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滿額折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一、發展與平衡(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  價:NT$ 354 元
優惠價:8730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經濟學家陸銘教授的《大國大城》關注的是中國當前城鄉經濟發展中切實存在的現實問題。房價陡升、霧霾遮天、交通擁堵;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的窘境……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剛剛過半,但大城市的病狀和鄉村的隱痛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讓農民工返鄉,問題就能解決嗎?不!去往城市,來談鄉愁。作者比較了全球經驗,立足本土現狀,基于實證,力倡中國發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會問題宜疏不宜堵,只有讓市場本身充分發揮對包括勞動力在內的生產要素的調節作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下棘手的社會問題。政府的功能不是與市場博弈,而是在市場失語的地方,以長遠眼光,布局科學的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供給。《大國大城》將告訴你,只有在聚集中經濟發展才能走向均衡,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區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發揮出大國的國家競爭力,並提升全體人民的公共利益。

作者簡介

陸銘,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研究員)受聘于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和日本一橋大學等多所高校,並曾擔任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咨詢專家,參加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合作研究課題。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學、城鄉和區域發展、社會經濟學。 被評為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具影響力青年學者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1. 比較全球經驗,解析本土現狀,立足當下中國發展困境,聚焦上海發展道路。

2. 呼籲取消人口自由流動門檻,倡導用發展大城市促進中國城市化進程,諫言以人均GDP的均衡取代對區域GDP均衡的追求。讓建設用地指標可以跨省流轉,讓農民工同等享受大城市的公共福利待遇,讓留守兒童進入城市接受教育,讓城市病在擁擠中解決……成見之外,情理之內。

3. 逃回北上廣!系統論證發展大城市對個人、群體、國家的好處!

4. 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具影響力青年學者陸銘教授多年研究、力倡觀點結晶,基於實證的反成見、聚共識之作。

5. 4.4億次點擊,165萬粉絲關注,“羅輯思維”傾情推薦,《大國大城》深入探討大國難題。

-------------

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若想通過城市化的方式將這些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中國目前的城鄉政策仍然需要以國際視野,從外部借鑒經驗。在科學的邏輯和事實基礎上,判斷哪些經驗值得借鑒,並結合中國實際狀況,給出消化這些經驗的方式,陸銘教授的這本《大國大城》,其很重要的價值之一,正在於此。 ——胡永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亞洲項目主任) 陸銘是他那一代專業經濟學家的思想家,我一直這樣想。專業經濟學家,由於承受了嚴格的學術訓練,通常難以思想。中國經濟學敘事,於是常割裂為缺乏學術的思想和缺乏思想的學術。我讀陸銘這本書,更強化了我關於陸銘的上述想像。這裡的經濟學敘事,充分*越了教義主義的經濟學。中國經驗,在陸銘的敘述裡,不再是經濟學教義的中國腳註,也不再是經濟學家讀不懂的中國傳說。 ——汪丁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松茸產地的凌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著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為期兩個月的松茸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

“一般來說,走一公里才能找到一朵松茸。”卓瑪說。松茸是一種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食用菌,甚至還遠銷日本。在香格里拉的一個小村,村民在雨季的每天凌晨3點出門上山找松茸,如果去晚了,松茸就被別人挖走了。

這是央視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的一個故事。兩個月,兩個人,5000元,這樣採松茸的季節每年只有兩個月。與此同時,2015年最讓人揪心的事件,就要數發生在全國多地的留守兒童自殺、意外死亡、遭受性侵、集體犯罪了。甚至《舌尖上的中國》這樣一部反映美食的節目,也意外地引起了人們對一個與美食毫不相關的數字的關注,那就是,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全國農村的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100萬。

生活在城裡的人,很容易會對農村地區的貧困人口和留守兒童心生同情,但人們很少意識到,產生問題的原因可能在於千里之外。

如果從中國的中西部出發,千里之外便是中國的沿海地區。這裡有全世界最密集的工廠和樓群,每天有無數的船隻從繁忙的港口進進出出,連接起這個世界工廠和地球的每個角落。

與工業的繁榮一同發生的,是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感覺到周圍出現了越來越多操著各種口音的外鄉人。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截至2014年底,中國的“農民工”群體數量超過2.7億,其中,跨地區遷移的“外出農民工”數量超過1.6億。全部農民工中,有超過1.6億人在東部地區務工,佔農民工總量的比重接近60%。

