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北京長城概覽(簡體書)
滿額折

北京長城概覽(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京華通覽》的一個分冊。作為通俗介紹北京地標性歷史風物的圖書,本書以第一輪《北京志·世界文化遺產卷·長城志》內容為基礎,參閱侯仁之先生主編的《北京歷史地圖集》(1-3卷)以及其他古代文獻、典籍編纂而成,力求全方位地表現長城文化的內涵,使更多的人通過瞭解長城的歷史、遺存而熟悉長城文化,從而進一步認識北京,瞭解北京,熱愛北京。。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作者簡介

翟小菊

北京頤和園學會秘書長

長城在中國版圖北緯40度線左右,橫跨北方9省(直轄市、自治區),總長度為21196.18公里,是最雄偉的古代文化遺存。
長城始建於距今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史記·匈奴列傳》記:“秦昭王時(公元前306—前302年)……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燕亦筑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這一時期,燕、趙、秦三國首先在自己的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以防禦東胡和匈奴。這是長城修築的最早記錄,地域涉及今天遼寧、河北、北京、山西、陝西的區域。
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今甘肅岷縣),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史記·蒙恬列傳》)漢代在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和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在北方修築了規模更大的長城。
從戰國秦昭王至漢武帝200年間,長城不斷地修築完善,奠定了至今仍存在的長城的基本規模和走向。南北朝時期北魏、北齊、北周都繼續修築長城。最大規模的長城修築是在明代。明朝推翻元朝,元順帝逃至漠北,蒙古人的勢力仍然強大,對明王朝構成極大威脅。明初,洪武和永樂二帝曾數次發兵,深入漠北征伐蒙古瓦剌、韃靼,並築長城用於防禦。明中期以後,瓦剌、韃靼再次強大,不斷進攻北京,“土木堡之變”甚至俘虜了明朝皇帝。此後百餘年間,明王朝把修築長城當成重要工作,從未懈怠直至滅亡。
明朝對浩大的長城工程前後共進行7次大規模修築,持續了100多年,終於建成了以秦長城為主體的、從嘉峪關到遼東全長6350公里的“外邊”長城,並設九邊重鎮,即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每鎮設總兵,統兵數万至數十萬不等,長城守兵達百萬之眾。為加強首都北京的防禦,又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指連接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一段),以及大量的“重城”,北京懷柔、延慶一帶“重城”數道,固若金湯。
文獻記載,北京地區長城修築始於戰國。《史記·匈奴列傳》載:“燕亦筑長城,自造陽(今河北懷來大古城北七里)至襄平(今遼寧遼陽)。置上谷(今河北懷來大古城)、漁陽(今北京懷柔區梨園莊)、右北平(今天津薊縣)、遼西(今遼寧義縣)、遼東(今遼寧遼陽)郡以拒胡。”清光緒《延慶州志》載:“古長城在延慶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西關志·居庸卷》記:“長城嶺在居庸關西南一百〇五里,馬跑泉西,離鎮邊城一十五里,相傳秦始皇所建。”
關於北京是否有漢代長城遺跡,2006年曾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者考證,今延慶區古崖居應為漢代“烽火台”的結論,這種提法目前沒有文獻和考古學的根據。以前也有很多書籍描述北京漢長城,但至今都沒有找到北京存在的漢長城遺跡。在北京以北河北省的承德、隆化、灤平、豐寧都發現了漢長城及烽燧的遺址,這些漢長城遺跡沒有與北京對接的接口。
燕、秦之後,史載,計有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明7個大小朝代在北京境內修築過長城。北魏修築的長城“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魏書》)。北魏上谷郡領平舒、居庸二縣,上谷郡治於居庸縣,居庸縣即今日延慶區。北齊天保六年(555年)築長城,“幽州北夏口至恆州九百餘里”。夏口即居庸下口,今為昌平區南口鎮。《北史》稱,北齊長城“東至海”,即東達渤海,也進入了北京地區。
明朝北京境內長城橫跨北京北部燕山山脈軍都山區的平谷、密雲、懷柔、延慶、昌平、門頭溝六區的崇山峻嶺之中,有相當長的一段城牆現在仍是北京市與河北省的界牆。
