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
滿額折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045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科技不斷進步,解除大自然給我們的限制;經濟不斷成長,解除物質給我們的限制;管制不斷放寬,解除制度給我們的限制。我們不思節制,為所欲為,一步一步將世界推向懸崖邊緣。
歷史的發展雖然屢次背離孔子的思想,然而終須回到孔子指引我們的道路,世界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孫震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經典,是至聖先師孔子與其弟子的答問錄,記載了關於「仁」與「倫理」的各種智慧。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各以半部《論語》,助宋太祖及宋太宗平定、治理天下,故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古代中國社會處於停滯經濟時代,政府依靠禮制安定社會秩序,倫理在此時發揮重要作用;現代社會的成長經濟型態帶來便利生活,卻也因個人欲望過度擴張,造成傷害他人利益的事件層出不窮。利己與利他的界線失去平衡,大同社會的理想愈來愈難實現,令現代社會發展陷入不安。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集結,是儒家思想在現代的重新詮釋。前台大校長孫震以經濟學者的角度,利用古人的智慧解決當前社會各種難題,找出未來世界的運行法則――在物欲與自我利益高漲的當代世界,仁慈和倫理並非陳舊的觀念,只要回歸孔子指引的方向,地球就能永續發展。

作者簡介

孫震/作者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獲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台大經濟系教授、台大校長、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元智大學遠東經濟講座教授等職。現為台大名譽教授、台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甚豐,包括《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家思想的現代使命》《世事蹉跎成白首》《世界經濟走向何方?點亮儒學的明燈!》《現代經濟成長與傳統儒學》《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人生的探索與選擇》《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理當如此》《人生在世》《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時還讀我書》《台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文(一) 讀《 論語》,此其時矣!
張作錦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邀集美國一批學者,合寫了一本書《為什麼文化很重要》(Culture Matters :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杭氏在序言中指出:
一九九○年代初期,我碰巧看到迦納與南韓一九六○年代初期的一些經濟資料,令我十分震驚。當時迦納與南韓的經濟狀況非常相似,國民所得差不多,幾乎都是以原料出口為主,只是南韓有一些製造業產品。這兩個國家也都接受相同程度的經濟援助。三十年後,南韓成為工業大國,是全世界第十四大經濟體,擁有跨國性企業,是汽車、電子設備與其他製造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家,國民平均所得接近希臘。更重要的是,民主制度日益鞏固。迦納卻還是一樣,現在的國民所得只有南韓的十五分之一。這種懸殊的差異應該如何解釋呢?這當然有許多因素,不過我認為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素。南韓重視節儉、投資、努力工作、教育、組織與紀律;而迦納的價值觀卻不一樣。換句話說,文化的影響很大。
這本書何時出版的,筆者未予查考,「聯經出版公司」的中譯本發行於二○○三年,距今十五年矣!根據維基百科所載,迦納二○一六年國內生產總值(依購買力平價計算),平均國民所得四千三百九十美元。南韓總統文在寅二○一八年一月二十七日提出韓國經濟策略報告,南韓今年平均國民所得將達三萬美元,兩國差距仍然很大。南韓也將從世界第十四大經濟體,躍升為第十一大。
從經濟觀點體認文化的重要性,早有前人。德國社會科學家韋伯(Max Weber)就曾直言:「如果我們從經濟發展的歷史能學到什麼,那就是幾乎所有的差異都是文化造成的。」
站在地球上談文化,中國的文化是不應缺席的。我們常說「中國有五千年文化」,則其源遠流長,自毋庸多說。
