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舊體文學卷
滿額折

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舊體文學卷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依據《中國新文學大系》體例,將1919-1949年間香港文學的代表作品按類別整理為11卷,另加一卷〈史料及索引卷〉,合共12卷,供讀者及研究人員了解這段期間的香港文學面貌,是了解上世紀上半葉香港文學發展的必備用書。

本卷選錄一八四三至一九四九年間的香港舊體文學作品,其中各體俱備,唐宋風格,中西思想,兼采並重;題材豐富,或述人生際遇,或寫江山風月,或反映香港時局、家國災禍,如鼠疫、馬棚大火、省港大罷工、烽火國難等,時代色彩極為鮮明。

作者簡介

程中山,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學士、哲學碩士及博士,現任該系高級講師,主要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詩文對聯寫作等課程。程博士的學術興趣集中於清代詩話、嶺南文學、民國詩學及香港詩詞。著有《清代廣東詩學考論》,編有《香港竹枝詞初編》、《愉社詩詞輯錄》、《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風遠樓詩文稿》、《香港竹枝詞選》。

總序 陳國球(節錄)

香港文學未有一本從本地觀點與角度撰寫的文學史,是説膩了的老話,也是一個事實。早期出現多種境外出版的香港文學史,疏誤實在太多,香港學界乃有先整理組織有關香港文學的資料,然後再為香港文學修史的想法。由於上世紀三〇年代面世的《中國新文學大系》被認為是後來「新文學史」書寫的重要依據,於是主張編纂香港文學大系的聲音,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不絕於耳。1這個構想在差不多三十年後,首度落實為十二卷的《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際此,有關「文學大系」如何牽動「文學史」的意義,值得我們回顧省思。

 

一、「文學大系」作為文體類型

在中國,以「大系」之名作書題,最早可能就是一九三五至三六年出版,由趙家璧主編,蔡元培總序,胡適、魯迅、茅盾、朱自清、周作人、郁逹夫等任各集編輯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大系」這個書業用語源自日本,指有系統地把特定領域之相關文獻匯聚成編以為概覽的出版物:「大」指此一出版物之規模;「系」指其間的組織聯繫。2趙家璧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出版五十年後的回憶文章,就提到他以「大系」為題是師法日本;他以為這兩個字:

 

既表示選稿範圍、出版規糢、動員人力之「大」,而整套書的內容規劃,又是一個有「系統」的整體,是按一個具體的編輯意圖有意識地進行組稿而完成的,與一般把許多單行本雜湊在一起的叢書文庫等有顯著的區別。3

 

《中國新文學大系》出版以後,在不同時空的華文疆域都有類似的製作,並依循着近似的結構方式組織各種文學創作、評論以至相關史料等文本,漸漸被體認為一種具有國家或地區文學史意義的文體類型、資料顯示,在中國內地出版的繼作有:

>《中國新文學大系一九二七—一九三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八四—一九八九);

>《中國新文學大系一九三七—一九四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〇);

>《中國新文學大系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七);

>《中國新文學大系一九七六—二〇〇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二〇〇九)。

另外也有在香港出版的:

>《中國新文學大系續編一九二八—一九三八》(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一九六八)。

在臺灣則有:

>《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一九五〇—一九七〇)(台北:巨人出版社,一九七二);

>《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一九四九—一九七九)(台北:天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七九—一九八一);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一九七〇—一九八九》(台北: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九);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〇〇三》(台北:九歌出版社,二〇〇三)。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有:

>《馬華新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二)(新加坡:世界書局/香港:世界出版社,一九七〇—一九七二);

>《馬華新文學大系(戰後)》(一九四五—一九七六)(新加坡:世界書局,一九七九—一九八三);

>《新馬華文文學大系》(一九四五—一九六五)(新加坡:教育出版社,一九七一);

>《馬華文學大系》(一九六五—一九九六)(新山:彩虹出版有限公司,二〇〇四)。

內地還陸續支持出版過:

>《戰後新馬文學大系》(一九四五—一九七六)(北京:華藝出版社,一九九九);

>《新加坡當代華文文學大系》(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一九九一—二〇〇一);

>《東南亞華文文學大系》(廈門:鷺江出版社,一九九五);

>《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大系》(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一九九三)等。

 

其他以「大系」名目出版的各種主題的文學叢書,形形色色還有許多,當中編輯宗旨及結構模式不少已經偏離《中國新文學大系》的傳統,於此不必細論。

 

目次

總序/陳國球……1

凡例……41

導言/程中山……43

 

