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網絡心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網絡心理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0 元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8731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系統回顧了網絡心理學領域研究的發展概況,建構了全書的基本知識框架。全書分為學科概論、網絡個體心理、網絡群體心理和特殊網絡心理問題四個部分,論述了網絡心理學的基本範疇和概念,梳理了網絡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介紹了網絡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總結了網絡心理學主要領域的研究進展,探討了網絡心理學的未來趨勢及其與人類發展的關係。全書將理論探索建立在實證研究的扎實基礎上,以實證結果的整合概括網絡心理與行為的基本規律。全書關注網絡時代重要而突出的個體和群體問題,透過繁雜現象,把握內在規律。通過本書,讀者能夠領略到網絡世界與心靈世界的深度關聯。

作者簡介

周宗奎,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網絡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榮獲湖北省優秀教師稱號。主要從事心理學研究與教學。研究領域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網絡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10余項。長期研究關注的問題包括兒童青少年的社會性與人格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與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發展等。

名人/編輯推薦

網絡時代的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需要心理學提供深入的理論解析和有效的實踐指導。本書搭建了網絡心理學的基本框架,吸收了傳統心理學的理論精髓,探索網絡空間的心理與行為規律,從網絡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入手,介紹了本領域基礎研究的進展;探討了網絡空間中的自我、學習等個體心理現象;分析了網絡空間中的交往、群集行為、消費與道德等網絡群體心理現象;對網絡成癮和網絡諮詢等問題也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本書架起了連接心理學與互聯網的橋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網絡時代的個體心理和社會心理。
全書以關於學科範疇的理論思考為指引,以實證研究為支撐,能幫助讀者開拓視野,激化思維,深入理解網絡時代的個人和社會。

目次

目 錄


前言1
1 網絡心理學導論: 行為的重構
1.1 心理學與互聯網
1.1.1 網絡: 作為第三空間的存在
1.1.2 網絡空間的心理特性: 行為重構的基點
1.1.3 網絡空間的行為維度
1.2 發展中的網絡心理學
1.2.1 網絡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1.2.2 網絡心理學的現狀
1.3 網絡心理學: 機遇與挑戰
1.3.1 網絡心理學與傳統心理學: 生長與超越
1.3.2 發展性的網絡心理學研究
1.3.3 網絡心理學的瓶頸與創新
1.3.4 網絡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積極還是消極
1.3.5 網絡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問題
2 網絡心理的理論研究
2.1 網絡心理與行為: 功能視角
2.1.1 網絡中的行為
2.1.2 網絡行為的特徵
2.2 替代還是補償: 基本問題和爭論
2.2.1 網絡使用的替代假說
2.2.2 網絡使用的補償假說
2.2.3 網絡使用假說: 整合的視角
2.3 網絡心理的相關理論
2.3.1 網絡行為的動機論
2.3.2 網絡行為的過程論
2.3.3 網絡行為的效應論
3 網絡心理學研究: 方法與趨勢
3.1 網絡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基礎
3.1.1 網絡心理學研究的概述
3.1.2 網絡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
3.2 網絡問卷調查和心理測驗
3.2.1 網絡調查的概述
3.2.2 網絡調查和傳統紙筆測驗的比較
3.2.3 網絡調查的實施過程
3.3 大數據與網絡行為
3.3.1 大數據的基本概念
3.3.2 大數據對網絡行為的意義
3.3.3 網絡行為中的大數據研究領域
3.4 社交網絡分析
3.4.1 社交網絡分析的概述
3.4.2 社交網絡分析的基本思路
3.4.3 網絡社會分析的角度
3.4.4 社交網絡分析的常用軟件簡介
3.5 網絡心理學研究的趨勢
3.5.1 研究主題和內容的拓展
3.5.2 研究方法和技術革新
