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滿額折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045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以比較詩學的方法,探討中國傳統文論在海外華人批評家的跨文化闡釋中,如何改造與轉化,進而在現代語境中獲得重生與延續的獨特軌跡。
全書共有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從海外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興起、形式與觀念建立發想。第二部分則就兩位華人比較文學學者──劉若愚和葉維廉切入思考。第三部分針對港臺及海外新儒學語境探討中國藝術精神。第四部分以陳世驤與「中國抒情傳統」的發現為開拓,高友工的「抒情美學」及其追隨者為延展,將中國抒情傳統建構海外。第五部分說明中國文學傳統如何在海外發揚?詞學理論的建構如何形成?第六部分以四位學者──夏志清、王德威、黃維樑、張錯分別論述傳統文論話語與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最後探討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性批判的關係。最後則嘗試圍繞全球性的「學術流散」及其引發的新生經驗,檢視海外華人批評家共有的批判視野和世界意識。

本書特色
遊走於東西文明間的海外華人學者,構築了中國古典研究領域的獨有風景。其研究呈現的雙向觀照的特殊形態,不僅說明全球性學術流動中的身份變動和遊移,更凸顯跨文化的理論闡發所透露出的多面關懷及內中的互動和張力!

作者簡介

李鳳亮,1971年12月生於江蘇阜甯,教授。暨南大學(廣州)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廣州)博士後,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訪問學者。
專業領域為文藝理論、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文化研究。著有《詩•思•史:衝突與融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詩學引論》、《沉思與懷想──對話、想像與批評的現代性》、《彼岸的現代性》、《藝術原創與價值轉換》等專著、合著十三部,發表論文近百篇。

【臺灣版後記】李鳳亮

本書最初立意、著手之際,正值原產自臺灣知識界的「傳統之現代轉化」方案,經由各路傳播,漸為大陸學人熟知、爭論,進而接納、改造的收尾階段。一路上,各方觀點,交鋒激烈,好不熱鬧。
彼時我所求學並供職的暨南大學(廣州),因與海外華人華僑關係密切,而在中國大陸文學研究格局中自成一隅,形成了以海外視野、比較方法、稀見史料為特色的研究進路及旨趣。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中,我和一群年輕的研究者,嘗試圍繞「臺港及海外華人學者」對傳統文論的創造性闡釋,以之思考「現代轉換」在文學理論的自我建構和重組過程中,可以提供怎樣的可能和經驗。經過九年的沉澱和追問,終於結成這本小書。
今次本書得以在臺灣與讀者見面,也成就了一次難得的學術因緣。書中所論及的華人批評家,大多與臺灣學術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求學於此,或安身於此,或立言於此。如果本書立足於大陸語境的觀察和反省,能給熟悉他們的讀者一些新的啟悟與收穫,定將成就本書的另一番意義。
本書的寫作顯示了一個年輕學術團體的通力合作。有著相近興趣的幾位青年學人,在「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這一問題上反復討論,在差異中尋求共識,使書稿得以以今天的面貌呈現給諸君。書稿寫作具體分工如下:

引 言:李鳳亮 沈一帆
第一章:閆月珍 朱巧雲(第一節)
第二章:孫 琪
第三章:沈一帆
第四章:朱巧雲
第五章:吳宏娟
結 語:李鳳亮 沈一帆
附 錄:袁偉軍

李鳳亮負責本書的整體設計和統稿,沈一帆博士承擔了部分統稿和校對工作。對各位作者在撰著和修改過程中的傾力合作,我要表示誠摯的感謝。
特別想說的是,廣州暨南大學蔣述卓教授、劉紹瑾教授對本書的整體框架、主要觀點及寫作過程給予了多方面的指導,我將深深的謝意獻給他們。
最後,衷心感謝積極促成此書在臺出版的韓晗博士,他的聰慧、儒雅、勤奮在「八○後」學人中並不多見。衷心感謝負責本書編輯工作的羿珊,因為簡繁字體轉換以及出版體例的差異,羿珊編輯為此書付出許多心力。
期待讀者的批評。