在汗牛充棟的華語典籍中,如果要找一本書來代表中國文化,毫無疑問的,《論語》應為首選。這本書是孔子與學生論道的紀錄,包括為學、做人和治事。千載以下,顛撲不破,垂為典範。不管你讀過《論語》沒有,是全部還是部分章節,它「潤物細無聲」,一定影響了你。
有些人說,《論語》過時了,進而根本上懷疑了中國文化的價值。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教授一九七五年在《聯合報》上發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一文,指出統治階層歷來多有反智傾向,但中國文化卻未動搖。余教授得首屆「唐獎」,另一學者李奭學教授引述余先生其他文章,指出「余教授相信,整體而言,中國的價值系統經得住現代化――甚至後現代情境――的考驗。中國人所應致力者,是賡續發掘本為己有的精神資源,更新自己既成的價值系統,庶幾就不會在變局中迷失自己,甚至可以貢獻一己,為萬世開太平。」
開太平要有新途徑。余英時教授追懷師恩,寫了《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這本書,文中矚望兩岸三地學界:儒學欲得新生,必得會通西方以還魂。
事不與願違,現在有一位醉心中國文化,從西方「取經」回來,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本來是經濟學家,又有實際治世經驗的知識分子要來詮釋《論語》,他就是孫震教授。孫先生把他新著取名《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他對本書之重視,以及寄望之殷。
孫教授不僅寄望讀者,他更「寄望」於自己。這本書的規格,是先錄《論語》章句原文,次加白話翻譯,再次是詮釋衍繹其精神和意涵。這第三部分最重要,也使讀者最為受益。他自我要求:「我譯繹《論語》,為自己設下兩個標準:一個是譯文要明白通順,不像翻譯文字,一個是釋文應包含一些啟發或感動,這樣才會讓這本書有所貢獻。我希望成果尚能差強人意。」
孫教授太自謙了,他的成績遠遠超過「差強人意」。我有幸先讀,獲得不少「啟發」和「感動」。開卷之初,我就被震撼了。
《論語》首章「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孫教授語譯為――夫子說:「一面學習,一面隨時加以實踐,不是很愉快嗎?」把「習」解為「實踐」,這是我過去所沒有想到過的。對我個人,真是振瞶發聾。在別的版本中,多是把「習」譯為「學習」、「複習」之類的。孫教授的釋義,道出他撰寫本書的基本用心:我們學聖人之道,是要「擇其善者而從之」的。否則我們知道溫良恭儉讓這幾個字,在實際生活中卻是愚魯粗鄙爭攘,熟讀《論語》又有何益?
再好的書,要人讀得下去才行。《論語》是古文,又常給人「說教」的印象。孫教授很能體會這一點,他在注釋《論語》時,常常博採群書,把古今中外有關的書籍言語,融會起來,不僅讓讀者興味盎然,而且增加了見聞與常識。譬如他考據子禽,就引用了司馬遷的《史記》、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及蔣伯潛注釋的《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再如他考證子產的卒年,引用了《史記》、《左傳》;考證顏回生卒年月,也引證了《論語》各章節。務期讀者能了解《論語》某一段話、某一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境之下,這不僅讓讀者對《論語》有較深刻的理解,也是對大家的一項歷史教育。
當然,孫教授用力最多,自是在闡釋《論語》的中心思想:仁。仁者,人也。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人與人相處之道。人不能不和他人發生關係,其間要遵守何種規範,實行何種原則,對他人有何義務與責任,此即人倫,也就是倫理。
《論語》全文的核心,即在講仁,講倫理。千言萬語一句話:「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作為曾在西方受教育的經濟學家,孫教授最常引用亞當.史密斯的言論,來對應和闡發孔子的思想。孔子認為人的道德修養目標,是成為一個君子。在《論語》中,他與學生多次討論到君子,譬如他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孫教授指出,亞當.史密斯在《道德情操論》中,將人生的美德區分為審慎的美德、公平的美德和仁慈的美德。審慎的美德源自利己之心,在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公平的美德和仁慈的美德源自利他之心,公平是不減少別人的利益,仁慈是增加別人的利益。
這就有一個問題:孔子也主張追求個人的利益嗎?是的!孔子並不反對追求個人的利益。英國著名演化理論學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寫過一本《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說明自私是天生的。通達如孔子,認為義和利不是對立的。《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認為,無論追求富貴或排除貧賤,都要用正當的方法,否則寧願不要富貴,或寧願處於貧賤。在儒家的價值系統中,「正當」比財富和地位更重要。
