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
滿額折

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9023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這本書為什麼可以讓你感動?
醫界前輩賴其萬教授說過:「醫護人員最重要的特質是:對他人受苦的敏感度。」因此,我對醫護人員演講的時候常說:「假如你可以眼睜睜的看著病人與家屬在痛苦與受苦而無動於衷,我勸你最好趕快辭職改行,因為你將來會危害到你遇到的成千上萬的病人與家屬。醫護人員應該都是不忍心看著病人與家屬在受苦,總是想要為他們再多做點什麼事情。」
近幾年我對在場聽我演講的院長、副院長、主任特別有話說:「身而為人應該心存善念。全台灣大多數的院長都要求:本院業績要成長、占床率要提升,可是,這是建立在病人的痛苦之上,必須病人越多、病得越重,業績才會成長、占床率才會提升。如果全台灣的醫院院長都用這樣的惡念在經營醫院,屬下醫護人員都說我有老婆、小孩要養而不敢反抗,很可能暗中製造更多的病人,請問台灣的百姓怎麼可能會健康!」
十多年來我經常對醫護人員說:「所有的醫生最後都會死在別的醫生手上,所有的護理師最後都會死在別的護理師手上。」對象如果是志工,則同理可證:「所有的志工都會死在別的志工手上。」遇到護理主管或護理老師就要加上另外兩句話:「所有的護理主管都會死在她屬下的手上,所有的護理老師都會死在她學生的手上。」提醒護理主管要善待屬下,因為早晚會被照顧到;護理老師要認真教導學生,不能輕易放棄與放水。

這本書要讓你思考什麼?
 一、醫護人員、專業人士或許需要講理論與學術,可是對一般社會大眾卻一定要多講些故事。我常說:「講理論很無趣而且很快就忘記,講故事卻讓人記憶猶新而且印象深刻,因此對社會大眾必須用故事來傳達安寧療護的理念。」
二、臨床醫學發展至今讓人類的生死問題都被徹底的「醫學化」。嬰兒過去在家中誕生,轉而是在醫院由婦產科醫師接生。過去老人「無疾而終」在家中,如今被送往急診室接受急救「酷刑」,必須強迫檢驗死因以便納入疾病分類,才能開立死亡證明以進行喪葬儀式。醫學在健康學科中最強勢且居主導地位,基於科學屬性與專業體制權力,凡是制訂衛生政策與管理醫療機構,大多由具醫師資格者佔先,其他專業則為從屬。但從生死大事來看,一旦無法治病與救命,醫療即屬無效與無用,護理照顧才是根本,這是一般西醫體制下的醫師無法承認之事。
三、 安寧療護病人是面對重病到臨終;家屬則是面對生離死別。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經常要和家屬與病人討論生死大事,有些專家甚至認為要指導病人接受死亡。基本前提是自己是否已經能夠接受死亡,應該要先自問:「死亡,我準備好了嗎?」如果面對先行者的臨終,不能從中得到啟發,後死的我們卻還妄想要指導他們如何接受死亡,是自大與自以為是。把臨終者當作生命導師,努力從言語和身教當中,學習生命與死亡的奧秘,才是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的基本態度。

作者簡介

許禮安醫師

1965年生,高雄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醫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及心蓮病房 主治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家醫科主任。
花蓮縣醫師公會 理事。
屏東美和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現任: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98年4月迄今)
高雄醫學大學「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兼任講師
作品:
《心蓮心語—安寧療護與生死學》、《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橫跨生死長河—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安寧緩和療護》、《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安寧療護故事集》、《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

目次

因緣
名言
介紹
開除
禁書
心願
論文
經歷
安樂
繪畫
生存美學
預測
反核
共照
試辦
對象
漸凍人
土法
腦病
心肝
肺病
腎衰竭
十類
事實
含笑
預防一
預防二
保險
化療
悲傷
失眠
居家
樣品屋
像家
姿態
心態
花園
佛堂
電話間
配備
洗澡
查房
聚餐
飲食
禁忌
志工
配合
交誼廳
值班
在場
脆弱
記錄
署長
名醫
雜想
設想
競爭
傻瓜
月曆
得罪
護理站
舒適
寵物
負責
佛堂
禱告室和書櫃
往生室
沙發
生死簿
撕日曆
趨勢
阻礙
歹死
繪本
陪伴
 
安寧田園
死亡證明
替代方案
思考模式
夢想一
夢想二
偏方
公立醫院為何不成立安寧病房的祕密
喝咖啡的故事
醫師節11月12日啟動善的循環進行醫療體系人性化改革
簽了DNR就什麼事都不用做嗎?
醫療品質金獎
關於算命
病房名稱
附錄:全國〈安寧病房〉資源一覽表

