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滿額折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向歷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定  價:NT$ 200 元
優惠價:9018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歷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啟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兵圍會稽,屈膝求和稱臣,史稱「會稽之恥」。勾踐受辱後,臥薪嘗膽,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節禮賢,厚遇賓客,賑貧弔喪,與百姓同勞。內以文種治理國政,外賴范蠡對應四方,國勢漸強。終於二十年後,滅吳以雪「會稽之恥」,並使越國聲威顯赫,號令中國。
張良並非體格魁偉、英氣非凡的人物,而是容貌竟像婦人女子一般,跟他的志氣並不配稱。但是,他身逢亂世,胸懷國亡家敗的悲憤,投身戎馬生涯,為漢朝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歷史家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才智,極口稱讚他那神妙的權謀。

本書特色
 【忍讓的意義】從文獻中引經據典的指出忍讓的意義。
【忍讓的故事】列舉13篇中國歷代的歷史人物為榜樣,潛移默化人生的價值觀。
【聽劉老師說】延伸閱讀,探討真理,剖析人性,更能引導讀者進入。

作者簡介

劉昭仁
學歷: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民小學、高級中學教師,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
現職:實踐大學兼任教授
著作:《戴東原思想研究》、《海東文獻初祖沈光文》、《陸宣公學記》、《戴學小記》、《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細說弟子規》、《應用家庭倫理學》、《螢雪齋文輯》、《臺灣仁醫的身影》、《螢雪齋文續輯》等。

名人/編輯推薦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柯淑惠
【臺北市立至善國民中學校長】葉瑞煜
【新北市立貢寮國民中學校長】陳君武
【新竹縣立寶山國民中學前校長】程惠民
【桃園市立內壢國民中學教師】楊秀嬌
【臺中市立順天國民中學校長】蔡仁政
【臺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校長】謝龍卿
【臺中市四張犁國民中學校長】徐榮燦
真‧情‧推‧薦

【臺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柯淑惠:《向歷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列舉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故事,並從每一故事中告訴我們如何在他們身上發現做人做事的道理,進而啟發我們奮發向上,在在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思,是一個有系統有可讀性的好書。
【臺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校長】謝龍卿:《向歷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以故事的方式代替說理,貫串古今人物,讓讀者知善並能揚善,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臺中市四張犁國民中學校長】徐榮燦:不論時代如何進步、改變,有些核心價值是永遠不變的,德行即是。透過向歷史典範人物學習,更容易達到內化的效果。
【新北市新埔國中學生】古孟靈:《向歷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現在已被大家遺忘的價值觀。