王韜

我詩……111

有感時事……111

一生……112

有乞作香港竹枝詞者,口占答之……112

二月自英返粵……113

贈日本長岡侯護美,時方奉使荷蘭……113

送西儒理雅各回國序……114

徵設香海藏書樓序……116

 

胡禮垣

滿州歎(選二首)……119

戊申年水災,香港女界售物賑災詩十二首并序(選五首)……119

柬黎都督元洪……121

《小壺山館詩存》序……121

 

潘飛聲

甲午冬日珠江舟發……126

題「香海對酒圖」……126

喜晤仲閼工部逢甲,賦贈……127

孫氏《四朝詩史》、張氏《四海鬚眉傳》、王氏《台陽詩選》、梁氏《飲冰室詩話》、陳氏《栩園詩話》、狄氏《平等閣詩話》、任氏《三願庵詩話》、龐氏《靈蕤閣詩話》、張氏《峰石詩話》、日本森氏《春濤詩話》皆采錄拙詩,慚甚,漫賦一律……127

旅港怱怱已逾十稔,江湖意遠,人境地偏,樓後構風臺,雜蒔花草,以鐵筧導流泉,可以漉巾,可以濯硯,可以澆花,可以煑茗,泉之清泠,不減吾粵之九龍西華,蓋港人汲飲皆引導山泉為天廚玉液也。高簷見山,後榮近樹,榜曰「在山泉」,以志高寄,以寫幽思。排日編書,輙懷故侶,偶拾斷句,兼宗古人,書成,即以「在山泉」標目,五先生〈停雲〉思親友意也,并題四詩……128

邱菽園孝廉《五百石洞天揮麈》序……129

游大潭篤記……130

 

梁淯

香港電燈行……132

九龍秋望……132

長句題陳子丹《繡詩樓集》……133

姬人自鄉來,夜半携諸子女抵港,相對如夢寐,有感書此……133

東歸乘九廣鐵路滊車途中有作……134

丁巳春偕選樓重登宋王臺感賦并呈眞逸先生……135

《香海集》跋……135

 

趙吉葊

詠懷……138

乙未重陽旅感……138

閱泰西偵探案感賦……138

香海何氏山莊漫吟……139

 

丘逢甲

香港書感……140

海中觀日出歌,由汕頭抵香港作……140

蘭史招飲酒樓疊前韻……141

詔平席上次蘭史韻……142

與平山、近藤二君及同志諸子飲香江酒樓,兼寄大隈伯相、犬養春官日本東京……142

 

何祖濂

香江客感……143

鼠疫歎……144

 

伍星墀

英租九龍,不屈被捕,港臬定繯首之刑,歸獄時夜色四合,占此寄慨……145

 

鄧惠麟

感遇有序……146

 

梁喬漢

賽馬場……148

德律風……148

港中雜事二十韻……149

 

許永慶

瀝源九約竹枝詞十五首(選四首)……150

 

陳步墀

蔡烈士歌……151

救命詞(三十首選五首)……152

將去潮州作九言歌留別諸子……153

辛亥三月五夕為香江西商會五十年紀念之期,大燕來賓。港督水提將軍、奧國王子及余皆與其盛。日本楠本武俊座談最歡,翌晨以冊索書,題此歸之……153

學海堂懷阮文達公……154

丙辰春日侍家子勵師登宋王臺懷古……154

弔香江馬場之災……155

大江東去 寄題家芷雲參軍龍慶「裝策馬圖」用東坡赤壁韻……156

 

余維垣

連年商業不佳,有所虧折,感賦……157

九龍一帶割歸英屬……157

香江漫興五首……158

飛機二首……159

 

楊其光

念奴橋 劍老招飲杏花酒樓,席上作……160

金縷曲 落花……160

 

田邵邨

題三遊赤柱有感……162

咏總理桐山功成告竣……162

《梧桐山集》序……163

 

鄭貫公

感……165

贈友三首……166

 

岑學呂

明亡國紀念……167

雜感七首……168

題胡藻斌畫虎……169

 

陳競堂

讀《隨園集》,步陪雲先生韻……170

題《東方報》……170

醉中偶作……171

登高……171

聞民軍克復南京,喜而有作……172

隱逸花有序……172

 

馬小進

己酉春,與高芍亭、許沛公、謝抱香遊寶雲道……173

醉題酒家壁……173

春心……174

甲戌歲暮雜感二首……174

 

陳伯陶

避地香港作……175

九龍山居作……175

登九龍城放歌……176

丙辰九月十七祀宋趙秋曉先生生日,次秋曉生朝觴客韻……176

壬戌十月重至南齋,口占呈朱艾卿少保、袁玨生、朱聘三兩編修……177

槃園記……178

 

