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學小言:我眼中的北大與港中大
滿額折

大學小言:我眼中的北大與港中大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陳平原先生從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入手,談論大學的功用、校史的力量、教授的職責、校長的眼光、課程的魅力、博士的培養、學科的建設、學生的志氣、排名的困惑、改革的代價……兼及大視野與小感觸,短論隨筆暢所欲言,不拐彎、不加註、不粉飾,直來直去,三言兩語道破天機、直指人心。

作者簡介

陳平原先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執行院長。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995,1998,2003,2009,2013)等。

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作為學科的文學史》等著作三十種。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

在收入《大學有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及《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的《我的「大學研究」之路》中,有這麼一段話:「談論中國大學,可以是專業論文,也可以是即興演說,還可以是隨筆、短論、答問等。之所以長搶短棒、匕首彈弓一起上,一是兼及歷史與現實,努力介入當下的社會(教育)改革,二是思考尚不成熟,為文略嫌匆促。」如此自我辯解,主要是感嘆沒能「就北京大學撰寫沉甸甸的專著」。現在看來,不必那麽自我壓抑——短論就是短論,隨筆就是隨筆,卸下了學問的盔甲,暢所欲言,未嘗不是一件快事。若不拐彎、不加註、不粉飾,直來直去,三言兩語就道破天機,或直指人心,那才叫本事呢。

 

不想發展成為專著,就這麼「隨便談談」,談大學的功用,談校史的力量,教授的職責,談校長的眼光,談課程的魅力,博士的培養,談學科的建設,談學生的志氣,談排名的困惑,談改革的代價……想到哪,談到哪,「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那是很幸福的事情。

 

當然,這需要機緣。今年初,《新京報》約我開專欄,說好是自由自在地「談大學」。猶豫了好一陣子,終於答應了,打動我的是妻子的一句話:不如把近幾年在北大、港中大兩邊跑的感想寫下來。

 

說「感想」而不是「思考」,並非故作謙虛。這些年談大學,我發現,抄校訓或章程不頂用,講校史與故事也不頂用,很多時候,大道理誰都懂,只是一到具體操作,全忘了。不是真忘記,而是受各種內外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停頓、迂迴乃至放棄。我沒有那麽大的野心,無力指點江山,只能站在觀察員的立場,從細微處入手,幫助讀者瞭解「另一種大學」。至於你願意從外往內看,還是從內往外看,悉聽尊便。

 

平時很少開專欄,只記得曾為《中國圖書商報'書評週刊》寫《看圖說書》(2000年),在《文物天地》連載《大英博物館日記》(2001—2002年),前者十四則,後者僅七期。這回堅持這麽長時間,2月開工,12月收攤,中間沒有斷檔,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新京報》2013年3月23日刊出《大學小言》的開篇《小言「小言」》,可第二、三、四則在此之前就問世了。記得很清楚,那天傍晚,我在拉薩出差,突然接到編輯電話,說版面出了問題,需要應急,故將我的三則短文捏合成《陳平原:我眼中的北大與港中大》,明天見報(《新京報》2013年3月2日)。我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亳不猶豫地答應了。

 

此後各期,除了一則「有礙觀瞻」被卡住,其他的基本正常刊出(偶有因報紙版面調整而中斷者)。

 

9月初,香港《明報》記者來訪,撰寫《中大五十年:大學還有大學精神嗎?—專訪陳平原》、(《明報》2013年9月24日),同時提出,與《新京報》分享「大學小言」專欄。徵得同意後,《明報》從2013年9月28日起,也是每週一則。至於此專攔結束的時間,《新京報》是2014年1月18日,《明報》則延長了一週。

 

讓我感動不已的是,居然有不少熱心教育的朋友追蹤此專欄,且不失時機地喝幾句彩。更有好幾家大陸及香港的出版社,剛看了幾則,便找上鬥來,表示願意出書。正是他們的熱情鼓勵,使得我明知這些短文不登大雅之堂,也願意見鏠插針,把事情做完。

 

