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手作步道:築徑人帶你走向百年古道、原民獵徑、郊山綠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滿額折

手作步道:築徑人帶你走向百年古道、原民獵徑、郊山綠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展讀台灣最經典的手作步道!
台灣山林祕徑之間
一群人默默揮汗築徑、尺寸向前!
他們是「手作步道」的築徑人
以跨越時空尺度的工匠精神
修築、守護林間蜿蜒的山徑與古道。

★遇見,地圖上最美的綠色驚嘆號!
本書邀你細細領略:
古道上的先民生活史、最珍稀的原始棲地生態
手工築路的百年工藝、就地取材的工法智慧
與敬重山林萬物的生命觀。
並首度引介國際步道運動的最新趨勢
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本書特色】
★13條夢幻手作步道X20項精湛工法圖解 X9大國際步道趨勢
★【步道看點・手作工法】精美插畫圖示

【本書簡介】
●手作步道:築徑人向自然學習
手作步道,是近年國際間極受矚目的綠色運動。源於美國國家步道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的經驗,對於自然山徑與步道的維護,主張:
——以手工的方式維護步道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與周遭自然景觀融入
——減少對自然山徑、環境生態的干擾
在修築步道或修復古道的過程中,「築徑人」學習傾聽森林、水流、地質的聲音,尋找每一條步道獨特的自然條件、人文歷史、工法智慧及社會脈絡,找出與生態和諧共存的路線與工法。
●感受時代的波瀾壯闊:在手作與徒步中創造歷史
長期守護山林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提倡「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十年來努力推動「手作步道」的實作與工作假期——由於台灣的步道密集且發達,面對步道工程化、水泥化、棲地劣化等危機,強調以「手作」「就地取材」維護步道,儘量避免大型機具、外來材料對山林造成過多擾動;以「手」為限制,也能避免單一、快速與粗糙的步道工程對大自然帶來無法回復的傷害;而且鼓勵公民參與,人人皆可擔任志工學習實作!
手作步道的最大好處是:
• 步道維持自然土石與落葉鋪地,卻沒有積水泥濘、也無鋪面溼滑;
• 走起階梯來,膝蓋和腳踝感覺輕鬆彈性、舉步順暢;
• 周遭自然生態與步道融合一體,步道邊上也能成爲珍稀動植物的棲地;
• 颱風過後或許有倒木橫陳,志工善用取材,將之化做彌補流失路基的護坡路緣。
透過「手作之道」,我們也得以親近自然、徒步走上歷史——細細領略古道上行走的先民生活史、了解地質土壤與植被形成的自然史、觀察大自然的作用力與人的需求,而「就地取材」發展出來的工法智慧、敬重山林萬物的生命觀,更形成了一個正向又永續的循環——手作步道,正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最好註解。

●展讀台灣最精經典的手作步道
★砌石駁坎:走過豎砌、交工的百年手藝
★竹木階梯:拾級而上,與山坡一起呼吸
★山澗木橋:最親水的過溪智慧
★路緣棲地:最珍稀的生態野趣

本書從全台70條步道精選出13條位於不同區域、海拔環境,並各具獨特性格、工法特色與發展典範的手作步道現場,透過第一手深度描繪,並以手繪方式圖解13條步道之手作工法,帶你領略天人合一、大隱無形的祕徑之美:
●東台灣:蘇花石硿仔古道、大同舊部落步道、綠水文山步道 、嘉明湖
●中台灣:梅峰三角峰步道
●南台灣:卑南琅嶠古道之旭海觀音鼻段、舊達來辭職坡古道、藤枝林下步道
●北台灣:福州山步道、景美山仙跡岩步道、二格山自然中心、內洞森林遊樂區步道、基隆暖暖古道、淡蘭百年山徑之舊暖東道
同時,與國際同步,本書亦首度完整引介各國的最新步道運動趨勢,如:守護歷史步道與遺址廊道;串聯跨州界、跨國界、從山道海的長距離步道與環圈廊道;打造城市綠廊、生態綠網、舊鐵道變步道等,開展我們對於步道未來的新想像。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本書呈現最經典的手作步道及其精采故事,期待與您相聚在步道上、在山林裡、在滴汗的眉間,在嘴角微彎的笑容裡。

【暖心推薦】
小野 千里步道發起人
江慧儀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總監
李偉文 作家、牙醫師、環保志工
吳晟 作家、詩人、種樹的人
紀政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齊柏林 《看見台灣》導演
劉克襄 作家、詩人、步道志工
賴榮孝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作者簡介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以「自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負成長 」為目標,全力投入「步道志工培力、郊山步道鋪面調查、步道學三部曲」的扎根工作上。同時串連環島路網,在都會市區,推動綠色路權與綠色廊道;在社區郊山,則強調「手作步道」的公民參與環境守護。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我們在森林裡寫詩
文/劉克襄 自然觀察作家、步道志工

