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虛榮心與執著心造成心靈的贅肉。讓心瘦下來,
只留住真正有意義的事物,輕鬆展開身心皆美的富足人生。
「最新款手機上市,好想要!!!」、「電視說那間餐廳超好吃,這周末非得吃到不可!」、「那部熱賣電影大家都看了,我也一定要去看!」、、「別人點的餐看起來比較好吃,我真是失算了!」「人家的男朋友都汽車接送,我的男友卻只能讓我坐機車,怎麼差這麼多?!」你的腦袋裡經常出現這些念頭嗎?不管面對什麼,心裡總是大聲吶喊「不夠,我要更多!!!」如果答案是「YES」,那麼你要小心「心靈代謝症候群」纏上你!
罹患心靈代謝症候群,你每天會被「憑什麼他可以、我不行!」、「我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這樣的負面情緒包圍,慾望無窮,再也感受不到快樂知足的滋味。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從現在起,停止「永遠不滿足,還想要更多」的加法生活,開始「珍惜已有的,洞悉真正需要的,並捨去多餘」的減法生活,一步步邁向極簡的最高境界,讓身心輕盈又自在,生活更加快樂圓滿!
作者枡野俊明是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日式禪庭設計師、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特別教授,也是舉世尊崇的100位日本人之一。他以簡單易懂的內容,告訴你極簡生活怎麼做和其背後的深意,讓你擁有天天好心情、日日是好日的完美生活!
●簡化腦袋和思考
全心全意活在當下,只專注於眼前的事,思緒專一而單純,心無雜念而平靜,情緒就能穩定,日子就能美好而順利。
放掉過去,不想未來,只做好眼前事
不管別人怎麼說,不隨人起舞,你就是你
不多想,善盡本分,做自己該做的
面對例行公事,念頭一起就付諸行動
分階段完成該做的事,不要做這個卻擔心那個
●打理環境和生活
環境雜亂,容易讓人心浮氣躁,心緒也跟著雜亂無章。整理環境,立刻能感受煥然一新的氣象,空間清爽乾淨,生活井然有序,就能身心輕盈,人生加倍喜樂。
用心打掃,看到髒立刻動手清理
清掉屋子裡多餘的物品
縮小打掃範圍,每天一點就好
物歸原處不亂丟
保持房間、辦公桌的整齊清潔
●整頓心靈和情緒
非得買什麼、非得吃什麼、非得過什麼生活……,被執著綁架,人將逐漸迷失自我。減少慾望、學會知足、懂得感恩,從執著中解放出來,才能活出富足的自由之身。
想想自己擁有的,感謝並珍惜
不拿別人和自己比較
買東西、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想是否真的有必要
偶爾把心放空,不試圖控制任何念頭
從設計小目標開始改變自己,堅持做100天
不抱怨,學會轉念,感受當下
本書特色
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什麼是極簡生活
極簡生活是《禪》的美學。本書不說教、沒有一大串經書內容,以人人都懂的「白話文」,告訴你「決斷丟掉多餘的物品和情緒,只保留自己所需」就是極簡的生活態度。
用最好懂的方式,說明如何過極簡生活
捨棄多餘的極簡生活,能讓身心自在,生命美好,但怎樣才能到達這個境界呢?本書不做空泛的探討,清楚說給你聽之餘,更告訴你怎麼做!「學會知足,不要總是想著自己缺少什麼。隨時對自己喊話:我有的已經夠多了」、「不要隨波逐留,別人說什麼好用、好吃照單全收。衝動行事前先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它真有這麼好嗎?」、「了解人事物都是唯一存在,不能比較。當羨慕、忌妒的情緒出現時,告訴自己:只管過自己的人生,努力地活」、「減去多餘,不需要的就放手吧!每隔一段時間通盤整理房間,把3年不穿的衣服、3年不用的物品丟掉」……
用最實際的行為,徹底執行極簡生活
