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論語詮解(大字版)(簡體書)
滿額折

論語詮解(大字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38 元
定  價:NT$ 828 元
優惠價:87720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文科、楊朝明主編的《論語詮解(大字版)(精)》立足學術前沿,謹遵學術規范,結合新近出土文獻進行深入研究,補充了孔子和早期儒學研究的不足,并對一些《論語》誤讀提出了新見。
《論語詮解(大字版)(精)》》體例由“概說”、“詮釋”和“解讀”三部分組成,每篇一個總“概說”,概括說明各篇的內容、主題思想及學術價值。各篇的每一章又分為“詮釋”和“解讀”,“詮釋”對各章主旨詳加闡述,并對重點詞匯和疑難字詞進行獨到、客觀的闡發;“解讀”重在對各章文義進行簡明易曉的說明。

作者簡介

楊朝明,男,1962年生。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兼任曲阜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孔子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周易學會副會長、山東歷史學會副會長。受聘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孔子研究》編委等。

分別在曲阜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發表論文150余篇,主要著作有《九家舊晉書輯本》、《三教慧海·儒教名流》、《魯文化史》、《周公事跡研究》、《儒家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出土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周公》,主編《儒家文化面面觀》、《新出簡帛文獻注釋論說》、《孔子家語通解》、《孔子的智慧》、《孔子文化十五講》、《孔子弟子評傳》等。參與撰著:《魯國史》、《孔子思想與當代社會》、《中國傳統文化要論》、《山東通史·先秦卷》、《齊魯文化通史·春秋戰國卷》、《魯國歷史與魯文化探秘》、《中華地域文化集成·齊魯文化》、《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山東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六經之教與孔子遺說》、山東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山東省古籍整理與研究項目《孔子家語綜合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學術論著先后四次獲得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名人/編輯推薦

張文科、楊朝明主編的《論語詮解(大字版)(精)》立足學術前沿,謹遵學術規范,結合新近出土文獻進行深入研究,補充了孔子和早期儒學研究的不足,并對一些《論語》誤讀提出了新見。
張文科、楊朝明主編《論語詮解(大字版)(精)》在保持內容不變的基礎上,加大字號和圖書開本,正文采用富有親和感的楷體,版式疏朗,采用優質輕型紙,封面軟精裝,整體風格大方輕便。

《論語》作為儒學要典,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基本材料。然而,這部共二十篇計一萬五千余字的著作又非常特殊,這便是該書全部采用了語錄體。《論語》成書以來,歷代研讀該書的人不計其數。尤其是近些年來,無論圖書種類還是印刷數量,有關《論語》的出版物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可是,我們在對此感到欣慰或者欣喜的同時,也看到《論語》研讀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而這又與《論語》的成書及其文本特征密切相關。那么,《論語》是怎樣成書的?其文本又有什么樣的特征?在此首先談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關于《論語》的成書問題
《論語》的材料來自哪里?它是怎樣編撰而成的?這是研讀《論語》往往首先想到的問題。關于這一點,《漢書·藝文志》的說法是: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按照這里的說法,《論語》中所記載的內容有孔子的言論,有孔子弟子的言論。孔子的言論中,有他與弟子們的對話,有他與當時其他人的對話;孔子弟子的言論多是弟子之間的相互談話,而這些也是曾經從孔子那里聽來的。這就是說,不論孔子本人的言論,還是孔子弟子的言論,都出于孔子弟子所記。
關于《論語》的成書,《漢書·藝文志》至少還表述了三層意思:
第一,孔子弟子隨時記錄孔子言論。
《論語》中,不論孔子本人的話還是孔子弟子的話,都應來自孔子弟子的記錄。在孔子長期的教學生涯中,他的弟子常常隨時記錄老師的言語。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張向孔子請教“行”的問題,《論語·衛靈公》記曰: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張書諸紳。孔子認為,人應當“言忠信,行篤敬”,即說話忠誠守信,行事莊重嚴肅。人應當時刻牢記,將“忠信”、“篤敬”裝在心中,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只要做到這一點,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夠順暢通達。子張覺得老師的話太好了,于是“書諸紳”,也就是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大帶上。
孔子弟子隨時記錄孔子言語,在《孔子家語》中有更多的記載。比如,《入官》篇記載:子張向孔子請教為仕之道,即怎樣當官治民。孔子就如何達到“安身取譽”作了詳盡的回答,所以該篇最后說:“子張既聞孔子斯言,遂退而記之。”子張回去以后把孔子的話記錄了下來。又如,《論禮》篇記載:子夏侍坐于孔子,師徒談到《詩》中所說的“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子夏請教怎么樣才可以稱為百姓的父母。于是,孔子進行了一番長談,他圍繞君主修德治國的問題,從怎樣為民父母、如何德配天地等方面展開論述。孔子的論述令子夏激動不已,他猛然站起來,表示一定要記錄下來。所以,《論禮》最后記載說:“子夏蹶然而起,負墻而立,曰:‘弟子敢不志之?’”
第二,《論語》材料是孔子弟子集撰的結果。
《論語》是“門人相與輯而論纂”的結果,唐人顏師
……
《論語》注重做人、修身,這正是曾子門派的特征,這一特征或許就是孔安國所謂的“切事”。子思學于曾子,從上博竹書《從政》等篇看,子思不僅談論心性問題,也十分關注為人、為政等社會的現實,他談論心性也是他深刻思考社會人生的表現。正因如此,子思纂輯《論語》,才首重做人。梁人皇侃《論語義疏》說:“此篇論君子、孝悌、仁人、忠信、道國之法、主友之規,聞政在乎行德,由禮貴于用和,無求安飽以好學,能自切磋而樂道,皆人行之大者,故為諸篇之先。”子思這樣條次編輯,既符合乃祖孔子原意,又與其師曾子保持一致,還與子思自己的思想通貫。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禮”、“中庸”、“道”、“義”、“和”等等都是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學術界還有不同認識。其實,孔子的思想雖然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但也的確有一個始終不離的中心,這就是孔子對現實社會秩序的關切。由此,他的學說始終是圍繞“修己以安人”而展開,或者說,孔子的不同言論,都是他這一學說體系中的不同部分。
我們曾說,如果說孔子是一位思想家,那么他首先是一位政治思想家。沒有當時“天下無道”、“禮壞樂崩”的歷史事實,就不會產生孔子的偉大思想。孔子思想產生的早期,他所關注最多的是“禮”,即周禮。孔子步入社會之初,聲名日隆,從學的弟子眾多,原因都在于他對周代禮樂的精深造詣。這一時期,孔子談論最多的也是周禮,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怎樣以周代禮樂重整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孔子對社會的認識逐漸深化。他到處推行自己“禮”的政治主張,企圖用自己的學說改造社會,但事與愿違,處處碰壁。他不得不進一步思考“禮”之不行的深層原因,于是,他開始越來越多地提到“仁”,思考“仁”與“禮”之間的關系。這一時期,孔子“仁”的學說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完善。進入“知命”之年以后,孔子的人生境界逐漸提升,以至于最后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佳境。他晚而喜《易》,并作《易傳》,對自己的哲學思想進行了具體的闡發,他“中庸”的方法論觀點也臻于成熟。如果把孔子的一生進行這樣整體的分析,或許會有助于對孔子思想核心問題的理解,也會更有利于讀懂《論語》,進而把握孔子思想的精髓。

