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一本結合攝影的歷史著作,特別收錄三十二頁從上游到下游的濁水溪紀實攝影
一七○九年施世榜興築水圳至今,濁水溪開發已超過三百年。在濁水溪沿岸,我們有號稱「東洋第一」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有媲美舊金山大橋的西螺大橋,下游沖積扇在日治時期成為糖業帝國,最早的農民運動「二林蔗農事件」也是發生在此。歷史上,從農業到工業,濁水溪一直扮演重要角色,餵養著這塊土地上的人,然而這一百年來,它的資源更快速地被掠奪,從上游到下游,處處可見「殘山剩水」的警訊。我們不得不回到歷史,瞭解濁水溪的南北岸之爭、分水之爭、地下水之爭以及工農之爭的四個歷史難題。
三百年來濁水溪始終與臺灣社會發生緊密的關連;它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與人群互動。本書以長時距的歷史縱深,以濁水溪為研究對象,討論人與環境在歷史進程中的動態發展和關係。文章先以濁水溪的自然環境與天然災害談起,繼而瞭解官方如何「治水」又「治山」,開發河川浮復地、改變農業環境,使濁水溪平原孕育了一批農村菁英,也造就臺灣的農業精華區。但是大型水利設施、地下水、水力發電、共同引水工程,各造成了區域不均質的發展、水壩淤積、地層下陷、土地與水資源搶奪的諸多難題。從農業之河到工業之河,本書不只是濁水溪開發三百年的研究與省思,也要對環境變遷的焦慮提出歷史關照。
本書特色
收錄濁水溪紀實攝影特別企畫,由《南風》作者許震唐拍攝,有三十二頁攝影作品。從視覺與思考,將濁水溪的問題立體化。
收錄康熙、雍正、乾隆等不同時期的四張古代濁水溪流域圖。
作者簡介
彰化縣員林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銘傳大學、淡江大學歷史系,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區域研究、地方史志、農業經濟史、環境史、原住民史。著有《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一九○九~一九四五)——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灣登山史.人物》、《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與詹素娟合著)、《苗栗縣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彙編》 、《茂林國家風景區排灣人文采風調查計畫》(歷史篇)、《林則徐——中國近代化的先驅》、《桃園民居》(蘆竹、平鎮部分)、《北斗鎮志》(開發篇)、《二水鄉志》(開發篇)、《二林鎮志》(經濟篇)等。
名人/編輯推薦
親近歷史現場的濁水溪專著
許雪姬
濁水溪,母親河,三百年來她如何在臺灣中部起起落落的人群中翻轉?今天她的面貌如何?本書以濁水溪沿岸的環境變遷為經,以政府的治水與居民社會形成的狀為緯,說出近三百年來這塊土地的歷史,是一本值得細讀的書。
書從濁水溪的水文環境談起,她有豐富的水、石、砂、水材等資源,但也難免有水患和砂害,清代收租單中常見的「水沖砂壓」即此之謂。一七一九年施世榜在濁水溪北岸開施厝圳(後稱八堡圳),灌溉了萬餘甲土地,增加糧食生產,也成為商品外銷。然在一八九八年戊戌大水災後,濁水溪漫流、改道,溪南北兩岸受災慘重,迫使臺灣總督府不得不修護岸(於一九二○年完成)以治水,造林以防沙,並帶來大片的浮復地,以供墾殖;且為正本清源起見,也開始造林治山。由於築造防風林綠化有成,可耕地增加,因此私營農場、製糖廠,乃應運而生,最後雖難免為日人資本所掌握,而為了對抗本地和日本人資本家,社會運動在所難免,二林蔗農事件、反對放領土地給退休官員事件,是其犖犖大者。農村社會雖經這些抗爭,但也因此產生佃首、原料委員,農場經營者、貸地業者等農村菁英,其崛起不僅影響當代地方政治,對戰後地方領導階層的形成也起了作用。
