦

全書架構大氣、情節細膩,人物、故事、詩詞相得益彰,好看。

出版說明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們如璀璨的群星,閃耀著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統和本正地記錄他們的人生軌跡與文化成就,無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為此,中國作家協會于2012年初作出決定,用五年左右時間,集中文學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強將,創作出版《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大型叢書。這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對形象化地詮釋和反映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對公民的歷史文化普及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這項原創的紀實體文學工程,預計出版120部左右。編委會與各方專家反復會商,遴選出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120余位歷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選擇上,我們采取專家推薦、主動約請及社會選拔的方式,選擇有文史功底、有創作實績并有較大社會影響,能勝任繁重的實地采訪、文獻查閱及長篇創作任務,擅長傳記文學創作的作家。創作的總體要求是,必須在尊重史實基礎上進行文學藝術創作,力求生動傳神,追求本質的真實,塑造出飽滿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和可讀性;反對戲說、顛覆和憑空捏造,嚴禁抄襲;作家對傳主要有客觀的價值判斷和對人物精神概括與提升的獨到心得,要有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新傳水平應當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傳記作品。
為了保證叢書的高品質,我們聘請了學有專長、卓有成就的史學和文學專家,對書稿的文史真偽、價值取向、人物刻畫和文學表現等方面總體把關,并建立了嚴格的論證機制,從傳主的選擇、作者的認定、寫作大綱論證、書稿專項審定直至編輯、出版等,層層論證把關,力圖使叢書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從而達到傳承中華文明和弘揚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叢書的封面設計,以中國歷史長河為概念,取層層歷史文化積淀與源遠流長的宏大意象,采用各個歷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與雅致溫潤的色條進行表達,意蘊深厚,莊重大氣。內文的版式設計也盡可能做到精致、別具美感。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們的燦爛人生就是中華文明歷史的縮影;他們的思想智慧、精神氣脈深深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成為代代相襲的中華魂魄。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必定成為我們再出發的精神動力。
感謝關心、支持我們工作的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級領導及專家們,更要感謝作者們嘔心瀝血的創作。由于該叢書工程浩大,人數眾多,時間綿延較長,疏漏在所難免,期待各界有識之士提出寶貴的建設性意見,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編委會
2013年11月


前言:
自序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經比較系統地研究了有關李煜的史料,也寫過論文與劇本。一個體會是:廣泛閱讀,盡可能地占有資料,尤應認真吸納前人的研究成果,處理好真實性、現實性與文學性之間的關系,力圖在思想上、藝術上有所作為。
今番寫作李煜的文學傳記,我決心盡去舊樊籬,重建新構架。思考有二:其一,再度閱讀使我有了新的發現,不但獲有若干新資料,而且加深了對王國維、吳梅、顧隨、俞陛云、唐圭璋、詹安泰、夏承燾、王季思、俞平伯、龍榆生等大學者的論述之認識,我輩后學為文,必先心存敬畏,而后逾越創新;其二,傳記不同于其他體裁,有其自身規律,而載體轉換,敘述方式必多變化,況且已有前賢蕃然立傳在先,也逼使我輩必須別出機杼,創意造言,力求在新的寫作上有新的突破。
千百年來,南唐李煜一直是個物議紛紛的人物。作為帝王,他政治上的短視和無能、生活上的放縱與奢侈,固然受到指責,就連他為人方面的仁厚謙和以及私人感情經歷,也受到諸多非議。然而,作為詞人,他那些充分展現文學才華的詞章,卻受到文史學家乃至一般讀者一致的推崇,不僅降宋以后沉郁哀婉的名篇,即便此前的宮詞艷語也無人否認其精深的造詣,曰“雖寄情聲色,而筆意自成馨逸”(吳梅語),學問家咸稱李煜詞“皆直抒胸臆”,擺脫花間窠臼而開啟北宋一代詞風,境界由茲恢弘,誠如俞陛云語:“傳李唐之薪火,為趙宋之先河。”甚至李煜的不諳世事也為人所同情,且受到褒獎,王國維說過:“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一方面是亡國之君,一方面是杰出詞人,看起來恍如冰炭的矛盾卻又水乳也似統一在一個人的身上,這是一個多么特殊的人物,一種多么鮮明的個性,一例多么耐人尋味的人文現象!
