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民族心理學(全二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86 元
定  價:NT$ 1116 元
優惠價:8797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民族心理學既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學與人類學、民族學交叉的綜合性研究領域。在民族心理學內部,既有人類學的質性研究取向,又有心理學的量化研究取向,既有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又有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兩種研究取向長期相向而行,卻較少溝通。本書是整合兩種研究取向的嘗試。本書包括七編:民族心理學引論、民族意識論、民族認知論、民族語言論、民族動機論、民族人格論、民族交往與民族心理健康論。本書體系新穎、內容全面、資料豐富、文筆流暢、可讀性強;既重視民族心理學的歷史發展和重要理論的闡述,又重視具體研究範式和研究方法的介紹,也重視具體研究成果的說明。本書對國內已有民族心理研究成果做了系統總結,同時指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心理學、人類學、民族學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對民族心理學、民族學、人類學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張積家(1955―),字雋生,男,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民委語言文化心理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民族心理與教育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心理學報》編委、《心理科學》編委、《心理學探新》編委。主要研究專長為心理語言學和民族心理學。出版專著和教材13部,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580餘篇;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上發表論文110篇。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項4項,三等獎4項。在心理學界、語言學界、民族學界和教育學界具有重要學術影響。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夢”是56個民族的共同願景。在實現“中國夢”過程中,“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民族心理學研究不同民族人們的社會行為、內在心理特點和規律,涉及特定民族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相互制約。在現階段,我國民族心理學的任務就是了解民心、測查民願、實現民志、增進民福。民族間的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均以相互理解、相互認同為基礎,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工作措施的採取必須切合少數民族同胞的心理。民族心理學在這方面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次

目 錄

第一編 民族心理學引論
1 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1 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1.1 民族的一般概念
1.1.2 民族的基本屬性
1.1.3 民族心理的內涵與外延
1.1.4 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
1.2 民族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1.2.1 民族心理學的對象特點
1.2.2 民族心理學的學科特點
1.2.3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3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1.3.1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意義
1.3.2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實踐價值
2 民族心理學史略
2.1 民族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2.1.1 民族心理學的哲學來源
2.1.2 民族心理學的心理學來源
2.1.3 民族心理學的人類學來源
2.1.4 民族心理學的語言學來源
2.2 國外民族心理學思想簡介
2.2.1 馮特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2.2 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2.3 勒龐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2.4 維果茨基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2.5 馬林諾夫斯基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2.6 洪堡特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2.7 心理人類學者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3 民族心理學在中國的產生與發展
2.3.1 梁啟超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3.2 費孝通的民族心理學思想
2.3.3 我國民族心理學的發展脈胳
2.3.4 中國民族心理學的最新發展
2.3.5 民族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3 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3.1 民族心理研究的方法論
3.1.1 民族心理研究的屬性
3.1.2 民族心理學的方法論
3.1.3 民族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發展
3.2 民族心理學的跨文化研究
3.2.1 跨文化研究的起源
3.2.2 民族心理學的跨文化研究方法論
3.2.3 傳統跨文化民族心理研究的轉向――文化進化論
3.3 民族心理學的定性研究方法
3.3.1 田野調查法
3.3.2 文獻研究法
3.3.3 語言學分析法
3.3.4 紮根理論
3.3.5 中國古代的定性研究法
3.4 民族心理學的定量研究方法
