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國學珍品文庫書系:古文觀止(上下)(簡體書)
滿額折

國學珍品文庫書系:古文觀止(上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  價:NT$ 588 元
優惠價: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該書所選古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照文體來看,該書選韻文十三篇,如《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辭》,杜牧《阿房宮賦》等,這些作品都是“極聲貌而窮文”,工于描繪,描繪中雖用韻語,但與詩不同,往往韻散結合,來加強聲情之美。散文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等等。該書選文豐富多彩,篇幅較短,語言精煉,便于誦讀,其中不少是傳誦千古的名篇。

作者簡介

吳調侯,為清朝康熙年間人,籍貫屬紹興府山陰縣。與其叔吳楚材二人均飽覽經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沒民間;都長期從事私塾教學,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名后世。

《古文觀止》的原編者吳楚材、吳調侯,系叔侄,浙江山陰(今紹興)人。他們均是塾師,以課業授徒為生,只具中等學歷,在代文壇和學術界算不得是入流人物。 乘權,字楚材。一生研習古文,好讀經史。康熙十五年(1676年)就在福州輔助先生教伯父之子學習古文,后竟以授館終其一生。除參與選編《古文觀止》外,他還同周之炯、周之燦一起采用朱熹《通鑒綱目》體例,編過一個歷史普及讀本——《綱鑒易知錄》。大職,字調侯,也是嗜古學才器過人。他一生的主要經歷,是在家鄉同叔父一道教書。

三個世紀以來,《古文觀止》一直是知名度最高的圖書之一。雖然學人常以普及讀物看待《古文觀止》,但它的內容典雅不俗,所選諸篇語言瑯瑯,佳言警句層出不窮,均為古典散文代表,盡是傳統文明精華。

名人/編輯推薦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此書是為學生編的教材。除本書外,二吳還細著了《綱鑒易知錄》。《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古文觀止》受到廣大讀者的推崇和歡迎。全書選目精要,篇幅適中,不僅沖破了駢散之分的束縛,更概括展示了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和作家的風貌,使之更適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目次

目 錄
(上冊)
卷 一
左 傳 ........................................ 1
鄭伯克段于鄢............................... 1
周鄭交質................................... 6
石碏諫寵州吁............................... 8
臧僖伯諫觀魚............................... 10
鄭莊公戒飭守臣............................. 12
臧哀伯諫納郜鼎............................. 15
季梁諫追楚師............................... 17
曹劌論戰................................... 20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23
宮之奇諫假道............................... 25
齊桓下拜受胙............................... 28

目 錄

(上冊)

卷 一

左 傳 ........................................ 1

鄭伯克段于鄢............................... 1

周鄭交質................................... 6

石碏諫寵州吁............................... 8

臧僖伯諫觀魚............................... 10

鄭莊公戒飭守臣............................. 12

臧哀伯諫納郜鼎............................. 15

季梁諫追楚師............................... 17

曹劌論戰................................... 20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23

宮之奇諫假道............................... 25

齊桓下拜受胙............................... 28

陰飴甥對秦伯............................... 29

子魚論戰................................... 31

寺人披見文公............................... 33

介之推不言祿............................... 35

展喜犒師................................... 37

燭之武退秦師............................... 39

蹇叔哭師................................... 42

卷 二

鄭子家告趙宣子............................. 45

王孫滿對楚子............................... 47

齊國佐不辱命............................... 49

楚歸晉知罃................................. 51

呂相絕秦................................... 53

駒支不屈于晉............................... 58

祁奚請免叔向............................... 60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62

晏子不死君難............................... 64

季札觀周樂................................. 66

子產壞晉館垣............................... 70

子產論尹何為邑............................. 73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74

子革對靈王................................. 76

子產論政寬猛............................... 81

吳許越成................................... 83

卷 三

國 語........................................ 86

祭公諫征犬戎............................... 86

召公諫厲王止謗............................. 90

單子知陳必亡............................... 92

展禽論祀爰居............................... 96

里革斷罟匡君............................... 100

敬姜論勞逸................................. 101

叔向賀貧................................... 104

王孫圉論楚寶............................... 106

諸稽郢行成于吳............................. 108

申胥諫許越成............................... 111

公羊傳...................................... 113

春王正月................................... 113

宋人及楚人平............................... 115

吳子使札來聘............................... 117

榖梁傳...................................... 119

鄭伯克段于鄢............................... 120

虞師晉師滅夏陽............................. 121

禮記·檀弓................................... 123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123

