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問道北大(簡體書)
滿額折

問道北大(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作者曾在北大偷學四年,耳濡目染了北大諸多名師的學問風采和道德文章。在學問上,這些老師是作者的恩師;在精神上,是兄弟;在思想上,作者卻能以一個局外人的視角冷眼旁觀。
因為是恩師,所以作者以感恩的心態、動人的文筆寫出這些老師的音容笑貌。因為是兄弟,所以作者說:“我一直想做一件事情,就是給散落在民間里的精神兄弟做個精神檔案。”因為是局外人,所以作者能以真正的文學批評家的身份作冷眼旁觀。所以,本書稿是熔學問、思想和精神于一爐的大學術隨筆。
全書55萬字,記錄了作者2007年到2011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哲學系和宗教學系聽課的情形,對于北大教授的精神狀態和學術水平進行了個體化的生命觀照,結合作者在S城的生活體驗和精神創痛,進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

作者簡介

于仲達 安徽界首市人。從小在皖北鄉村長大,1974年10月出生。求學生涯艱難,1998年7月畢業于安徽蕪湖教育學院中文系。后在皖北S城工作9年。2007—2012年在北京大學中 于仲達 安徽界首市人。從小在皖北鄉村長大,1974年10月出生。求學生涯艱難,1998年7月畢業于安徽蕪湖教育學院中文系。后在皖北S城工作9年。2007—2012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哲學系和宗教學系旁聽學習。2013年春季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和宗教學系旁聽學習。青年作家、學人、文學批評者。北京大學歷史人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先后關注的領域有新詩研究、魯迅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基督教文學研究、佛道哲學研究、佛耶對話。17歲開始發表文字,學生時代發表詩歌、散文和文學評論50多篇(首)。1993年獲安徽蕪湖市大、中專院校征文比賽一等獎。曾經在《傳記文學》、《青年作家》、《新京報》、《海外校園》、《東方早報》等雜志報刊開設專欄或發表文章,作品散見報刊雜志,部分文章被關天茶舍、紅袖論壇等知名網站列為精華。 2007年辭職來到北京。二十年間先后做過電臺記者、自由寫作者、網絡寫手、雜志編輯、專欄作家、國學教師、助理研究員等。足跡遍布北京龍泉寺、杭州靈隱寺、廣西北海禪院、河北趙州柏林禪寺、廣東南華禪寺等。天地一人,孤獨過客,半佛半耶,亦道亦魯。涉獵廣泛,遍及文學、哲學、宗教、歷史。大學期間深入閱讀文學經典和文學期刊,十分喜歡作家曹雪芹、川端康成、郁達夫、沈從文、顧城等,和同學創辦江南詩社,創作并研究“后朦朧詩歌”。大約26歲那年,開始認真讀魯迅,稍后讀周作人、莊子和慧能,近年讀佛經和《圣經》。1998年工作以后,其間目睹社會黑暗和人性墮落,唯美體驗破碎,情感幻滅,深感人生苦痛和悲辛,對于人性懷有大悲憫,關注社會和人性,心靈處于憤激、緊張、對峙和反抗之中。由于深受魯迅的持續影響,在生命哲學上反抗荒誕承擔虛無,拷問自己,逼迫自己精神成年,斬殺先前柔弱的自己,直面人生的殘酷和人性的丑惡,在“失敗”之中自覺,丟棄幻想,反抗“絕望”,重在“立己”,關注個體的尊嚴、價值和獨立。2010年在北大學習國學時,開始在精神廢墟重建自己的精神自信,在魯迅、儒、釋、道傳統、基督信仰等多種精神資源里不斷反思自己和圓融自己。頓悟佛學“空性”,焦灼的心靈終于逐漸清靜下來。借助佛學的觀照,再閱《圣經》,猛然對神的愛體會深了。佛法讓我清心,基督給我剛正。大乘佛學(包括莊老)和基督信仰是我最終的歸宿。 已出和未出的文集有:《堅守與突圍》(已出)、《北大偷學記》已出)、《生命的菩提》(已出)、《暗河中的求索》(評論,未出)、《鐵屋中的吶喊》(隨筆,未出)、《暗夜里的過客》(日記,未出)、《求道者札記》(未出)、《半是莊子半是禪》(即出)、《空的智慧》(即出)、《此岸花開》(即出)、《慧語煉心》(未出)、《中國式心靈智慧》(即出)代表作品:《當代中國文學靈魂緯度的根本欠缺》、《的導讀》、《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名人/編輯推薦

