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漢藏同源詞的比較,雖有學者鑽研,但各家標準不一,因此得出的結果也相差甚遠。
本書的前提是:以漢語詞族為主,漢藏比較為輔。
首先建立漢語詞族,詞族中的成員必須音義都有密切關係,否則就構不成同族詞。這樣,建立起詞族之後再進行漢藏比較,就能從漢藏語的對應中,發掘出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了。
本書共六個章節,除了第一章「緒論」和第六章「結論」外,第二章處理了「上古喉牙音的形態音韻」問題,第三章談「喻四和舌音的形態音韻」,第四章論及「精系聲母的詞族音義及其原始形態」,第五章「駁上古流音具形態交替說」。
總之,本書所討論的都是尖端問題,而且發前人所未言,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相信本書的出版,可以帶給學界一定的參考。
丘彥遂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中山大學文學碩士
輔仁大學文學學士
經歷
中山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進修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明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明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榮譽
104學年度中興大學教學特優Ⅰ獎
104學年度中興大學通識優良教師獎
103學年度中興大學興人師獎
93年度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優秀青年學人獎
提要
《從漢藏比較看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以下簡稱本論文)是作者近幾年來的研究呈現,也是作者100年度執行國科會(今科技部)的最終成果。原計畫名稱為《上古漢語與古藏語詞族之比較研究》,惟談兩種語言的詞族並進行比較,內容過於龐大,因此將範圍縮小,透過漢藏同源詞的比較觀察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
漢藏同源詞的比較,雖有學者鑽研,但各家標準不一,因此得出的結果也相差甚遠。雖說學術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但總是需要一定的標準,好讓大家取得共識,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成研究。本論文的前提是:以漢語詞族為主,漢藏比較為輔。首先建立漢語詞族,詞族中的成員必須音義都有密切關係,否則就構不成同族詞。這樣,建立起詞族之後再進行漢藏比較,就能從漢藏語的對應中,發掘出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了。
古藏語是拼音文字,它的詞綴形態是很明顯的;但漢語是方塊字,從文字的表面無法看出他的古音。因此必須借助於古藏語的比較,才能離析出上古漢語的詞綴及其形態功能。
本論文共分六章,除了第一章「緒論」和第六章「結論」外,第二章處理了「上古喉牙音的形態音韻」問題:一方面認為上古漢語跟中古漢語一樣,有一個穩定的喉塞音*�}-,但它跟零聲母沒有音位對立,因此可以充當上古的零聲母;另一方面則認為部分喉音影、曉、匣(為)跟見系聲母*K-同源,這部分喉音應當構擬為*�}-K-。第三章談「喻四和舌音的形態音韻」:本論文受到國外學者的啟發,主張喻四有兩個舌音來源:一是*�}-d-,一是*l-,後來合流為中古的j-;兩者在漢藏比較、諧聲系列和歷史演變中,並沒有任何衝突。第四章論及「精系聲母的詞族音義及其原始形態」,本論文接受最新的說法,認為上古漢語的塞擦音是後起的,精系聲母來自*Tj-,同時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見。第五章「駁上古流音具形態交替說」,透過文獻語料的層層驗證,反對新派學者所主張的「*r-、*l-交替說」。
總之,本論文所討論的都是尖端問題,而且發前人所未言。針對以上任何一個議題,本論文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修正了前賢的意見。相信本論文的成果,可以帶給學界一定的參考。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