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為什麼?(簡體書)
滿額折

為什麼?(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什麼?》是一本關於我們所給定的理由以及這些理由如何給定的書。它考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給出的理由如何取決於社會關係,並反過來構建社會關係。本書以簡易平實的風格探討了人們如何通過不同的理由來確認、建立、協商、修復或終止與他人的關係。 蒂利考察了人們所給出的大量不同類型的原因。例如,他描述了一個空中交通管制員如何根據說話對象的轉換,以不同方式解釋兩架飛機的幾近失蹤:對於在雞尾酒會上碰到的熟人,他可能以一種無所謂的口吻說「這種事三天兩頭都會發生」,或對已曝光的事件天馬行空、侃侃而談;對於工作中的同事,他會試著做出一番、更專業的解釋;而在給部門領導的正式報告中,他會提供一套細針密縷、字斟句酌的解釋。 為了闡明這一論題,蒂利描述了不同的人如何對九一一襲擊給出不同的理由。他還考察了那些給出一種原因的人如何經常將其轉換為另一種原因。例如,一個醫生可能使用生物化學的專業語言來理解一種病症,但在對生物化學一無所知的病人面前,他會求助於慣例和故事。全書隨處可見關於(包括作者本人的)日常生活體驗的精彩軼事。《為什麼?》告訴我們,故事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作者簡介

作者:查爾斯?蒂利(CharlesTilly)(1929-2008)是20世紀下半葉和21世紀初世界最杰出的社會科學家之一,被譽為“21世紀社會學之父”、“美國最多產、最有趣的社會學家”。蒂利于1950年本科畢業于哈佛大學,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并曾求學于英國牛津大學和法國西部天主教大學。先后任教于特拉華大學、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生前為哥倫比亞大學約瑟夫?L.伯滕威澤社會科學講席教授,在社會學、政治學與歷史學三系同時任教。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美國哲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社會學研究學會、比較研究學會特約會員,密歇根大學、多倫多大學、巴黎政治學院、鹿特丹大學、日內瓦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魁北克大學、克里特大學等校榮譽博士,并獲法國棕櫚葉教育騎士勛章、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阿爾伯特?O.赫希曼獎、美國社會學會終身成就獎、國際政治學會卡爾?多伊奇獎以及美國社會學會、社會問題學會和美國政治學會民主化專業委員會的年度最佳著作獎等榮譽。蒂利的研究集中于宏觀社會變遷與抗爭政治(尤其是1500年以降的歐洲),一生出版了五十多部學術著作,發表了六百多篇學術論文和評論。他的《從動員到革命》被美國社會學會選為1970–1995年最具影響的十七部著作之一,《從動員到革命》和《抗爭的動態》(國內譯為《斗爭的動力》)均躋身社會學史上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蒂利被廣泛視為歷史社會學和抗爭政治研究的奠基人。
譯者:李鈞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碩士、社會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英文期刊《社會力》(SocialForces)副主編,獲國際社會學會世界青年社會學家獎和社會問題學會社
作者:查爾斯?蒂利(CharlesTilly)(1929-2008)是20世紀下半葉和21世紀初世界最杰出的社會科學家之一,被譽為“21世紀社會學之父”、“美國最多產、最有趣的社會學家”。蒂利于1950年本科畢業于哈佛大學,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并曾求學于英國牛津大學和法國西部天主教大學。先后任教于特拉華大學、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生前為哥倫比亞大學約瑟夫?L.伯滕威澤社會科學講席教授,在社會學、政治學與歷史學三系同時任教。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美國哲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社會學研究學會、比較研究學會特約會員,密歇根大學、多倫多大學、巴黎政治學院、鹿特丹大學、日內瓦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魁北克大學、克里特大學等校榮譽博士,并獲法國棕櫚葉教育騎士勛章、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阿爾伯特?O.赫希曼獎、美國社會學會終身成就獎、國際政治學會卡爾?多伊奇獎以及美國社會學會、社會問題學會和美國政治學會民主化專業委員會的年度最佳著作獎等榮譽。蒂利的研究集中于宏觀社會變遷與抗爭政治(尤其是1500年以降的歐洲),一生出版了五十多部學術著作,發表了六百多篇學術論文和評論。他的《從動員到革命》被美國社會學會選為1970–1995年最具影響的十七部著作之一,《從動員到革命》和《抗爭的動態》(國內譯為《斗爭的動力》)均躋身社會學史上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蒂利被廣泛視為歷史社會學和抗爭政治研究的奠基人。
譯者:李鈞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碩士、社會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英文期刊《社會力》(SocialForces)副主編,獲國際社會學會世界青年社會學家獎和社會問題學會社會沖突專業委員會年度最佳研究生論文獎。有中英文論文若干,主要研究領域為抗爭政治、知識分子和比較-歷史分析。


