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滿額折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定  價:NT$ 620 元
優惠價:90558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1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迄今對全球暖化危機作出最全面探討的作品。
.普羅大眾對問題的認識,與科學家對問題的了解,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綠色生活?不是不好,但絕對不足夠!
.化石燃料,是人類文明的糖衣毒藥。
.只有了解真相,我們才能決定應該怎麼做。

相信大家都聽過「溫水煮蛙」的故事:把青蛙放到冷水之中,慢慢把水加熱,則青蛙就會在察覺不到危險迫近之下,熱死在鍋裡……。

2018年,聯合國的專家表示,地球溫度上升的危險警戒線,最快可能於2030年便會被超越。可是我們仍然繼續加把勁燒煤、燒石油以維持歌舞昇平,就如青蛙待在一鍋漸漸沸騰的水中而不自知。

普羅大眾對問題的認識,與科學家對問題的了解,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我們正在做的,與我們必須做的,更存在著極大的落差。本書希望帶領讀者正視全球暖化危機的嚴重性和迫切性,包括繼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不可持續性、主流政治框架和經濟制度如何令問題無法獲得有效解決,以及單純的個人生活方式改變如何於事無補等等。為了我們及子女的前途,我們必須奮起發聲,並團結起來抗爭到底。我們的信念是:只要人民帶頭,領導者自會追隨!

作者簡介

李偉才,前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及香港大學助理教授。自幼熱愛科學及關心環境,早於1979年的一次公開講座中,即提出科學家有關「人為加劇的溫室效應將導致地球溫度不斷上升」的警告。多年來眼看問題日趨嚴峻,但世人的反應卻是如此不足,深感文明已經到了十字路口,近年來不斷透過寫作、大學課程和公開講座等途徑,以喚醒大眾對問題的關注,本書正是他在這方面的心血結晶。

2015年,李氏與友人成立了環保組織「350香港」,並於「巴黎氣候峰會」舉行前夕的11月29日,為響應「全球氣候大遊行」而舉辦了香港歷史上第一次氣候遊行。及後,組織亦發起了「2016年立法會選舉氣候大挑戰」和「特首選舉氣候挑戰」等活動。2018年則舉辦了「青年氣候領袖訓練營」,呼籲年輕人積極對抗氣候危機。

李氏發表的著作近40本,包括《賣隕石的人》、《夜空之戀》、《三分鐘宇宙》、《無限春光在太空》、《烏鴉的困惑》、《反轉經濟學》、《色.情男女全面睇》等,以及被《亞洲週刊》評為「2014年十大中文好書」之一的《資本的衝動》。

名人/編輯推薦

“Dr. Lee Wai-choi has produced a comprehensive and masterful description of the planetary crisis that is being handed to today's young people. Saving our plane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will depend on Chinese leadership, so it is important that his book be widely read, especially by young people. ”

Dr. James Hansen
前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所長
最先向世人警告全球暖化危機的科學家

「資料翔實,妙趣橫生,有力回答了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爭論和質疑,確能收到正本清源和喚醒公眾的雙重效果。」

丁一滙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
中國工程院院士

「深入淺出,巨細無遺地把氣候變化的故事娓娓道來,帶領讀者由氣候變化的成因、科學界對之的質疑、正反理據、發展再生能源和大力推動節能的出路,以至人類與氣候變化為命運而鬥爭的種種抉擇,一氣呵成,把沉甸甸的課題,輕鬆的闡述。香港需要更多像逆熵兄這些積極推動科普的作者,讓知識得以普及,讓社會的討論得以在科學事實和理性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和砥礪。」

邱騰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環境局局長


“A meaningful and informative book on climate change. It is also written in a lively and passionate way, compelling readers to face the challenge and take up responsibility.”

廖秀冬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


「本書除了肯定偉才兄推動科普的熱誠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喚醒每一個讀者為拯救我們的地球盡一分力,是一本應對全球變暖必讀的書。」

陳仲良
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前院長


「近代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全球公義、國際政治等的關係,本書清楚解說,讓大家明白以行動自救,刻不容緩。」

林超英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

目次


本書說明

第一部分:問題有多嚴重?

第1章 全球暖化是什麼回事?
第2章 全球暖化的證據在哪裡?
第3章 是自然波動還是人為現象?
第4章 關鍵的平衡――對「碳循環」的基本認識
第5章 對「複式增長」的基本認識
第6章 對「反饋」、「時滯」和「臨界點」的基本認識
第7章 溫度還會上升多少?――IPCC的預測可靠嗎?
第8章 全球暖化迄今已帶來了什麼影響?
第9章 全球暖化還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第10章 海平面會大幅上升嗎?
第11章 什麼東西令科學家寢食不安?
第12章 全球暖化引致的災劫有多危急?
第13章 為什麼有人聲稱這是個騙局?
第14章 為什麼我們不感到大難臨頭?
第15章 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坐以待斃?