3.5.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密切結合
3.5.4 大樣本長時程的追蹤研究
3.5.5 多學科交叉研究和虛擬研究團隊
3.5.6 網絡心理研究成果的應用和推廣
3.5.7 網絡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問題

4 網絡自我: 網絡中的個體人格
4.1 自我探索的新方式: 網絡中的自我呈現
4.1.1 網絡自我呈現動機
4.1.2 網絡自我呈現工具
4.1.3 網絡自我呈現策略
4.1.4 網絡自我呈現與現實自我呈現的關係
4.2 網絡中的個體行為: 自我表露
4.2.1 網絡自我表露的界定
4.2.2 網絡自我表露的功能
4.2.3 網絡自我表露的影響因素
4.3 網絡使用對人格整合的影響
4.3.1 人格五因素與網絡使用的關係
4.3.2 其他人格特質與網絡使用的關係
4.3.3 網絡使用對人格特質的影響
5 網絡學習與認知
5.1 網絡學習的特點
5.1.1 網絡學習產生的背景
5.1.2 網絡學習的界定
5.1.3 網絡學習的特點
5.1.4 網絡學習形式的發展
5.2 網絡情境中的多媒體學習
5.2.1 網絡情境中的多媒體學習
5.2.2 基於網絡的動畫代理在多媒體學習中的作用
5.2.3 基於網絡的線索在多媒體學習中的作用
5.2.4 學習者知識經驗在網絡多媒體學習中的作用
5.3 網絡情境中的自我調節學習
5.3.1 自我調節學習的概念和理論模型
5.3.2 網絡情境中自我調節學習的測量
5.3.3 網絡情境中自我調節學習的影響因素
5.3.4 網絡情境中自我調節學習的干預和促進
5.3.5 網絡情境中自我調節學習的未來研究方向
6 網絡中的社會交往
6.1 網絡交往概述
6.1.1 網絡交往形式
6.1.2 網絡交往特性
6.2 網絡交往的心理基礎
6.2.1 網絡信任
6.2.2 網絡安全感
6.3 網絡中的親密關係
6.3.1 戀愛
6.3.2 友誼
7 網絡集群行為
7.1 網絡集群行為的界定
7.1.1 網絡集群行為及相關概念
7.1.2 網絡集群行為的特點
7.1.3 網絡集群行為的分類
7.2 網絡集群事件的發生和發展機制
7.2.1 網絡集群事件的發生
7.2.2 網絡集群事件的發展
7.2.3 網絡集群事件的理論解釋
7.3 網絡集體智慧
7.3.1 網絡集體智慧的定義與形成過程
7.3.2 網絡集體智慧的影響因素
7.3.3 網絡集體智慧形成的相關理論
8 網絡消費心理
8.1 網絡消費的個體特徵
8.1.1 性別差異
8.1.2 消費者人格特質
8.2 網絡消費的產品和服務特徵
8.2.1 產品特徵
8.2.2 服務特徵
8.3 網絡消費的社交特徵
8.3.1 社交行為
8.3.2 社會資本
8.3.3 社會規範
8.4 消費者知覺
8.4.1 價值知覺
8.4.2 信任知覺
8.4.3 風險知覺
8.4.4 創新知覺
8.5 網絡廣告
8.5.1 個體特徵
8.5.2 廣告特徵
8.6 網絡口碑
8.6.1 個體特徵
8.6.2 網絡口碑特徵
8.6.3 社交特徵
8.6.4 消費者知覺
8.7 展望
8.7.1 多感官交互視角下的網絡消費心理
8.7.2 歸因視角下的網絡消費心理
9 網絡道德心理
9.1 網絡道德心理概述
9.1.1 道德心理研究背景
9.1.2 網絡道德: 新的關注
9.1.3 網絡道德的含義
9.1.4 網絡道德的特點
9.1.5 網絡道德敏感性
9.2 網絡欺負
9.2.1 網絡欺負的含義
9.2.2 網絡欺負與傳統欺負的比較
9.2.3 網絡欺負的分類
9.2.4 網絡欺負的特點
9.2.5 網絡欺負的影響因素
9.2.6 網絡欺負的發展趨勢
9.2.7 網絡欺負的相關研究
9.2.8 網絡欺負的預防
9.2.9 網絡欺負研究展望
9.3 網絡親社會行為
9.3.1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含義
9.3.2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形式
9.3.3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特徵
9.3.4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9.3.5 網絡親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
9.3.6 網絡親社會行為研究展望
10 網絡中的性: 網絡色情與性別認同
10.1 網絡中的性信息傳播: 對行為的影響
10.1.1 積極影響
10.1.2 消極影響
10.2 網絡色情
10.2.1 網絡色情的內涵
10.2.2 網絡色情的接觸與使用
10.2.3 網絡色情成癮與其影響
10.2.4 網絡色情成癮的預防與治療
10.2.5 網絡色情的治理
10.3 網絡與性別認同
10.3.1 網絡中性別呈現的特徵
10.3.2 網絡對性別認同的影響
10.3.3 融合網絡與傳統活動的性別認同
11 網絡成癮
11.1 網絡成癮的界定與測量
11.1.1 網絡成癮的界定
11.1.2 網絡成癮的測量
11.2 網絡成癮的理論模型
11.2.1 基於網絡本身特徵的理論
11.2.2 基於互動取向的理論
11.2.3 基於發展取向的理論
11.2.4 基於內在需求滿足的理論
11.3 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
11.3.1 互聯網使用的特點
11.3.2 環境因素
11.3.3 個體因素
11.4 網絡成癮的干預與預防
11.4.1 個體干預
11.4.2 團體干預
