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藏密遊歷
滿額折

藏密遊歷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出版重點:
◎陳忠實、易中天、賈平凹、楊志軍、王蓬等名家隆重推薦!
◎一個凡夫參拜聖者的非凡感悟,一個行者跌宕起伏的生命歷程!本書為自傳體散文,以紀實的手法,真實記錄作者參訪藏傳佛教密宗高僧大德的奇特經歷,再現作者獨特的修行體驗及人生歷程。
◎藏傳佛教真正的意義與內涵是什麼?作者如何體會佛法,又是如何修行?他的人生歷程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巨變?

一個凡夫參拜聖者的非凡感悟;
一個行者跌宕起伏的生命歷程;
瑣碎人生難以逃避的命運詰問;
芸芸眾生觸手可摸的自由圓滿。

什麼是世間最大的福報?
何者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紛紛擾擾的俗世紅塵中,何處才是淨土?
圓滿無礙的大自在智慧,要從哪裡得到?
心又該歸往何處,才能得到真正的寧靜?

終南山之行,讓他遇見了撥開心靈迷霧的導師;
藏地的遊歷,更讓他體悟人生真義與精神依歸。
一條通向人生自由之路的終極選擇!




一花一草皆佛法,一木一石藏禪機:生活即是修行;佛法不離人間。佛,不在別處,就在你的心裡。

◎志鵬的作品是心智的流露。讀他的作品,是在與一位高貴而又高尚的朋友進行心靈交流。他的筆觸直擊當代社會的許多亂象,但卻免去了俗世的塵囂,使我們看破了人生的真相,感 到了從容、豁達、包容、快樂,找到了我們長久以來丟失了的精神所依。這樣的作家和作品是不多見的。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協副主席、《白鹿原》作者陳忠實

◎上德不德,大智若愚。慈航既渡,苦海可居。鯤鵬有志,北溟無魚。性情所至,便是真如。
——著名學者易中天教授

◎太平谷頑石點頭。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

◎慈悲的含義就是:承擔別人所有痛苦,給予別人所有幸福。儘管這是菩薩的願力,凡胎俗骨萬難做到,但我們至少應該明白,向風慕義也是一種意境。志鵬是這樣努力的,我讚賞他。
——著名作家、百萬暢銷書《藏獒》作者楊志軍

◎人一生做成一件事就可以算成功,志鵬不斷創造的人生奇蹟,令人驚嘆!他是中國作家中,唯一一個將作品同時寫入石頭和心靈的作家;他將自己的信念鑲進了大山,這種生命體驗的文字表達,足以震撼人們的心靈。
——著名作家、陝西作協副主席王蓬

作者簡介

楊志鵬,一九五五年生,陜西漢中洋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從軍十二年,歷經青藏高原大漠戈壁雪山的洗禮,與佛學結緣。一九八六年轉業成為媒體人,先後至青海省文化廳和青島辦刊辦報。並任青島開發區新聞中心編輯、青島「一切智園」景區董事長兼總經理等。一九九七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一九八一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任青海省作家協會理事,青島開發區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著有長篇小說《百年惶惑》、長篇散文《藏密遊歷(行願無盡)》、中篇小說集《玄黃》、《迷亂的誘惑》散文集《都市之惑》等數百萬字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及省市文學獎。主編《中國作家三千言》《中華藝術千禧展》等多部引起社會熱烈反響的圖書。曾創意策劃由巴金、冰心、吳冠中、關山月、張仃、黃永玉、劉國松等海內外數百位著名畫家、作家參與的「中國百家藝術瓷畫大展」、「中國作家簽名藝術瓷瓶」等五大文化產業經典範例,在海內外引起巨大關注。二○○○年起策劃組織開發的青島小珠山大地藝術風景區,以現代摩崖石刻等藝術形式,展現佛教文化的獨特旅遊視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一九九八年皈依佛門,在家居士,法號智海。

 

