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正行得意
滿額折

正行得意

定  價:NT$ 440 元
優惠價:7934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為林行止過去一年散文合集。政經評論之外,林行止興趣廣泛,涉獵各種社會文化與生活,常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介紹不同見聞與常識。
作者見多識廣,博聞強記,每成文章,均興味盎然。文章均淺顯中見思想,文字有妙趣,讀後回甘。

作者簡介

林山木,筆名林行止。潮州澄海人,在汕頭及劍橋(英國)接受教育。曾在《明報晚報》和《明報》任職。一九七三年創辦《信報財經新聞》,一九七七年創辦《信報財經月刊》,長期主持兩份報刊筆政;二○○五年退休,仍撰寫專欄(每週三天)。已結集發行的經濟及政治評論集一百二十五餘冊(台北遠景社出版)。

目次

006 律師豐收衡工值 矮仔高人論出頭

012 貴買貴賣少賺 平價來貨賺更多

018 翻版獒軍萬牲園 五常曆思想點滴

024 衛生間一點專「注」 興革命坐下小解

030 享讀趣探索名目 聽蟹家話譯香港

037 好食好用好生養 徵祥獻瑞一亡羊

043 任非其人正事廢 羊群當中紅與黑

048 放眼新科技 投資天地寬

053 泡沫不因伊人脹 穩健投資女性強

059 忠誠反老闆難立足 柏金遜定律成通論

065 堅尼曾經「落水」 《經人》竟是錯譯

071 時興助子女置業 有樓牛氣無殼慪氣

077 淺斟低唱品嚐! 燈紅酒綠無味?

083 東漢已見付小費 與色掛鈞處處聞

089 櫃枱付賬無堂彩 日人侍客拒賞錢

095 知書識墨變冷淡 貼士萬「税」GDP

101 不問男女Mx.好 銅臭遠比書香香

107 貪極生悲成危機 金融「財」俊事救亡

113 意外保險大生意 工人勢起炒股興

119 社企移風金融易俗 解救卡數窮人儲蓄

126 長治久安寡頭出 社會進步戰居功

132 説戰爭明破立 能理性避核禍

137 騰騰殺氣東南海! 山河血淚為封侯?

145 戰爭有益信者眾 天下三分一廂情

151 石頭酒窖三兄弟 淺斟低酌姬儂娜

156 何物《大憲章》 權有限法力有邊

162 臨危不亂若木雞 五德俱全家常菜

170 食雞人多養雞多 獻雞封爵卑路乍

177 兩腳藥箱治百病 郵寄飛雞美國興

184 蔣介石以德報怨 日軍人感恩即報

190 國富民窮可以居 新加坡民心排外

197 明星獅子遭獵殺 監守中飽悲劇聞

204 中國股腫輕舟渡 港事紛紜蛛掛絲

210 移花接木歷史失實 國教灌頂霧裏看花

216 解頤廣財路 幽默登殿堂

222 經濟算死草? 無腦精甩辮!

230 遊牧逐水草棲 營商涉政難纏

236 洪鐘雲埋迴聲遠 破傘塗泥稚子扶

241 國慶煙火沉船夜 預告兩制變卦時

245 秋來葉落忙算賬 港商從此不敢言

251 日本人痛定思痛 科學興國振聲威

257 寒蟬效應有效 香港何須呵護

262 主場失利技不如人 「噓國歌」無助賽績

266 一孩政策多光棍 一妻多夫不可行

272 利誘威嚇失效 美軍逼進亞太

277 習馬會無助選情 主場效應有大小

283 如日中天習揮灑 無權無勇馬難行

289 緬甸選晴料變天! 南海爭訟可平息?

294 窮則變經濟大家 生病以外明死因

298 為上天堂爭作孽 西方生活不安寧

304 不愁客路仍窘迫 生意盈門不賺錢

310 「槍管」難阻槍殺 人殺人非槍殺人

316 煙草公司利潤好 死亡輸出有銷場

322 宿醉晏起早午餐 時間無多普及難

328 政治正確避稱聖誕 問候致意仝賀新禧

333 生活跌宕事業起伏 大淡友到處留「精」

339 越洋「天地線」 研究組精兵

345 謀保金災民放火 憑走勢測度股蟻

書摘/試閱

放眼新科技 投資天地寬

 

筆者對天天看天天用的電視和傳真機之類的舊科技產物,可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一日不可無的電腦和電腦網絡運作,更是徹頭徹尾莫名其妙;不過,對科技新產品帶來生活上不可思議的方便,實在驚喜不已。人貴自知,從不吃力而不討好地去探究新產品的發明和發現,時感興趣的,倒是新科技商品化後的商機。