第二部分:有什麼對應的方法嗎?

第16章 怎樣才可以防止災難的發生
第17章 發展核能――我們必須與敵同眠嗎?
第18章 可再生能源概覽
第19章 再生能源之(一):風力發電
第20章 再生能源之(二):來自海洋的動力
第21章 再生能源之(三):生質能源
第22章 再生能源之(四):地熱
第23章 再生能源之(五):太陽能
第24章 大地保育的挑戰
第25章 交通運輸的挑戰
第26章 節能面面贏
第27章 環繞著「清潔燃煤」和「碳捕儲」的爭議
第28章 環繞著「行星工程學」的爭議
第29章 「減排」與「應變」並舉――抗災部署刻不容緩

第三部分:決定人類命運的鬥爭

第30章 環繞著經濟學的爭議
第31章 自欺欺人的「可持續發展」
第32章 T解案?B解案?還是P解案?
第33章 《京都議訂書》是什麼回事?
第34章 《京都議訂書》的成敗得失
第35章 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
第36章 巴黎峰會向人類發出的警告
第37章 囚犯兩難、公地悲劇與列強對賭
第38章 從「氣候公義」到「全球公義運動」
第39章 環繞著減排方案的爭議
第40章 怎樣才是合理的國際減排方案?
第41章 中國的對策
第42章 香港――中國的首個「零碳之都」?

第四部分:讓我們改變世界!

第43章 即使全球暖化沒有發生…
第44章 文明衰亡的歷史教訓
第45章 經濟教條的巨大禍害
第46章 全球金融海嘯的深刻教訓
第47章 「綠色革命」――開創人類文明新紀元
第48章 一切已經太遲了嗎?

附錄一 傑出青年協會「綠色宣言」
附錄二 向香港政府提出的四點減排及相關環保建議
附錄三 向全港大學作發信呼籲「去碳撤資」
附錄四 2015年「全球氣候大遊行」邀請函
附錄五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之「氣候危機應對承諾」
附錄六 東大嶼宏圖的氣候隱患
附錄七 「未來就在你們手中」演講稿
附錄八 如果沒有明天,為什麼還要上學?
參考資料
結語
新版後記

書摘/試閱

第8章 全球暖化迄今已帶來了什麼影響?

 

全球暖化帶來的最直接影響,不用說是「天氣變得愈來愈熱」。

 

到了今天,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已經感覺到,每年的夏天變得愈來愈熱,而冬天則愈來愈溫暖。與此同時,夏天的時間愈來愈長,而冬天則愈來愈短。也就是說,每年秋天來得愈來愈遲,而春天則愈來愈早。

 

科學家的研究更加發現,在全球的範圍內,氣溫上升的幅度不是均勻的。總的而言,高緯度(即離赤道較遠)地區的升溫,較接近赤道的區域(即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多,至於接近兩極的地區則升溫幅度更為顯著。此外,高山的區域一般亦較低地(特別是沿海)升溫更多。這一空間上的差異,某一程度上解釋了科學家最初為何大大低估了高山和兩極冰雪融化的速率。(就以格陵蘭為例,雖然全球平均溫度於過去100年只是升了1度左右,但格陵蘭於同一時期的升溫卻達4至5度之多。)

 

再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全球暖化迄今帶來的影響,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氣候區域的遷移:一些研究高地生態的科學家於20多年前即察覺,不少平常在低地生長的動、植物,開始在愈來愈高的海拔出現。最初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並以為這只是個別的現象。隨著資料的積累,他們才知道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普遍現象。不用說,這正是全球暖化之下,低地氣候區域不斷向高山推進的結果。與此同時,科學家亦發現,全球的熱帶氣候不斷向高緯度的區域(即南、北兩極的方向)進發,這不論對自然生態還是人類社會,都做成了巨大的影響。(例如不少處於高緯度的城市如倫敦和紐約等,以往從不需要空調,如今則難以抵擋炎熱的夏天——特別在地鐵系統之內。但這已是最低層次的一種影響。)

 

(2)高山冰雪的融化:過去數十年來,高山冰雪的大量融化已是一個人所共知的現象。按照科學家的估計,過去100年來,撇除了兩極的冰冠(ice-caps)不計,全球高山的冰雪覆蓋已經減少了接近一半。其中一個後果,是除了在隆冬,不少滑雪勝地已經近乎無雪可滑,一些滑雪場因此而倒閉或被迫轉型。

 

(3)冰川的大幅退卻:以上說的是高山上的狀況,但同樣的情況亦發出在接近海平面的地方。這兒所指的,當然是冰川出海時,其覆蓋範圍的大幅消減和退卻。這種情況在阿拉斯加、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格陵蘭及至南極等地皆日趨嚴重。就以位於阿拉斯加的著名國家公園「冰川公園」(Glacier Park)為例,如今巨型遊輪已經可以駛至以往完全被冰川所覆蓋的巨大U形海灣(筆者於2006年正身處一艘這樣的郵輪之上)。按照科學家的推斷,以目前的消融速度,不出30年,冰川公園將會沒有冰川可供觀賞。