在我有限的閱讀里,于仲達在70后這代知識分子里無疑是極其優秀的一個個例。然最為可貴的是他的民間立場,這很不簡單,70后少有人能夠做到。前些年我知道他一直在研究魯迅,追慕魯迅的風骨和精神。這幾年又鉆進傳統文化特別是佛學里頭,在其間又有了不凡見地和較深刻的理解,總之,他的獨立為學之路,看來是越來越從容了。
許多人都在講承擔,承擔世界,承擔民眾的苦難等等。愿望美好,實際很難。能否先承擔起自己,這是判斷一個知識者純度高低的第一標準。知識分子里很多人都過不了這個關。承擔別人可以,承擔自己不行。許多人看似在承擔,但認真一考察,原來他是在消費痛苦,躲避崇高,表演境界,復制思想。于仲達不是。他是以自己切實的踐行認真經歷、體驗和咀嚼著生活與學問的苦樂。他沒有將自己置身于學問之外,他熱愛學問的原因是他有大問題要求教于學問,因此他有了許多的故事。知識分子勇于袒露自己是承擔起自己的標志。就此而言,于仲達走在了70后這代人的前面。
——老村 (著名作家、畫家)
讀過此書,我很佩服作者的毅力和恒心,他比很多在校生都更像北大學生。作者對北大情有獨鐘,但并未盲目崇拜,沒有出現獨立思考的癱瘓,敢于以“民間”的姿態進行議論和批評。
——高峰楓 (文學博士、北大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近期的網絡閱讀中,于仲達是少數擊中了我的神經的思者。他的作品表現出直面黑暗的勇氣、對精神高度的追求、指向生命本體的悲憫情懷,而這些正是當下漢語世界所缺乏的。在信仰缺席的漢語世界里,于仲達無疑是少數率先等待戈多的人,這是他的位置、意義、價值所在。
——王曉華(文學博士、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授、學者、文化批評家)

思想清理與精神求索、理性與情性相得益彰,文采斐然,才氣靈動,不愧網友贈送的“才子”、“思想者”的稱贊。他還僅近三十多歲,思想終究要與人生一道成長,我注視他“在路上”的生命體驗和精神的不懈追求,他畢竟已在個體存在的艱難和困惑中獲得了某種靈魂的承諾和精神擔當。
——檳郎 (大學教授,學者,網絡活者) 在我有限的閱讀里,于仲達在70后這代知識分子里無疑是極其優秀的一個個例。然最為可貴的是他的民間立場,這很不簡單,70后少有人能夠做到。前些年我知道他一直在研究魯迅,追慕魯迅的風骨和精神。這幾年又鉆進傳統文化特別是佛學里頭,在其間又有了不凡見地和較深刻的理解,總之,他的獨立為學之路,看來是越來越從容了。
許多人都在講承擔,承擔世界,承擔民眾的苦難等等。愿望美好,實際很難。能否先承擔起自己,這是判斷一個知識者純度高低的第一標準。知識分子里很多人都過不了這個關。承擔別人可以,承擔自己不行。許多人看似在承擔,但認真一考察,原來他是在消費痛苦,躲避崇高,表演境界,復制思想。于仲達不是。他是以自己切實的踐行認真經歷、體驗和咀嚼著生活與學問的苦樂。他沒有將自己置身于學問之外,他熱愛學問的原因是他有大問題要求教于學問,因此他有了許多的故事。知識分子勇于袒露自己是承擔起自己的標志。就此而言,于仲達走在了70后這代人的前面。
——老村 (著名作家、畫家)
讀過此書,我很佩服作者的毅力和恒心,他比很多在校生都更像北大學生。作者對北大情有獨鐘,但并未盲目崇拜,沒有出現獨立思考的癱瘓,敢于以“民間”的姿態進行議論和批評。
——高峰楓 (文學博士、北大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近期的網絡閱讀中,于仲達是少數擊中了我的神經的思者。他的作品表現出直面黑暗的勇氣、對精神高度的追求、指向生命本體的悲憫情懷,而這些正是當下漢語世界所缺乏的。在信仰缺席的漢語世界里,于仲達無疑是少數率先等待戈多的人,這是他的位置、意義、價值所在。
——王曉華(文學博士、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授、學者、文化批評家)