3.4.1 測驗法
3.4.2 實驗法
3.4.3 內容分析法
第二編 民族意識論
4 民族意識
4.1 民族意識的概念
4.1.1 民族意識的歷史探源
4.1.2 民族意識內涵的發展與爭論
4.1.3 民族意識與民族心理
4.2 民族意識的結構
4.2.1 民族意識產生的前提和基礎
4.2.2 民族意識的分層和分類
4.2.3 民族意識的心理結構
4.2.4 民族意識的功能
4.3 民族意識與公民意識、國家意識的關係
4.3.1 民族意識與公民意識的關係
4.3.2 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的關係
4.4 社會現代化與民族意識的變遷
4.4.1 民族意識的社會特性
4.4.2 民族意識產生演變的一般規律
4.4.3 社會現代化對民族意識的影響
5 民族認同與民族自尊
5.1 民族認同
5.1.1 民族認同的概念
5.1.2 民族認同的結構
5.1.3 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5.1.4 民族認同與文化適應
5.1.5 民族認同與民族偏見
5.1.6 民族認同與語言態度
5.2 民族認同的理論基礎
5.2.1 社會認同理論
5.2.2 認同發展理論
5.3 民族認同形成的階段
5.3.1 Phinney的三階段民族認同發展模型
5.3.2 Cross的黑人民族認同發展模型
5.3.3 Helms的民族認同發展模型
5.4 民族認同的研究方法
5.4.1 問卷法
5.4.2 實驗法
5.4.3 投射法
5.4.4 田野調查法
5.5 民族自尊
5.5.1 自尊
5.5.2 民族自尊
5.6 民族認同研究的發展
5.6.1 現存問題
5.6.2 研究展望
6 民族文化與民族意識
6.1 文化的概念與類型
6.1.1 什麼是文化
6.1.2 文化類型
6.1.3 文化模式
6.1.4 文化與民族意識的關係
6.2 文化衝突與民族意識
6.2.1 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更多的文化衝突
6.2.2 文化衝突是人類文化史上的普遍現象
6.2.3 文化衝突與民族意識的關係
6.3 文化融合與民族意識
6.3.1 文化融合論
6.3.2 文化衝突與文化融合的辯證關係
6.3.3 民族融合與文化融合
6.3.4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文化大融合
6.3.5 民族意識與文化融合的關係

第三編 民族認知論
7 民族認知的形成與發展
7.1 民族認知與民族文化
7.1.1 心理學層面的認知
7.1.2 民族認知與民族文化的關係
7.2 影響民族認知形成的因素
7.2.1 地理環境因素
7.2.2 生產方式因素
7.2.3 傳統習俗因素
7.2.4 宗教信仰因素
7.3 民族文化影響民族認知
7.3.1 民族文化影響場景知覺
7.3.2 民族文化影響面孔知覺
7.3.3 民族文化影響時間知覺
7.3.4 民族文化影響思維類型
7.3.5 民族文化影響工作記憶
7.3.6 民族文化影響社會認知
8 民族顏色認知
8.1 顏色心理概述
8.1.1 顏色的基本特性
8.1.2 顏色的光譜系統
8.1.3 顏色的心理感應
8.2 顏色詞與顏色認知關係的理論
8.2.1 普遍進化理論
8.2.2 語言關聯性假設
8.2.3 折衷理論
8.3 不同民族兒童的顏色命名和顏色偏好研究
8.3.1 不同民族兒童顏色命名研究
8.3.2 不同民族兒童顏色偏好研究
8.4 不同民族個體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1 漢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2 彝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3 白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4 納西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5 納日人(摩梭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6傈僳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7 普米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8 鄂倫春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9 蒙古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10 藏族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11 日本人的顏色詞概念結構
8.4.12 不同民族顏色詞概念結構的對比
8.5 不同民族大學生的顏色詞聯想
8.5.1 漢族大學生的顏色詞聯想
8.5.2 日本大學生的顏色詞聯想
8.6 民族語言、文化與顏色知覺
8.6.1 來自顏色知覺的行為證據
8.6.2 來自兒童顏色詞習得的證據
8.6.3 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證據
8.7 顏色詞與顏色認知關係的相互作用理論
9 民族親屬關係認知
9.1 親屬關係的理論
9.1.1 親屬類型理論
9.1.2 社會進化理論
9.1.3 單系血統理論
9.1.4 親屬結構理論
9.2 不同民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研究
9.2.1 漢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2 納西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3 摩梭人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4 傣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5 彝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6 白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7 維吾爾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8 羌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9 基諾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
9.2.10 影響親屬詞概念結構的因素
9.3 語言對親屬關係認知的影響
9.3.1 親屬詞影響親屬關係認知的機制
9.3.2 民族語言影響民族親屬關係認知
9.4 差序格局、空間隱喻與親屬關係認知
9.4.1 差序格局
9.4.2 空間隱喻
9.4.3 親屬詞的空間隱喻研究
10 民族認知方式
10.1 認知方式概述
10.1.1 認知方式的內涵
10.1.2 認知方式的類型
10.1.3 認知方式的理論構想
10.2 不同民族的認知方式比較
10.2.1 認知方式的發展規律是分化還是整合?
10.2.2 認知方式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10.2.3 認知方式是否存在民族差異?
10.2.4 認知方式與其他變量關係如何?
