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一代醇儒話曾鞏(簡體書)
滿額折

一代醇儒話曾鞏(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  價:NT$ 168 元
優惠價: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曾鞏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和政治家,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以卓越的文學成就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儒學世家,卻歷經種種坎坷和磨難,屢試不第,在家鄉躬耕十年,直到年屆不惑才考中進士。他仕宦二十餘年,下過基層,當過史官,轉任七州,官至四品中書舍人,始終勤政務實,清廉奉公。他以儒家思想為根本,重道義,有風骨,敢擔當,堪稱文章大家、經世能臣、方正醇儒。本書以曾鞏的生平事跡為主線,穿插講述其一生所經歷的北宋重大政治事件,讓讀者在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下,了解曾鞏坎坷人生,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較好地塑造了曾鞏迂闊中有智能、儒雅中有鋒芒、理性中有精深的醇儒形象。時至今日,曾鞏的作品、思想和精神依然熠熠閃光,值得世人敬仰和學習。

作者簡介

徐徐,簡約的南方女子,內心沉靜溫和,喜愛閱讀,閑時寫作,文風簡凈清雅。著有傳記((滿目青山黃庭堅》、短篇小說集《祭紅》、散文集((暗香》,參與編著《王隆夫藝術全集》。現就職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公安局,系中國公安文聯會員、江西省作協會員、江西省公安文聯理事、景德鎮市作協副主席。

對於江西歷史文化之繁盛與文化名人之頻出,我經歷了一個由疑到信、由紙上感知到實地認同的過程。
少時誦讀《古文觀止》,念到唐代王勃的千古名文《滕王閣序》,對於其中的“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雄州霧列,俊采星馳”等佳句,總以為那不過是才子王勃接受地主盛情款待之後的客套之言、觥籌交錯間的答謝之詞,當不得真,所以一笑置之。及至讀書稍多,翻看廣為傳頌的中華文化經典,我發現自己的目光總是會碰到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湯顯祖等等文化巨人的名字。他們或開宗立派,或登峰造極,建構起了中華強健雄渾、源遠流長的文心學脈,在不同的文化層面上、不同的歷史進程中,為華夏文明的進程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而最讓我訝異的是——他們都是與我的家鄉湖北一江之隔的江西人!有時,江西老表甚至一改他們慣常的低調,抑制不住地自豪宣示自己的“濟濟多士”。如宋代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就曾得意地說:“區區彼江西,其產多材賢。”南宋的李道傳給前輩楊萬裡作謚告,開頭就說:“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於江西。”他怕別人狐疑,幹脆列出證據:“如歐陽文忠公、王文公、集賢殿學士劉公兄弟、中書舍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劉公恕、黃公庭堅,其大者,古文經術足以名世;其餘則博學多識,見於議論、溢於辭章者,亦皆各自名家。求之他方,未有若是其眾者。”此外還多有“人物之盛甲於東南”等等說法。你會說,這是宋代這一特殊時期的文化涌噴現象吧。實則不然。即使到了常常被人們認為衰敗、落後的近代,江西亦有其光采奪目之處,如詹天佑、陳寅恪、傅抱石、鄒韜奮、胡先輔等。1948年4月,當時的學術聖殿——國立中央研究院嚴格推選出中國第一屆81名院士。當年9月24日,學術大師胡適先生在日記中以列表的形式統計出“各省分配”表,其中江西僅次於人文淵藪江浙與風氣漸開的廣東,位居第四,達7人之多。而對於自己的老家安徽,胡適則幽幽地表達“只有我一人”的遺憾。2010年,我有緣來到江西工作,對江西古代風流輩出的特點,則更是由原來的紙上認識,深化為實地的切身感受。因為分管文化與旅遊,我得以走遍了江西全部縣域。在廣袤的山川大地間行走,經常邂逅古代文化名人的舊居故地等等與他們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千載之下,流風所及,這些文化先賢,仍然給江西大地以深遠的人文影響。山川秀美,人才輩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悠久的人文歷史相得益彰,用“鐘靈毓秀”一詞來形容江右大地,再貼切不過了。江西向來與楚相聯,我這個楚人,足之所至,日久情生,由了解到感佩,不能自已,對江西這方土地的歷史人文,日益生出無上的敬意與溫情。