顯示全部信息

名人/編輯推薦

譯者是社會科學大師查爾斯?蒂利正式指導的最后一位學生。為大師作品翻譯引進,竭盡心力:從四遍逐字逐句斟酌(兩遍英文對照兩遍中文誦讀)的譯文到長篇譯后記,從索引到原書邊碼,都以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心態力求做到最好。書稿經前輩編輯審慎編校,核紅時深感教益。
郭于華、沈原、唐世平、汪暉、鄭也夫聯袂推薦。

人們為什么對自己做過的事、別人對他們做過的事或世上發生的事給出他們所給的理由?你對這個問題有過困惑嗎?我有過,于是寫了這本書。這本書的寫作讓我暫時中斷了對革命和民主化等宏觀政治過程的畢生分析。我主要出于兩個考慮。
首先,我關注媒體、學生和社會科學界同行對復雜社會現象的解釋已久,在此過程中產生了一個困惑:他們為什么幾乎無一例外地側重于少數關鍵行動者的決策制定過程,而忽略了意料之外的后果、增量效應以及社會互動的持續、微妙的協商過程。個人經歷和對社會過程的專業研究都使我相信,人們很少分毫不差地實現他們自覺設定的目標,事情的進展經常出乎他們的預想。那么,人們對社會過程的描述和解釋為什么幾乎總是強調有意而為之呢?
其次,在我看來,大多數社會過程都類似于一場針鋒相對的對話,而不是獨白或象棋大師對棋局方案的構想,但很少有人接受我這一哀怨的主張。原因可能在于我的分析對象過于宏大。也可能我沒有對如何使人理解和接受某種描述或解釋做出周全的考慮。不管明智與否,我決定以一本書來接受這雙重挑戰。現在它要接受你的檢驗了。
理由的給定是一種社會活動,從而不同的社會情境需要不同的有效理由,這并不是我的發現。在本書中,我明確借鑒了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詩學和修辭學思想。如果這是一部學術專著的話,我肯定會將自己的論點追溯至約翰·杜威(John Dewey)和喬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美國實用主義。在這一譜系中,著名評論家暨哲學家肯尼思·伯克(Kenneth Burke)堅持認為,形容動因(motives)的詞語描述的實則為場合(situations),而非內在狀態(inward states)。頗為無厘頭的是,伯克甚至表示,這一主張同樣適用于狗的身上:“一只光鮮的鄉村梗犬具有迥異于肥胖的、嬌慣的、暴食的城市貴賓犬的動因詞匯表(vocabulary of motives),后者的冒險活動僅限于糖果和硬路面上的散步”(Burke 1989:127)。在不同的場合中,不同種類的狗表現出不一樣的理由。
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社會學家C.賴特·米爾斯(C. Wright Mills)對伯克所說的“動因詞匯表”進行了討論,闡明了它的社會性,并明確指出杜威對自己的影響。以一種比他對美國生活方式和國家政策的言辭激烈、影響深遠的批判生硬得多的語氣,米爾斯指出:
對動因的歸咎和承認通常涉及:第一,有語言的物種的(外露)方案的社會行為,意即參照他人言行的方案與行動;第二,對動因的承認和歸咎伴隨著被稱為“問題”的言語形式。問題背后的場合通常涉及不一樣或意料之外的方案或行動,后者在分析層面上表示“危機”。問題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為它往往會引出另一場言語行動,而非運動反應(motor response o問題是對話的一個元素。(Mills 1963:440)在這段佶屈聱牙的話中(以及同文后一部分),米爾斯基本上將對動因的承認與歸因等同于理由的給定。他幾乎是在說,這種承認和歸因永遠具有正當化、理性化和修補的社會職能。
除了有時會提到亞里士多德,本書對理論細節幾乎只字不提,也沒有考察它們的譜系,或糾結于我和其他理論家的異同之處。關于慣例的一章確實提到了觀察人微的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相近研究。另一個做了手腳的地方是,我在出現難點的地方悄悄引用了學術作品,包括我自己的研究。這樣做是為了幫助那些有志于進一步鉆研的學生以及想了解這些思想從何而來的專家。但我并不是要展示自己如何推進了已有的研究,對理解理由的給定做出了什么貢獻,而是想幫助讀者認識到理由在他們每時每刻所面臨的社會場合中扮演什么角色。本書的宗旨不在于推進同一領域的相關研究。如果看完它的讀者對自己和別人就“為什么?”這一問題的回答有了更透徹的認識,至少是不一樣的認識,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安德魯·阿博特(Andrew Abbott)、阿龍·西庫雷爾(Aaron Cicourel)、林恩·伊登(Lynn Eden)、莫娜·古巴什(Mona El—Ghobashy)、杰克·卡茨(Jack Katz)、道格拉斯·米切爾(Douglas Mitchell)、凱瑟琳·紐曼(Ka~efine Newman)、戴維·羅斯曼(David Rothman)、羅伯特·考特尼·史密斯(Robert CourtneySmith)、勞拉·蒂利(Laura Tilly)、薇薇安娜-澤利澤(VivianaZelizer)以及兩位匿名審稿人向我提出了不可或缺的意見、信息、建議和鼓勵。在嚴刑拷打般的審稿過程中,蒂姆·沙利文(TimSullivan)對本書出版的熱情大大振奮了我的精神。喬恩·芒克(JonMunk)的文字加工是眼明手快的絕好體現。第一章的早期版本曾以“理由”(Reasons Why)為題載于《社會學理論》(SociologicalTheory 22[2004],445—455);重印于本書的相關內容獲得了美國社會學會的授權。

