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食養本草:餐桌上的藥治方
滿額折

食養本草:餐桌上的藥治方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
最好的藥就在餐桌上!
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能養生也能防病治病
品味舌尖上的本草,善用家中的天然大藥房
吃對了,比藥還管用
藥食同源是食物療法的基礎
藥補不如食補,吃藥不如食療
用食物防治疾病有三大好處:其一,沒有副作用,無後顧之憂。其二,療效確切。其三,服用方便,大眾都能接受。

作者簡介

沈欽榮,紹興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紹興市中醫藥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紹興市中醫藥學會會長。其主持的《越醫文化研究》項目列入2011年浙江省中醫藥科研基金項目,2014年獲省中醫藥科技三等獎。2009年11月,浙江省文化廳公布沈欽榮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越醫文化項目傳承人。

民以食為天。提到養生食療,日常餐桌上常見的食材自然備受關注,而它們與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中華本草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應用本草防治疾病廣受歡迎,本草食療已走進尋常百姓家。本書精心挑選了七十六天味常見的食療本草,詳細介紹其別名、來源、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成分藥理、藥治、食養等,並摘錄明代醫家張景岳的相關食養藥治名方和藥物應用經驗,在古今文獻、臨床等研究基礎上,結合作者親身臨床所得,總結諸多簡便的藥治、食養方案。為了方便人們更透徹理解中草藥,本書對中藥的發現、炮製、配伍、劑型等基本知識也進行了介紹,增強本書的教育性,使內容更為通俗易懂。
 本書適用於廣大的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目次

內容提要
編寫說明
推薦文
前言
上篇 本草基本知識
大自然的恩賜——中藥的發現
(一)無意識的發現與有意識的探索
(二)個體經驗與集體智慧
(三)本土中藥與洋藥中用
(四)藥食同源
(五)中藥命名趣談
中藥養生治病之理
(一)四氣別寒熱
(二)五味治百病
(三)中藥的靶向理論歸經
方良還需藥優
(一)貨真價實道地藥材
(二)錦上添花中藥炮製
一加一大於二法則——中藥的配伍
(一)相須
(二)相使
(三)相畏
(四)相殺
(五)相惡
(六)相反
方劑是這樣組成的
(一)七方
(二)十劑
因病因人而異的中藥劑型
(一)常見中藥劑型
(二)中藥劑型創新

中篇 常用本草食材
植物類
一、花類
 扁豆花
 玳玳花
 丁香
 槐花(附:槐米)
 金銀花
 菊花
二、果實類
 八角茴香
 大棗
 佛手
 枸杞子
 羅漢果
 龍眼肉
 木瓜
 桑椹
 砂仁
 山楂
 酸棗仁
 烏梅
 桃仁
 香櫞
 小茴香
 益智
 余甘子
 紫蘇子
三、葉類
 薄荷
 淡竹葉
 荷葉
 昆布
 桑葉
 紫蘇葉
四、種子類
 白扁豆
 白果
 赤小豆
 淡豆豉
 刀豆
 榧子
 覆盆子
 火麻仁
 黑芝麻
 決明子
 萊菔子
 蓮子
 麥芽
 胖大海
 芡實
 肉豆蔻
 酸棗仁
 杏仁
 小茴香
 薏苡仁
 郁李仁
五、根及根莖類
 甘草
 乾薑
 高良薑
 葛根
 黃精
 桔梗
 生薑
 山藥
 薤白
 鮮白茅根
 鮮蘆根
 玉竹
六、全草類
 藿香
 馬齒莧
 蒲公英
 小薊
 香薷
 魚腥草
七、皮類
 陳皮
 肉桂
其他類
 阿膠
 蜂蜜
 雞內金
 牡蠣

