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簡體書)
滿額折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  價:NT$ 1188 元
優惠價:87103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作業治療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本套叢書是國內首套系統論述作業治療的叢書,將對規範和提升我國作業治療的專業水平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共分為十四章。第一、二、四、五章分別是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概述、基本理論、評估技術和干預技術;第六到十章是各類精神疾病的作業治療 ;第十一、十二章是兒童少年期和老年期相關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第十三章是軀體疾病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第十四章介紹了其他情境下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考慮到書稿的完整性,增加了第三章精神障礙的相關基礎知識。人類作業模式是國際上作業治療師在精神科臨床實踐過程中使用最多的作業實踐模式,因此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重點介紹了人類作業模式,在各個疾病的作業治療章節中也都應用了人類作業模式來進行作業評估和開展作業干預。

作者簡介

李達,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無錫同仁國際康復醫院精神康復科主任,江蘇精衛心理研究院精神康復教研室主任,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精神康復方向治療師專業課程項目負責人。從事精神疾病的臨床治療工作近30年,專業特長是各種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綜合康復治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精神衛生醫療和社區康復機構中積極推廣作業治療、音樂治療、支持性就業等特色康復技術,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社會功能。近5年在國外SCI、SSCI等系列期刊發表有關精神疾病康復的論文10餘篇。社會兼職:中國殘疾人健康研究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心理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精神康復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生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藝術治療學組副組長,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兼精神康復學組副組長等。獲得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2項,無錫市科技進步獎1項。2012年榮獲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精神分裂症回歸社會傑出貢獻獎”。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業治療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本套叢書是國內首套系統論述作業治療的叢書,將對規範和提升我國作業治療的專業水平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本書也是國內心理作業治療的首部專著。

總 序
作業治療是康復醫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康復對象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和學習能力以及娛樂休閒能力,促進病(傷)者回歸家庭、重返社會的重要紐帶和橋樑,在康復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2012年的最新定義,作業治療是“以服務對象為中心,通過有意義和目的的作業活動促進健康與幸福的一門醫療衛生專業”。作業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協助人們參與日常生活活動。作業治療師通過與個人和社區的合作,或者通過活動調整或環境改造來提高康復對象的參與能力,支持他們更好地參與其想要做、必須做或期望做的作業活動,實現治療目標。
作業治療自20世紀80年代隨著現代康復醫學而引入我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業人員的數量和服務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中國康復醫學會在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下成立了作業治療學組;2017年12月,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並於2018年5月正式加入WFOT,成為其正式會員。這是我國第一個加入國際相應最高專業組織的康復治療團體,為我國作業治療從業者搭建了更高的平臺,把作業治療專業的發展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推動我國作業治療師隊伍走向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我國作業治療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專科化的發展也成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許多醫院已經將原來的綜合康復治療師逐步向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的專科化方向發展。