不久前,跟山友在深坑鄉的炮子崙發動手作步道的活動。
我們選擇整修村後的保甲路。這條百年前的保甲路,過往以泥土、木頭和石塊等材料鋪設,蜿蜒於蓊鬱的森林。
目前除了登山口,出現近百公尺的水泥路段,其他仍維持著自然的風貌。登山口這段,是十多年前修築的。當時鄉公所花了數百萬,還引以為傲。現在觀念思維改變,水泥步道變成破壞山林地景的錯誤指標,時時被村人引以為鑑。
工作展開前,志工們先去宜蘭走訪打鐵鋪,選購適合打造的器具,諸如石鑿、鋼槌和圓鍬等。以往每座村子都有經驗豐富的打石者,清楚哪種樹木適合鋪設,哪類石塊可做為材料。大家都能通曉物件的質地,敲打砂岩或選擇木料時,自是勝任愉快。我們希望手作步道的過程,不只是付出勞力,同時學得修路的功夫。
在師傅帶領下,我們觀察周遭環境,利用現存可移動的石塊、枯木和風倒木,逐段把殘破不全的路面鋪平。譬如,利用廢棄的舊石塊,重新堆砌為石階。現有石階多半踩得光滑,容易鬆動,都設法再穩固。再用石鑿子,敲出更深的鑿痕,讓人踩踏時,不易跌倒。
缺乏石塊時,便就近從旁邊的森林取材,以枯木或風倒木為踏板。相思樹幹心實而重,不易腐朽。半埋泥土中,除了穩固,更能支撐長久。有些路面,還得擇段,清理通順雨水溝渠,避免山路形成暴雨時的河道,日久成災。
在山村從事志工活動,一條手工步道的維護,跟其他農事活動截然不同。其他工作都是點的實踐,山路是線的完成,連接著之前的各種生活內涵。若能鋪好綿長的山路,愈能具體展現山村的友善。
手工步道更明示著,此地不是以販售蔬果、吸引觀光客為前提,而是把想要的生活展現,樂於和大家分享。這條山路繼續自然而完整地蜿蜒於森林,旁邊的物產,不用多費唇舌,你都相信,農民願意從事友善耕作。
以前在此發動無數回志工運動,修過石厝和茅屋,也學習植茶、種稻。我們一直對志工的定義不斷反省。如今透過打石,更加凝聚對這座森林的情感。每回的勞動,村人只能回報以午餐,但大家心滿意足,樂於付出,把它當做美好的奉獻。
保甲路長近一公里,每星期利用假日修十公尺。若要完工看來還要好一段時日,但我們沒時間壓力,只有是否做得扎實,合乎環境的要求。大家把手作步道當作一門山徑藝術,彷彿懷抱興蓋一座聖堂的虔心。
這條山路最後會通往山腹,幾位老農居住的草厝。我們慢慢地鋪,絕不趕工。每一段都要靜心思考,感覺每一處彎曲和起落的風景,期待打造一條台灣森林最美麗的步道。
工作一個月後,住在草厝的八十多歲阿公下山。看到這條走了一輩子山路,竟然重新在修築,而且維護得如此完善,他也嚷著要加入假日志工的行列,但隔周我們繼續鋪石造路,並未發現他現身。大家工作時還在開玩笑,一定他年紀太大,走回山上就忘記了。結果,黃昏時,一位志工上山去拜訪,沒多久傳來了一張照片。原來,阿公真的參加了,他從山上一個人獨自修建下來,而且鋪了好長一段。我們兩邊分頭進行。相信有朝一日,會在森林裡碰頭。
這樁修路,也因為阿公往下修,而我們往上蓋,產生微妙的呼應,連接著人心最和善的那一部分。因為有這樣的情境,休憩時,有時回望鋪好的路段,猶若讀到自己寫了一首壯闊的長詩,正在完成當中。
__________________
【導論】十年砌匠心——手作精神的公共之路
文/徐銘謙

*實作與對話:追求渾然天成、大隱無形之美
步道最好的對話,不是辯論各自的想像,而是在一個真實的場域中,讓政府承辦人員、部落社區居民、專業者、志工們甚至路過的使用者提出自己的觀點,一起捲起袖子動手操作、實驗想法,持續觀察有沒有效果、不斷地修改調整。
步道剛好是人人可及、技術門檻較低的公共空間,也是具體而微、折射人與自然關係的鏡面實相。過去十年來,發生在將近全台七十幾處的手作步道,每一處都是微型的公民社會、民主平台,從事前的調查溝通、規劃討論到實作,乃至後續的維護與變化,都是公眾參與和對話的過程。
透過「手作步道」之窗,我們看見行走其上的先民生活史、了解地質土壤與林相形成的自然史、觀察水的作用與人的需求交互影響,學習「就地取材」發展出來的工法智慧。如果未曾參與也不經解說,讀者直接到步道現場,可能感覺不出人工斧鑿的痕跡:
• 步道維持自然土石與落葉鋪地,卻沒有積水泥濘、也無鋪面溼滑;
• 走起階梯來,膝蓋與腳踝感覺輕鬆彈性、舉步順暢,甚至以為石頭只是「恰巧」不偏不倚地「長」在踏腳或歇坐的位置;
• 周遭自然生態與步道融合一體,有時步道邊界甚至被生長迅速的野草小花覆蓋,只能隱約看出路痕,步道邊上不時出現穿山甲鑽出的洞與土;
• 颱風過後或許有倒木橫陳,志工善用取材,將之化做彌補流失路基的護坡路緣。