賴際熙

登宋王臺作……179

籌建崇聖書堂序……179

送檗老副憲同年奉召入直南齋序……181

《繡詩樓詩二集》跋……182

 

溫肅

題崔伯樾「是詩簃圖」……183

金文泰去思頌并序……183

題《寒木春華齋詩集》……184

陳子丹五十壽序……185

 

蘇澤東

九月十七宋趙秋曉先生生日,九龍眞逸集同人於宋王臺下,設像拜之,賦此紀盛……187

過九龍山弔宋行宮遺址書感……188

丁巳春陪闇公過眞逸瓜廬作……189

 

何鄒崖

宣統庚申七月蒙恩賜福壽字……190

庚午正月十三日學海書樓祝嘏……190

六月十六夜,牀上口占,贈別英港教育司羅富士,戲效俳體……191

 

韓文舉

題「宋王台雅集圖」……192

深水埔秋興……192

 

梁廣照

馬棚火災行……193

《白鶴草堂詩詞集》序……193

 

張學華

乙卯元日……195

九月十七日宋遺民趙秋曉先生生日,九龍真逸集同人於宋王臺畔,設像拜之,賦詩為壽,次秋曉生朝觴客韻……195

丁丑七月避兵香港,寓薄扶林,覺公寄示南灣晚眺詩,依韻和作……196

《瓜廬詩賸》序……197

《繡詩樓詩二集》序 ……198

 

黃慈博

賀新郎 祝秋曉先生生日次和……199

九龍城……199

如此江山 題冼玉清「海天躑躅圖」……200

《宋臺秋唱》序……200

 

江孔殷

抵港柬賴煥文、區徽五、季愷諸前輩,岑敏仲同年、李鳳坡學博……202

二次罷工感賦……202

壬申感事……203

八聲甘州 柬鐘集諸友……203

丹鳳吟 用清真〈春恨〉題均……204

沁園春 十月廿四日,九龍六禾墅集,出門聞警號,渡海小飲,夜歸感賦……204

 

朱汝珍

《正聲吟社詩鐘集》題詞……205

千春社詩鐘會賦……206

陳孝威索和酬美總統羅斯福詩……207

 

崔師貫

五月香港旅民罷役絕市,五季來再見矣,山居門,消息阻斷,如在圍城中,書示學子……208

六醜 港山夜眺示友……208

 

劉伯端

英國詩人沙士比亞歿後三百載開會紀念……210

普慶戲院開幕……210

念奴嬌 正月十二季裴丈招飲妙高臺,以詞屬和,即步原韻……211

浣溪紗 春日看賽馬……211

滿路花 太平山登眺感賦……211

霜花腴 北山堂擬賦菊用吳夢窗原勻……212

 

勞緯孟

甲子中元後一夜愚公簃玩月……213

自題《今夢曲》後……214

和偉伯七十五自壽……214

傷亂和友人作……215

 

張雲飛

賀新郎 北山堂甲子重九雅集用劉後村韻……216

自繪「坡公事跡圖」山水小冊并題……216

觀梅蘭芳〈項王別虞姬〉……217

 

呂伊耕

月上海棠 中秋分賦用陸放翁韵……218

北山堂賞雨……218

北山堂賞菊詩序……219

 

何冰甫

賀新郎 甲子重九香港北山堂雅集用後村韻……221

 

葉茗孫

香江風雨樓小集……222

《華僑日報》出版周歲,徵集文辭,賦寄李大醒……222

九日鄭韶老招飲可讀園……223

無題,深夜不寐感賦……223

 

戲菴

甲子中元後一日愚公簃玩月……224

 

張秋琴

甲子中元後一日愚公簃玩月……225

 

譚荔垣

甲子中元後一日愚公簃玩月……226

《正聲吟社詩鐘集》序……227

 

聽濤

甲子中元後一日愚公簃玩月……229

 

陳菊衣

北山堂聽雨……230

賓名社諸大老雅集九龍,祝荷花生日,邀約未赴,賦此奉答……230

 

楊鐵夫

霜花腴 北山堂擬賦菊用夢窻勻……231

劍器近 和六禾夏日龍灣寓齋雅集用原韵……231

燭影搖紅 狗蝨戲,港大許地山教授每笑文人文字之會為「狗蝨戲」,蓋輕薄之詞也。然迹其考試課題又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何人詩句為問,夫大學生何尊?試題何淺?是亦以狗蝨戲戲諸生也。許氏死而有知,當亦有以解嘲乎……232

