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滿額折

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這是一個對年輕癡迷的社會,
卻同時正對它自以為崇拜的年輕發起戰爭!

我們這個社會,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年輕的」,同時也是最古老的。
從歷史觀點看人類的年紀——
為什麼個人與社會雖會繼續老去,卻又變得更年輕?
你多大年紀?愈是考慮這個問題,它就愈難回答,因為人類有許多不同的老化方式:生物上、心理上、社會上的,此外還有一個文化年紀(culture age)。如果這樣考慮年齡,我們或許比想像中老很多。
但作者史丹佛大學教授羅伯特.柏格.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認為,在年紀變得更老的同時,人類的外觀、行為、心智、生活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欲望」上,卻又變得驚人年輕。就此而言,我們可說是活在一個返老還童的時代。
你有沒有看過祖父母在青少年時代的相片?他們是不是看起來非常嚴肅,甚至看起來像大人?現在請你回想自己是他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或者想想現在街上看到的大學生們,形象是不是差很多?祖父母當年的嚴肅、過早的成熟到哪裡了?
本書是一套關於「年紀」的哲學思考。透過生物學、演化學、地質學、歷史學心理學等多重濾鏡檢視人類文明的進程,為「你多大年紀?」這個簡單的問題,提供了年齡框架以外的思考取徑,也利用了文化以及歷史的研究去探討青春這個話題。
哈里森旁徵博引,出入於從各種文化和歷史,追溯人們對於青春以及老化的想法。他自科學借來「幼態持續」(neotony)的觀念(指將幼年生理特徵保持至成年),又把它擴大應用至文化領域,大力論證「青春」是文化的創新動力與天才火花所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他又看出戰後席捲西方文化的「返老還童」現象,乃人類文明史前所未有。在歷史、文化方面,我們這個時代遠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成熟,但同時又愈來愈趨於年輕化,如此兩極化反差的劇烈變動可能會打亂歷史連續性,將人類未來帶入不確定的領域――一個與過去全然斷裂的不可知世界。
今日大大延長的「青春」具有危險性。癡迷於年輕的社會,事實上卻正在對其自以為崇拜的年輕發起戰爭。社會的集體幼兒化(infantilize)欲望破壞了跨世代連續性(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也粉碎了世界的相對穩定性,需要「長者」和「機構制度」所體現的智慧加以彌補。哈里森寫道:「『天才』專注於創造屬於未來的新事物,『智慧』專注於繼承過去的遺產,在把它們傳遞下去的過程中予以更新。」
如果,你時常考慮社會為何對青春如此著迷,這是一本你必讀的書。

【推薦】
哈里森是當今最優秀的文評家之一。他極其淵博,心胸寬廣,熱情洋溢而充滿好奇心,有著多方面的修辭天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我肯定我不會為任何尚在人世的文評家當掉我的襯衫。但如果萬一有誰能讓我這樣做,那毫無疑問只有羅伯特.哈里森。——貝特(Jonathan Bate),《觀察者報》(Spectator)
讀哈里森的書就像是在一條小徑上漫步,穿過一座細心灌溉、大量播種和陽光斑駁的樹林……就像打造一座花園那樣,它帶給你的驚奇是沒止境的:過程就是一切。——《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若只能選一位,哈里森大概是今日人文學界最重要的作者。——《南方評論》(Southern Review)
這書看似散漫但結構緊密……古怪而精彩,無疑是一部需要你想透才會領悟其妙處的作品。——「高教論壇」,麥克里米(Scott McLemee)
哈里森有一種啟迪人的神奇方法,但他既不從當代事件推論,也不提供預測。在序言中,他說他當初面臨把書寫得很短或寫得很長的抉擇——讀者當然寧願他寫一部長的。——Rain Taxi書評
二○一五年「橋樑獎」(Bridge Award)非小說類獎項得主。該獎是為獎勵年度最能促進義大利文化與美國文化相互理解的著作,由羅馬市政府的文學館(the Casa delle Letterature)主辦—— 《文學館》