必須探求此中的奧秘!作者似應把目光集中在李煜人性糾結處的真性情上。這位“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才子帝王,不事韜略,不識干戈,惟有一片天真,無論在位時弦歌管樂之際,還是淪亡后凄風苦雨之中,他都不失其真性情。這種真性情,既體現在李煜的感情生活上,也體現在李煜的寫詩填詞中。如果說愛情生活上是以靈與肉的交融來表達真性情,那么在寫詩填詞中表達出來的真性情則多屬精神層面上的蘊涵。特別是“歸為臣虜”以后,在“日夕只以淚洗面”的悲苦歲月里,除了小周后相濡以沫,李煜所能尋求的便只有詩詞的慰藉了。因此,若做進一步探求,欲寫好李煜獨特的真性情,就必須將其真性情置于極度的磨難之中,或曰,寫出人性與權位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
與此同時,我把思考鎖定在一種存之永恒的不完滿的人生。前輩學者多人說過,作為詞人,是李煜的大幸;作為帝王,是李煜的大不幸。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作為詞人的大幸,恰恰導致帝王的大不幸;而作為帝王的大不幸,又恰恰造就詞人的大幸!一如趙翼所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煜是個向背互補、否泰相成的統一體,他的內在矛盾沖突十分激烈,他始終處在痛苦的“二律背反”之中。前輩學者劉大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修訂版)中嗆聲:“(李煜)所寫之愁和恨,是大地主階級統治者的愁和恨,因此他的詞得到了封建文人的普遍賞識,尤其他那種感傷沒落的情調,特別引起清末遺老遺少的贊嘆。”劉大杰對李煜的“定位”實在欠缺公允。我一直認為,李煜從本原、本真、本質上講是一位文人,在現代語境里判作知識分子,而李煜的悲劇命運則折射出千古文人人生的錯位。
作為傳記文學,此書的體例與作法似應有別于以往的傳記,是故,擬以編年為經,以史實為緯,輔以文學筆法,做到詳略有度、虛實兩宜。翔實處若《史記》鴻門宴之舉手投足栩栩如生,可有心理描寫,可用多套筆墨,直面史書之曖昧或語焉不詳,亦可作后人評贊;而簡略處則須一筆帶過,甚或闕如。其然乎?嶺南郭啟宏書以為序。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經比較系統地研究了有關李煜的史料,也寫過論文與劇本。一個體會是:廣泛閱讀,盡可能地占有資料,尤應認真吸納前人的研究成果,處理好真實性、現實性與文學性之間的關系,力圖在思想上、藝術上有所作為。
今番寫作李煜的文學傳記,我決心盡去舊樊籬,重建新構架。思考有二:其一,再度閱讀使我有了新的發現,不但獲有若干新資料,而且加深了對王國維、吳梅、顧隨、俞陛云、唐圭璋、詹安泰、夏承燾、王季思、俞平伯、龍榆生等大學者的論述之認識,我輩后學為文,必先心存敬畏,而后逾越創新;其二,傳記不同于其他體裁,有其自身規律,而載體轉換,敘述方式必多變化,況且已有前賢蕃然立傳在先,也逼使我輩必須別出機杼,創意造言,力求在新的寫作上有新的突破。
千百年來,南唐李煜一直是個物議紛紛的人物。作為帝王,他政治上的短視和無能、生活上的放縱與奢侈,固然受到指責,就連他為人方面的仁厚謙和以及私人感情經歷,也受到諸多非議。然而,作為詞人,他那些充分展現文學才華的詞章,卻受到文史學家乃至一般讀者一致的推崇,不僅降宋以后沉郁哀婉的名篇,即便此前的宮詞艷語也無人否認其精深的造詣,曰“雖寄情聲色,而筆意自成馨逸”(吳梅語),學問家咸稱李煜詞“皆直抒胸臆”,擺脫花間窠臼而開啟北宋一代詞風,境界由茲恢弘,誠如俞陛云語:“傳李唐之薪火,為趙宋之先河。”甚至李煜的不諳世事也為人所同情,且受到褒獎,王國維說過:“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一方面是亡國之君,一方面是杰出詞人,看起來恍如冰炭的矛盾卻又水乳也似統一在一個人的身上,這是一個多么特殊的人物,一種多么鮮明的個性,一例多么耐人尋味的人文現象!