本書提供簡單好執行、只要有心都做得到的生活小技巧,幫助你從小細節落實極簡的態度,邊做的同時,將更能體會極簡的好、感受極簡的魔力。將玄關的鞋子擺端正;生氣緊張時不用大腦思考,先深呼吸;睡前30分鐘不想事情;家中設置讓自己能雙手合掌的角落;收起鐘錶,按照該有的步調生活;旅行不找資料、不帶指南慢遊;每天進行5分鐘小區域晨間打掃、下班前花5分鐘整理工作環境;焦躁不安時盤腿靜坐10分鐘;周末和假日走進大自然……
作者簡介
枡野俊明
1953年生於日本横濱。
當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人物。
日本禪僧大師和日本古剎建功寺第18代主持。
與草間彌生、野口勇等藝術家齊名,為日本當代景觀設計界三傑之一。
榮獲《新聞週刊》(Newsweek)日文版評選為「當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
譯者簡介
胡慧文
台灣台南人。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
曾任出版社主編與企劃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譯有《男人永遠30》、《排水毒》、《視力,當然可以回復!》、《新腦內革命》等醫學保健叢書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
捨棄多餘,釋放正能量,天天好心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鄭伯壎
本書作者是一位日本禪僧、枯山水庭園設計家及大學教授,體察現代人的焦躁不安與困頓痛苦,老婆子心切,而寫了這本禪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的書。機峰處處,期望大眾能夠水急不流月,從此書獲得禪的智慧,捨棄多餘,做到極簡,就能夠達到一定的清明境界,保持「天天好心情,年年閑自在」。
禪的歷史也許可以上溯印度悉達多王子(佛陀)的捻花微笑,達摩東來之後,一花開五葉,在中國發揚光大,形成傳統。在宋代又由中國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禪宗。中國禪宗向來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而傳佈於寺院山林之間。所以《碧巖錄》、《臨濟錄》、《洞山錄》及《祖堂集》等禪語錄充斥着各種偈語、話頭、公案,學習者必須明心見性,參透本我,方能了透玄機。然而,日本禪宗卻有不同的發展與變化,而走入了俗民的日常生活當中,影響深遠,並産生了書道、禪畫、茶道、花藝及枯山水之類的園藝。至於禪走入心理學則是相當晚近的事,而且是由美國開始的。有趣的是,美國禪是由日本傳入的,其引進者是日本近代偉大的禪家──鈴木大拙。
就像本書開宗明義所說的,人的因緣是很奇妙的,我是十分意外地,與日本禪宗有了奇蹟式的觸碰,而這種際遇也的確是行走人間的巨大驚喜。在一個桂花飄香的季節,原先只是想遊歷一下金澤這種歷史名城,飽攬其楓紅漫天的風光,順便體會日本戰國時代百萬石諸侯的生活方式,沒想到就在兼六園附近發現了鈴木大拙紀念館。鈴木大拙的禪學造詣非凡,在他的穿針引線之下,禪宗穿越太平洋而去,在美洲大陸發光發熱,並由此進入心理學,且對心理輔導與臨床診療卓有貢獻。彷彿是當代的鑑真和尚,他對禪法的再次東傳,貢獻絕對不做第二人想。
紀念館十分簡單,反映了禪宗直指人心的精神。端坐在小樓房間的榻榻米平望出去,前面是一泓池水,光亮如鏡,鏡中樹影搖曳生姿,似幻又真。每隔一段時間,池中似有水氣由水面下的管子緩緩逸出,於是漣漪激盪而出,由小漸大,圓圈由中心逐漸擴散,最後歸於寂寥,水面於是又變得平滑如前,一片安詳寧靜(很像本書P的描寫)。人在此小憇片刻,很快就會平心靜氣,變得空靈,察覺人生好像是由無而有,由圓滿而平靜,終於盡歸空無。雖然看起來似乎了無痕跡,但卻又歷歷在目。同時,亦可察覺人雖是實實在在的存有,但卻也和諧地嵌入在周遭的風聲水影、鳥叫蟲鳴的自然情境當中。
這種體悟很像在拉薩近郊扎葉巴寺修行洞的經驗,望着石壁光影的推移,人似乎捲入光輪的移動之中,光輪由小而大,一下就沒入周遭的蒼茫寂靜,人變得平和,並融入更巨大的宇宙時空當中。望着窗外的皚皚山巒,疊疊重重,山河大地之浩瀚如斯,人的確渺小,幾近虛無。心頭浮上的,應是蘇東坡的禪意:渺滄海之一粟,凌萬頃之茫然。