曾子易簀................................... 124

有子之言似夫子............................. 126

公子重耳對秦客............................. 128

杜蕢揚觶................................... 130

晉獻文子成室............................... 131

卷 四

戰國策...................................... 133

蘇秦以連橫說秦............................. 133

司馬錯論伐蜀............................... 139

范雎說秦王................................. 141

鄒忌諷齊王納諫............................. 146

顏斶說齊王................................. 148

趙威后問齊使............................... 150

莊辛論幸臣................................. 152

觸龍說趙太后............................... 155

魯仲連義不帝秦............................. 159

魯共公擇言................................. 165

唐雎說信陵君............................... 167

唐雎不辱使命............................... 168

樂毅報燕王書............................... 171

李 斯....................................... 176

諫逐客書................................... 177

《楚辭》..................................... 180

卜居....................................... 181

宋玉對楚王問............................... 183

卷 五

史 記....................................... 186

五帝本紀贊................................. 186

項羽本紀贊................................. 188

秦楚之際月表............................... 189

孔子世家贊................................. 191

外戚世家序................................. 192

伯夷列傳.........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卷七

李密

李密(公元224公元287),一名虔,字令伯,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縣)人。李密為人正直,頗具才干,曾仕蜀漢為尚書郎。晉滅蜀后,晉武帝司馬炎為鞏固政權,籠絡人心,征召李密任職。李密上表陳情,以祖母無人奉養為由,辭不從命。直到祖母去世,李密才出仕,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罷官,死于家中。

陳情表

題解

本篇是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敘述了祖母的撫養大恩,以及應該回報祖母的大義。在文中,李密除了感激武帝的知遇之恩,同時又描述了自己在奉養祖母與朝廷征召的矛盾心情,從而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全文情濃意厚,說辭委婉暢達,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①。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②。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③。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④。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⑤。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湯藥,未曾廢離⑥。

注釋

①險釁(xìn):厄運。閔(mǐn)兇:憂患。

②背:背棄。指死亡。舅奪母志:指舅父逼迫母親放棄守寡的志愿而改嫁。

③成立:長大成人。

④祚(zuò):福澤。兒息:兒子。

⑤期:是期服的簡稱,指服喪一年。期,周年。功:喪服有大功、小功,為不同親疏的死者穿不同喪服,九月稱“大功”,五月稱“小功”。 煢(qióng)煢孑(jié)立:生活孤單無靠。吊:安慰。

⑥嬰:糾纏。廢離:廢養而遠離。

翻譯

臣李密呈言:臣因為命不好,幼年時就遭到不幸。生下來僅僅六個月,父親就去世了;到四歲的時候,舅父又逼迫我的母親改嫁。祖母劉氏憐惜我孤單弱小,親自加以撫養。臣從小經常生病,到九歲還不能走路,孤獨無靠,直到長大成人。家族內既沒有叔伯,也缺少兄弟,門庭衰落,福分淺薄,很晚才得到兒子。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家里沒有照管門戶的僮仆。臣平時十分孤單,只有與自己的影子相互做伴。而祖母劉氏很早就疾病纏身,經常臥床不起;臣侍奉飲食醫藥,從來沒有離開過她。

原文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①;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②。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冼馬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④。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⑤;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⑥。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注釋

①太守:郡長官。察:考察。這里指推舉之意。孝廉:漢武帝時所設察舉科目,由地方向中央推舉孝順、廉潔的人才。“孝”指孝順父母,“廉”指品行廉潔。

②刺史:州長官。秀才:當時地方推舉優秀人才的一種科目,由州推舉,與后來經過考試的秀才不同。

③拜:授官。郎中:官名。尋:不久。除:授職拜官。冼馬:太子屬官。

④猥:辱。自謙之詞。東宮:太子居住的地方。這里指太子。隕(yǔn)首:喪命。

⑤切峻:急切嚴厲。逋慢:回避怠慢。

⑥州司:州官。日篤:日益沉重。

翻譯

到了當今圣明的朝代,臣身受清明政治的教化。前些時候太守逵,推舉臣為孝廉;后來刺史榮,又薦舉臣為秀才。臣因為沒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辭謝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頒下詔書,任命臣為郎中。不久又受國家恩命,任命臣為太子洗馬。以臣這樣卑微低賤之人去東宮侍奉太子,這實在不是臣拋頭捐軀所能報答的。臣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辭謝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臣回避怠慢;郡縣長官催促逼迫,令臣即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星火還要急。臣很想奉命為國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劉氏的疾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想姑且遷就私情,但雖經上訴苦衷,未蒙準許。臣現在是進退兩難,處境狼狽不堪。

原文

伏惟①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②,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③,愿乞終養。

