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簡體書)
滿額折

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  價:NT$ 294 元
優惠價:87256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一本有味道的世界史。對胡椒味道的迷戀,讓西方國家大力支持海外探險,開拓水上貿易線路。富饒東方奢華的饗宴和異域風情,吸引歐洲的冒險家九死一生、遠渡重洋,沿途的企鵝、海龜、渡渡鳥,都成為他們的盤中餐。這場追尋財富的探險就像他們追尋的香料一樣,辛辣、刺激。

★ 一粒胡椒,窺探400年帝國擴張。從達伽馬開啟歐洲到印度的海上線路、鄭和下西洋多次到達胡椒港,到英國、荷蘭相繼在東南亞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國建國初期依靠香料貿易充實國庫,胡椒的流通見證了大航海時代帝國的崛起與世界貿易的發展。

★ 跨學科、多角度,以胡椒為軸的知識串燒。中世紀時,胡椒被用來當嫁妝;王公貴族靠食物中香料味道的濃郁程度彰顯地位;新加坡港的開建、*家股份公司的成立、耶魯大學的建校,也都和胡椒貿易脫不了干係。散落全書的“冷”知識,為你帶來驚喜不斷的閱讀體驗。

看似不起眼的胡椒,卻是家家餐桌必備。在中世紀時,更是歐洲達官顯貴們的最愛、財富與地位的象徵。黑胡椒原產於印度,距離歐洲各港口有十萬八千里之遠,取之向來不易。商人們對其供應來源不遺餘力的追尋,成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促成全球貿易的興起,重新劃定了世界經濟版圖。

以印度洋各島嶼為中心,瑪喬麗•謝弗生動地描繪了胡椒傳入歐洲、亞洲和美洲的故事。中國長期是胡椒的消費大國,鄭和下西洋就曾多次造訪胡椒港;葡萄牙探險家達伽馬為尋找辛辣的香料,開闢了從歐洲到印度的海上貿易路線;亞齊國王為歐洲來客舉辦水中饗宴和鬥象競賽,極盡奢華;為控制胡椒貿易,英國與荷蘭兩家東印度公司相繼成立,在亞洲的幾乎每一處港口展開競爭;較晚加入競爭的美國,靠胡椒貿易的利潤充實了國庫。圍繞小小胡椒,一部紛繁的貿易史就此展開。

作者簡介

瑪喬麗•謝弗(Marjorie Shaffer)
畢業于布朗大學,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獲生物學碩士學位。她目前是紐約大學醫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科學作家和編輯,曾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大眾科學》撰稿,並曾任路透社商業記者,入選麻省理工學院奈特科學新聞班(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成員。

譯者簡介
顧淑馨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職臺灣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系及“美國在台協會”,並曾兼任淡江大學、政治大學及東吳大學講師。目前專事翻譯,已出版譯作近四十種,主要有《樂在溝通》《與成功有約》《反挫》《大外交》(合譯)等,近作有《會說才會贏》《謊言教父馬多夫》《逆齡社會》等。

名人/編輯推薦

小小胡椒,征服歐洲貴族的胃,敲開全球貿易的大門
拉開大航海時代帝國擴張與財富追逐的序幕

目次

第一章 初見胡椒

第二章 香料之王

第三章 靈藥與信徒

第四章 披金戴銀的亞洲象

第五章 英國人入侵

第六章 荷蘭人恐怖統治

第七章 美國人武裝介入

第八章 無窮盡的動物

第九章 胡椒入藥

結語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初見胡椒(選摘)

胡椒這種香料在人類歷史上大多取之不易,因此成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力量。黑胡椒原產於印度,距歐洲各港口有十萬八千里之遠。歐洲人必須找到胡椒的供應來源,他們不遺餘力地追尋,促成全球貿易的興起。

胡椒在植物界好比引起特洛伊戰爭的美女海倫,有眾多船隻為它而起航。這種熱帶藤蔓植物所結的辛辣果實,不過是表皮皺皺的一顆小小香料,卻把歐洲拖出發展遲緩的中世紀,帶進國際化的印度洋貿易網。儘管也有其他外來香料為西方世界所愛,但是沒有一個像胡椒那麼普及,也沒有一個對世界史的影響比胡椒來得大。