走在兼六園與紀念館之間,有些像漫步在京都的哲學家之道上,但卻更遠離塵囂,極是深邃清幽,瀑布聲時遠時近,一如廣長之舌;山色空濛,也許就是清靜佛身。或許此路應該命名為禪師之道吧?禪師拄杖行走在天上與人間、空無與實有之間,開示城主參透什麼是祖師西來之意?在紀念館內也發現,當代京都哲學的奠基者──西田幾多郎,竟與大拙是高中同學,難怪西田的哲學充滿了陣陣的禪味。在念頭未起之時,善的純粹經驗已經完全巔覆了西方的哲學傳統。
緣份仍然持續著,本想到鎌倉,跟結識已久的神谷大佛道別,可是搭火車到北鐮倉後,有一大票群眾魚貫下車,心𥚃尋思著,既然有那麼多人離開,應該是有可觀者吧?於是乃尾隨而去,信步走進的是一間佛寺,原來是臨濟宗瑞鹿山的圓覺寺。由山門進去,庭院深深,佛殿錯落,寺院群恍如端坐在兩山合抱的太師椅上,空氣清新,惠風和暢,果然是修行人的清幽道場,與皇胄貴族落腳的京都、奈良寺院多有不同。觀音殿旁的極簡茶室,尤其令人喜歡。茶室是以竹棚搭建的,茅草屋頂,數片落葉,幾根細竹交織成為窗櫺,極為簡單,但卻十分精緻,想尋找一些累贅或敗筆,竟遍尋不著(極簡風也是本書的強調)。室內掛着一幅長軸:福以德招,好一個禪修法語。後來閱讀鈴木大拙的著作,竟又發現他與西田都是此寺常客,常在這裡長期掛單修禪。
東拉西扯,説了那麽多個人體驗,究竟與本書有何關連呢?其實我想說的是日本禪宗源遠流長,自有其特色,而本書作者乃是曹洞宗建功寺住持,從小在禪廟長大,其禪法修為自是極為可觀;何況又是當代枯山水庭園設計的大家,將禪法導入日常生活乃其絶藝。因此,本書雖然平舖直敘、言簡意賅,但卻相當值得推薦,畢竟深入禪境之修行人的現身說法,是極為難得的。
心理學發靱於歐陸,由於深受佛洛依德等心理分析大家的影響,對於人性的軟弱與療癒著墨甚多,反而忽略了積極進取之人性的重要性。二十世紀末期,不少人注意到此一偏頗片面發展的缺失,乃戮力扭轉,而導致正向心理學的崛起,並在千禧年之後快速發展,一方面關注主動、自信、堅毅、希望、樂觀、靱性等等的積極心理素質,一方面著重感激、寬恕、關愛、滿足、喜悅等等的正向情緒,期望透過這些正向心理課題的掌握,提升人的幸福感與滿意度。因而,東方古老智慧的禪法乃應時而起,走入心理學,並成為當代顯學之一。於是,採用止觀禪修來降低心理壓力、提升幸福與快樂的理論與作法一時蔚為風尚,書籍、論文、課程源源而出,造成巨大影響。
可是,細察目前由美國移入之止觀禪修的作法,並不是特別道地,距離究竟更加遙遠。難道是禪法在經過多次的輾轉傳佈之後,已經模糊了本來的面目?我曾經聆聽美國止觀減壓大家──卡巴金的演講,聽完後難掩失望,覺得距離禪的本意相差甚遠,但也十分同情理解他們畢竟身處禪法邊陲,能做到這樣已屬難能可貴。如今有日本禪僧願意現身說法,貢獻所學,鋪陳禪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也是美事一樁。本書總共蒐集五十八則短文,區分為五大章節,包括從覺察開始、當下即人生、整頓身心、打掃磨練,以及減法生活,內容含括知禪、解禪及行禪的意涵與作法。如果能夠確實修鍊,具體做到,必可超越侷限與罣礙,從容面對生活,持盈保泰,幸福滿滿。
不過,也不能不提醒禪還是有境界層次之分的,本書所談的生活禪只是禪的初階而已。什麼是境界層次?《景德傳燈錄》曾記載達摩對其弟子悟境的垂詢,而有皮、肉、骨、髓的說法:「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皮;「如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是肉;「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是骨;「頂禮後依位而立,默然不語」則是髓,皮肉骨髓,由淺而深,逐漸究竟。雖然如此,所謂「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作為禪與生活的入門書,雖然簡潔扼要,但是大眾如果能夠因此而了悟人生,一念回機,也是功德一件!
