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新聞工作的實用邏輯:兩種模型的實務考察
滿額折

新聞工作的實用邏輯:兩種模型的實務考察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539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簡介
新聞是背負社會期待的工作,應該具有專業性格,依照專業邏輯行事。只是在現實社會中,新聞工作始終踏著塵泥前進。實際觀察,沾滿塵泥的步伐敘述實務場域有著屬於自己的實用邏輯,而且跟隨社會改變,新聞工作者像是踩踏在不同泥土地上,依照不同土地特性,演化出適合的行走方式,用對應於各自時代特徵的實用邏輯完成新聞工作。
實用邏輯或許顯得不夠堅定,不夠理想,卻不應該被忽略,它寫實描述了新聞場域的運作與各種問題。透過實用邏輯的引導,本書嘗試提出「農耕」與「做電視」兩種模型,分別描述過去以報紙為主,以及當下以有線電視為主的新聞場域,分兩階段細看近三十年來台灣新聞工作的演變、今昔差異,試圖重新解釋當下新聞工作為何演變如此。並且,期待實用版本與專業版本新聞工作的比對,可以促成實務與學術場域對話的機會。

本書特色
這本書是作者領1980年到2010年,30年來新聞實務工作從戒嚴解嚴到現今的變化。可以說是台灣現代新聞工作的紀實。這本書適合作為新聞採訪寫作、新聞史、新聞學概論的參考圖書。
作者利用社會學式的角度,書寫轉折前後新聞工作的實務樣貌。過去與當下記者是如何想像新聞的、如何從事自己的工作,做為行動者的實務工作者,特別是經歷1980與1990年代的資深記者,又是如何看待與面對這種轉折。

作者簡介

張文強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
現職:天主教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
研究專長:近年研究興趣為新聞(傳播)工作的組織構面與社會學構面研究、研究方法與方法論