書摘/試閱

安樂
我先講安寧療護基本的常識,首先介紹Cicely Saunders(西西莉‧桑德絲)女士,她是全世界安寧療護的祖師奶奶,她說:「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你不要看到這裡說:「我們會盡一切努力,趕快把你弄死。」請注意後面還有一句:「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所以「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很多人把「安寧療護」跟「安樂死」劃上等號,你今天聽完走出去,當人家問你說:「安寧療護跟安樂死有什麼不同?」希望你可以講得出來。
安樂死是說:一個人活著很痛苦,所以乾脆把他弄死。可是聽起來怪怪的,活著很痛苦乾脆把他弄死?比如說:你今天來這裡聽課,有時侯是不得已,下大夜的(護理人員)舉手,很辛苦啊!有沒有覺得當護士很痛苦?如果有人說:你應該安樂死,不對喔!一個人活著很痛苦,不是需要安樂死,我們都搞錯那個定義。一個人活著很痛苦,要在他還活著的時侯,幫他解除痛苦,所以要幫護理人員爭取福利,要幫痛苦的人解除痛苦,要讓痛苦的末期病人在還活著的時候就可以得到安樂。
「安寧療護」要做什麼事情呢?要做疼痛控制、症狀控制,身體照顧好之後,還有心理、社會、靈性各個層面的關照,做完這些事情,才可以說我們努力要讓這個人活到最後一刻,是讓他安樂活。「安寧療護」跟「安樂死」最大的差別是:安寧療護是要做「安樂活」而不是安樂死。我講一字之差是天壤之別,你要清楚這個定義是:這個人還活著,我們要想盡辦法,讓他還活著就得到安樂,不然你沒有解除他的痛苦,卻直接解決他的性命,這樣是不對的。
在安樂活之後,到臨終還希望可以「自然死」,而不要被管路與醫療儀器等「加工死」,安寧療護是「安樂活」而後「自然死」,但請不要把兩者合稱「安樂死」。我說過:「我們之所以成為醫護人員,就是因為不忍心看著病人跟家屬在受苦,所以要想盡辦法再多做一點點事情。因為醫護人員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對他人受苦的敏感度!」
許禮安10202271008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含笑
聽到「安寧療護」,請不要再繼續把觀念停留在「癌症末期病人」住到「安寧病房」,這兩個觀念都已經落伍多年了。現在台灣的「安寧療護」有三種服務模式:安寧居家療護、安寧病房、安寧共同照護;對象有十大類:從起初的癌症末期,到92年9月開始的漸凍人末期,再到98年9月公告的八大非癌症末期(腦、心、肺、肝、腎,五大器官疾病末期),總共十大類都適用安寧療護。
其實早在89年6月一開始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一條就是:「為尊重不可治癒末期病人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權益,特制訂本條例。」(102年1月刪除「不可治癒」4字)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早在十幾年前就訂好,是所有末期病人,它並沒有寫「癌症」末期病人,所以對象本來就不限於癌症末期,它也沒有寫「住在安寧病房裡面的」末期病人,因此場所不限於安寧病房。
這個條例是所有人通用,卻因為名稱的關係讓大多數醫護人員都誤以為這是「安寧病房專用條例」。大家不要誤會說:只要讓安寧病房的人知道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就好,我們都不用知道。錯!我們所有人總有一天會變成家屬,總有一天會變成病人,有極大的可能最後會變成不可治癒末期病人,在十大類對象裡面。
人從出生到死亡,出生時通常是當事人嚎啕大哭,但周圍的人歡喜雀躍。人都是哭著生出來的,有沒有人是笑著出來?笑著出來的應該會被捏死,因為傳說那是魔鬼來投胎轉世,而現代家長因為經濟困難養不起,可能不會太高興。我們希望死亡來臨的時侯,是當事人安寧含笑而去,而周圍的人不要悲痛欲絕,所以安寧療護要做的事情就在這最後一段路。
我過去被病人或家屬問到:「許醫師,人生為何這麼痛苦?」我有時會半開玩笑的回答:「啊你出生的時候不就已經知道了?不然為何你會哭著出來?」佛教說這是「娑婆世界」,意思就是「堪忍世間」,雖然充滿了痛苦,但幸好還堪以忍受。安寧療護要努力減輕或解除末期病人的痛苦,但還不至於妄想讓所有病人都完全沒有痛苦。
許禮安10203220906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