10.2.5 認知方式研究對教育的啟發
10.3 影響不同民族認知方式的因素
10.3.1 遺傳因素的影響
10.3.2 環境因素的影響
10.3.3 我國不同民族的生態文化背景
11 民族智力
11.1 智力的概念和結構
11.1.1 傳統智力觀
11.1.2 現代智力觀
11.2 智力理論
11.2.1 智力測驗取向的智力理論
11.2.2 認知加工取向的智力理論
11.2.3 神經效能和神經結構理論
11.2.4 PASS模型
11.2.5 生態文化取向的智力理論
11.2.6 關於智力本質的認識與思考
11.3 智力與種族
11.3.1 不同人種的腦與智力的關係
11.3.2 人種差異與大腦認知功能的差異
11.4 智力與文化
11.4.1 智力是一個社會概念
11.4.2 智力與文化關係的理論
11.4.3 不同文化對智力的不同理解――智力的內隱觀
11.4.4 文化智力的概念
11.4.5 文化智力的結構
11.4.6 文化智力與智力、人格
11.4.7 文化智力的測量
11.4.8 文化智力的類型
11.4.9 文化智力的培養
11.5 我國不同民族智力的研究
11.5.1 對民族智力觀的普遍性與相對性探究
11.5.2 民族智力水平的差異性
11.5.3 不同民族情緒智力比較
11.6 影響不同民族智力測驗公平性的因素
11.6.1 民族智力測驗的常用工具
11.6.2 影響民族智力測驗公平性的因素
11.7 影響不同民族智力發展的因素
11.7.1 遺傳因素
11.7.2 文化因素
11.7.3 家庭因素
11.7.4 學校因素
第四編 民族語言論
12 民族語言認知
12.1 色彩紛呈的民族語言
12.1.1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概況
12.1.2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概況
12.2 東巴文認知研究
12.2.1 東巴文的認知特點
12.2.2 東巴文形、音、義的激活進程
12.2.3 東巴文與圖畫、甲骨文、漢字以及英文詞的認知比較
12.2.4 對東巴文認知性質的眼動研究
12.2.5 東巴文黑色素字認知研究對知覺表徵和語義表徵關係的啟示
12.2.6 東巴文在幼兒和智障兒童漢字學習中的作用
12.3 水書的構造和認知
12.3.1 水書造字法研究
12.3.2 水書文字編碼研究
12.4 不同類型的象形字與圖畫的認知加工比較
12.4.1 象形字的類型及特點
12.4.2 象形字與圖畫的認知加工比較
12.4.3 象形字認知加工機制分析
12.5 維吾爾語認知研究
12.5.1 維吾爾語的特點及認知機制
12.5.2 維吾爾族兒童發展性閱讀障礙研究
12.5.3 維吾爾語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12.6 蒙古語認知研究
12.6.1 蒙古語詞匯認知研究
12.6.2 遊牧文化與蒙古語詞匯認知
12.6.3 蒙古語的時間詞與時間認知
13 民族語言對民族心理的影響
13.1 語言在民族心理形成中的作用
13.1.1 語言關聯性假設
13.1.2 新的語言關聯性理論
13.1.3 民族語言和文化影響民族認知
13.2 語言對空間認知的影響
13.2.1 語言影響空間參考框架選擇
13.2.2 語言空間影響認知空間
13.3 語言對時間認知的影響
13.3.1 時空隱喻的產生及相互關係
13.3.2 時空隱喻建構的影響因素
13.3.3 不同民族或群體的時空隱喻差異
13.4 語言對民族思維的影響
13.4.1 漢語影響漢族思維
13.4.2 不同民族的語言差異與思維差異的同步性
13.5 語言對民族人格的影響
13.5.1 漢民族的人格結構與其文化特點
13.5.2 漢民族對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認知
13.5.3 神巫文化和文學對民族人格的影響
14 雙語與雙言心理
14.1 雙語與雙言概述
14.1.1 雙語和雙語者
14.1.2 雙言和雙言者
14.1.3 雙語研究的核心問題
14.2 中―英雙語者與中―日雙語者的語言心理研究
14.2.1 中―英雙語者語碼切換研究
14.2.2 中―英雙語者語義飽和效應研究
14.2.3 雙語心理詞典研究的新進展
14.2.4 雙語經驗對其他認知能力的影響
14.3 民族語言―漢語―英語三語者語言心理研究
14.3.1 少數民族三語者的語言表徵和聯繫方式
14.3.2 少數民族地區三語研究的未來的方向
14.4 方言―普通話雙言者語言心理研究
14.4.1 雙言者的語言表徵
14.4.2 雙言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14.4.3 雙言對語言態度的影響
第五編 民族動機論
15 民族需要與民族動機
15.1 個體需要和動機
15.1.1 需要的概念與特徵
15.1.2 需要的分類
15.1.3 動機的概念與特徵
15.1.4 動機的分類
15.2 民族需要和動機
15.2.1 個體需要與民族需要的關係
15.2.2 不同民族需要和動機特點的比較
15.3 民族特異的心理需要和動機
15.3.1 漢民族特異的心理需要和動機
15.3.2 少數民族特異的心理需要和動機
16 民族宗教心理
16.1 宗教信仰在民族心理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
16.1.1 宗教信仰對民族意識的提升作用
16.1.2 宗教信仰對民族認知的影響
16.1.3 宗教生活對民族想像的影響
16.1.4 宗教信仰對民族群體人格的影響
16.1.5 宗教對婦女社會化的影響
16.2 影響民族宗教心理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16.2.1 民族宗教認知
16.2.2 民族宗教需要
16.2.3 民族宗教情感
16.2.4 民族社會變遷
16.3 巫術與民族心理
16.3.1 巫術及其文化心理基礎
16.3.2 巫術對民族審美心理的影響
16.3.3 民族巫術與心理治療
第六編 民族人格論