推薦序2
一個消費時代的微革命:當禪心遇到極簡主義生活/香光尼僧團 自鼐法師
這本輕薄的小書,乍看像似作者枡野俊明提供現代人生活參考的指引書。但是,如果與最近日本風行的極簡生活的內涵做個對照,則會發現本書的作者,將他自身所體會的佛法、禪法和禪門的生活,以簡白的語法、具體的操作圖示傳遞給讀者:借用佛法的因緣觀、時時覺察當下,保持不執著的禪宗心法以及效法禪院的生活習慣,能增進現代人活出自主、自在的極簡生活。
活在全球化、資訊化的二十一世紀時代,某種程度上,幾乎人人都是全球消費鏈的關係者,也很容易成為消費鏈中的被綁架者。從西元一九七三年英國經濟學家E.F.舒馬赫提出「小即是美」,到最近「少即是多」的「極簡生活」(Minimal Lifstyle)。這個趨勢呈現了不少現代人在繁忙、消費過剩時代中的渴望:擁有更少、花費更少、作為少點、需求少些。本書作者對於實踐極簡生活的洞見是:極簡生活並非將物品全扔掉,而是:在資訊、購物、人際關係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傾向過剩的時代,把握住自己,不隨人起舞,洞悉「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真正要緊的是什麼」,忠於自己的本心而活。」
然而,忠於自己的本心,斷除多餘的事物可並不容易!這需要動機、持續力和改革的勇氣。本書從不同的主題,帶引讀者走進一個每天都可活出自己本心的微改革之旅。從肯定每個人握有幸福生活權開始,接著介紹如何清掃非必要的物品、情緒、想法。重點是,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價值和目標,有力量對抗想要購買、擁有某種事物的衝動,轉而以珍惜、欣賞現有的一切。更且,要有勇氣洞察為何會心甘情願地被綁架?關於這些,作者也提出他的洞見和不少有效的小撇步。
選擇減少生活中多餘的事物,需要和自己習慣多年的想法、喜好對抗,是一種誠實面對自己,自律克己的過程。此外,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常常因此與一般人不同則需要勇氣與堅持。這些都需要培養一種內在的安定力。靜坐、親近大自然、窮究自己的生活信念、擇一而行等,都能支撐一個人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價值,也是作者所謂的「本心」或「佛心」。雖然從佛教教義來看,這個論點有值得商榷之處;但是從實踐立場來看,則是作者重視人的精神層面所作的詮釋。
本書第五章,作者對於日本禪,如何透過創意的減法發展出禪的生活之道,有極為精闢的親身經驗和獨到見解。這當中的意涵,值得關心本土文化的人士進一步的探究。
總之,這是一本實踐自在生活的手冊,需要將書中的內容和自身連結。讀一點,就啟動身心,放手實驗這個微革命吧!