必須探求此中的奧秘!作者似應把目光集中在李煜人性糾結處的真性情上。這位“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才子帝王,不事韜略,不識干戈,惟有一片天真,無論在位時弦歌管樂之際,還是淪亡后凄風苦雨之中,他都不失其真性情。這種真性情,既體現在李煜的感情生活上,也體現在李煜的寫詩填詞中。如果說愛情生活上是以靈與肉的交融來表達真性情,那么在寫詩填詞中表達出來的真性情則多屬精神層面上的蘊涵。特別是“歸為臣虜”以后,在“日夕只以淚洗面”的悲苦歲月里,除了小周后相濡以沫,李煜所能尋求的便只有詩詞的慰藉了。因此,若做進一步探求,欲寫好李煜獨特的真性情,就必須將其真性情置于極度的磨難之中,或曰,寫出人性與權位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
與此同時,我把思考鎖定在一種存之永恒的不完滿的人生。前輩學者多人說過,作為詞人,是李煜的大幸;作為帝王,是李煜的大不幸。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作為詞人的大幸,恰恰導致帝王的大不幸;而作為帝王的大不幸,又恰恰造就詞人的大幸!一如趙翼所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煜是個向背互補、否泰相成的統一體,他的內在矛盾沖突十分激烈,他始終處在痛苦的“二律背反”之中。前輩學者劉大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修訂版)中嗆聲:“(李煜)所寫之愁和恨,是大地主階級統治者的愁和恨,因此他的詞得到了封建文人的普遍賞識,尤其他那種感傷沒落的情調,特別引起清末遺老遺少的贊嘆。”劉大杰對李煜的“定位”實在欠缺公允。我一直認為,李煜從本原、本真、本質上講是一位文人,在現代語境里判作知識分子,而李煜的悲劇命運則折射出千古文人人生的錯位。
作為傳記文學,此書的體例與作法似應有別于以往的傳記,是故,擬以編年為經,以史實為緯,輔以文學筆法,做到詳略有度、虛實兩宜。翔實處若《史記》鴻門宴之舉手投足栩栩如生,可有心理描寫,可用多套筆墨,直面史書之曖昧或語焉不詳,亦可作后人評贊;而簡略處則須一筆帶過,甚或闕如。其然乎?嶺南郭啟宏書以為序。

后記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之一《千秋詞主——李煜傳》即將出版,我很高興,似乎較之本人此前出版的其他文字更加令我興奮,除了這套叢書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大概可以歸之于人生的“第一次”情結。
我真正寫傳記,這是第一次,新鮮感多于困惑。當然,溝溝坎坎難免,落筆行文之際,每每滯澀,寫畢回頭一看,又有一種“澀進”的喜悅。澀進是一種體驗,甚至有可能是一種境界,說舉重若輕也可,說舉輕若重也得,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恍惚差近。