17 民族人格結構和民族人格特徵
17.1 人格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17.1.1 人格與人格結構
17.1.2 民族人格的含義和結構
17.1.3 對民族人格與文化關係的探索
17.1.4 民族人格的研究方法
17.2 中西方的人格結構比較
17.2.1 中西方人格結構的相似性
17.2.2 中西方人格結構的差異性
17.2.3 中國各民族人格結構比較
17.2.4 民族性別的人格結構比較
17.3 影響民族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
17.3.1 民族人格的特性
17.3.2 影響民族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
18 漢族人的人格特徵
18.1 中國人的人格結構與特徵
18.1.1 中國人的五因素人格結構――基於“大五”人格理論的研究
18.1.2 中國人的四因素人格結構――基於CPAI/CPAI-2量表的研究
18.1.3 中國人的六因素人格結構――基於CPAI/CPAI-2量表與大五人格的聯合研究
18.1.4 中國人的七因素人格結構――基於QZPAS及QZPS量表的研究
18.1.5 幾種人格結構論比較
18.1.6 中國人的人格特徵
18.1.7 基於七因素結構提出的中國人的人格特徵
18.2 漢族的人格結構和特徵
18.2.1 漢族的七因素人格結構
18.2.2 漢族的三維人格結構――基於自由分類法研究
18.2.3 漢族不同於少數民族的人格特徵
18.2.4 漢族人格特徵的地域差異
18.3 漢族的人格理論與人格原型
18.3.1 古代漢族的人格理論
18.3.2 古代漢族人格理論的特點
18.3.3 對漢族人格原型的實證研究
18.4 漢族人格特徵形成的原因
18.4.1 行為歸因假設
18.4.2 “體驗型”文化
18.4.3 “文化”的意義
18.4.4 民族生態文化
18.4.5 傳統哲學思想
19 世界主流民族和中國少數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 世界主流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1 英吉利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2 美利堅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3 法蘭西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4 德意志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5 俄羅斯民族的人格特徵
19.1.6 大和民族的人格特徵
19.2 我國少數民族的人格特徵
19.2.1 壯族的人格特徵
19.2.2 回族的人格特徵
19.2.3 維吾爾族的人格特徵
19.2.4 彝族的人格特徵
19.2.5 蒙古族的人格特徵
19.2.6 藏族的人格特徵
19.2.7 朝鮮族的人格特徵
19.2.8 納西族的人格特徵20 民族性別角色文化
20.1 性別角色的概念
20.1.1 性別、社會性別和性別角色
20.1.2 性別角色發展的理論
20.2 傳統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性別角色文化
20.2.1 “男尊女卑”性別角色文化的形成
20.2.2 中國封建社會中的“男尊女卑”
20.2.3 新中國成立以來“男尊女卑”觀念的殘留影響
20.3 西方文化中的“女權主義”性別角色文化
20.3.1 女權主義的形成――第一波婦女運動
20.3.2 女權主義的興起――第二波婦女運動
20.3.3 當代的女權主義
20.4 當代“男女平等”性別角色文化
20.4.1 西方社會的男女平等
20.4.2 中國社會的男女平等
20.4.3 對男女平等的反思與展望
20.5 豐富多彩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獨特的性別角色文化
20.5.1 傣族:“重女不重男”的母系群體
20.5.2 摩梭人:“重女不輕男”的母系群體
20.5.3 白族: 兩性和諧的性別文化
20.5.4 彝族: 父權衰落,兩性權利漸趨平等
第七編 民族交往與民族心理健康論
21 民族交往心理
21.1 民族交往的特點
21.1.1 民族交往的群體性
21.1.2 民族交往的文化性
21.2 民族交往的類型
21.2.1 民族政治交往
21.2.2 民族經濟交往
21.2.3 民族文化交往
21.2.4 民族社會交往
21.3 民族交往的心理要素
21.3.1 民族交往的需要與動機
21.3.2 民族交往認知
21.3.3 民族交往情感
21.3.4 民族交往意識
21.3.5 民族交往行為
21.4 促進民族和諧交往的途徑
21.4.1 尋求“和諧”是良好民族關係與族際和諧交往的心理基石
21.4.2 理性面對民族文化心理認同和文化選擇
21.4.3 尊重“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格局
21.4.4 宗教心理是民族交往中不容忽視的內容
21.4.5 維護民族因相依性形成的心理場域
21.4.6 順應民族發展意識與發展心理
22 民族心理壓力
22.1 心理壓力的概念
22.1.1 壓力
22.1.2 壓力源
21.1.3 壓力的測量和評估
22.2 少數民族的心理壓力
22.2.1 心理壓力的跨文化研究
22.2.2 我國少數民族心理壓力的民族差異
22.2.3 少數民族心理壓力的影響因素
22.2.4 我國少數民族心理壓力現狀
22.3 少數民族心理壓力的應對
22.3.1 應對
22.3.2 應對方式應用的影響因素
22.3.3 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心理壓力的應對方式
23 民族心理健康
