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世界經濟史(第四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經濟史(第四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3 元
定  價:NT$ 318 元
優惠價:8727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世界經濟史》是一本主要面向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的教材,講述了從有史以來到現在的世界經濟發展歷程。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將世界經濟分為古代、中古、資本主義興起、工業革命和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終結、戰後這六個發展階段。一方面介紹了這六個發展階段的經濟增長、制度變遷和社會進步等歷時性主題,另一方面從全球史的角度論述了共時性問題,將世界經濟史定義為各個民族、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互動的歷史。本書主要採用傳統的歷史描述方法,包含了世界經濟史研究的經典論斷和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高德步,1955年出生,遼寧人。先後畢業於蘭州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教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外經濟史和政治經濟學。先後出版《產權與增長:論法律制度的效率》、《百年經濟衰榮》、《世界經濟通史》、《經濟發展與製度變遷:歷史的視角》、《英國的工業革命與工業化》、《西方世界的衰落》、《中國經濟簡史》等專著十餘部,發表論文百餘篇。

王珏,1970年生,雲南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外國經濟史協會副秘書長。先後出版專著《世界經濟通史》、《增長與變革》等,譯著《劍橋歐洲現代經濟史》、《劍橋美國經濟史》等,在《世界經濟》、《金融研究》等雜誌發表幾十篇論文。

《世界經濟史》初版於2001年,首先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類專業本科教材使用,此後,不少其他院校也陸續採用本教材。在這些年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吸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對教材進行修訂和完善,至今已經是第四版了。
近年來,國內外世界經濟史研究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在研究主題上,趨同性和異質性並存的世界經濟發展歷程引起了學者強烈的研究興趣,比較研究,特別是東西方比較研究成為熱點。在方法上,經濟學的數量方法也促進了經濟史的定量研究,出現了一些全新的視角和全新的觀點。更重要的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地位的變化對世界經濟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因而也必然影響世界經濟史的未來趨勢。我們認為有必要將這些新的成果反映到教材中來。所以,本次修訂的內容較多,教材結構也有了較大的變化。
這些年來,世界經濟史同仁對本教材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見與建議,我們通過本次修訂將這些意見和建議吸收進來。更值得提出的是那些渴慕知識、善於思考的學生們。很多時候,一些新思路、新觀點都是在上課時產生的;與學生的互動會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回答尖銳的提問和質疑正像是質量檢驗過程;一位學生甚至矯正過全書的錯別字!這些都是促使我們對教材做全面修訂的動力。
此外,本成果受到中國人民大學“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專項經費的支持。
隨著這本教材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也更加惶恐和更加努力,希望這本教材越來越完善!

目次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經濟史學的對象、任務與方法
第二節世界經濟史的時空結構與邏輯演進

第一篇古代世界經濟
第二章古代東方的社會經濟
第一節農業革命與財產起源
第二節城市與工商業起源
第三節各主要國家的經濟制度
第三章古代西方的社會經濟
第一節希臘城邦奴隸制
第二節希臘的經濟發展
第三節希臘化世界的經濟
第四節羅馬共和國經濟
第五節羅馬帝國經濟
第六節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篇中古世界經濟
第四章東方國家的封建經濟
第一節封建領主制經濟
第二節中國封建地主制經濟
第三節中國封建小農經濟
第四節工商業與城市的發展
第五章西歐封建經濟
第一節西歐的封建化
第二節封建土地關係演變
第三節莊園經濟的興起與衰落
第四節封建農業的發展與停滯
第五節工業、貿易與行會
第六節城市的複興與發展
第六章古代世界的貿易
第一節古代世界的區域貿易
第二節古代東西方貿易
第三節古代世界貿易制度

第三篇資本主義興起與世界市場
第七章商業革命
第一節地理大發現
第二節商業革命的出現
第三節重商主義
第四節世界市場的形成
第八章農業革命
第一節近代農業革命的出現
第二節英國式道路
第三節普魯士式道路
第四節美國式道路
第九章工場手工業的發展
第一節工業品的需求和供給
第二節工場手工業的特點
第三節工場手工業的影響
第十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銀行和信用工具的發展
第二節證券市場的形成

