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拐點下的困惑:陶冬預言中國經濟的危與機(簡體書)
滿額折

拐點下的困惑:陶冬預言中國經濟的危與機(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8 元
定  價:NT$ 257 元
優惠價:8722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經濟迎來大拐點,深化改革箭在弦上。迷局暗潮洶湧,該如何搶佔先機?本書是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觀察中國經濟18年的集大成之作,透過剖析世界經濟格局及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預言處於新一輪改革下的中國經濟將何去何從。從冷靜客觀的視角,精準分析發展的利弊得失,為讀者撥開迷霧,展開一幅拐點下的中國經濟形勢大地圖: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措施迎來一片歡呼,這股「東風」帶來的下一個投資機會在哪裡?怎樣乘著中國十年一變的經濟大浪潮,尋找最具潛力的商機?金融危機後的歐美各國再次奇招迭出,中國真的準備好新對策了嗎?地方債、影子銀行亂象叢生,如何認清現實,規避風險?樓市發展一片迷霧,是「無房族」應跟風買房,還是「多房族」該拋售持現?中國消費市場、人口政策展開新格局,錢,要怎麼花才不虧? 陶冬,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榮獲2011年「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外資)殊榮。其財經博客訪問量高達2000萬次,擁有多個財經專欄。

作者簡介

陶冬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
榮獲2011年“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外資)殊榮,其財經博客訪問量高達2000萬次,擁有多個財經專欄。
對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做出過前瞻性預警和分析。
曾在美國、日本任職,自1994年起長駐香港地區。1998年加入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主管亞洲區經濟研究,側重于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同時兼顧亞洲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此前曾任香港地區寶源證券高級經濟分析師及中國研究部主管。
美國猶他大學博士、經濟學碩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

名人/編輯推薦

陶冬博士供職于國際頂尖投資銀行多年,近距離專注觀察中國經濟,遠見眼光曾精準預警亞洲金融風暴,更專業分析中國宏觀調控及經濟變革。其博客訪問量高達2000萬次,擁有多個財經專欄,定期更新,深受讀者信賴。
直擊習李體制下改革新熱點——人口、財稅、利率、外匯,直言不諱、針針見血,列舉中國經濟風險所在,探索解決方法,同時指出令經濟破繭而出的大機遇,深刻剖析經濟新格局。
我們手頭那點錢,究竟該怎么辦才好?作者話題所及,既包括世界及中國整體發展前景,又囊括炙手可熱的房地產、銀行業、人民幣、黃金……中國發展改革,人人均受影響,摸準經濟脈絡,助你在變革中捍衛財富、發現掘金之道!
陶冬擅長用嚴謹的邏輯與數據說話,化繁為簡,直奔主題,助金融專業和普通讀者理清經濟發展危與機,盡展其深厚功力。

目次


前言 拒絕“定格”,把握每個人生拐點

壹 尋找下一個投資大機會
1.1 出手、出海、留錢
1.2 中國經濟五大看點
1.3 尋找下一個投資大機會
1.4 十年一變的大趨勢
1.5 劉易斯拐點,今后十年的最大拐點
1.6 呼喚吉爾德式商界領袖

貳 拐點下的困惑
2.1 對今后五年國內外大環境的假設
2.2 蓋茨比曲線與機會的固化
2.3 中國經濟六大懸念
2.4 中國經濟企穩,改革仍是必需
2.5 偽周期與機遇
2.6 銀行去中介,經濟去實業
2.7 去杠桿下的中國
2.8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中國
2.9 美聯儲退出,中國準備好了嗎?
2.10 中國超越美國并非必然
2.11 國家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

叄 樓市大棋局
3.1 房價漲跌談
3.2 房地產的小陽春與冰河期
3.3 房價會大跌嗎?
3.4 海南的房產泡沫
3.5 怎么投資二三線房地產?
3.6 中國需要發展的是廉租房
3.7 在香港,不買房了

肆 金融危與機
4.1 銀行暴利時代的終結
4.2 利率正常化,你準備好了嗎?
4.3 后發與后發優勢:反思華爾街模式
4.4 影子銀行
4.5 城投債炸彈何時爆?
4.6 全民高利貸

伍 投資弄潮者
5.1 在流動性和風險中弄潮
5.2 資金大騰移
5.3 資金被迫攀爬風險曲線
5.4 商品價格與經濟需求脫鉤?
5.5 強勢美元
5.6 看好中國,不一定買入人民幣
5.7 金價短期升跌難測
5.8 炒黃金還不如炒雞翅?
5.9 頁巖氣改變石油供需格局
5.10 我看好今后十年的醫療業
5.11 對沖基金的生死劫
5.12 債券熊市
5.13 別錯過“非洲熱”