2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23.1.1 什麼是心理健康
23.1.2 心理健康對人的影響
23.1.3 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23.2 少數民族的心理健康
23.2.1 我國少數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
23.2.2 文化差異與少數民族的心理健康
23.2.3 文化適應與少數民族的心理健康
23.2.4 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適應與心理健康
23.3 現代化進程中的民族心理健康
23.3.1 現代化和心理健康
23.3.2 現代化進程中的民族心理健康現狀
23.3.3 增進現代化進程中民族心理健康的對策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1.3.1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意義
研究民族心理學是民族學與心理學學科發展的需要
人類發展史反復表明,共同和穩定的心理特徵,既是區分民族的重要標誌,也是維繫民族的重要紐帶,還是民族生存的最活躍動因。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列維-斯特勞斯(2006)指出:“民族學首先是一種心理學。”詹姆士•弗雷澤(1900)認為,民俗學與社會人類學的最終目的是說明和解釋人類的心靈活動,而心理學是歷史方法的當然皇后。華萊士指出:“這塊科學園地的耕耘工作,有賴於人類學家與心理學家的共同攜手合作。如果要瞭解人格形成的整個歷程,不但對於那個社會的文化要有徹底的瞭解,同時也要知道由文化塑造和改變的個人心理歷程。”(轉引自: 李富強,1996)李靜(2009)認為,如果將民族看作是一個多層面實體,最外層是民族特有的、可見的物質層面,包括衣、食、住、行;第二個層面是民族特有的制度層面,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制度等;第三個層面是民族行為層面,包括語言、文字、符號、宗教、習俗、價值標準等;最核心的是民族特有的心理層面,包括民族意識、民族認知、民族想像、民族情感、民族社會化過程、民族人格等。在我國,經過民族學家的不斷努力,對民族的外層與中層已經做了詳盡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對民族心理層面,民族學領域的研究比較薄弱。這與我國民族歷史的悠久性、民族文化的厚重性、民族資源的豐富性不相稱。在心理學領域,雖然社會心理學在改革開放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廣義的社會心理學內部,民族心理學還是一個十分孱弱的分支。儘管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出版了一些民族心理研究著作,一些心理學家也對我國少數民族心理進行調查與研究,但大多是運用心理學理論與方法來研究民族,將普通心理學原理運用於民族研究,研究目的是為了驗證某種心理學理論。而且,在心理學界,關注少數民族心理的學者較少,從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學者多來自于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蔡笑嶽,羅列,何伯鋒,2012)。研究成果數量較少,缺乏足夠的影響力。研究者認為,目前的民族心理學存在學科歸屬或定位不明確、概念術語不統一、理論體系不完善、研究對象及範圍不清晰、研究範式缺乏整合、研究者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等問題(韓忠太,2013;徐黎麗,2002),這些問題必須通過加強對民族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來解決。
研究民族心理學是理論創新的需要
研究民族心理,有利於豐富和完善已有的心理學理論。現今流行的心理學理論,大都產生于歐美國家。這些國家的民族面臨的客觀現實,如歷史發展、地理環境、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經濟生活、宗教信仰等,與我國各民族面臨的客觀現實有較大區別,反映在民族心理上,也各有特點。民族心理研究可以檢驗現有的心理學理論,確定哪些心理現象是人類共有的,哪些心理現象是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特有的,不同民族特有的心理現象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這樣才能使現有的心理學理論不斷豐富和完善,具有更好的普適性。研究民族心理,也有助於豐富民族學的理論。民族心理是民族諸特徵中最重要的特徵,也是民族諸特徵中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特徵。開展民族心理研究,對全面、科學地認識民族現象,促進現有民族理論的不斷豐富與完善,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韓忠太,1984)。