目前已經有5所院校的康復治療學專業(作業治療方向)的本科課程達到了WFOT的最低教育標準,並通過了WFOT的課程認證。2017年開始,教育部正式批准部分高校開設“康復作業治療學”本科專業,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開啟了作業治療專科化的高等教育,作業治療專業正在走向專科化發展的軌道。但是,目前國內尚無一套系統的作業治療專業參考書或教材,而國外專著由於語言的限制在國內受眾較少,且不一定符合我國國情和專業發展現況。為了促進國內作業治療的專業化、規範化發展,出版一套系統、全面、符合中國國情的作業治療叢書非常必要。為此,在2017年12月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的同時,我們啟動了我國第一套作業治療系列專著的編寫工作,以期為國內作業治療、康復治療、康復醫學等相關專業臨床和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套較為全面和系統的參考工具書,也可以作為作業治療及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
本套叢書共有16冊,涵蓋了作業治療理論、作業治療評定、常用作業治療技術、臨床常見病症的作業治療、特殊群體的作業治療以及作業治療循證研究等,包括《作業治療基本理論》《作業治療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與指導》《職業康復》《矯形器製作與應用》《輔助技術與環境改造》《認知障礙與作業治療》《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作業治療》《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作業治療》《燒傷的作業治療》《兒童作業治療》《老年作業治療》《社區作業治療》《作業治療研究與循證》15本編撰的專著和《作業活動分析實踐》1本譯著。參加本套叢書編寫的大多數人員都有在國外或我國港澳臺地區學習作業治療的經歷,或是有深厚的作業治療理論基礎和豐富的作業治療臨床、教學實踐經驗,在編寫過程中力圖體現作業治療的專業特色,在專業技術方面做到詳細、實用、具體,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
作為本套叢書的總主編,我們深感才疏學淺,責任重大。所幸的是,叢書的編寫工作得到了中國康復醫學會、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康復領域多位專家的悉心指導,特別是香港、臺灣地區作業治療同道給予了大量有益的建議;同時,叢書參編者單位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所有參與編寫人員的積極努力下,才使得本套叢書與廣大讀者見面。在此,我們一併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本套叢書系國內首套,參編作者較多,寫作水平和風格不盡一致;加之工作經驗和學術水平的限制,書中難免有不足和疏漏之處,我們懇切地希望海內外同道不吝指正。
閆彥甯 李奎成
2019年3月

前言
精神衛生問題是衡量社會穩定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對精神疾病的康復治療越來越重視,國家衛計委頒佈的《三級精神病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實施細則》中規定各級精神衛生機構要配置專職的康復治療師;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規定要對精神障礙患者開展康復治療;國家人社部、國家衛計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範圍的通知》中要求從2016年6月30日開始將精神障礙作業療法納入基本醫保保障支付範圍。作業治療起源於精神科的臨床實踐。作業治療師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一支推動和提升當地精神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力量。中國大陸地區目前從事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工作的作業治療師還非常少,預計不超過50人。許多精神衛生機構雖然已經開設了專門的康復治療部門,但這些康復治療部門的從業人員大多是從護士轉崗而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知識的培訓,只是開展一些工娛療活動,從而導致康復成效不顯著。
2017年12月10日,隨著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如何推動中國大陸地區作業治療在精神科的發展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在作業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閆彥甯和副主任委員李奎成兩位教授的提議和支持下決定編寫本書。本書共分14個章節。第1、2、4、5章節分別是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概述、基本理論、評估技術和干預技術;第6~10章節是各類精神疾病的作業治療,涉及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焦慮症、人格障礙和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作業治療;第11、12章節是兒童少年期和老年期相關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第13章是軀體疾病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第14章介紹了其他情境下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包括社區、學校、刑事司法環境和軍事人員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考慮到書稿的完整性,增加了第3章“精神障礙基礎知識”,涉及精神障礙的病因學、症狀學以及診治原則。考慮到人類作業模式是國際上作業治療師在精神科臨床實踐過程中使用最多的作業實踐模式,所以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重點介紹了人類作業模式,在各個疾病的作業治療章節中也都應用了人類作業模式來進行作業評估和開展作業干預。