作者簡介

作者∥羅伯特.柏格.哈里森 Robert Pogue Harrison
史丹佛大學義大利文學教授、法語及義大利語部門主席,美國科學藝術學院成員,主持史丹佛大學電台「夠格意見」(Entitled Opinions)節目,著作包括《碧雅翠絲之身》(The Body of Beatrice)、《森林:文明的陰影》(Forests: The Shadow of Civilization)、《作古者的支配》(The Dominion of the Dead)、《花園:談人之為人》(Gardens: 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及《我們為何膜拜青春?》(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

譯者∥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前言
本書要對付的是一個答案不簡單的簡單問題:我們多大年紀?此處的「我們」指所有屬於「返老還童時代」(age of juvenescence)的人,該時代開始於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然後沿著古人所謂的「帝國轉移」(translatio imperii)的相反方向,漸次向東移動。
不先探索過人類年紀(human age)現象多方多面讓人困惑的複雜性,上述的問題就無由回答。因為人類除有著一個生物學年紀、一個演化學年紀和一個地質學年紀,還有著一個文化年紀(culture age),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出生於歷史之中,這歷史先於個人存在,也會持續到個人消失之後。就像其他生物體一樣,人總會老去,但我們誕
生於其中的歷史時期卻會大大左右老化過程的展開方式,其影響力甚至及於生物學的層次。不管是好是壞,人類物種一直以來都把演化轉化為文化,又把文化轉化為演化。所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多大年紀?)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不熟悉的地域——在那裡,我們發現我們與地球所有其他生命形式大相逕庭,且不擁有確定座標。
文化的強大演化力量目前已進入超速狀態,從很多最根本方面改變著我們物種。就基因來說,人類過去幾萬年來都沒有改變(至少專家是這樣說的),但今日一個在聖地牙哥打網球的三十歲女人更像巴爾札克筆下三十歲女人的女兒而非妹妹。在家父的大學畢業紀念冊裡,我看到的是一張張完全成熟的大人臉,但我在自己教的大學部學生從未見過這種臉。在較早的時代,才十二歲的小孩便看似小大人,臉上業已顯露歲月痕跡。反觀今日的第一世界居民哪怕照樣會隨年紀而萎縮,卻始終有一張嫩臉蛋,不會出現見於其他文化或歷史時代的強烈老態。造成個中差異的原因不只是我們有較好營養、較佳醫療保健和較少受到風吹日曬,還因為一個整體的生物文化轉化(biocultural transformation)業已把一大部分人類變成了一個「年輕」物種——外觀上年輕、行為上年輕、心智上年輕、生活方式上年輕,以及(這是最重要的)欲望上年輕。
這種返老還童是如何成為可能的?它是受到我們物種的生物性基底支撐的嗎?為什麼雖然我們(包括個人與社會)會繼續老去,但卻變得更年輕?我們的返老還童為我們預備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這些問題都環繞著和橫穿過先前提過的核心問題:從歷史的觀點看我們是多大年紀?我選擇用一個多面向的方法來探索這些問題:它把相關的生物學和演化因素列入考慮,又把主要焦點放在西方文化史的大輪廓。確實,我發現我除了有必要提供讀者一套年齡哲學以外,還有必要提供一套歷史哲學,因為在人類領域,年紀和歷史乃是不可解開地交織在一起。
