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簡體書)
滿額折

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  價:NT$ 336 元
優惠價:8729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宋明儒者本著鮮明的“性善論”取向與強烈的“道統論”信念,將《大學》《中庸》打通為一,使之成為他們心目中的“道統一貫之真理”的典型載體。鄒曉東著的《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則正是同這種餘威猶在的道統論解讀範式角力的結果,創新點在於明確揭示出《大學》《中庸》分別具有不同的主導性問題意識,並進而論證它們基於各自的問題意識提出了實質有別的回答方案。
《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提供了一種既具有歷史感又不失哲學品位的新的學庸解讀方案。

作者簡介

鄒曉東

山東萊西人,山東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係出站博士後,現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攻宗教哲學與儒家哲學,在《社會科學》《哲學門》《古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大學》《中庸》的相關研究成果於2013年榮獲兩年一度的國際中國哲學會論文競賽獎(三位獲獎者之一)。《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是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該研究曾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

走出四書學的經典詮釋和儒學理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四書成了儒學的代名詞。
朱子在《語類》中給出的四書閱讀建議是:先《大學》定規模,次《論語》立根本,次《孟子》觀發越,最後《中庸》盡精微。顯然,這是一個基於個體人格養成的學習方案。由於影響廣泛深遠——其成敗得失及其所以然之姑置不論,《大學》和《中庸》的閱讀理解也被這樣一個方案系統定位桎梏,從義蘊到結構都被遮蔽扭曲。所以,看到曉東的文章和書稿帶有某種批判超越的意識或追求,發表、寫序都一口應承。走出四書學的經典詮釋和儒學理解在今天十分有必要。宋代儒學在公共領域地位穩固,其主要工作在應對佛教衝擊和進行社會教化,所以比較注重向內用力,成為所謂心性之學。近代以來中國深受西方衝擊,東西方文化比較又在自我特徵的確認和辯護中強化了這一倫理特徵,在所謂“舊內聖開出新外王”的努力和糾結中失卻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氣魄和格局。
曉東不滿《大學》《中庸》的“道統論解釋學”(以及詁學的“片斷論”):不滿其《大學》詮釋把“明德”講成“天命之性”,把關注焦點從“教一學”轉移至“格物致知”;不滿其《中庸》詮釋將《中庸》原有的“性一道一教”結構扭曲為“教一道一性”,使“性”被“教”遮蔽,故而推崇乃師謝文鬱的“本性之善”。區分本性之善與經驗中的行為之善確實大有必要,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本性之善乃是對生命本身的肯定,所謂“生,好物也”。朱子思想最大的問題就是以“理”代“天”,將倫理學中的道德原則提升到本體論層面而建立起自己的“天理”論述,所謂“太極一理”“未有天地萬物之前畢竟先有是理”等,好處是現實的道德被極大強化,惡果則是鳩占鵲巢,以生生為德、以生物為仁的“天”從此被徹底放逐!我想,曉東寫作的信心和衝動,應該都是基於對這樣一種理論形態及其後果的感覺與診斷吧?
我用“感覺”一詞,是因為在閱讀書稿的過程中我認為,曉東發現了問題,但解決得併不是很叫人滿意。原因,一是可能過於偏向義理,而對經典文本本身的研究措意不夠,顯得飄忽;二是在對《大學》《中庸》研讀的時候,仍然是依據朱熹的那個框架,《大​​學》在前,《中庸》在後,有點進退失據。後者才是最關鍵的,他甚至試圖尋找“從《大學》到《中庸》的歷史邏輯”,提出了所謂的“從意志軟弱到真知問題”的思想史敘事。但是,作為儒家整個思想系統拱心石似的經典,被削足適履地強塞進一個發展心理學的教程中,不對系統本身加以突破,又怎麼能夠將其思想邏輯和文化能量很好地理順並釋放出來?