明朝修築長城不同於前代,明朝是統一中國的大版圖,也是定都北京“天子戍邊”。所以,明長城修築成綿延5000多公里的磚石建築的空前壯觀堅固的巨大軍事防禦體系。終明一代,近300年統治的穩定有賴於長城的修築,也給後世留下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明代長城主體是山海關至嘉峪關。但明後期北方蒙古部落對中原的威脅減弱,而東北女真族成為新的隱患,這期間長城的修築以北京防務圈為主,修築了環衛京師的內長城,並將內長城的修築外擴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內三關長城。
北京境內長城從東到西,自北京與河北薊縣交界的北京平谷區將軍關進入北京境,向西延伸500多公里,從北京門頭溝最西界的靈山走出北京境,進入河北省涿鹿縣。
長城從平谷區將軍關進入市界後,在平谷區黃松峪、密雲區牆子路一帶呈南北走向;向北過密雲區東北部黑峪關後,走向急轉向西,沿密雲區曹家路、新城子、古北口、白馬關一線的北部山區分水嶺構築。過白馬關後,長城走向轉向西南,經密雲區馮家峪、北石城、南石城而達懷柔的神堂峪、慕田峪,這一帶城牆主要構築於平原、谷地西側的山麓地帶。
從慕田峪向西,在懷柔黑坨山附近,長城分成兩支。其一呈北西走向,經延慶的四海到暴雨頂後分成北西兩路:北路經白河堡出市界;西路經佛爺嶺一帶出市界,然後向河北赤城、宣化延伸。其二呈西南走向,分為南北兩線:北線從延慶楊樹台長城結合點開始,沿延慶海子口、東灰嶺、小張家口、八達嶺而達青水頂;南線從懷柔舊水坑西南長城結合點開始,經昌平黃花城、龍泉峪、黃花梁、西嶺、八達嶺而達青水頂。北線構築於延慶盆地南緣,南線構築於軍都山中。二者在青水頂會合後,繼續向西南延伸,在禾子澗以北再度分成南、北兩線。北線在黃樓窪出市界後在鎮邊城以西重新進入市界,在筆架山、廣坨山等地中斷,而後在沿河城附近復出,經黃草梁、東靈山出市界,然後向河北省易縣、山西靈丘方向延伸。南線沿禾子澗、郭定山、老峪溝、大村一帶東山脊南延,至得勝寺中斷。
北京地區長城總的分佈格局為東西、北西兩個體系。二者在懷柔舊水坑西南分水嶺上會合,北結合點位於東經116°30′6.3″,北緯40°28′55″;南結合點位於東經116°29′38.9″,北緯40°27′45 ″。其中南結合點對於了解北京地區長城分佈格局、研究北京地區兩大長城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結合點命名為“北京結”。東西向長城體系,在“北京結”以東,以單層狀為主,只在隘口附近才出現環狀、多層狀;在“北京結”以西則比較複雜,除主要隘口附近構築多層狀、環狀城牆外,在延慶盆地與北京平原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構築相互平行的兩道城牆,彼此相依,形成完善的縱深防禦體系。北西向長城體系,在北京市境內主要為單層狀,與前者相比,結構簡單得多,兩大體系區別比較明顯。
北京境內長城沿線共有140座至150座城堡,現存有130座。分佈在6個區,其中密雲50座、延慶42座、昌平4座、懷柔21座、門頭溝2座、平谷11座。這些城堡中只有約20%保存相對完整,多數分佈在山區和人們很難攀登上去的地方。約有30%保存一般,現場尚看到一些殘損的牆體。另有50%的城堡只有遺跡,城堡地面已無可辨認的痕跡,要靠當地老人回憶,才能發現遺址的位置。
北京境內長城大小關口有數百之多,較大型的有將軍關、牆子路關、大黑關、司馬台關、古北口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關、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眼樓關、八達嶺關、居庸關、沿河城關。這些關口今日尚存,仍是南北交通的要衝。
長城作為古代建築工程的奇蹟,不僅在於工程量之大,更重要的還在於它嚴密而又科學的軍事防禦體系佈局,“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科學設防,烽煙相望、頃刻千里的通訊聯絡系統,以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採用不同建築材料、不同結構方式建築的城牆和各種建築物,還有億萬人民不畏困難的艱鉅勞動。因此長城是中華各民族歷代先民勤勞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1961年,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山海關、八達嶺和嘉峪關名列其中;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長城為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長城——司馬台段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北京市公佈萬里長城(北京段)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將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萬里長城北京段尚未列入國保單位的部分與國保單位八達嶺、司馬台長城合併為一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里長城北京段。