對於席捲西方文化和許多其他文化的返老還童現象(一種前所未有的現象),本書的態度充其量是憂喜參半。最起碼,我會設法評估它對我們未來隱含的風險(這是假定人類還有未來的話)。隨著它以愈來愈兇猛的勢頭打亂歷史連續性,我們的時代已經讓那些不是誕生於其新發明的新奇之中的人感到疏離。奧登(W. H. Auden)在〈年長公民寫的打油詩〉(Doggerel by a Senior Citizen)的一開始如是說:「在一九六九年的今日,我不會把地球稱為我的星球。」自一九六九年以後,感受到自己的世界被佔奪的公民愈來愈多,感覺也愈來愈來熾烈。在二○一四年的今天,一個較老的人不會了解小孩、少年或青年的想法,所以也幾乎不可能提供年輕人指引,為他們指出通向成熟或公共事務領域之路(年輕人最後總得扛起公共事務的擔子,要不就是得為未能做到付出慘痛代價)。跨世代連續性(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毀壞至如此程度的社會是否可以長存,猶待時間來揭分曉。
本書的其中一個主張是,我們這個對年輕癡迷的社會事實上是在對它自以為崇拜的年輕發起戰爭。乍看之下,這個世界現在主要是屬於年輕一代(有著自行其是心態和沉迷科技小玩意的一代),但實質上,我們時代正自覺或不自覺地奪去年輕人賴以成長茁壯所最需要的東西。它奪去他們的閒散、遮蔽、孤獨和創造性想像力(這些都是人格的生成本源)。它奪去他們的自發性、驚奇(wonder)和失敗的自由。它奪去他們閉上眼睛自行想像的能力,讓他們無法在電影、電視和電腦螢幕的框架外思考。它奪去他們與大自然的廣袤和具體關係——沒有這種關係,人就不可能與宇宙有連通感,而人生也會始終保持在本質上無意義的狀態。它奪去年輕人與「過去」人的連續性,而這個「過去」的未來是他們很快便有責任打造。
幼兒化(infantilize)欲望或粉碎世界的相對穩定性對「年輕」毫無裨益。逼年輕人住在一個缺乏歷史深度或密度的「現在」也不會對「年輕」有所裨益。一個社會能帶給年輕人的最大祝福是把他們變成歷史的繼承人,不致淪為歷史的孤兒。那也是社會能帶給自身的最大祝福,因為繼承人可以透過創造性更新讓社會的歷史遺產回春。相反地,孤兒只會把「過去」視為異類,視為無法接近的大陸。基於讓人費解的理由(至少是讓本書作者費解),我們的時代看來正一心一意要把整個世界變成孤兒院。
本書無意推銷一種對未來的末日觀點。我不準備提供任何預言,哪怕原因只在我們時代的無休止劇烈變動會帶來何種結果是不可能預測的。就目前觀之,沒有人有能力斷言,過去幾十年刮起的返老還童風暴到底是會通向真正的回春,或只是通向文化的幼兒化。最後結果將端視我們是否找到方法,接引出新的和較年輕的文化成熟形式。就此而言,沒有事情比決心活出我們的年紀(act our age)更加重要。我指的是我們的歷史年紀(historical age)。過去並不會因為我們對它失去記憶而不復存在。不管我們自不自覺得到,一段幾百萬年的歷史潛伏在我們裡面。我們也許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年輕」的社會,但我們同時也是最老的,而且會愈來愈老。
著手寫這書的時候,我面對兩個選擇:把它寫得要命的長或是饒人的短。我選擇了後者。因為決心不把事情過度簡化,本書以隨筆筆法處理盤根錯節問題的風格有時也許會讓讀者感到困惑。不過,要是我覺得它缺乏內在敘事邏輯或一貫性的內核,斷不會把它呈現在讀者面前。不管看起來有多麼迂迴曲折,本書都絕不會讓讀者迷路。

目次

前言
鳴謝
第一章 人
耐人尋味的現象:年紀
Anthropos(人)
幼態持續
白猩猩
來自一個共同泉源
小孩是大人的父親
第二章 智慧與天才
sapientia(智)
小論年紀與智慧的關係
河流與火山
科學小孩
異代並存
代溝
悲劇的智慧
第三章 幼態化革命
弁言
蘇格拉底的天才
柏拉圖的智慧
小孩與天國
基督教的智慧
啟蒙運動之子
宣布獨立
美國憲法
蓋茲堡
第四章 愛世界之愛
說明
改變世界
愛世界之愛和一首詠「消失」的詩
新來者
年輕之愛
漫長沉默之後
成人進修教育


註釋
徵引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