考慮到「大學小言」專欄文字不多,出書顯得單薄;我配上了這兩年所撰關於大學的評論或隨感。兩組文章均按寫作時間排列,其中的思路不無交叉處,可以互相印證。

 

十五年前,因編《北大舊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撰《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被人戲稱為「校史專家」。我當即發表《辭「校史專家」說》(《新民晚報》1998年5月10日),澄清自己的學術立場:「從事學術史、思想史、文學史的朋友,都是潛在的教育史研究專家。因為,百年中國,取消科舉取士以及興辦新式學堂,乃值得大書特書的『關鍵時刻』。而大學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蘊涵的學術思想和文化精神,對於傳統中國的改造,更是帶根本性的——相對於具體的思想學說的轉移而言。」

 

這本小書,依舊持此立場:談論中國大學,兼及大視野與小感觸,從自己比較熟悉的北大和港中大入手,但明顯超越「校史專家」的眼界、趣味與責任。

 

2013年12月25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客舍

 

目次



上編 大學小言

小言「小言」…………… 002
隱身與在場 …………… 005
排名的困惑 …………… 008
擇校之艱難 …………… 011
國際化水平 …………… 014
交換生計劃 …………… 017
留學生比例 …………… 020
走出去的步伐 …………… 023
本土情懷 …………… 026
什麼樣的校訓 …………… 029
人文學的意義 …………… 032
哪裡的「文學院」 …………… 036
人才怎樣爭奪 …………… 039
「匿名評審」如何可能 …………… 042
改革的代價 …………… 045
招聘的難度 …………… 048
開會與吃飯 …………… 051
超穩定的職業 …………… 054
校長的閱讀 …………… 057
嘉賓之介紹 …………… 061
大學排座次 …………… 064
「逸事」之可愛與可信 …………… 067
「天才」能否「豪賭」…………… 071
過多獎勵也是一種「折騰」…………… 075
申請表格及研究計劃 …………… 078
誰的面子更要緊 …………… 081
獨立自尊與隱私保護 …………… 084
如何處罰作弊 …………… 087
內地學生的優越感 …………… 090
香港學生的困惑 …………… 093
此碩士非彼碩士 …………… 096
人文學者的聲音 …………… 100
研究生們的志向 …………… 103
大學校長的遴選 …………… 106
詩意的校園 …………… 109
大學與城市 …………… 112
教授們的認同感 …………… 115
捐贈者的權利 …………… 119
書院制度的奧秘 …………… 123
中文大學的「風景」…………… 126
紀念碑及大學精神 …………… 129
學者與知識分子 …………… 133
下編 大學評論

我看北大研究生教育 …………… 138
校友與大學文化 …………… 145
上什麼課,課怎麼上?…………… 155
大學:如何「寧靜」,怎樣「致遠」…………… 165
中原崛起,何處是短板 …………… 177
中國大學的獨立與自信 …………… 187
「中國博士」是否值得信賴 …………… 197
「大學批評」…………… 208
「另一種大學」的啟示 …………… 211
大學本多事 …………… 219
大學應以文理為中心 …………… 224
「做大事」與「做大官」…………… 229
關於「教」與「育」的思考 …………… 234
作為一種「農活兒」的文學教育 …………… 239
讓教育回歸常識 …………… 244
附錄:走出大學體制的困境
—答《北京大學教學促進通訊》記者郭九苓、繳蕊問…………… 247

書摘/試閱

上編 大學小言

 

小言「小言」

朋友約我為《新京報》寫專欄,話說得很輕巧:你不是也在香港教書嗎,為我們寫點小東西,談談香港的教育問題,就當茶餘飯後的「閒聊」。天哪,這麼嚴肅的話題,更適合於博士論文或專門著作,竟要我用每週一次的「千字文」來對付,那豈不是殺牛用雞刀嗎?