我們讀《論語》整體的印象,好像孔子鼓勵人安於貧窮,不要追求世俗的幸福。所以孔子最器重的學生顏回,窮到「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孔子還贊美他「回也不改其樂」。所以近世之人,有認為《論語》已是一本不合時宜的書了。身為經濟學家的孫震教授,費了很大的力氣來解釋這個疑問:
傳統社會的特色是缺少技術進步,因此最大可能的總產值不變……人民總福祉或幸福的提升,依賴社會和諧與安定的改善。因此傳統社會鼓勵人民追求倫理,而非追求財富;參與公共服務。造福群眾,而非追逐個人的經濟利益。
現代社會的特色是技術持續進步,不斷推升總產值的上限,使人均所得不斷增加……社會總福祉或幸福不僅來自和諧與安定,同時也來自所得與財富……隨著經濟成長,財富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這種情形反映在教育上就是重知識,以致倫理不受重視。然而倫理不彰導致社會不安。在一個動亂不安的社會中,人民不願儲蓄,企業家不願投資,經濟表現也會受到嚴重不利的影響。
解釋了孔學的時代背景,以及他真正的價值,孫震教授才理直氣壯地把他的序言題為〈大家讀《論語》〉。
在時下,「大家讀《論語》」似更有其迫切性。執政者蓄意「去中國化」,中小學校已把「德育」取消,讓中華文化與倫理教育逐漸在學校中消失。台大張亞中教授不久前發表文章「倫理教育公投救台灣」,他指出:
現在學校的教科書,只談個人的權利與義務,而不提文化著重的禮義廉恥,只認定台灣是多元文化,而不接受台灣是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只教學生不服從運動、住民自決,而不告訴學生必須付出什麼樣的可能代價,更不提倫理道德對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願多用點時間教國小學生什麼是人與人的禮貌;公民教育中只學西方,教個人與國家的關係,而不提家族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這種情形,是大家都知道的,重讀張教授的文章,仍令人不寒而慄。亡人國者,先亡其史,史當然在文化中,亡其文化使其人粗鄙無禮,缺少信任,傾軋鬥爭,而其國不亡者幾稀?
台灣「天下文化」出版社在二○一○年,出版中國大陸文化學者余秋雨的書《中華文化》,他說「每當我在世界各地的一個個偉大的廢墟間看到文明殞落的證據時,總是感到非常震撼。」又說「滅亡有多種等級。土地的失去,廟宇的毀壞,還不是最高等級的滅亡。最高等級的滅亡是記憶的喪失。」若是文化沒有了,哪裡還有記憶?
談到中華文化,很難叫人不想起新加坡的李光耀,他在《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的雙語之路》中,講述五十年來,他如何投注心力,把新加坡從一個語言複雜、各說各話的前英國殖民地,打造成一個多數人通曉英文,同時懂得母語的團結國家。他認為,保存華語和華文,才不會導致民族自信和文化認同的淪喪。
台灣執政當局目前的種種作為,似乎正朝「導致民族自信和文化淪喪」的路上走去!所以孫教授呼籲「大家讀《論語》」,應是心情迫切吧!
中國人讀《論語》,還不僅是站在自己國家民族的立場,也應有「天下為公」的情懷。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換言之,如孫教授所解釋,「孔子五十歲知道人生所面臨的社會和自然的限制,六十歲對發生的事都有所了解,坦然接受,七十歲由於長期適應環境,自有節制,形成內在的規範,所以雖在規矩之中,仍能自由自在,從心所欲。」人生終究是有限制的,要有所敬畏,知所節制。
孫先生說:
十七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強調自由與個人的主體性(individuality),接著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帶領世界走向現代經濟成長。政治民主化,經濟資本主義化,世界文化從集體主義轉向個人主義,從節制自我、達成社會目的,轉向鼓勵個人追求自己的財富、權利和自由。過去三百餘年,資本主義經濟與民主政治,隨著全球化普及全世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目前世界各國大致而言,得以享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裕,個人的權利和自主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不能不說是現代西方文化的成就。
他又說:
然而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利益,爭取自己的權利,無視他人的權利,擴充自己的自由,凌駕他人的自由。技術不斷進步,解除大自然對我們的限制;經濟不斷成長,解除物質給我們的限制;政治民主、社會多元,解除各種制度給我們的限制。人類膨脹自我,無所畏懼,不知節制,終將破壞自然與社會運作的規範,讓各種自然、經濟與社會的災害反過來傷害我們。