2012年,國家文物局完成了長城資源認定工作並發布認定結論。我國各時代長城資源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各類長城資源遺存總數43721處(座/段),其中牆體10051段,壕塹/界壕1764段,單體建築29510座,關、堡2211座,其他遺存185處。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公里。其中,北京境內的長城有573公里,其中與河北省交界長度約124公里,共涉及平谷、密雲、昌平、延慶四區。另外還有關堡147座,單體建築1742座,相關設施6處。截至2015年8月,北京段長城已有開放點約17處。其中既有八達嶺、居庸關、慕田峪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有古北口、紅石門等景區內的殘長城。

目次

概述/ 1
明代以前長城/ 11
燕長城/ 12
秦長城/ 15
北魏長城/ 18
北齊長城/ 18
明代長城/ 24
“北京結”/ 26
長城分佈/ 29
九邊十一鎮/ 37
長城關隘
長城建築
牆體/ 63
城台/ 70
烽火台/ 71
敵台(敵樓)/ 73
平谷的敵台/ 74
密雲的敵台/ 75
懷柔的敵台/ 84
門頭溝的敵台/ 87
延慶的敵台/ 89
城堡/ 92
將軍關/ 97
牆子路/ 99
古北口/ 101
司馬台/ 103
慕田峪/ 105
黃花城/ 107
居庸關/ 110
沿河口/ 117
黑峪關/ 119
金山嶺/ 120
白馬關/ 121
鹿皮關/ 124
長城布防
長城戰事
河防口/ 124
蓮花池關/ 125
撞道口關/ 126
四海冶口/ 127
八達嶺/ 128
防禦系統/ 131
兵力配備/ 132
薊鎮的文武官職/ 134
昌平地區歷史上的戰事/ 139
延慶地區歷史上的戰事/ 144
懷柔地區歷史上的戰事/ 145
參考書目/ 147
後記/ 149

書摘/試閱

北京地區明代以前長城,不少地段已被明代長城掩覆。現存長度為73公里,主要分佈在懷來縣鎮邊城以南門頭溝區大村和昌平區老峪溝、禾子澗等地段。
禾子澗南入門頭溝區大村的明前長城距明代長城距離較遠。北起昌平區西北黃樓院,經流村鄉、老峪溝鄉和高崖口鄉交界的鍋頂山、南鰲魚嶺,折向馬刨泉的北祁嶺,南入門頭溝區房良(方良)、大村東山,約長30公里。
門頭溝區明前長城的分佈,自八達嶺向西南,沿昌平區老峪溝入門頭溝區境,經房良(方良)、大村折向西,經得勝寺向西南延伸,過永定河,經沿河城、東靈山一帶出境。
地面調查表明,大村南1裡尚有長城遺址。它東起大村東山峰,沿大村南山梁向西北,至得勝寺。全長約2公里。得勝寺以西,向陽河以北山嶺間,也有一段長城。目前該段石砌長城自然坍塌嚴重,城牆大部分(方良、大村)殘高1.5米、寬2米左右。城台敵樓、烽火台等已坍為一堆瓦礫。該段長城一說為戰國時期燕長城,一說為南北朝時期北齊長城遺址。
延慶明前長城沿延慶盆地南緣而東去。北京地區北線長城延慶南境的小張家口——西紅山——三司一帶,地形比較平坦,在長城主牆北側,從遙感圖像上清晰可見三四條與主牆平行的土邊牆,這些邊牆平行延伸,在山坡上可以延續追踪很遠。其中距長城最近的一條,與主牆相距50米,其餘大致20米。主牆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修築的南路邊垣。而邊垣北側與之平行的土邊牆,應該是明以前長城的遺跡。
燕長城
燕居戰國七國的東北部,國力甚強,版圖較大。燕東瀕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齊、趙,曾與秦、楚、晉合謀伐齊,大敗齊師,燕軍獨自追至臨淄城下,齊不敢犯燕。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騷擾,而西面則有秦國崛起,每有東進稱霸之心。其間雖然還有趙國相隔,但趙也常受秦的驅使犯燕,實為大患。為了防禦,燕便修築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以防胡和秦、趙。
易水長城,據《史記·張儀列傳》記載,張儀作為一個說客,向燕昭王說:“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說明這時易水一帶已築有長城。張儀說六國連橫為燕昭王元年(公元前311年),可知這一段長城修建的年代當在蘇秦說文公合縱(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11年之間,是用來防齊、趙,保衛燕國下都——易水城的。燕易水長城的位置,《水經註》上記載甚詳:“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又東,歷燕之長城……又東流,屈徑長城西……又東,梁門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長城……易水東至文安縣,與滹沱合。《史記》蘇秦曰'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謂此水也。”《水經註·滱水》記載:“滱水又東北,徑阿陵縣故城東……滱水東北至長城,注於易水……”其他如唐《元和郡縣志》《大清一統志》等俱記載有燕易水長城的情況。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河北省易縣的西南,向東南經定興、徐水、安新、文安、任丘之間,達於文安縣東南,長約250公里。