序言
在台灣,新聞似乎是個容易「犯規」的工作。過去,因為政治立場而被吹哨糾正,當下,資本主義創造了一堆新問題。也因此,就我印象所及,學術場域的批評始終沒有斷過,然後換來或可用汗牛充棟形容的豐富論述。
十多年來,做為新聞學術場域的一份子,我持續研究新聞工作,也持續關切新聞工作的犯規問題。只是隨著自己研究經驗促成的反思,與「後」現代式相對主義視野的幫助,逐漸沉澱與醞釀著一組問題:新聞工作為何總是犯規?是因為學術場域的標準太嚴苛嗎?實務工作者是用學術標準做事,還是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另外,藉由時間不斷向前展延,我在時間跨幅中也感覺到,除了愈來愈被批評,現在的新聞與過去的新聞好像不一樣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改變?資本主義絕對是關鍵因素,但好像又力有未逮。而我們又該如何描述離教科書標準愈來愈遠的當下新聞工作?
在另一個場景,因為實務工作者幫助,醞釀的問題終於落實成書。無論因為研究時的互動、教學時的討論,或日常生活中與實務工作者聊天、吃飯、抬槓,討論學術問題,他們的「請教」、「討論」、「詢問」、「反問」到「不是你說的那樣啦!」,讓我愈來愈去嚴肅思考,實務場域其實有著自己的遊戲規則,只是因為我習慣了新聞學術專業理論,以致看不到它們。而這些遊戲規則又是什麼?了解它們,是否有助學術場域與實務場域對話?我在想,於「後」現代脈絡中,了解它們,換個角度理解「犯規」問題,是應該做的事。
大概五年前,幾位熟識老記者,直接促成這本書的動工。細節省略不談,由於愈來愈壞的環境,他們有著人事已非、是否離開新聞場域的猶豫。而相對冷酷地,透過他們描述的過去,以及對現在新聞工作方式的感慨,我更有把握於實務場域有著自己遊戲規則,而且如果分兩階段來看,改變不只與高度資本化有關,這兩階段新聞場域樣貌,分別對應著過去與當下的社會本質脈絡。在這種學術式的想法中,其中一位老記者提醒我:過去值得紀錄,再久就沒了、就被忘了。也因此,開始了這本書的旅程。
簡單就結果來說,我提出「農耕模型」與「做電視」,分別描述過去的報紙新聞工作與當下的有線電視新聞工作。不過這裡也簡單交待幾件事情,以利讀者閱讀本書。首先,我以報紙與有線電視,做為過去與現在新聞場域的代表媒體,而非不分類別地總論所有媒體的轉變。這種選擇主要涉及以下理由。過去改造年代,報業高度發展,持續引領新聞專業改造,報紙新聞也實質做為當時新聞工作的典型定義,教科書、新聞教育與學術場域談論的新聞,大致是以報紙為基礎的概念與作法。改造年代之後,如同美國CNN( Cable News Network)重大改變了新聞定義,引起不少學術討論,對應社會整體發展,台灣有線電視的出現與成熟,也悄悄、但劇烈改變了以往報業定義的新聞,「影像」、「即時」、「展演」等特徵,更對應「後」現代的典型樣貌,然後在複雜因果關係運作下,回頭影響了報紙新聞作法。因此,在網路新聞尚未成熟下,我以有線電視新聞做為當下典型新聞工作,試圖透過過去與現在兩種典型的比對,可以集中火力進行厚描。
其次,本書主張影響新聞實務工作樣貌的原因是複雜的,媒體結構與社會結構具有互動關係,另外,結構問題重要,但行動者也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而「農耕模型」與「做電視」便是媒體結構、社會結構與行動者交纏互動下的產物,當然,媒體結構仍是觀察兩階段改變的主要關鍵。至於社會結構方面,我充份同意資本主義扮演的決定性力量,而且在高度資本化的當下台灣,資本主義幽靈不只影響新聞場域,更進入到各個場域,學術教育體系便是如此。不過我也同時認為,不自覺將新聞場域各種犯規行為都導向資本主義這項因素,是有學術化約風險的。事實上,與過去相較,當下社會出現許多新特徵,例如液態、虛擬,都與新聞場域轉變有關,也關連於「農耕模型」與「做電視」。而這部份於接下來章節將會有詳細的解釋。
書寫是種小旅行、自我探索,但寫書這種「長書寫」,則是大探險,文字不斷逼迫自己思考、修改、再思考、再修改。如果從第一個訪談開始算起,大概快五年。正式寫這本書,接近兩年。這兩年每天都在做這件事,與文字奮戰。愈是寫,愈是回頭修改,只是我也愈來愈了解,每段旅行終究要有個句點,才能開始下段旅程。因此,也就停筆於此。
我要謝謝本書訪問的資深記者與年輕記者們。感謝你們願意花很長時間接受訪問,也為我無法再更為細緻處理各位提供的意見感到抱歉。謝謝林之鼎神父的鼓勵,希望這是本有靈魂的書。謝謝詹慶齡總監的支持,幫忙校稿,並提供寶貴意見,當然,也感謝因為她才組合出「準」田野觀察的部份。謝謝每位直接間接提供我意見的新聞工作者。
我喜歡Zygmunt Bauman的液態概念,但有趣的是,這個強調輕盈、流動的概念,是思考的結果,而思考是有重量、需要時間凝結與沉澱的。我喜歡Franz Kafka帶有孤獨的影像,這種影像在高度資本化的社會中,有著一種靈魂感。我期待,在「後」現代脈絡中,這是有重量的書;在高度資本化社會中,是本帶有靈魂的書。

張文強
2015年7月1日

目次

第一章 三十年來的新聞工作
第二章 新聞學與新聞工作的困境
第三章 農耕模型
第四章 農耕耕地的消失:資深記者的主體困境
第五章 改變的發生
第六章 可拋棄式新聞
第七章 敘事與展演
第八章 結論:「後」現代中的思考、對話與自我反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9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