對學科發展而言,是否具有成熟的理論是一個學科存在的前提。在我國民族心理學領域,還缺乏成熟的理論。時至今日,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仍在使用,這一定義顯然存在著待商榷之處。在當代,還存在眾多的理論可供民族心理研究者借鑒,如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歷史理論,列昂節夫的活動理論,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理論,沃爾夫的語言關聯性假設,當代流行的社會建構理論、環境話語理論、具身認知理論等。在國內,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在描述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方面也頗值得重視。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民族領域有成功的政策與實踐,這些政策與實踐由於符合我國國情而受到各民族擁護,從民族心理學視角總結這些政策與實踐,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心理學理論,也是民族心理研究者的歷史使命。理論構建不僅要形成宏觀、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心理學的理論體系,還應構建對民族心理的某些特定方面的微觀理論解釋。
研究民族心理學是學科整合的需要
民族心理學既是民族學的分支,又是心理學的分支。在當今世界,學科之間的整合、學科發展中的交叉性創新是學科發展的趨勢。民族心理學研究既涉及民族學,又涉及心理學,民族心理學欲取得長足的發展,就要整合民族學和心理學,就要整合民族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者、研究內容、研究範式和研究方法,改變目前這兩種訓練的人互不溝通、各行其是、各說各話的局面。植鳳英和張進輔(2007)討論了民族心理學研究中質與量的整合途徑,包括研究設計整合、研究立場整合與研究資料整合。在研究內容上,民族學家重視民族心理的宏觀研究,心理學家重視民族心理的微觀研究,正確方向應是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的有機結合。在研究性質上,民族學家重視定性的質的研究,心理學家重視定量的量化研究,正確方向應是質的研究和量化研究相互補充。在研究方法上,民族學家主要使用實地調查法。實地調查法包含許多具體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譜系調查法、自傳調查法、跟蹤調查法、文物文獻搜集等。跨文化比較研究法、歷史文獻研究法和數理統計法也為民族學研究經常使用。心理學家常採用規範的研究方法,如心理測量法和實驗法。近年來,認知神經科學方法(如ERPs和腦成像方法)、生理心理學方法也開始運用于民族心理研究。採用實驗法和定量研究成為我國民族心理學的發展方向。張積家於2016年出版的《納西族-摩梭人語言文化心理研究》就是運用實驗法研究民族心理的有益嘗試。因此,研究方法的整合勢在必行。更為重要的是,民族心理學研究者應致力於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心理學學科體系。這種學科體系既兼具民族學與心理學的視野,又具有明晰的研究對象;既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與研究領域,又具有我國社會主義多民族國家的特色。
1.3.2 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實踐價值
民族心理學研究有助於民族間的相互瞭解,改善民族關係,形成民族團結的局面
民族關係是多民族國家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關係。它是在各民族交往過程中形成的,與民族地位、權力、利益、感情緊密相連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的雙向互動關係。我國民族關係是嶄新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韓忠太,2001)。我國有56個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有不同的歷史文化,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不同的心理特徵。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好壞,相互尊重是基本前提。要達到相互尊重,首先要相互瞭解。費孝通在80華誕時,在“人的研究在中國――個人的經歷”演講中,總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16字箴言。“各美其美”是指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各自有一套自己認為是美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別的民族看來不一定美,甚至會覺得醜。然而,在民族接觸初期,經常發生強迫別的民族改變原有價值標準來遷就自己的情形,因此,“各美其美”、能夠容忍差異就是進步。只有在民族之間平等往來頻繁之後,人們才開始發現別的民族覺得美的東西自己也覺得美,這就是“美人之美”,這是更高一級的境界,是超脫了自己生活方式後才能得到的境界。這種境界的昇華極其重要。再昇華一步就是“美美與共”。即不僅能夠容忍不同價值標準的存在,進而能夠讚賞不同的價值標準,那麼,離建立共同價值就不遠了。“美美與共”是不同標準融合的結果,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了古人所嚮往的“天下大同”了。在民族心理學研究中,應避免或破除“文化中心主義”和“文化沙文主義”。民族心理研究離不開對民族文化的探討。文化本無優劣之分。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這一民族的前輩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主動選擇的結果。文化相對主義認為,文化是不同的認知方式、不同的知覺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文化深藏於人們頭腦之中。