今天略談二種以筆者的認知能力屬最尖端的新科技產物,當然都有投資價值,可是能否賺錢獲利,那是二碼子事,因為入市的時機最為重要。

 

甲、

1982年由日本名古屋工業研究所成功研發的「增材(積層)製造機」〔俗稱三維(3D)打印機〕,經過近三十年的開發,至2010年才全面商業化。根據維基百科的説法,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為基礎的直接製造技術,幾乎可以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之類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堆疊累積的模式,製造任何形狀的三維實體;這種技術在人造珠寶、攝影、建築、汽車、航空、醫療產業、土木工程甚至槍械製造,都有令人矚目的成就。據推廣3D打印機的顧問諮詢公司Wohlers的統計,2012年其銷售(及售後服務)金額達22億元(美元‧下同),比2011年增長近30%;業界估計去年的銷售額可能近40億元,而有投資顧問預期到2018年將達160億元。不過,筆者的看法並不這樣樂觀,以有關公司的盈利近月顯著下挫,預示市場前景正在轉淡。將於今天(美國時間2月26日)公佈業績的業界翹楚3D Systems,其股價已從高位逾96元跌至去週五的31元上下(市盈率仍近一百五十倍),能否企穩此價或升降,要看今天公佈的盈利及前景預測而定。這家龍頭公司股價乏善足陳,原因人人皆知,此為市場競爭趨劇,特別是「中國製造」(淘寶有多種價錢高低不一的品牌供選購)的價格具很高競爭力,拉低整個行業的邊際利潤率……。不過,真正令3D打印機業式微甚或可能無可為的,是一項迄今為止市場仍未廣泛流傳的科技大突破!

性能比3D更進一步的4D打印技術的開發,www.stratasys.com幾乎天天都有新資訊面世,對研發4D打印機的進度,有巨細無遺的評介。可是,有關4D的突破性新聞,來自網絡雜誌《Wired》,2月24日該網站以〈科學狂的麻省理工學者設計自動組合的椅子〉(Mad Scientists at MIT are Designing Chairs that Assemble Themselves)為題,令人耳目一新。這是甚麼椅子?這張「椅子」是一堆15X15厘米的「程序可控材料」(Morphable Cube-shaped Programmable Matter或Materials

,簡稱PM),這種以人工智能技術混合而成的材料,能根據「環境需要」自動成形、變形,那即是説,這堆原材料會自動組合為一張椅子──不是一張有特定形狀如今天大家所買所用的椅子,而是配合坐者的身形和坐姿組合而成的椅子。4D打印機研發進步神速,才是3D打印企業盈利不前、前景被看淡的底因。

「程序可控材料」是字典的譯名,筆者認為稱之為「隨機應變材料」,較易理解和更接近現實。這種由麻省理工建築系講師Skylar Tibbits領導的「自我組合實驗室」(Self Assembly Lab, Stratasys為其商業夥伴)研製成功的特殊材料,具有根據不同溫度、壓力、風速及濕度而改變形狀的功能,美國保守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去年5月一份題為《新浪潮──4D打印機》的報吿,預示三維打印機技術將有重大突破,而4D也許會取代3D,沒想到「隨機應變材料」的成功研製,不僅會掀起新浪潮,簡直會帶來革命性變革!這種特殊材料製成的機翼,將會隨氣壓、氣流的改變而變形,大增飛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飛機和車輛的輪胎亦會因應路面磨擦力、下雨或落雪,以至行車及飛機滑行速度而作出調整;衣服和鞋則可隨穿着者的需求而變化;傢具(如上述的椅子)亦能度身變成,當然,未來的玩具會帶給小孩更多的驚喜和滿足……。最重要的是,這種材料製成埋於地下的水管油管,若損壞了亦不必挖地修理更換,因為它能「自動修補」……。

有興趣的讀者也許可細讀Stratasys,和AutoDesk這二家上市公司隨時更新的資料;它們的股票是否值得持有,便要看各位的「心水」了。

 

乙、

長壽科(醫)學有重大進展,其突破性成就能否讓人壽120歲是常象?現在當然沒人敢作斷言;但看一些以白老鼠為試品的實驗報吿,不由你不相信人壽會愈來愈長!