序
天天好心情的生活要領在於「極簡」生活術
捨棄多餘,做到極簡,這便是禪的美學。
不只是物質上的冗贅和多餘是如此,連同憤怒、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執著心,都是必須捨棄的贅物。藉由過著更簡單而從容的生活,人生將如釋重負而加倍輕鬆喜樂。
「還說呢,我被時間追著跑,根本沒有機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經你這麼一提醒,我才發覺自己最近連一點私人時間都沒有。」
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
職場上的事、家中的事、男女朋友的事、未來的事……總是塞滿了你的腦袋,種種非想不可的事令你應接不暇,紛繁的念頭逼得你心浮氣躁,不斷消耗能量。
每天過著這樣的日子,會讓人逐漸和自己人生的中軸,亦即「本真的我」、「自我人生的幸福滿足」漸行漸遠。
每當我詢問為此煩惱的年輕人:「你的房間乾淨整潔嗎?」多數人都回答:「我的房間亂糟糟,反正我一個人住,又不妨礙任何人。」
我也會莞爾回應對方:「你或許是這樣認為,不過事實上是,住在亂糟糟的屋子裡,你誰都沒有妨礙到,唯獨給自己添麻煩了。」看到對方愕然一怔,我立刻把握機會繼續「追擊」道:「住家的整潔與否反映一個人內心的狀態,家中收拾得井然有序的人,心神同樣清明,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做什麼。」說到這裡,對方也就了然於心了。
在堆滿衣物、書報雜誌、生活用品而沒有自己容身之處的空間裡過日子,久而久之會迷失自己,為了追求空泛的目標而汲汲營營、患得患失,生命也因此失焦。
筆者以為,人類基本上是愛偷懶的生物,所以只要一個不注意就會越來越貪圖輕鬆省事,自我要求的「剎車」也變得不靈光。要阻止散漫的事態繼續惡化,首先要收拾身邊的環境,對日常生活做到自律。
本書講「極簡生活」,就是「減去多餘」的生活方式。主題雖然是「極簡生活」,卻不全然是專門教人如何收納整理。在如今這個連同資訊、購物、人際關係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傾向過剩的時代,如何把握住自己,不隨人起舞,洞悉「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真正要緊的是什麼」,忠於自己的本心而活,是我們邁向富足人生的第一步。
為了解決當前的身心困境,戒除「多,還要更多」的「加法生活」很重要。捨棄「想要博取更多認同」「想要贏得更多敬重」的虛榮心和自尊心,如實地活出自己的大小和分量同樣必要。禪的世界說的就是如何捨棄「要更多」的執著心。
筆者認為,「要做什麼、不做什麼」「留下什麼、捨棄什麼」的「減法思考」,在往後的時代裡,重要性將日益顯現。
此外,禪的思想最珍惜「當下」這一時刻。為了全心全意只活在當下,就必須做到即決、即斷。哪些該放手、哪些該捨棄、哪些該減去,在念頭一起的當下即刻決斷。
例如,三年來不曾用到的東西、沒穿到的衣服,以後很可能也不會再派上用場,這時就要考慮放手。可以問問朋友是否需要,或是拿到二手商店、與人以物易物。
而若是無論如何都難以割捨某項物品所代表的情意或回憶,那就把它留著吧!像這樣,把住家環境做一番收拾和整頓後,內心會不由得感到輕鬆自在。
職場的辦公桌何嘗不是如此。辦公桌總是乾淨整潔的人,多半思路清晰,做事條理井然而有效率。對此,本書稍後還會詳細說明。從結論上來說,如果把打掃單純視為「整理工作」,就容易令人生厭,所以請將它當做「為好心情預作暖身」的準備。當你為了擦拭內心而打掃環境,那麼無論在公領域或私領域都將享有不再被壓力逼迫的充實生活。
再說到隨時保持好心情的要領,就是過著「不受時間支配」的日子,想要人生更加圓滿的祕訣也盡在其中。
中國唐朝的趙州禪師有言:「汝被十二時使,老僧使得十二時。」
十二時就是十二時辰,亦即一天二十四小時。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被每天的時間追著跑,我則是善於支配一天二十四小時。趙州禪師想說的是—他不做追趕時間的人,所以能夠面對時間,保有自己的主體性。
正如同筆者在本書一開始所言,總是被「接下來還有這個那個非做不可」、「等一下我還得去這裡那裡不可」的急迫感所驅使,一個人終究會失去從容,變得易怒不安。
相反的,內心保有自在的寬裕,即使是同樣緊湊的行程,也能夠從容面對,先做完這個,再來做那個,按部就班,不急不徐。重點就在於該做的事絕不因循耽擱。還有,只專注在「此刻該做的事」,切莫擔憂以後的事;事去則心隨空,不再執著不放。
身處在物質氾濫、資訊爆炸、價值觀百家爭鳴的當前,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反求諸己,從自身的「減法生活」開始。透過極簡的生活態度,求得身心都輕盈自在,豈不美哉?