11.4.3 家庭模式的干預
12 網絡心理諮詢
12.1 網絡心理諮詢
12.1.1 網絡心理諮詢的定義及特點
12.1.2 適於網絡心理諮詢的療法
12.1.3 網絡心理諮詢的過程及效果研究
12.1.4 我國網絡心理諮詢的現狀及主要服務方式
12.2 虛擬現實與心理治療
12.2.1 計算機化心理治療
12.2.2 嚴肅遊戲
12.2.3 虛擬現實
12.2.4 應用
12.3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
12.3.1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
12.3.2 網絡自助團體、網絡支持團體與心理健康教育
12.3.3 網絡自殺干預與心理健康教育
12.3.4 我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開展形式
12.3.5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問題
13 網絡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13.1 網絡對人類生理發展的影響
13.1.1 網絡使用與肥胖
13.1.2 網絡使用與睡眠
13.1.3 網絡使用與生理喚醒及身體傷害
13.2 網絡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13.2.1 網絡與人際交往
13.2.2 互聯網使用與自我認同
13.2.3 互聯網使用與網絡利他行為
13.2.4 互聯網使用與欺負
13.3 網絡對人類認知的影響: 語言、記憶、空間認知
13.3.1 網絡對語言的影響
13.3.2 網絡對記憶的影響
13.3.3 網絡對空間認知的影響
13.4 網絡的進化意義

書摘/試閱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信息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著人類創造新的世界,也在不斷改變著人類的行為。蒸汽機這一偉大的發明推動了人類工業文明的發展,而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可以與蒸汽機媲美的互聯網,更是在全球範圍掀起了一場影響人類生活的深刻變革。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的現實世界中,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將人類分隔在各自的時段和空間裡,人們以不同的節奏和智慧改變著世界。而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分隔,使得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行業領域的人隨時進行聯結成為可能。隨著互聯網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延展和普及,人類發展歷程中一個嶄新的信息互聯時代已經到來。
與任何一項新技術一樣,互聯網的出現也遭到了質疑,不少學者對網絡在生活中的深層次滲透感到擔憂。即便如此,互聯網從產生到全球化商業化的廣泛運用,僅用了50餘年的時間。從門戶網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媒體,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劃時代的進步。在個人生活、公共事業、商業活動、科學創造等領域,基於互聯網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可謂日新月異,已經使互聯網成為了以高創新和高潛力為標誌的最具魅力的新行業、新工具、新思維和新動力。網絡技術與生活內容的結合,使網絡社交、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網絡金融、在線教育、網絡醫療、網絡遊戲、網絡婚戀等豐富多彩的網絡行為方式得以出現。隨著網絡生活史的延續,互聯網的大數據進一步改變著人類行為的組織方式與生活方式。與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相比,網絡時代個人的自我表露、娛樂、休閒的方式更加豐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互助的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人們的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更為自由,醫療衛生保健活動也更加自主……網絡技術仍然在不斷地發展與創新,人們對技術改變生活的態度已經從被動接受轉變為充滿期待。
40年前,米爾格拉姆關於“六度分隔”的實驗曾經讓人們震驚於世界之小;如今,克裡斯塔吉斯基於網絡聯結的大數據提出的“三度影響力”使人們發現了一個“更大的網絡,更小的世界”。在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互聯網世界時,人類個體的行為和心理是否會發生變化?成長中的“數字土著”一代是否會面臨和“工業土著”相類似的發展難題?當人際關係變成可視的社交網絡呈現時,人類的交往行為是否會表現出新的特性?廣闊自由的網絡世界,是否會誘發更多的自我探索和人格發展?