只有“以當地人的觀點”,才能實現對文化的準確理解。所有文化都應受到平等的尊重,所有文化都是對現實的同等有效的解釋(凱•米爾頓,2007)。在民族心理研究中,要注意克服“西方本位”和“漢族本位”的傾向,防止將西方人和漢族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行動視為人類的規範,將其他理解和行動視為異端。列維-斯特勞斯認為: 沒有一個標準可以絕對地評判一種文化優於另一種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存在合理性――一種在歷史中表現為必然性的合理性,每一種文化都不能為另一種文化所取代。所有文化都對人類歷史有所貢獻。儘管各種文化對本身和別的文化所做的表述不同,有時甚至是對立的,卻絕對不是互不瞭解的。它們在世界上非但不是孤立的,恰恰是相互合作的。任何文化,無論多麼微不足道,都是人類共同財富的持有者(列維-斯特勞斯,2006)。民族心理學研究者應承認文化的多樣性,主張每種文化都有存在價值,能夠以欣賞的心態和肯定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既不要頤指氣使地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指手劃腳和說三道四,亦不要以“憐憫的心態”和“善良的心腸”企圖讓其他民族的文化儘快同主流文化達到融合和統一。應該以欣賞之心、淡定之心、包容之心、平等之心對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對待具有不同心理過程和心理特點的不同民族的人。並且,不同文化下各民族的心理特徵只有通過民族心理研究才能被揭示,其他民族的人只有通過民族心理研究才能對其他民族的人有準確、深刻的瞭解。只有不同民族的人之間達到相互瞭解與欣賞,才能夠形成和諧、友善、平等的民族關係,才能夠形成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
民族心理學研究有助於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制定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在我國社會生活、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56個民族的共同願景,在這一過程中,一個民族也不能掉隊,一個民族也不能少。要實現這一目標,實行正確、連續、穩定的民族政策是關鍵。民族政策是指國家和政黨為調節民族關係、處理民族問題而採取的相關措施、規定等的總和。從世界範圍看,民族政策的作用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發展政策,後者如種族隔離、種族歧視政策。從內容看,有政策原則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則是指在民族工作全域中必須遵循的大政方針,民族政策措施是指為實現民族政策原則而採取的具體規定和辦法。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實際上是有關少數民族的政策。它是黨和政府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結合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客觀實際制定的,本質是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然而,隨著歷史的演進、人類的進步與民族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民族本身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民族政策特別是民族政策措施也要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民族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必須符合各少數民族同胞的心願,切合各少數民族同胞的心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否則,就會出現“吃力不討好”、“欲速則不達”的現象。民族心理的研究成果能為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重要參考。
民族心理學研究有助於解決民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對中國各民族而言,由於社會轉型(如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文化傳統變遷)引發的內心衝突與變化十分強烈。許多少數民族成員來到內地生活,生活適應、文化適應與心理適應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與文化的差異性,少數民族同胞在升學、就業、升遷、擇偶等方面往往處於弱勢地位,難免會引起他們的心理衝擊與心理震盪,從而產生許多心理問題。例如,少數民族的心理壓力如何消除?跨民族交際應如何進行?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學習困難如何解決?少數民族學生的理工科學習成績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通過民族語言與漢語學習的知識如何整合?少數民族學生的雙語教育如何開展?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民族心理學研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