對於西方文明和中國文化的相互關係,余英時先生在其〈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文章中有所申論,也駁正了某些錯誤觀念。他說: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並不是兩個原不相干的實體,尤其不是互相排斥對立的。「現代生活」即是中國文化在現階段的具體轉變。中國文化的現代轉變自然已離開了舊有的軌轍,並且不可否認的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重大影響……但是現代化絕不等於西化,而西化又有各種不同的層次。科技甚至制度層面的西化,並不必然會觸及一個文化的價值系統的核心部分。現在一般深受西方論著影響的知識分子往往接受西方人的偏見,即以西方現代的價值是普遍性的(universalistic),中國傳統的價值是特殊性的(particularistic)。這是一個根本站不住的觀點。
在世界的變局中,余院士指出,中國文化也許更能適應。他說:
我們可以說中國文化比較具有內傾的性格,和西方式的外傾文化適成一對照。內傾文化也自有其內在的力量,只是外面不大看得見而已。內在力量主要表現在儒家的「求諸己」、「盡其在我」,若以內與外相對而言,中國人一般總是重內過於重外。這種內傾的偏向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的確曾顯露了不少不合時宜的弊端,但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延續數千年而不斷卻也是受這種內在的韌力所賜。《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段話大致能說明內傾文化的特性所在。這裡止、定、靜、安等本來都是指個人的心理狀態而言的,但也未嘗不適用於中國文化的一般表現。十八世紀以來,「進步」成為西方現代化的一個中心觀念。從「進步」的觀點看,安定靜止自然一無足取……但是今天西方的危機卻正在「動」而不能「靜」、「進」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亂」而不能「定」。最近二三十年來,「進步」已不再是西方文化的最高價值之一了。
總而言之,無論從世界發展情勢、整體中國,尤其台灣的內在需要來看,大家認識和發揚中國文化,此其時矣!而儒學最重要的代表性典籍《論語》,我們如何能不重視?如何能不「大家讀《論語》」?
孫震先生是曾受西方教育的經濟學家,但一直醉心中國文化,退休後更是致力於儒學的研究與發揚。據說他床頭就放置了四書,可隨時取來閱讀。「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典出宋朝宰相趙普。趙普是山東人,孫先生也是,孔子也是。這是一段佳話。但孫先生的這本書,絕對不僅是佳話而已。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孫先生的新著,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本文作者為前《聯合報》總編輯、社長,現任《聯合報》顧問)

推薦序文(二)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黃啟方
有幸在第一時間拜讀了孫校長伯東先生的新著,除了感佩孫先生長久以來對孔子「富而好禮」理念的宣導,對孫先生以其現代經濟學的深厚涵養,重新發明儒家思想精髓與現代社會情勢實相契合的熱誠和擔當,更覺得應該大書特書,極力推崇:孫先生的用心與努力,讓人尊敬萬分!
孫先生當面屬序,難以推辭,不揣孤陋,謹略述讀後淺見。
一、孔門心法
本書的主軸之一,是對「孔門心法」的再提示,試舉五點說明:
(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二.十五章)
孫先生在重新詮釋這兩句話的涵義後,總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看似兩句很簡單的話,卻是孔子一生學思的心得,是孔門心法,值得我們奉為圭臬終身實踐,讓我們的智慧通達,人生圓滿。
(二)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第三.八章)
孫先生以為當孔子時代,作為「倫理的社會支援體系」的「禮」,和倫理及倫理核心的「仁」比起來,不是本質,只是「形式」,所以說「禮後」。更說:子夏從孔子對詩句的解釋聯想到禮和仁、禮和倫理之間的關係,正如子貢從孔子期許他「貧而樂,富而好禮」聯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詩句,都是了不起的領悟,所以得到夫子的稱贊。類似的例子《論語》中只有這兩處。值得我們用心學習 。
孫先生對《論語》之熟諳,令人贊嘆,而「富而好禮」,又是孫先生一直鼓吹的理念。
(三)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第七.六章)
孫先生對「道」、「德」、「仁」、「藝」作簡要解釋後,再引其他各章以說明「志」、「據」、「依」、「游」的積極意義。而後說:這一章是孔子告訴年輕人,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或豐盛的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站穩道德立場,常保仁慈情懷,休閒時多學各種才藝。這也是孔子自己一生的實踐吧?