陸 政策進與退
6.1 三中全會改革的中期影響更重要
6.2 習近平的經濟改革思路
6.3 經濟的出路在哪里?
6.4 上海自貿區
6.5 貨幣環境正常化,不能只說不做
6.6 利率市場化起步
6.7 SHIBOR上升的背后
6.8 現金流危機
6.9 外匯儲備的尷尬
6.10 外匯儲備投資應該化整為零
6.11 不改變人口政策,就是慢性自殺
6.12 漲工資,驚險的一跳
6.13 一個時代的結束

柒 歐美浮沉錄
7.1 全球去杠桿已經開始
7.2 國家信用陷阱
7.3 貨幣政策的退出風險
7.4 四大央行暗戰QE3
7.5 通脹兩難
7.6 歐元的末日
7.7 美國國債會不會違約?
7.8 2020年的中美關系
7.9 超主權貨幣沒有未來

捌 亞洲新趨勢
8.1 劣幣驅逐良幣
8.2 港幣的尷尬
8.3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危矣
8.4 澳門的荷蘭病
8.5 新興市場的崛起
8.6 新興市場的信貸擴張
8.7 QE退出,新興市場必陷泥潭
8.8 從人口數據看龍象之爭
8.9 印度基建業騎虎難下
8.10 美國為何不指責日本匯率?
8.11 日元的貶值之路

附錄 金融外的世界,困惑中的領悟
尼亞加拉瀑布隨感
愛尼島記
舊金山機場落難記
青海湖印象
法國小子皮埃爾

書摘/試閱

尋找下一個投資大機會
如果將十年前的股指成分找出來,和今天股市的藍籌構成作一個比較,你會有許多有趣的發現。當年的大藍籌中,沒有銀行股,也少有地產股。股指成分在過去十年的變化,其實是中國銀行改革、地產熱的縮影,折射出經濟結構、增長動力的變遷,也總結出了過去十年投資領域的大故事、大機會。
十年后,上證指數和恒生中資企業指數的構成會是什么樣的呢?
筆者相信,銀行股仍會占據藍籌指數中的一片江山。銀行乃經濟的命脈,經濟在銀行便在,不過它們所占的權重應該有明顯的下降。世界五大銀行中,有四個來自中國,這本身就說明什么地方有一點不妥。中國的銀行在產品范圍、中間業務、風險控制上,與世界同行業相比都有明顯的差距,貸款還受到非商業因素的干擾,它們的盈利來自政策性壟斷。隨著銀行業開放競爭、利率市場化,其暴利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至于房地產企業,放眼世界各地,除香港這種城市經濟體外,沒有哪個股市像A股這樣讓開發商如此輝煌的。隨著房地產暴利時代告一段落,房企在股市中的勢力也會消退。
“爆米花理論”
筆者是經濟學家,對股市談不上精熟,不過倒有一個自創的“爆米花理論”。爆出來的玉米花,加一點焦糖、牛油,其價值可以上升30%~50%,但是絕不可能再爆一次。爆過的玉米花,只是爆過的玉米花。在投資領域,銀行股、地產股屬于爆過的玉米花,合理的經營和出色的策略可以令其股價上升30%~50%,但是在現有水平上再翻番的機會不大。民生銀行未上市股票,當年轉讓價格每股不到0.7元,不過那是十年前的價格,這種價位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筆者的價值投資理念,是尋找玉米粒而不是已爆過的玉米花,尋找在下一個經濟周期中出彩的行業,而不是將資金投入上個周期出彩的行業。玉米粒還是爆米花,明顯和企業上市之前與上市之后有關系,但是這并不是唯一的標準。有些垃圾企業上了市,還是垃圾。筆者關心的是,企業的業務、盈利、利潤率,會不會有一次爆發性的增長,觸發市場對它發生認知上的改變。爆炸性的增長和市場的再評估,便是由玉米粒變成爆米花的過程。