在這個樂於安守故土的國家,同時也在這個長期以來由政府決定人們在哪兒工作和居住的國家,大規模的勞動力流動帶來了人們的恐慌。在外來人口大量湧入的大城市,人們不斷抱怨交通的擁擠,比如地鐵的大客流,甚至把霧霾也歸結為人太多。在一次有關城市​​人口問題的討論會上,有一位來自政府的官員說,我們今天先不討論是不是應該控制城市人口的問題,先來看看我們是怎麼做的。在被列舉的工作成績中,包括了這樣一條:在大約一年的時間裡,通過提高各種門檻,減少了2萬外來人口子女在本地上學。

有人口流入地,就一定有人口流出地。根據媒體的報導,東北這個“共和國長子”,從之前的人口流入地變成了人口流出地—根據人口普查資料,在2000—2010年期間,東北三省的人口淨流出為200萬人。一時間,“東北經濟告急”的聲音不絕於耳。不僅東北,安徽、四川、湖北……人口淨流出的省份還可以列出一串。在大部分人的想像中,這都是因為經濟發達地區吸引了青壯年勞動力,於是,人們一邊抒發鄉愁,一邊列舉出農村獨居老人的生活窘境,彷彿認為是城市化抽乾了農村的血脈所致。果真如此嗎?

在涉及公共政策問題的討論中,很多人都不知道,阻礙社會福利改善的就是我們自己。

於是,我決定和我們自己談談。

於是,我決定說說國家和城市,以及它們與我們的關係。

於是,我決定出發。

這時,我想俯視一下我們這個寧靜而美麗的星球。感謝現代科技,這件事非常容易。

根據美國的衛星數據製作而成的世界夜晚燈光地圖,從世界範圍來看,燈光亮度高的地方,總是集中在全球陸地的一小部分。從圖上可以看到,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燈光亮度基本上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對於這一點,我們的鄰居韓國和朝鮮對比非常強烈。而如果看一個國家內部,例如看美國,夜晚燈光亮度主要取決於經濟和人口的集中程度,人口高度集中的東海岸連成片的都市帶和西海岸的狹長地帶比較亮。同樣,歐洲比較亮的地方是西歐的一些大城市附近。

借助這樣一張圖,我們看到一個簡單的事實,那就是,全球的經濟活動高度集中在少數地區,這種現象叫做“空間集聚”。世界銀行發布的《世界發展報告2009》在開篇即指出,全球有半數的經濟活動位於1.5%的陸地區域—開羅以埃及總面積的0.5%創造了整個國家一半以上的GDP,巴西中南部三個州的生產活動也佔全國的一半以上,但這三個州的土地面積僅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中國的人口空間分佈會不會走出一條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的道路?特別是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周圍的種種問題、矛盾、衝突與城市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有什麼關係?

為了說清楚這些問題,不妨讓我們先看看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先從表面上不相干的歐債危機開始。從城市人口的分佈,跳到歐債危機,是不是閃得太快了?

別急,跟我來。

目次

【上篇 大國難題】
第一章 中國經濟的歐洲化
1. 歐洲正經歷大考
2. 為什麼大國夢如此迷人?
3. 大國的難題
4. 發展中大國的困境與機遇
5. 統一市場符合公共利益
第二章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1. 三個有關空間的誤解
2. 自由移民的意義
3. 空間的力量 : 3M 與3D 47
4. 城鄉和區域發展中的要素流動和政策
第三章 打破大國發展的“不可能三角”
1.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 為城市化“立法”
2. 世界不是平的
3. 行政配置資源的方向與人口流向相悖
4. 以效率換均勻的代價
第四章 警惕“扭曲之手”
1. 區域發展的公平性原則
2. 何不土地和戶籍制度聯動改革?
3. 勞動力都去哪兒了?
4. 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之殤
5. 轉變發展方式為何那么難?
【下篇 大城之解】
第五章 大城市不死
1. 大城市的生機
2. 包容性的就業創造
3. 活在城市,還是生活在城市?
4.“ 以業控人”是南轅北轍
5. 挑選勞動力技能的后果
第六章 全球視野下的大城市
1. 中國城市發展:全球趨勢的又一例證
2. 國家規模與首位城市:國際視角
3. 巨型城市的人口:東京道路
4. 中國的巨型城市:以上海為例
第七章 城市化之辯
1. 城市化模式 : 事實勝于雄辯
2. 外來人口是負擔還是財富?
3. 城市化會遭遇耕地瓶頸嗎?
4. 擁擠的綠色城市
第八章 城市社會分割之困
1. 農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帶走自己
2. 歧視的原則
3. 戶籍制約了消費
4. 為什麼戶籍不能成為身份?
5. 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6. 文化的融合將日益重要
第九章 向“城市病”宣戰
1. 應對城市病的國際經驗
2. 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3. 集聚有利于污染減排
4. 貧民窟是“非典型性城市病”
5. 城市管控 : 對人,還是對行為?
結語 為了公共利益
寫給未來的一封信 (代后記)
致謝