“第一次”帶來成就感,我因之感謝這套叢書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作家協會,感謝我接觸過的李冰、何建明、何西來等名家、大家,感謝作家出版社幾位老總對每部作品無私的點評,感謝只聞其聲未睹其芳容的責編馮京麗,她認真負責、業務精湛,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感謝接觸最多的小姑娘原文竹,她不嫌瑣碎做了許多分外的事務性工作……自然,還要感謝這套叢書的專家組和各位作家同行,大家共同創造了一個切磋與爭鳴的良好的學術小氣候。

郭啟宏
2013年9月

目次

自序
上卷
第一章 趙宋經略中國
第二章 江南旨在偏安
第三章 蜀妃之死
第四章 一個步步為營,一個節節敗
第五章 兵發江南
第六章 覆巢
下卷
第七章 臣虜詩囚
第八章 燭影斧聲
第九章 日夕只以淚洗面
第十章 七月初七
附錄一 李煜年表
附錄二 李煜詩詞考辨舉隅
自序
上卷
第一章 趙宋經略中國
第二章 江南旨在偏安
第三章 蜀妃之死
第四章 一個步步為營,一個節節敗
第五章 兵發江南
第六章 覆巢
下卷
第七章 臣虜詩囚
第八章 燭影斧聲
第九章 日夕只以淚洗面
第十章 七月初七
附錄一 李煜年表
附錄二 李煜詩詞考辨舉隅
附錄三 重要史料摘抄
附錄四 參考文獻
后記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上卷
第一章 趙宋經略中國
一、立雪

這個冬天,很冷。多少年后,事主趙匡胤、趙普、趙光義回憶起來,年份頗有參差,或曰建隆二年(961),或曰建隆三年(962),或曰乾德元年(963),記憶難免有誤,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雪天,真冷!
雪下了整整一天,還在下,紛紛揚揚,飄飄忽忽,斷斷續續。汴梁大內的偏殿里,趙匡胤錦帽貂裘,略無寒意,面前的條案上橫陳著一幅地圖,他的目光停在地圖的某一點上。
內室悄悄走出一個宮女,掌著大紅蠟燭,燭影搖,裙裾動,他瞟了一眼,自家掌過紅燭……
趙匡胤黃袍加身已經幾年了,在朝,在野,諛辭,微辭,多了去,宋代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必理會人言,他的目標是經略中國。他審視著地圖,域中原有十國,前蜀滅于后唐,后唐滅于后晉,后晉滅于契丹,吳為南唐“禪代”,閩與楚相繼被南唐吞并,眼下北方剩下北漢和契丹,卻如芒刺在背,南方則為五國割據,南唐、西蜀、吳越、荊南和南漢,都不肯臣服。他盯著那條長蛇一般的大江,盯著大江以南廣袤的疆土,一個僭竊之國曾經趁著中原多事,北土亂離,雄踞一方,傳承三代,其地東暨衢婺,南及五嶺,西至湖湘,北據長淮,極盛之時凡三十余州,數千里沃野盡為所有,這個最廣大最富庶的僭竊之國,它的名字叫唐,世俗叫南唐。
窗外風雪稍緩。他步出偏殿,庭中積雪厚可盈尺,放眼望去,樓閣臺榭,如披素緞,長松修竹,如臥玉龍,朦朧了阡陌,混沌了溝壑,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在月光的映照下,一片晶瑩,滿天碎影,端的是琉璃世界!趙匡胤獨自走著,走著,走出御苑,走出宮門,自宣德樓南行,御街在望,未雪前街兩旁桃、李、梨、杏,共處相間,這時候,看那霧凇雪掛,竟如瓊枝玉樹般爽心悅目!他無意回頭,新雪上留下一串腳印,他猛然一陣欣喜,多像新開拓的疆土,一步一步踏將出來!他近來尤其喜歡微服私訪,他認定私訪能聽到真話,讓他識得民情,獲取真知。一雙腳不由自主地踏上熟悉的市街。這可忙壞了宮中的侍衛,他們只好不近不遠地跟著,兩只眼睛警惕著四方,一張臉任憑朔風肆虐。