編著者的話

歷史是過去人類活動的紀錄,是給後人為人處世參考的資料。除了空間與時間兩個要素以外,歷史的主體是生活在時空範圍中的人。
一代史學宗師錢穆先生認為:「歷史最重要的是人物,人物是歷史的主幹、中心和靈魂。」「人是歷史的中心,是歷史的創造者、主幹者、表現者和支配者。」
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論史時說:「僕以為民族主義如稼穡然,要以史籍所載人物、制度、地理、風俗之類為之灌溉,則蔚然以興矣。不然徒知主義之可貴,而不知民族之可愛,吾恐其漸就萎黃也。」
西漢大史家司馬遷認為,研究歷史可以「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也可以「補敝起廢」。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稱『史鑑』,既往之歷史,乃如當前人生一面鏡子。人不能自見其面貌,照鏡可見。亦如人不能自知其當前之生,鑑於以往之歷史,乃如攬鏡自照。由鏡照己,亦如讀以往之史而知己當前之生,其間實無大相異處。」
歷史是一面鏡子,已經是我們普遍的認知。當魏徵辭世之後,唐太宗哀痛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徵死,吾失一人鏡矣。」
歷史與歷史人物,都具有借鑑作用,故讀史可以鑑往知來。
英國哲學家柯林伍德說:「歷史應當被視作在當前依舊存活的一個過程。」
培根說:「歷史使人聰明。」乃因歷史既是一面鏡子,它映出人類的真、善、美,也映出假、惡、醜。以史為鏡,可以啟迪我們的心智,開拓胸襟,明辨是非,以免重蹈覆轍。
歷史人物是活生生的榜樣,對後人有啟示作用,故孟子說:「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所謂「歷史人物」,錢穆先生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在狹義上,錢穆先生僅把歷史中少數傑出和正面的、對歷史發展和進步起深邃和重大影響的人物,稱為「歷史人物」;在廣義上,錢穆先生把凡在歷史上進行活動、對歷史起過影響和作用的人,均視為「歷史人物」。
錢穆先生又認為歷史人物評判的最主要標準,都是道德而非事功。中國歷史上的所謂失敗人物,如岳飛、文天祥等,其實並未失敗,因為他們的心性道德,決定了他們的歷史地位和影響。他又認為,這種重視歷史人物道德品格的精神,正是中國歷史的精神。
錢穆先生說:「中國歷史是一部充滿道德性的歷史,中國的歷史精神,也可說是一種道德精神。中國的歷史人物,都是道德性的,也都是豪傑性的。」因此他認為,治史只有八個字最重要,即「世運興衰,人物賢奸」。
史學學者甲凱教授,在其所著《史學通論》中,論中國史學的特性時說:「中國史學最大的特性,是長於敘事而重道德,而與西方專重知識者不同。」錢、甲二氏之卓見,可謂不謀而合。
本書所稱舉的歷史人物,是錢穆先生所說具道德性的、正面性的、狹義上的,每一個人物及其故事,都具有道德的意義。是以,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歷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啟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但是,「歷史人物」之多,不勝枚舉,而且其為人處世的德慧,非僅一端或數端,又局限於編著者的學殖、精力與篇幅,只取孝順、忠貞、交友、寬仁、勤學、廉潔、誠信、節儉、慎獨、忍讓諸端,每端擇幾個歷史人物來敘述,掛一漏萬,殊欠周詳精確,尚請讀者見諒。
品格、道德是人類的核心價值,美好的名譽,要靠品格、道德和事功貢獻才能獲得,古今中外皆然。《左傳》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實為立功、立言的基礎,言之輕重,功之大小,必以道德厚薄為準。「歷史不死,前賢長在」,「歷史人物」就像星辰一樣,永遠在蒼穹中閃耀。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有人說:「人皆知敬有道者,不知行之自得道也。」是的,能夠「行之自得道」,才最為殊勝。

目次

推薦序
編著者的話

忍讓的意義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容忍有限度的晏子
忍辱而為秦相的范雎
臨危不亂的荊軻
自薦的毛遂
忍小忿而就大謀的張良
忍胯下之辱的韓信
寬和忍讓的劉寬
以柔克剛的寇恂
謙讓不驕的羊祜
唾面自乾的婁師德
百忍治家的張公藝
忍讓睦鄰的張英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出版心語