目次

《論語》的成書及其文本特征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曰篇第二十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主編楊朝明簡介

書摘/試閱

從字源上講,從人從二、左右結構的“仁”是后起之字。《郭店楚墓竹簡》的材料顯示,“仁”的古字應當從身從心、上下結構,表示常常反省自身,即《論語》本篇記載的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人之反省和修養自身,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親,所以《中庸》記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具有的品質,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根本標志。人只有修養自身,具有仁德,做到孝親,才能逐步外推,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孔子家語·禮運》)、“泛愛眾”(《論語·學而》),才能具有仁愛之心,進而自覺守禮尊君。這樣,“孝弟”作為政治秩序的根本,人們由孝悌而守禮、敬上,社會秩序便得到了充分保障。本章在于闡述孝道。“孝弟”是仁愛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各種道德都是由此派生、推衍出來。
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后人尊稱為有子。春秋末年魯國人。今本《論語》載有子言論四處,三處稱子(有子),一處稱名(有若)。但稱名者為與魯哀公問答,故此章為特例,并不與前者矛盾。另外,冉有、閔子騫也偶一稱子,說明他們也是當時較有影響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論語》主要記述孔子言語,而孔子弟子的言論相對較少,可是,在首篇第二章即記述了有子的話。實際上,《論語》之中有子的話有如此地位,與有子在孔子弟子中的地位直接相關。《孟子》中說他“智足以知圣人”(《公孫丑上》),又說“有若似圣人”(《滕文公上》),在傳習孔子思想學說方面,有若曾經得到多數人認可。所以,孔子去世后,當孔子弟子思慕恩師的時候,子夏、子張、子游等人便推出有若,“欲以所事孔子事之”,但曾子不同意這樣的做法(《孟子·滕文公上》)。這件事情說明有子畢竟不同于孔子,但也彰顯了有子在孔子弟子中非同尋常的地位。
需要辨明的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有若狀似孔子”,好像有若在長相上接近孔子。其實,情況很可能是,有若所學很得孔子思想之真諦,受到普遍敬重。《禮記·檀弓上》就記有子游對有子的贊語:“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所以大家才希望像侍奉孔子那樣對待有若。《史記》所謂“有若狀似孔子”很可能是司馬遷對《孟子》中“有若似圣人”一說的誤解。對此,南宋學者王十朋已有分辨,他認為:“子游之徒知有子似夫子素矣。所謂‘似’者,必有如辨曾子之言之類,豈以貌似之故虛欲師事之耶?雖然,直似之耳,欲以事孔子事之則不可,故曾子不許之,而有子未嘗居師之位也……世皆知顏子之后有曾子,而不知有子者,亦回、參之亞匹也。序《論語》者知之,故首記夫子之言,次記有子之言,又次記曾子之言,未必言之次第如是也,其必寓推尊之意焉。以謂夫子既沒之后,其道可尊,其人可子,其言可法者,莫先乎有子、曾子也。”(見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前集》卷十九《論語三說》)他的分析很能服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僅僅說到有若“為人強識,好古道也”,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則記載了與《孟子》所記載相近的故事,說明《史記》此處的記載很可能來自《孟子》。
孝弟(tì;):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弟,通“悌”。《爾雅·釋訓》:“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孝、敬與忠、順相連,《孝經》說:“事父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敬,故順可移于長。”
鮮(xiǎn):稀少,罕見。
道:本意為道路,這里是其引申義,為抽象的道德概念,指仁人愛物、修身治國的法則。
為仁:行仁。為,動詞。一般解“為”作“是”,恐誤。仁,如前所述,包括修身、愛人等多種含義。此處“為仁”,與《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和《孟子·公孫丑上》“莫如為仁”、《孟子·滕文公上》“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等相同。
與:同“歟”。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解讀】有子說:“一個人在做人方面能夠孝敬父母,敬重兄長,卻喜歡冒犯君上,這是十分罕見的;不喜歡冒犯君上卻喜歡作亂,沒有這種人。君子都致力于從根本上做起,根本牢固建立后,才能夠產生仁人愛物、修身治國之道。孝敬父母,敬重兄長,應該是施行仁愛的根本所在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