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佛陀(簡體書)
滿額折

佛陀(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  價:NT$ 228 元
優惠價: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世界上的大眾圖書出版商企鵝集團出版的人物傳記系列之一。 凱倫·阿姆斯特朗 (Karen Armstrong),英國最負盛名的宗教評論家、作家,現居倫敦。曾在羅馬天主教修道院修行七年之久,后到牛津大學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1981年出版了處女作《穿過窄門》,記錄了自己的修女生活,此書出版后風靡一時。隨后,她創作了一系列暢銷書,如《神的歷史》、《耶路撒冷》、《萬物初始》、《伊斯蘭簡史》、《佛陀》等。其中《神的歷史》被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久居不下。而《佛陀》一書銷量超過三百萬冊,是全球最暢銷的圖書之一。

作者簡介

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英國最負盛名的宗教評論家、作家,現居倫敦。曾在羅馬天主教修道院修行七年之久,后到牛津大學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1981年出版了處女作《穿過窄門》,記錄了自己的修女生活,此書出版后風靡一時。隨后,她創作了一系列暢銷書,如《神的歷史》、《耶路撒冷》、《萬物初始》、《伊斯蘭簡史》、《佛陀》等。其中《神的歷史》被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久居不下。而《佛陀》一書銷量超過三百萬冊,是全球最暢銷的圖書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佛陀簡稱“佛”,意為“覺悟者”。佛陀包含了“斷”、“證”、“功德”、“四身”、“五智”。
佛陀示現完成無上的佛果,以身示范,鼓勵有志學佛的人們及時以此人間的肉身追求無上的佛果。佛陀修行的程序和儀式都很繁瑣、艱辛,修行者要明白苦、集、滅、道“四圣諦”,做到“十善業道”,結下“十二因緣”,經過六度、六波羅蜜,成為大慈大悲的佛。
《佛陀(精)》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宗教思想家凱倫·阿姆斯特朗為釋迦牟尼所作的傳記。