第四篇工業革命與世界經濟的形成
第十一章英國的工業革命
第一節英國工業革命的準備
第二節技術和工業革命
第三節社會經濟革命
第四節世界工廠
第十二章美國的工業化
第一節市場製度的建立
第二節工業化與貿易保護
第三節美國奴隸制經濟
第十三章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
第一節歐洲小國的工業化
第二節法國的工業化
第三節德國的工業化
第四節俄國的工業化
第五節日本的工業化
第十四章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依附經濟的形成
第一節印度殖民地經濟
第二節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
第三節拉丁美洲的依附經濟
第四節非洲殖民地經濟
第十五章自由貿易與世界經濟的形成
第一節自由貿易
第二節金本位制
第三節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
第四節世界經濟的形成

第五篇自由市場經濟的終結
第十六章壟斷與壟斷資本
第一節壟斷的產生
第二節併購與壟斷
第三節壟斷的影響
第十七章大危機和新政
第一節大危機
第二節危機的傳導和擴散
第三節危機的原因和後果
第四節羅斯福新政
第十八章國際商戰
第一節自由貿易體制的解體
第二節國際商戰的表現形式及其後果
第十九章世界大戰與戰時經濟
第一節世界大戰的原因和結果
第二節蘇聯的戰時經濟
第三節法西斯軍事經濟
第四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戰時的實驗