長亭怨慢 讀慈博詞,因憶查顛山初掘鑿時,主人欲以風雅為商業倡,余亦狗蝨戲中演員之一,地旣幽曠,酒肴亦豐腆,及聲氣旣開,主人意倦,局以屢變,而竟至於散。今偶到憑眺,古榕雖存,而諸人多物故者,因借題抒感爾……233

泛清波摘遍 中秋前一日集黎墅,繼霞盦作,和小山……233

秋思耗 港中戰事發生,飛機習習翔頭上,苦無避處,社中諸子分散兩岸,消息且不知,況乎唱和?譜夢窗韻寄諸子……234

 

鄧爾雅

明月逐人來 中秋夜飲北山堂,以月字調名分賦,用蘆川韻……235

自題詩稿……235

買山大步,先紀以詩……236

丁丑、戊寅畫盟諸友避兵島上感賦,先呈趙浩公、黃少梅……237

香港……237

 

蔡哲夫

登太平山頂……239

島樓書畫雅集有序……239

甲子中元後一夕愚公簃玩月……240

甲子十二月十九日,南社同人集北山堂祝坡仙生日……240

乙丑中元後一夕,與今嬰、靜存登北山樓玩月用去年韻……241

重九南社仝人北山雅集……241

北游不果和靜存韻……241

丁卯九月十三日,南社仝人雅集于陶園,即題胡少蘧寫圖……242

丁卯十月晦日留題赤雅樓……242

引駕行 九龍春游……242

八月四日與賓虹游沙田,林下小憩,聽講山水祕訣……243

 

鄒靜存

月夜南唐酒家雅集……244

太平山陽放歌……244

客去醉吟……245

《聽泉山館詩鈔初集》自序……246

 

莫鶴鳴

謝利君希慎借查甸山結吟社……247

酹江月 中秋分賦用稼軒勻……248

賀新郎 甲子九日登北山堂用後村韻……249

 

羅賽雲

夏日登宋王臺……250

步月 月當頭夜,莫六邀集北山亭,聽雪娘度曲,用史梅溪韵……250

 

張傾城

霜花腴 北山堂擬賦菊用夢窻韵……252

 

呂素珍

步月 月當頭夜,莫六邀集北山亭,聽雪娘度曲,用梅溪韵……253

 

陳啟

念奴嬌……254

 

杜其章

中秋夜書畫文學社雅集陶園酒家,玩月書懷二首……255

 

鄭水心

登香港太白樓感賦……256

元旦書感……256

 

黃冷觀

元旦感懷……257

 

何恭第

寄懷香江諸弟子……258

傷時作此……259

 

陳硯池

太平山晚眺……260

歲暮賦別,承諸女弟子踵候送行有感……261

 

羅濂

香江太白樓游記……262

游九龍宋王臺文……263

 

廖鳳樵

擬李太白舉杯問月……264

過黃花岡有感……264

咏飛船……265

羅湖得月酒樓……265

 

廖頌南

羅湖得月酒樓……266

咏煖水壺……266

咏無線電……267

《上水青年詩社集》序……267

 

廖紹賢

端午競渡……269

曲水流觴……269

 

黃子律

和儀石世伯〈感遇〉……270

七七事變……271

宋王臺……272

 

葉次周

《華星報》七百期紀念……273

無聲電影……273

有聲電影……274

乙亥九日賓名社友同集李鳳坡九龍寓齋,旋買醉江樓,醉後有詠……274

甲申感事……275

 

黃密弓

重陽後一日,與朱隘園、張秋琴、陳覺是暨新潛詩鐘社諸老觴詠於樂陶陶酒家……277

與韓樹園、沈仲節、陳宗敏、莫遠公諸老登宋王臺感賦……277

 

葉恭綽

重陽日妙高臺會集……278

聞黃河決口,被災區域甚廣……278

挽空軍張效桓若翼殉國……279

三月十五日捷克淪亡……279

題自畫松……279

蔡孑民先生……280

亞子南來,有詩見及,依韻奉酬……280

六醜 海角春濃,寓園紅鵑怒發,壓山成錦,遙想曩日南北花事游賞之盛,殊難為懷,倚此以抒羈緒……280

陳文忠公《練要堂集》序……281

 

呂碧城

陌上花 木棉花作猩紅色,別名烽火樹,和榆生教授之作……283

長亭怨慢 歐戰啟後,遵海而南,謀歸故土,止於國門之外……283

 

