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對流層傳播與散射及其對無線系統的影響(簡體書)
滿額折

對流層傳播與散射及其對無線系統的影響(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3 元
定  價:NT$ 378 元
優惠價:87329
領券後再享88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討論對流層環境中電磁波傳播與散射特性及其對無線系統的影響。全書共9章,內容分別為緒論、晴空大氣的物理及電磁特性、大氣沉降粒子物理及電磁特性、對流層頂及其氣候特徵、晴空大氣中的傳播與散射、大氣沉降粒子中的傳播與散射、對流層大氣中的光傳輸特性、對流層環境對無線系統的影響、對流層中傳輸特性測量及模型分析。
本書在注重電波傳播理論與電波傳播工程實踐聯繫的同時,兼顧電波傳播、散射特性與無線系統性能之間的聯繫,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讀者需要。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無線電物理、電波傳播與天線以及通信、雷達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有關電波傳播、無線系統設置方面科研、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對流層中的傳輸效應及其產生機理
1.2.1 折射和反射
1.2.2 散射
1.2.3 吸收、衰減、相移
1.2.4 去極化
1.2.5 噪聲、干擾
1.2.6 其他
1.3 對流層傳播模式
1.3.1 對流層視距傳播
1.3.2 對流層超視距傳播
1.4 對流層傳輸對無線系統的影響
1.5 本書的總結構分佈
思考和訓練1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晴空大氣的物理及電磁特性
2.1 大氣組成及其物理特性
2.1.1 大氣組成
2.1.2 物理特性及其時空分佈
2.1.2.1 溫度及其時空分佈
2.1.2.2 大氣壓強及其時空分佈
2.1.2.3 大氣濕度及其時空分佈
2.2 晴空大氣電磁特性參數及其時空分佈
2.2.1 大氣電磁特性參數
2.2.2 大氣折射指數時空分佈
2.2.3 大氣折射指數的測量
2.3 大氣湍流
2.3.1 大氣湍流的形成機理
2.3.2 大氣湍流的基本特徵及研究理論
2.3.3 大氣湍流電磁參數起伏的結構函數和空間譜
2.4 大氣波導
2.4.1 大氣波導的形成機理及分類
2.4.2 大氣波導的特徵參數
2.4.3 大氣波導時空分佈統計規律
2.4.4 大氣波導的診斷和預報
2.5 對流層人工變態簡介
2.5.1 對流層人工變態技術現狀
2.5.2 相干聲波擾動對流層及其應用機理
2.5.3 相干聲波擾動大氣折射指數理論
2.5.4 定性驗證人工不均勻體的可行性
思考和訓練2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大氣沉降粒子物理及電磁特性
3.1 大氣沉降粒子概述
3.2 大氣水凝物
3.2.1 雨
3.2.1.1 降雨的形成和分類
3.2.1.2 降雨強度
3.2.1.3 雨滴的形狀和尺寸
3.2.1.4 雨滴尺寸分佈
3.2.1.5 雨滴的沉降速度
3.2.1.6 雨滴最大直徑與降雨率的關係

3.2.1.7 雨滴傾角(雨滴沉降過程中的姿態)
3.2.1.8 雨頂高度
3.2.1.9 降雨率年時間概率分佈統計特性
3.2.1.10 不同累積時間降雨率轉換
3.2.1.11 最壞月及最壞年降雨率分佈
3.2.1.12 降雨率實時動態變化特性
3.2.1.13 降雨率水平及垂直空間分佈特性
3.2.2 雲、霧
3.2.2.1 雲、霧的形成及強度表徵與分類
3.2.2.2 雲霧滴的形狀和尺寸
3.2.2.3 雲霧能見度、含水量及相互關係
3.2.2.4 雲霧的空間高度
3.2.2.5 雲霧滴譜分佈
3.2.2.6 雲霧及含水量時空統計分佈
3.2.3 冰晶、雪、冰雹
3.2.3.1 冰晶
3.2.3.2 雪
3.2.3.3 冰雹
3.3 沙塵
3.3.1 沙塵暴的粒子形狀、尺寸、取向、強度等級及化學成分
3.3.2 沙塵暴的濃度
3.3.3 沙塵粒子尺寸分佈
3.3.4 沙塵暴的時空分佈
3.3.5 沙塵暴垂直空間分佈特性
3.4 其他氣溶膠沉降粒子
3.4.1 概述
3.4.2 氣溶膠顆粒形狀、尺寸和顆粒密度

3.4.3 氣溶膠濃度或者含量
3.4.4 氣溶膠粒子的尺寸分佈
3.5 沉降粒子介電特性
3.5.1 水凝物粒子介電特性
3.5.1.1 水的介電特性
3.5.1.2 冰的介電特性
3.5.1.3 雪的介電特性
3.5.2 沙塵及其他氣溶膠介電特性
3.5.3 介電特性模型適用性分析
3.5.4 混合物質等效介電特性
3.6 對流層環境物理、電磁特性的測量
3.6.1 晴空大氣環境物理特性測量
3.6.2 大氣沉降粒子物理特性測量
3.6.3 介電常數測量
3.6.4 對流層環境物理及電磁特性研究趨勢
思考和訓練3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對流層頂及其氣候特徵
4.1 對流層頂概述
4.1.1 對流層頂的發現、確定方法及其成因
4.1.2 對流層頂判據
4.1.3 對流層頂在大氣過程中的作用
4.2 對流層頂觀測資料氣候學整理方法
4.3 對流層頂的特徵參數
4.4 對流層頂氣候其他問題
思考和訓練4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晴空大氣中的傳播與散射
5.1 大氣吸收
5.1.1 大氣吸收衰減率
5.1.2 大氣吸收衰減
5.2 大氣折射
5.2.1 幾何光學原理
5.2.2 射線方程
5.2.3 球面分層大氣中的大氣折射效應