2015年12月於深圳

目次

序「秀威文哲叢書」
【引言 中國傳統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第一節 海外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論海外傳播與接受的幾種形式
第三節 建立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全球視野與整體觀念
【第一章 比較詩學視野中的中國古典文論】
第一節 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
第二節 跨文化對話中的道家美學
第三節 現象學與中國文藝理論溝通的可能性
第四節 劉若愚、葉維廉之於當代文論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港臺及海外新儒學語境中的中國藝術精神】
第一節 道德理性與中國藝術精神
第二節 人格修養與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呈現
第三節 修身與「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轉換
【第三章 「中國抒情傳統」的海外建構】
第一節 開拓:陳世驤與「中國抒情傳統」的發現
第二節 延展:高友工的「抒情美學」及其追隨者
第三節 多元:「抒情傳統」在臺灣
【第四章 中國文學傳統的海外發揚】
第一節 詩詞「傳道士」
第二節 「興發感動」說
第三節 詞學理論的建構
【第五章 傳統文論話語與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 夏志清:中國傳統之「感性」存在
第二節 王德威:彼岸的中國「想像」
第三節 黃維樑:文論雕「龍」者
第四節 張錯:「書劍江湖」之古典與孤獨
【結語 傳統話語‧現代意識‧比較視野】
第一節 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性批判
第二節 本土知識的全球意義
第三節 移動的詩學
【附錄 宇文所安的中國文論研究】
第一節 「知人」:回到中國的有機世界觀
第二節 文本細讀與文化觀照的打通
第三節 術語與文體
第四節 差異的認同與理性的回歸
【臺灣版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比較詩學視野中的中國古典文論