目次

第一部 遍淨莊嚴
第一章 終南山行
第二章 菩提道行
第三章 密融法界
第四章 飛升疑雲
第五章 金剛之心
第六章 大瑜伽士
第七章 守護生命
第八章 大山如是
第九章 圓滿無上
第二部 德行四海
第十章 無聲天幕
第十一章 無生天母——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情詩之謎
第十二章 益喜寧寶堪布譯《倉央嘉措詩歌選》
第三部 知行普修
第十三章 金剛上師
第十四章 十萬長頭
第十五章 夢裏六趣
第十六章 夏河朝拜
第十七章 師兄師弟
第十八章 貢唐活佛
第十九章 尋訪神通
第二十章 九華鐘聲
第四部 隨彼一切
第二十一章 母子連心
第二十二章 遙望父親
第二十三章 家族記憶
第二十四章 鎮江古剎
第二十五章 淨見德行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部 遍淨莊嚴
慈城羅珠堪布說:「人類沒有任何理由拒絕或壓抑能使自己得到自由的方法與潛能,除非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心甘情願作別人或物欲的工具。才旺仁增堪布以自身的修證打開了通向自由境界的大門,作為後來者,是沿著他的足跡向上,或是繼續待在自我蒙蔽的暗室中隨順度日,決定在你,最終的結局也取決於你現在的選擇與努力的方向。」
索甲仁波切說:「在那個震撼有力的時刻,師徒的心融合在一起,學生就確切地經驗到或瞥見本覺。就在那個當下,上師介紹了心性,學生也認證了本覺。當上師把他的本覺的智慧的加持導向學生本覺的心時,上師就把心性的本來面目直接顯現給學生。」
第一章 終南山行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從地理意義上講,實則不是以長江來劃分的,而是以秦嶺為界的。秦巴大山,崛起於中原地帶,如同大地的脊梁,不但從氣候的分別上將秦嶺南北變成兩個不同的區域,而且孕育了太深厚的中國文化。而位於秦嶺北麓的終南山,則是中國文化中一朵盛開的奇異的花,引來無數追求大智的人與大山為伴,點燃起生命的火花。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大聖人老子,則在函谷關留下傳世的五千言《道德經》後,遁身終南山,從此不知所蹤,而宗教修行者,堅信他在終南山成仙而去。正因此,老子被後世尊奉為道教始祖。而中國近代的佛教高僧虛雲大和尚,在終南山閉關修行成為他一生成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長久以來,我對終南山有一種不可遏制的神往。而讀了美國人寫的《空谷函蘭》後,這種神往就更強烈了。《空谷函蘭》中描述了許多至今仍在在終南山裏修行的高僧大德,作者聲稱,許多人相信,終南山有幾百歲甚至活得更久的長生不老的仙人。這也就更激發了我的嚮往之情。
二○○八年五月,我受朋友之托,在古城西安為臺灣畫家李善單先生舉辦油畫展。李先生的油畫創作恰恰是以佛教為題材的,而他本人也是一名修行人。所以就有了契機,我答應了臺灣長流美術館的盛情,為李先生舉辦這次畫展。六月廿一日,李善單油畫展在陝西博物館開展,參加大展開幕式的記者中,有華商報的女記者江雪,她因報導公安機關製作的「夫妻看黃碟事件」和「延安槍下留人案」,被央視評為「二○○三年中國記者風雲人物」之一(共八人)。我們是多年的朋友,在採訪李善單先生的空間,我們聊了起來,我說想去終南山探訪隱居者,她一聽,十分高興地告訴我,她和她的愛人正好認識終南山裏一位住山修行的僧人,是寧瑪派的堪布,我一聽,真是大機緣,我正好是皈依寧瑪派上師的佛教徒。於是,我們當即說好,展覽期間,趁我在西安的空檔,江雪陪我去終南山參訪師父。
一個上好的晴天,我與雕刻藝術家楊作敬一起,隨江雪和她先生李多吉以及她們四歲的女兒畫兒,走進了終南山。
六月的終南山,完全不是山下西安的火熱,陣陣涼風吹過,山下的煩躁一掃而光。我們在山下太乙鎮的市場上,買了些蔬菜和糧食,讓朋友的車把我們送到山下的村子裏,那個村子,位於翠華山的東側,叫西岔村。因來去西安有一段距離,至少車程需要一個多小時,還不算城裏的堵車。這樣,只有讓司機在山下等,我們開始爬山。