戰後濁水溪沿岸又在作物、用水、引水等方面有些什麼樣的變遷?先是因國際糖價先盛後衰,種蔗、製糖的策略亦隨之調整,原料區面積減少、糖廠兼併,糖的黃金時期已過;稻作則因栽種技術、品種的改進,使米的生產過剩,價格下跌,亦不得不減產。於是改種水果、蔬菜、花卉乃成為必然之路;然而由於對美貿易逆差持續升高,政府不能不開放農產品進口,導致果農走上街頭,一九八八年的五二○農民運動令人記憶猶新。而自一九六○年代後,政府全力推動工業化,遂使扶助工業優於照顧農業,此後工安、環境染的問題不斷發生。一九九一年六輕最後在雲林沿海麥寮鄉落腳,象徵著往後工、農業的搶水作戰方興未艾,為了解決其工業用水,二○○一年「集集共同引水」完工,但在此之前的一九九七年,集集攔河堰直達六輕的工業用水專用管路便開始供水,政府且要雲、彰兩地農田水利會在工業用水不足之際,同意辦理節水措施。除了六輕,還有二○○八年企圖落腳彰化濁水溪北岸出海口的國光石化,國光石化用水更多,除了只會再攔更多濁水溪水外,似無對策。不只上述,還有中科四期搶水的問題,更難解決。
本書在訴說濁水溪沿岸的諸種變遷後,提出未來不能不面對的難題,是溪南北兩岸農民生計的差異、兩岸的濁水使用之爭、地層下陷面積與速率為全臺第一、下游沙漠化與風沙之害、集集共同引水計畫等為濁水溪帶來最大的難題。面對如此的難題,政府當局有否正視的勇氣和解決的辦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歷史學門在眾多社會學科的挑戰和侵蝕後,研究課題漸被限縮,如何利用其他學科的長處增益歷史學所不能,並在大處、長期著眼,以宏觀的視角、綿密的史料來詮釋人與環境的關係變遷,這是值得重視的課題。張素玢副教授為了完成濁水溪的研究,不斷做田野調查、進行口述訪談、集各種學科對此區的研究成果及相關地圖和統計資料、參考臺灣總督府相關檔案及多種期刊,在上述堅實的基礎下才能完成這本言簡意賅、跨學科的重要著作。相信這是一部往後相關研究不可不參考的專著。
自從指導素玢完成博士論文後,我一直在旁觀看她的學術之旅,誠如她自己所說的,始終「以文獻研究和田野實地調查雙線進行」,這確是研究臺灣史、深化歷史學門的不二法門。素玢在學術研究的進程中,不斷多方嘗試研究的切入角度,深入田野,貼近觀察,修方志、接計畫,上山下海、帶學生到東沙島探索海人草、爬玉山、雪山,走八通關古道、到東引、西引、清早造訪中部的果菜巿場——無非想親近歷史現場,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學術論文。
我既肯定她對學術的執著,又佩服她有取之不盡的動能,二○一三年初她接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之職,我料想她會為所務而耽誤研究工作,沒想到今年她完成了這本專著,向我索序,我雖忙碌,亦思有先賭為快之樂,乃略述所感以為之序。
序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序
導論
張素玢
緣起
我出生在濁水溪孕育的土地上,是個吃濁水米長大的孩子;在離開故鄉員林以前,總以為臺灣的米理當如此Q彈香甜。十九歲北上就讀大學,接著念研究所,讀的雖是歷史,內容卻與臺灣、家鄉的土地,甚至濁水溪都沒有關連。
碩士班畢業,教書九年之後重返政大歷史系博士班,當時計劃以英國怡和洋行與近代中國的政經關係為研究主題,沒想到第一年上了李國祁老師的「臺灣史專題」課程,寫了學期報告後,就轉向臺灣史研究的殿堂。