 

(4)北冰洋海冰的大幅消減:假如我們從太空觀察地球,全球暖化迄今所造成的影響,最明顯不過的必然是北冰洋海冰的大幅消失(Arctic ice shrinkage)。這一消失的驚人程度,大家可以從互聯網上不少Youtube短片看得清楚。迄今為止,2017年是海冰消減得最厲害的一年。在以往,西方航海家曾夢想有一條「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可穿過北冰洋從歐洲直達美洲,從而大大減低航程。他們的夢想今天終於成真了,但這是個大大的壞消息而非好消息。海冰消失的影響至少包括:北極熊數目銳減並瀕臨滅絕、愛斯基摩人的生計備受打擊、剩下來的海水吸熱較多而令全球暖化加劇等。

 

(5)海平面的上升:北冰洋海冰的大量消失,是否正令全球的海平面不斷上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海冰一直浮在海面,按照浮力定理,它所引致的水位上升一早便已顯現出來。也就是說,即使海冰融化掉,由於水的體積比同等質量的冰為小(因水的密度比冰為高),所以不會導致水平面進一步上漲。相反,如果陸地上的冰雪融化,流入海洋的水便會令海平面上升。按照過去的潮汐觀測記錄和近年的人造衛星測量,科學家發現海平面於過去100年上升了近22厘米。按照分析,這個升幅主要源於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海水受熱而膨脹,也有一部分來自世界各地冰川的消退。不要小看這個升幅,對於一些臨海的低地或海拔不高的海島,海岸的侵蝕和猛烈風暴時帶來的海水淹浸,將因此較以往嚴重得多。

 

(6)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海水溫度不斷上升,亦為海洋生態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例如近年在世界各地日趨頻密的「紅潮」(源自一種海藻的過度生長),以及大量湧現的一些水母(如日本海的越前水母),都可能和海水溫度異常有關。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影響是珊瑚的「白化」(coral bleaching)和死亡。原來大部分珊瑚對海水溫度的變化極其敏感,而因為海水的升溫,過去十多二十年來,全世界已有大量珊瑚因為不能適應而死亡,而大量居住在珊瑚礁的各種生物亦因此失去棲身之所。按照科學家的估計,全球的珊瑚礁之中,已有接近一半遭遇這種厄運。其中香港人最熟悉的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亦正面對這種滅頂之災。

 

另一項源自二氧化碳卻與溫度無關的災難,是海洋的「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原來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更多的二氧化碳於是溶到海洋之中,最後導致海洋的酸性增加。要知不少海洋生物都屬甲殼類,而這些甲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由於碳酸鈣的形成需要一個鹼性的環境,隨著海水的酸性增加、鹼性下降,這些甲殼類生物將無法制造正常的甲殼而死亡。

 

(7)天氣反常加劇:全球暖化不但表示天氣會愈來愈熱,也意味著天氣反常的情況會愈來愈嚴重。這個結論既來自理論的推導,亦來自實際的觀測。從時間上來說,這種反常意味著某地會應熱時不熱、應冷時不冷,或是應濕時不濕、應乾時不乾。從空間上來說,則意味著從來不會出現熱帶式暴雨的地方會出現滂沱大雨、從來不會出現旱情的地方會出現大旱,或甚至從來不會刮颱風的地方會受颱風侵襲,或從來不會下雪的地方會下起雪來等等。不用說,這些天氣反常(也可稱為氣候反常)對人類的各種活動——特別是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少破壞性的影響。

 

(8)極端天氣和暴烈天氣的增加:與上述的氣候反常密切相關的,是天氣變化的幅度。研究顯示,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這些幅度有上升的趨勢。就溫度而言,極高溫的酷熱天氣和極低溫的嚴寒天氣會變得愈來愈普遍;就雨量而言,特大暴雨——以及因此引致的水災和山泥傾瀉——會變得愈來愈常見。以往什麼「百年一遇」(甚至200年一遇、500年一遇)的天氣災害如特強的熱浪、雪災、旱災、水災等,不久將會變為「50年一遇」、「20年一遇」甚至「五年一遇」。此外,各種風暴如颱風和龍捲風等的威力亦會不斷地增強。背後的原因很簡單,風暴的威力主要來自空氣的對流運動和水汽所蘊含的熱量。而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地面上空的空氣對流自會加劇,從而導致更強的龍捲風;而洋面的蒸發量增加致令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則提供了更多的熱量(術語稱「凝結潛熱」,latent heat of condensation),致令颱風威力更強,而雨勢也更大。

 