開始我望著要帶到山上供養師父們的糧食和蔬菜發愁,多吉則笑著喊幾聲,立即從路邊的人家裏出來母子倆人,講好了價錢,她們就背起了糧食和蔬菜向山裏走,我們徒步跟在後面。多吉告訴我,這是村子裏的人,因為經常有西安或外地的居士來山裏送供養,大都是城裏的,不善爬山,帶的東西,就都找村子裏的人送。不過,年輕的多吉還是背了一包糧食負重走著。
多吉研究生畢業,是陝西省社科院裏研究宗教學的學者,他不僅研究理論,也是一個親修的實踐者,他想擺脫純理論的局限,用實修去了悟宗教的究竟。我們一路走著,一路聊著,所以進山的道路也就不覺得難行。
實際上,進終南山的路,千百年來已被無數的人踩出了一條自然的山道。順溝而上,兩邊濃綠的樹木和山間奔騰的溪流,給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增添了無盡的景致,偶爾山林中飛起的小鳥,像一條線疾速地從眼前飛過,間或還伴著叫聲,劃過空中,就有了一種奇妙的回響。
正如中國古代許多道路一樣,隨水而行。山路是一直隨著山谷的溪水走的,大約步行半個小時後,便見一崖頭落下壯觀的瀑布,從幾米的平處突然間飛流直下,跌入崖下,山谷裏立刻有了巨大的聲響,像是給這寧靜的大山彈奏起雄壯的交響樂,使這座秀麗的山一剎那具有了男性的力量;山谷同時也就如喧鬧的大河,懸在了行人的頭頂,若不是一個拐彎的地勢,我們確如到了懸河的下面。
多吉和江雪是常來的,所以,他們並不驚奇,只快速地奔到了瀑布的崖頭,站在那兒招呼我上去。我就快步地趕了去,站在崖頭向下望,看不見水流,只聽到瀑布的吼聲,而身後卻是清澈見底的平緩的溪水,慢慢地鋪開了扇面。不及十米的寬度,卻在綠色植被覆蓋的山間,顯出了透明,而午間的太陽,將溪水的波紋變作了七彩的光芒,溪面便如灑滿了金粉或銀幣,有無數的碎片閃爍著,合著一路的歡唱奔跑著。
我們緊趕慢趕,時已十一點了,在一個溪流的拐彎處,山路由此分成一個叉道,一條仍沿山谷向上,一條則朝向了另一個山谷,而向上的山路也由南坡通過一個小潭,跳到了北坡。就在折向北坡的地方,一條小路的拐彎處,隱隱約約有一幢不顯眼的房屋。因周圍儘是樹木,在就近南坡的山路上,只看見樹木掩映下露出的茅篷屋簷。即使明眼的人看了,也誤以為是看山護林的房子,並不會聯想到那是一個出家師父修行的茅篷。到了眼前,才見全貌,門樓不大,也簡陋,土牆的上方蓋了幾頁瓦,一扇很舊的木門,門上有了歲月的印記——雨水打過的痕跡,而且完全的變色了,木質成了炭黑色,但門上寫著幾個字,十分地醒目:「正在精修,謝絕來訪」。門裏有一塊不大的地,裏面的白菜長得很旺,還有其他的菜,顯出農家的景象。因多吉是提前打了電話的,這時一喊,師父來開門了。
進門,走不遠,有一道小門,門口有一幅對聯:「入此門不許七顛八倒,到這裏沒管五蘊六通」。裏面一個不大的院子,一排坐北朝南的房子,雖然簡陋,卻收拾得十分乾淨。江雪給師父作了介紹,師父很熱情地給我們拿出了早燒好的開水。我們就坐下來喝水。過一會兒再看,中間的一間是佛堂,供了地藏王菩薩。佛堂裏鋪了地磚,放了幾雙手套,有信徒來,就在佛堂裏叩長頭。平日裏師父也是在這裏叩長頭的。叩長頭,是藏傳佛教,特別是寧瑪派大圓滿修法的前行,每一個實修者都是很看重的。我進去叩了三個頭,出來坐在院子裏。
忙著的師父,放下手中的事過來陪我。我就向師父求教。因當時看了關於活佛轉世的書,也因以前辦過雜誌,接觸到這樣的文學作品,但從沒有認真地向一位僧人求教過。只是當年在請教上師吳新華老師時,他告訴我,不管是那一位活佛轉世,但只要今世是人身,就得修行,所以藏傳佛教的大活佛轉世,都是尋訪靈童後在專門的寺廟裏培養的,從文化課到佛教經典修持,全面成長。但對於活佛轉世的真正的含意,我是不解的。而面前的益喜寧寶堪布,漢語講得讓我吃驚,他不但咬字清楚,而且幾乎是標準的普通話。所以我就趕忙向他請教這個熱門的話題。我說:「師父,現在關於活佛的書,出得很多,有作家記者記述的,也有活佛自己寫的,對於活佛到底什麼樣的認識才是正見?」