一九九三年,我開始穿梭在濁水溪下游,最初探究分布在濁水溪浮復地的日本移民村,繼而纂修北斗、二林、二水方志,近十年期間,始終以文獻研究和田野實地調查雙線並行。二○○四年出版《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探討位在濁水溪沖積扇扇頂、扇央、扇端的三個聚落,其發展軌跡、人與地的互動有何不同。完成這本書以後,體認到自然形塑社會、人為改造自然的歷史過程,除了以不同區位的聚落來探討之外,仍需以更長的時間、更寬廣的空間進行研究。
以濁水溪為主題的研究過程,發現水文變動劇烈為臺灣河川之冠的濁水溪,其沿河聚落常因水患而有所變遷,並產生特別的「水信仰」而寫成第一章〈洪患、聚落變遷與傳說信仰〉。日治時期政府開始積極整治濁水溪,修築堤防,將漫流的網狀水系收束在今天的濁水溪(亦稱西螺溪)河道,一八九八年之後的河道—舊濁水溪因而成為斷頭河,出現近三千甲的浮復地(俗稱溪底,土淺石多且貧瘠)。儘管殖民政府花費鉅資整治河川,濁水溪水患仍不斷造成破壞性災害,官方正本清源,開始治山以求治水之效。第二章〈從治水到治山(一八九八~一九四五)〉,除了學術研究目的,也在為臺灣治標不治本的河川治理方式提供歷史經驗。全臺面積最廣的邊際土地吸引本島、日方資本相繼進駐,土地開發也帶動社會流動,產生一批新的農村菁英,此為第三章〈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崛起〉探討的主旨。
延續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思考,第四章〈濁水溪出代誌—經濟環境變遷下的社會運動〉,試圖以濁水溪為切入點,對九○年來的社會運動加以觀察論述,探討為何一九○○~一九四○年代、一九八○年代的農民運動,二十一世紀的反八輕、反中科四期,都膠著於濁水溪流域?
日治時期到一九六○年代的濁水溪平原,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米、糖生產區,但是世界經濟與臺灣社會的變遷,使米糖經濟逐漸瓦解,這段時間臺灣的農業生產結構在盤旋中變動調適,作物栽培由同質性朝向異質性發展。在「後米糖」時代,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的農業發展,分化而多元,朝向替代米糖的專業栽培作物,不但走出新的路徑,也造就了全臺首屈一指的果菜市場。但是農業變遷過程中,遭到工業嚴重的侵蝕與滲透,這是第五章〈「後米糖」時代的農業盤整〉的論述重點。
一九九○年台塑決定將六輕設於濁水溪溪口南岸的雲林離島工業區後,濁水溪水資源利用丕變,下游經濟生態翻轉,長期做為臺灣農業基地的濁水溪兩岸,驟然成為巨型工業區。二○○五年國光石化計劃斥資新臺幣四千億元,於二○○八年在濁水溪北岸河口濕地進行大型投資開發案,其中包括輕油裂解廠(八輕),這將使河川、土地、水資源皆面臨嚴苛考驗。第六章〈濁水溪的歷史難題〉是在環境變遷的焦慮感中完成的,希望藉由歷史縱深回顧,更加瞭解環境與人的互動關係。文章敘述水資源利用的狀況,剖析濁水溪開發三百年來,為人所誇耀稱羨的水利灌溉、水力發電、引水工程,如何造成區域發展不均質的現象,以及工農相剋的問題。
本書基於「環境與人」的觀點出發,以濁水溪為核心,以三百年為時間縱深,探討這條河流的歷史、水文、災害、社會、經濟、環境等問題,並探討掠奪濁水溪資源所導致的歷史性難題。
三百年前,濁水溪是臺灣地表上最明顯的地理分界,不過跟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位置並不相同,以下就先從地圖上來瞭解這條河流吧!