大家都可能聽過「厄爾尼諾」(El Nino)以及它的反面「拉尼娜」(La Nina)這兩種大氣環流反常的現象,也大致知道每當這些現象出現時,全球不少地方(特別是環太平洋的區域)皆會出現大量天氣反常的情況。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全球暖化很可能令「厄爾尼諾—拉尼娜」這類現象變得更為頻繁和強烈。也就是說,暴烈的反常天氣會在未來變得愈來愈頻密。

 

(9)對生態平衡的破壞:氣候的反常必然會影響生態的平衡。其中一個例子,是溫寒帶山區的不少針葉林(conifers)皆出現大批枯萎死亡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它們受到了一種專門侵害這種樹木的甲蟲(pine bug)所破壞。但這是一種新出現的甲蟲嗎?事實卻不。原來這種甲蟲一直都與樹林並存。牠們在夏天十分活躍,但到了冬天,就會大批地死亡,留下眾多卵子蟄伏在雪地的泥土之中,以待春天的來臨。在以往,樹木與甲蟲之間維持著一種周而復始的平衡。可是隨著全球暖化,冬天變得愈來愈短也愈來愈沒有那麼嚴寒,這些卵子的存活率較過往大大地提高。結果是早春一到,大批甲蟲破土而出,樹木於是招架不了而大批枯萎。當然,這只是生態失衡的無數例子之一。近年來,人們發現了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生物:北美洲的大灰熊(grizzly bear)與北極熊因雜交而衍生的一種「兩不像」的品種。不用說,這是因為全球暖化令大灰熊的活動領域向北伸展的結果。

 

(10)疾病的蔓延:無論是從低地到高山還是從赤道到兩極,熱帶氣候不斷伸展,正把一些原本只是熱帶獨有的疾病,帶往一些從來沒有這些疾病的地區。不用說,由於當地的人沒有對應這些疾病的抵抗能力,疾病一旦爆發,就很易成為難以控制的瘟疫。事實上,科學家已發現瘧疾(malaria)開始在從來沒有這種疾病的地區蔓延。一些其他的熱帶病和風土病也有這種趨勢。肯雅的首都奈羅比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十分接近赤道的城市由於海拔很高而氣候清爽,在英國統治期間,很多英國人都喜歡在此居住。然而,從來不受瘧疾影響的這個城市,近年來已受到這個疾病的困擾。聰明的你自會猜到,這是因為隨著氣溫上升,原本無法在奈羅比滋長的瘧疾蚊,已開始在這兒活躍起來。

 

以上所描述的,是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一些影響。在下一章我們將看到,在人類仍然不停地把大量二氧化碳傾注到大氣之中的情況下,科學家預計還會有什麼情況出現。


 

第9章 全球暖化還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在上一章,我們看到全球暖化帶來的一些影響。如果大家因此而憂心忡忡的話,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在未繼續探討全球暖化還會帶來什麼更可怕的影響之前,我們必須先回應一個問題,那便是:我們迄今所談的都是壞的影響,難道全球暖化就不會帶來一些好的影響嗎?

 

這是一個十分合理的提問,而科學家亦確實找到了一些好的影響,它們分別是:

 

(1)因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促進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從而令森林變得更茂盛,而農作物的產量亦會提高,我們稱此為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fertilization effect);

 

(2)由於全球變暖,溫寒帶國家中每年因為嚴寒天氣而死亡的人數(主要為高齡和長期患病人士)將會明顯降低;

 

(3)由於全球變暖而令中高緯度地區的種植季節延長,因此這些地區(特別如加拿大和俄羅斯一些廣闊區域)的農業將會有長足的發展,一些之前不能進行耕作的地區可能會成為肥沃的農田。

 

上述三點固然皆有事實的根據,但科學家亦同時指出,增產效應是有限度的,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上升的話,實驗證明,植物的生長反會受到負面的影響;而不斷暖化對植物帶來的「高溫損害」(heat stress),最終會導致大部分農作物減產。至於在溫寒帶國家之中,因寒冷天氣而死亡的人數固然會下降,但因熱浪而死亡的人則會上升,所以總的來說只能說好壞參半。最後,農地的開闢固然可以增加全球的糧食產量,但我們將於往後看到,全球暖化對糧食生產的負面打擊,可能令這增長得不償失。

 

那麼,全球暖化還會為世界帶來什麼令人憂慮的影響呢?