目次

激活真理意識
走出四書學的經典詮釋和儒學理解
導言與宋明範式角力

第一章解釋史批判與方法論反思
第一節學庸研究的十大問題
第二節宋明道統論的解釋學原則
第三節現當代的觀點與方法之爭
第四節“主體間”解釋學與本研究的文獻約定
小結

第二章《大學》“明德”並非《中庸》“天命之性
第一節《中庸》之“性”:作為”生而固有的內在嚮導
第二節殷墟甲骨“(德)”字與“有命在天”信念
第三節《尚書·周書》論“德”:“人為”與“命數”
第四節《論語》中的“極端”體驗與有差等的“天資-禀賦”概念
第五節《大學》並無”天命之性-率性“意識
小結

第三章“教-學”意識凸顯“意志軟弱”問題
第一節《大學》之“學”非毛奇齡所謂“實字之'學'”
第二節《大學》文本折射出來的“教學”意識
第三節“知識現成”凸顯“意志軟弱
第四節“格物致 知”歸結為“意志持守
小結

第四章《中庸》首章:本體論誤區與生存論新解
第一節“率性”還是“循教”
第二節兩種”慎其獨
第三節“未發”之“中”即“中立心態
小結
補論何為“本性之善”——評謝文鬱的《中庸》解

第五章“真知”問題與儒家政教困境的可能出路
第一節《大學》:服膺“教-學”意識,淡漠“知識-理解”問題
第二節《中庸》:重編孔子語錄,突出“真知”問題意識
第三節“真知”問題求解:“率性”與“教-化”
第四節儒家政教的君主困境與可能出路
小結

附論一古“德”釋考:謀求
附論二《詩經·商頌》“致福”思維與《聖經》中的“苦難”問題
附論三禮教的信念機制:《荀子·禮論》生存分析
後記遺憾與致謝

書摘/試閱

《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
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性善論”是儒學內部冉冉升起的正統義理;另一方面,作為排佛抑老的有力資源,《大學》急劇地從《禮記》四十九篇中脫穎而出,成為儒門正統經典中的正統;然而,終《大學》全篇,“性”字僅一見,其位置幾近全篇之末,根本不具備所謂的“三綱領”或“八條目”①式地位。於是,問題就來了:正統經典可以自外於正統義理嗎?任何真誠的門內人士,恐怕都無法接受正統經典冷淡正統義理冷淡,乃至與之相矛盾的局面——正統經典,按其定義即正統義理的文字載體。如此一來,出路只有三條:或者是根據所認定的正統經典,也即鮮言“性”與“性善”的《大學》,修正正統義理,即轉而主張“性善論”並非正統義理;或者是根據所認定的正統義理重新釐定正統經典,將《大學》視為不合格者予以排除;再或者(如果做得到的話)就是本著正統義理的精神,重新解釋看似立場暖昧的正統經典,賦予《大學》文本以一種“性善論”本位的解釋。由於“性善論”和《大學》文本的正統地位已然確立,朱子自然不會取前兩個選項,《大學章句序》與《大學章句》遂旗幟鮮明地追求將“性善”概念讀進《大學》 。
其中,《大學章句序》開篇第二句便是:“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①正如韓癒的“仁義禮信智之性”提法是在“自性/本性/自心/本心”語境下為了推崇儒家倫理價值條目而造出的概念一樣,朱熹的“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提法是為已然確立起新正統地位的“性善”與“仁義禮智之性”概念賦予了一層宇宙生成論方面的權威。我們知道,“天命之謂性”是《中庸》的開篇首句,而“仁義禮智之性”則是對孟子“性善一四端之心”提法的化用。站在道統論“正典一體一以經解經”的立場上看,《大學章句序》的上述遣詞造句不可謂無據。站在文本分析的角度,讀者卻不免會追問:《大學》中的“仁義禮智之性”概念何在?對此,《大學章句》在解釋《大學》開篇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明德”時,不容分說地這樣寫道:“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②通過這種巧妙的等價(將《大學》“明德”與《中庸》 “天命之性”等同起來),《大學》《中庸》文本(包括與《中庸》在思路上密切相關的《孟子》)被切實地視為一體而互詮互釋。這種一體化的解釋方案,反過來又進一步強化了“性善論”的道統真理地位,使得既定的正統義理又增加了一篇至關重要的正統經典文本支持。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