以河為界
濁水溪一開始被記載,是在地圖上。常被提起的十六、十七世紀的臺灣三島圖,往往被解釋為歐洲或明朝的繪圖者,將濁水溪、高屏溪寬大的出海口誤認為切割小島的海域,而將臺灣畫成兩島或三島,但是翁佳音認為,這牽涉到當時地圖製作與現實認識的落差,特別是馬可孛羅以來的東亞「千島」刻板認識,以及東中國海北段航線上「大、小琉球」的混淆。十七世紀以來,歐人繪製的臺灣地圖日趨精確,發源於內山,橫亙在中部的這條大河,很明顯是位在今日的雲林縣、嘉義縣邊境。從圖上來看,上游匯集了多條河川,下游則為單一河道,和我們熟悉的濁水溪網狀河系不同。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大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設縣治理,大致以河川為行政區的邊界。藍鼎元認為虎尾溪是地理上天然的界線,建議在虎尾溪以北,除了諸羅縣,應另外添設一縣。雍正元年(一七二三),由於治安的考量,清廷將原來的諸羅縣,從濁水溪以北析分出彰化縣,當時的邊界大約在今日的虎尾溪。清代方志對這條河流的指稱,在中、上游為濁水溪,下游網狀河系由南而北,分別為虎尾溪、西螺溪、東螺溪。十八世紀初,濁水溪是在今日所稱舊虎尾溪及西螺溪之間擺動,並有逐漸北移的態勢,我們不妨由清代行政區域圖來看。(見圖三)
嘉慶十七年(一八一二)嘉義、彰化交界是舊虎尾溪,光緒四年(一八七八)交界移往北邊的新虎尾溪。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臺灣設省,增設雲林縣,與彰化縣的交界在新虎尾溪以北的西螺溪,從圖四、五、六、七來觀察更清楚。一八八八年起到今日,即使歷經三個政權,濁水溪(今日西螺溪)一直是行政區的固定邊界,即使一八九八年濁水溪流路曾經改變,日本政府還是以堤防工程把河流收束回原來的河道。
濁水溪少有航行之利,而且是臺灣地理上最大的南北阻隔。日治初期開始的縱貫鐵道工程,其路線在濁水溪路段時,沒有穿過當時較繁榮的北斗街與西螺街,而拐了一個大彎,轉向靠近八卦臺地的二水鼻仔頭,從二水庄跨到斗六林內區,此處是下游河道最狹窄的地方(寬約一二○○公尺),為的就是避過工程困難度太高的寬幅河面。儘管如此,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自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濁水溪橋段還是最後完成的部分。
除了縱貫鐵路,日治時期縱貫公路也沒通過北斗和西螺之間。地方人士有鑑於交通受阻隔,往來極不方便,洪水期更是危險,於是西螺地區的民眾在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成立「西螺架設濁水溪人道橋同盟會」向官方請願。臺灣總督府評估狀況後,隔年開始興建跨越濁水溪的大橋,不料因進入戰爭時期,只完成橋墩部分。戰後,西螺人士又聯合北斗、虎尾與斗六地區民眾向政府陳情,橫跨南北岸的西螺大橋終於在一九五一年動工,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八日通車,號稱「遠東第一大橋」。至此,清代以來南北大道對渡的路線,才有了歷史上第一座固定的橋梁。
濁水溪的資源
水
濁水溪是臺灣最長、流域最廣的河流,發源於極易風化的板岩、粘板岩地質區,粘板岩地層容易風化是因為含有石灰,溶解後使地盤不穩固,石灰質也是造成溪水混濁的主因,所以溪流中含大量懸浮物質,其含砂量為臺灣河川之冠,更是全球河川發源地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單位面積輸砂量最高的。
水利灌溉:濁水溪因懸浮物豐富,粘板岩土壤特質利於稻作,藉由大、小型水圳的灌溉而孕育了彰化平原的穀倉,「濁水米」一向為優質稻米的代名詞。
地下水:地上的濁水孕育了豐饒的物產,濁水溪沖積扇的地下水資源也是臺灣最充沛的。除了山腳的湧泉,一九六○年代開始大量開發地下水資源,使濁水溪南翼以及風頭水尾地區的農業環境大為改善。