若非時常去走,實際上你感覺不出前後有所變化——這就是有「時間」與「萬有」參與其中,渾然天成、大隱無形的手作步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待料
對「工具」與「材料」的看法,是區別一般人與手工者的關鍵特徵。公共電視有個特別企劃《為了功夫闖天下》,我總是準時收看。其中一集是去丹麥學木工,簡約美學又實用的各色椅子,讓人不由讚嘆,但是整個節目花最多時間呈現的卻是日常的「砂磨」——運用指腹的手感、以不同粗細的砂紙無止盡地重複動作——砂磨光滑的講究雖然看來瑣碎,卻是一切木工的基礎,磨的不只是木材,也在磨木匠的心平氣和,靜下心才能仔細觀察木材的結、紋路等細節,以構思最適順接的多種可能。滿室因砂磨與鑿切所產生的木屑、廢材,每天收工前都要徹底打掃,確保器具清理乾淨、細心磨利。這,就和步道工作收尾的基本功夫一樣重要。
我彷彿能從螢幕上聞到木料的香氣。回想起那年參加汗得學社大溪造屋,面對滿地從老屋拆下來堪用的老材,一邊鑿切榫接面,一邊撫摸嗅聞百年前的福杉,想像它從福建上船前還是一棵大樹的樣子,來到大稻埕、上溯大漢溪至此,第一個遇到它的老師傅用了什麼方式防腐又保留了香氣。珍惜材料資源的心情,「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的江慧儀、孟磊做得更徹底,他們總想找空間存放那些載回來的、被人丟棄在老屋與路邊的有用資材;每當孟磊雙手環胸、支著下巴端詳那堆「垃圾」,我猜他腦中已有定見,這根木頭即將成為生態廁所或自然建築的某一個側邊,完美而驕傲地支著屋頂的重量,繼續材料的下一個旅程⋯⋯
節目尾聲,木匠在家具成品不起眼的角落簽上自己的名字,我腦中浮現李奧帕德(Aldo Leopard)那句「一個自然資源保護論者會謙卑地認為,他每砍一下,就是將他的名字簽在土地的面孔上。不管是用斧頭或用筆,每一個簽名自然都是不同的」。丹麥木工運用廢材角料、以麵包窯烤披薩歡送學徒,製作人請他送台灣觀眾一句話,他說:「請大家在自己生活周遭種一棵樹」。
一個敬業而技藝超群的工匠,對於工具與材料必然保有一種敬意,他的技能是建立在對自然的知識與生命依存循環的永續觀點上。從選擇具有不同特性的樹、砍成適合不同角度的木材、如何讓木材乾燥、如何回收再利用、轉化為能源的型態,乃至進入種樹的循環,為「手工精神」做了最好的註解。
*匠心之眼
手作技藝,是建立在一整套複雜的知識體系上的,此種知識不完全是教室可以傳遞的分析性知識,還包括無法言傳、只能在實作經驗中觀察、試錯累積出來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以及藝術性的美感。
在羅伯‧波西格(Robert M. Pirsig)的《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中,特別強調這種統合古典與浪漫的根本「質素」無法分割,要避免馬克吐溫的困境——當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學習駕馭航船之道、精通了分析性知識後,卻發現江河之美消失了。而也許在眾多手作類型中,在自然之中的手作步道,可能是最能兼具環境美感與分析性知識的一種。
關於無法言傳的知識,我自己曾有深刻的體會,而且是在開始帶志工實作時才發現到的。理論上,「砌石階梯」的標準動作是先挖掘,挖出適合石頭的形狀,然後抱起石頭放進去,使石頭的踏面與外緣平整,確保石頭本身穩固。
每當我演示完分解動作後,交給志工去作,回頭來看就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是挖出太深太寬的洞,甚至整個基礎土層挖空,以至於石頭陷入大洞,或是缺乏固定的基礎,我們就得重新去找更大的石頭,然後花整個下午彌補這個問題。
祕訣是在挖洞之前,就要先觀察選用石頭的各種角度與形狀,挖掘的洞最好就像這個石頭的「陰刻印模」;更重要的是,在掃視找來的大小石頭時,腦海就要同時建立、運算兩個立體石塊拼起來的完工面模擬圖像,而這個工序是無法透過說明而清楚傳達的。新手在這個工序上總是充滿挫折,而且被石頭的重量弄得氣急敗壞。我記得自己的挫折,而那是啟動「內隱知識」與邁向純熟的開始。
*在完美的面前保持謙卑