益喜寧寶堪布聽了,說:「活佛一詞是漢地的叫法,在藏語裏,是沒有活佛這一說法的。藏地叫喇嘛,也就是轉世靈童。一種是那些影響很大的藏傳佛教的體系,如達賴、班禪、貢唐倉等轉世活佛,這就不用說了,他們是公認的。還有一種,就是修行者到了菩薩果位,他的化身乘願再來,被高僧大德認定為某某大成就者的轉世。這兩種轉世確是轉世而來的。還有一種,他並不是轉世的,但他的根器很好,在佛理和修持上都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為了弘法利生,被高僧大德指定為活佛,他就有了一個弘法利生的方便,這是一個善巧方便的法門。至於其他一些說法,我們就不要去討論了。」
我又向堪布請求了其他一些修行的問題,他都一一回答了,講得很透徹,不故弄玄虛,使我受益匪淺。當我掏出二百塊錢表示我的供養心願時,他堅持不收,他指著房子裏的陳設,說:「這麼好的條件,不缺什麼,山上比這裏艱苦的人多的是,你去供養他們去。」他兩眼看著我,眼光是那樣的真誠和純淨,這使我感動。於是我出來,叫了多吉,拿了進山時的菜,就準備再向深山裏走。寧寶堪布就儘量把留下的菜塞給我,說:「多帶些,我這裏方便。」
我和多吉背了菜,去更深的山裏,江雪和畫兒留下,在益喜寧寶師父處等我們返回。
我們越過小溪順了一條山谷向裏爬,路幾乎被樹枝和雜草遮擋著,走起來速度很慢。約莫走了半個小時左右,終於見到了一個茅篷,就兩間破敗的矮房,周圍雜草叢生,門關著。我們上前拍門,一會兒就有一個師父來開門。進小院子一瞧,比在外面看時更加簡陋,上臺階的幾根石條也是破舊的,土牆的風化已留下了許多的坑,房上的瓦也似乎要掉下來似的。我們進屋,當面就一張佛像,裏面支著兩張簡單的床,屋子裏除了有一口用石頭支起的鍋,和一個用於切菜的板,就一無所有了。
它的簡單和貧寒超出了我的想像。但兩位修行的師父卻是滿心歡喜地歡迎我們,立即去燒了一鍋水,並拿出幾個舊碗給我們倒水,我們就接受了師父的好意,坐在臺階上,喝著聊天。兩位師父都是青海來的,但他們都是漢族,是青海東部農業區的,他們到終南山已經兩年了。因為我在青海當過十多年的兵,對東部一帶也是很熟悉的,聊起來也就多了些話題和親熱。他們年齡都不大,其中一個只有二十七歲。我問他們平日生活,他說,也有居士來送,有時挖野菜。他說,他們來這裏是閉關修行的,生活無論如何總能過去的。
我們看天色不早,還要返回,就不能再向更深的地方走了,就把菜和吃的留下,我們兩個人幾乎是同時各拿了一百元做供養,他們接了也十分地感謝,我說我們也就盡點心意。我們照了相要走時,那個年輕的師父跑進去拿出幾本經書,送給我們每人一本,說:「我們結個緣。」我們十分高興地接了告別。
回來的路上,多吉說:「人類應向這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當全世界都在為物質財富的增長發狂時,這些人斷除欲望,來這裏探索生命的真諦,沒有他們,我們人類將顯得多麼的遜色。」我說,是的。我被多吉的話深深地打動了。這時,路邊有了鳥鳴,像大山的精靈,激起生命的回響。
當我們回到益喜寧寶師父處,稍坐,就匆忙告別。下山時走得快,半個小時就到山下了。去山下不遠處的農家樂裏吃了晚飯,進城就已經晚間十點鐘了。
幾天後,我回到了青島,但終南山之行的記憶卻並未淡漠,時不時想起終南山的秀美,更多地則憶起了益喜寧寶師父的嘛呢悉地茅棚。快到年底了,四川德格縣協慶寺五明佛學院的烏金曲達堪布來青島時,我又想起了益喜寧寶師父,於是我就給江雪打電話,請她轉達我的邀請,我說,青島房子裏有暖氣,條件總比終南山裏好,希望師父能在這嚴寒的冬天來青島小住。第二天,江雪就回了電話,她說,師父同意了,不過師父說,去主要是借一個清淨處翻譯法本,儘量不要有其他的事情打擾。聽了師父的話,我就未告訴其他的居士。
離春節還有七八天,益喜寧寶堪布在侍者謝具軍的陪同下,到了青島。小謝是寧夏人,原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事情做得不小,在銀川開有自己的店面,皈依佛門也多年,半年前,他突然放下一切,到了終南山師父的身邊,決心至少用三年的時間,修完大圓滿的前行。他不但人聰慧,活也做得很漂亮,有他在師父的身邊照應,我們就不再安排其他人了。
