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在書中細說他與大館的40多年情,揭開曾經「機密」的寶貴歷史檔案,更與你分享館內館外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書中有達250多張珍貴圖片,歷史性和趣味性兼備。
如今,「大館」還未退役,正在默默等待活化中。盼望此書能讓你認識它的過去,也讓你期待它的將來,如何繼續履行那未完的歷史任務。
作者簡介
香港警務處前高級警司。通識硏究社會科學碩士,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和公共行政社會科學學士。1976年加入皇家香港警察隊為警員,2009年晉升至高級警司,服務社會38年後退休。現為專欄作家及講師,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歷史和各地文化;並擔任香港警務處退役同僚協會主席、香港大學犯罪學中心名譽研究員、香港警察郵學會永遠名譽顧問和香港警察園藝會永遠名譽顧問。合著作品有《謹以至誠:香港警察歷史影像》中英文版、《佔中運動實錄》中英文版、《郵歷香江》。
序
序
自小在離島鄉村生活,與傳統民間習俗結下不解之緣。記憶中我們會在農曆年放爆竹、端午節划龍舟、天后誕看神功戲、搶花炮,還會參加盂蘭法會、鄉村的嫁娶儀式、食芋頭和蒸年糕等等。
因對歷史有濃厚興趣,所以自幼我的求知慾已很強,十多歲已開始研究香港歷史,常向鄉親父老查詢各地區的起源和典故,「打爛沙盆問到篤」,通常會用筆錄或以繪圖記下,皆因那時拍照和錄音尚未普及。後來當了警察,從70年代開始,曾於不同崗位服務,亦加入警政做研究項目,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階層的人和林林總總的事物,很多鮮為人知的事情和謎團,總有機會好像偵查罪案一樣,用不同方法包括與當事人會面、重返現場、翻查檔案和舊報章等得知和拆解。除了與工作相關的事情,其他有興趣的東西也容易向各方人士查詢,得以了解一些鮮為人知的真實內情。
現代人叫這些為「通識」,是透過不同的方式,領略或得到別人聞所未聞的「秘聞」。
因擁有這方面的興趣和知識,筆者在1994年被委任成為香港警察隊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更成為唯一一位華人警隊歷史專家。這方面一向是外籍專家專美,而本地華人卻欠奉,可能本地人對歷史興趣不大,不以這片土地為家,故長不出根來。從那時起,因我是委員會內唯一懂中文的專家,所以所有中文文件/文物皆由我負責處理及鑑定,亦經常接見說廣東話或普通話的「前輩」,聽他們訴說由30年代至70年代的故事,以及他們從其他前輩身上得知的舊聞,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至「警廉衝突」的往事,都一一被記錄成為香港警察歷史一部分。
在職警察時,更因有這方面知識,而有機會參與很多與警察歷史有關的研究和舊警署的保育項目,例如尖沙咀舊水警總部(現為1881 Heritage)、大澳舊警署(現為大澳文物酒店)的保育發展和前中區警署(現時荷李活道「大館」)的保育工作等等。
說回「大館」(前中區警署,舊稱「中央警署」),它位於荷李活道號,單看街名已知那裏絕不簡單,一事一物都曾觸動香港和南中國的神經。我的中學階段和38年警察生涯,也與大館和這一地區結下不解之緣。
就讀中學時的5年校園生活都在這一帶度過。這建築群旣宏偉又莊嚴,厚厚的外牆和一邊築起高高圍牆的監獄,令人望而生畏,但有趣的是,雖然看似森嚴,但卻是「無掩雞籠」,人人都可隨意徒步進入警署和裁判司署範圍,只是監獄那邊重門深鎖,偶爾見穿深色囚衣的囚犯被帶往附近工作,而警署的員佐級食堂Canteen(餐廳,俗稱「瓊天大酒樓」)則對外開放,附近的學生尤其捧場,學生餐例如火腿煎蛋飯加特製醬油、免治牛肉飯送生雞蛋一隻,既美味又便宜,更可取的是跟警察哥哥姐姐坐在一起,雖然他們說話間中夾雜一些術語和粗話,但總算和藹可親,不經意地發揮了很好的警民關係作用,相信不少曾在這裏吃學生餐的同學,後來都加入警隊「為英女皇打工」,回歸後轉為服務香港市民。
1976年至1977年期間,我在警察訓練學校受訓時又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大館,包括參觀中央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等。之後我的38年警務生涯,更可謂與大館朝夕相見:由早期的押解犯人到中央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到後來在不同時期服務於大館的不同單位,後來中央裁判司署停用,更在原址設立了由我擔任主席的香港警察郵學會會所,一直沿用至大館停止運作為止。