 

確實的影響當然視乎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增長情況,但大致而言,我們可以預見的影響包括:

 

(1)水源的短缺

(2)糧食的短缺

(3)新型疫症的蔓延

(4)厄爾尼諾現象的增強

(5)熱帶雨林的消失

(6)海洋的沙漠化

(7)生物物種的大批滅絕

(8)海平面的大幅上升

 

讓我們對這些影響逐一作出分析。

 

淡水資源的短缺

 

首先,為什麼暖化會導致全球水源(這兒指的當然是淡水資源)的短缺呢?我們在上一章不是說過,溫度上升會導致海洋的總蒸發量提高,從而令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嗎?如果是這樣,全球的雨量應該上升,而淡水的供應應該絕不闕如才是。

 

但問題可沒這麼簡單。科學家的確預計全球的雨量會上升,但無論在空間上還是時間上,這些雨量的分佈都會極不均勻。從空間上來說,這表示雨水很可能會在一些我們用不著的地方出現,而在我們需要雨水的地方卻滴雨全無。從時間上來說,雨水一方面可能不再在農作物最需要它的時候出現,當它來臨之時,也很可能會形成強度極高的暴雨,以致水分未有足夠時間被植物和土壤吸收即已流走。還有不要忘記的是,高溫固然會令洋面的蒸發量增加,但同樣會令大地的蒸發量增加。也就是說,土壤會更加容易變得乾涸而龜裂,而在特大暴雨的沖刷下,水土流失的情況會變得愈來愈嚴重。

 

但這還不是令科學家最擔心的地方。最令科學家擔心的,是在高山冰雪不斷消減的趨勢下,世界主要的河流會逐漸枯乾萎縮,而數以億萬計靠這些河流維生的人將受到嚴重的打擊。這種情況在人口超過世界一半的亞洲將會最為嚴重。

 

要知無論中國、印度還是東南亞這些人口稠密的地方,所依賴的河流皆源自青藏高原。隨著全球暖化、冰雪消融,每年春天的特大冰雪融解,首先會導致河流流量急升,再加上夏季來臨時的暴雨,將會導致河流氾濫、洪水成災的情況頻頻出現。然而,隨著冰雪的進一步消失,接下來的將是河流流量大幅下降,甚至未抵達大海即出現「斷流」的現象。不用說,這將會為無數的人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如果河流途徑不止一個國家(例如著名的湄公河),對水源的爭奪將會導致國與國之間的紛爭。不少專家指出,對於關係本已緊張的國家(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這種爭奪甚至可能導致戰爭的爆發。

 

糧食大幅減產

 

水源短缺一個最嚴重的後果便是糧食短缺。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令全球糧食產量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大幅提升的「綠色革命」,其背後的主要功臣固然是科學家經過無數艱辛培育出來的嶄新穀物品種,但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臣,則是大規模的水利灌溉設施。在今天,主要靠雨水灌溉(rain-fed)的農田只佔全球糧產耕地的一小部分。一旦河流萎縮枯竭,大量靠水利灌溉(irrigation-fed)的農田將大受打擊而導致全球糧食減產。(我們往後將看到,預計中的石油價格上漲將會令情況雪上加霜。)

 

瘟疫世紀的降臨

 

有關瘟疫的蔓延我們在上一章已經談過。事實上,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WHO)先後宣佈人類經已戰勝多種疾病如霍亂、瘧疾、天花、肺癆等。不少人相信,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在不久的將來會免於各種傳染病的折磨。但出人意料的是,從二十世紀末葉至今,傳染病的威脅不但沒有消失,而且更出現了不少新的疫症和變了種的病毒,其中包括禽流感、豬流感、非典型肺炎、登革熱、寨卡病毒、依波拉病毒等。誠然,全球交通發達、人流往返頻繁肯定是原因之一,但不少學者開始懷疑,這一趨勢應與全球暖化及氣候變異所引致的生態失衡有所關連。而隨著這種失衡有增無已,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瘟疫世紀」。(不要忘記的是,不斷變種的病源體不但會侵害人類,其中一些亦會侵害農作物,致令糧食生產進一步受到打擊。)

 

一些科學家更提出警告,隨著青藏高原和西伯利亞等地的冰原逐步融化,很多埋藏在冰層下而人類毫無免疫力的「古細菌」可能重現世上,從而引發我們難以抵擋的世紀大瘟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作的一項粗略估計,就現時來說,每年因氣候變化所直接或間接導致的額外死亡人數,可能高達30萬之多。而愈往未來看,這個數字只會有增無減。

 

沙漠化威脅和厄爾尼諾加強版

 

專門研究全球大氣環流運動(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的科學家則指出,隨著地球變暖,把赤道區域的熱空氣從高空運送到溫帶地區,空氣下沉後再流返赤道所形成的「哈德利環流圈」(Hadley Cell)將會逐漸膨脹,結果是空氣下沉的位置會向兩極的方向伸展。要知空氣下沉會形成乾熱空氣和遏抑對流,因此兩個位置(約於北緯25至35度和南緯25至35度)如今正是世界上主要沙漠地區所在之處。隨著哈德利圈的擴展,全球的沙漠也將會向北(在北半球)和向南(在南半球)伸展。這些地方很多都是人口稠密的區域,大氣環流轉變所導致的沙漠化將是人力所無法扭轉的巨大生態災難。