 

我說不行不行,「香港教育」的內涵很豐富,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我略有所知的,僅僅是大學。

 

「那就談大學問題。」朋友用不容拒絕的口吻說。

 

想想也是,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大學問題,還出了好幾本書,將話題延伸到香港,也不是不可以。香港這麼個「彈丸之地」,居然湧現三所亞洲一流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而另外五所公立大學也都定位準確,個性鮮明,辦得有聲有色,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確實值得認真探究。

 

第二天醒來,發現一個大漏洞:我雖也在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嶺南大學有頭銜(無薪金),可作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我對香港大學制度的瞭解,其實是以中大為主。「很好,那就談中大吧。」朋友顯然覺得我的擔心有點多餘。

 

剛想答應,又冒出了新難題——香港中文大學有文學、理學、醫學、工程學、社會科學等八大學院,我所知道的,僅僅是其中一個很小的角落。掙扎了好一陣子,這回是自己給自己解了套:不就是千字文嗎,沒人要求你面面俱到。而且,說得太全面,反而有悖「專欄文章」的特性。

 

文學史家論及香港文壇,大都會關注香港報紙上那些千奇百怪、無所不能的專欄文章。學院派對此類「豆腐塊」看不上眼,可就像《滄浪詩話》說的:「夫詩有別才,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寫專欄也是一種本事,表面上東拉西扯,沒個正經,可在如此狹小的天地中騰挪趨避,翻新出奇,實在不容易。而且,在我看來,專欄文章乃晚清以降文學與傳媒結盟這一主潮所結下來的正果,不該被輕視。你只能感慨自己或他人無此別才,寫不好專欄文章,不能連污水帶孩子一併潑掉。

 

如此篇制短小、不成體統、有感而發、隨意揮灑的「即興寫作」,除了刊載於報章故多少受現代新聞業影響,若從文體上追溯,約略等於古人所説的「小言」。査《漢語人詞典》,「小言」除了作為文體外,大略包含以下二層意思:不合人道的言論;有關小事的言論;精微之言。若能三者合一,便是理想的專欄文章——談的是有趣的小事,採用非學術的語言;表面上無關大道,偶爾也能談言微中。

 

念及此,一通百通,就以我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的經歷為觀察點,左盤右帶,上求下索,思考中國的「大學問題」。

 

朋友一聽,說,就是這個意思,趕緊寫吧,春節後交稿,最好一次交來三四篇。

 

今年的春節,瑞雪不見,霧霾多多,整人躲在家中寫文章,實在不好玩。

 

隱身與在場

一個偶然的因素,我成了北大、中大的雙聘教授。半年北京,半年香港,說起來很愜意,可有一點,必須不斷變換頻道,要不,一不小心就會說漏了嘴。比如,明明是在香港教書,講着講着,會提及北大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一開始很警惕,有些話到了嘴邊會突然收住或拐彎,因怕聽眾不能接受。反而是學生們鼓勵我儘管直說,他們願意聽不同的聲音。系裡開教授會,討論棘手問題,系主任有時會問,你在北大碰到類似問題如何處理?

 

這也是香港人的好處,看多了風雲變幻、潮起潮落,再刺激的言論,再怪誕的立場,也都願意「洗耳恭聽」——至於是否接受,那是另一回事。有自尊,但不過敏,隨你褒貶抑揚,我自巋然不動。這種心態,我喜歡。具體到大學裡,就是保證不同立場、不同學養的人都能暢所欲言,但不保證你說了管用。你必須適應各種禮貌性的點頭、鼓掌與遺忘,學會「白說也要說」。雖說香港回歸已經十多年了,但「一國兩制」的設計,以及此前長期的政治對抗與文化隔閡,兩邊不可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能做到坦誠相見,已經是最佳狀態了。

 

目前香港各大學的教授中,不少是大陸背景但在歐美大學拿學位或教職後,轉來香港任教的。與這些已經很好地融入香港社會並發揮作用的教授不同,我是腳踩兩隻船,兩邊都得適應——做得好,各採其長;做不好,各得其短。記得我剛被雙聘不久,那時的北大校長許智宏院士還再三叮囑,在香港,要多看看,瞭解人家大學是怎麼辦的。

 