注釋

①伏惟:舊時奏疏、書信中下級對上級常用的敬稱。矜育:憐惜撫育。

②偽朝:指三國時的蜀漢。矜:矜持愛惜。

③烏鳥私情:相傳烏鴉能反哺,幼鳥長大后會哺養老鳥,所以常用來比喻子女對父母的孝養之情。

翻譯

臣想圣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受到憐惜撫育,何況我的孤苦尤其嚴重呢。而且臣年輕時曾經做過蜀漢的郎官,本來希望能夠得到更為顯達的官職,并不顧惜名譽節操。現在臣是亡國之俘,實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徘徊觀望而有其他非分之想呢!只因祖母劉氏已如同迫近西山的殘陽,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過去如果沒有祖母撫養,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沒有臣的照顧,也不能夠安度她的晚年。臣與祖母二人,相依為命,正是由于這種內心的私情考慮不愿放棄對祖母的侍養而遠出做官。臣今年四十四歲,祖母劉氏九十六歲,這樣看來,臣今后為陛下效勞盡節的日子還長,而報答贍養劉氏的日子卻已很短了。臣懷著烏鴉反哺一樣的私情,希望能夠準許臣對祖母養老送終的請求。

原文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①,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②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③。臣不勝犬馬④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注釋

①二州牧伯:梁州、益州的行政長官。二州,指益州和梁州。牧伯,州郡行政長官。

②聽:聽許,同意。

③結草:報恩。據《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春秋時晉國大夫魏顆的父親魏武子臨死囑咐,在他死后將其遺妾殺死殉葬。魏顆沒有遵從父親的話。而是讓她改嫁。后來魏顆與秦將杜回作戰,看見一個老人把草打了結絆倒杜回,杜回因此被擒。晚上魏顆夢見結草的老人,他自稱是沒有被殺死的魏武子遺妾的父親。后來就把“結草”用來作為報答恩人心愿的表示。

④犬馬:李密自稱,表示謙卑。

翻譯

臣的苦衷,不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就是天地神明也都看見了。愿陛下憐憫臣的愚昧至誠的心意,準許臣卑微的請求,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安度余年。臣生時應當獻身,死后變鬼,也應當結草以報答陛下的恩遇。臣懷著像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謹此上表稟告。

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21公元379)字逸少,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時最大世家的子弟,歷任江州刺史、會稽內史、右軍將軍,被世人稱為王右軍。晚年辭官,縱情于山水之間。王羲之是東晉優秀的文學家,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大家,其書《蘭亭集序》,筆勢如游龍驚鳳,被譽為行書之祖

蘭亭集序

題解

東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孫綽、謝安、支遁等人,集會于會稽山陰的蘭亭。他們一起飲酒,即興填詩做賦。事后,將全部詩歌集結成文集,由王羲之代序。全文融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于一體,文筆變化奇特,感情真摯,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的感慨。

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①。群賢畢至,少長咸集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③。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④。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⑤,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注釋

①永和:東晉穆帝的年號,即從公元345年至公元356年共12年。蘭亭:在今浙江紹興西南。會稽郡和山陰縣的治所都在今紹興。禊(xì):古代一種習俗,陰歷三月上巳日(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在水邊熏香沐浴,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②畢:全、都。少長:年少的年長的。

③流觴(shāng)曲水:古人勸酒取樂的一種方式。即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酒飲盡。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近旁。

④是日:這一日。惠風:和風。和暢:緩和。

⑤品類之盛:萬物的繁多。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所以:用來。信:實在。

翻譯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行修禊活動。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里,年長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蘭亭這地方山嶺高峻,林木繁茂,翠竹挺拔。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掩映著兩旁的景物,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曲水旁邊。即使沒有琴、瑟、簫、笛等管弦合奏的盛況,但飲酒一杯,詠詩一首,也足以令人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意。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習習。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縱目游賞,舒展胸襟,極盡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啊。

原文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①。或取諸懷抱,悟言②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③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⑤!古人云:“死生亦大矣⑥。”豈不痛哉!

注釋

①夫:句首助詞,表示要發表評議。相與:結交,交好。俯仰:一俯一仰間,表示時間短暫。

②悟言:坦誠交談。

③放浪:放縱,沒有羈絆。形骸:身體,形體。

④趣:趨向,取向。舍:舍棄。萬殊,千差萬別。靜躁:安靜與躁動。曾:竟然。

⑤修短,人的生命長短。化,造化,自然。期:至,及。

⑥死生亦大矣: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語出《莊子·德充符》。

翻譯

人與人相交往,俯仰之間就度過了一生。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負,與朋友在室內暢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不受拘束,自由放縱地生活。雖然他們或內或外的取舍千差萬別,沉靜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遇到可喜的事情,自己暫有所得,感到欣喜萬分自我滿足時,竟然忘記衰老即將要到來。等到對于已獲取的事物感到厭倦,情懷就隨著事物的變遷而變化,又不免會引發無限的感慨。過去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成為舊跡,仍然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