御街一側,拐個彎兒進坊巷,一個大宅門赫然在目,宰相趙普的府第。
趙普長趙匡胤五歲,趙匡胤每以兄長事之。他們的相識相惜既屬偶然,又復緣分。大約七八年前,歲在周世宗顯德年間(954—960),唐中主李璟命名將皇甫暉提兵十萬扼滁州,趙匡胤時為周世宗殿前都點檢,率周師數千與皇甫暉遇于清流關狹路,周師大敗。皇甫暉整全師入憩滁州城下,準備翌日再戰。趙匡胤兵聚清流關下,正擔心唐軍再至,一時胸無良策,忽然想起村中一學究,便去問計。這村學究微微一笑,果然說出一條奇計來。原來關下有一小路,無人行亦無人知,小路在山后,隔西澗水,直抵城下。村學究說:“唐軍以為我師既敗,斷斷不敢走險躡其后路;看他解甲息戈,是勝而后驕,放心睡大覺了。果真如此,則我有備而彼無防,可以得志,此所謂因敗為勝,轉禍為福者也!”村學究有點“之乎者也”,趙匡胤從其計,當即誓師,夜行,浮西澗,奪關隘。皇甫暉倉皇披甲接戰,戰輒敗,急收兵,且戰且行,欲入滁州,而滁州刺史王紹顏已經棄城逃遁,皇甫暉無所歸,只好斷橋自守。趙匡胤揮師涉水,逾城而入,若神兵天降,一場惡戰,皇甫暉終于被擒。史籍《寶訓》評說,趙匡胤“擒皇甫暉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讀者諸君,村學究謂誰?趙普也。
趙普從此入了都點檢幕府,趙匡胤加歸德節度使,趙普也由幕僚升為掌書記。嗣后,趙匡胤“黃袍加身”,篡周建宋,是歸德掌書記趙普和供奉官都知趙光義所策動;再后,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軍柄在手,也是采用樞密使趙普的計謀。趙匡胤將趙普視作“國之干城”,自有來由。此刻,趙皇帝來到位居同平章事(宰相)的趙普府門前,他叩門數度,無人應聲,大概大風雪淹沒了敲門聲,他又大力叩門……
趙普早已入了夢鄉!說來有個緣故。相府上下都知道,相爺向來晚睡早起,只因皇帝時常夜訪,或日間政事未能決斷,或驟生疑慮無處參詳,以此相爺退朝還府,不到臨寢,不敢脫冠易服。今晚大風雪,老天爺篩寒灑白,漫說天子,便是芝麻官,誰肯犯風沖雪?就連升斗細民,日日風里雨里,此刻也會貓在家里,緊閉門窗,圍著火爐,再來點小菜小酒。趙普料定圣上今晚不會來了,便放心換了便服,招呼門客圍爐小酌,略享清福。這位相爺酒量不大,三杯落肚,睡意襲來,矇矇眬眬,也便去了黑甜鄉。
“相爺!相爺!”老家丁趙祥慌張的呼叫聲驚醒了趙普,“圣駕到門外了!”
事出意外,趙普急急披衣,倒履沖出房門,只見圣上立于風雪之中,渾身素白,披風雪,載月色,恍若天神下凡。趙普一時說不出話來,猛然跪地,嘴頭喃喃著:“陛下恕罪……”
趙匡胤上前扶起趙普:“哎,該怪朕突如其來,卿何罪之有?快,快進屋,冷死個人了!”
待進屋坐定,趙普更服正冠,再拜:“臣有罪,臣衣冠不整。”
“匆忙之間,不必拘禮。”趙匡胤笑著說。
趙普卻正色作答:“陛下說過,創業垂統,當以禮示天下。”
趙匡胤自然記得自己說過的話,這話其實肇始于禮部尚書竇儀,這里有個典實。前些年,竇儀還是翰林學士,趙皇帝召他草制文稿,竇儀事畢持稿來獻,至苑門,只見皇帝扯開頭巾光著腳,大大咧咧坐著,便站立門前,不肯入內。趙匡胤是個聰明人,初一愣,復醒悟,趕緊為之冠帶,正襟危坐,而后召入。于是,竇儀說道:“陛下創業垂統,宜以禮示天下。”皇帝起身,改容稱謝。自此,皇帝面對臣下,未嘗不冠帶。他以身垂范,于無言中昭告天下,只有暴君,才會不持儀節,不矜細行,將粗鄙作瀟灑,視臣民為無物,此種行徑,明君不為。
趙匡胤一笑:“則平兄!”
