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淮海戰役:國共三大戰役
滿額折

淮海戰役:國共三大戰役

定  價:NT$ 800 元
優惠價:9072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淮海戰役(國軍戰史稱為徐蚌會戰),無論是持續時間、作戰地域還是參戰兵力和戰果,都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大戰役。
國軍方面的嫡系精銳集團在這一戰役中喪失殆盡,國民黨政權的軍事力量幾乎完全崩潰,直接導致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完全失敗,因此是役被稱作是「決定中國命運」之戰。

淮海戰役(國軍戰史稱為徐蚌會戰),戰役時間自1948年11月6日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6天;戰場範圍是在以江蘇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今連雲港),南至淮河,西抵商丘,北達臨城(今薛城)的廣闊地區;參戰兵力國軍徐州「剿總」總部7個兵團、2個綏靖區、34個軍共約80萬人,解放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又1個軍,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以及華東、中原兩大軍區地方部隊共約60萬人;解放軍以傷亡13. 6萬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國軍1個「剿總」前進指揮部、5個兵團、22個軍,共55. 5萬人的戰果。這場戰役無論是持續時間、作戰地域還是參戰兵力和戰果,都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大戰役。國軍方面的嫡系精銳集團在這一戰役中喪失殆盡,連同遼瀋、平津戰役(即史稱大決戰階段的三大戰役),國民黨政權的軍事力量幾乎完全崩潰,直接導致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完全失敗,因此是役被稱作是「決定中國命運」之戰。

目次

序 章
第一章 戰爭進程
第二章 攻濟決策
第三章 濟南之戰
第四章 撤守不定
第五章 戰役決策
第六章 戰役背景
第七章 賈汪倒戈
第八章 合圍黃百韜兵團
第九章 碾莊血戰
第十章 徐東阻援
第十一章 攻佔宿縣
第十二章 確立打黃維
第十三章 合圍黃維
第十四章 首次突圍
第十五章 放棄徐州
第十六章 合圍杜聿明
第十七章 總攻黃維
第十八章 風雪陳官莊
第十九章 總結
末 章 淮海戰役檢討
附錄一:統計數字
附錄二:李彌淮海戰役後脫險秘辛
附錄三:關鍵戰役失利,名將蒙冤受誣

書摘/試閱

內容連載
序章

淮海戰役,為國共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其結果所造成的影響,早有公論,不作贅述。國民黨對於作戰的經過,一直不曾公佈真相,有所「諱疾忌醫」,故意掩飾,令人有諱莫如深之感。共產黨則大量公開資料,誇耀如何勝利;但稍經查證,其浮誇不實,自我吹噓,貶抑對手,亦不成史。本書盡量採取中立立場,期待在70年後,能還原該場關鍵性國共之戰的真貌。
 戰場形勢與戰爭由來