(四)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第九.一章)
孫先生說:「利」字在《論語》中出現十次,其中六次指「利益」。「命」出現二十一次,其中十次指命運。「仁」出現一百零九次,其中一百零五次屬於倫理的項目。
孫先生更再分別闡釋說:不論在傳統的停滯經濟之下,或在現代的成長經濟之下,如果我們把利放在義的前面,傷害的事就會一直發生。人生受太多因素支配,難以預測。所以孔子很少談命。孔子雖然常常談論仁,但是對行仁有很高的期許,不輕易以仁許人。
(五)孫先生在討論顏回在孔門的崇高地位時,有一段非常深入而引人深思的論述:顏回到宋代大致確定為儒家孔子之下第一人的地位。至南宋時,曾參、子思和孟子在他之後合為四配,配享於文廟。宋代大儒周敦頤、程頤、張載和朱熹也於南宋列入從祀。顏回的地位提高,去聖人只差一息,只因「不幸短命死矣」,所以未能成聖,對於宋代以來的儒家有兩點重大的影響。第一,使儒者的中心志業從先秦儒家經國濟民、關注社會安定進步的淑世思想,轉而向格致誠正、重視個人進德修業的方向傾斜。第二,以為依禮而行,就是成聖之道,忽略了仁是人的關愛之心是不變的。禮是社會的制度,而社會緣情制禮,隨社會結構改變而調整。以禮代替仁,以致重視形式,忽略實質;而當禮制僵化不變時,成為個人理想發展的桎梏。不思檢討對儒家思想的認識,反而指責禮教吃人,要打倒孔家店,真是太遺憾了!
孫先生對宋儒執著的不安,實為卓見。而全書對「仁」與「禮」二者本末輕重的釐清,著墨甚多,不憚其煩,更見孫先生憂愁風雨之高遠情懷!
二、孔子的偉大
孫先生選〈子張十九〉的第二十章,作為本書的總結 。孫先生又說:「孔子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受人誤解。」即使孔子非常推崇的齊國宰相晏嬰,對孔子的理念也有成見。「實際上,孔子是一個重視實質勝於形式和細節的人。」對此,孫先生舉了〈八佾〉篇的兩段話為證 。
孫先生說:「一九九八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七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總統官邸聚會,討論『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威脅與問題』。會中,一九七○年瑞典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爾文(Hannes Olof Gösta Alfén)教授說: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最後,孫先生語重心長的總結全書:歷史的發展雖然屢次背離孔子的思想,然而終須回到孔子指引我們的道路,世界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子貢說得對:「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
是的!子貢之後,就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兩句,流傳四海。而今,更可以證實!如果還對孔子的偉大加以輕蔑或忽視,不僅是不自量而已,真的就是「非狂即妄」了!
三、「半部論語治天下」發微
孫先生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作為本書書名,寄意深遠,茲嘗試加以申說。按《宋史.趙普傳》載: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趙普(公元九二二年至九九二年)是宋朝的開國元勳,始終追隨宋太祖(公元九二七年至九七六年);宋太祖趙匡胤出身將門,怎會勸趙普讀書呢?《宋史全文》說:
上(太祖)性嚴重寡言,獨喜觀書;雖在軍中,手不釋卷。聞人間有奇書,不吝千金購之。顯德中,從(周)世宗平淮甸。或譖上于世宗曰:「趙某下壽州,私所載凡數車,皆重貨也。」世宗遣使驗之,盡發籠篋,唯書數千卷,無他物。世宗亟召上,諭曰:「卿方為朕作將帥,闢封疆,當務堅甲利兵,何用書為?」上頓首曰:「臣無奇謀上贊聖德,濫膺寄任,常恐不迨,所以聚書,欲廣聞見增智慮也。」
宋太祖之好讀書如此!又《宋史.太宗本紀》記載說:
宣祖 總兵淮南,破州縣,財物悉不取,第求古書遺帝,恒飭厲之。帝由是工文業,多藝能。
宋代帝王好讀書、多才藝,正是這種「祖宗教化」,也促成了宋代學術文化的的恢弘發展。
至於「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語,最早的記載見於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
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論問普。普略不應,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普之相業固未能無愧於《論語》,而其言則天下之至言也。(卷七)
所以趙普是先以半部論語輔佐宋太祖平定天下,又要以另半部論語輔佐宋太宗治理天下,以達天下太平的境界。其後學者輾轉引用,各有所取;或作「半部論語平天下」「半部論語佐太平」「半部論語佐太祖定天下」「半部論語佐帝治天下」「半部論語決大政」等,而「半部論語治天下」最為常用。
四、本書選譯新釋篇章述要
本書選譯《論語》中若干篇章重新詮釋,試簡要說明。
《論語》一書,通行本是宋代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其中《論語》分十卷二十篇。《論語》全書共四百九十三章,本書選譯新釋的合共五十八章。