當無處不在的心理學遇到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勢必會激發出超越想像的火花。

1.1 心理學與互聯網
1.1.1 網絡: 作為第三空間的存在
工具的使用對於人類進化的作用從來都是哲學家和進化研究者們在探討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時最重要的主題。互聯網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影響最複雜、前景最廣闊的工具,互聯網的普及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對人類文明進化的影響已經讓每個網民都有了親身感受,但是這種影響還在不斷地深化和蔓延,就像我們認識石器、青銅器、印刷術的作用一樣,我們需要巨大的想像力和以世紀計的時距,才有可能全面地認識人類發明的高度技術化的工具――互聯網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互聯網全面超越了人類傳統的工具,表現在共享性、智能性和滲透性三方面。互聯網的本質作用體現為個人思想和群體智慧的交流與共享;互聯網對人類行為效能影響的根本基礎在於其智能屬性,它能部分地替代人類完成甚為複雜的信息加工任務;互聯網對人類行為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正是由於其發揮作用的方式能夠在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無所不在地滲透。
法國當代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在其著作《技術與時間》中,從技術進化論的角度提出了一個假說:“在物理學的無機物和生物學的有機物之間有第三類存在者,即屬￿技術物體一類的有機化的無機物。這些有機化的無機物貫穿著特有的動力,它既和物理動力相關又和生物動力相關,但不能被歸結為二者的‘總和’或‘產物’。”(貝爾納·斯蒂格勒,2012)互聯網正是這樣一種“第三類存在者”。互聯網當然首先依存於計算機和網絡硬件,但是其支撐控制軟件與信息內容的生成和運作又構成自成一體的系統,有其自身的動力演化機制。我們所謂的“網絡空間”,也可以被看作是介於物理空間和精神空間之間的“第三空間”。
與物理空間相映射,人類可以在自己的大腦裡創造一個充滿意義的精神空間,並且還可以根據物理世界來塑造這個精神空間。而網絡是一個獨特的虛擬空間,網絡中的很多元素,包括個體存在與社會關係,都與個體在自己大腦內創造的精神空間相似。但是這個虛擬空間不是存在於人的大腦,而是寄存于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物理系統之中。唯其如此,網絡空間才成為了獨特的第三空間。
網絡心理學正是要探索這個第三空間中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迅猛發展,網絡心理學正處在迅速的孕育和形成過程中,並且必將成為心理科學發展的一個創意無限的重要領域。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網絡空間從文本環境轉變為多媒體環境,處於其中的交互模式也
從人機互動轉變為社會互動,可以說,它已成為了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對個人和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將人們不同的思想與意圖交織在一起,它為人們提供了創造的機會,並且使網絡空間成為了一個社會空間。在網絡這個新的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中,一定會衍生出反映人類行為方式和內心經驗的新的規律,包括相關的生理反應、行為表現、認知過程和情感體驗。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平板電腦等個人終端和網絡覆蓋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了時間和空間上的便利性,人們在深層的心理層面上很容易將網絡空間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與人格的延伸。伴隨著網絡互動產生的放大效應,人們甚至會感到自己的思想與他人的思想可以輕易相通,甚至可以混合重構為一體。個人思想之間的界線模糊了,融合智慧正在成為人類思想史上新的存在和表現形式,而這也正在改寫著人類的思想史。