趙普急忙跪下:“不敢!不敢!”
趙匡胤“哎”的一聲:“又來了!又來了!今晚破除陳規舊例,就地鋪墊子,烤肉煮酒如何?哦,朕約好光義……”
話音未落地,庭前已喧呼:“開封尹趙大人到!”
眨眼間,趙光義已到跟前:“皇兄!丞相!我來晚了!”
相府家人早已設茵燃爐,招呼入座,林氏夫人親為斟酒……
“嫂子辛苦了……”
林氏一聽,酒壺差點掉地,她撲通跪下:“陛下不能,不能……”
“聽則平兄說過,當年通清流關那條小路還是你找到的?”
“陛下忘了,還是她帶的路。”趙普話鋒一轉,不聊家常,“陛下約皇弟雪夜親臨寒舍,必有大事。”
“嗯,睡不著呀!”
“睡不著?”趙光義未明就里。
“是睡不著,一榻之外,都是別人家!”
趙普心里明白八九成了,他還是希望趙光義先說話,他看著開封尹。
趙光義沒什么顧慮:“皇兄,齊國平天下,正當其時呀!”
趙匡胤點點頭。
“南征北伐,不知陛下成算所向?”趙普試探著問。
趙匡胤站起身來:“取太原!”
趙普沉吟半晌,腦袋瓜有如田螺殼,早轉過九九八十一道彎兒,他倒地叩拜:“陛下百龍之智,機變如神,微臣魯鈍,不得知。”
“太原?北漢?”趙光義反顧丞相。
“則平兄,當今四圍之敵,數北漢最為強悍,孤意先難而后易,先北而后南,一旦拿下太原,南邊那些小朝廷,金陵、成都、番禺什么的,全都不在話下!你說呢?”
趙普覺得不能再裝聾作啞了,便細謹地建言:“陛下,容愚臣填補一二,未知可否垂聽?”
趙匡胤熟知丞相的秉性,便微笑著點頭。
“陛下,北漢橫亙在契丹與大宋之間,乃緩沖之地,一旦滅了北漢,契丹與我眼瞼相對,邊患我朝獨當,恐無寧日!”
趙光義點點頭。
“你的意思?”
“莫若暫留太原一些時日,等到削平南邊諸國,再來收拾不遲……”
語未終,趙匡胤哈哈大笑:“則平兄,孤意正是這樣!”
“前面的話是試探?”趙光義亦狡黠一笑。
趙皇帝只顧張羅:“來來來,上酒!上肉!噢,有勞林嫂了!”
氣氛頓時活躍,爐火更旺,寒意盡消,大碗酒,大塊肉,大快朵頤。
趙普不嗜酒,只略略沾唇,他近前輕聲一問:“先打哪一國?”
好像煮餃子,一鍋滾開的水,餃子翻騰著,忽然加了一瓢涼水,餃子沉了下去,等待著二回開鍋。
開封尹再追問:“南唐還是西蜀?”
趙皇帝往復踱步:“南唐還是西蜀……”他忽然生出一個可怕的念頭,漢末三國,也有一個都金陵的東吳,也有一個都成都的西蜀,啊,吳蜀結盟,孫劉聯手,赤壁鏖兵,一蓬火,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他走到窗前,茫然望著庭院,那雪又絲絲縷縷地飄忽著,不是空中撒鹽,不是柳絮因風,呀,雪就是雪,無須比擬,冷得很哩;看那幾個侍衛,有呵手的,有捂耳朵的,有來回倒腳的,遠處隱隱傳來時斷時續的梆子聲,帶著幾分凄冷,仔細聽來,正是三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