考慮到作業治療學科發展的趨勢,作業治療師服務的人群不僅僅局限于精神障礙患者,在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社區、學校、司法系統、軍隊等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以及一些特殊情景下都有可能發生相關的心理行為問題,此時作業治療師的介入也是必需的,所以本書正式定名為《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精神康復治療的規範化發展,提高我國精神康復從業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
本書適用於目前在各級臨床醫療機構、康復機構從事康復治療的人員參考學習。在目前我國大陸地區還沒有專門的相關教材背景下,也適合醫學院校康復治療專業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一些護理、養老機構學習能力比較強的人員,也可以通過學習本書中的一些常用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技術來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
值此書稿成稿之際,特別感謝香港理工大學曾永康教授為作業治療在大陸地區精神衛生領域的發展所做的工作,同時感謝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全體同事,以及我親愛的妻子和女兒對我所從事的工作的支持與關心。
在即將交稿之際,我的心情是忐忑的。由於作業治療在大陸地區精神衛生領域的開展時間還比較短,我們積累的經驗有限,大陸地區缺少可供參考的相關資料,因此,本書大多引用了國外的一些資料和經驗,在專業詞匯翻譯的準確性、語言的流暢性等許多方面可能存在較多的不當之處,懇請同道和讀者批評指正。
李 達
2018年3月於無錫

目次

第1章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概述………………………………………………1
第1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簡史………………………………………………1
第2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從業人員的相關倫理規範與專業技能………10
第3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研究與實踐……………………………………14
第2章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基本理論………………………………………18
第1節 文化與環境因素對精神疾病的影響………………………………18
第2節 複元觀點與社會心理作業治療……………………………………25
第3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中創造能力的培養與促進……………………34
第4節 人類作業模式在社會心理作業治療中的應用……………………53
第5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實踐中的臨床推理……………………………59
第6節 以個案為中心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干預模式……………………66
第3章 精神障礙基礎知識…………………………………………………75
第1節 精神障礙的病因學…………………………………………………75
第2節 精神障礙的症狀學…………………………………………………80
第3節 精神障礙檢查與治療原則…………………………………………95
第4章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評估技術……………………………………102
第1節 概 述……………………………………………………………102
第2節 人類作業模式篩選量表評估……………………………………111
第3節 人類作業模式系列量表評估……………………………………124
第4節 其他社會心理作業治療評估……………………………………147
第5章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干預技術……………………………………159
第1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實踐模式及參考架構………………………159
第2節 人際關係策略在社會心理作業治療中的應用…………………162
第3節 團體動力學在社會心理作業治療中的應用……………………169
第4節 代幣治療技術在社會心理作業治療中的應用…………………179
第5節 促進心理健康的感覺統合技術…………………………………187
第6節 精神疾病的職業康復技術………………………………………192
第7節 精神疾病的性康復技術…………………………………………204
第8節 壓力管理技術……………………………………………………210
第9節 精神疾病的個案管理技術………………………………………214
第10節 原生藝術治療技術………………………………………………226
第11節 其他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常用技術………………………………234
第6章 精神分裂症的作業治療…………………………………………259