師父到青島的當日,我拉他去了青島膠洲彎海岸的金沙灘。金沙灘的十里海灘,沙子極細,呈黃色,所以人稱金沙灘。因是外海,水是極清的,一點污染都沒有。由水邊向裏走,水的深度是慢慢地增加的,直至進海一百多米處,海水才能漫過人的胸部。所以,它是青島最佳的海水浴場,當然也是山東半島最美的沙灘,據說是亞洲第一海水浴場。經過十多年的建設,金沙灘已由海水浴場、海濱公園和海邊棧道構成了一幅極美的景觀。
因為是冬天,人少,也不能下海,我就給師父、小謝和送師父來的江雪作導遊,沿著海邊走。師父是第一次見大海,他顯得十分快樂,走下棧道時,他突然凌空一跳,像飛起似的,我剛好拿了照相機,就拍下了這難得的一瞬間。到了沙灘上,師父面對大海,跳起了金剛舞。
這之前,師父在我的印象裏,是講授佛法的導師,是令人敬仰的大德。此刻,寧寶師父所表現出的快樂、興奮和純真,使我頗感新鮮,當我在後來的聞法過程中,聽到他關於日常生活即是修行的開示,我才明瞭師父所說的佛法不離世間的含義。當然,師父所說遠比我理解的深刻得多,因為我只是聞思,僅僅是解悟,即文字表面的理解,離覺悟尚有一定的距離,更不用說證悟了。而只有徹底證悟了佛法的高僧大德,才能了悟宇宙的實相。師父的行為,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佛法的魅力,佛法並不是我們凡人常常理解的在聖殿廟堂,在高深密林,在遠離人間煙火的地方。
安頓好了師父,江雪即回西安。幾天後,我也去秦皇島看望年近八旬的岳父岳母了。近二十天的時間裏,為了不干擾師父,我只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給師父打電話拜了個年。
從秦皇島回青島後,我抽出幾天時間和師父在一起。之前,我也對自己十多年的學佛經歷作了些回顧,自從上師吳老師圓寂後,我也拜過兩位上師,一來自己忙,二來是因為語言的障礙,交流不暢,我十分地想找一位機緣具足的上師,把自己的實修過程理一理。藏傳佛教的修行法門,是十分注重師承的,巴珠仁波切在其所著《普賢上師言教》中,用了一章專門講了依止上師的重要性。選擇上師是藏密弟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巴珠仁波切說:
「如今處於五濁惡世,雖然圓滿具足眾多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一切法相的上師極為難得。但是,對於人們所依止的上師必須具備這些功德:……如云:『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淨慧果豐富,四攝鮮花爭奇豔,善緣弟子如蜂集。』」
巴珠仁波切還說:「上師是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開示取捨道理的導師。如果不善加觀察,遇到邪知識,將毀壞信士一生的善資糧,並且將失毀已得的暇滿人生。譬如,一條毒蛇繞於樹下,某人以為是樹影而去乘涼,結果被毒蛇害死。」巴珠仁波切說,「具有一切德相的上師,猶如大船,能救度眾生脫離輪迴,猶如商主,能無誤開示解脫遍知的聖道,猶如甘露雨,能熄滅熾熱的烈火,猶如日月,能遣除重重的天明黑暗,現出正法的光明,猶如大地,能容忍弟子的憂心勞身及一切邪行,並且廣泛容納一切見行;猶如如意樹,是利樂今生與來世的一切功德之源,猶如妙瓶,是不可思議諸乘宗派一切願意的寶庫……又慈如父母,對無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無有親疏、愛僧、平等慈愛;悲如河流,對無邊的眾生起廣大悲心,尤其是對無依無怙的痛苦眾生更是迫切悲憫……」
上師代表諸佛菩薩將釋迦牟尼佛祖以來的傳承授予我們,所以,一旦選擇了上師,就應將上師視為真佛——具大信心。巴珠仁波切是一位聲播遐邇、極具盛譽的偉大上師,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學者之一,他無偽的慈悲心、廣博的學識和深邃的智慧,影響和幫助著一代又一代希求究竟安樂和圓滿智慧的人們。他的言教即是無明眾生通向彼岸的指路明燈。從這位偉大聖者的言教中,可見上師是多麼的重要。而我一直在尋找著。