徐州北依泰岱(泰山、岱山),南屏江淮,東臨雲海(連雲港、海州),西接中原,位居五省通衢要衝,綰轂水陸交通,境內舟車幅湊,自古形勢之地,為歷代兵家所必爭;晚近以來,鐵路發達,成為津浦、隴海兩大交通動脈的交會樞紐,依兵略地理言,是屬於戰略上的鑰鎖地帶,其形勢較往昔更加重要。
民國三十七(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七日至翌年一月十日,國共雙方各自集結重兵,在這裡進行一場空前的大會戰。國軍稱為「徐蚌會戰」;共軍叫作「淮海戰役」。儘管名稱不同,而雙方所指的卻是同一場戰爭。勝負結果,影響深遠,打勝的一方掩有江淮,乘勢飛渡長江天塹,繼以武力統一全國;失敗的一方主帥引退下野,黯然遷都,殘餘部隊紛紛地向邊陲撤離,圖保國祚綿延不墜。
國軍自三十五年六月勘亂以來,歷經兩年不僅無法把共軍消滅,反而使其越打越強大,佔領的地盤越來越多;相對的,國軍愈打愈弱了。到三十七年初,國軍兵力不足與支撐困難的情形,逐漸在東北、華北、華中、徐州各個戰場上浮現出來,雙方的兵力結構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同年八月,國軍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就所面臨的戰略情勢,作出重大的調整:從分區進剿的攻勢作戰,改採戰略重點防禦,徹底集中兵力,置作戰重心於黃河、長江間地區,編組強大進剿兵團,實施堵剿兼施。
徐州剿總根據參謀本部頒佈的戰略指導方針,重新檢討作戰部署,以徐州為中心,將分散的各兵團、綏靖區集中部署,形成重點,縮短戰線,伺機與共軍決戰。
共軍華東野戰軍於九月二十四日攻佔濟南後,即在魯南進行整補,待命投入其他作戰。其代司令員粟裕發覺一旦國軍重新集結,勢必妨礙其以後的渡江作戰,應在國軍未完成集結之前,先發動攻勢,才能創造有利的條件。遂向中共中央軍委建議:由華野主力自魯南進入蘇北,發動淮海戰役,攻佔兩淮(淮陰、淮安)、海州,吸殲徐州東援之敵。同時中原野戰軍政委鄧小平也建議在豫東、皖北一帶包圍殲滅國軍第16兵團。
中央軍委很快就批准粟裕的建議,並且特別指示要殲滅黃百韜的第7兵團。
粟裕已經預見到戰爭的規模要比他原先設想的來得大,為發揮戰場上的勝勢,必須把兩個野戰軍置於統一指揮之下,才能創造勝利的機會。他向中央軍委再建議,讓陳毅、鄧小平來統一指揮。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由來。最初完全出自粟裕一個人的精心設計,只著眼蘇北一隅;至於後來戰爭的規模蔓延到整個的豫東、皖北,遠遠超出他所設計的範圍,正顯示出來戰爭的或然性的發展規律是極難預先掌握的。
戰場範圍北起山東臨城,南迄淮河,東達連雲港,西至河南商邱,跨越魯、蘇、豫、皖四省廣大區域,幅員大約八萬平方公里,接近臺灣總面積的兩倍。境內一片開闊廣袤的大平原,鐵公路四通八達。水系方面北有微山湖、不老河;東有運河、沂河;東南有沭河;南有澮河、淮河;西南有渦河,除了澮河冬季水落之後,步兵可以徒涉,其它河流終年流水,形成地障。
 雙方參戰部隊