伴隨著作為人類智慧結晶的網絡本身的進化,在人類眾多生產生活領域中發生的人的行為模式的改變將會是持續不斷的,這種改變會將人類引向何處?從人類行為規律的層面探索這種改變及其效果,這樣的問題就像網絡本身一樣令人興奮,同時又充滿了挑戰。

1.1.2 網絡空間的心理特性: 行為重構的基點
從“第三空間”這一基本概念出發,網絡空間為人在其中的存在提供了一些獨特的屬性。作為新的行為發生發展的平臺,網絡空間展示出了與現實空間不同的特性,這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個體在網絡空間中的行為表現(Piazza & Bering, 2009)。對於個體的心理活動來說,網絡空間的心理特性體現為基本的空間特性、時間特性、人際特性和自我特性,分別對應的就是網絡空間的跨越性、非同步性、匿名性和去抑制性。從人的行為的屬性來說,這四個特性也是網絡與人的結合帶來的人的行為的新屬性,是人在傳統的環境和空間中所不具有的。網絡空間的四大心理特性是心理學研究在網絡環境下重新審視和分析人的行為結構的基點。
跨越性
網絡的跨越性主要是指網絡中的行為和事件對空間距離的跨越,地理空間距離因素對行為的影響力在網絡空間被大大減弱。網絡提供的便利的多媒體傳遞和共享可以讓人們跨越地理空間上的阻隔、物理實體的障礙進行互動和連接,包括信息分享和交換、商品交易和情感聯結。網絡的跨越性使得個體可以忽略地理距離及物理阻隔和遠方的親人朋友保持互動,可以在世界範圍內結識對於同一個主題或者事物具有共同興趣的朋友。網絡的跨越性帶來的是溝通行為的便利性。只要個體連接進入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與他人聯繫,獲得信息、得到支持和幫助、購買商品、完成合作等。這樣的便利性一方面擴展了個體的生活廣度,使得個體可以通過網絡獲得之前不太可能獲得的商品、信息或者人際關係;另一方面,也改變著個體對自身與周圍世界關係的定位,使得個體可以隨時隨地處理工作與生活的相關事務,讓自我知覺的影響範圍更大。網絡的跨越性帶來的便利性也是其能夠迅速發展和滲透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同步性
對個人心理活動而言,非同步性就是時間上的跨越性。越來越便捷的網絡溝通和存取方式使得人際交流可以實現充分的非同步性。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和互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但是網絡的一大特性正是提供非同步性的交流溝通,通過郵件、論壇、個人主頁、博客和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如微信)來實現。非同步性交流雖然部分不夠及時,但是卻為個體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性和可控制性。個體可以基於這一特性,隨時終止溝通或者開始溝通;同時,它也給了個體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選擇回應的方式,而不必擔心可能因慌亂而出錯,從而避免帶來人際損害;非同步性允許個體同時與多個對象進行溝通,同一時間內開展多重社交。更重要的是,非同步性可以大規模積累不同時段個體提供的信息,信息分享和擴散速度也超越了以往任何時代,從而以多種形式的大數據形成巨量的群體智慧。個體在心理上可以隨時面對群體智慧的存在,提取信息或者貢獻自己的創造。非同步性使得個體與人類智慧活動的關係得以改變,對於人類智慧的進化發展和文明活動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匿名性