孫先生未選譯釋者有二――〈鄉黨第十篇〉,全篇敘述孔子鄉居生活的態度儀容,可以印證子貢推崇孔子「溫、良、恭、儉、讓」的具體事實,屬於孔子德行的記載,毋庸置疑。〈堯曰第二十章〉,首章載堯命舜、舜命禹之詞及商湯、周武王誓師之意,有總結全書之旨。二章子張問孔子「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則亦收結各章中所述,以明孔子為政之道。三章以孔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不知言,無以知人」三語終篇,以警醒學者:「知命、知禮、知言、知人。」意思顯豁,亦不待闡發。
清初馮班曾說:趙普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大是會讀書。如吾所見,只一、二句便終身受用不盡。(《鈍吟雜錄》卷一)能將《論語》一、二句的精神,實踐於日常生活,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若用於施政,則可以長治久安,造福民眾。
孫先生本書選譯五十八章賦予全新詮釋,既參取《孟子》、《左傳》、《史記》等古籍論述,補正前人注釋的誤失;又結合現代西方經濟思想與科技發展的現實,宏觀斟酌,析理入微,對提升個人涵養、和諧人際關係、發揮行政效能,促進人群福祉,都將有正面具體的效能。
謹寫於丁酉年冬日(民國一○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自序 大家讀《論語》
二○一二年十一月,我被推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董事長。這個由美國退還八國聯軍庚子賠款,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代於一九二四年成立的基金會,再過一年多就要滿九十週年了。我心裡一直想著應該做些什麼特別的事,以慶祝這個中華民國最古老基金會的九十歲生日?就在這個時候,孔孟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我們基金會董事郭為藩兄提出英譯《論語》若干篇章的構想,於是由孔孟學會提出申請,經中基會執行委員會通過資助。
這個英譯《論語》計畫的工作小組由六個人組成,我也應為藩兄之邀濫竽其中。我們六個人有兩位是退休大使,一位是退休銀行家,一位是物理學博士,現在教企業倫理的管理學院教授,為藩兄是社會心理學家和特殊教育專家,而我是經濟學者。我們的共同特點是愛好中華傳統文化,從小受一點國學教育,對研讀《論語》有很大的興趣和熱忱。
這個英譯計畫有三點重要的意義。第一,以資本主義經濟與民主政治為主要內涵的現代西方文化,隨著全球化普及世界各國,由於鼓勵個人追求財富、權利和自由,雖然成效卓著,然而其對經濟永續發展與社會和諧安定的不利影響也日漸顯現,需要儒家重視倫理、義務與責任的思想來救贖。第二,傳統儒學專家比較不熟悉現代西方社會科學,而接受現代西方教育的社會科學學者愈來愈少接觸傳統儒學,雙方需要加強對話與溝通。第三,《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文獻,將《論語》中的重要篇章英譯並給予現代的詮釋,最有助於西方一般讀者了解儒家思想。
我們工作小組的六位朋友,彼此協調,各自選擇自己想寫的十五章,合為九十章,作為對中基會九十歲生日的賀禮。經過一年多的密集開會和討論,於二○一五年十一月提出初稿;再經一年修正和補充一些相關資料,於二○一六年十一月提出最終報告。現在完整的《論語粹語英譯今釋》(A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Select Chapters of the Analects)正洽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應可於二○一八年問世,完成我們想要在西方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文化席捲全世界、滔滔者皆是也的今天,輸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點微薄的初願。
孔孟學會的《論語》英譯計畫結束後,我有一點欲罷不能,繼續挑選《論語》的一些篇章,加以譯繹。不過這次只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所以未加英譯。我雖已退休多年,但是演講邀約仍然不斷,為了認真準備演講,不得不時譯時停,以致不能維持穩定的工作品質。尤其到了一年將盡之際,過去答應的一些邀約一一到期,更覺應接不暇。所以決定暫時停下來,等待將來有完整的時間再繼續。
檢討過去一年的成果,包括原來十五章中的十四章,共已完成五十八章,各章引用的部分不包括在內。這五十八章的品質並不在同一水準,過去參加孔孟學會英譯計畫的十四章顯然有點「輕、薄、短、小」,如嚴格要求應「打掉重練」,不過我只做了部分補充。這五十八章中有五十六章以孔子為主,只有兩章以弟子為主,其中顏回談的是自己追隨孔子學習的體驗,子貢則是為老師的名聲辯護。過去傳統時代不鼓勵讀書人做生意,子貢的地位未受到重視,現代經濟成長時代,我們應提高子貢的地位,作為儒商的典範,鼓勵所有產業界,包括農、工、商在內,堅持倫理,創造價值,促進世界經濟的永續發展。
司馬遷說:「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史記.貨殖列傳》)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於冢上,凡六年而後去。」