房價漲跌談
房價又在飛漲了,各地地王紛紛涌現,政府的房地產調控再次面臨失敗的尷尬。
房地產市場有其獨特的規律,長周期乃其一個突出的特點。筆者認為,在房價升跌判斷上,常識比分析重要,簡單的推理比分析模型重要,政策變化對樓市短期走勢十分重要,貨幣環境對樓市中期走勢至關重要。
流動性和政策是兩只“大手”
樓市短期看,受流動性和政策影響頗大,此輪房價上升,就是在民間高流動性、發展商提價策略和政府政策改變三個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國有世界知名的高儲蓄率,資本管制下資金的海外投資渠道有限。同時民間感受到的通脹水平遠高過統計局的CPI 數值,放在銀行里的資金在負利率下縮水。中國的剛性需求中,包括了一批以儲蓄為目的的需求,當百姓意識到政府的政策打壓無法令房價真正下跌時,剛性需求入場,帶動房價的上升。
每次樓市處于低迷狀態,都與開發商現金流疲弱有直接的關系。政府在融資政策上限制開發商,往往是行政打壓的一部分,令他們的售樓策略趨于積極,房價設定趨于合理。然而,目前開發商的現金流在筆者看來處在近五年來的最佳狀況。除了個別小開發商外,整個行業售樓回款充沛,銀行愿意借款,大開發商又多在海外低成本籌到大筆資金。對于不少開發商來說,頭痛的不是現金儲備不足,而是土地儲備不足,這是2013 年下半年土地市場成交熾烈的根本原因。
當然,樓市轉熱的最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思路出現改變。在溫家寶時期,房地產市場被視為風險通道,房價和非居民購買遭到限制。在李克強時期,房地產被視為增長源泉,政策也由行政打壓轉為以市場為本的調控。由于房地產稅推進緩慢,地方政府的廉價房供應遠水不解近渴,民間的流動性突破了政策的防線,一輪由一線城市主導的房地產升勢油然而起。
短期而看,除非房價暴漲到影響國計民生、金融穩定,本屆政府并不愿意再次推出行政干預之策,平抑房價的任務落在調控房貸和推出房地產稅身上。調控房貸早已被證明對抑制房價作用不大。房地產稅是潛在的樓市殺手,但是政府在出招上會十分慎重。房地產市場是目前民間增長引擎中唯一處于加速狀態的,房地產業出事,中國經濟幾乎可以肯定會硬著陸,因此近期引入房地產稅可能講得多動得少,政府看重其威懾力大過殺傷力。即使個別城市引入房地產稅試點,手法也相對溫和,稅收針對新的成交,針對豪宅。在民間需求已經疲弱之時,很難想象政府對一般住宅征稅,進一步減少可支配收入,打擊私人消費。
人口結構變化影響大走勢
看房地產的長期走勢,人口結構的變化至關重要。城鎮化是市場炒作的一個重要題材,不過筆者反而認為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多與城鎮化關系不大。目前所見到的城鎮化,往往要求農民放棄土地,其實大多數農民未必愿意進城。城鎮化的核心,不在于建房子,而在于制造就業機會。城鎮化過程中如何解決就業問題,似乎情況并不明朗。
筆者更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口結構問題:老齡化。中國買房主力是20 世紀50 ~ 70 年代出生的人群,他們的儲蓄率高,收入穩定,大多數人口在擁有第一套住房后尋求購買第二套以上的住房。這個人群的灰色收入最高,不僅為自己,而且為子女購房奠定財力基礎。然而這批人很快會陸續進入退休年齡,在人生周期中由儲蓄階段進入消耗儲蓄階段。這是筆者看淡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第二個原因。一旦這個人群的財富在房價下跌中被摧毀掉,下一個周期的房價反彈未必有力。
筆者認為短期房價還有上升的空間,中期房價會跌,樓市周期逆轉的出發點未必是政策調控,可能是信貸收縮發展到一定時候后出現的市場反應。當北京、上海賣出一個廁所的資金可以在西班牙買到全海景洋房之時,當海南島所有住房庫存和囤地按現價套現的資金所得足以買下整個曼哈頓之時,常識也許比專家的分析更貼近現實。


習近平的經濟改革思路
習近平就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已近一年,上任后他的最大動作在反腐打“薄”上,其經濟管治理念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清晰。作為今后十年中國的掌門人,他的理念、思路和改革意志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深化改革的三把標尺
筆者體會,習近平的經濟管治理念呈三足鼎立之勢:第一,完善經濟制度,第二,統一市場體系,第三,提高施政效率。
所謂完善經濟制度,就是結構性改革。它包括國企改革、土地流轉改革、財稅體系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新型城鎮化也屬于這個范疇。本屆政府與上一屆政府的最大差別,在于意識到經濟內部深層次矛盾不解決,增長很難回到可持續的軌道上,刺激措施無法替代制度上的改良與創新,他們愿意適當地犧牲一點短期的增速,以換取制度上的突破,激發經濟的新活力,營造高水平的開放,“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強化市場機制、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是習李體制下施政方法上的一大亮點。上一屆政府過多地使用行政干預,造成國進民退,行政手段凌駕于市場規律之上的局面,不僅降低了經濟增長與資源分配的效率,也產生許多長期的隱憂。市場機制主導這一理念,對房地產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尤其重要。同時,習近平對清除市場壁壘,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十分在意。這意味著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壁壘。
提高施政效率,指的是宏觀調控的思維和落實點要改變。上屆政府走的是大政府的道路,凡事以管、堵、限為出發點,新一屆政府則以轉換政府職能為把手,重新定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這個思路下,政府權限、人員和開支勢必削減。同時,那種不遺余力、不計后果的財政刺激政策,恐怕也不會再出現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