在二十世紀美國的中國文論研究界,有兩位華人比較文學學者格外引人矚目,他們便是劉若愚和葉維廉。劉若愚是一位難得的把中國傳統文論與西方二十世紀文學理論整合起來的語際批評家,是一位在華人學界、比較文學界與漢學界三個領域都有極為重要影響的出類拔萃之學者。他的比較詩學體系在西方漢學界產生過重大影響,並對中國文藝理論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貢獻。葉維廉則是蜚聲中西比較詩學、美學研究界的理論批評家,比較詩學中國學派的開創者。他曾被美國著名詩人吉龍‧盧森堡(Jerome Rothenberg)稱為「美國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樂黛雲先生曾經這樣評價葉維廉:「他是著名的詩人,又是傑出的美學理論家。他非常『新』,始終置身於最新的文藝思潮和理論前沿,他本身就是以現代主義詩歌創作起家,且一直推介前衛藝術並身體力行;他又非常『舊』,畢生徜徉於中國詩學、道家美學、中國古典詩歌的領域而卓有建樹。」
劉若愚和葉維廉對中國詩學與西方詩學之匯通進行的開創性嘗試,構成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九○年代海外華人學者中國古典詩學闡釋和研究的最高成就。劉若愚以理論總體架構見勝,葉維廉則以文本細讀見長,但他們的一個共同傾向則是借鏡西方詩學以闡釋中國詩學,嘗試把中國詩學引向現代詩學批評實踐,從比較視野發掘中國詩學的現代意義和價值。本章擬對他們的理論成就分節論析,而他們理論的共同點(如以現象學闡釋中國詩學)則在第四節進行專門比較和分析。
第一節 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James J. Y. Liu,1926—1986),美國傑出的華裔漢學家、比較文學家,是美國華人學界較早影響中西比較詩學研究的學者之一。曾與美國東海岸哥倫比亞大學的夏志清教授被譽為「東夏西劉」。1948年,劉若愚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語系,在清華大學研究生院攻讀一學期後,到英國留學。1952年獲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碩士學位。其後,曾在英國倫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匹茲堡大學、芝加哥大學任教。1967年起,劉若愚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執教,曾任該校東亞語言系(現改為東亞語言與文化系)主任。1977年榮升為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
劉若愚畢生致力於中國文學、中國文學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寫有八種英文著作,論文五十多篇。著作有:《中國詩學》(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1962),《中國之俠》(The Chinese Knight Errant,1967),《李商隱的詩》(The Poetry of Li Shang-yin,1969),《北宋六大詞家》(Major Lyricists of the Northern Sung,1974),《中國文學理論》(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1975),《中國文學藝術精華》(Essentia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rt,1979),《語際批評家:闡釋中國詩歌》(The Interlingual Critic:Interpreting Chinese Poetry,1982),《語言‧悖論‧詩學:一種中國觀》(Language-Paradox-Poetics:A Chinese Perspective,1988)。這些著作中的理論思考,是他融匯中西文學批評的理論實踐,其中多部著作被列為西方漢學研究的必讀書。他的著述不僅對西方讀者、學者瞭解中國傳統詩學精華及其特點有極大的幫助和開啟之功,而且對中國本土學者的研究亦有推動和拓展視野之作用。在中國詩歌翻譯、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尤其是中西詩學比較研究等領域,劉若愚的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在美國主流大學教授中國文學、中國文學理論,劉若愚處於一個把中國文學理論推向現時代的舞臺,這個舞臺的宏大背景就是西方文學理論。因此,首要的任務是如何找到二者交流的匯通點、找到能被西方世界接受和認同的言說方式。在建設中國文論體系的過程中,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作為第一部應用西方理論體系駕馭中國古代文論的學術專著,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文論研究的可能性,擴展了構建中國古代文論體系的視野、創造出理解與闡釋中國文學思想的系統理論。該書兼采中西文學思想和批評方法之長,以現代的、理性的、跨文化的眼光整理中國古代感性的文藝理論,曾一度因其耳目一新的文學理論形態引起學者們的普遍重視―飽受讚賞也備受批評。
一、寫作的目的
在《中國文學理論》第一章《導論》中,劉若愚明確指出了他寫作該書的三個目的,並做了解釋說明:
第一個也是終極的目的,在於提出淵源悠久而大體上獨立發展的中國批評思想傳統的各種文學理論,使它們能夠與來自其他傳統的理論比較,從而有助於達到一個最後可能的世界性的文學理論(an eventual 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
很多的學者認為,「世界性的文學理論」是不可達到的目標,劉若愚自己也並非天真地相信會有一個普遍接受的文學定義,但他認為尋求比現存更適切、應用更廣的文學理論是值得嘗試的。劉若愚的這種學術信念和執著是他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動力。
第二個目的也是較直接的目的是「為研究中國文學和批評的學者闡明中國的文學理論」。在劉若愚之前,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寫作已取得了較大成就。從二十世紀初,陳鐘凡寫作第一部《中國文學批評史》開始,很多學者在此領域中努力開拓。從體例上看,中國文學批評史著作可以分為:1、紀傳體―以專門的批評家為綱,以歷時為暗線,進行編撰,如朱東潤的《中國文學批評史》;2、編年體―以歷史朝代的劃分為明線,對專門的批評家、問題進行分析,如郭紹虞二卷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3、以文學問題為綱―分門別類,通過對專門的批評家的觀點的闡釋闡明文學理論問題,如傅更生的《中國文學批評通論》。總之,以時為綱,以人為綱,還是以文學問題為綱,蓋取決於撰述者的編撰需要。學者們的這些嘗試體現了文學批評史寫作的各種可能性。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是中國文學批評史寫作的另一種嘗試。他認為:「雖然已有成打(中文和日文的)一般文學批評史,但其中有些只不過是廣征博引,穿插以事實的敘述而已,以及論述某一專題或著作的無數論文(包括一些英文的),而許多重要的批評概念與術語仍未闡明,主要的中國文學理論仍未獲得適當的敘述。」劉若愚也指出,郭紹虞和羅根澤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搜集與整理,使中國文學理論有了一些秩序,「但是我們需要更有系統、更完整的分析,將隱含在中國批評家著作中的文學理論提取出來。」《導論》中還有一段話也表達了相同的旨趣:「中國批評家通常是折中派或綜合主義者;一個批評家同時兼采表現論和實用論,是常有的。因此,一個批評家的見解可能散見於本書不同的章節。縱非所願,實難避免。否則,或是以年代次序討論所有批評家,而寫成一部編年紀或搜集一些批評文萃加以翻譯,串以事實的敘述與流水帳似的評論,或是耽溺於蒙昧主義(obscurantism),甚至是走火入魔(mumbojumbo),堆砌野狐禪(zen-my)(若非野人頭zany)的話語,以便使『神祕的東方』與『不可測的中國人』這種神話永傳下去。」這段話既是對書中體例安排做的一點說明,也隱晦地表達了劉若愚對此前一些文學批評史的看法。在《中國文學理論》中,劉若愚對「文」、「氣」、「道」等概念和範疇的討論,對中國文學理論的系統化梳理,為研究中國文學理論的中西方學者帶來了新的視角和諸多啟發。
劉若愚的第三個目的與其第一個目的即終極目的緊密相聯,是「為中西批評觀的綜合鋪出比迄今存在的更為適切的道路,以便為中國文學的實際批評提供健全的基礎。」他認為,對於中國文學的研究,必須考慮中國的傳統文學理論,不能將純粹起源於西方文學的批評標準完全應用於中國文學,但當我們以世界性的觀點來研究中國文學時,只採用中國傳統理論作為批評基礎可能會不盡如人意。因此,世界性文學理論的形成有其必要性,但它的形成,前提條件是對世界各具特色的文學理論的比較與綜合,而這種比較與綜合應奠基在對各種文學傳統理論的系統、深刻地瞭解之上。劉若愚對中國文學傳統理論的分析與系統化研究為中西批評觀的深入比較和綜合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有些人認為,許多中國傳統思想是直覺的而不是分析的,分析中國傳統批評是否是應該的?劉若愚對此解釋說:「我不是為分析而分析,而是為將來可能的綜合做準備的。總之,綜合之前必先分析:若不先分析自然橡膠,何以知道綜合橡膠的制法?況且,若閱讀原文,或許有可能不經過分析就瞭解中國傳統的批評著作,但閱讀各種翻譯,則不儘然。翻譯中文的批評著作而不加以任何分析,可能導致嚴重的誤解。」從劉若愚的研究目的和立場來說,他的研究,並非像一些學者所認為的「以西釋中」,而他本人也非如西方學者施密特所指責的「歐洲中心」論者和具有(西方)「種族優越感」的人。他站在更高的境界,超越民族與文化的立場,孜孜不倦地從事著他心中的聖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