水力發電:當臺灣逐漸由農業社會朝向工商社會發展時,資源最豐富的濁水溪也成為工業之母。一九二○年代中游地區開始建設發電廠,日治時期已經成為全臺水力發電量最高的河川,奠立臺灣工業化的基礎。
工業用水:濁水溪豐沛的水資源,不僅利用於農業、民生,工業的供水需求大,促使愈來愈多的工廠設立在濁水溪兩岸,一九九○年代以後,臺灣面積最大的雲林離島工業區的用水需求,就主要仰賴濁水溪提供。
石
濁水溪河流坡陡流急,搬運力甚強,除了有大量砂泥懸浮流下以外,還有大型礫石在河床底部滾轉下移,每次洪水過後,河床總有大量卵石及礫石,常可發現珍奇的石材,或上等製作硯臺的好材料。根據可靠的文獻記載,早在清中葉就在中、下游河床發現發墨效果極佳的石頭。嘉慶年間,舉人楊啟元將濁水溪的石材製成硯,並寫了一篇〈東螺溪硯石記〉,稱讚其品質僅次於端硯。但螺溪石硯真正受到世人重視,是在日人架設二水與林內間濁水溪鐵橋時(一九○八),日籍技師村瀨在橋下發現後,運回日本加以雕刻。由於其色澤優美,易於發墨,貯水不乾,村瀨視之為珍品,後來螺溪硯就成為二水的民間特色工藝,愛好雅石者更深入濁水溪中上游挖寶。
螺溪硯以人工琢磨,水雕石則巧奪天工。清代施世榜興建水圳時,為固定水渠而在圳底放置卵石,經過近三百年的沖刷,在八堡圳低水位時,可發現形狀各異,被溪水雕琢出來的石頭,居民稱之為水雕石,又稱水割石,深受雅石蒐藏者的喜愛,但近年水圳一一改成水泥工程,水雕石已不多見。
砂
濁水溪自二水鼻仔頭隘口以下,流幅變廣、坡度變緩,河道搬運的物質便依粒徑的大小向四方堆積,大量砂石流至中下游淤積,形成廣大的沖積扇,其含砂量為全臺河川之冠。濁水溪的石材可為硯,可為雕石,更細的砂,在日治時期就已成為鋼筋混凝土的材料,也曾經是二水火車站的主要輸出品。
濁水溪出山後泥砂淤積嚴重,因此臺灣省水利局除了枯水期在水門定期疏浚以外,也容許經過許可的砂石業者採砂。採砂所用的人力少、風險低,在房地產熱絡,營造、建築業景氣時,採砂可說一本萬利。一九七○年代以後,下游沙洲、河灘地砂石廠林立,濁水溪的砂石曾是建築業者的最佳選擇。
濁水膏
濁水溪的懸浮物,民眾稱之為「土膏」,農田引水灌溉後,進水處常堆著厚厚的一層。土膏富含鈣、磷、鎂,不但有利於作物生長,每年也為農田帶來新的土壤,在還沒有化學肥料的年代,濁水溪灌溉區的農地有較多的源頭「肥水」。二水、林內這些扇頂地區的農民,早期開墾溪埔地先選定地點後,四周圍以石頭,將圍內的砂礫整平,然後引濁水入內。當水乾涸,地上就留下一層砂質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土壤愈積愈厚,最後就成為一塊耕地了。除了土質的肥沃度,其沖積物堆積生成的土壤QQ黏黏,對樹根的包覆黏著力佳,有利於移植、搬運。彰化永靖、田尾一帶苗木業的興起,就與濁水膏有密切關連。
這樣的濁水土膏,卻也導致一幅有趣的奇景。河工在水中從事圳道修築時,常見工人一絲不掛上下浮沉於水中,在民風保守的時代,附近民眾卻習以為常,其所以不著衣幹活,一說溪中泥砂多,衣服摩擦皮膚不舒服;一說衣服泡在濁水之後,泥砂土膏滲入纖維很難洗淨,用力搓揉衣服又容易破損。因此六○年代以前,必須下水工作的勞力幾乎都是「裸男」,由於實際需要如此,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大水材(漂流木)
洪水往往對田園造成災害,卻也帶來意外之財。濁水溪畔的民眾,只要膽大藝高,就有發濁水財的機會。當颱風來襲或山區豪雨時,山區的木頭被沖進濁水溪,一路漂流到下游。木頭由山間進入平原後,河流流速趨緩,熟悉濁水溪水性的二水、林內、溪州鄉民,冒著滾滾濁浪,一手勾著竹浮筒,一手持繫著鐵鉤的竹竿,下水打撈「大水材」。打撈者將水材拖上岸,並疊石為記,再以牛車連同擱淺在溪洲的各種雜木、枝幹運送回家;或為木料,或為薪柴。這些「無主」的意外之財,日治時期甚至曾引發沿岸居民的械鬥,驚動庄長、巡查來制止,官方從而頒布打撈漂流木的規定,認為漂流木為官方所有,不得私自撈取,否則視為竊占。不過,直到今日,只要洪水爆發,珍貴樹材隨洶湧河水沖下,居民仍爭相打撈這些「濁水溪送來的禮物」。
濁水溪的災害