第1節 精神分裂症概述…………………………………………………259
第2節 精神分裂症的作業評估與作業治療……………………………263
第7章 心境障礙的作業治療……………………………………………280
第1節 心境障礙概述……………………………………………………280
第2節 心境障礙的作業評估與作業治療………………………………289
第8章 焦慮症的作業治療………………………………………………298
第1節 焦慮症概述………………………………………………………298
第2節 焦慮症的作業評估與作業治療…………………………………302
第9章 人格障礙的作業治療……………………………………………314
第1節 人格障礙概述……………………………………………………315
第2節 人格障礙的作業評估與作業治療………………………………317
第10章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作業治療…………………… 328
第1節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概述………………………………328
第2節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作業評估與作業治療…………331
第11章 兒童少年期相關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340
第1節 促進嬰兒依戀關係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340
第2節 兒童心理障礙的作業治療………………………………………347
第3節 青少年社會心理障礙的作業治療………………………………360
第12章 老年期相關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 372
第1節 老年期相關的社會心理問題……………………………………372
第2節 老年期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376
第13章 軀體疾病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 386
第1節 肢體殘疾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386
第2節 慢性疼痛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392
第3節 艾滋病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398
第14章 其他情境下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 411
第1節 社區精神疾病的作業治療………………………………………411
第2節 學校環境中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414
第3節 刑事司法環境中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418
第4節 軍事人員相關社會心理問題的作業治療………………………423
索引…………………………………………………………………………425

書摘/試閱

第1章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概論
作業(Occupational)是指個體每天所做的事情。作業構成了一個人生活中的
每一個部分。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WFOT)將作業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OT)定義為“通過幫助人們參與作
業活動而促進其健康和安適的學科,即通過參與具有個人意義和目標的活動來提
升健康的一門學科”。根據工作場所和服務對象的不同,作業治療可以分為軀體
作業治療(Physical Occupational Therapy)、發育性作業治療(Developmental
Occupational Therapy)、社會心理作業治療(Psychosocial Occupational
Therapy,PSOT)等。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從業者的主要工作地點包括:各級精神病
專科醫院、社區精神康復機構、療養機構、護理院及日間訓練中心,主要服務對象
為精神或心理障礙者以及其他存在社會心理問題的人群。
本章主要通過回顧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的歷史,瞭解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從業人員
的倫理規範和基本技能,以及學習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的實踐和研究方法,來加深對
本專業的理解與應用。
第1節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簡史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的發展歷史囊括了許多事件,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它幫助和促
進了人類的發展。本節提供了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在歷史領域的哲學基礎觀點,包括價
值觀和思想,並對當代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實踐模式是如何受到早期事件、人和觀念的
影響,以及這些思想是如何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與時俱進的歷程進行了簡要的描述。
一、20 世紀前的精神疾病治療與作業治療
“精神疾病”一詞是現代術語,20 世紀前的精神疾病患者被稱為“瘋子”。當時的社會輿論認為,這些“瘋子”是魔鬼的化身,有“瘋子”的家庭是可恥的,患者會被囚禁在家中。如果 “瘋子”的情緒比較穩定,一般會被允許隨意活動;但是如果該“瘋子”的情緒易激惹、不穩定,他就會被束縛在一個偏僻的角落或一個孤立的房間內,接受別人的投食。如果家人拒絕讓“瘋子”繼續留在家中,他就可能會被送入“瘋人院”。