但願就從明天起,各位都可以過著神清氣爽的美好日子。
目次
推薦序1 捨棄多餘,釋放正能量,天天好心情 鄭伯壎
推薦序2 一個消費時代的微革命:當禪心遇到極簡主義生活 自鼐法師
前 言 天天好心情的生活要領在於「極簡」生活術
01覺察
好的行為連結好的結果
~心頭常惦念著——做好事、結善緣,我們隨時都可以重新改寫人生。
不只肉體有代謝症候群,也要留意「心靈的代謝症候群」
~想要做到沒有慾望,就要先懂得知足,才能真心活出富足的自由之身。
覺察自己內在的「佛性」
~過著身不由己的日子,會逐漸迷失自我,就像不擦拭的鏡子,照不出鏡中人的清晰影像。
養成明辨的鑑賞力,才不會隨人起舞
~有了鑑賞的眼光,一個人就能真正體會何謂「好」。
真相如同映在河面上的月影,是無法改變的
~你或許不能不在意:周圍的人幾歲買房子,領多少薪水,不過你就是你,千萬不要迷失了才好。
將生命注入藝術,就會誕生新的生命
~樂於創造的人,請捨棄「應該」的既定觀念,在創作中注入自己的靈魂
自知本份,淡定過好每一天
~請每天至少停下來自問一回:我還有該做的事情還沒做嗎?
勞動身體,流出汗水才有所得
~不要為了貪圖輕鬆省事,而賠掉付出所帶來的成就感!
認為非做不可的事就趕緊去做
~能止住我們率性而為、懶散成性的人,唯有自己。非做不可的念頭一起,請立即起而行。
即便結果不如人意,只要珍惜過程,契機自會出現
~縱使最後不成功,努力的過程也不會白費。努力是成長的養分,會在未來派上用場。
滑手機之前,先想想是否真有必要
把有限的人生時間,拿來換取別人給你按「讚」,是否值得?現在的你,真正該做的是什麼?
02當下
全心全意活在當下的瞬間
~過去的事實不可完全拋諸腦後,但是沉溺於過去,就無法活在最重要的此刻。
玄關的鞋子要擺端正
~哪怕心緒再紊亂,進入家門的這一刻,透過把鞋擺整齊的小動作,就是在整理心情,讓專注力回到當下。
你可曾全力以赴到為成敗飆淚的地步?
~無論成敗,如果沒有飆淚,就應該自問:是否還有什麼地方沒盡力?
專注於當下,就會做出況味
~「當下」這個時刻,在我們意識到的瞬間,就已經消逝不再。
不會有「下次再做」的下次
~機會降臨,好比春風吹拂,不分貴賤貧富,人人平等,不會一直在原地等候。
小事只管淡然去做
~給努力過的自己一點小獎勵,是鼓舞我們繼續成長的動力和支撐力。
必要的資訊自己親自取得
~你就是你,不是其他的任何人,保有自己本來的面目,才是真正的自己。
用半闔眼的精神無視非必要的事物
~學會半閉心眼,就不會做無謂的比較,也同時把不必要的資訊,通通排除在外。
從忌妒中自我釋放,尋回本我
~四處觀摩別人沒有不好,但是把別人拿來和自己比較,那就不好了。
與其為自己沒有的東西煩惱,不如專注於開發自我的能力
~什麼是你所喜愛,不惜為此廢寢忘食,那就是上天給你的暗示。
曖昧是寬容,不必事事非黑即白
~如果沒必要一定得選邊站的話,那就站在——不黑不白的灰色地帶吧!
接納促成進化,然後變得更強大
~透過自己獨特的濾光鏡,去接納外來的文化;透過本身的濾光鏡,建立新的價值觀。
03靜心
身體與呼吸平和有序,心神也隨之恢復條理
~掌握呼吸的要領,懂得保持情緒穩定從容不迫,處事才能游刃有餘,為自己贏得好結果。
哪怕片刻都好,要讓心「放空」
~什麼也不想地把心放空吧!越是被擔憂壓得喘不過氣,越是要給自己放空的時間,哪怕一天只能抽出五分鐘都好。
面對令你勃然大怒的狀況時,先深呼吸再說
~當你隻字不語,對方唱獨角戲會越唱越沒趣,最後索性閉嘴,就如同水面的漣漪自行消失。
抄經畫佛能靜心
~只管專注在筆下的抄寫,你將會在不知不覺間,感到心境開闊,內心無比寧靜。
養成「不在晚上操心」的習慣
~所謂「煩心事」,就是「煩惱也解決不了的事」。既然如此,那就把能力可及的事做好吧!