5.2.4 大氣折射的類型
5.2.5 大氣三維折射效應
5.3 大氣折射指數邊界反射
5.4 大氣湍流與電磁波相互作用
5.4.1 概述
5.4.2 大氣湍流散射傳播理論
5.4.3 晴空環境非視距傳播的其他機理
5.4.4 大氣湍流的視距傳播理論
5.5 大氣波導傳輸特性
5.5.1 蒸發波導環境中的射線描跡
5.5.2 時延特性及距離誤差
5.5.3 覆蓋盲區及覆蓋範圍
5.5.4 傳輸損耗
5.5.5 大氣波導傳輸損耗工程模型
5.6 晴空大氣中的去極化效應
5.6.1 去極化效應中的基本概念
5.6.2 晴空大氣去極化的計算理論
5.6.3 晴空大氣去極化效應統計預測模型
5.6.4 晴空大氣環境產生去極化效應的其他機理
5.6.5 非理想雙極化天線對去極化效應的影響
5.7 晴空大氣噪聲
5.8 晴空大氣幅度閃爍統計特性
5.9 晴空大氣環境的其他傳輸特性
思考和訓練5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大氣沉降粒子中的傳播與散射
6.1 大氣沉降粒子中電磁波傳播與散射的基本理論
6.1.1 單個粒子對電磁波的散射和吸收
6.1.2 沉降粒子環境中電磁波的傳輸問題分類
6.1.3 沉降粒子環境中的衰減及相移理論
6.1.4 沉降粒子環境中的去極化理論
6.1.5 沉降粒子環境中的視線傳播理論
6.1.6 沉降粒子環境中的非視線傳輸理論
6.2 衰減特性實用模型
6.2.1 降雨衰減模型
6.2.1.1 降雨環境特徵衰減計算模型

6.2.1.2 降雨環境等效路徑計算模型

6.2.1.3 雨衰長期統計特性預報
6.2.1.4 基於測量數據確定aH、aV和bH、bV的方法
6.2.1.5 降雨衰減頻率比例因子及其他問題
6.2.1.6 基於非1分鐘累積時間降雨率的雨衰預報模型
6.2.1.7 降雨衰減實時預報模型
6.2.1.8 降雨衰減時間序列獲取方法
6.2.2 降雪、冰晶(融化層)、冰雹環境中的衰減
6.2.3 雲、霧環境中的衰減
6.2.4 沙塵環境中的衰減
6.3 去極化實用模型
6.3.1 降雨環境去極化模型
6.3.1.1 簡化的雨致去極化理論模型
6.3.1.2 基於同極化衰減的雨致去極化預報模型
6.3.2 冰晶環境去極化效應
6.3.3 降雪及沙塵環境去極化模型
6.4 沉降粒子環境附加噪聲
6.5 沉降粒子對多徑信道包絡概率密度的影響
6.6 沉降粒子的多普勒頻偏
6.7 沉降粒子環境中非相干信號功率角分佈
6.8 沉降粒子環境中的其他傳輸效應
思考和訓練6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對流層大氣中的光傳輸特性簡介
7.1 對流層大氣對光的衰減
7.1.1 氣體分子的吸收衰減
7.1.2 氣體分子的散射衰減
7.1.3 沉降粒子的衰減
7.1.4 對流層大氣中光衰減實用模型
7.2 晴空分層大氣對光的折射
7.3 大氣湍流中的光傳輸理論
7.3.1 弱湍流中的光傳輸理論
7.3.2 強湍流中的光傳輸理論
7.4 對流層大氣對光的去極化(偏振)效應
7.5 對流層中光的其他傳輸特性
思考和訓練7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對流層環境對無線系統的影響
8.1 對流層環境媒質信道響應係數
8.2 “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2.1 折射的“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2.1.1 折射現象的“憑藉”效應及其應用
8.2.1.2 折射現象的“限制”效應及其對抗
8.2.2 散射和反射的“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2.2.1 散射和反射現象的“憑藉”效應及其應用
8.2.2.2 散射和反射現象的“限制”效應及其對抗
8.2.3 衰減的“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2.3.1 衰減現象的“憑藉”效應及其應用
8.2.3.2 衰減現象的“限制”效應及其對抗
8.2.4 去極化的“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2.4.1 去極化現象的“憑藉”效應及其應用
8.2.4.2 去極化現象的“限制”效應及其對抗
8.2.5 附加噪聲的“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2.5.1 附加噪聲的“憑藉”效應及其應用
8.2.5.2 附加噪聲的“限制”效應及其對抗
8.2.6 其他傳輸效應的“憑藉”與“限制”效應及其應用與對抗
8.3 散射衰落效應的應用實例――毫米波星-地MIMO通信技術
8.3.1 MIMO通信技術簡介
8.3.2 星-地毫米波MIMO通信系統設置需要考慮的新問題
8.3.2.1 散射互耦
8.3.2.2 MIMO信道空間去相關技術
8.4 基於晴空大氣人工變態技術的應用設想
8.4.1 散射超視距通信及輻射源被動定位
8.4.2 蒸發波導超視距雷達隱身
8.4.3 光電干涉成像雷達的干擾對抗
8.4.4 其他方面的應用設想
思考和訓練8
本章參考文獻
第9章 對流層中傳輸特性測量及模型分析
9.1 晴空大氣折射效應測量及折射率剖面建模
9.2 晴空大氣閃爍特性測量及模型修正
9.3 降雨衰減測量技術及雨衰模型修正
9.4 去極化特性測量技術及去極化計算模型修正
9.5 其他傳輸特性的測量
9.6 太赫茲波段電磁波傳輸特性測量及建模
思考和訓練9
本章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2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