書摘/試閱

為什麼大國夢如此迷人?

那為什麼作為一個大國非常重要呢?無論從前現代經濟還是從現代經濟來說,“大” 都有很多好處。

先從前現代經濟講起。古代的中國分分合合,最終還是走向統一,為什麼呢?古代的皇帝無非想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收稅。《詩經·小雅》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基於這一觀念,對皇帝而言,國家當然是越大越好了。第二件事情也非常重要,就是分散風險。同樣一場地震,對於一個小國的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卻能夠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對於生活在都城的皇帝來說,修建連通首都和其他地方的道路和運河,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證皇城裡的糧食供給不會受到個別地方自然災害的影響。第三方面是安全。中國的“中原地帶”以平原為主, 沒有什麼特別難以逾越的自然屏障,因此,中國古代歷朝,一旦分成若干小國,就戰火不斷,而一旦國家統一,則相對長治久安。同時,大國在提供國防、保護整個國家的安全方面也有規模經濟效應—國家大了,人均軍費支出就可以被攤薄。

這種大國具有的規模經濟到了現代仍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更為重要。比如說分散風險,在古代,不同地區的風險主要來自自然災害, 而在現代,技術、金融、政策、國際環境都可能成為經濟產生風險的來源。最近有研究發現,大的經濟體經濟波動相對較小。中國古話說“東方不亮西方亮”,對於現代經濟來說,還是一樣道理。

在現代經濟裡,經濟結構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這時,規模的重要性反而比前現代時期更強了。我這裡列舉幾個主要的方面。

第一,大國有可能藉助規模經濟而發展“戰略性產業”。例如民用大飛機產業,初始的投入非常大,國內市場規模越大,生產的平均成本越低。如果要保證這個產業實現收支相平衡,就要有一個最低的國內市場規模,以此才能夠基本彌補製造這些飛機的成本。到目前為止,這個世界上只有三個地方有足夠大的市場來滿足發展大飛機產業所需要的規模,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歐洲,還有一個就是中國。

第二個方面是技術創新。中國由於市場規模大,很多細小的技術創新都能在這個市場上得以生存。市場規模有利於創新,這非常重要。中國的市場銷售量足夠大,足以彌補產品研發階段的初始投入, 也有利於某種細分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比如說“汽車安全扣”吧— 我猜這是個只有在中國才能買得到的產品。它的作用是將其插入安全帶的插口後,一些帶有提醒系上安全帶功能的汽車就“閉嘴”了。曾經有外國人驚訝於中國居然把這個不安全的東西叫做“汽車安全扣”,同時,他們也驚訝於這樣的商品居然有那麼多的款式。對此,讀者只需要在淘寶網上搜一下“汽車安全扣”就有體會了,其中一個安全扣的圖片同時提醒你“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汽車行駛請使用安全帶”(誰說中國人沒有幽默感來著?)。這裡,我雖然舉了一個黑色幽默的例子,但其實,規模有利於創新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淘寶網本身。要知道,如果離開人口總數,淘寶網不可能活得那麼滋潤。全世界的網上購物平台,就美國和中國發展得最好,這同說英語和漢語的人多不無關係。類似的例子,還包括手機軟件(比如微信)。甚至現在很多跨國公司都將研發基地往中國搬,也是看中了中國的巨大市場。