匿名性是指個體在網絡空間裡可以隱匿自己的個人特徵,包括性別和身份信息、外貌特徵甚至人格傾向(Young, 1998),體現了人際互動的一種新的行為方式特點。匿名性是網絡在人際互動層面的一種獨特屬性。個體在網絡空間中可以隨意變換自己的個人特徵,也可以控制何時及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的人格信息(Qian & Scott, 2007; Viégas, 2005)。比如,同一個人可以在給朋友的電子郵件中表露自己的名字,在個體主頁或微博中貼出編輯過的照片,或者在論壇發帖時使用假名。相比于現實世界個人身份的唯一性和確定性,網絡匿名性對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探索尤其具有吸引力。青少年常常利用網絡的匿名性來進行自我認同實驗,這有助於其自我認同的探索和獲得(Valkenburg, Schoutten, & Peter, 2005)。同時,這樣的特性對於那些在現實中因外在特徵受到限制的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已有研究發現個體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可能受到一個人的身體吸引力和交往技能的限制。這些特徵對第一印象有強烈影響,進而影響後續友誼的發展。但網絡的匿名性可以使個體有選擇性地呈現自身特徵,從而有可能促進關係的建立(McKenna, Green, & Gleason, 2002)。隨著網絡環境的進化,要求實名制的網絡行為規範越來越多地被個體接受,但是這不會影響匿名性作為網絡空間的基本心理屬性對網絡活動者的內在吸引力。
去抑制性
去抑制性是指網絡空間對個體自我的心理活動具有去抑制的效果,這是網絡環境帶來的個體的社會認知和自我控制層面上的新的特點。去抑制性是網絡在個人自我層面提供的一種獨特屬性。根據Zimbardo(1977)的研究,抑制可以被定義為受約束的行為,它受個體自我意識和對社會影響的意識的控制,並會引發個體對公眾看法的擔心。根據這個定義,去抑制可以被描述為這些因素的缺乏;或從相反的角度,去抑制可以被視為公共意識的減弱,這將導致個體對他人看法的關注度的降低(Prentice-Dunn & Rogers, 1982)。而網絡環境中匿名之類的技術行為方式就會帶來“去抑制效應”(disinhibiting effect)。這種特性主要表現有兩種: 一是人們可能會利用它表現令人不快的舉動或情緒,通常是辱駡他人或者實施網絡欺負等行為;另一種情況是它可能讓人們誠實而開放地面對某些個人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無法討論的。網絡連接的擴展,也就意味著個體在網絡中的行為、言論和自我形象有可能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存在著潛在的大量的“觀眾”。由於去抑制性的影響,個體在網絡中可能發表一些較為奇怪和獨特的言論、呈現出比較標新立異的裝扮、分享獨特見解或者經歷,甚至分享自己的生活等。這種網絡上的“曬”和“秀”的展示性已經成為了網絡行為的一個特點。
網絡空間的上述四種心理特性,可以作為描述網絡行為的基本維度。當一個行為被置於這個屬性體系之中時,我們便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網絡中個體行為的特點和差異,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網絡中行為的相互聯繫性。
除了跨越性、非同步性、匿名性和去抑制性這四大網絡空間的基本心理屬性之外,網絡空間還有一些衍生的特性,如便利性、展示性、滲透性等,這使得網絡空間內的個體行為更加豐富多彩。

1.1.3 網絡空間的行為維度
人們在網絡空間內的行為可以從不同的維度來劃分。從網絡行為依託的技術工具來看,網絡行為包括形式多樣的網絡應用,具體來說包括使用電子郵件、信息導航、即時通訊、社交網站、個人網站、各類博客、網絡遊戲、網絡電話等;從個體和群體的行為內容來看,網絡行為包括實現不同功能的行為,例如交際、搜索、娛樂、瀏覽、聊天、發表、學習、購物、約會、遠程醫療等。早期研究表明(Barak, 2008; Joinson, McKenna, & Postmes, 2007; Valkenburg & Peter, 2009): 一方面,網絡行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人格、年齡、社會經濟地位、態度等;另一方面,網絡行為對網絡使用者的身體、認知、社交和情緒又有著各種各樣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其中,網絡交往被認為是會對不同年齡、性別和種族的個體產生複雜影響的行為 (Sheeks & Birchmeier, 2007; Valkenburg & Peter, 2007)。