相信我是香港警察歷史上,唯一一位曾在大館服務超過8個警察單位的警務人員,亦曾不止一次負責大館(警察部分)的維修工作,後來改為保育。我對大館的歷史、一樑一柱、一樹一木都瞭如指掌,尤其曾在此舉行的不同儀式,包括鳴金收兵、大型家庭聯歡會、農曆年大型春茗活動及獎章頒授儀式等。
大館現時已交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籌劃及管理,「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現正進行中,建築群將被活化成一個適合公眾人士使用,而又能保留固有歷史的地方。
我有幸參與其中,想趁此機會將我40多年來所知所見和收集到的東西一一展現在這本書內,從另一角度走入香港開埠及之後百年的歷史和發展,讓讀者從這條時光隧道,去探索香港的過去,從而了解如何形成今天的香港。更希望藉此書向曾在大館服務的人士致敬,因他們不但對這片土地有感情和貢獻,亦是這裏的歷史見證人,能如數家珍般生動地講出這裏的一點一滴,他們也同樣是一等一的正宗導賞員。
何明新目次
序
鳴謝
第一章 「大館」來頭
1.1大館的由來
1.2大館與那些年的「冧巴」差館
第二章 法治管治源於此
2.1警察文化大熔爐
2.2 ABCD大頭綠衣
2.3全球最早的輔警
2.4始創交通部
2.5警隊中的「邵氏」
2.6 CID暗差出更
2.7前線「御林軍」與拜關帝
2.8香港第一位女性警察
第三章 館內館外 趣聞軼事
3.1大館老虎頭之謎
3.2行咇電話箱
3.3不說不知「大地」政治
3.4「酒杯底」文化
3.5警察咖喱 闖名堂
3.6芒果樹傳說
3.7拉閘!大館最後一次被圍
第四章 再見 大館
4.1傳統告別式 「鳴金收兵」
4.2告別「大館」
書摘/試閱
大館的由來
擁有152年歷史的大館(前中區警署,舊稱「中央警署」)建築群,其由來要由香港開埠後正式興建的第一所監獄說起。18世紀初,香港已是走私、販運鴉片和盜賊天堂。
在正式佔領香港前,英軍已於現在的中環奧卑利街附近山坡,建有一個用石頭、木板和乾草等搭建而成的簡陋監獄,用作囚禁他們的「犯人」。
開埠後,隨着人口上升,帶來罪案增加,故於1841年1月26日英軍登陸香港島後,隨即委任陸軍上尉威廉堅偉(William Caine)為總巡理府,他於同年4月30日上任,集執法和司法於一身,權力包括拘捕、檢控、審訊和懲處。當時那簡陋的監獄已不敷應用,而為了減少犯人數目,在軍法統治下,很多在今天看來犯案不重的犯人,特別是華人,都被判死刑並即時公開執行,以應付人(犯人)滿之患,同時收阻嚇作用。但在那時人人「爛命一條」的歲月,嚴刑發揮不到什麼作用,覓地另建監獄才是上策,於是在較荒蕪的山坡(現奧卑利街附近),用石磚和水泥,正式興建香港第一所監獄,於1841年8月9日建成,名為中央監獄,並於1899年改名為域多利監獄(Victoria Prison)。
巡理府(裁判司署)亦差不多於同一時間在監獄旁邊建成。
19世紀初,當歐洲勢力進入中國後,由於滿清政府腐敗和積弱,被迫接受「海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等不合理管治條例,即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犯法後,可以不接受中國的法律審判。當時很多英國人已僑居廣州,1833年8月,英國便在廣州設立了英國駐華司法院,所有英國人的訴訟,以及中國人與英國人之間的訴訟,都由英國駐華法院審理。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後,這個駐華法庭便從廣州搬到香港,由第一任港督砵甸乍和副港督德忌立兼任裁判官,以英國軍法來審理案件。直至1844年,才由倫敦派法官前來,隨即公佈了高等法院條例,改組了英國駐華司法院,停止使用軍法,同時宣佈凡是中國居民的刑事訴訟,也可以按照「大清律例」來審理。
根據記錄,1843年時獄中有囚犯482人,華人囚犯佔百分之九十,他們被禁閉在面積分別約為72呎長、29呎寬,以及49呎長、16呎寬的牢房中。外國囚犯佔犯人總數百分之十,大部分是印度水手和士兵,也有少數葡萄牙人、個別英國人及美國人,他們則囚禁於共64呎長、30呎寬的牢房中,平均每個外國犯人所佔面積,比華人囚犯大四至五倍。逃獄現象在當時並不罕見。由於犯罪率愈來愈高,這座小小的監獄飽受人滿之患,不敷應用,又因為犯嚴重罪案者與日俱增,政府決定擴建監獄。
監獄雖然擴建了,可是到了1862年,獄中的犯人數目已急升至650人。同時,在上環差館上街與普義街交界處的警署,又無法容納日益擴張的警察隊伍,因此當局就在細小的中央監獄旁開闢地盤,興建一列大型而多樣化的建築物,前面是警察總部,後面是羈留所和監獄,裁判司署則設於警察總部的東面,彼此構成了一組建築群,即今日的「大館」(「大館」原本是指警察建築物的範圍,但當政府決定保育該建築群後,才將其群統稱為「大館 Tai Kwun」)。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