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智慧的闡發;不落俗套,深入淺出。
轉頭是非已成空,孰是孰非?舊時代下的賈府不可說的那些事。當賈府恣意揮霍祖先留下的大筆遺產之後,究竟是誰的情意流竄《紅樓夢》字裡行間呢?繁華落盡後在前方等待的又是什麼呢?小說是社會意識的表現,家庭是社會現象的縮影。作者薩孟武先生,以社會文化研究的角度,不落俗套、深入淺出,徵引多方史料,帶領讀者清晰認識賈府這個大家庭的興衰,以及其所反映出的中國社會現象。
薩孟武(一八九七—一九八四),名本炎,孟武為其字,福建福州人。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法學士,回國後歷任上海各大學教授。抗戰軍興,隨政校上廬山,抵芷江、入重慶。國民參政會成立,遴選為參政員。抗戰勝利後,歷任中山大學、臺灣大學法學院教授兼院長。政校復校,兼任政治系研究所教授,並曾任立法委員。著有《中國社會政治史》、《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水滸傳與中國社會》等作品。
自 序
三民書局劉振強先生要我寫一本有關《三國演義》的書,我把《三國演義》看了之後,只擬定第一節標題:「孰是正統」,寫了之後,細讀一遍,認為太過學究的,就放棄不寫。
許多讀者都希望我寫《紅樓夢》。《水滸傳》與社會,《西遊記》與政治,都已出版了。現在《紅樓夢》與什麼?想來想去,約有十數年之久,忽然想起「家庭」。於是就決定寫《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以與《水滸傳》、《西遊記》合為三部「小」著作。一寫社會,一寫政治,一寫家庭,剛剛好。
我寫此書與寫《中國社會政治史》的方法相同,初則把《紅樓夢》看了又看,看書中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討論。先決定每節的標題;次將書中所述,細分門類,歸納於每節之中;而後還是先起稿,次抄正。抄好了,再看一遍,將重複的刪去,忽略的加入。雖然缺點甚多,但我主觀上尚覺滿意。
我是學習社會科學尤其公法學的。研究社會科學的人是將小說看做社會意識的表現。因之,研究方法與研究文學的絕不相同,不作無意義的考證,更不注重版本的異同,去檢查那些不重要的字,這一版本是啥,另一版本是啥。但過去學者如王夢阮、沈瓶庵(《索隱》)、蔡元培(〈索隱〉)、胡適之(〈考證〉)諸位先生的考證,均於本小著中適當之處,稍加批評。只唯錢靜方先生的〈紅樓夢考〉,因為我不大知道明珠及納蘭成德的歷史,故不敢亂加評語。以上諸種考證,雖然過去都看過了,茲所根據者,乃饒彬先生關於上文四種考證所作的簡單介紹。饒彬先生的文章載在三民書局出版的《紅樓夢》書中。
本書引用《紅樓夢》中一段故事,或一句、數句的文字,均註明三民版哪一回數,以便讀者作更有價值的研究。
薩孟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