燕東北長城即位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的長城。關於這道長城的修築,歷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國受到北面相鄰的東胡山戎的威脅,曾把一位有名的將軍秦開,作為人質送給東胡,以求暫時安定。胡人對秦開很是信任。後來秦開回來,發兵大破東胡,把東胡趕出1000多里。於是燕便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今遼寧遼陽),並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用以防備東胡再度騷擾(見《史記·匈奴列傳》) 。關於這一段長城修築的年代,由於歷史上對秦開沒有準確的年代記載,後人根據與荊軻共同刺殺秦始皇的秦舞陽是秦開的孫子判斷,當在燕孝王時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公元前254年),這是戰國時最後出現的一條長城。這一長城所經的地方,約自今河北張家口向東北行經內蒙古多倫、河北獨石等境,又東經河北圍場、遼寧朝陽,越過醫無閭山,渡遼河達遼陽以南至碣石,長達1500餘公里。現在這些地區還保存著燕長城的遺跡。
密雲境內有一段燕築長城,起自造陽的潮河關關城,被明代城堡疊壓,但從城牆斷面可以看出來。
延慶文物管理所2001年6月在調查八達嶺長城時發現了一段遺址。自羊角山嚮東至西二道河,斷續起伏,約幾十里,走向與《延慶州志》所載燕長城大致相符,大都是由於石渣堆疊的邊牆,損毀嚴重,有些地段只能隱約看出痕跡。據實地考察發現,延慶城南的西撥子、營城一帶山上確實有古邊牆的夯土層,而且自西向東北延綿數十里。張家口地區文物部門在懷來縣境內發現了燕北長城的西部起點和遺址,按照其走勢結合文獻記載,可推斷與延慶發現的長城在走向和年代上較為吻合。
昌平燕國所築長城遺址,位於昌平城西北35公里的高山上,屬流村鎮轄區。此段長城東北—西南走向,北起高樓,俗稱黃樓院,連接在明朝重修的長城上,東北蜿蜒至八達嶺(此段長城實為秦統一後所修築)。南經禾子澗的鍋頂山、老峪溝南山、鰲魚嶺折向南至馬刨泉的北祁嶺,東南經門頭溝區的大村東山出昌平鎮,南北全長30餘公里。多為山上就地開石取料,條石、長磚用量很少,牆體多為虎皮牆,不堅固,加上秦後此長城荒廢,常年風化,自然坍塌,目前大部分牆體殘高1.5米、寬3米左右,城台、敵樓、烽火台等也坍為一堆堆瓦礫。
秦長城
長城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但是由於諸侯林立,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都只有幾百公里,一些大的諸侯國的長城也不超過2000公里。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時才開始,因此,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聯繫起來。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傳》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關於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修築長城的情況,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和當時其他的文獻中均有不少的記述。如《淮南子·人間訓》中也記敘秦始皇:“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修城”,即“長城”,《淮南子》作者避淮南王劉長之諱,“長”字寫作“修”。)又“秦之時……丁壯丈夫,西至臨洮、狄道……北至飛狐、陽原,道路死者以溝量”。(《淮南子·氾論訓》)可以看到,它西起於臨洮。西段是因秦昭王的舊長城修繕而成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記載:“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可見北段是蒙恬收復了黃河河套,沿黃河、陰山設立亭障要塞的。
記載說它北面、東面沿趙、燕的舊長城,西起高闕,東到造陽,再東行,抵達遼東。