目次

總序 浩渺蒼穹下的璀璨巨星

第一章 儒聖之後,詩禮傳家
一、春風十裡
二、南豐榮親園
三、意外落第
四、結交王安石
五、冬望

第二章 歷經坎坷,不改其志
一、拜師歐陽修
二、再次名落孫山
三、布衣身,卿相心
四、鬼門關走一遭
五、醉與醒
六、躬耕南源
七、草廬中的書齋

第三章 四十人仕,秉筆直言
一、京城際會
二、初任太平州
三、史館編書匠
四、政見分歧

第四章 轉任七州,力行善政
一、興水利,重生產
二、清簡與清明
三、變法失敗
四、接力文壇薪火

第五章 文章大家,名垂千古
一、從心所欲,不逾矩
二、理性的光芒
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
後記

書摘/試閱

曾鞏百感交集,無法釋懷,於是,給自己的老師歐陽修寫了封信,詳細描述了流民的苦況和自己的所思所感。這便是他的散文名篇《上歐陽學士第二書》。信中,曾鞏感嘆地說:“今雖群進於有司,與眾人偕下,名字不列於薦書,不得比數於下士,以望主上之休光,而尚獲收齒於大賢之門。道中來,又有鞍馬仆使代其勞,以執事於道路。至則可力求簞食瓢飲以支旦暮之饑餓,比此民綽綽有餘裕,是亦足以自慰矣。”又說:“此鞏既夤緣幸知少之所學,有分寸合於聖賢之道,既而又敢不自力於進修哉?日夜克苦,不敢有愧於古人之道,是亦為報之心也。”
曾鞏的心中,是渴望著以自己的聖賢之道去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
此時,大宋的朝野上下,正有一股潛流在暗暗涌動,在醞釀,在積蓄。那是一群年輕的文人士大夫,他們希望打破官場的暮氣沉沉,來一場全方位的革新,除積弊,明黜陟,厚農桑,強軍備,實現強國富民的民族夢想。這群人的核心代表,就是數年前因為挑戰老宰相呂夷簡的權威而遭貶謫的範仲淹。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範仲淹被朝廷派往西部戍邊,在與西夏交戰的前線延州、慶州一帶任職。他身先士卒,率部征戰,成為了一名金戈鐵馬的儒將。他整頓軍紀,賞罰分明,與將士同甘苦,將士沒喝上水他從不說渴,將士沒吃上飯他從不叫餓,終於訓練出一支了勇敢強悍的部隊,筑起了一道穩固的軍事防線。正是在那長煙落日、孤城萬裡的征戰途中,範仲淹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曾鞏一字一句默默吟誦著這闋詞,想象著範將軍身披戰袍,騎跨戰馬,胸懷百萬甲兵,率部在前線馳騁的情景,禁不住熱血沸騰,滿心向往之。
這群改革派中,還有曾鞏的老師歐陽修、曾鞏曾隨父親專程去拜望並跟隨從學的餘靖、當年與範仲淹一起被貶的尹洙、臨危受命出使遼國的富弼等人。
另外還有一個人,就在曾鞏的身邊。他名叫李覯,比曾鞏年長10歲,家住南城縣。李覯家世寒微,自幼聰穎好學,5歲知聲律、習字書,10歲通詩文,20歲之後文章漸享盛名。但是李覯像曾鞏一樣,科舉一再受挫,仕途渺茫,於是,他幹脆退居家中,自稱“南城小民”,奉養老母,潛心著述。他以儒學為宗,通識博學,重經世致用,對形勢和國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寫成了《富國》《強兵》《安民》等三十策,影響廣泛。
曾鞏回鄉之後,專程來到南城縣,慕名拜訪了李覯並跟隨求學。當時,李覯受郡守之請辦學,創辦了“盱江書院”,開課授徒,慕名來求學者過千人,“為吁江一時儒宗”,人稱“旴江先生”。
南城縣至今還流傳著李覯和曾鞏師生“巧對”的故事。話說有一天,李覯應邀赴豫章春遊,隨行學生十餘人。從建昌東門出發,經撫河至贛江,時值暮春三月,逆風順水,船家扯下帆篷,裝上槳櫓,搖櫓前進。艙內李覯居中而坐,門生並列左右,曾鞏坐於右側最後一個位子上。李覯對眾學生說:“此去豫章尚遠,行舟寂寞,何不以行船為題,對一對聯,用來消遣?”學生們同聲說道:“請先生擬上聯,我們對下聯。”李覯點頭沉思,艙中頓時沉靜下來,唯有吱呀吱呀的櫓聲。
稍後,李覯手指船櫓,高聲誦道:“兩櫓並搖,好似雙刀分綠水。”諸生從左至右,依次對下聯。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