有一回跟著伍玉龍老師去勘查步道現場,我們都同意水的流向與作用所致的問題,但情況有些棘手——地形上沒有排水的出口。
布農族的伍老師言簡意賅地用手在我眼前的空間裡,指著上坡幾個點、一邊在空中砌著一個看不見的節制水流的駁坎。我與他眼前看到的空間原始感官資料沒有不同,但卻無法順利讓伍老師腦中的畫面在我腦海浮現。一直到他實際操作完成之後,我才瞭解原來是長這個樣子,但我還需要累積很多次操作以及在不同環境中的實際經驗,才能做到與伍老師「視域交融」。
這些第一手經驗,形塑出屬於我的意義框架與默會知識,幫助我掌握整體的畫面,留意越來越多細節,現場向我開放的訊息就變得更加豐富。儘管植物的學名大多仍向我隱藏,但我沒有忘記欣賞山林的美,包括嵌入整體風景的駁坎,仍保有隱藏其間的低調美感。這樣的駁坎不只要留意表面的平整與弧度,即使在內側埋入土坡中、路人看不到的部份,也要細細地用土石卡緊填縫、逐層夯壓結實。不只為了結構的穩固,也是在透過作品傳達個人的想法與能力,在作品裡面展現自己的實相,包涵知識與技術、美感及道德性的倫理。每砌成一個駁坎,就是把自己的名字謙遜且驕傲地烙印在土地上的印記,而每一個駁坎也都是獨特的。
面對新的情境,必須全神貫注觀察、重新開始構圖,而趨近完美的過程是不斷自我來回校正,無法立即達到,只能無限逼近——人永遠都在看得見的前方一步之遙,因此總是保持謙卑。
*跨越時空,與手作者心靈相通
即使距離完美總有一步,手作者也會愛上自己展現的實相。1880年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創作的《木偶奇遇記》(Le avventure di Pinocchio),說不定就是在描述這種工匠的熱愛與成就感。而當洞察訊息的感官打開以後,無意間發現,自己竟也能從別人的作品中看到其想法,甚至產生互動。無聲的跨時空對話,承載技術的物(object)是彼此認識的基礎。
大多時候是在同一條步道上,面對類似的排水問題,暗自欣賞其他老師完成的「砌石截水溝」細節,不用語言交談,但在心中重新校準彼此的位置與份量,或暗自偷學、以累積工法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有時是驚訝於跨文化工法展現的類似性,例如我曾在屏東舊達來、沖繩石疊道、四川丹巴中路、以及寧海許家山看到相似的石頭城,看見彼此不相識的社群所面對的環境、氣候、地質是如此地相近。
在異國的步道上健行,看到既類似又有所不同的工法時,總忍不住趴下來端詳研究,好奇他們用的工具與我們有什麼不同,想知道在一個困難的銜接角度又用了什麼方法固定;看見正在施作步道中的外國友人,也會產生跨國的同行團結感。甚至,跟古人也能心意相通——在考古遺址出土的排水溝,從石頭堆砌的排列發現某種規律、巧思與美學的要求,彷彿讀懂了先民擺放石頭的思考過程。
*步道,詩意的居所
感應最強烈的一次,是在花蓮蘇花公路上方的古道。此處從一開始完全沒有路、到找出日據時期古道的遺跡,再到太魯閣族人開始接受培訓、乃至每週三天持續手作修築兩年多,這段過程,我時不時就會去到現場,所以我認得每一吋步道前後的細微變化。
隨著步道從入口越往後段深入,我從砌石的排列讀出手作者心理的變化:最初的段落出於不情願或是生疏,石頭排在一起卻沒有密鋪,但從結構來說無可挑剔;越到中後段,手作者顯得熟練順手、游刃有餘,開始考量到景觀的延續性,即使在較平緩又缺石頭的段落也疊砌了石面;最精彩的就是「臨海崩石坡」那段,手作者愛上了自己的作品,陷入不可自拔的「石頭控」狀態,不僅將崩石舖平成寬度一致的步道,且為講求平整、順接無縫的精準,還出現鑿切大理石的費工講究。
返程的路段上,我再度查覺出最近才修補手作的痕跡,而且許多路段已經修復到跟日據時期的遺跡近乎一模一樣——這份自我要求全,來自於一邊設計、一邊實做、一邊調整的藝術家心靈。這群太魯閣族人根本不再是工人,他們在這裡與自己對話、追求完美的成就感,而我彷彿能與手作者一同神遊於把玩巨石的遊戲之中,並且感覺他們在遊戲中氣定神閒。
我想,或許這種經驗,就是哲學家海德格所說的「寂靜之聲」——步道是手作者的存有開展,是保有他的語言之音的所在;當他人踏入步道時,就進入了手作者正在說出的語言場域,只有具備「匠心之眼」的人,經由傾聽與召喚打破了靜默,從而與手作者共同存在於這個「詩意的居所」。