冼玉清

次江丈霞公九日韻呈黎丈季裴……284

高陽臺 羊城淪陷,客殢香江,杜宇聲中,一山如錦。因寫「海天躑躅圖」以志羈旅,寧作尋常丹粉看耶……284

晝錦堂 奉答黎季裴丈贈句,依體次韻……285

 

李仙根

己卯重九在港,適為廣州陷後周年……286

總動員歌……286

元旦後三日,喜聞北江大捷……287

僑港文協主開粵東文物展覽,徵及寒齋,紀以一詩……287

哀故鄉……287

「九一八」九周年……288

元旦簡寅圃祝筵,與小進、亞子、千里論詩談相至快,小進先有詩,謂談言微中也,依韻和之……288

百年二首……289

 

何曼叔

赴元朗訪玉汝,值南頭避難人士羣擁車站……290

下環高升茗座望山海……291

快活谷行有序……291

聞捷大喜為長句……292

答某君……293

 

黃詠雩

南瓜店,紀張自忠將軍殉國事……294

千春社席上賦呈朱聘三、江蘭齋、盧衮棠、盧湘父、俞叔文、黎季裴、楊鐵夫、胡伯孝、鄭韶覺、葉遐庵、黃慈博、陳覺是、盧岳生、李鳳坡諸子……294

辛巳窮冬自香港還鄉口號……295

 

黎季裴

秋思耗 浣華來港月餘,余無日不在歌雲繚繞中,洎歸羊城,談讌之餘,輒道其盛,於時譚子端有秋思之賦,朮叔和之,余亦依韻繼聲……296

泛清波摘遍 中秋前一日,寒齋小集,時聞湖湘捷音……296

最高樓 題鐵夫《雙樹居詞稿》……297

 

李履庵

香港登高,時淞滬戰事劇甚……298

過孫仲瑛九龍山居,望香港有作……298

寄李仙根參政……299

廣東文物展覽題辭……299

 

陳孝威

美利堅國總統羅斯福先生讀余去年十月七日論文,賜函獎飾,輒酬一律賦謝……300

 

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先生讀余去年九月十四日〈論大不列顛之戰〉之英譯論文,賜函獎飾,輒寄一律,敬乞誨正……300

 

楊雲史

歲暮聞晉南寇氛甚惡,我潼關守軍力拒,賊不得渡河……301

己卯清明九龍城踏青……301

五月望日偕廩丞同遊宋王臺,遇雨而返,是夕霽月殊佳,計去年今日到此已一年矣……302

庚辰元日題贈廣東文物展覽會……303

病中遊道風叢林晚歸……303

和孝威將軍酬羅斯福總統詩并序……304

風入松 十月登香江山頂……306

賀新涼 弔張自忠將軍……306

 

柳亞子

三十年一月四日,文協香港分會招集勝斯,賦呈地先生,兼示同座……307

十一日晨起,奉寄潘小磐先生二首……307

夜赴香港新文字學會歡迎會……308

百年二首,次小進韻,未見仙根原唱也……309

陳孝威將軍以賦贈美利堅大總統羅斯福氏詩索和,漫酬長句……309

蕭紅女士病榻……310

長洲島寄內……310

紀念林庚白殉難忌辰,并祝扶餘詩社成立……311

金陵大酒家團拜典禮感賦……312

 

林庚白

香港割讓英國既百年,值辛巳初冬垂盡,余與北麗自重慶飛至,夜雨中抵九龍……313

九日聞警,走匿地下室,再賦……313

十六日……314

十八日……314

 

孫仲瑛

青山島再返香港……315

香島雜感……315

 

君葆

寄答鳳坡……317

陳寅恪先生歸桂林,賦一絕……317

春日島上小集,奉和震初先生兼呈神田、島教授四首……317

過香港灣仔有感……318

 

吳肇鍾

過宋社……319

過秦樓 遇老妓洪文閣……319

葉茗孫先生詩集》序……320

 

古卓崙

香江曲並序……322

後香江曲有序……325

送慈博夫子港變回穗……328

 

伍憲子

聞道和平……329

《人道周刊》編成感賦……329

論詩八首……330

聞陳布雷之喪……331

《碩果詩社第二集》序……332

 

李景康

奉陪荔垞師遊九龍宋王臺兼訪厲人山居……334

香港亂後弔宋皇台遺址……334

 

韋汪瀚

香江亂後弔宋皇臺遺址……335

海島淪陷後和偉伯……335

 

陳荊鴻

題「海山埋碧圖」……336

 

馮漸逵

甲申元日感懷……337

春日宴天風吟社……337

慶祝世界和平……338

原子彈……338

碩果社五十會雅集……339

 