Gosling和Mason(2015)在系統回顧的基礎上將心理學中的互聯網研究分為三類: (1)轉換性研究,指將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轉換到互聯網上,如在線調查;(2)現象性研究,指研究由網絡激發的行為或者基於網絡的行為,如對網絡欺負的研究;(3)新興類研究,指使用新的方法來研究已有的主題,如對謠言的研究。通過這種分類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聯網對心理學研究的價值,特別是方法價值。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互聯網與心理學研究的關係,可以根據研究者看待網絡的不同視角,將網絡心理學的研究分為三種類型: 基於網絡的研究、源於網絡的研究和融於網絡的研究。“基於網絡的研究”是指將網絡作為研究心理和行為的工具和方法,作為收集數據和測試模型的平臺,如網上調查、網絡測評等;“源於網絡的研究”是指將網絡看作是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因素,是依據傳統心理學的視角考察網絡使用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的影響,如網絡成癮領域的研究、網絡使用的認知與情感效應之類的研究,“記憶的穀歌效應”這樣的研究是其典型代表;“融於網絡的研究”是指將網絡看作一個能夠寄存和展示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獨立的空間,來探討網絡空間中個人和群體的獨特的心理與行為規律以及網絡內外個體心理與行為的相互作用,這類研究內容包括社交網站中的人際關係、體現網絡自我表露風格的“網絡人格”等。這三類研究對網絡的理解有著不同的出發點,但也可以有交叉。
這種分類其實是以互聯網為依據對人的行為範疇的一種重構: 首先,在網絡環境中,人的行為必然呈現出新的特點並被賦予新的屬性。基於網絡的研究是將網絡作為工具,網絡可以探查、監測、記錄、分析個體和群體的各種行為,無論線上或是線下的行為,都成為了網絡工具的客體和對象。通過這種第三空間的工具必然能夠發現人類行為的新的屬性。
其次,網絡為人的行為增加了新的動因。網絡是人類行為演化過程中全新的影響因素,能夠全方位地影響人的行為,對人類行為自身的影響是普遍而深刻的,在認知功能、情緒反應、人格特點、行為表現等領域無所不及。源於網絡的研究是將網絡當作一種人工化的行為環境和動因,探索網絡對人的行為的深刻影響。從基本的語詞加工機制(劉思耘,周宗奎,李娜, 2015)到人際交往方式(羅伯特·鄭,傑森·伯羅,克利福·德魯,2014)再到群體智慧的無限可能性,網絡正在改變著人類行為進化的進程。源於網絡的研究正是要探討這種改變的內在機制。
其三,網絡空間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新的行為存在方式。網絡空間生成並積累了全新的心理體驗、行為方式、互動形態和社會過程,這些新的網絡行為的存在極大地展現了人的潛能,拓展了人的生命形態,昇華了行為的意義。融於網絡的研究正是要描述並探索網絡空間中這些新的行為的存在規律,為建構更好更符合人類需要的網絡世界提供科學支撐。
網絡心理與行為研究涉及多個學科,不僅需要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的參與,也需要信息科學、網絡技術、人機交互領域的研究者的參與。在過去的起步階段,心理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醫學等學科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網絡心理與行為進行了探索。網絡心理學的未來更需要依靠不同學科的協同創新。心理學家應該看到不同學科領域的視角和方法在網絡心理研究領域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價值。要理解和調控人的網絡心理與行為,並將之有效地應用於網絡生活實際,如網絡教育、網絡購物、網絡治療、在線學習等,僅僅依靠傳統心理學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容易產生誤導。為了探索網絡心理與行為領域新的概念和理論,心理學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學者密切合作、共同開展研究,將更有利於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更有利於科學的網絡心理學的建立與發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