目次

【推薦序】我們在森林裡寫詩 文/劉克襄

第一部 手作之道
第一章【導論】十年砌匠心——手作精神的公共之路 文/徐銘謙
第二章【手作步道12問】

第二部 展讀台灣最經典的手作步道
●之一:東台灣篇|太平洋的風與巖

第三章【宜蘭|蘇花石硿仔步道】
太魯閣原住民族的工藝驕傲
◎代表工法:砌石、導流木
◎蘇花古道前身為清代後山北路。古道之清水斷崖、臨海崩石坡高聳壁立,幾無插足之處,錐麓古道最初則是以繩綁人垂下於岩壁上開鑿。在大自然的作用力及大歷史的場景下,交疊出屬於太魯閣原住民族的場所精神和工藝驕傲。

第四章【花蓮|太魯閣綠水文山步道】
跨越時空,百年手工築路的傳承
◎代表工法:砌石駁坎
◎幽靜蜿蜒,時而在林間、時而在溪澗旁,依據「志願服務法」成軍的第一支國家公園步道志工,於此延續合歡越百年築路人的傳奇。

第五章【台東|同禮大同舊部落步道】
神秘谷深處,築一條回家的山路
◎代表工法:竹木階梯
◎位於東台灣神祕谷深處,沿途盡是原始的低海拔闊葉林,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為族人自發修繕的傳統路線,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以符合腳步的韻律提供「踏足點」。此處,記錄著一段關於太魯閣族部落記憶與回家的歷程。

第六章【台東|嘉明湖】
月亮的鏡子:一座湖,與走向她的山徑
◎代表工法:沖蝕溝處理
◎人稱「天使的眼淚」、「月亮的鏡子」、「上帝遺忘的藍寶石」——嘉明湖因她的美麗而獲罪,步道上的高山沖蝕溝彷如眼淚的泉源,亟需我們透過與大自然的學習與合作,加以修復。

●之二:南台灣篇|半島的急水

第七章【屏東|卑南琅嶠古道】
手護奇岩、海崖、礫灘、岬角之美
◎代表工法:沖蝕溝處理
◎台灣南端後山、屏東旭海-觀音鼻間段落,面臨公路開發與絡繹遊客的威脅,導入劣化環境的復育工法、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的發展,讓環境保護與社區經濟取得平衡。

第八章【屏東|舊達來辭職坡古道】
穿越辭職坡古道,走進舊達來時空
◎代表工法:立砌鋪面、塊石疊石階
◎古道傳承了魯凱、排灣族的精湛石藝,工法智慧完整地保存在原住民母語的密碼中,部落年輕人一步一步走回舊部落,重現昔日風華。

第九章【高雄|藤枝森林遊樂區之林下步道】
漫步熱帶高山霧林,聆聽森濤
◎代表工法:改線、橫木護坡
◎為解決八八風災後柔腸寸斷、難以修復的聯外林道,改變開路思維,以低度環境干擾的手作步道替代。

●之三:中台灣篇|雲霧中的森林

第十章【南投|梅峰三角峰步道】
從獵徑社路到合歡越,穿越百年生活史
◎代表工法:土木階梯
◎位於中台灣的台灣大學山地實驗農場,連結了春陽、梅峰與翠峰的歷史線路,從賽德克族的獵徑社路到隘勇線、合歡越,跨越百年時間尺度,學生們寒暑接力、齊心修復。

●之四:北台灣篇|淺山的土與岩

第十一章【北市|景美山仙跡岩步道】
親山,遇見最美的棲地
◎代表工法:路緣木
◎在「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設施步道負成長」與「步道學」理念下,極力維繫著城市中有如孤島的綠色棲地、稀缺的土徑存續,讓居民感受「土」的美學與實用。

第十二章【北市|福州山步道】
城中綠蔭土徑,聽樹蛙唱歌
◎代表工法:砌石路緣
◎雖非蒼翠挺拔的中高海拔步道環境,周邊是早已過度開發的都市環境,但守護山林步道的心志卻不曾因此而稍減,鋪滿自然落葉與土石、排水良好的綠蔭小徑,成為城市中推動生態教育的綠色基地。

第十三章【新北市|二格山自然中心】
溫柔呵護郊山的綠手指
◎代表工法:砌石截水溝
◎北台灣的山系仿如綠手指般伸入盆地城市,近郊步道亦回應多元使用角度,結合手作步道之體驗與環境生態教育。

第十四章【新北市|內洞森林遊樂區步道】
與國際同步,最友善的親山步道
◎代表工法:無障礙設計
◎在不影響自然景觀的前提下,以身障者觀點、參與設計出「通用設計」的戶外步道,作為步道分級、機會均等理念實施的示範點。