下篇 張景岳的枕中之秘
一、張景岳養生枕秘
二、張景岳養生食療方
 養元粉
 玄武豆
 蟠桃果
 綠豆飲
 雪梨漿
 黏米固腸糕
 敦阜糕
三、張景岳養生食療藥材選介
 丁香
 槐蕊
 金銀花
 甘菊花
 野菊花
 大茴香
 棗仁
 枸杞
 木瓜
 砂仁
 山楂
 烏梅
 桃仁
 小茴香
 益智
 紫蘇
 薄荷
 淡竹葉
 白扁豆
 麻仁
 決明
 蘿蔔子
 麥芽
 芡實
 肉豆蔻
 杏仁
 薏仁
 郁李仁
 甘草
 良薑
 葛根
 黃精
 桔梗
 山藥
 藿香
 茅根
 蒲公英
 香薷
 陳皮
 官桂
 阿膠
附篇
藥物性味歸經簡表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植物類
一、花類
扁豆花
【別名】南豆花。
【來源】豆科植物扁豆,七~八月採收未完全開放的花,曬乾或陰乾。以朵大、色白、氣香者為佳,鮮用時隨用隨採。主產於浙江、安徽、河南。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主治】解暑化濕,止瀉止帶。用於中暑發熱,嘔吐瀉泄,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三~九克。鮮者加倍。
【禁忌】扁豆花內含血凝素,不可過量服用。
【成分、藥理】花含有原花青、黃酮類、花青素、香豆精等,可抑制宋氏、福氏志賀菌生長而發揮抗菌作用。
【藥治】豆花散 健脾化濕,治婦女白崩不止。扁豆花(紫者勿用)焙乾為末,炒米煮飲入燒鹽,空心服(《世醫得效方》)。
【食養】豆花餛飩 化濕止瀉。可用於瀉痢者。扁豆花正開者,擇淨勿洗,以滾湯瀹過,和小豬脊肉一條,蔥一根,胡椒七粒,醬汁拌勻,就以瀹豆花汁和麵包作小餛飩,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

玳玳花
【別名】代代花、枳殼花、酸橙花。
【來源】為芸香科柑橘屬植物玳玳花的花蕾。五~六月採摘花蕾,先用急火烘至七八成乾,呈現黃色後,再用文火烘至全乾,切勿烘焦。主產於江蘇、浙江。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胃經。
【功效主治】行氣寬中,消食化痰。用於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食少。
【用法用量】內服,三~九克。鮮者加倍。外用:搗敷。
【成分藥理】花蕾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檸檬烯、芳樟醇、香葉醇、香茅醇、纈草酸等。玳玳花全草都含有強心和非強心的多種成分,具有強心、利尿、鎮靜及減慢心率的功能,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脊髓反射功能亢進。
【藥治】五花飲 理氣養胃。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諸證。綠萼梅、厚樸花、玫瑰花、佛手花、玳玳花(魏長春方)。
【食養】玳玳花茶 行氣寬中,消食去脂。可用於腹脹、小腹贅肉較多者。

丁香
【別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
【來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和果實。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乾即成。藥材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以個大、粗壯、色紅棕、油性足、能沉於水、香氣濃郁、無碎末者為佳。個小,香味淡,有碎末的不宜選購。以公丁香為佳。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脾、胃、肺、腎經。
【功效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用法用量】內服,一~三克。
【禁忌】不宜與鬱金同用。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成分藥理】花蕾(公丁香)含揮發油(含丁香酚、乙醯丁香酚及少量的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尚含齊墩果酸、鞣質、脂肪油及臘。果實(母丁香)含揮發油。能驅蛔蟲、鉤蟲,並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加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丁香油及丁香酚對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對皮膚無刺激,吸收良好。
【藥治】
1.丁香柿蒂湯 溫中益氣,降逆止呃。治胃氣虛寒,呃逆不已,胸痞脈遲者。臨床常用於治療神經性呃逆、膈肌痙攣等屬胃中虛寒者。丁香六克,生薑、柿蒂各九克,人蔘三克。水煎服(《症因脈治》)。
2.代針膏 溫陽排膿。治癰疽膿熟不潰。乳香二分,巴豆(去殼炒焦)、鹼、白丁香各五分。為細末,水調點瘡頭上,常以鹼水潤之,勿令乾(《外科理例》)。3.丁香散 益氣溫中,降逆止嘔。治妊娠霍亂吐瀉、煩悶。丁香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三分。為末,入生薑半分,棗五枚,水煎,溫分三服(《太平聖惠方》)。
【食養】
1.調味 主要用於肉類、糕點、醃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製作調味。
2.丁香粥 溫中暖胃,補腎助陽。用於胃脘冷痛、不思飲食、腎虛陽痿以及脾胃虛寒者。取丁香五克,百米一○○克,薑少許,紅糖適量。洗淨丁香、薑片,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汁待用;洗淨白米,放入砂鍋,加入清水,以大火煮沸,加入紅糖,轉小火熬粥,粥成後加入丁香汁。早、晚空腹溫服,每日一劑。
3.丁香雞 溫中降逆,散寒止痛。可用於脾胃虛弱、反胃嘔吐所致的胃痛。取丁香五克,胡椒粉五克,筍片十五克,香菇二十五克,鹽少許,蔥、薑各適量,料酒少許,雞一隻。洗淨材料,筍片、香菇分別切片,雞剁成塊,過沸水汆燙,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蔥、薑、料酒、丁香,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四十五分鐘,臨起鍋加入鹽調味即可。佐餐食用,每週一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