有些佛教徒可能會說,撰寫一部釋迦牟尼(Sakyamun,原名悉達多·喬答摩)的傳記,絕非佛教觀念之舉。按照他們的觀點,不管權威是何等的令人敬畏,都不應對其加以崇拜,佛教徒應該自我激勵,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有魅力的領袖。公元9世紀創立禪宗(Zen Buddhism)臨濟宗(Lin-Chi)的義玄禪師[ 義玄(?—867年),唐代高僧,中國禪宗臨濟宗創始人。俗姓邢,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人。唐咸通八年四月十日(公元867年4月10日),義玄寂然而逝,謚慧照禪師,塔號澄靈。后人輯其語要為《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簡稱《臨濟錄》)。禪宗五家中,以臨濟宗影響最大,法脈延續最久,也以臨濟宗最具中國禪的特色,而開創臨濟這一系的是義玄禪師。義玄的禪法,突出了人的主體性精神,強調自信,強烈反對崇拜偶像。他呵佛罵祖,機鋒峻烈,如電閃雷鳴,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譯者注。全書頁下腳注均為譯者注。]甚至極端地對門徒說:“見佛殺佛。”他是在強調獨立于權威人物之外的重要性。喬答摩(Siddhatta Gotama)也許不贊成這種觀點的暴力性,但是他整個一生都在與個人崇拜對抗,不斷地轉移門徒對他的注意。重要的不是他的生平和人格,而是他的教法。他相信他已發現了存在的最深層結構里的真理,那就是法。“法”(dhamma)這個字有許多含義,但它的本義是指神、人類乃至動物的生命的基本法則。喬答摩通過發現這個真理,獲得證悟,并經歷了深刻的內在轉變。在生命苦難之中,他獲得安寧和解脫。喬答摩成為佛,即成為證悟者或覺者(Buddha)。他的弟子只要遵循這種方法修道,也會獲得同樣的證悟。但是如果人們開始崇拜喬答摩這個人,他們就會偏離自己的修行,并且這個崇拜會助長一種只會阻礙靈性發展的毫無意義的依賴。
佛教經典忠于這種不宣揚佛陀的精神,似乎很少告訴我們喬答摩的生活和性格的細節。因此要寫一部符合現代標準的佛陀傳記,顯然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擁有的資料很少被認為是有堅實的歷史根據的。現今能證明佛教這種宗教存在的第一個外在證據是阿育王(King Asoka)的“法敕”[ 阿育王為了推廣佛教并要求人們遵守理法,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諭,稱為“法敕”。法敕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阿育王自己也身體力行,在敕令中他通常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阿育王在大約公元前269年至公元前232年統治北印度的孔雀王朝(Mauryan State),但是他是在佛陀寂滅后兩百年才在世的。由于缺乏可靠的事實,因此一些19世紀的西方學者懷疑喬答摩是否曾在歷史上存在過。他們聲稱喬答摩只是當時盛行的數論哲學(Samkhya)的人格化,或者是太陽崇拜的象征。然而現代學者卻不持這種懷疑論的立場,并認為即使佛經中很少有廣為人知的“福音真理”,但是我們仍有理由相信喬答摩確實存在,而且他的弟子們也竭盡所能地保存他的生平和教法。
如果我們嘗試找出有關佛陀的事跡,就會依賴卷帙浩繁的佛教典籍,它們是以多種亞洲語言寫成,擺得滿圖書館好幾排書架。毫不奇怪,寫出體量如此龐大的經籍的過稱相當復雜,其中部分典籍的地位也多有爭議。通常認為最有用的典籍是用巴利語(Pali)寫成的,而巴利語是北印度一種起源不確定的方言,似乎接近摩揭陀國語(Magadhan),喬答摩本人可能說的就是這種語言。佛教徒把這些佛典保存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這些上座部(Theravada)[ 上座部:印度部派佛教之兩大根本部派之一,又譯作圣上座部或長老部。上座部忠實地遵守傳統,以保守的長老部為代表,因傳習巴利語圣典,又稱巴利佛教。]佛教國家。但是直到阿育王時代才出現文字書寫,然而巴利圣典靠口頭傳承保存下來,一直到公元前1世紀,都可能未有文字記載。那么這些典籍是怎么結集而成的呢?
有關佛陀生平和教法傳說的保存,似乎是在佛陀涅槃(Nibbana)后不久約公元前483年(據西方歷法推算)開始的。這個時期的僧人過著游走化緣的生活,他們游走于恒河(Ganges)平原的各個城市和鄉鎮,教導人們證悟和解脫的方法。然而雨季到來時,他們會停止上路,聚集在各處的精舍(arama)里。在雨安居(vassa)期間,他們一起探討教法和修行。據巴利圣典記載,在佛陀涅槃后不久,僧侶們召開大會,確定現存的各種佛陀經教律論及修行的結集方法。大約五十年后,北印度東部的一些僧侶似乎還記得他們的偉大導師,其他僧侶則開始以更正規的方法收集他們的證據。他們仍然不能寫下來,但是瑜伽(yoga)修行賦予他們超凡的記憶力,因此他們發展出記誦佛陀經論和戒律細則的方法。他們可能像佛陀所記誦的那樣,也以偈頌形式記說唱誦他的一些教法,并且發展出一種規律性的、反復唱誦的風格(至今還可以在經典里見到),以幫助僧侶們背誦這些經典。他們把經教和戒律分為內容不同而又重疊的主體,并且讓一些僧侶負責記誦這些經籍,傳給下一代。
佛陀寂滅后大約一百年,召開了第二次經典結集大會,這次結集的經典似乎接近現今的巴利圣典形式。我們通常把這些經典稱為《三藏》(Tipitaka),是因為后來經典寫好后,被放置在三個單獨的籃子里:它們分別是《經藏》(Sutta Pitaka)、《律藏》(The Vinaya Pitaka)與《論藏》(Abhidhamma Pitaka)。這《三藏》又可細分如下:
《經藏》,包括佛陀宣說的五部經論:
(1)《長部》(Digha Nikaya),包括三十四部長篇論述,主要集中在比丘的精神訓練,在家居士的義務,以及公元前5世紀印度各種不同的宗教生活形式。但是也有有關佛陀品質的論述(《自歡喜經》(Sampasadaniya))和佛陀晚年生活的記載(《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2)《中部》(Majjhima Nikaya),包括一百五十二部中篇經典。這些經典記載了大量的佛陀故事,努力尋求證悟,早期的講法,以及一些核心的教法。
(3)《相應部》(Samyutta Nikaya),共有五品,依據主題分類,論述八正道以及人格的形成等內容。
(4)《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共有十一法,其中大多數在其他經典中出現過。
(5)《小部》(Khuddaka-Nikaya),為短篇經典結集,其中包括:a. 廣為流傳的《法句經》(Dhammapada),匯集了佛陀的警句和短詩;b.《自說經》(Udana),為佛陀的格言集,主要以偈頌形式編排,其中序言部分述說每個人如何獲得解脫;c.《經集》(Sutta-Nipata),另一部偈頌集,包括佛陀生平的一些傳說;d.《本生經》(Jataka),有關佛陀與弟子的前世故事,說明了人的“業”是如何對未來存在產生影響的。
……
說明:在引用佛教經典時,我采用的是其他學者的譯本。但是我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譯本做了些闡釋,以便西方的讀者更好理解。有些重要的佛教術語現在在英語中很常用,但是我們過去通常采用梵語,而不是巴利語。因此,為了全書行文一致,我采用巴利語,如kamma、dhamma、Nibbaoa,而不是梵語karma、dharma、Nirvana。