從《史記》中看到,這長城是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伐匈奴開始,到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二世賜蒙恬、扶蘇死,共9年築成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稱雄的紛爭局面宣告結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開始了。為了適應統一國家的需要,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諸如設郡縣,實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統一度量衡和其他各種統一的製度,以促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這些措施是鞏固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所必需的。修築萬里長城即根據鞏固中央集權封建制統一國家的需要所採取的一種政治軍事措施。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各民族統治集團之間不時發生矛盾和戰爭,秦始皇時期主要的民族矛盾仍然是匈奴、東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和統治中原地區的各民族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而當時的長江、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已經處於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封建社會發達階段。農業生產需要安定經營,長期培植,才能獲得好的收成。而當時的匈奴、東胡還處在奴隸制的早期階段,匈奴、東胡等奴隸主貴族除了殘酷剝削壓迫本民族的奴隸之外,還經常南下掠奪財產、牲畜並擄掠人民,給中原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秦始皇對匈奴的戰爭實際上是保衛進步的生產關係的戰爭,是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的。秦始皇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原來燕、趙等國的北部地區生產比較落後,為了發展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鞏固其統治,在北部地區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十二郡,用以進行管轄,主要是進行墾殖,發展農牧業經濟。同時也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奴隸主貴族騷擾中原的一項措施。
在秦始皇並六國以後的15年中,採取修築長城來防禦外敵和墾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是收到了效果的。“當此之時,匈奴單于不勝秦,北徙。”十餘年不敢南下而牧馬。可見築長城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出於防禦而採取的一種較好的形式。
秦始皇修長城是統一的措施,而拆長城也是統一的一項措施。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霸,就各自築長城以自衛,長城成了諸侯割據的屏障,進可攻,退可守,如果讓它存在就給地方割據保存了條件。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以後,立即下令拆毀內部各國的長城、關隘,“夷去險阻”。在秦始皇東巡海上到今天的秦皇島一帶時所刻碣石門之詞《碣石銘》上曾記述了這件事。
銘曰:“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太平。隳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 …”
所說的“隳壞城郭”“夷去險阻”,就是拆除六國互防長城、關隘和防禦性城垣等設施。
但秦始皇修阿房宮、始皇陵以及其他宮室苑囿,佔用過多勞動力,致使生產受影響,人民生活痛苦。後來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於是有人記述“杞梁妻”,民間流傳“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表現大量農民脫離生產、修築長城的淒苦。
北魏長城
北魏王朝統治了黃河流域北部的廣大地區。北魏王朝的統治者來自鮮卑族拓跋部,本來是以游牧騎射為生,但在統治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中原地區之後,進入了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國力一時強大。這時在王朝的北部有另一支強大的游牧民族柔然和東北部的契丹族,他們仍處在奴隸社會階段,奴隸主貴族不時南下擾掠。因此,北魏仍然採用了秦漢時期防禦匈奴的辦法——修築長城。據《魏書·明元帝紀》記載: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縣),西至五原(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延袤兩千餘里。又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發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廣袤皆千里。即從現在北京居庸關,向南至靈邱,再向西經平型、北樓、雁門、寧武、偏頭諸關而達山西河曲縣。當時把這道長城稱之為畿上塞圍,是因為它環繞於首都平城(今大同)的南面,用它來保衛首都之意。