黃偉伯

五月十日胡少蘧餞余於中華酒家,席上賦此為謝……340

日人毀九龍城外屋宇闢作飛機塲……340

乙酉五月廿一日組成碩果詩社,賦呈焜彝、憲子、漸逵三友……341

七月廿五日,眼見日軍投降,英人接收香港,記以詩……341

己丑初春,碩果社同人假沙田逸園攝影……342

《碩果詩社第一集》序……342

 

謝焜彝

論詩絕句……344

沙田逸園同人雅集留影……344

 

潘小磐

瓜廬……345

至日,隔江望大角咀、荃灣兩地大火……345

十一月十六日過中環被炸處……346

十二月念三夕,方子招同荊鴻、肇鍾、簡能、居霖小集半山寓舍……346

《碩果詩社第二集》序……346

 

何古愚

戊子四月十四日荔支園泳塲開幕夜,偕諸友往觀煙花,即目成詠……349

《變風集》序……349

 

廖恩燾

虞美人 抵香港舟中感作……351

西江月 春游二首……351

塞翁吟 閏七月十六夜約六禾、叔儔、伯端、武仲山樓小集,沮風雨,不果來,按美成歰調賦寄……352

蕙蘭芳引 七月十一日處暑,前人未有詠者,漫成一解,此調夢窗於清真四聲十依八九,余則全依之……353

 

陳湛銓

夜雨……354

別衡戡……354

夜臥銷凝,詩以自解……355

遣懷……355

獨行……356

別紹弼……356

 

饒宗頤

眼兒媚 阻兵滯雨,欲歸無舟楫,徒有懷土之情,依贈別韻……357

《修竹園詩近稿》序……357

 

吳天任

初到香港……359

香港重晤筱雲丈,別十二年矣,舊好新知,一時共會,賦呈長句,并柬仲衡、鳳坡、小磬、居霖、唯菴、簡能、荊鴻、漱石、湛銓、汝鏗諸子……359

香港晤陳湛銓,承示近詩,賦答……360

傷兵歎并序……360

海上……361

香江秋感四首……361

 

釋月溪

戊寅春初在香港講《維摩詰經》……363

滿江紅 題晦思園……363

更漏子 南北韓戰場……364

 

作者簡介……365

書摘/試閱

導言 程中山(節錄)

 

一、引論

香港位處嶺南珠江口,原為一小島漁村,舊稱「香江」、「紅香爐」等,宋明時期屬廣東東莞縣轄地,明中期至晚清則屬新安縣。香港一名,最初專指香港島。鴉片戰爭後,清廷與英國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咸豐九年(一八五九)英法聯軍之役,清廷戰敗,後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光緖廿四年(一八九八),英國再強逼清室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拓租九龍半島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這區域後稱為「新界」。後來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島、九龍、新界地區,統稱為香港。大抵在香港這個區域中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就可以稱為香港文學。

據《新安縣志》「藝文」卷所知,在英國殖民統治之前,歷代有不少文人作品詠及新安地區(包括香港)風物,如宋代常州宜興蔣之奇〈杯渡山詩〉寫杯渡山(今屯門青山),明代有東莞新安鄭文炳〈杯渡山〉、龍河〈鼇洋都景〉、侯琚〈官富懷古〉等作品。1鄭文炳、龍河、侯琚等皆居於新安(今廣東深圳或香港新界),作品歌詠家鄉風土歷史,鼇洋、官富即今香港島、觀塘,所以明代這些東莞新安籍詩人當為香港最早的本土文人,可以,説是香港文學的始祖。然而,明代香港文獻散佚不全,當時文學發展情況無法詳窺,反而自英國殖民統治香港後,經濟發達,人文風氣日漸濃厚,文學創作迅速發展。