 

而正如上一章所述,除了令颱風(嚴格的稱謂是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s)的威力和破壞力不斷上升外,全球暖化的另一個影響,是令到厄爾尼諾這個擾亂全球天氣秩序的現象增強。也就是說,因這個現象所導致的反常天氣——包括異乎尋常的特大水災和旱災等,將會較過往的更為厲害。

 

熱帶雨林即將消失

 

隨著異常旱災的蔓延,令科學家十分憂心的另一個災難是熱帶雨林的消失。

 

其實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森林的覆蓋率已經大幅下降。以往,消失的森林大多在西方國家的中高緯度區域。但過去數十年來,這種情況開始出現在不少熱帶和亞熱帶的第三世界國家。

 

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有三個,以覆蓋面積計算依次為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非洲中部的剛果雨林(Congo rainforest),以及以印尼各群島為主(特別以婆羅洲為主)的雨林(Indonesian-Borneo rainforest)。從吸收二氧化碳和製造氧氣的角度來看,它們堪稱地球的「巨肺」。當然,它們所庇蔭著的生物物種和蘊藏著的各種天然資源(包括具有藥用價值的動植物),亦使它們成為地球上最後的天然寶庫。但不幸的是,這三個寶庫在經濟發展的「硬道理」和全球暖化的巨大衝擊下,正不斷受到摧殘和破壞。一些專門研究熱帶雨林的科學家鄭重地指出,隨著降雨區的遷移、旱災的日益頻繁,以及特大火災的蹂躪,這些地球上最龐大的獨特生態體系很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轟然倒下。

 

我們可能覺得熱帶雨林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十分遙遠。事實卻是,它們的死亡將是一個頭等的災難。還記得我們談過「碳循環」中的「排放源」和「吸儲庫」這兩個概念嗎?熱帶雨林的死亡,意味著它們將由地球上重要的吸儲庫,搖身一變成為排放源(因為無論是燃燒還是腐爛,雨林也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用說,全球暖化將會因此而大大加劇。

 

海洋沙漠化

 

發生在大陸的災難也正在全世界的海洋中發生。在上一章我們已經看過,水溫上升和海洋酸化正破壞著海洋生態。科學家進一步發現,洋面升溫會遏抑海水的上下翻動(overturning),從而令深海裡的豐富養分無法被帶到近表層的地方。結果是洋面因缺乏養分而變得死寂一片,科學家稱這些區域為海中的「沙漠」。隨著全球暖化加劇和更多二氧化碳的積聚,海洋沙漠化(ocean desertification)這個現象將會愈見嚴重。

 

把上述的影響綜合起來,我們不難看出,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正為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物帶來巨大的災難。以往,這些災難主要來自大量的獵殺,以及人類的各種活動如農業、工業、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網絡的不斷擴張所引致的棲所破壞(habitat destruction)。但過去數十年來,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遷和生態失衡正把災難推向高峰。

 

物種大滅絕

 

一些人可能會說,地球的氣候過往也曾出現巨大的變化,而生物最終也能適應過來。他們忘記的是,過往的氣候變化從來沒有好像今天的迅速。就以熱帶氣候向兩極伸展為例,一方面物種的遷徙和適應根本無法追得上伸展的速度;而另一方面,滿佈各處的市鎮、公路和鐵路網絡,亦令遷徙無法進行。結果是,物種的滅絕(extinction of species)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發生。按照科學家的估計,在二十世紀遭到滅絕的物種,較之前的五六千年文明加起來還要多。到了今天,估計每年平均有14萬個物種消失,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消失的物種達數百種之多,而每個小時便有十多個物種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古生物學家在研究地球的歷史時,發現了五次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最後一次正是導致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大災難」。在考察今天地球的狀況時,這些古生物學家一致認為,我們正目睹地球史上的「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至於這次滅絕的物種當中,最後會不會包括人類本身,至今仍是未知之數。

 

海平面上升與氣候戰爭

 

對這個未知之數具有關鍵性影響的另一個因素,是全球的海平面會否大幅上升這個問題。由於這個題目實在太重要了,筆者將會於下一章作出深入的探討。這兒要指出的是,過去100年全球的海平面已上升超過22厘米,而現在則正以每年約3毫米的速度繼續上升。這種上升已令全球的海岸侵蝕(costal erosion)大大加劇,亦令世界不少沿岸地區(以及眾多島國)的地下水因海水入侵而出現嚴重的「鹹化」(salinization)。一些島國甚至因此而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綜合了這兩章所描述的巨大變化,曾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早於2000年便指出,按照地質年代劃分的角度看,人類已經由過去數百萬年的「上新世」(Pliocene)、「更新世」(Pleistocene)及「全新世」(Holocene)等年代,進入到一個嶄新的年代:一個以人類活動的干擾為主要特徵的「人類世」(Anthropocene)。