隨著19 世紀一種被稱為道德治療(Moral Treatment)的新理念的提出,這種情況開始發生改變。當時,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努力在“瘋人院”中推行一種基於“道德治療理念”的新式看護方式,這是一種以善意和尊重為特徵的人文主義。這種看護方式使患者得到了尊重和積極的對待,從而逐漸改變了曾經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是危險的和精神病是不治之症的誤解。道德治療是基於有秩序性的習慣和對作業活動的積極療效的信念而產生的,主張用精心策劃的作業活動來治療該類患者,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而策劃作業活動,注重為患者創造舒適的環境。之後這種治療方法流傳至美國,一些私人精神病治療機構就是基於道德治療的理念而建立的。人們根據道德治療理念和方法建立了公立看護所,這些地方為患者提供了可以進行生產性、創造性和娛樂性活動的工藝室、花園和娛樂區域。患者可以參與農耕、放牧、飼養家禽等農療活動;參與木工、家具製作、機車修理、制鞋和地毯織造等工療活動;
參與網球、高爾夫、閱讀等娛樂休閒活動。這些活動使住在看護所變成了一件並不
是那麼可怕的事情,患者在這裡可以擁有幸福和平靜的人生。
在20 世紀初,精神病學關於道德治療的觀念開始轉變為以讓患者適應自己的生活環境為基礎的治療模式,精神病學家認為在這種治療模式下患者有希望痊癒。William 是美國馬裡蘭州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和職業部門主管,他最初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接受了醫學培訓,然後作為看護所的助理醫師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William 最初在實驗室工作,他因未在事業上獲得一定成就而感到沮喪。醫院負責人Edward 博士向William 介紹了作業治療的概念。1902 年,William 建造了一個獨立的職業康復工作室,他負責監督患者參加職業康復,其中包括皮革製作、織造、金屬製品打造、文案裝訂、電氣維修、印刷和藝術創作。他以每個患者的
能力和興趣為基礎,將重點放在職業生產性就業中的待遇上,並秉承了“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他們把工藝美術應用於治療有情感障礙的兒童和成年人,發現參與工藝美術活動這種方式有特殊的治療價值,為患者提供了創造和自我表現的機會。當時在治療精神病患者時,工藝美術成為治療活動的首選。作業治療將手工應用於治療的策略是將患者和工藝品按功能和複雜程度分組匹配。第一類患者使用工具有困難,治療師就建議他們參與初級工藝品的製作,如製作籃筐、籐椅,手工編織和簡單印刷等,患者在這些製作過程中使用工具的機會比較少。第二類患者有使用一些工具的能力,治療師就會建議他們做更結構化、需要較多技能的手工藝,如水泥工作、裝訂和印刷工作。第三類患者的功能是最高的,他們對工藝品感興趣而且可以獨立使用工具,治療師往往建議他們做更複雜的藝術工藝品,如與金屬製造、珠寶相關的工作,複雜的木工活和陶器製作。工藝工作必須符合患者的價值觀和興趣才可能使治療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Adolph 是20 世紀初最著名的精神病學家之一,他認為一個人的表現和作業史,除了生物學和神經學信息之外,還受個人的興趣、審美、夢想、思考方式等的影響。Adolph 是作業治療的支持者,為了回應William 的理論,他在1922 年發表了題為“作業治療哲學”的論文。在此文中,他將精神疾病概念化為“生活問題”,建議患者以參與作業活動為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他認為精神疾病不僅僅是一種結構和病理性質的疾病,更是一種持久的體質紊亂。他強調從整體和時間的角度觀察每一個人的重要性,同時還強調患者必須有工作的機會,但工作和休息要保持平衡。Adolph 發現許多精神病患者都因為習慣問題影響了作業表現。一些功能退化的精神病患者無法適應正常成人的生存水平,退化到了他們覺得舒適和安全的較低水平。這些功能退化的精神病患者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無法自己進食和穿脫衣物,個人衛生也非常差。對於照顧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Adolph 提出“習慣性障礙是可以通過習慣訓練來處理的”。他招募了Eleanor 來對這些功能退化的精神病患者開展習慣訓練,並指出習慣訓練計劃對於這些患者是十分成功的治療方法。
作業治療以道德治療為哲學基礎,將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工作和習慣訓練作為治療精神病患者的重點。作業治療過程的核心是參與工作,工作為患者提供了一種解決個人整體需求的方法,並幫助他建立工作、娛樂和休息的平衡。作業治療提出習慣訓練是通過強化健康的日常活動習慣來減少消極習慣的一種方式。作業治療能引起患者的興趣、促進其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其工藝美術技能。工作的介入不僅提升了個人的意志力,而且激發出患者新的潛能,最終使他們能夠重返社會。
二、作業治療的創立及其對精神疾病治療的貢獻
20 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許多士兵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一些在部隊醫院工作的女性開始為殘疾士兵提供“重建性”的治療。這些治療師的背景多為教師或藝術家,她們與醫院的護士一起,教會殘疾士兵基本的作業技能,人們稱這種具有治癒功能的和有目的性的活動為作業護理。1914 年,這種活動首次被稱為作業治療。1917 年5 月30 日,美國國家作業療法促進會(美國作業療法協會的前身)正式成立。在1918 年美國政府的文件中首次提到了作業治療是一門用作業活動來治癒的科學,這一定義也被視為作業治療的開端。同年,作業治療學校在美國的密爾沃基、波士頓、聖路易斯、費城等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使作業治療業者從簡單地為殘疾人服務,轉變為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