博士畢業,留在北大工作,二十五年來,我雖走南闖北,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美國哈佛大學以及台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但都是來去匆匆,浮光掠影。我曾半開玩笑說,最喜歡談國外大學如何如何的,多是進修三個月的訪問學者。因為,新鮮感還沒過去,盡往好處想,且覺得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呆久了,你知其然也略知其所以然,瞭解陽光底下的陰影與黑暗,反而不敢輕易下結論。除了長期工作的燕園,我略有瞭解的,就只是此專欄準備談論的香港中文大學了。

 

意大利著名小說家卡爾維諾著《看不見的城市》,第六章描寫出生於威尼斯的馬可‧波羅向忽必烈講述自己所知道的或經歷過的城巿,汗王不滿足,責備他不該漏了重要的威尼斯。馬可‧波羅的答覆是:「我每次描述一個城市,其實都是講威尼斯的事。」威尼斯作為一種底色、一種眼光、一種尺度,深刻影響了馬可‧波羅對於世界上無數城市的閱讀與闡釋。同樣道理,我對中大等香港大學的閱讀與闡釋,也深受北大這所題中未有、隱身但在場的大學的影響。

 

排名的困惑

上世紀九十年代,原北大校長丁石孫訪問香港,有記者問他北大和中大哪一個更優秀,他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我們北大。有中大教授不服氣,投書報紙,歷數兩校的師資、經費、發表論文、辦學條件等,一項項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中大的整體實力在北大之上。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此未經證實的傳說,可謂「振聾發聵」——中大怎麼能跟北大相提並論呢?

 

九七回歸前後,國人基於愛國主義熱情,迅速普及「香港百科知識」,但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以及娛樂文化;2004年起,教育部同意香港八所公立大學在內地招收自費生(此前屬於試驗性質,規模很小),極大地激發國人瞭解香港高等教育的熱情。時至今日,談起港大、中大、科技大,很多內地高中生及其家長,都已經如數家珍了。我本人就不斷碰到類似提問:孩子同時考上了北大和中大,你說該上哪個好?或直截了當追問這兩校的「國際排名」孰高孰低。

 

七八年前,我曾撰文討論讓所有校長「又愛又恨」的大學排名——那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把北大推到前所未有的第十七位置,而我則認為,「這個排名所肯定的,不是北大的科研成果,而是中國在變化的世界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參見《大學排名、大學精神與大學故事》,《教育學報》2005年第1期)。此後,北大的國際排名逐漸穩定下來,與香港中文大學很接近,處於伯仲之間。

 

看去年發佈的三大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北大排46,中大排124,似乎北大遙遙領先;可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世界大學排名,中大排40,北大排44,北大又落到後邊;而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情況是,北大、中大以及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六所華人地區最好的大學,同列世界第151—200位之間(此榜單中,除前100強外,後面只是分段公佈)。

 

最近十年,「大學排名」的影響力急劇提升,成了懸在校長們頭上的一把利劍。明知那些憑藉真假數字堆積起來的排名不太可靠,可誰也不敢置之不理。因為,對於許多學生家長及公眾來說,這是他們瞭解學校辦學水平的唯一捷徑。因此,校長們只好採用機會主義策略一排名低時英勇反駁,排名高時積極引用;對外說是無所謂,對內其實很在意;碰到大學者與接待捐款人,排名或隱或現……校長們之所以如此「靈活機動」,就因為你的大學還沒到「無可撼動」的地步,排名高低會影響你的社會聲譽及招生狀況。

 

很高興中大有志氣,校長稱不積極參與此類排名遊戲,因為:「如果大學的使命是教育學生、創造知識,以改善人類生活的素質,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同時促進我們的文化和承傳的話,我們便需要在『影響深廣』的科技研究和影響力相對較低的人文學科研究之間維持平衡。」(參見沈祖堯《別讓排名「擠掉」大學首要使命》)此舉說明中大的獨立、自信與成熟,不追風,不造假,不迎合。當然,這與中大目前處於平穩發展期,沒有大風大浪,也不會大起大落,因而前進的步伐可以相對從容些有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