目次

前 言
出 走
求 道
證 道
佛 法
傳 道
般涅槃
注 釋
詞 匯

書摘/試閱

有些佛教徒可能會說,撰寫一部釋迦牟尼(Sakyamūn,原名悉達多? 喬答摩)的傳記,絕非合乎佛教觀念之舉。按照他們的觀點,不管權威是何等令人敬畏,都不應對其加以崇拜,佛教徒應該自我激勵,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有魅力的領袖。公元9 世紀創立禪宗(ZenBuddhism)臨濟宗(Lin-Chi line)的義玄禪師① 甚至極端地對門徒說:“見佛殺佛。”他是在強調獨立于權威人物之外的重要性。喬答摩(Siddhatta Gotama)也許不贊成這種觀點的暴力性,但是他整個一生都在與個人崇拜對抗,不斷地轉移門徒對他的注意。重要的不是他的生平和人格,而是他的教法。他相信他已發現了存在的最深層結構里的真理,那就是法。“法”(dhamma)這個詞有許多含義,但它的本義是指神、人類乃至動物的生命的基本法則。喬答摩通過發現這個真理,獲得證悟,并經歷了深刻的內在轉變。在生命苦難之中,他獲得安寧和解脫。喬答摩成為佛,即成為證悟者或覺者(Buddha)。他的弟子只要遵循這種方法修道,也會獲得同樣的證悟。但是如果人們開始崇拜喬答摩這個人,他們就會偏離自己的修行,并且這個崇拜會助長一種只會阻礙靈性發展的毫無意義的依賴。
* * *
喬答摩后來回憶,他的父母看到自己心愛的兒子身穿苦修者穿的黃袍,剃光頭發和胡須之后,竟然號啕大哭。[4] 據說悉達多在離開家之前,偷偷上樓,看了熟睡中的妻兒最后一眼,就不辭而別了。[5] 他這么做,似乎不自信,以防在妻子懇求他留下時不能堅持自己的決定。這恰恰是問題的要害。因為喬答摩像其他森林苦修者一樣認為,正是執著于人與事物,使他被禁錮在煩惱和悲傷的生活之中。有些苦行僧過去常把對易逝的事物的渴望和貪著(tanhā),比作致使心靈無法沖向頂峰的“灰土”。這正好說明了悉達多為什么說父親的宮殿“滿是灰土”。父王的宮殿其實并不臟亂,只是宮中都是些羈絆他心靈的人,以及他自己喜歡的難以割舍的東西。如果他要像圣者那樣生活,就必須去除這些羈絆纏縛,保持身心自由。自從那個時候起,喬答摩就認為家庭生活是無法和最高的精神生活相比的。這種觀念無獨有偶,不但印度苦修者這么認為,耶穌也是這么認為,他對未來的門徒說,如果要跟隨他,就必須離開妻兒,離開自己的父母。[6]
因此,喬答摩與我們現在對“家庭價值”的崇拜并不吻合,和他同時代或年代相仿的人,比如孔子和蘇格拉底,也不會同意他的這種想法。盡管孔子和蘇格拉底不是注重家庭的男人,但是卻像悉達多一樣,成為那個時代人類精神和哲學發展的重要人物。為什么要拋棄家庭而出走呢?后來的佛經中對喬答摩舍棄家庭出走的經過,給出了復雜而神話般的解釋,我們會在本章后面來探討這點,但是早期的巴利圣典對于這個年輕人的決定沒有更明確的解釋。當喬答摩審視人的生活時,他只看到殘酷的苦的輪回,一個人從痛苦出生開始,不可避免地經歷“老、病、死、愁、雜穢”。[7] 他自身也不能逃脫這個宇宙的普遍法則。現在雖然年輕、健康、英俊,但只要想到前面不可逾越的苦,所有的喜悅和對年輕的信心都會化為烏有。就連他過的奢華生活到頭來似乎都毫無意義,不足掛齒。當他看到虛弱的老者和罹患重病而丑陋不堪的人時,心里無法克制那種惡心的感覺。同樣的命運,甚至更為悲慘的命運,也會降臨到自己和所愛的人的頭上。[8] 他的父母、妻子、幼子、朋友的生命同樣短暫而脆弱。當他牽掛和思念他們時,他的心只會陷入痛苦。他的妻子會失去美貌,小羅睺羅明天可能會夭折。從曇花一現的事物中追求快樂,不只是非理性的:所愛的人的痛苦和自身的痛苦不斷增加,不僅給當下投下暗影,還奪走了他在這些關系中的所有快樂。
* * *