自鴉片戰爭後(一八四三)至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一百餘年間,香港傳統文學經歷了四個時期:晚清時期、民初時期、抗戰時期、戰後時期,四個時期文人輩出,作品紛呈,各有特色,成就很大,可謂百年香港文學的主流。學者羅香林所作〈中國文學在香港發展之演進及其影響〉一文,最早評論了香港這一百年的文學發展,羅氏將百年香港分作四期:一、以傳教士之翻譯文學為代表(如理雅閣、麥都思、黎力基等);二、以報章政論中人之文學作品為代表(如王韜、潘飛聲、胡禮垣、黃世仲);三、以隱逸派人士之懷古作品為代表(如陳伯陶、張學華、賴際熙等);四、以學海書樓之講授經學文學及香港大學中文系之專門研討為代表;2羅氏論著有拓荒的貢獻,然而香港文學文獻眾多,羅氏蔽於所見,有大量旅港詩人、詩社活動、本土文學均未見論及,又其分期過簡亦值得商榷。近二十年來,有潘亞暾、汪義生《香港文學史》、3黃康顯《香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等香港文學史專著,4更不顧文學史事實,排斥傳統舊體詩文,高談白話文學,以偏蓋全。學者鄧昭祺教授曾云:「沒有舊體文學,是不完整的香港文學史。」5在一九九七年回歸前後,香港胡從經、張大年、蔣英豪、方寬烈曾分別選錄百多年歌詠香港的詩作,6二〇〇六年何文匯、黃坤堯等選《香港名家近體詩選》,足以反映百年香港舊體詩歌持續發展,生生不息。黃坤堯、王晉光、程中山等學者更於二〇〇四年開始舉辦香港舊體文學研討會,呼籲學界重視香港舊體文學的研究,會後編有《香港舊體文學論集》等,而黃坤堯著有《香港詩詞論稿》、〈香港詩詞百年風貌〉,王晉光撰有《香港文學鼻祖王韜》、程中山亦撰有〈論潘飛聲《香海集》〉、〈開島百年無此會——20年代香港北山詩社研究〉等論著,俱推動香港百年舊體文學的研究。因此,由晚清至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的一百多年間,香港傳統文壇百花齊放,名家輩出,他們留下大量詩文,鼓吹風雅,振興國粹文化,這種鐵一般的文學史史實,絕對不容一筆抹殺及忽視。

本卷所選近百位作家,都是各時期香港文壇的重要人物,他們均在其所處的年代社會、生活圈子裏扮演推動香港傳統文學發展的角色。本卷所選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當時身處香港的所見所感,尤其能反映百年香港文壇活動、文學思想、重大社會事件的作品更優先選載。至於選錄文體方面,文學體制之名不宜有新舊之分,新舊乃時間相對,本卷定名為香港舊體文學,準確説是指香港傳統古典文學,可包括古典詩詞、古文、小説等創作,因篇幅所限,本卷以選詩詞為主,略及古文序跋雜記,小説則付諸闕如。

 

 

王韜

 

我詩

客來問我詩,我詩貴篤摯。譬如和太羹,其中有至味。平生所遭逢,自言無少諱。滿胸家國憂,一把辛酸淚。書必讀萬卷,筆不著一字。從未區宋唐,惟在別眞偽。我當少年日,詞亦工側媚。花月賦閒情,帷房抽綺思。甫踰弱冠年,飢驅遂入世。室無半月儲,袖滅三年刺。從茲歷艱難,稍復尚意氣。躍冶動見憎,懷才安得試。逮乎憂患來,置身幾無地。冷眼識交情,熱衷絕世事。但知吟亂雜,不能飾平治。但知樂飢寒,不能炫富貴。咿唔秋草根,聊以鳴吾志。不求人見知,永為世所棄。客乍聞此言,悚然欲退避。揖客且閉門,將詩藏敝笥。

 

有感時事

 

其一

兵戈滿海內,蹔此走偏隅。家室知難問,親朋信漸無。文章開百粵,盜賊橫三吳。喜聽王師捷,憑城勢日孤。

 

其二

世事誠難料,蒼生劫未終。借師能助順,飛礮善橫攻。嶺嶠鯨鯢奮,滇池豺虎雄。書生思報國,徒此抱孤忠。

 

一生

客粵無端歲屢更,遙從物外寄閒情。棕櫚雨過涼初覺,薝蔔風來香自清。賣藥韓康空遁世,入秦張祿本無名。逢人怕說飄零事,總是儒冠誤一生。

 

有乞作香港竹枝詞者,口占答之

絕島風光水面開,四重金碧煥樓臺。海天花月殊中土,誰唱新詞入拍來。

 

二月自英返粵

萬里征程獨往來,四年離緒已無涯。西歐風土歸詩筆,南國笙歌攪客懷。偏覺人情重至熟,不知歸願幾時諧。花田香夢珠江月,相約清游未便乖。

 