一、國軍:
國軍作戰部隊以兵團、軍、師為單位。兵團指揮軍的多寡,沒有嚴格限制,有的指揮四、五個軍,多達十四、五個師;也有的只指揮兩個軍、四個師。軍也有兩種編制,有的軍指揮三個師,也有指揮兩個師的。各部隊的武器、裝備差異頗大,有美式的,有日式的,也有以國造武器為主、夾雜一些歐式裝備的。國軍的總兵力為七個兵團、兩個綏靖區,共計三十二個軍、八十二個師、一個騎兵旅、一個保安旅、三個交警總隊,以及砲兵團、戰車團、裝甲部隊、高砲團、工兵團、運輸兵團、通信兵團等直屬部隊。各部隊普遍存在動員情形,確實的數字無法統計,全部兵力約在七十萬到八十萬人之間。
邱清泉之第2兵團:轄第5、第12、第70、第72、第74軍五個軍,共十四個師、一個騎兵旅,總兵力約十四萬人。第5軍為美式裝備,是中共所稱的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其餘為新1軍、新6軍、第18軍、第74軍),也是徐州剿總的王牌部隊;一向縱橫中原,所向披靡,劉伯承對其畏之如虎,曾經對他的部隊作出「逢邱不戰,逢五不打」的指示。
李延年之第6兵團:由第9綏靖區改編成立,轄第39、第54、第96、第99軍四個軍,共十個師,總兵力不足十萬人。其中第39、第54軍兩個軍剛從東北戰場撤退下來,歷經折損,來不及補充訓練,又倉促投到前線,團隊精神尚未建立,戰力平平。
黃百韜之第7兵團:轄第25、第44、第63、第64、第100軍五個軍,共十二個師,總兵力約十二萬人,武器裝備遠不如第2兵團精良,倒也算得上徐州剿總的主力兵團。黃百韜勇敢善戰,所帶的部隊自然是能征慣戰的勁旅,曾經在魯中、黃泛區等重大戰役中,屢建戰功,因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據說因與邱清泉爭功諉過,兩者發生不協,伏下難解的心結,甚至傳說在戰場上坐觀成敗,不加援手,委實是國家的不幸。
劉汝明之第8兵團:轄第55、第68軍兩個軍,共六個師。劉汝明出身西北軍系,倒也算得上是西北軍的宿將。兵團前身為第4綏靖區,再前為第2集團軍,最初由宋哲元之第29軍、韓復榘之第3集團軍與石友三之第10軍團的各一部混合編成。裝備短缺,兵員不足,受中央歧視,被目之為「雜牌部隊」。官兵信心不足,戰鬥意志不堅,所幸劉汝明能洞明是非,不為中共統戰動搖,後來成為撤到江南的兩個碩果僅存的兵團之一(另一個是第6兵團)。以後曾經擔任蕪湖江防及廈門防衛作戰,至三十八年十月撤退到臺灣,被改編解散。
黃維之第12兵團:轄第10、第14、第18、第85軍四個軍,共十一個師,總兵力約十二萬人。該兵團原屬華中剿總,奉令改隸國防部,從湖北馳援徐州。所部第18軍也是中共所謂的五大主力之一,全部美式裝備。該軍與國軍的成長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抗戰中的石牌一役,阻絕日軍攻勢,日軍傷亡高達萬餘,重慶賴以確保,被譽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之戰,第11師師長胡璉因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勘亂時的南麻戰役,擊斃陳毅所部共軍萬餘,成為魯中會戰中唯一的戰勝部隊,稱得上戰功赫赫。綜合其戰力,與第2兵團在伯仲之間,甚或超過第2兵團的戰力。
李彌之第13兵團:轄第8、第9、第115軍三個軍,共八個師,武器裝備與第7兵團概略相當,長期轉戰山東、蘇北,所向有功,也算得上戰鬥力較佳的部隊。
孫元良之第16兵團:轄第41、第47軍兩個軍,共四個師,原屬鄭州綏靖公署,綏署撤銷後,歸徐州剿總指揮,部隊少、戰鬥力較弱。
周碞之第1綏靖區:轄第4、第21、第28、第51、第107軍五個軍,共十個師,總兵力約十萬人。組織成份較為複雜,有的出自東北軍系,也有的出自汪偽的和平軍系,政治立場不一,一直擔任蘇北地方的綏靖任務,平素兵員不足,裝備較差。當徐州前方吃緊之際,當局始終不曾考慮將其用到前線,無異成為戰場外的一支游兵,真是用兵上的莫大諷刺。
馮治安之第3綏靖區:轄第59、第77軍兩個軍,共四個師。其前身為第33集團軍,再前為宋哲元之第29軍。曾經是享譽華北、全國家喻戶曉的愛國勁旅,一度成為華北的安定力量與抵禦日軍侵略的象徵。著名的喜峰口之役,張自忠與馮治安兩人分任守軍旅長,在第29軍副軍長秦德純的指揮下,奮勇抵抗日軍進攻,擊斃日軍七千餘,大部日軍遭大刀砍頭致死,造成轟動中外的大捷,也使第29軍的聲名馳譽中外,秦、張、馮三人各獲頒青天白日勳章,傳為抗日佳話。再如抗戰中期的隨棗之役,時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身先士卒,力戰殉國,連同他作戰的日軍都為他的忠烈義勇所感動,紛紛集結在他的遺骸之前致敬,並譽之為「軍神」,但也由此足見中日兩國對軍人武德態度之差異。縱有如此傲人的戰績,得到的卻是和劉汝明兵團同樣的待遇——被視作「雜牌部隊」。該部因長期受中共地下黨的挑撥蠱惑,彌漫著一股不安和怨氣。尤其從徐州城防任務改調台兒莊前線,官兵普遍認為:不僅不被信任,簡直是驅使充當砲灰。終於在共諜的策動之下,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戰場起義」事件。