濁水溪的地表水、地下水、石與砂、土膏、大水材,在人為造作或巧思雕琢之下,創造了多種用途,對民生發揮極大的影響,成為「利用厚生」的重要資源。濁水溪特殊的水文一方面促進農業、工業發展、提供民生所需,然而一方面卻也因自然或人為因素,造成嚴重災害。
水患
濁水溪發源區屬易風化的黑色板岩、粘板岩地質區,受到河川侵蝕結果,從上游就有寬廣的氾濫原,下游又因泥砂堆積,河床不斷加高而造成河道變遷,一遇夏日的暴雨或颱風,就容易「出大水」。文獻對濁水溪水患的記載始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但是有文獻記載以前,這條河流就不斷大幅擺動,河道的屢次改變,使流域內的住民身家性命受到嚴重威脅。
砂害
濁水溪在大洪之後,砂害往往甚於水患。以一八九八年戊戌水災為例,水災後濁水溪改道,廢河道又逢乾旱,造成空前的飛砂之患,許多水田消失,反而增加不少砂地或荒地。日治時期用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推動防砂與造林工作,大大改善了歷史性的自然災害。
濁水溪的砂過多曾造成災害,但是一九七○年代以降,濁水溪的砂卻因過少而產生危機。濁水溪河床遼闊,業者盜採砂石嚴重,時日一久,河川砂石耗竭,造成濁水溪下游的橋梁橋墩、電塔幾乎都嚴重外露猶如八爪章魚。近年因集集攔河堰截斷水流,濁水溪下游幾近乾涸,冬季東北季風旺盛,沿岸居民飽受砂塵飛揚之苦。
地層下陷
為了解決灌溉水的不足,一九六○年代之後,政府曾積極提倡使用地下水,果然迅速、有效達到農業所需,但是農業、養殖業加上工業與民生用水長年大量超抽,引發嚴重地層下陷。其災害包括海水倒灌、土壤及地下水鹽化、建築物沉陷、海岸地區國土逐漸消失等嚴重問題。話說回來,彰雲地區的地層下陷,會引起所有民眾的關切,是因威脅到高速鐵路的行車安全。
濁水溪的關鍵年代
一七一九.清代第一個大型水圳完成
施世榜在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於半線地區(今彰化縣)引濁水溪之水築圳,從當時番界濁水庄(今名間鄉濁水村)取水,在二水鼻仔頭截源入圳,歷經十年,於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完成。這是一條清代臺灣灌溉面積最廣,也是最重要的水圳,一般人習慣為「八堡圳」。事實上,至少在道光年間《彰化縣志》以前,清代方志、古文書等文獻中皆稱之為「施厝圳」,而不是「八堡圳」。
施厝圳灌溉後來的東螺東保、東螺西保、武東東保、武東西保、燕霧上保、燕霧下保、線東保、馬芝遴保,使彰化平原一一九二五甲的農田受惠,寫下臺灣水利史劃時代的一頁,也帶動了農業史上第一次綠色革命。
這一大型水利設施在農業上的效益一直受到肯定與重視,但是濁水溪下游的農業發展,就因八堡圳的水利系統,使灌溉區與非灌溉區的發展產生不均質的現象。經過三百多年後,區域間的差異與時俱增。
一八九八.戊戌大水災
濁水溪由於河道堆積旺盛,河床逐漸淤高,一遇洪水,自然另覓低處流,流路發生改變。被藍鼎元形容清濁不定,砂土壅決,盈涸無常的濁水溪,每次的河道變遷,就意味大洪水的發生;對住民來說,水患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夢魘。清代的文獻對災情記載不夠明確,到了日治時期,報紙的報導與文獻,終於讓我們瞭解大水災的狀況。
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歲次戊戌),因颱風引起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流路北移,而使舊濁水溪成為濁水溪下游的主流。河道的變遷,釀成非常嚴重的災情,共沖散十餘個庄頭,地方父老稱之為「戊戌年大水災」,又稱當次的颱風為「鐵颱」。本書第一章將針對這次的水災以及濁水溪下游特殊的水信仰加以討論。