佛陀在優婁頻羅村度過冬天,并且行了許多令人驚奇的神通。他降服一條毒龍,那是很流行的神的象征,婆羅門通常會將之安置在圣火室里。佛陀招待夜晚探訪他隱居處的諸神,整個森林都閃爍著人間不曾有的光華。他以神力劈開木柴,用于火儀,還飛到天界去,帶回天界的花,并且對優婁頻羅村的迦葉(Kassapa)長老顯現他心通,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巴利圣典和后來的傳記都記載了佛陀所行的神通,乍看之下似乎很驚奇。瑜伽訓練被認為是可以給人神通,即以訓練過的意識支配物質的,但是瑜伽士都受到告誡不得任意使用,因為它很容易使修行者墮落為魔法師。[7] 佛陀自己也嚴禁這種炫耀,禁止弟子當眾顯神通。但是編撰巴利圣典的比丘們還是相信這種神通技藝是可能的,他們可能拿這些故事來辯論。在傳道的時候,編撰這些經典的上座部比丘們發現講述佛陀的這些神跡很有用。還有,在和婆羅門以及吠陀宗教的祭司們辯論時,講到佛陀如何降服古老的神(如圣火室里的毒龍)也很有幫助;即使佛陀是剎帝利族,卻比婆羅門更神通廣大。后來經典說,佛陀挑戰整個種姓制度:“使人變成婆羅門或賤民的,不只是他的出身,而是我們的業。”[8] 宗教地位依據道德行為,而不是偶然的世襲。就像其他軸心時代的圣哲,佛陀總是主張信仰必須有倫理的成分,如果沒有倫理,儀式就沒有作用。
最后使迦葉信服的,不是佛陀的神通,而是他的道德感召。經典或許也已表明,炫耀神通可能會產生相反的結果:自然是無法說服懷疑論者。在每次神跡之后,迦葉只是自言自語地說:“盡管此僧神通廣大,但他不是我這樣的阿羅漢。”(大沙門有大神通、大神變,故釋提桓因欲為供給。然猶未若我阿羅漢。① )最后,佛陀終于使他拋棄自己的驕傲和自以為是。他說:“迦葉,你不是阿羅漢,如果你繼續依然故我,是不會證道的。”(迦葉!汝非阿羅漢,亦非具足阿羅漢道。汝尚未有可為阿羅漢,或具足阿羅漢之道。② )如此猖獗的我執和梵行完全不相容。這個批評直中要害。迦葉是個有名的苦行者,他很清楚這種傲慢的危險。他拜倒在地,請求加入僧團。他的兄弟和數以千計的弟子也都跟隨老迦葉皈依佛陀。他們剃去須發,拋棄火儀的法器,都成為佛陀的新弟子,都證得“預流果”。[9] 然后他們齊聚在迦耶城,聽聞佛陀第三次說法。
佛陀開始說:“比丘們,一切都在燃燒。”感官和感官在外在世界所攝取的一切,身體、心靈和情緒,都在熾熱地燃燒。是什么引發大火呢?是貪欲、嗔恨和愚癡三把火。[10](諸比丘!一切熾燃。如何一切熾燃耶?諸比丘!眼熾燃,色熾燃,眼識熾燃,眼觸熾燃,緣眼觸生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亦熾燃也。以何為熾燃耶?我說以貪火、瞋火、癡火為熾燃。①)只要人們繼續點燃這些猛火,他們就會引火燒身,無法得到涅槃清涼。五蘊是人格的“堆集”或“成分”,好比一捆捆木柴。“執著”(upādāna)這個詞也有雙關意義,其詞根意義為“燃料”。[11] 我們執持世間事物的欲望,使我們不斷燃燒,從而障礙我們的證悟。貪婪和渴愛總是與嗔恨在一起,造成世界上這么多的邪惡和暴力。只要第三把無明之火繼續燃燒,人們就無法了解四圣諦,無法從“生老死憂悲苦惱絕望”燃燒的輪回中解脫。[12] 因此,比丘必須不動感情。通過正念的修習,他懂得如何舍離五蘊,澆熄火焰。然后他就會體驗到涅槃的解脫自在。
佛陀有關燃火的說法是對于吠陀體系的精彩評論。吠陀的神圣象征“火”是佛陀認為的一切生命的錯誤的形象:火代表爐灶和家庭,這些是所有誠摯的求道者必須“出離”的,火也是個意義深遠的符號,是人類意識里躁動不安的、毀滅性的卻瞬息萬變的力量。貪、嗔、癡三火與吠陀三圣火形成諷刺性的對比:婆羅門事奉圣火,誤以為自己是祭司特權階級,而增長了我執。這次說法也表現出佛陀因人說法的本領,之前的供火者聽聞佛陀應機說法,從而喚醒自己的宗教意識,最終都入于涅槃,成為阿羅漢。
① 出自元亨寺版《律藏? 大品? 第一大犍度? 二十》。
② 同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