第六篇戰後增長與變革
第二十章戰後市場經濟國家的增長與變革
第一節馬歇爾計劃與戰後市場經濟國家的重建
第二節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繁榮
第三節市場經濟國家的改革
第四節滯脹與變革
第五節新經濟的挑戰
第二十一章計劃經濟的實踐與轉型
第一節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與成就
第二節計劃管理體制的改革
第三節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二十二章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
第一節發展中國家的興起
第二節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第三節巴西、印度和石油輸出國
第二十三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
第一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變遷
第二節冷戰和東西方關係
第三節南北關係和南南合作
第四節經濟區域集團化
第五節經濟全球化和民族化
第六節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農業革命最早發生於西亞的兩河流域。兩河是指發源於土耳其亞美尼亞高原托羅斯山脈的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古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河間之地”。由於春季融雪,兩河定期氾濫,形成大片沖積平原,土地肥沃,適於種植業發展。在河谷旁的一些高處形成斜坡台地,因此,農業需要灌溉,也有灌溉的條件。人們最初在台地上耕作,後來轉移到平原上。這樣,灌溉技術也發展起來,人們懂得了興修溝渠、堤壩,排澇蓄水。例如,巴比倫農業的發展完全建立在人工灌溉的基礎上。灌溉網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屬於國家,而國家的最重要職能就是維持和修繕灌溉網,以及建築新的灌溉渠道和其他公共工程。各個地段的灌溉網都由當地的村社管理,因而村社構成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
尼羅河流域是農業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尼羅河流域的東西兩面都是大沙漠,埃及的北面是尼羅河三角洲沼澤地,南面則是難以通行的尼羅河險灘,因此,古代埃及實際上是與周圍世界隔絕的大塊綠洲。古希臘歷史學者希羅多德把埃及稱為“尼羅河的恩賜”。埃及的降雨量較少,尼羅河是唯一的水源。尼羅河的定期氾濫灌溉了土地,並用肥沃的淤泥給土壤施了肥。但尼羅河的自然氾濫並不能給農業以足夠的水分,所以,埃及人早在遠古時代就建成了複雜的灌溉體系,包括溝渠、水閘,以及儲水和洩水的水池。②
埃及人按照農業生產週期把一年分為三個時期:尼羅河氾濫時期(7月至10月)、播種時期(11月至次年2月)和收穫時期(3月至6月)。主要的農作物是大麥、小麥和亞麻。早在古王國時代,人們就開始使用鋤,並使用原始的犁,用公牛和驢作為耕畜。播種時,人們把種子撒到地裡,再把牲口放到田裡,利用牲口的蹄子將種子踩進土裡。打穀也用牲口,牲口在打穀場上用蹄子將穀粒踩下來。這種技術在埃及持續了很長時間。與此同時,埃及的蔬菜業、果園種植業和亞麻種植業也都有一定的發展。人們還飼養家畜,也經營養禽業和養蜂業。
中國是農業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近些年的考古發現表明,中國黃河流域的農業起源之早,差不多與西亞相當。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遺址(約公元前6000年一公元前5000年)已經有粟(小米)和大量石製農具的發現,同時期的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發現有厚達2米的粟類糧食堆集,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約公元前5500年)發現了黍(大黃米)與油菜的種子。古代黃河流域特別是中下游,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壤肥沃,適宜於旱地作物如黍、麥等生長。約公元前3000多年前,這裡就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向金屬時代和國家過渡。在氏族社會後期,傳說共工氏部落髮明了築堤防水的方法,鯀和禹治洪水,週部落首領契善耕作,東夷部落的大費善畜牧,伯益發明了打井等。這說明關於農業的一些基本技術已經出現。到了夏朝,農業技術進一步完善,主要農具有木鍤、石耜、石斧、石刀、骨鏟、蚌鐮、蚌刀等。在灌溉方面掌握了一面疏導洪水、一面引水灌溉的技術。夏已經具有一定的曆法知識。畜牧業也有所發展,到了商代,人們已經飼養牛、馬、豬、羊、雞、犬等家畜。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另一個農業發源地。據考古材料的不完全統計,迄今中國已發現史前栽培稻遺存的地點近90處,其中約70處在長江中下游。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不少距今7000多年的稻作物堆積層。經分析測定,屬秈稻種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人們所知的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遺址中發現了距今6000年的家水牛骨骼,說明長江流域也是亞洲農耕飼養水牛較早的地區。河姆渡人已進入“熟荒耕種制”的村居農業,輔以畜牧業,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
二、財產製度和階級的起源
農業革命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產權制度的產生。史前人類把勞動與自然資源結合起來得以謀生,自然資源不論是狩獵的動物還是採集的植物,開始都是作為公有財產而被佔用的。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的提高,資源變得越來越稀缺。為了保證資源利用的效率,也為了保證人類自身的存續,有必要建立排他性產權。
從歷史來看,產權的演變過程包括不准外來者享用資源和製定規則限制內部人員開發資源的程度。所以,第一種排他性產權是農業的排他性公有產權。當一個部落通過努力找到一個自然肥沃的地區,隨後便定居下來,並阻止新的部落前來,就是說建立排他性的領地。一旦確立了排他性領地,除草、原始灌溉和選種等都通過實踐在不斷摸索中開展起來,因而提高了種植的生產率,農業勞動產品的邊際價值也提高了。為了更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共同體會通過規則、禁忌和戒令來約束其成員對自然資源的佔用。這樣做的有效程度幾乎與已經建立起來的私有產權相當。
農業,由於其生產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人的勞動,不僅包括現在的勞動,還包括過去的勞動,特別是當剩餘產品大量產出時,一種全新的所有製觀念出現了。特別是隨著社會分工和交換的發展,這種觀念也日趨成熟和加強。在原始部落裡,人們沒有所有權概念,卻自然地存在著個人的佔有,具體說就是工具和不可共同享用的產品如衣物等的個人佔有。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個體勞動的作用日益加強,氏族內部開始產生私有經濟。最早成為私有者的是部落首領和少數家長。他們利用擔任公職的方便條件,在對內分配產品和對外交換過程中,將一些集體財產據為己有。此外,在商品生產和交換過程中獲利的個體生產專業戶,對氏族中某些有功成員的物質獎勵.以及具有較好土地而拒絕重新分配的家庭等,都從不同方面促進了私有製的產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