北齊長城
北齊天保元年(550年),高洋滅東魏,是為北齊,據有現
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的大片領土。它的北方有突厥、柔然、契丹等游牧民族的威脅,西邊又有北周政權的對峙。為了防禦,北齊便大築長城。據《北史》記載,北齊天保三年(552年),自西河總秦戍(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於渤海(今河北山海關)。天保六年(555年)皇帝下詔,徵發一百八十萬人修築長城,自幽州夏口(今北京居庸關南口)西至恆州(今大同)九百餘里。天統元年(565年)自庫堆戍東距海兩千餘里間,凡有險要,塹山築城,斷谷起障。《北史》上記載,齊前後修築長城東西凡三千餘里,六十里設一戍,並在險要地方設置州、鎮凡二十五處,用以駐兵防守。並在天保八年(557年)初,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絡拔(今大同西南)至塢紇戍(平型關東北),長四百餘里。天統元年(565年)又把塢紇戍的重城向東延伸至居庸關與外城相結合。
此外,為了防禦北周,還修築了南北向的長城。《資治通鑑》上記載,北齊“河清二年(563年),詔司空斛律光督步騎二萬,築勳掌城於軹關(今河南濟源市),仍築長城二百里”,即今尤關、廣昌、阜平之間的長城。
據文物調查,北京昌平、門頭溝、延慶有幾處懷疑是北齊長城遺跡。在北起昌平西北黃樓院,經流村鄉、老峪溝鄉和高崖口鄉交界的鍋頂山、南鰲魚嶺,折向馬刨泉的北祁嶺南入門頭溝的一段長城,全長30公里。自然坍塌嚴重,早已沒有成型的建築遺存,只是一段一段凸起的殘垣,這是探索北齊長城的重要線索。
密雲境內有一段北齊長城,修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於海”。這段長城經過古北口一帶,為密雲區境內修築最早的長城。它從古北口西山野豬嶺的小高樓起與明長城分道揚鑣,朝東南方向延伸,經過潮河關關城,沿著山脊到小花樓。自小花樓到大花樓,因山的北面是萬丈懸崖,下有潮河,故未建長城。自大花樓向東到蟠龍山、石盆峪東山,向南經大西溝到五里坨南山,大嶺抄梁子、磚垛子、窟窿山、丫髻山、司馬台北山到司馬台關口與明代長城會合,全長20多公里。
這段長城是用未經斧鑿的毛石、石灰和三合土砌成,高5~7米,寬4~5米,尚未發現烽燧。在城牆的南面,有許多駐兵的寨子。如潮河關西溝的懷古城寨子、石盆峪寨子、丫髻山寨子、司馬台北山寨子、下窩鋪寨子等。這些寨子的長和寬均在100米和60米左右,坐落在幾層山坡的台地上,周圍有寬3米左右的圍牆。主要關口自西向東為潮河關、古北口、紅門口、窨子口、丫髻山口和司馬台口。潮河關口在潮河邊,是過去中原往來北方通過古北口唯一的車行大道。其他關口只能通行人馬。延慶幫水峪村有一處燕秦、北齊、明三道長城並行的遺址,是探索北京境內早期長城的重要線索遺跡,最具典型意義。延慶幫水峪村南1公里花家窯溝中,從北往南有土、磚、石三道長城。土長城為燕長城,往東向營城子村方向延伸,往西到石峽關;磚長城為明長城,與八達嶺殘長城銜接,向西出石峽關入河北懷來陳家堡;石長城為北齊長城,往東直至青水頂,往西多為明代磚長城覆蓋。
通州區也有一段北齊長城遺址,位於通州區窯廠村村址的條形土崗。
總的來看,北京地區明代以前的長城,主要有鎮邊城以南大村——老峪溝——禾子澗,十三陵北部西嶺——黃土梁——外桃
密雲區司馬台北齊長城遺址園一段,以及石峽、青水頂、“北京結”、金山嶺及曹家路等段。在這些段落中,除大村——老峪溝——禾子澗一段距明代建築的城牆較遠外,其他段落多分佈在明長城沿線。其空間分佈特點是:明代重新修葺時被截彎取直,如石峽支線、青水頂支線等;為改善攻防條件捨棄舊線另選新線,如廢棄大村——老峪溝——禾子澗一段,改修廣坨山、筆架山——河北省大營盤山、金牛山——禾子澗——黃樓窪。上述情況表明,明代長城基本上是在明代以前長城基礎上修葺和擴建的。據此空間分佈特點,可將其總的走向分佈概括為:“北京結”以東,除白馬關、古北口以東兩處走南線外,其餘與明長城一致;“北京結”以西,明以前長城經黃花城、龍泉峪、西峪、八達嶺至青水頂,過青水頂支線後沿禾子澗——老峪溝——得勝寺向西南延伸,經沿河城、東靈山一帶出境。
明以前的長城構築比較簡單,材料以泥石為主,結構粗糙,極易風蝕破壞,牆體以石垛牆為主,其上罕見城台;大都嚴重損壞,且損壞特點一致。明長城多以條石為基,磚包牆體,更以優質白灰漿灌縫,整體結構嚴實,不易遭受破壞;牆體以磚石結構為主,其上均有城台;在一個自然段中牆體損壞程度因地而異。
北京長城現狀的顯著特點之一,是損失程度有著明顯的“自然分段”,即在一個大段落中,毀壞情況相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