第十五章【北台灣|基隆暖暖古道、淡蘭百年山徑之舊暖東道】
以百年古道,串聯生態廊道
◎代表工法:山澗木橋、砌造石階
◎為使挑夫省力,暖暖古道石階皆以現地溪流石材取來,砌造梯級高度就是配合扁擔反彈的高度,階梯與步伐的搭配正好是符合挑擔晃動的頻率,古道的寬度也配合扁擔約維持一米寬度。同時,在進行淡蘭百年山徑踏查的過程中,也發現很多砌石拱橋、石板橋、糯米橋,至今屹立,但迫切需要工藝技術加以維護,方能持續下個百年。

●手繪圖解【手作步道工法】
●路線整理:路跡整理、除草清理路幅、修整路面排水坡向、鋪設路緣石、路面回填碎石夯實、沖蝕溝回填、改線
●橫向排水:設置導流木、橫木護坡、砌石截水溝、節制壩
●階梯:土木階梯、砌石階梯、竹木階梯
●護坡、鋪面:砌石駁坎、立砌鋪面
●橋:山澗木橋、橫木跨橋、過溪踏腳石

第三部 手作進行式:國際步道運動新趨勢
第十六章 手作步道的運動軌跡:9個相互牽引的小行星
●概念1:通行作為基本人權|提倡公眾通行權、親近自然
●概念2:把時間向度帶入空間|保護古道與文化路徑
●概念3:人是步道的靈魂|公民保育團、 志工和工作假期
●概念4:歷史空間的轉化|鐵道變步道運動,紐約High Line、倫敦Sky Cycle
●概念5:步道周邊景觀整體保護|英國美麗風光、美國國家步道緩衝帶、日本里山倡議
●概念6:連結這裡到那裡|串連長距離步道、與環圈步道
●概念7:把人的尺度帶回城市|城市中「人本交通」與單車路權
●概念8:把自然生態帶回城市|綠道、綠廊、生態綠網
●概念9:兼顧保育與社會、經濟|特許制度、生態旅遊

附錄
【實踐篇】手作步道:踏查、修築、守護三部曲

書摘/試閱

第二章【大同舊部落步道】
神秘谷深處,築一條回家的山路
文/陳朝政
【引言】
花蓮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舊名砂卡礑,
從平地到山上,跋涉經過900公尺的海拔落差,
走在回到舊部落的泥土小徑,
沿途盡是原始的低海拔闊葉林,
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為族人自發修繕的傳統路線,
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以符合腳步的韻律提供「踏足點」,
鮮少人工設施干擾,動植物們安然自在地棲息於其間。
走一趟砂卡礑,經歷一段部落族人「回家」的故事旅程,
更充分體驗活力盎然的自然野趣!

【步道小檔案】
‧到大同舊部落的傳統路線是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前的得卡倫步道,經過部落運送物資的流籠索道、砂卡礑林道,海拔落差約900公尺。
‧部落族人平日使用、維護的路線,幾乎不見人工設施。
‧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皆是用現地石頭以符合腳步的韻律提供踏足點,有時需要手腳並用攀爬。

【步道特色】
‧生態景觀:幾乎沒有開發擾動,保存了非常原始、完整的低海拔闊葉林。
‧人文遺跡:途經的砂卡礑林道是日據時期為了伐木所闢建,被部落族人戲稱為「大馬路」,林道沿途仍可見到當時運送木材的索道遺址,在禁伐多年之後,林道僅用於族人以碰碰車載運物資往來。
‧手作路段:除砂卡礑林道的水泥鋪面,沿著族人修繕的傳統路線走,皆是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在大同部落回到舊部落的這段路上,則協同志工以竹木階梯、土木階梯、導流木、扇形轉角等工法施作。


這些年,熱血志工在台灣各地揮汗「手」護環境,留下許多關於山的美好記憶。若問他們,一條吸引人的步道應該具備哪些條件?答案肯定是「有故事的步道」!

花蓮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那一條回到舊部落的泥土小徑,或許比不上鄰近的清水大山、千里眼山的登山路線,卻可能是歷年來步道工作假期最讓人感動的一段路。部落族人自發性修繕的傳統路線,皆是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沒有人工設施的干擾,所有動植物都能安然自在的棲息於它們喜歡的地方。為了減低都市物質文明的擾動,族人仍堅持著在山上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耆老從土地習得的智慧,今日仍應用於生活當中。

當志工們背著物資,氣喘吁吁手腳並用攀爬而上,進入這片壯闊山麓,滴下考驗、驚奇、感動交織的汗水之時,他們與族人的相遇,正是將部落堅守自持的故事傳頌到山林外的開端。

【生態旅遊,部落生存新契機】
大同部落舊名砂卡礑,就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的上游。沿著砂卡礑步道經過五間屋、三間屋到了盡頭,開始往上攀便是大同部落族人回家的路。不過我們第一次跟著族人上到大同,是循國家公園管理處前的得卡倫步道,經過部落運送物資的流籠索道、砂卡礑林道,才終於抵達這處美麗的部落。