 

總的來說,在這個「人類世」之中,隨著生態環境不斷劣化、食水與糧食出現短缺、海平面逐漸上升等災難的升級,世界上將會出現愈來愈多因無法為生而被迫遷徙的「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s)。按照聯合國的估計,這些「氣候難民」的人數於本世紀中葉可能高達兩億之多。

 

緊貼著難民潮而來的,極有可能是基於各種資源(特別是水源)爭奪而爆發的「氣候戰爭」(climate wars)。

 

簡言之,假如我們不及早採取果斷有力的措施以力挽狂瀾的話,將於二十一世紀出現的巨大人道災難,可能令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變得小巫見大巫。

 

曾經有人指出,考察我國數千年來的歷史,將會發現朝代的興衰與氣候變化存在著頗為密切的關係,朝代興盛的時期大多與溫度上升的時期相脗合。言下之意,就是暖化可能是一件好事而非壞事。可是這些人忽略了(1)溫度變化的起始點、(2)溫度變化的幅度、(3)溫度變化的速率,以及(4)人口總數、人口密度及已經為環境帶來的負荷等因素上的差別,令今天的情況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第14章 為什麼我們不感到大難臨頭?

 

如果大家於秋冬時節閱讀這書,而剛好讀到這一章之時,外面是藍天白雲、清風送爽,你站到戶外享受著這一切時,無論是你的腦袋還是你的身軀也實在無法接受,人類正在步向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你不禁會問:這一切都是真的嗎?抑或整件事情不過是我們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筆者當然希望我們真的是庸人自擾,但我們無法對眾多科學家過去大半世紀以來的辛勤研究成果視若無睹,更不能無視現今世界發展趨勢的不可持續性。不錯,在熱浪退卻和暴雨不再的一刻,平靜怡人的天氣很難使人聯想到大自然那可怕的威力,這便有如在大海嘯之前,我們在海灘漫步時所感到的平靜安詳,而遠方海上的一點兒波濤是如此的毫不起眼……。

 

筆者可能真的在危言聳聽也說不定。我既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也沒有可以透視未來的水晶球,所以你們不要相信我,而必須相信自己的判斷。而這些判斷應該基於:

 

(1)有關溫室效應和正反饋作用等基本科學原理;

 

(2)實測的變化,包括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全球氣溫和海洋溫度的上升、高山和極地冰雪的融化等;

 

(3)地球所經歷的巨大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啟示;

 

(4)科學家透過不同的數學氣候模型——又稱「大氣環流模型」(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所演算出的「情景推斷」(projected scenarios)。

 

留意在最後一項中,科學家一般不用「預測」(forecasts)而只是用「引申推斷」(projections)來形容演算結果,這是因為地球的大氣、海洋、岩石圈和生物圈等的相互作用是如此複雜多變,要作出具體而準確的預測是幾近沒有可能的一回事。我們最多能做的,是對事態發展的趨勢作出一個總體的推斷。

 

筆者在考察上述資料後作出了一個結論,而你在考察了同樣的資料後,當然有權作出一個不同的結論。

 

對「波動」和「趨勢」缺乏了解

 

好了,現在讓我們根據我的結論,嘗試回答「為什麼我們不感到大難臨頭?」這個問題。

 

在所有大自然災害之中,氣候變遷無疑是人類最難作出有效回應的一種。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比起其他災害如火山爆發、地震、龍捲風、暴雨和颱風等,氣候變遷的時間尺度(time scale)都長得多,有關的變化往往是漸進(incremental)而非急速(abrupt)的,以致人們在短時間內不易察覺。大家也許都聽過「溫水煮青蛙」這個法國寓言吧:假如我們把一頭青蛙扔到一大鍋燙水裡,青蛙會立刻從水中跳出來;但假如我們先把青蛙放到一鍋冷水之中,然後慢慢把水加熱,則青蛙會感到愈來愈溫暖舒服,最後熱死在鍋裡……。

 

此外,全球暖化所引致的天氣異常,例如一趟特大的風災、洪水、大旱和山林大火等,每每都可被看作為一次個別的、孤立的事件。相反地說,我們永遠無法確鑿無疑指著一件事件說:「看!這便是全球暖化的結果!」

 

至於第二個原因,與上述最後一點的關係十分密切,那便是即使十分穩定的氣候也存在著自然的隨機波動(random fluctuations),要在這些波動中判辨出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一件毫不容易的事情。

 

這個原因十分重要,需進一步探討。我們都知道,同樣是某一地方的冬天,某一年可以是異常寒冷,而某一年可以是和暖怡人。而同樣是雨季,某一年可以是暴雨連場、釀成水災,另一年則可能雨水稀少、出現旱災。由於影響天氣具體變化的自然因素是如此複雜紛紜,因此上述的這些年度差異(inter-annual variations)乃屬正常的變化。