一九二○.濁水溪堤防築起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濁水溪水患頻仍,除了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的戊戌大水災,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濁水溪又大洪,重創中下游聚落,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再度大洪。由於水患既頻繁又嚴重,總督府遂於大正五年(一九一六)擬定濁水溪、淡水河、烏溪(下游俗稱大肚溪)、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等九條較大河川的整治計畫。另外濁水溪的護岸工程,也於大正七年(一九一八)開始,堤防起自濁水,下至下海墘(大城鄉台西村),蜿蜒達四十多公里,工程在大正九年(一九二○)完成。堤防修築之後,虎尾溪、新虎尾溪、舊虎尾溪、舊濁水溪(東螺溪)、濁水溪都變成斷頭河,主流由今天的西螺溪出海。
一九二○年濁水溪堤防的完成,象徵著濁水溪與人的關係,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以濁水溪的生命史來說,日治時期興建堤防為重要的分界點;堤防建起以前,為河水漫流、河道常改、水患頻仍的時期,人們順應、趨避著河流的災害,大型水利工程也只能因勢利導,規劃圳路。
一九二○年以後,人為的力量開始控制自然,操弄自然,政府以執行者的最大利益,決定河川的流向,配置開發的藍圖,濁水溪水系集中於西螺溪,舊濁水溪、新虎尾溪一共產生近五千甲的浮復地,這片廣大的邊際土地,後來成為當時最具開發潛力的區域,也孕育了一批新的臺灣農村菁英。日方私人、官方資本,臺灣本地資本在開發過程角逐較勁,勞資衝突也在一九二○年代以降陸續發生。
一九三四.大觀(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
一九二○年代開始,日本政府開始建設水力發電事業,從濁水溪上游到中下游,分布著重要的發電廠,其中又以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完成的大觀發電廠為一大里程碑。濁水溪水系占當時發電量的四五%,奠立臺灣工業發展的基礎,自此,象徵「農業之河」的濁水溪,同時也具有「工業之河」的地位。但是濁水溪生態為此付出極大代價,造成河床升高、各攔砂壩淤積嚴重、淤砂難以清理、河床乾涸等嚴重問題。
一九六○.地下水積極開發
戰後,臺灣人口急遽增加,農工業迅速發展,致使地表水的供應相當缺乏,一九五○年代起,政府成立「地下水開發委員會」,進行開發工程。一九六○年代以降,地下水全面開發,使濁水溪的利用由地上延伸到地下,此為水資源利用的一大突破。但是地下水長期超限抽取,導致地層下陷嚴重,政府無計可施,只好寄望於更巨型的引水工程。
二○○一.集集共同引水竣工
二○○一年「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竣工,攔截河水以供應彰化、雲林地區的農業用水、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是全臺最大的引水、供水系統,其重要任務之一是,不論枯水、豐水期,都要將河水穩定地輸送到雲林離島工業區。此一工程不啻宣告濁水溪平原長達三百年的農業優勢時期告一段落,但是農業與工業生產環境互相抵觸,工業搶水、農業護水;從集集引水計畫完成之後,工農之戰就不斷上演。
一九二○年濁水溪堤防築起後,到二○○一年集集攔河堰完成,都是巨大的人為工程,國家以龐大的力量控制環境,改變了河川自然的狀態,聲稱創造更多的人民福祉,促進經濟發展。但是集集引水計畫完成之後,此一巨型工程帶來的災害,濁水溪從上游、中游到下游皆無一倖免。集集引水計畫為了解決農、工業長久的用水不足,卻引發更多、更棘手的問題。
濁水溪的自然資源與災害,帶給人們利益與威脅;人們開發濁水溪的資源三百年,又留給環境、留給社會多少的歷史難題?河流與人的對話,且先由濁水溪的水患談起吧!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