千百年來,胡椒幾乎已成為所有文化中的烹調原料。像是印度的胡椒雞和胡椒蝦、法國的黑胡椒牛排、意大利的白胡椒綿羊奶酪、德國的胡椒餅乾,至於會用到胡椒的混合香料也多達數十種,包括最著名的法國混合四香料及印度綜合香料馬薩拉。肉類和芝士幾乎都借重胡椒來提味,它也可以為甜點和水果的味道畫龍點睛。胡椒是香料中的突擊隊,勇於衝鋒陷陣,不甘於只給人細微清淡的口感。

沒有人知道是誰第一口嘗了胡椒籽,並且認定把它撒在肉上或是加進燉煮的蔬菜裡,味道會很棒;不過西方最早在餐食裡少不了胡椒的顯然是古羅馬人。胡椒之所以享有盛名,調味只是部分原因,它對健康的功用同樣重要。在羅馬帝國時代,胡椒有如現代的阿司匹林,人們認為它是治療各種疼痛及眾多其他症狀的萬靈丹。當時如果有人咳嗽、發燒或遭毒蛇咬傷,常見的療法就是喝摻有少量胡椒的藥水或是擦胡椒藥膏。公元1世紀時的希臘名醫狄奧斯科裡季斯(Dioscorides),生於羅馬皇帝尼祿時代,曾著有一本藥草指南,直到16世紀仍被當作參考資料。他稱讚胡椒功效強大:“各種胡椒都有的效用……是驅寒、利尿、促進消化、排氣、緩解、明目。”

狄奧斯科裡季斯影響了後世代代的醫生。他建議在飲料或藥膏中加入胡椒,以緩解因發燒引起的顫抖、治療有毒動物的咬傷、抑制咳嗽以及“各種胸部疾病,可以舔食,或是飲用”。他說,把胡椒和葡萄乾一起嚼食,可以“幫助排出頭部的稀痰”,和“月桂樹”的葉子一起飲用,可以“消除持續疼痛,使之舒緩不少,與醬料混合可以幫助消化”。胡椒與硝石混合,甚至可以消除“硬斑病”及其他的皮膚疾病。

最早相信胡椒藥效萬能的恐怕不是古羅馬人。在羅馬大帆船橫渡印度洋之前很久,希臘人、中國人和南亞人便已懂得將胡椒入藥,治療種種症狀。深信胡椒用途廣泛的證據,見於有3000多年歷史的印度阿育吠陀醫術中。黑胡椒的梵文寫作maricha或marica,意指能夠解毒,也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緩解疼痛,治療感冒、咳嗽及間歇性發燒等等。

在中世紀歐洲,胡椒不但是不可或缺的烹飪調料,也是藥材貿易的要角,它常被當作藥物提及就是明證。1588年在英格蘭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混合三種胡椒而成的Diatrionpiperon,以幫助“消化、消除脹氣、驅除胃寒,但不致造成肝熱或血熱”著稱,“此乃該藥物專屬之特性”;1596年在英格蘭出版的一本書指出,胡椒“有益腦部健康”;另一本次年出版的書建議單獨使用胡椒或與別種成分混合,可醫治從頭痛、脹氣,到麻風病引起的臉部潰瘍和腫塊等不適。甚至進入17世紀後,撰寫藥草指南的博物學家,為取得有關亞洲植物的信息,仍然十分仰賴古希臘和羅馬的資料。

這些約400年前認定的胡椒屬性,有不少在今天看來顯得怪異,但是研究胡椒的現代科學家發現它確實有益於人類健康。在亞洲,特別是印度,胡椒仍有多種醫藥用途。假如科學研究持續有所進展,胡椒說不定有一天也會在西方醫學上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治療癌症和其他致命疾病方面。