思想清理與精神求索、理性與情性相得益彰,文采斐然,才氣靈動,不愧網友贈送的“才子”、“思想者”的稱贊。他還僅近三十多歲,思想終究要與人生一道成長,我注視他“在路上”的生命體驗和精神的不懈追求,他畢竟已在個體存在的艱難和困惑中獲得了某種靈魂的承諾和精神擔當。
——檳郎 (大學教授,學者,網絡活者)
仲達兄七八年來一直是活躍在網絡著文發帖的高產高質量作者,尤其可貴的是,他克服困難去北大旁聽,一直執著于人文思考,就象他經年不移的精神堅守和迄迄不已的靈魂探索。這么些年里,在很多他的同齡人同道者已經漸漸遠離思想場域,遠離刻板的學術生活,遠離嚴肅的生命追問,遠離一個知識分子最后的道義堅守之時,我不斷地讀著他那些依然厚重,不改思辨之色的文字,那些沉潛于思想、寂寞于學術、奔波于南北、執守于內心,汲汲于個體靈魂生活尋找安身立命之所而留下的生命之痕,我只是一次次在內心感慨,感慨,在反躬自省的同時,向這樣一位可敬的70后默默致敬。 
——南朵 ( 天涯論壇知名網友 )
仲達兄是我所佩服當世的高人之一。我一直認為他是一位天才,但是天才的土壤太過于貧瘠,甚至有點殘忍。于是在此岸和彼岸之間,仲達兄就像一艘在風雨中顛簸的大船,拼命地掙扎,沉浮之間,渡己度人。終于,很多年后,我重新認識的仲達擺脫了重重的束縛,到達一個人生的停靠點,但這不是終點站。當然,我知道以他的性格,他會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姿態,因為現階段,他只是完成了“渡己”的階段性任務,而“度人”的任務任重道遠,也許不是他瘦弱的雙肩所能夠出完全承受的了的,然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肩扛閘門的勇士的存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對于自己、對于他人最有價值的存在。魯迅稱這些人為“民族的脊梁”,仲達兄也一度沉浸在魯迅的巨大存在中呼吸、生存,乃至吸收精神的營養。我私下以為“民族的脊梁”這一魯迅獨一無二所的創造,正是維系了魯迅與仲達在思想深處的暗合,當然仲達自己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在現階段魯迅的作為這個民族的最偉大的存在,仍然空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依舊絕后。 

——柳七門下走狗 ( 天涯論壇知名網友 )。



顯示全部信息

目次

錢理群:豐富的痛苦
星云大師:以心印禪
何懷宏:沉潛與中道
李零:讀書人的“野性”
樓宇烈:佛學家的人文關懷
楊立華:儒者的醒覺
曹文軒:唯美與悖論
王博:思辯與生命
朱良志:生命的清供
葉曼:國學老人
劉小楓:揀盡寒枝不肯棲
凈慧法師:禪在當下
陳鼓應:沉痛與逍遙
孫郁:抵制粗糙
陳平原:壓在紙背后的“人” 錢理群:豐富的痛苦
星云大師:以心印禪
何懷宏:沉潛與中道
李零:讀書人的“野性”
樓宇烈:佛學家的人文關懷
楊立華:儒者的醒覺
曹文軒:唯美與悖論
王博:思辯與生命
朱良志:生命的清供
葉曼:國學老人
劉小楓:揀盡寒枝不肯棲
凈慧法師:禪在當下
陳鼓應:沉痛與逍遙
孫郁:抵制粗糙
陳平原:壓在紙背后的“人”
方立天:佛學人生
周學農:“空”也是“空”
徐小躍:儒道佛與人生
高遠東:以魯迅為方法
林谷芳:生命的歸零
明賢法師:釋迦太子的啟示
吳曉東:文學性的堅守
李超杰:為什么會有惡
行者:追尋弘一大師的足跡
陳曉明:另一種匱乏
孔慶東:“我執”和“法執”
附錄:學習是一種修行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