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益喜寧寶堪布,他說,你的想法很好,過去浪費了一些時間,現在抓緊就好。每天早上,師父五點就起床,誦經打坐,八時吃早餐,而後就掃地拖地,屋子裏地板和傢俱以及一切用具都擦得一塵不染,這些事,他都身體力行。我過去是很少幹掃地擦地抹桌子之類的家務事,眼見師父做,我就不好意思,也就爭著去做,幾天下來,突然間回到家,不拖地也就不習慣了,屋子裏稍亂,就要去整理。師父說:「屋子裏有五方護法神,不打掃乾淨,他們不歡喜。」
打掃完衛生後,他就和小謝開始一字一字地校對翻譯的法本,我也就加入其中,對某些字句所表達的意義不理解,就向師父求教,他總是講得十分明瞭,直至我理解為止。開始,我自以為許多表述我是明白的,就說了自己的理解,往往是世間的說法,與佛法背道而馳,於是我就不敢自以為是了,從師父處得到的開示,總是一次一次地忽然開朗,受益非淺。
每天晚飯後的休息時間,師父總是和我交流。有一天,他對我說,只要皈依了佛門,上師只有一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任何一個上師,都是依止釋迦佛祖的。他說:「只要你有具足的信心,我會把上師傳給我的都傳給你的。」我聽得出,他是在打消我皈依的疑惑,他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實際上明確地告訴我,不必考慮皈依他,我們的共同上師就是釋迦佛。
這天,我坐在他身邊,和師父一起打坐,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我突然聽到他氣管裏的一聲響動,明明是平常打盹時發出的呼嚕聲,我心裏想,師父怎麼打坐時睡著了呢?我的心一時輕慢了師父,心裏略有了不恭。
我收了坐,師父說:「你坐得很好。」
我還在想剛才的呼嚕聲,因為我在幾次傳法場合看見有人睡著了打呼嚕,而傳法結束時,打呼嚕的人卻很能說出不少的佛理來。再遇傳法,他又睡著了。我就問師父,師父告訴我,這叫佛油子,一旦成了佛油子,就很難調伏了。
當下,師父就向我傳法,當我得到即身弘化大成就者才旺仁增親傳下來的法脈時,才知道我聽到的師父的呼嚕聲,原來是師父收座時的法門。我突然羞愧難當,我怎樣地輕慢了一位修行有道的智者。大德告訴我們,在自己眼裏,眾生都是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而凡夫常常自以為是,認為只有自己才是正確的,往往以自己的推論去判斷別人。我自以為聰明,居然未能逃出這常見的謬誤。
過了幾天,師父說,法本的翻譯告一段落,「可以告訴有緣分的居士們來見面。」但他又叮嚀我,堅決不受供養。他說:「學佛本是來求法的,求人生解脫的。有的人生活不富裕,供養會給他帶來壓力,使許多想求佛法的人望而卻步,不敢親近佛法了,這會斷了一些人的善根,這與諸佛菩薩普度眾生的願望是相背的。」
我按師父說的做了,居士們來了,他首先強調不受供養,然後就和居士們交流,解惑,釋疑,傳法,使許多人深受感動。我慶幸自己有幸遇到了一位難得的善知識。於是,我決定皈依益喜寧寶堪布,把他作為我的依止上師。
我向師父說了,師父答應了。於是,二○○九年二月十二日,我正式皈依了益喜寧寶堪布。當師父遞給我皈依證時,我又一次感動了,打開皈依證,是釋迦牟尼佛祖的像,下面是四句音譯的四皈依:「南謨古魯貝,南謨布達雅,南謨達嘛雅,南謨僧噶雅。」接著一頁是漢藏兩種文字的四皈依頌「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再一頁是皈依的三句警言和居士五戒,最後一頁則是皈依者貼照片的地方和法號,以及皈依的日期。皈依證裏既無師父的照片,也無師父的簽字。這樣簡單的皈依證我是第一次見到。師父曾說:「皈依的儀式,只是一個緣起,文字的念誦也只是聞思,當你真正升起菩提心,才算真正的皈依,其他的都不能證明什麼。」這看似簡單的皈依證,印證了師父的言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