黑胡椒在中世紀時已聲名遠播,是富貴人家的必備之物,有錢人趨之若鶩。當時皇親國戚宅第中珍藏的胡椒有專人看守,富人則是私藏在隱秘的櫥櫃裡。用胡椒入菜是少數人的特權,美味的菜肴必得放大量胡椒,用量大到現代人或許會覺得胃受不了。不過對當時的大多數人而言,胡椒太過昂貴。1439年時,一磅胡椒大約相當於英格蘭人兩天以上的工資。那時胡椒可以兌換金銀,也實際用於支付工資和貨款。當時一個常用的稱謂Pfeffersack(意指胡椒麻袋),就是稱呼靠胡椒買賣賺大錢的商人的。歐洲自產的香料品種不多,主要是番紅花(也非常昂貴)和小茴香。

由於胡椒本身及隨之而來的財富難以想像地誘人,因此激勵歐洲各地人民不惜冒險,遠渡重洋深入異域。胡椒的故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登場的。15世紀時,歐洲人拼命尋找通往印度的純海上航線,原因即在於此。他們雖然也很需要其他香料,但是開啟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功臣正是胡椒。當時歐洲人希望繞開胡椒貿易的阿拉伯中間商,找到自己航行就能抵達亞洲的路線,好把豐厚的利潤留在口袋裡。哥倫布1492年的發現新大陸之旅,船上便帶著胡椒籽。這是為了確保不論在哪裡登陸,當地土著都能告知何處可以找到胡椒。

胡椒就像一塊大磁鐵,吸引著全世界駛向黑胡椒的產地:印度。不過歐洲人雖愛胡椒,卻是最後一個加入印度洋胡椒貿易的。印度西北沿岸的古吉拉特人、孟加拉人、泰米爾人、東南亞人和中國人從事胡椒貿易已不下數百年。明朝鄭和下西洋規模龐大的船隊,曾在15世紀初航行到非洲東岸,開闢了至印度西南岸購買胡椒的最短航線。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海港城市均因胡椒貿易而發跡,在歐洲人進入印度洋之前很久便已十分興盛。這些印、馬的伊斯蘭城市十分國際化,居民裡有東南亞人、孟加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中國人。不過採購胡椒的歐洲人與眾不同,他們想要控制胡椒貿易,這意味著必須征服印、馬海港城市的供貨商,因而開啟了胡椒史及帝國史的新篇章。

葡萄牙人在15世紀末成為最早航至印度的歐洲人,完成這項驚人壯舉的是瓦斯科•達伽馬,他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在其後的一百年間,葡萄牙人一直企圖控制印度和亞洲的胡椒貿易,但是未能如願。17、18世紀,荷蘭人和英國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權。黑胡椒的歷史和兩家與罪惡的殖民主義有如同義詞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國東印度公司(English East IndiaCompany,簡稱“英東印公司”)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Compagnie,VOC,簡稱“荷東印公司”)。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所以伏爾泰說,自1500年後,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沒有“未被血染紅的”,並非無中生有。英、荷這兩家貿易公司的競爭幾乎存在于亞洲每一處胡椒港,但是最激烈的是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各港口;其競爭也加深了亞洲原已存在的貿易關係。所謂的“區域貿易”,即亞洲內部貿易,對荷東印公司尤其重要。

19世紀美國人也加入了,他們發現無法在胡椒貿易中取勝,便精打細算地四處賺取胡椒財富;而胡椒帶來的進口關稅,也有助於支撐一個新國家的經濟。當海盜危及胡椒貿易時,安德魯•傑克遜總統派出美國戰艦至蘇門答臘,這導致了美國首次正式武裝介入東南亞。

今天有許多西方人把蘇門答臘與咖啡聯想在一起,可是胡椒比咖啡出現得早得多。橫跨赤道、與亞洲大陸幾乎接壤的大島蘇門答臘,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胡椒產地長達兩百多年,曾有數以億磅計的胡椒自蘇門答臘沿海的無數港口輸出。這個島嶼過去是胡椒貿易的主角,其命運影響到印度及東南亞的歷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