20 世紀30 年代,作業治療實踐仍然專注于通過讓患者參與職業活動來改善他們的功能。治療師通過激勵患者從事某些職業活動來提高患者的專注力、協調能力、興趣、成就感和戰勝疾病的信心。這些實踐主要在政府的公立醫院進行。患者可以在醫院裡工作,工作地點包括洗衣店、商店、縫紉室和農場。當時,作業治療仍然受到人文主義哲學的影響,人們一般認為,“精神病患者是像你我一樣的人,他們身上發生了一些導致他們無法很好地適應生活的事情,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做相應的處理”。
20 世紀40 至50 年代,當時的人們一般認為精神疾病通常是因為個人不能適應環境而造成的,作業治療實踐過程中普遍強調個體適應環境的重要性,此時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被添加到了作業治療的治療原理中。在精神疾病治療的形式方面,主要是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作業治療被當作是精神分析的補充和間接治療。到了20 世紀50 年代後期,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的方法已經成為一種公認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法。當時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滿足患者的原始需求,讓患者自我整合和發展。
20 世紀60 至70 年代,其他行業迅速吸收作業治療師這個職業的知識體系,他們為公眾提供與作業治療相似的服務。作業治療師這個職業因無法有力地表達其專業獨特性而面臨消失的危險。Bockoven 認為,實施作業治療最好的環境是患者與家人或與他人一起生活的環境。1971 年Bockoven 提議作業治療從業者要在社區開展服務,社區作業治療的開展使作業治療師能夠關注患者的教育、工作、業餘愛好以及日常生活等在內的所有活動, 如自我照顧、家務和撫養子女等。社區作業治療特別強調基於習慣和個人行為模式治療的重要性,不再強調手工藝活動的治療作用。社區作業治療的最終優勢是它促進了以患者為中心的作業治療。當時另一個重要的理念是由作業治療師領導活動或任務導向型小組,作為心理治療小組的補充。在小組中患者有機會去練習最基本的社交技巧和實踐新技能,並能從實際經驗中獲
得所需要的反饋。
20 世紀最後20 年,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的實踐發生了顯著變化。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實踐的一個重要領域是理論模型和評估的精細化發展。Kielhofner 提出了人類作業模式理論,這一理論模型提出了意志、習慣、表現能力以及環境對作業行為的影響。此外,基於人類作業模式的一些評估方式也得到了發展。應用人類作業模式理論標誌著作業治療開始回歸職業主題。
三、中國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發展概況
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的發展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以下就中國香港(以下簡稱“香港”)、中國臺灣(以下簡稱“臺灣”)和大陸地區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進行概述。
作業治療目前在香港地區稱為職業治療。香港地區的社會心理作業治療起源於20 世紀50 年代,1953 年香港地區出現了第一位職業治療師。1956 年第一個職業治療部誕生。早期的職業治療師都是從國外聘請的,一般都在精神病醫院中工作,後來政府開始派出本地人前往英國及澳大利亞受訓。1978 年,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開始培訓本地職業治療師,為三年制的專業文憑,1991 年改為學士課程,1995 年開設碩士學位課程,2002 年首位職業治療博士畢業。香港理工大學現在每年招收職業治療學生40 多人。香港職業治療從業人數約1500 人,其中25% 以上的人員從事的是社會心理作業治療。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曾永康教授等為職業治療在大陸地區精神科的發展做了許多工作。2008 年“5.12”汶川地震後為支持中國的災後重建,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開始選派人員到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參與職業治療專業學生的培養。按照WFOT 的要求,作業治療學生必須要有精神科實習經歷。2011 年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和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大陸地區的精神衛生機構開始接受作業治療學生的臨床見習和實習,臨床帶教老師都來自香港理工大學。
作業治療目前在臺灣地區稱為職能治療。職能治療在臺灣地區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945 年。當時在錫口療養院(桃園療養院前身)和仁濟療養院精神療養院內,部分護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利用業餘時間教導病情穩定的患者從事手工藝和各種院內清潔衛生活動,並逐漸發展到有固定專職的人員帶患者活動。1956 年,臺灣大學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國際婦女會OT 顧問的建議,指導患者開展手工藝和團體康復活動,並成立了“作業治療部”,此為臺灣最早有專業概念的精神科OT 部門。自此,各精神療養院紛紛成立作業治療部門,並分別派人至臺灣大學醫院學習。1970 年臺灣大學醫學院設立複健醫學系,分設“職能治療組”與“物理治療組”,自此臺灣開始具有大學層面的專業教育,並將原有的“作業治療”改名為“職能治療”。迄今,臺灣已有8 所大學及2 所專科學校設有職能治療學系(科)。1984 年,臺灣衛生署開始推動“精神醫療發展計劃”,要求全臺灣各公立和私立精神醫療機構增設職能治療部門,從而增加了許多職能治療從業人員。1988 年,臺灣地區實施“精神病患小區康復計劃”,委託各精神醫療機構辦理“小區康復中心”與“庇護性工作場”。各綜合醫院亦開始廣設精神科,讓各地醫院普遍提供日間病房與急性病房的服務,使得各地的精神患者可以就近獲得醫療照護。