人人盼望長壽,令長壽工業(Longevity industry)大興,其研究項目主要在改造細胞、重塑血管以至研發醫治致命疾病的藥物,近年取得了相當耀眼的成就;而令身體年輕化似是延壽工程的目標,一項研究顯示,在26歲之年因病去世的機率為0.1%,如果在改造染色體及藥物上能成功把人類年輕化,等於人在有生之年保持0.1%的死亡率,則人類的平均壽命將達千歲;當然,千歲在現階段是可望不可即的數字,以目前的醫學成就,達致120歲則非奢望。

人均壽命可説隨經濟發展與日俱增,1900年先進國家的平均壽數為47歲,目前已增至約80歲;這種成就,主要歸因於嬰兒疾病幾乎被根除,而預防性藥物的成功研製,令隨馬齒徒增而來的疾病如心贜、中風及早老性癡呆等慢性病的「可癒性」大大提高。幼年和老年疾病的致命機率下降,令人壽不斷上升。

一如追求財富,人類對延長壽命亦非常「貪婪」,那即是説,過去約百年間人均壽數約增一倍,仍不能滿足求長壽者的欲望,谷歌於2013年成立以研究如何「控制壽命」為目的的Calico,去年斥資15億元設立長生(Cure death)研究所……。醫家對人類「延年益壽」大有信心,因為在實驗室中經過細胞改造、餵以藥物及進食指定食物的白老鼠,比普通的老鼠增壽。現在的問題是,衛生當局會否批准把這類「工程」在人類身上試驗;芝加哥和哈佛的學者都認為「沒理由我們不能這樣做」,然而,當局有不同的看法,除了人命關天不能輕試新藥,有關增壽的藥物,亦難獲美國的「食物藥品監管局」(FDA)批准,因為「衰老」(aging)並非疾病而是自然現象!另一方面,人壽保險公司會否支付「防衰老」藥物的費用,而這類藥物一旦「隨處有售」,對養老行業又有甚麼消極影響……,這種種與所有人有切身關係的問題,目前在歐美已引起廣泛討論。

「長壽工業」的前景,很大程度取決於FDA的態度,正因為如此,應否投資有關公司如Novartis、IIIumina、Compugen和BioTime的股票,是投資者的重大考驗。

 

2015年2月26日

 

蔣介石以德報怨

日軍人感恩即報

 

一、

沒想到6月4日拙文提及蔣介石在日本受訓,引起不少議論。剛好正在看《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野島剛著蘆荻譯台北聯經社出版;下稱《白圑》),主題是寫敗走台灣後蔣介石如何利用日本退伍軍人協助重整台灣軍隊的往事,雖然事關重要,香港讀者多半不會有興趣;不過,值此北京自稱中共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領導敵後戰場」、「是取得抗戰勝利的決定力量」,因此九月要大事慶祝抗日勝利七十週年之際,説説這位過去被稱蔣光頭而不名的抗日英雄,正合時宜。首先應説説甚麼是「白圑」?簡單來説,「白圑」是二戰結束後不久即50年代開始(不少人在台工作至60年代末)、由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日本帝國最後的軍人」)「軍事支援」台灣的組織,由於其領導人日本前陸軍少將富田直亮的中文名為「白鴻亮」,因而得名(「白團」所有成員都有道地的中文名,以收魚目混珠蒙混避人耳目之效)。這本書主要是寫蔣介石如何利用日本軍人為台灣重建軍力「出謀獻策」,內情甚有可觀,惟與文旨更與香港無關,點過不談。《白團》涉及不少蔣介石的「政治秘辛」,可以一讀。

據本書第一章〈蔣介石是甚麼樣的人〉,蔣志清(蔣的原名)於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4月19歲時第一次赴日,由於不明入學資格,未獲滿清軍部推薦信,進不了軍校,只能報讀東京「清華語言學校」(前身為梁啟超於1898年創辦的「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在這所「不能純粹算是語言學校」的僑校習日文。如是蔣志清在日本逗留八個月、未學成便回國,進「北洋陸軍部陸軍速成學堂」(後之「保定軍校」)就學,1908年該校選派六十二名學生留學日本,蔣是其一。這一趟,他於日本就讀日本軍部專為清朝學生而設(清朝因此捐助二萬圓資金)的「東京振武學校」。

「振武學校」三年制,期間學生「必修科」是「軍事課程」(主要是典禮教範及體操),其他科目包括日語、歷史、地理、數學、物理、科學、博學及繪畫,與一般中學無異。有趣的是,這所名為「振武」的學校更似「日語專門學校」,資料顯示,在三年一共四千三百六十五小時的授課時數中,日語教學佔一千七百三十四小時或總上課時數百分之四十強!