二、共軍:
共軍的參戰部隊為陳毅(粟裕代理)之華東野戰軍與劉伯承之中原野戰軍,所指揮的部隊以縱隊為單位,縱隊相當於國軍軍的編制。華野的縱隊轄的是師,中野的縱隊轄的是旅。華野曾出現兵團番號,如山東兵團、蘇北兵團等,在功能上和國軍的兵團極為相似,但在編制上卻不完全相同;國軍的兵團採固定編制,而共軍的兵團只是臨時性質的任務編組。此外,尚有軍區所轄的地方部隊,以獨立旅為單位,總兵力約為五十五萬到六十萬人。
陳毅(粟裕代理)之華東野戰軍:前身為新4軍(正式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4軍),民國二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於漢口成立,屬於國共第二次合作下的產物,由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八個省的中共游擊隊編成,任命葉挺為軍長,項英為政委兼副軍長,下轄四個支隊,兵力不足一萬人,納入第三戰區戰鬥序列,限制在皖南一帶活動。
民國二十九年九、十月間,新4軍一部潛渡長江前往蘇北,襲擊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所部,造成韓部師、團長多人遇害,士兵傷亡數千人,即是著名的「黃橋兵變」,江蘇省政府幾乎瀕臨瓦解。政府為避免事態擴大,影響抗戰,下令將新4軍調黃河以北抗日,竟藉故拖延不從。三十年一月四日聲稱由涇縣(位於皖南)北移,但實際上不僅不遵照中央所指定由皖南渡江至皖北之路線,且向相反的蘇南方向移動,並於四日晚在太平縣(今黃山市黃山區)襲擊友軍。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鑒於新4軍曾襲擊韓部的事件,遂下令第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予以制裁,數日間將其全部解決,並擒獲軍長葉挺,擊斃副軍長項英(中共稱皖南事變)。軍事委員會於一月七日正式下令取消新4軍番號,就地解散。中共中央抗命不從,竟在一月二十日悍然宣佈自行重建新4軍的命令,將新4軍擴建為六個師,並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委,軍部設在江蘇鹽城。此後銳意向蘇北、山東發展,兼併國軍地方武力,裹脅青年、強迫參軍,到抗戰勝利前夕,兵力已達八、九萬人。在國共和談期間,亦不遵守軍事調處停戰協議,更加拼命地擴充地盤,進行瘋狂的擴軍,在共軍中成為僅次於林彪所部的第二大主力。
華野轄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第9、第10、第11、第12、第13、魯中南、渤海、兩廣及特種兵等共十六個縱隊,及指揮原為國軍吳化文所部的整編第84師(投共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總計四十個師,約三十五萬至四十萬人。其特種縱隊擁有三個砲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坦克大隊的兵力。曾在孟良崮、吐絲口、濟南等戰役中殲滅數十萬國軍,締造出輝煌的戰績。
劉伯承之中原野戰軍:前身為第18集團軍,再前為第8路軍。抗戰爆發後,按照全國統一戰鬥序列,將第8路軍原番號取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共轄三個師,由林彪、賀龍、劉伯承分任師長,朱德擔任總司令。該野戰軍是從劉伯承的一師發展起來的。其活動區域非常廣大,北從太行山,南到大別山,西到桐柏山,以及黃河兩岸,都是其出沒活動的範圍,行跡飄忽不定,擅長遠端奔襲作戰。根據戰爭情勢的變化需要,與陳毅所部,時而分、時而合,深諳「分合為變」的用兵之道,在華中一帶屢建奇功,國軍極難捕捉到他的主力。所轄第1、第2、第3、第4、第6、第9、第11,七個縱隊,共十九個旅,總兵力約十五萬至二十萬人。在共軍之中縱然能稱得上第三大主力,而實際的戰力與武器裝備,都遠遠地落在華野之後。