司馬遷重視經濟發展,他也在揄揚子貢的地位吧!公元二○○○年,我初到曲阜,瞻仰孔廟、孔府和孔林,看到孔子墳墓右前方有一所簡陋的矮屋,說是子貢廬於冢上所居,雖然明知是今人新建,但是想起當年師徒情誼,仍然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並未從師學《論語》,更不用說有「明師指點」。我初到台灣的時候住在姨母家,看到姨父睡不著覺的時候背「四書」;為他提「四書」中任一句,他都能接著向下背,覺得十分羨慕。後來我讀台中宜寧中學,這所由裝甲兵子弟中學改制而成的私立中學,董事長是蔣緯國將軍,唯我並非裝甲兵子弟,只是裝甲兵子弟中學春季對外招插班生,我恰好沒學校讀,投考錄取。一九五二年我畢業的時候,得到蔣將軍贈送的四十元書卷,以二十三元從台中市中正路中央書局買了一本啟明書局刊印,由沈知方主稿、蔣伯潛注釋的《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從此置於床頭,沒事翻一翻,現在早已翻成散頁。這本書是我一生讀過無數本書當中,對我求學和做人幫助最大的一本,也是我讀「四書」的啟蒙老師。
我譯繹《論語》,為自己設下兩個標準:一個是譯文要明白通順,不像翻譯文字,一個是釋文應包含一些啟發或感動,這樣才會讓這本書有所貢獻。我希望成果尚能差強人意。
宋太祖和太宗的兩朝宰相趙普曾對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陛下致太平。」所以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惜近人多不讀了!我希望中國人都讀《論語》。其實縱然從來沒讀過《論語》的中國人,他的思想中和行為中,也有《論語》的影響,因為《論語》的教誨像春雨潤物一樣,早已深入到中華文化之中。杜甫有一首〈春夜喜雨〉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過如果大家都不讀,數十年之後,恐怕我們的文化就不一樣了。我希望西方人也讀《論語》,俾使西方文化更能造福人群。
感謝我的好朋友高希均兄同意由「天下文化」出版本書。過去我常怕自己的書沒有銷路,不敢拖累希均兄。可是《論語》是中國人的《聖經》,希均兄是滿懷文化使命感的人,所以建議請我們的共同好友張作錦兄看一看。作錦兄如覺得可以就出版,並請作錦兄賜序。我另外邀請前台大文學院院長、我的同事和好友黃啟方教授也寫一序,他們的溢美之辭我愧不敢當。
最後,讓我藉這個機會感謝我的助理盧曼珍女士。曼珍是台大社會科學院退休祕書,過去曾幫助社科院多位院長,現在回來協助我們台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的行政事務,其實最多時候是幫助我處理文稿。曼珍畢業於台大夜間部中文系,做事認真、負責、迅速、確實,文字訓練扎實,是我很大的福氣。我要說一聲:曼珍,謝謝。

目次

序 讀《論語》,此其時矣! 張作錦
序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黃啟方
自序 大家讀《論語》
學習是幸福的源泉―學而1.1
品德比才華更重要―學而1.6
儒家人格的特質:溫、良、恭、儉、讓―學而1.10
貧而樂,富而好禮―學而1.15
禮樂教化勝過政令與刑罰―為政2.3
學習與思考使人生的智慧增長―為政2.15
禮在倫理之後―八佾3.8
仁義必須在利益前面―里仁4.5
利誠亂之始也―里仁4.12
真才實學才是人生最可靠的資本―里仁4.14
君子與小人之別―里仁4.16
王者的氣概與智慧―公冶長5.5,雍也6.1
不要聽他怎麼說,要看他怎麼做―公冶長5.10
子貢未聞孔子談性與天命―公冶長5.13
四項君子的品德成就子產政治家的地位―公冶長5.16
說話真誠、做人正直才能受人尊敬―公冶長5.25
子路重情義,顏淵重品德,孔子心懷天下―公冶長5.26
子路果決、子貢通達、冉求多才,皆可以為政―雍也6.7
心中懷著遠大的理想才會不在意眼前的窮困―雍也6.11
博施濟眾是仁的極致―雍也6.30
豐盛人生的四個條件―述而7.6
財富雖好,但我心中另有嚮往―述而7.12
孔子聞〈韶〉:音樂的社會功能―述而7.13
求仁得仁,道德本身就是人生的目標―述而7.14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7.16
忠、孝、友愛,不求人知,可謂至德矣―泰伯8.1
雖有珍貴的品德,仍需以禮節制―泰伯8.2
孔子少談的主題:利、命、仁―子罕9.1
既竭吾才,欲罷不能:學習的路上―子罕9.10
歲月如逝水,不舍晝夜―子罕9.16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子罕9.22
人生難料,天命難測:顏回與子貢―先進11.18
萬紫千紅總是春:聽孔門弟子各抒心願―先進11.26
仁就是克制自己,依禮而行―顏淵12.1
君子不憂不懼―顏淵12.4
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天下就大治了―顏淵12.11
孔子的正名主義―子路13.3
發展經濟是施政的優先目標―子路13.9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正直與孝行的兩全之道―子路13.18
潔身自愛,不接受無道之君的俸祿―憲問14.1
造福百姓就是仁―憲問14.16,憲問14.17
正名的故事:陳恆弒其君―憲問14.21
求學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憲問14.24
君子的三種境界―憲問14.42
君子的美德―衛靈公15.1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15.24