 

好了,如今假設一個長期的氣候趨勢(long-term climatic trend)真的出現了,那麼是否說,上述的自然波動都會消失掉?答案是當然不會。現實是,這些波動與長期趨勢會並存,致令我們難分彼此。

 

科學家詹姆士.漢森用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以一顆骰子代表異於尋常的氣候變化,例如擲到單數代表某一年的氣溫較正常的高,而擲到雙數則代表氣溫會較正常的低。在只有自然波動的情況下,這兩種情境出現的機會長遠來說應該均等。但假如氣候出現了一個長期的趨勢,例如因人為加劇的溫室效應而氣溫逐漸上升,這便有如骰子的六面當中,代表異常高溫的單數由原本的三面增加至四面。也就是說,在多番投擲之下,出現異常高溫的年份會因此而增加。但那是否表示——這是至為關鍵的一點——異常低溫的情況不會再出現呢?

 

當然不是。事實是,即使全球暖化進一步加劇,而導致骰子的六面當中有五面代表異常高溫,那仍然表示有一面代表異常低溫!也就是說,即使在一個全球不斷升溫的情境之下,我們仍然有機會碰到一些異常寒冷的冬天甚至特大的雪災。但正正是這些短期的氣候隨機波動,擾亂了我們對氣候變遷的正確認識。每當某年的冬天特別寒冷,或是某年的北極海冰不減反增,或是某條冰川不退反進之時,人們自會禁不著說:「他們竟然還說全球正在暖化呢!」然後把危機一笑置之。

 

時滯效應扭曲認知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之所以不感到大難臨頭,是因為時滯效應在起著作用。究其原因,是全球性的變化當中包含著巨大的系統惰性,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水的「比熱」(specific heat)作用,以及冰雪融化所需的「融化潛熱」(latent of fusion)作用。還記得我們在第6章所提過的牛油融化的例子嗎?按照科學家的計算,由於這些時滯作用,即使我們從今天開始即時停止排放任何溫室氣體,全球的氣溫仍會繼續上升至少攝氏1度,升溫將持續至下一個世紀才會慢慢停止。這便有如我們即使把火爐熄滅掉,鐵鍋上的牛油仍會有一段時期繼續融化一樣。

 

讓我們再以一個例子說明一下。假設我們每天都由城西的家中,駕車穿越市中心到城東上班。我們每天準時8點出發,8點半即可抵達公司。但我們亦知道,只要遲15分鐘出發(即8時15分),路面的擠塞情況會令交通時間由半小時增加至一小時(即不是8時45分抵達,而是9時15分)。好了,如今公司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會議在9時正召開,你要是遲到的話會有十分嚴重的後果。可是你剛好前一晚與好友共聚暢飲,今晨遲了15分鐘起床。如今是早上8時半而你正在路上,你已行了三分一的路程但交通愈來愈擠塞。不錯,會議還有足足半小時才召開,在感性上你可能不接受會有災難發生,但理性的分析顯示,災難性的後果幾乎已是無可避免的了。

 

另一個例子是一座堤壩的崩塌,我們在第6章已經看過這個例子。假設一座堤壩日久失修而出現一道裂縫,最初只是很小,但如果沒有人察覺,或負責的人掉以輕心沒有處理,裂縫會靜悄悄的擴大和伸延。終於,在一次洪水暴漲的衝擊下,它的猛然擴張終於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負責的工程人員預計,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整座堤壩將於數小時之後崩塌。問題是,我們如今還有挽救的辦法嗎?

 

不確定性並非藉口

 

筆者承認,我如此「言之鑿鑿」地講述「大難將至」,嚴格來說並不科學。因為科學的研究往往充滿著不確定性(uncertainties),特別對全球氣候如此複雜的演變,沒有一個科學家會敢說已經全盤掌握。但不確定絕對不是不採取行動的藉口。這便有如我們到一個海灘游泳,卻有人告訴我們最近有鯊魚在這個海灣出沒。再假設你是一對子女的父母,而子女都嚷著要下水暢泳。你會不會因為「鯊魚的出現不是確定的一回事」,而不採取任何行動任由子女下水呢?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正在一個廣闊的平原上,駕著一輛超級跑車高速奔馳。這時天氣驟變起了濃霧,接著有人告訴我們附近原來有一個懸崖。請試想想,我們即使不把車子停下來,是否也應該立即將車速大幅減慢呢?

 

常識告訴我們,在巨大的風險當前,我們即使面對一定的「不確定性」,也必須作出防禦的措施,以免恨錯難返。在環保的哲學中,這便是著名的「預防性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還有一點我們不要忘記,那便是「不確定性」的背後實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科學家高估了問題的嚴重性;第二種卻是低估。在眾多徵兆已經湧現的當前,以「不確定性」作為拒絕採取行動的藉口,當然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行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