這一段傳統路線的艱辛不在話下,幾乎每一回氣喘吁吁在陡上700公尺的路上心中都會暗罵,下次絕對不會再來;但每次抵達大同部落後,總是在心中充滿感動,感謝讓我們有機會在這海拔一千公尺之境,遇見仍保存著的許多美好:Yaya的智慧、Yayku的親切、Simat的熱情,還有Isaw守護土地與傳統的堅持。

因著這些美好的人、事、物,千里步道與部落在經過多年的充分溝通後,正式於2013年參與大同部落生態旅遊工作的發展,嘗試以我們擅長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為部落開啟一些新的可能性。

【土徑踏點,符合自然步伐節奏】
第一回上山是跟著部落的青年。雖然上山傳統路線會利用到一些國家公園的得卡倫步道,但全程以木棧道及階梯修築的步道,不合部落族人的習慣,因此年紀輕輕便接下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總幹事的Lituk,和在地輔導部落產業的世界展望會同工Wubi,帶我們走的是族人使用、維護的路線。走在幾乎沒有人工設施,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沿途族人維護的痕跡,皆是符合自然步伐節奏的踏點,原始路徑增添冒險趣味,也少了連續階梯的單調與硬梆梆的回饋力。雖然累,興致卻隨著海拔攀升而高漲。2個半小時幾乎得手腳並用的攀爬,是親炙同禮部落的第一道考驗。

抵達砂卡礑林道後,是長約9公里的平坦大道。雖然如此,仍不禁擔心雙腿歷經陡坡的摧殘,最後這一段約莫3小時的路程會不會成為最後一根稻草?站在海拔800多公尺的山腰邊緣,已經無法回頭;自山腳升起的雲霧無盡,不僅掩去視線展望,也遮去圈養日常的世界;看不見水泥樓房,沒有車輛塵囂(除了畫上睫毛與眼線的黃色碰碰車),更鮮有人煙。從這裡開始跳進另一個境界,不知向前還能再看見什麼樣的風景?

【守護傳統生活方式】
砂卡礑林道被部落族人戲稱為「大馬路」,是日據時期為了伐木所闢建,沿途仍可見到當時運送木材的索道遺址。在禁伐多年之後,林道僅用於族人載運物資往來,除了腳底踢的水泥路面,幾乎沒有開發擾動的情況下,保存了非常原始、完整的低海拔闊葉林。而這也必須歸功於大同及鄰近的大禮部落,至今堅持著在山上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

必須跋涉一整天才能抵達的大同部落,到目前為止仍然無自來水,未接台電電力,也無手機訊號的打擾。為了發展觀光產業,部落也曾有過討論:是否應該拉電上山?是否要有更易於通行的道路?道路、電力,能夠輕易的將來自都市的物質生活帶往任何地方,然而獲得便利的背後,部分族人更擔心的是丟失掉的那些。

【多背一公斤,回到祖靈看顧的故土】
還記得第一次上山,一路相隨的繚繞雲霧,一直到我們踏進聚落便突然消散,清水山、白髮山、三角錐山、塔山,一座一座浮現眼前,近得像是伸手便可攫獲,卻又散發隱然不可在其面前放肆的傲然氣度。在部落待上幾天,更能感受到這股原始能量的牽引,彷彿連呼吸都因此變得順暢。

而當我們隨著Simat回到舊部落,聽她細數兒時生活歷歷在目,還有祖父、祖母偶爾來到夢中,要她別忘了抽空到竹林下看看祖屋的提醒;Simat絮叨兒時回憶的溫暖語調,她們同輩8個玩伴的淘氣身影,與這荒蕪一片現況交疊穿梭。我們也不禁盼望,不管是木頭蓋的大同禮拜堂,還是以蛇木為柱的竹子家屋,未來我們仍會回到這片祖靈看顧的故土,再交給Simat的孩子繼續傳承下去。

這一份盼望感召了30多位來自台灣各地的步道志工,無畏前路崎嶇難行,不僅犧牲休假、付費參與工作假期,更響應「多背一公斤」的行動,參考部落列出、山上較為缺乏的民生物資清單,各自在個人行李之外,多帶一樣物資上山。重裝攀爬7小時之後,緊接著便是回舊部落這段路的修復工作。

【文化衝擊:用身體履行的環境教育】
對太魯閣族人來說,其實「路」就在腳下,雖然也曾以就地取材方式稍微整理,但絕大部分仍是毫無斧鑿的原始路跡。和族人經過充分討論後,決定修復這條「回家的路」,作為返回舊部落、追尋傳統文化的開端。

在大同步道工作假期中,志工和部落出動的老老少少,有利用現場的竹子或木材修建的階梯,也有自周遭林下採取回來的砂岩塊石,用於砌階或步道鋪面回填。山上的工作對族人再平常不過,之於志工卻是經歷一場文化衝擊:

砍刀該怎麼使,才能像削鉛筆似的將木樁削尖?
是什麼神力,能讓一位部落婦女輕鬆扛起一根2公尺長的原木?
下雨便溼滑泥濘的陡坡,怎麼在族人腳下如履平地?