每天合掌養成「不動心」
~擁有一處讓人天天合掌的角落,就是擁有一處心靈的依歸之所,只要在這裡雙手合十,就可以面對本真的自我。
感恩食物就不會暴飲暴食
~「感恩」不是光用腦袋想就夠了,而是要用身體真切去體會。
專注飲食不可分心
~飲食並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它還是一種修行。
自己做飯,珍惜所有食材不浪費
~認為「食材很貴所以要珍惜」、「反正很便宜丟掉無所謂」,這樣的態度是不可以的。
一星期至少吃一頓素菜
~身體最熟悉的,莫過於自己土地上的食材,並且是當季的食物。
不安排活動的休假日,遠離鐘錶過生活
~無論你看不看鐘錶,時間都過得一樣快,不如善用當下時間,把手中的工作做好,而不是被時間逼得焦頭爛額。
就近來個觀音寺小巡禮
~旅行是為了盡情領略當地的美,不是用來打卡上傳照片的。
不帶旅遊指南去旅行
~不帶旅遊指南出門,任隨自己的腳步帶你到處去,將可以體會只在當時、當地,才會有的意外驚喜。
04慾望
別因為熱衷購物而掉入執著的渦漩
~「還想要更多、還想買更多」的慾望前仆後繼襲捲而來,就像被捲進洗衣機旋轉不休的水流中,深陷慾望的渦漩難以自拔。
人人都是赤裸而來,兩手空空的走
~有時候,到手的東西並非真的需要,只是不承認買了不必要的東西,並且緊抱著不放而已。
勤快打掃積陰德
~認為「反正會有人處理」,而不願弄髒自己的手,到後來只會越囤越髒。
不要被非做不可的事所束縛
~腦袋裡自以為「非做不可的事」,和實際上真正非做不可的事,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留白的空間」為生活引入四季之美
~排除屋子裡多餘的物品,以便挪出留白的空間,因為在堆滿物品的屋子裡,是無法品味季節感的。
只要有心,工具都是其次
~會做夢、敢立定目標是好事,但如果總是找藉口,把一切歸因於外界,最終只是停留在原地毫無進度。
無心打掃,擦亮心鏡
~所謂打掃,其實是在擦亮自己的心境。
物歸原處,為下次立即進入狀況隨時做好準備
~任憑滿室散亂不收拾的人,以為習慣了亂中有序,事實上只是一直無法養成,隨手整理環境的好習慣。
玄關就是主人的「門面」
~玄關是玄妙進入的關口,將它徹底打掃整潔,每次進出家門的心情,也會發生奇妙的變化呢!
晨間打掃五分鐘,清清爽爽拉開一天的序幕
~認為五分鐘什麼都做不了的人,大概從來沒想過,該如何善用五分鐘時間。
房間是反映內心的鏡子
~在髒亂房間過活的人,會莫名焦慮煩躁,精神無法專注,總覺得被壓迫得喘不過氣。
丟掉不必要的東西,放自己自由
~該放手的便放手,這樣才能夠把有限的人生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05孤獨
想要轉換心情?何不嘗試坐禪
~哪怕五分鐘、十分鐘也行,只要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盤腿靜心就好,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意願。
耐孤獨的女性散發凜然的氣質美
~與其努力加長朋友名單,還不如擁有一兩個能夠陪伴一輩子的知交來得更實際。
在大自然中發呆,是無上的自我獎勵
~無論你選擇到哪裡度過假日,最重要的是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盡情發呆。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道」
~孜孜不倦於一件事,將其做到極致,自然就會得「道」。
培養感受能力,領會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個人的感受力越豐富,越能夠從日常生活多方領悟。
不求利益,純粹修行
~待期回報,就會執著於先入為主的認知,被這些期待所束縛,反而得不到預期的結果。
為了養成習慣,請堅持做一○○天
~當你想要養成某個好習慣時,先堅持一○○天就對了。
選擇伴侶,擁有相同價值觀更勝各種條件優勢
~~所謂的結婚條件,不過就是一種「年收入要多高、有沒有房子、是否與公婆同住」的執著。
向「利休七則」學習最極致的待客之道
~如今的社會喜歡凸顯自我,唯恐對方不知自己為他付出多少努力和用心。
日日是好日
~沒有低谷就不會有高山,就好像沒有悲傷相對就不會有歡樂。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