目次

第一章 為什么給理由?/ 1
第二章 慣 例 /30
第三章 故 事 /57
第四章 準 則/ 91
第五章 專業表述 /118
第六章 調和理由 /144
參考文獻 /166
索 引 /178
譯后記:《為什么?》的理由 /202 

書摘/試閱

導演朱爾·諾代(Jules Naudet)正在拍攝一部關于曼哈頓中城消防公司的紀錄片,他在第一架飛機撞向世界貿易中心之后就和大隊長一起奔赴現場。當第二架飛機撞上南樓時,他正在北樓(首先被撞上的樓)大廳里拍攝救火隊員的行動:“我們忽然聽見外面傳來爆炸聲,就在我轉頭朝窗外望時,我看見燃燒的碎片不斷掉在院子里,然后就聽見廣播通知,說二號樓被另一架飛機撞上。任何‘這只是一場可怕的偶然事件’的想法蕩然無存:紐約正受到攻擊。”(CBS News 2002:23)華盛頓特區也正遭受攻擊。一場令人困惑的大劫難降臨了。
那個9月的上午,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華盛頓五角大樓以及賓夕法尼亞的農田時,全世界的人都開始問為什么。為什么會有人做出如此邪惡的暴力行徑?為什么針對美國?為什么美國政府沒有阻止這次襲擊?觀察家迅速將關注點從厘清眼前發生的一切轉向尋找這場劫難的理由。親歷者則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想知道整場可怕事故何以發生,另一方面想為他們經歷、見證或造成的特定事件尋找理由。
在現場,急救人員迅速開展工作,而沒有問太多問題。只有通過工作,他們才能開始認真尋找眼前這場災難的可靠理由。例如,紐約市消防局的救護員加里·斯邁利(Gary Smiley)前一天晚上在布魯克林市中心連夜工作,忽然救護車里的對講機發出通知,說一架飛機撞上了共一百一十層的世貿中心北樓(一號樓)。這時是早上8點48分。幾分鐘不到,斯邁利就帶領他的小分隊從布魯克林大橋沖入曼哈頓。
斯邁利在兩座大樓之間設了一個分檢區。他正抬著一個剛離開一號樓的受傷女子過馬路,女子忽然大喊“飛機”。他抬起頭,看見第二架飛機撞上南樓(二號樓)。此時是早上9點03分,距前一架飛機撞樓不過十七分鐘。瓦礫開始砸到他們身上,他在馬路上停下,把女子推到地上,飛身躍到她的身上。他的后背遭一個截斷了的滾燙胳膊砸中,這來自一個渾身是火的人。“現場一片混亂,”他后來5回憶道,“所有人都在四處逃生。這時我閃過一個念頭。我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當那些家伙在1993年炸那座樓的時候,我就在那里。我當時在街對面的千禧大酒店(Millennium Hotel)照料了上百個人。所以我知道這是一場襲擊。于是我們開始告訴人們,許多人正是聽到這條消息才逃走的”(Fink and Mathias 2002:33)。對于眼前發生的事情,斯邁利首先給出了自己的理由,然后將這些理由告訴了其他人。根據他的回憶,人們不僅接受了他的理由,而且立刻做出相應的行動。他將自己的消防車開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躲過從北樓高層跳下來的人(這些人基本都摔死了),跑到大樓內,開始營救行動。在這一時刻(早上9點50分),南樓轟然坍塌,變為一片熊熊燃燒的廢墟。
P4-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