贈日本長岡侯護美,時方奉使荷蘭

我見君時在日東,櫻花初落猶餘紅。君見我時在嶺南,荔子方熟纔回甘。愧我未成三窟兔,羨君已駕五花驂。持節南來恣眺覽,登臨不盡蒼茫感。道經香海偶停帆,杯酒淋漓見肝膽。荷蘭久已駐崎陽,二百年前有約章。君今奉使修舊好,雍容槃敦增輝光。泰西學術固無匹,舍短取長在今日。此行閱歷壯奇懷,萬里山川入詩筆。臨歧我欲贈君言,中東異地原同源。點畫文字師羲頡,推崇道德尊岐軒。維新以來始變法,獻頌中興誇盛業。倣傚不徒襲皮毛,富強豈止恃戈甲。惟君識力邁等倫,深知馭遠在睦鄰。亞洲與國我為大,如指資臂齒聯脣。君聞我言意慷慨,洗盞更酌起相酹。飲酣一石亦不醉,對燭舉觴添別意。再拜送君君勿忘,梅開尚待詩筒寄。

 

以上選自王韜《蘅華館詩錄》(《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

 

送西儒理雅各回國序

三百年前,中國人士罕有悉歐羅巴諸邦之名者。自意大利人利瑪竇入中國,與中國儒者遊,出其蘊蓄,著書立說,然後上自卿大夫,下逮庠序之士,羣相傾倒,知有西學矣。繼而接踵來者,皆西方名彥。凡天文歷算,格致器藝,無不各有成書,其卓卓可傳者均經采入《四庫》,以備乙覽。其言教之書曰《天學初函》,著錄附《存目》中,覽者已歎為西儒述撰之富。然余嘗得其書目觀之,不下四百餘種,知當時所采進者不過蹄涔之一勺而已。自是以來,歐洲各國航海東邁,史不絕書,而英國獨以富強雄海外,估舶遍天下,特來中國者多貴官巨賈。嘉慶年間,始有名望之儒至粵,曰馬禮遜,繼之者曰米憐維琳,而理君雅各先生亦偕麥都思諸名宿橐筆東遊。先生於諸西儒中年最少,學識品詣卓然異人。和約既定,貨琛雲集,中西合好,光氣大開,泰西各儒無不延攬名流,留心典籍。如慕維廉、裨治文之地志,艾約瑟之重學,偉烈亞力之天算,合信氏之醫學,瑪高溫之電氣學,丁韙良之律學,後先並出,競美一時。

然此特通西學於中國,而未及以中國經籍之精微通之於西國也。先生獨不憚其難,注全力於十三經,貫串攷覈,討流泝源,別具見解,不隨凡俗。其言經也,不主一家,不專一說,博采旁涉,務極其通,大抵取材于孔鄭而折衷於程朱,於漢宋之學兩無偏袒,譯有《四子書》、《尚書》兩種。書出,西儒見之,咸歎其詳明該洽,奉為南鍼。夫世之談漢學者,無不致疑於古文《尚書》,而斥為偽孔。先生獨不然,以為此皆三代以上之遺言,往訓援引,多見於他書,雖經後人之裒集,譬諸截珥編璫,終屬可寶,何得遽指為贋托而擯之也?平允之論,洵堪息羣喙之紛爭矣。嗚呼!經學至今日幾將絕滅矣。溯自嘉道之間,阮文達公以經師提倡後進,一時人士禀承風尚,莫不研搜詁訓,剖析毫芒,觀其所撰《國朝儒林傳》以及江鄭堂《漢學師承記》,著述之精,彬彬郁郁,直可媲美兩漢,超軼有唐。逮後老成凋謝,而吳門陳奐碩甫先生能紹絕學,為毛氏功臣,今海內顧誰可繼之者,而先生獨以西國儒宗,抗心媚古,俯首以就鉛槧之役,其志欲於羣經悉有譯述,以廣其嘉惠後學之心,可不謂難歟?然此豈足以盡先生哉?先生自謂此不過間出其緒餘耳,吾人分內所當為之事,自有其大者遠者在也,蓋即此不可須臾離之道也。

先生少時讀書蘇京太學,舉孝廉,成進士,翔歷清華,聲名鵲起。弱冠即遊麻六甲,繼來香港,旅居最久,蓋二十四年於茲矣。其持己也廉,其待人也惠,周旋晉接,恂恂如也。驟見之頃,儼然道貌,若甚難親,而久與之處,覺謙沖和靄之氣浸淫大宅間。即其愛育人才,培養士類,務持大體,弗尚小仁,二十餘年如一日也。粵中士民,無論識與不識,先生之名,輙盛口不置。嗚呼!即以是可知先生矣。今以有事返國,凡先生之門,涵濡教化者,無不甚惜其去而望其即至。余獲識先生於患難中,辱以文章學問相契,於其歸也,曷能已於言哉?是雖未敢謂能識先生之心,而亦略足盡其生平用力之所在矣。願與海內之景慕先生者,共證之可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