一次又一次工作假期所帶來的,不僅是志工付出勞力與金錢回饋環境、支持在地經濟的公益行動,更是一場用身體履行的環境教育。

【上一堂與土地對話的自然課】
除了藉由身體勞動去感受、學習,透過「吃」這件事所帶來的學習效果,恐怕比別的方式都要來得更直接與強烈。好比對一個「植物盲」而言,恐怕只認得淋上美乃滋的「過貓」,卻無能辨識中低海拔野外常見的「過溝菜蕨」;而「瓦氏鳳尾蕨」如此難記在腦裡的中文俗名,若沒有那股入口清苦的滋味提醒著,或許也只能在心中停留一頓飯的時間。

這些全是學習自土地的智慧積累。Yaya是族人非常仰賴的一位耆老,與她漫步在部落周邊的山間、林中,信手便是一頁太魯閣族的智慧經典。最為神奇的是一種看似平常的綠葉,竟能在Yaya的手中,幻化為去瘀藥草。眼看她摘來一袋藥草,和水搓揉我們扭傷、撞傷、拉傷的患部,再浸回水盆反覆幾次,原本青綠透光的水面,竟然就像混入了瘀血似的,變得濃濁血紅。當下第一次認知到,所謂的智慧,不應該是書本紙張或維基百科頁面上的文字,而是人與世界不斷對話,從而使生命意義得到延續的一種生活姿態。

【大同部落之歌:神祕谷之聲】
就是這麼一個神祕而美好的地方,吸引著我們和志工,再一次手腳並用攀爬6小時回到大同部落。而任何曾到訪過大同部落的夥伴,一定得學會一首歌——〈神祕谷之聲〉:

「在那遙遠靜靜的山谷裡,那是我的故鄉。
記得童年我們常遨遊在山澗溪谷中,
山光依稀,景如昨那,舊夢隨風飄走,
青山悠悠,水聲長流,美好神祕谷風光。」

歌詞中的神祕谷便是砂卡礑溪溪谷。千萬年來,砂卡礑溪切鑿堅硬的大理石岩層,形成鬱閉陡直的溪谷,溪谷中居住著大同部落的世世代代。即便早些年已因為政府政策遷居山下的富世村,但受過這塊土地哺育成長的砂卡礑部落族人,都未曾忘懷這座山澗溪谷的美好風光。每當聽族人合唱起〈神祕谷之聲〉,我們的心思也隨之飄到溫暖的故土,並由衷盼望著青山依舊悠悠,水聲永遠長流。

【手作工法】竹木階梯:與山坡一起呼吸
在手作步道六項基本原則中,「盡量就地取材」的目的一方面減少外來材料的能源耗損,使用現地自然素材也能使步道更為融入環境。此外,先民修建步道時,理所當然以當地可以取得的材料為主,因此透過對步道人文歷史脈絡的探究,瞭解在地傳統工法技藝,將更能妥善發揮就地取材的意義。

在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的手作步道案例中,部落傳統家屋主要是利用竹子搭配木頭搭建,因此為了改善步道坡度設置階梯時,除了常見的土木階梯,也用上竹子這種在地常用建材。

◎工序
1.蒐集現地竹材及塊石備用,其中作為橫木的長度依步道預定寬度而定,固定樁可用現地木材或竹子,長度介於30-40公分。
2.施工順序為由下而上,於預定設置第一階的位置橫向開挖,開挖深度、寬度、長度依竹材直徑及預定階梯高度(階高)而定。
3.放置竹材,並使其盡可能貼合地面減少縫隙。
4.於踏階前緣、橫木端點內縮10-15公分的位置,以撬棒於左、右引孔打樁,且木樁應緊靠橫木並保持垂直。木樁出土長度應略低於橫木頂端,而入土深度至少達1/2。
5.由於竹材表面較為光滑,橫木與木樁相接摩擦力小,為了避免鬆動並加強踏階的穩定性,可利用鐵絲繞過橫木將固定樁綁縛在一起。
6.打樁固定橫木後,於橫木及踏階內側的夾縫填入塊石並稍加夯實,利用塊石與固定樁分別從內外加強固定,也避免夯實踏面時,回填土石從縫隙中流失。
7.回填土石並逐層夯實,使踏面略高於橫木頂端便完成。

◎Tips
1.一般而言,因竹子直徑較細,原則上一踏階可用兩段竹子作為橫木,此時可先放置第一支,下樁固定後稍微回填加強固定,再擺放第二支並確保兩段相疊不外擴,最後再回填土石逐層夯實。
2.如用竹材作為固定樁,取用時應注意竹節位置,使固定樁頂端正好是竹節隔膜為佳,避免積水加速竹材腐爛。
3.背填塊石以垂直插入,特別注意塊石稍大,確保足以阻擋回填土石從兩段竹子縫隙中擠出為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