蔣志清前後讀了三年八個月的日語,理應成為「日語通」,事實不然,據日本作家保阪正康那本風評甚佳的《蔣介石》(文春新書):「蔣介石在聽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要使用日語交談,顯得相當困難。」日本前相、時任國會議員的森喜朗70年代初訪台拜會蔣介石,便説他們的對談要即時傳譯,蔣只能用日語「表達問候之意」,可知蔣氏雖前後在日本「留學」近四年,但日語仍不能達意。蔣介石從政後曾訪日,東京報章説他「能以流暢日語對談」,但野島剛認為日人對外人能用「稍微通順的日語進行日常對話,就會覺得相當敬佩。」等於説這是日本傳媒客氣過甚的形容。事實上,蔣的日語僅止於「哈囉」、「唔該」和「拜拜」而已。

 

二、

蔣志清「胸懷大志」,有「光我神州完我責」之思,卻不是個好學生(文武都不行!),他學了這麼多年日語仍不能對談,在「振武學校」的成績亦差強人意。蔣於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畢業後,「清國留學生隊」共有十五人被派駐紮於新潟縣上越市高田的陸軍第十三師團野戰炮兵第十九隊第二大隊第五中隊服役,蔣當普通士兵,1911年6月升任上等兵,八月擢為伍長,看似「扶搖直上」,卻是同輩中升遷最慢的一人,因為其他人都升至軍曹。蔣的學業成績和軍中表現,不是倒數第一便是第二!蔣志清年輕時有過一段生活糜爛好賭好色與無賴流氓為伍的歲月,他的學業成績不佳,應為意料中事。

如今高田的「鄕土紀念館」設有「蔣介石專區」,展出當年蔣的相片和日記,牆上貼着1945年8月15日蔣介石發表以〈以德報怨〉為題演説的「中日對照全文」;眾所周知,蔣介石遵照古訓「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這類「我民族傳統至貴的德性」,因此「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遂對蹂躪我國濫殺無辜國人的日本,行「以德報怨」之「德政」,對戰敗的日本,不僅「並不要企圖報復」,甚至連要日本作出戰爭賠償也免了!蔣稱此為「仁義之師」所應為,但難免蒙上姑息養奸之惡名,以至有人會説留有餘地以便必要時利用日本人如「白團」的陰謀。無論如何,日本人對「以德報怨」陳述的觀點,照單全收,因而把附譯文的全文懸之壁上。此外,壁上還有一幅蔣介石送給他的老長官──當年的師團長岡外史──的墨寶「不負師教」。據考證,此「墨寶」於1984至1987年間送達時,蔣已謝世多年,字極可能出自國民黨黨史委員會主任、書法家秦孝儀手筆。看蔣志清的學業成績,這四個可圈可點的字反諷味道真的很強烈。

 

三、

1915年蔣介石28歲時開始寫日記,直至1972年他85歲時才停止;他於1975年離世,在停寫日記的三年內,他的健康極差,無法提筆寫作。從1915年至1972年的日記,只有當中四年因戰亂丢失,那意味存世的日記共五十三年,冊數達六十三本。讀過蔣介石日記的學者認為「橫跨如此長時間、包含如此豐富內容的日記,可説是絕無僅有的」。事實果真如此,但「絕無僅有」不等同有歷史價值。

不擅長舞文弄墨的蔣介石何以寫日記,據日記所記,是受清朝封疆大吏曾國藩的影響,曾氏有《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傳世。蔣氏對曾氏非常崇敬,曾勤讀他的著作,他仿曾氏寫日記,可能性很大。

《白圑》在〈蔣介石成為「日記魔」的理由〉一節,説他「從小接受嚴格儒教訓練,在修身養性方面有相當強烈的自我要求……。同時日記也有對子女進行家教的作用。蔣介石在生前,就經常要求兒子蔣經國閲讀自己的日記」。這似與寫日記的原則相違背,因為日記是以「不被他人所察覺」為前提,換句話説,日記所記,應有許多不願人知的「內心剖白」,但蔣氏要兒子讀他的日記,傳達了蔣介石寫日記有「不願人知」以外的目的,因此可能非常造作矯情,這也許是日記內容的真確性,至今仍有相當多爭議的底因。

筆者對蔣介石的認識甚淺,即使去年五月底曾寫成被內地改為〈假如蔣介石投降了日本〉的「被漠視的二戰英雄蔣介石」系列,對他的為人事功並無深入了解。惟從他於二十八歲便寫日記,且起始幾年常有因為不務正業與三教九流交往而寫下如「真想死」或「真討厭」的字句,可知他為隔天(蔣氏習慣於清晨記昨天的日記)所作所為頗為後悔(這便是他「從小接受嚴格儒教訓練」之功)……。從其日記所見,蔣氏是在國民黨內地位迅速爬升後才「開始以嚴格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五六十年代本港左報對蔣光頭極盡全力的抹黑中傷,看來並非純屬向壁虚構。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七十週年,近月有不少記述評論日本和抗日戰爭的書籍出版,除了《白團》,中文大學出版社剛出版的《二百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戈登著李朝津譯),對理解日本人的「奮進」大有幫助;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東方歷史評論》(第六期,「理解日本」專輯),蒐集多篇學者專家的文章及訪談,內容詳盡觀察開闊,均值得有意了解日本的「前世今生」者細讀。

 

2015年7月23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48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