第三個方面就是公共品提供。在前現代時期,公共品主要是指國防,但到現代,公共品就更多了。比如說衛星導航系統,世界上最早開發並應用衛星導航系統的是美國,西歐和俄羅斯緊隨其後。對於中國來講,由於有規模經濟的好處,我們就可以開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事實上,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開始工作。同時,中國已經開始進入全球公共品提供者的行列。比如說亞丁灣的護航和參與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醫療援助,這就是國際公共品。由於中國的經濟規模大,所以雖然仍是發展中國家,我們還是有能力去提供這樣一些國際公共品。最近,中國發起組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又是一個具有國際公共品性質的例子。

第四個方面就與現代服務業有關了。現在世界上真正有實力的國家,它的競爭力都集中在所謂現代服務業中,而標誌一個國家實力的,基本上就是金融、醫療、教育、文化這幾個行業。美國的競爭力有三個標誌性的來源,一個是華爾街,一個是大學,另一個就是好萊塢。這些現代服務業都需要一定的規模來吸引全世界的一流人才。文化和教育產業特別受益於大國的規模經濟,因為這兩個行業在國與國之間帶有一定的文化壁壘。例如,內地電影明星的身價漲得很快,於是港台地區的影視明星紛紛進入內地拍戲,歌手也競相參加電視節目, 這就與內地市場的規模有關。像湖南衛視“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之所以有跨國界的號召力,就與其大投入的製作有關;而中國一個省的衛視能夠有如此大投入的電視製作,就不能不說與這一市場規模背後的廣告收入有關了。教育行業也是一樣。商學院能夠開出教授“中國經濟”的國際MBA項目,相應的,研究中國經濟本身能夠成為重要的課題,這些如果離開中國經濟的規模,恐怕都難成功。

現代全球經濟已經實現“全球化”,國際貿易非常重要,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閉關鎖國中實現發展,在此情形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只能夠被少數大國(或經濟體)享有,這個好處就是能夠獲得作為國際媒介貨幣(international vehicle currency,簡稱IVC)的鑄幣稅。在國際經貿往來中,使用外國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交易成本與這種貨幣的全球使用程度負相關。一國的貨幣要成為IVC,其經濟必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相對其他經濟體保持優勢。目前世界上主要的IVC就是美元和歐元,曾經作為IVC的英鎊因為英國經濟的相對衰落逐漸被取代,而日本與美國GDP之比在1991 年的最高峰時只有60%,因此, 日元從未真正成為IVC。未來,隨著人民幣逐步國際化,人民幣成為IVC應該只是時間問題。2015 年底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並居於第三位,這就是個標誌性的事件。

儘管作為一個大國可以獲得很多好處,但這也並不是說一個國家的規模越大越好。隨著一個國家國土面積的增加,該國的人口規模、民族多樣性和自然資源等也會增加,這會使該國的治理成本增加。一個國家內部不同民族之間商業往來的交易成本甚至堪比不同國家間貿易的交易成本。因此,一個國家的最優規模取決於國家規模增加帶來的收益與治理成本增加之間的權衡。事實上,即便在“二戰”之後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和平時期,全球許多國家的規模也因為這種成本與收益的對比而發生了變化,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冷戰”結束之後蘇聯的解體。

統一的好與難,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做了不少有利於維持國家統一的事情:為了治理的方便,秦始皇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還統一了度量衡。其中,統一文字特別重要,如果沒有這一步,我猜,今天的北京話和閩南話可能是兩種語言,而不是兩種方言。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秦朝建設了從都城出發往全國各個方向的“馳道”,並且在馳道沿途設了很多驛站,這為信息傳遞和維護國家統一創造了條件。但是,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個大國如何治理,並維持統一。

回頭去看中國古代政治史或者改革史,歷代王朝猶豫的事情就是在政治上實行集權還是分權。古代的通信技術和交通基礎設施都不像現在這麼完善,怎麼才能夠治理這麼大一個國家?於是就出現了兩種基本的選擇。第一種選擇是分權,比如說西漢,皇帝打下江山以後, 把全國各地分封給皇親國戚。另外一種是集權,秦朝建立郡縣制,它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地方官的任免權力收歸中央。直到今天,省級地方官員的任免權仍在中央;省級以下的官員不由中央來任免,也只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情。在歷史上,一些王朝在統治的後期出現政治的動盪和分裂,甚至最後王朝覆滅,很多都是因為政治上的分權導致地方實力太強,特別是在分封制下,地方的諸侯各自為王,就會威脅到國家統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