後勤補給與兵員補充

一、國軍:
國軍在徐州設立補給區司令部,專責戰區的軍需補給業務,並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制度與一貫作業程序,在徐州附近的要點,都囤儲大量的械彈、油料、糧秣、被服等軍需物資,對支援短期作戰,具有充分供應能力。
徐州的後方基地為南面的蚌埠與南京,對外的交通聯絡,僅賴徐浦段一條鐵路,做為唯一的後方補給線。只要維持鐵路暢通,軍需補給就不會有問題。十一月十六日宿縣失守,徐州對蚌埠的交通中斷,頓時陷於孤立,無異成為一片汪洋中的孤島,只有靠空中運補一途。
國軍聯勤總司令部擁有各種軍需物資存量,足敷作戰使用。問題不在於物資夠不夠,而是能否補給得上。當時北平、天津、太原都先後受到共軍包圍,開始仰賴空中運補,當局對各戰區要作通盤考量,不可能把有限的空運只用到徐州;即使都用上,也滿足不了數十萬大軍的需要。國軍所面臨的是如何恢復鐵路交通,否則時間愈久,只會讓後勤問題更加嚴重。
兵員補充也是另類最大的難題,國家實行徵兵制度,必須透過師、團管區徵召役男,經過作業分配,然後撥交部隊,或由部隊直接來接兵。當時北方各省已被中共侵佔,政令無法推行,只能在南方及沿江各省徵兵。由於役男不足,供需失調,長期以來各部隊所發生的動員問題,無法解決。拉伕、抓兵隨處可見,甚至甲部隊抓乙部隊的兵,演成械鬥流血衝突,也屢見不鮮。由此可見,雖國家實施徵兵制,但部分將領仍未脫「軍閥思維」,敗像在開戰之前已顯露無遺。就國軍而言,兵越打越少,戰力越打越弱,時間拖得越久,對國軍越是不利。

二、共軍:
共軍以游擊起家,靠「小米加步槍」打垮國軍現代化的裝備。共軍一向慣用「因糧於敵」的政策,初期部隊少,多半採行就地徵發方式,解決部隊「吃」的問題。以後部隊多了,也建立簡易的補給制度,因應需要。在佔領區內,用發行流通貨幣、稽徵稅收、搜刮糧食方式來解決給養問題。至於武器、裝備大部來自俘獲國軍。後來戰爭越打越大,俘獲的戰利品越多,小至步槍,大至坦克、大砲,甚至飛機、軍艦,無不應有盡有,無形中國軍名正言順地成為共軍的補給部隊。
共軍對於所謂「解放區」人與物的控制,尤其嚴密。在佔領區內成立若干軍區,像華東軍區之下有江淮、蘇北、魯中南、膠東、渤海等五個軍區;中原軍區之下有陝南、豫西、江漢、豫蘇皖、桐柏、豫鄂、皖西等七個軍區。共軍最大的優勢是,不像國軍只佔領點線,而是控制整個的面,沒有後方與補給線的問題。軍區能把各種物資做最有效的管理,連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不會放過;把人做有效組織,農民編組農民救國會,婦女編組婦女會,小孩編組兒童團,著眼在組織動員,如何維持戰時的社會秩序、安全警戒與交通管制。
淮海戰役所動員的幅度,廣達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陝西六個省的一部或全部。根據中共公佈的資料,所動員的人力竟高達五百萬人次。被動員的人,有推著獨輪車來的,有趕著牲口馱載來的,也有背負著米糧、抬著擔架徒步來的;其中又以青壯年為主,正好當做補充兵來源。共軍在遭到重大傷亡之後,很快就能全額補充,來源正是這些被裹脅的青年。和國軍遭遇的情形相比較,就大異其趣了。陳毅曾經戲稱:「淮海戰役勝利,是靠千千萬萬的獨輪車打的!」
戰爭末期,共軍給養上也發生了困難。毛澤東命令中共中央統合中原、華東兩個軍區,緊急徵發一億斤小米應急。在「解放區」一窮二白、羅掘俱窮的艱困情況下,居然能如期如數地徵集起來交到前線,有效解決軍食不足問題,說明軍區機構的確有其正面的功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72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