人生應有遠大的目標,不是為謀衣食―衛靈公15.32
人、臣之道與治國安邦的方略―季氏16.1
紀綱敗壞,而國危矣―季氏16.2
交友之道―季氏16.4,顏淵12.23
君子有三畏―季氏16.8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17.4
君子亦有惡乎―陽貨17.24
孔子在齊國的際遇―微子18.3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子張19.23
附錄一 孔子年表(周遊列國時期及以後)
附錄二 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

書摘/試閱

仁義必須在利益前面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4.5
夫子說:「富與貴是我們喜愛的東西,不過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縱然得到也不接受。貧與賤是我們嫌惡的東西,不過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縱然得到也不排除。君子失去仁還有什麼名聲可言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違背仁;匆忙之間如此,危難之間也如此。」
不論追求富貴或排除貧賤,都要用正當的方法,否則寧願不要富貴,或寧願處於貧賤。在儒家的價值系統中,「正當」比財富和地位更重要,當必須加以選擇時,正當居於優先的地位。什麼是正當?怎樣才算正當?這就涉及倫理問題。倫理是人與人之間應維持的關係,或人與人相處應遵守的原則。人與人之間要有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關心別人,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最好能幫助別人,增加別人的利益,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
君子是有品德的人,而品德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仁。所以孔子說:「君子失去仁,還有什麼名聲可言呢?」仁是我們一輩子應守住的美德,就算是匆忙之間和危難之間都不可放棄。
不過,仁是關心別人的利益,富貴與貧賤則涉及自己的利益。我們不能否認,人的天性對自己的利益比對別人的利益更關心,這也是大自然為了所有生物的生存發展所做的設計,讓一切生物都知道趨吉避凶。因此仁雖然是一種高貴的品德,但若與個人利己之心發生衝突時,並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刻都能堅守不移。所以孔子稱贊他最欣賞的弟子顏回:「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由此更見仁的珍貴,個人必須終身修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社會必須以制度加以支持,這在孔子時代就是「禮」,在今天就是所謂「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正當的另外一個解釋就是「義」,義者宜也,是指合理、不違背原則,也就是不違背仁的意思。
為人應把仁義放在個人利益前面的重大社會意義,可以用一個反例來說明。資本主義的理論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認為,自利是人性中不可改變的部分,明智的做法是利用人性的自利,促進社會全體的利益。他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說,每個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冥冥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帶領我們達成社會全體的利益。他雖然認為人的自利之心強烈,但也認為人皆有同情之心,人的自利之心常受理性、原則、良心和宗教信仰的節制。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制度中,自利與公益一致,是因為個人從事生產,創造就業與價值,從增加的價值中賺取個人的利潤,因此利潤得到道德上的正當性。
然而資本主義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晚近的趨勢愈加重視利潤,而不重視創造就業和價值,使個人利益背離社會公益,這可能是亞當.史密斯當年意想不到的結果。根本原因就在於把個人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也就是仁或義的前面。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里仁)孟子說:「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孟子.梁惠王》)《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每種主張可能有其正當、甚至偉大的理由,但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後果,可不慎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