書摘/試閱

忍讓的故事──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結下世仇。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練兵,將要攻打越國,想先發制人,攻打吳國。
他的大臣范蠡勸阻,說:「戰爭是十分殘酷的事,無端鬥殺更違背德信,這是上天所忌諱的,對出戰者沒有好處,而且非常不利,應該慎之又慎,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可是勾踐不聽,調動全國精兵三萬攻吳,與吳兵在夫椒激戰。結果勾踐大敗,只剩五千殘兵退守會稽山,又被吳兵重重包圍。
這時,勾踐才淒然對范蠡說:「我不聽先生的話,故有此患。要如何收拾殘局呢?」
范蠡進諫說:「持滿而不溢,則與天同道,上天會保佑;地能長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才會受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為今之計,只有卑詞厚禮,賄賂吳國君臣;倘若不許,可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這是危難之時不得已之計。」
勾踐只好派大夫文種去吳議和。
文種初到吳營,受到吳王夫差的大臣伍子胥極力阻擾。
伍子胥對夫差說:「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機不可失,千萬不要答應。」
文種只得無奈回來,勾踐痛不欲生,想要殺妻毀室,與吳王決一死戰。
這時,范蠡和文種勸阻他,並且出主意說,:「吳國權臣太宰伯嚭很貪財,可以利誘他,請他去遊說吳王。」
於是,越國以許多美女、寶器買通伯嚭,使他轉獻給吳王夫差,然後再派文種去求和。
文種對吳王說:「大王如能赦免勾踐,越國情願盡獻珍寶,舉國上下降為臣民。倘若不許,勾踐將盡殺妻子,毀盡寶器,然後率軍和大王決一死戰。這樣吳軍一定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殺掉一個勾踐,怎能比得上獲得整個越國呢?」
吳王心動了,想答應和越國言和。
大臣伍子胥深知越王不過是想要委曲求全,然後再圖東山再起,於是諫阻吳王,說:「樹德行善,莫如使之滋蔓;去病除害,務必斷根絕源。現今勾踐是賢君,文種、范蠡是良臣,君臣同心,施德惠民,一旦返國,必為吳國大患。吳、越兩國今已結成世仇,興亡成敗不可不慮。若使越國復存,實在違背天意,養寇留患。」
可是,伯嚭在旁進讒言,夫差最終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勸諫,與越國講和,罷兵而去。
越王勾踐君臣到達吳都見夫差,當即進獻大量美女、寶物,並低聲下氣,極力奉承獻媚;再經伯嚭幫腔,終於取得夫差的諒解。勾踐夫婦和范蠡到了吳都姑蘇,就住在闔閭墳墓邊的一間石頭室裡,為吳王養馬。夫差每次坐車出去,都讓勾踐給他牽馬。而勾踐卻無時無刻不心思復仇。
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俾能早日歸國,勾踐很小心地伺候夫差,百依百順。在此同時,文種還經常派人給伯嚭送禮,所以伯嚭總是在夫差跟前替勾踐說情。有一次,勾踐聽說夫差病了,就託伯嚭傳話,要去看望夫差。伯嚭領著勾踐進了夫差的臥房,夫差正在解便,勾踐就過去攙扶他。
夫差叫勾踐出去,勾踐說:「父親有病,做兒子的應當服侍;大王有病,做臣下也應當服侍。再說我有點小經驗,只要嘗嘗大王的糞便,就能知道大王的病是重是輕。」
夫差很高興,就不再拒絕了。
夫差解完大便,勾踐扶著他上床後,去取糞便嘗味,而後向夫差磕頭說:「恭喜大王,大王的病已經沒有危險了,再過幾天就痊癒了!」
夫差問他:「你怎麼知道的?」
勾踐說:「剛才我嘗了大王的糞便,味道又苦又澀,知道肚子裡的毒氣已經散發出來了,病還不快好了嗎?」
這時,夫差對勾踐說:「你待我不錯,等我的病好了,就放你回去。」
之後,夫差親自送勾踐夫婦回了越國。
勾踐回越國後,越國百廢待興,范蠡對勾踐說:「但願大王時時勿忘石室之苦,則越國可興,而吳仇可報矣!」
勾踐連連稱善,立刻命文種主持國政,范蠡治理軍旅。勾踐也苦身勞心,發憤圖強,不用床褥,積薪而臥。又在坐臥的上方懸掛了一個苦膽,無論飲食起居,都要先嘗嘗苦膽,激勵自己不能忘記在吳國的苦難屈辱生活。每到夜裡,勾踐常常暗自流淚,自言自語道:「勾踐,你忘了會稽之恥嗎!」
勾踐以後尊賢禮士,敬老恤貧,以求得百姓擁護。還獎勵生育,積聚財物,演練士卒,修製甲兵,始終不敢懈怠。而對待吳國,也始終謙卑有加,不露一絲野心。這樣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使越國國強民富,日益強大,最後一雪前恥,消滅了吳國。
【聽劉老師說】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兵圍會稽,屈膝求和稱臣,史稱「會稽之恥」。勾踐受辱後,臥薪嘗膽,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節禮賢,厚遇賓客,賑貧弔喪,與百姓同勞。內以文種治理國政,外賴范蠡對應四方,國勢漸強。終於二十年後,滅吳以雪「會稽之恥」,並使越國聲威顯赫,號令中國。
漢代李陵〈答蘇武書〉說:「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辱,報魯國之羞。」是說:昔日范蠡不為越國在會稽蒙受的恥辱而殉難,曹沫不因為三次戰敗的恥辱而去死,才最後復了越王勾踐的仇,洗了魯國的恥辱。
「臥薪嘗膽」一語,指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戰敗後,屈膝求和稱臣,睡柴草、嘗苦膽,艱苦自勵,發憤圖強,立志雪恥復國,已成家喻戶曉的成語了,後人的詩文中廣泛引用。如:
宋代蘇東坡〈擬孫權答曹操書〉:「僕自受遣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
明代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世。」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勾踐後來殺了功臣,其是非又另當別論。而他「臥薪嘗膽」,明恥教戰以復國,堅忍的精神,卻光耀千古,惕勵後世。知恥忍辱者必有勇,人不可以無恥。
燕太子丹說:「丈夫所恥,恥受辱以生於世也;貞女所羞,羞見劫以獻其節也。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
宋代歐陽修說:「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清代顧炎武說:「故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
越王勾踐有大恥,所以「臥薪嘗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