大陸地區作業治療起步較晚,直至20 世紀80 年代才開始引入作業治療的概念,隨後部分單位開始派專業人員赴國外學習作業治療。1988 年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成立時已建立了作業治療室(後改為“作業治療科”)。2003 年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開設了康復治療學(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專業。2006 年,在悉尼召開的 WFOT 大會上,首都醫科大學的作業治療課程正式得到了WFOT 的認可, 首批10 餘名作業治療學生于 2006 年畢業。1986 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發表了題為《行為康復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復效果》的文章,在綜合性康復醫療措施中,首次提及了作業治療學,其中包括勞動作業活動、文娛活動和文化學習活動的集體治療模式,並使用標記獎酬原則。不過即使是到21 世紀初,專業的作業治療還沒有介入到精神衛生機構。大陸地區絕大部分精神衛生機構的康復形式都停留在早期作業治療的雛形“工娛療”階段。
近幾年,隨著學術交流的增多,作業治療逐漸受到大陸地區精神病院的關注。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曾永康教授從2010 年開始先後多次受邀到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講學,專門講授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相關知識。2011 年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在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設立了臨床教學基地,先後選派了歐美儀、賴明東、趙美麗等一批資深的作業治療師到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擔任作業治療學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臨床導師。圖1-1-1 為臨床導師歐美儀女士(居中)2011 年冬在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帶教期間與學生和精神康復科工作人員合影。 2012 年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有了第一位專業的作業治療師,並設立了大陸地區第一個精神科作業治療部(圖1-1-2,圖1-1-3),為住院、門診的精神病患者提供社會心理作業治療服務。之後蘇州市廣濟醫院、常州市德安醫院和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等多家機構
也開始陸續招聘作業治療師。
精神衛生問題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社區康復服務是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最終擺脫疾病的困擾、回歸社會的重要途徑,是多學科、多專業融合發展的社會服務。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相關部門積極探索推動“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與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康復服務需求相比,還存在服務供給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工作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2017 年10 月26 日,民政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中國殘聯印發《關於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民發〔2017〕167 號)中進一步指出: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堅持預防、治療、康復相結合的原則,補齊精神衛生康復體系短板的必然要求,有利於預防精神障礙
患者致殘致貧,有利於促進患者家庭減輕負擔、精准脫貧、加快全面小康進程,對於促進患者家庭幸福和社區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心理作業治療在社區的應用也在大陸地區逐漸發展。大陸地區精神康復領域逐漸引入了會所模式,主要有長沙心翼會所(圖1-1-4~ 圖1-1-7)、成都希望之光會所、杭州潮鳴康復會所、深圳蒲公英會所、昆明新天地康復會所以及四川自貢心靈陽光康復會所等。會所模式的服務理念與社會心理作業治療理念相近。上海地區的“陽光心園”、無錫地區的“心靈家園”等均是提供社區精神康復的機構。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大多接受過作業治療的初步培訓。精神病患者回到社區後可以繼續接受作業治療服務,包括疾病預防、居家生活管理、社會參與訓練以及職業技能訓練等。“防治康相結合”的精神衛生服務模式在這些地區已經初步形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